數學《比一比》教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數學《比一比》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5~6頁上的內容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初步認識高矮、長短、大小、多少的讀;過程與方法――通過創設情境,呈現實物,進行數一數;情感態度價值觀――讓同學們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教學重點】
1、讓同學們在數一數、比一比、擺一擺的活動中,體;
2、能大膽地用數學語言表達比較的結果和方法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認真觀察事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5~6頁上的內容。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初步認識高矮、長短、大小、多少的讀寫并理解其意思;讓同學們在數一數、比一比、擺一擺的活動中,體驗一些比較的方法;能大膽地用數學語言表達比較的結果和方法。從而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觀察能力、小組合作意識。
過程與方法――通過創設情境,呈現實物,進行數一數、比一比、擺一擺這些實際活動,掌握比較的方法和對結果的流利表達。
情感態度價值觀――讓同學們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同學們學習數學的興趣,激發同學們學習數學的熱情;培養同學們認真觀察事物的良好習慣,培養同學們初步的觀察能力,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點】
1、讓同學們在數一數、比一比、擺一擺的活動中,體驗一些比較的方法。
2、能大膽地用數學語言表達比較的結果和方法。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認真觀察事物的良好習慣,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表達能力。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一)師:大家喜歡《神探柯南》中柯南嗎?柯南抓壞人可能干呢,為什么呢?
生:因為他觀察事物非常仔細,細小的差別也能看出來。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這種細致入微的觀察精神,看誰觀察最仔細!
(二)老師出示課本5—6頁圖片請學生觀察圖片上有什么,同時引導學生認識“高矮”、“長短”、“大小”、“多少”等字。
二、探究新知
(一)長短比較
1.完整表達對物體“長短”的比較
①拿出二根長短不同的繩子,請學生認真觀察:
師:大家發現了什么?你能用一句話完整的話來描述它們呢?(提醒學生先思
考,再舉手,回答的完整性與準確性、多樣性)
②教師拿出二根長短不同的尺子
師:請小朋友比一比,看一看誰比誰長,誰比誰短?
2、掌握比較物體長短的方法
①請每個小朋友拿出一支鉛筆,然后比一比,看一看,誰比誰長,誰比誰短?(同桌互相說)
②請位小朋友起來給大家展示一下他是怎樣比較鉛筆長短的?
③師總結:大家覺得他比得好嗎?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主要應說到:比較的時候,兩支鉛筆的一端要對齊,不能一前一后。)
3、掌握“一樣長”的概念
師:請每個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兩只小手比一比,看一看你又發現了什么?(板書:一樣長)
(二)高矮的比較
1、比一比兩人的高矮。
①師:請小朋友先估計一下,小華和小明兩個人,誰高?誰矮?(學生舉手回答,注意學生答語的完整性與準確性、多樣性)
②故意讓其中一個學生踮著腳,再比。學生馬上會叫:“不公平”。師:為什么不公平?讓學生明白:事物比較,要在同一起點上。
③師總結:比身高應該站在同樣高的地方比。跟長短的比較一樣,在比較的時候,一端要對齊,不能一前一后。
④老師再往旁邊一站:這時問同學:這時又是誰高,誰矮呢?我們三個人,誰最高,誰最矮?(學生隨意回答)
教師小結:高矮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
2、小組活動。
內容:前后四人一組,比一比,誰最高,誰最矮?要求:小組先商量一下,準備怎樣比才能又快又好,商量好以后,再下位比.(在反饋時,得到3種方法,A、兩兩相比;B、一個人和3個人依次相比;C、站一排相比。)
(三)大小的比較
大小的比較多媒體出示不同大小的2個皮球。教師:誰大誰小?有什么辦法可以比出來?老師拿出不同大小的2個皮球。
教師小結:在桌面上一比,小球沒有大球高,也沒有大球寬。
(四)多少的比較
1、多媒體出示教科書上第6頁“多少的比較”第一幅圖(蘋果和梨)。什么多?什么少?你是怎么看出蘋果多,梨子少的?
2、花盆的個數和小樹的棵數怎么比的呢?教師強調:一個花盆放一棵樹,剛好放完,所以花盆的個數與小樹的棵數同樣多。
三、課堂練習
1、基礎練習教科書第6頁“課堂活動”,先思考,再回答。說說比的方法。
2、綜合練習
(1)比一比,哪條線長?哪條線短?
(2)把3塊同樣的糖分別放入3個水杯中,溶化后哪杯最甜?
3、開放練習
(1)同桌的兩個同學拿出同樣的文具,比一比它們的長短、大小和多少。
(2)說一說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我們進行高矮、長短、大小和多少的比較?
(3)比較誰喝的多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二瓶飲料,我要請二個小朋友來喝,誰想來?
先請大家比較它們的多少,然后讓兩個小朋友背對著大家喝,然后問其中一個小朋友:
1)你認為自己與他相比,誰喝的多?其他朋友有什么看法?
2)小組討論:想一想,到底是誰喝得多?為什么?
教師小結:能從剩下的水比較出誰喝得多,真了不起!
四、課堂小結你學到了什么?(學生自由說)
教師作全課總結:我們學習了高矮、長短、大小和多少的比較。知道了比較高矮和長短可以把他們一端對齊,另一端長的就高、長;反之就矮、短。注意比較長短和高矮,要在同一個起點。比較大小可以把幾個物體放在一起觀察看看誰大誰小。多少的比較,我們可以通過數數進行判斷,如果數量小就少,數量大就多。
【數學《比一比》教案】相關文章:
《比一比》數學教案01-02
小班數學比一比教案02-13
大班數學比一比教案04-01
中班《比一比》數學教案04-20
《比一比》中班數學教案08-25
中班數學比一比輕重教案12-31
大班數學教案《比一比》10-31
中班數學教案《比一比》06-29
中班數學教案《比一比》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