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本次看圖寫話訓練,使學生認識下雨這種自然現象變化的過程,提高學生的看圖寫話能力。
2、結合本課訓練,鼓勵學生仔細觀察,激發學生探索大自然的興趣。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有順序、有條理,完整地說清圖意。
教學難點:
自由、合理地發揮想像拓展豐富圖意,簡單地寫出自己的感受。
教學準備:圖片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播放《快樂的下雨天》音樂
師:你們聽得認真,你們知道這首歌里主要寫了哪種天氣變化嗎?今天這節課我們一同來學習能說會寫《下雨了》。(板書課題)
生:齊讀課題。
二、閱讀提示,明確要求
師:請同學們打開書第56頁,先讀一讀這段話,看看這段話告訴了我們什么?在讀的時候遇到不認識的字一定不要忘了請拼音寶寶幫忙。』蛘咄瑢W之間互相幫忙解決困難。
生:自由讀提示語。
師:現在你明白了本次寫話的要求是什么?
師:你們真會學習。能夠準確地找出了這次寫話的所有要求,相信你在寫的時候一定會認真看圖,把下雨的情景觀察的細致入微。
三、引導觀察,弄清圖意
師:引導學生看書中的四幅插圖,想想每幅圖畫的各是什么時候的景象。
師:有序的觀察可以促進大腦的思維,有利于抓住景物的特點。出示四幅圖,引導學生交流,通過交流相機結合圖畫板書(雨前、雨中、雨后)。
師:這么好的圖畫,要是給每一幅都配上一、兩句話,這樣,不僅圖看上去好看,而且給圖配的字讀起來也很有趣那該多好啊!試試看,能不能給每一幅圖配一句話?指名說。
四、小組合作,嘗試練說
師:引導小組間相互交流,提出說的要求。這么多的小朋友都要說,這樣吧,老師給每個同學都創造一個機會,咱們來個小組合作每個人都先說給小組里的同學聽一聽。
老師提出幾點要求:一是按順序每幅圖說一句話;二是說的話要完整、通順;三是結合自己在下雨前后見到的現象適當地加上想像。每個同學說完都要互相評議一下,最后各組要推舉一位說得好的代表向全班匯報。
生:四人小組討論。
師:桌間巡視指導,注意發現典型。
五、匯報評議,補充完善
師:指名小組代表匯報,邊匯報邊按要求評議(順序、完整、通順、想像),其他同學認真聽別人的發言,學習別人的長處,完善自己的寫話內容。
師:根據學生的敘述相機板書。
六、提供好詞
1、(出示小黑板)老師又給你們搜集了一些描寫雨天的詞語,可以運用到你的`寫話中。(學生齊讀)
2、學生交流描寫下雨的好詞佳句。
六、自主寫話,個別指導
師:提出寫話要求。先寫題目,再按雨前、雨中、雨后三步寫話。自己怎樣說的就怎樣寫,要學習使用標點符號。
生:自主寫話,教師桌間巡視,對學困生重點指導。
七、欣賞激勵,引導延伸
師:指名讀寫的話,再次進行評議。讓學生發現自己的進步,享受獲得成功的快樂。
八、全課小結,朗讀感悟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通過能說會寫《下雨了》,不僅了解了下雨天天氣變化的過程,還學會了怎樣根據插圖寫話,真了不起!老師想,假如你們回到家里把今天寫的話讀給爸爸媽媽聽一聽,他們也一定會像你們一樣高興的!你們愿意回家后讀給爸爸媽媽聽嗎?
板書設計:
能說會寫 下雨了
雨前:天昏地暗 狂風大起 烏云翻滾------
雨中:電閃雷鳴 風雨交加 行人急走------
雨后:彩虹高掛 太陽出來 空氣清新------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偉大的友誼》擬采取從中心入手,再分層展開,最后概括的教法。
一、在預習的基礎上,通過初讀課文,捕捉中心。
提問:什么是真正的友誼?重點講讀第七自然段。
直接揭示:在共同創造馬克思主義的'奮斗中“時時刻刻設法給對方以幫助,都為對方在事業上的成就感到驕傲。”這就是真正的偉大的友誼。
二、在突出中心的前提下,分層展開討論:
① 馬克思與恩格斯是怎樣設法給對方幫助的?
講讀第二、三自然段。重點明確恩格斯對馬克思在生活上的幫助。突出“竭盡全力”。
、 馬克思與恩格斯怎樣為對方的事業成就感到驕傲?
講讀第五至七自然段。重點明確馬克思和恩格斯之間在事業上的互相幫助。
、 為什么說他們的友誼是偉大的友誼?
講讀第八自然段。重點明確“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了四十年,共同創造了偉大的馬克思主義!
三、指導分析課文結構,認識過渡段的作用。
講讀第四自然段,重點講過渡段的作用。
這一段很重要,前面分句“在生活上……”承上;后面分句“更重要……”啟下。這個句子把上下緊密連接起來了。
四、通讀全文,概括:
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了四十年,為了共同目標,建立了偉大的友誼。表現了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時間長,友誼深。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認識 11 個生字。
2.指導學生朗讀課文,了解松鼠的特點;激發學生熱愛自然、保護動物的人文情懷。
3.引導學生感受課文中準確的說明和生動、形象、細致的描寫,積累語言。
4.引導學生能用較準確、生動的文字對某一動物的特點進行說明。
[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感受松鼠的特點。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布置學生搜集相關資料。了解作者和松鼠的有關知識。
[課時安排] 1 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課件播放松鼠影片,再現課文內容。
2.看了錄像,你喜歡松鼠嗎?為什么?
3.法國著名的博物學家布封也非常喜歡松鼠,在他的筆下,松鼠是什么樣的呢?讓我們一起走進文中看一看。(出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檢查字、詞讀音。注意讀準“玲瓏、苔蘚、勉強、圓錐”等詞語。
3.再讀課文,整體感知。布封筆下的松鼠給你什么印象?
三、閱讀提示,明確要求
1.這是一篇文藝性說明文,也是一篇略讀課文。閱讀提示中提出了明確的學習要求,大家先讀一讀,勾一勾。(學生閱讀勾畫,教師相機提出建議。)
2.依據要求,師生共同制定學習目標。
。1)作者從哪幾個方面介紹了松鼠?可以就你最感興趣的某一部分繪制一幅圖,給它起一個名稱,并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畫面。
。2)閱讀課文,勾畫出自己最喜歡的句段,并說說喜歡它們的原因,想想在表達上與《鯨》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3)從哪里可以看出作者對松鼠的喜愛?品讀有關句子。
四、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一個問題自學探究,再在四人小組內討論交流,就不同意見進行磋商,并聽取同學的獨特見解。師生評議。
五、全班交流,突破重點
1.閱讀文章,抓住要點。
引導學生從總體入手,在閱讀中抓住文章的要點,知道文章說明了哪幾個方面的內容。(課文各段第一句點名了說明對象,即文章是從松鼠“外形漂亮”“行為乖巧”“性格馴良”三方面來具體說明的。)
2.探究本文與《鯨》在表達上的異同,本課的教學重點。
。1)設計下列句式引導學生歸納。
相同點之一:《松鼠》和《鯨》都用了__________的方法,例如 相同點之二:《松鼠》和《鯨》都__________,例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設計下列表格,引導學生比較。
不同之處
《松鼠》的舉例
《鯨》的舉例
3.再次閱讀,總體感受,深入體會。
引導學生再次閱讀,從總體上深入領會文章,鼓勵學生以賞析的態度來深入理解文章,深化對“松鼠”的認識。
六、拓展延伸
在布封筆下,小松鼠善良可愛,大象溫和憨厚,鴿子夫婦相親相愛,具有人類的一切美好品質。這位著名的博物學家畢生從事博物學研究,用 40年時間寫出了36冊巨著《自然史》,如果同學們感興趣,課后可以閱讀《自然史》。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經典教案01-08
語文小學教案01-03
《小學語文》教案01-26
小學語文的教案01-10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七》教案02-04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三》教案02-0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1-11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學語文《匆匆》教案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