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小學語文教案

    時間:2023-11-29 08:53:51 小學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語文教案8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語文教案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感受彩虹的美,初步培養愛美的情趣。

      2.學會本課生字,認識蟲字旁、三撇兒,懂得“夏天、美麗。出現、彩虹”等詞的意思。

      3.會朗讀和背誦課文。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虹、夏、全、現、道、美、麗、彩”,讀準字音,認清字形,指導學生書寫生字。

      2.初讀課文了解內容,理解“夏天、出現、美麗、彩虹”等詞的意思。

      3.能正確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結合說話訓練,學習字詞

      (1)聯系生活實際,學字詞。

      A.現在是什么季節?

      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季節,常常要下雷雨。

      B.學生詞:夏,師范寫“夏”,學生書寫。

      (2)看幻燈,欣賞畫面,學字詞。

      雷雨過后的景色是怎樣的呢?請看幻燈片。

      A.雷雨過后出現了什么?學習:道。彩虹。師范寫“彩”“道”,學生書寫。

      a.你能用一個詞來形容彩虹?看板書“一道()的彩虹”。學習:美麗。師范寫“美”。

      b.彩虹美在哪里?

      顏色:紅橙黃綠青藍紫

      (出示彩虹圖,認識各種顏色并進行說話訓練:

      彩虹的顏色真多,有......)

      形狀:用“像”說話。師范寫“像”,學生書寫。

      c.串詞語描述,夏天的午后,下了一陣雷雨,太陽出來了,天上出現了一道美麗的彩虹,遠遠望去,好像一座七彩的橋。

      學習:“現”。自己分析字形。

      B.雷雨后的景色中,還有什么景物也很美呢?(山、樹、稻子、玉米等)課文中是怎樣描寫這些景物呢?今天我們學習第35課虹,齊讀課題。

      C.請小朋友找出描寫山、樹、稻子、玉米等景物的句子讀一讀。學習:全。分析字形。

      (二)讀通課文

      (1)指名讀課文。(讀錯的字音糾正,難讀的句子跟讀。)

      (2)齊讀課文。

      (三)作業

      (1)每個生字書寫3個。

      (2)課堂作業本第1題。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金色的草地》記敘了一個小男孩由無意中發現了金色的草地會變顏色,到開始注意仔細觀察,發現了草地顏色變化的原因,最后與蒲公英成為朋友的經過。課文語言通俗,內容淺顯易懂。學生要通過讀課文,體驗發現自然奧秘的樂趣,增強觀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識。

      [教學目標]

      1.學會“色、草、片、變、發、并、而、怎”8個生字,會認“英、釣、注、意、觀、察、便、張”8個生字,認識偏旁“又”。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選擇喜歡的部分背誦。

      3.讀懂課文內容,培養觀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1.識字寫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部分。

      2.體會第1自然段的發現與第2自然段的發現有什么不同,增強觀察自然的意識。

      [設計理念]

      鄂教版小學語文實驗教材一年級下冊第六單元教材是以“發現”為話題組織材料的。《金色的草地》被編人這個單元,編者的意圖也旨在讓學生從小男孩由偶然的無意發現到主動去觀察、發現的行為中受到啟示,對身邊的事物產生好奇心,發現欲,從而去發現身邊的科學,實踐身邊的科學。根據新課標理念“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及“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老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結合本課和本單元編排的特點,我應用了“以學生為主體,以質疑研讀為主線,以自主發展為靈魂”的'教學思想設計本課,力圖通過圍繞發現,引導學生探究性讀書,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體驗,受到啟發教育,達成學習目標,并從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質疑釋疑的能力。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初讀課文;自主學習生字詞;品讀感悟第1自然段內容;指導書寫部分生字“色、草、片、變”。)

      一、創境引新,激趣導入

      1.導言: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金色的草地》一課的生字詞,還和一個小男孩一起發現了一片金色的草地。(相機課件出示:一片蒲公英開放變成金黃色的畫面。)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對草地印象如何呢?(學生答)讓我們打開書帶著對草地的贊美和喜愛,自由讀這課第1自然段。

      2.設疑激趣:這片草地不僅美,還很有趣呢!小男孩發現什么有趣呢?想不想知道?讓我們趕快讀讀第2自然段吧!

      二、自主探究,讀悟質疑

      1.學生自由朗讀第2自然段。

      2.說說小男孩發現了什么?

      相機(在背景圖上)板書:早上綠色

      中午金色

      傍晚綠色

      3.課件出示早、中、晚草地顏色變化的三個句子,自主讀悟。

      (1)誰來讀讀早上草地變化的句子?讓老師能聽出小男孩喜歡觀察、善于發現。

      指名讀、評議、再指名讀、小組比賽讀。

      (2)中午、傍晚草地顏色又是怎么變化的?自由讀讀吧!

      (3)誰又愿意讀讀中午、傍晚草地變化的句子?你想讀哪句就讀哪句?

      指幾名學生讀,相機評比讀,讀出蒲公英的神奇,再挑戰讀。

      (4)老師和男、女生合作讀這三個句子。

      4.課件出示草地顏色隨時間變化的畫面,學生觀察后,自由暢談感受。‘

      5.質疑:讀了句子看了畫面,你有什么疑問嗎?

      老師歸納問題出示:這是怎么回事呢?學生齊讀問題。

      6.這是一片美麗而神奇的草地,讓我們連起來讀讀這段吧!讀出你的體會,齊讀第2自然段。

      三、合作探究,解決疑難

      1。草地的顏色會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這是怎么回事呢?小男孩想知道,我們也想知道。請同學們帶著以上問題自由讀第3自然段,邊讀邊想自己能讀懂什么?

      2.小組合作學習。

      (1)把自己讀懂的內容與小組的學習伙伴交流交流。

      (2)詞語質疑,組內嘗試解決。

      3.匯報交流。

      (1)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結合畫面和手勢理解詞語“合攏”、“攥成”、“張開”。

      A.老師用手勢動作演示這三個詞表達的意思,相機板書(簡筆畫圖),指導學生朗讀相關句子。

      B.誰能上臺用黑板上的蒲公英演示“合攏”、“攥成”、“張開”?

      指名演示后,利用課件再現蒲公英開合特寫情境,加深詞語理解。

      4.自由朗讀蒲公英的花瓣開合的三個句子,了解草地變色的原因。(再指名讀、評議讀、引讀)

      5.大家讀得這么好,如果加上動作、表情再讀讀一定更棒。指名加動作、表演讀。

      6.這段寫得真好,你喜歡嗎?愿意把它背下來嗎?

      7.比一比,誰背得快。背時可做動作表演背。(自由背,指名比賽背)

      四、激發情感,體驗樂趣。

      1.哦!原來草地顏色的變化是由蒲公英的開合引起的呀!那你們喜歡這神奇的蒲公英嗎?(學生答)

      小男孩更喜歡,讓我們帶著對蒲公英的喜愛齊讀最后一自然段吧!

      2.討論交流:為什么它和我一起睡覺,也和我一起起床?再讀最后一自然段。

      3.比一比,誰讀得好,背得快。

      五、回歸整體,升華感受

      1.讀了課文,你有什么感受?

      2.你想夸夸小男孩嗎?

      (要引導學生學習小男孩留心觀察自然,善于發現問題的精神。)

      六、識字與寫字,拓展延伸。

      1.出示“發、并、而、怎”,指名讀,齊讀。

      2.指導認識“又”字旁。

      3.交流怎么記住這幾個字?

      4.仔細觀察這幾個字在田字格的位置,說說寫好它們,你有什么發現?

      5.老師范寫“怎”。

      6.學生描紅、練寫。

      7.布置課外實踐活動。

      (1)節假日,請爸爸、媽媽帶你到大自然中去,看看你有什么新的發現?

      (2)拓展閱讀《有趣的發現》。

      七、自選段落,背誦積累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學要求:

      1、認識16個生字,其中會寫“頓、忽、然、岸、身、濕、嗎、呆”8個字。

      2、朗讀課文,背誦最后一段。

      3、了解“水循環”的自然常識,培養發現問題,追求真理的探究精神。

      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生字的音、形、義,了解小動物時怎樣得到知識的。

      難點:了解“水循環”的自然常識。

      教學準備:

      幻燈、生字卡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上課時間:

      激發興趣,學會思考。

      培養自學能力

      檢查自學情況,讀準字音

      一、直接板書課題:

      14 水從哪里來

      1、指名讀,齊讀

      2、看了課題,你想到了什么?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思考:小動物們在尋找什么?

      有哪些動物在尋找?

      三、再讀課文

      要求;(幻燈)

      1、注意讀書的姿勢;

      2、讀準字音,不丟字,不加字,不漏字,不數讀,不唱讀,不跳讀。

      3、畫記生字新詞,并在生字表上注音。

      四、檢查讀書情況。

      1、出示生字(幻燈)

      dùn hū rán àn shēn shī ma dāi

      頓 忽 然 岸 身 濕 嗎 呆

      xióng ne ma hú lí gū dōng bei

      熊 呢 嗎 狐 貍 咕 咚 唄

      (1)誰會讀,指名帶讀;指導朗讀課文;

      (2)去掉拼音讀、開火車讀;

      2、看書讀課文

      (1)指導讀句;

      A 、他忽然想:小溪的水這么流著,如果有一天流完了,那可怎么辦呢?

      B、告訴你們吧,水變成水汽,飛到天上去了,水汽變成云,云變成雨點兒,又落了下來------你們想,雨會下完嗎?

      (2)誰來讀自然段,指誰名讀,評議(你覺得什么地方讀得好)

      (3)小組自由讀課文;

      3、結合課文理解詞語。

      提出不懂的詞

      濕透 領著 呆住

      4、齊讀全文。

      五、作業:

      回家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復習

      看圖理解

      突破難點

      揭示中心

      一、復習:

      讀一讀:

      一頓、忽然、爬上岸、全身、濕透、嗎、呆住、小熊、呢、嘛、狐貍、咕咚、唄

      二、理解課文

      1、思考:小動物們在尋找什么?

      有哪些動物在尋找?

      2、討論思考題:

      (1)有哪些動物在尋找?

      (小熊、小鹿、山羊)

      (2)他們為什么要尋找,怎樣尋找的?

      指導朗讀,分角色朗讀,小組朗讀。

      (3)山羊為什么不笑了?

      3、狐貍是怎樣做的?

      (1)(幻燈)

      狐貍聽完他們的話,咕咚一聲跳進小溪里,然后爬上岸來,抖抖身子,趴在草地上不動了。

      讀,找出動詞

      (2)狐貍身上的水到哪里去了,小動物們是怎樣說的.?

      分角色朗讀

      (3)狐貍是怎樣回答的?

      重點

      告訴你們吧,水變成水汽,飛到天上去了,水汽變成云,云變成雨點兒,又落了下來------你們想,雨會下完嗎?

      板書:(理解)

      云

      水汽 雨

      水

      4、小動物們找到答案了嗎?

      老師小結

      5、這些小動物你喜歡誰?為什么?

      小動物們善于發現問題,敢于追求真理

      你發現過什么問題?最后解決了嗎?怎樣解決的?

      三、跟錄音朗讀全文

      四、作業

      背誦課文

      總板書:

      14 水從哪里來

      云

      水汽雨

      水

      第三課時

      教學過程

      鞏固舊知

      激發學生的興趣

      交給學生方法

      指導書寫

      一、讀課文。

      xióng ne ma húú lí gū dōng bei

      熊 呢 嗎 狐 貍 咕 咚 唄

      二、學生字。

      1、出示生字

      dùn hū rán àn shēn shī ma dāi

      頓 忽 然 岸 身 濕 嗎 呆

      2、歸類學生字

      左右結構:頓濕嗎

      上下結構:忽然岸呆

      獨體結構:身

      3、你早就認識哪個字?你會寫嗎?請你教小朋友寫。

      (重點)筆順:

      身——

      然——

      岸——

      頓——

      4、理解字意:組詞

      頓:一頓、停頓、頓足、頓時

      忽:忽然、忽視、忽略、忽高忽低

      然:然后、忽然、雖然、然而、既然

      岸:岸邊、上岸、靠岸、岸上、堤岸

      身:身上、身體、全身、周身

      濕:濕潤、淋濕、潮濕、濕漉漉

      嗎:行嗎、好嗎

      呆:發呆、呆板、癡呆、呆住

      5、書寫:

      (1)你有要提醒小朋友的地方嗎?

      頓字一共有10畫

      (2)注意每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寫字的規律:上緊下松、左緊右松

      (4)學生描紅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一)討論揭題,引入新課

      1.我們都見過春雨。大家有沒有發現,春雨和夏天的雨有什么不同?(樣子、速度、聲音)板書:春雨。今天我們將學習一篇關于春雨的童話故事。你們讀一讀,看看課文是怎樣描寫春雨的?

      2.投影出示課文第一自然段,學生拼讀討論。

      拼讀:自由讀;同桌互讀;“我會讀”。

      討論:

      (1)讀了這句話,你知道春雨的樣子了嗎?(板畫:春雨)

      認讀生字“線”,組詞。

      (2)讀了這句話,你聽到春雨的聲音了嗎?指導朗讀“沙沙沙,沙沙沙”。

      3.出示課文最后一段,朗讀質疑。

      讀:拼讀;小組讀;集體讀;自己邊思考邊讀。

      認:認“歡”字,換偏旁記字。

      問:讀了這個句子,你有什么疑問嗎?(鼓勵學生大膽提問)

      提示:

      (1)“大家”指的是誰?

      (2)大家爭論的是什么問題呢?

      4.出示課文第二自然段,弄清以上問題,并在句子中認字。

      (1)從句子中找到以上問題的答案。

      (2)識字。

      音:勾畫出句中的生字拼讀;連詞朗讀。

      趣題底顏有趣問題到底顏色

      形:你能識記這幾個字嗎?看看這些字有什么特點?

      提示:同結構:趣題同偏旁:題顏

      換偏旁:底—低加偏旁:是—題

      (二)情景感悟,對話朗讀

      1.出示課文插圖或播放多媒體課件,說說圖中畫了哪些鳥。(貼三種鳥的圖片)

      2.分角色朗讀,討論。

      (1)三種鳥分別認為春雨是什么顏色的'?他們的根據是什么呢?

      (2)春雨從天上落到不同的植物上,課文用了不同的表示動作的詞,能找出來嗎?

      (3)認識生字“淋、灑、滴、油”。

      你發現這些字的規律了嗎?去掉偏旁來看看,是你認識的什么字?可以用什么方法記住這些字?(熟字加偏旁法;偏旁聯想法)

      (4)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小鳥們在爭論?該怎樣讀出爭論的語氣呢?

      指導朗讀:“不對”;“不對,不對”;“你們瞧”;“你們看”。

      “……花……了,……花也……了。”

      (5)分角色朗讀對話。

      (6)創設情境演一演。

      (三)實踐活動

      春雨到底是什么顏色的?到外面看一看,并把看的結果畫出來,跟大家交流。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學要求:

      1、學習并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孔子是怎么刻苦、謙虛、好學的,知道孔子為什么能夠被人稱為圣人。

      2、教育學生學習孔子的優秀品質。

      重點難點:

      知道孔子是怎么刻苦、謙虛、好學的,知道孔子是怎么成為圣人的。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讀孔子的語錄,導入新課。

      1、出示:學無止境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2、有感情地讀一讀,反饋搜集的資料,了解孔子。

      3、師結:孔子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剛才我們讀的都是他的教育名言。他為什么能成為我國春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求學、成長的故事。

      二、提綱導路,合作學習。

      1、借助拼音,認讀生字,把課文讀通順,讀準確。

      2、說說課文寫了孔子的那些事情。

      3、完成下面練習。

      孔子是我國著名的家、家、家。

      孔子是一個家境的孩子。

      孔子是一個的大學者。

      孔子讀書。

      孔子,,不管對方是什么身份。

      4、檢查學生學習情況。

      1)、仲是卷舌音慚、誦、祀是平舌音。

      2)、艱的右邊不能寫成良。懂是左右結構的字,不能寫成上下結構。

      3)、分段讀課文,正音。

      4)、全班齊讀課文。

      三、集體反饋,整體感知。

      1、指名完成上面的填空題。

      2、用上雖然但是,不但而且,因為所以,把所填內容連成一段話。(孔子雖然家境貧寒,但是他讀書非常勤奮。而且他謙虛好學,不懂就問,所以成了遠近聞名的大學者,是我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四、課堂小結:同學們,通過剛才的填空練習,我們知道孔子的'成功和他自己的努力是分不開的。課文還給我們介紹了不少他求學的故事呢!下節課我們再來深入地了解孔子的故事。

      五、作業。

      六、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抄寫本課生字新詞。

      第二課時

      一、直接導入:

      同學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孔子是我國古代圣人。他家境貧寒,但是他、終于成了春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二、品讀句子,深入認識。

      1、同學們,課文在給我們介紹孔子的時候寫了幾個故事?請大家說一說。

      2、反饋。

      1)、貴族請讀書人吃飯,孔子被趕走,他只好羞愧地離開。

      2)、指名讀地二自然段,思考:為什么他會被大貴族孫氏趕出來呢?

      因為他家境貧寒,根本沒有錢讀書。

      3)、孔子沒錢讀書,被趕走后心里是怎么想的?

      引導學生想象。當時,孔子是怎么想的?

      他滿臉羞愧,下定決心要好好讀書。

      4)、從那以后,孔子讀書非常刻苦,他是怎么讀書的呢?他一邊給被人看倉庫和牛羊,一邊抽空讀書。

      5)、用一邊一邊造句。

      6)、孔子進太廟不懂就問。說明他有什么品質?謙虛好學,不懂就問

      7)、劃出有關句子,讀一讀。

      8)、集體反饋。

      9)、練習朗讀。

      10)、師結:同學們,孔子就這樣孜孜不倦地學習,最后成了我們古代偉大的思想家之一,被后世成為圣人。

      11)、讓我們懷著對孔子的敬佩和贊嘆之情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五自然段。

      三、拓展延伸,說故事。孔子學識淵博,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他首倡有教無類及因材施教,成為當時學術下移,私人講學的先驅和代表,他的學生把他說的話和一些事跡輯錄成了一本書《論語》。同學們,你們還收集了他哪些故事呢?

      分小組講故事。

      四、課堂小結:孔子的故鄉山東曲埠修有孔子廟,還舉辦孔子文化節,進行紀念。

      五、作業。

      1、抄寫課后的詞語。

      2、交流收集的孔子的故事。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學要求:

      1,讓學生學會通過放聲讀草稿來找出文章的毛病并加以修改的方法。

      2.通過誦讀積累語言和語感,培養學生的感悟能力。

      教學重點:

      讓學生學會通過放聲讀草稿來找出文章的毛病并加以修改的方法。

      教學難點:蘇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練習3教案教學設計精品

      通過誦讀積累語言和語感,培養學生的感悟能力。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一部分。

      1.教學第一部分。

      (1)創設情景:學生分角色讀題

      (2)教師引導學生認識到這是作文草稿的修改方法。

      (3)拓展:小結已經學過的作文修改方法。

      2.教學第二部分

      (1)根據上一部分。

      (2)讓學生思考“好文章是改出來的”的意思。(強調修改的意義)

      (3)學生學習、領會作家老舍和葉勝陶修改文稿的方法。

      (4)教師引導學生得出結論:修改稿子不光要看,還要念,要看念的'順不順?準確不?別扭不?邏輯性強不?

      (5)小結。

      二、教學第二題(誦讀與感悟)

      1.談話導入。

      (由本單元所學課文導入)

      2.誦讀《從巖縫里長出的小草》

      (1)學生自由讀散文。

      (2)教師示范讀,指導讀準字音。

      (3)學生反復練習誦讀

      (4)指名讀,齊讀

      3.感悟

      (1)指名讀問題:從巖縫里長出的小草,為什么那么挺拔,那么結實?(2)學生思考討論交流讀后感想。

      (3)指名回答上面的問題

      (4)師生小結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 運用學過的方法,自主學習本課生字。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 抓文中關鍵詞句揣摩人物情感變化,體會父女熱愛自然、關愛動物的美好心靈。

      一、談話激趣,引入課題

      1. (出示松鼠圖片或播放相關錄像)孩子們,這是什么?你喜歡它嗎?關于它,你知道些什么呢?(激起孩子們對松鼠的喜愛之情。)

      2.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關于人與松鼠的文章,他們之間究竟會發生什么事情呢?(揭示課題。)

      二、默讀課文,感知大意

      1. 請學生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讀通課文,用自己喜歡的符號勾出生字新詞。

      2. 提出不理解的詞語,學生能相互幫助解決的教師不再細講,不理解的隨文學習。

      3. 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三、細讀課文,感悟理解

      1. 學習逮松鼠這一部分(1~3段)。

      (1)引導學生朗讀第3段。

      (2)勾畫出描寫松鼠的語句,說說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3)勾畫出描寫父親逮松鼠的詞句,請學生演示相關動作,談談自己的感受。

      (4)出示待我再去抓時,它們又靈巧地逃之夭夭一句,體會省略號的作用。

      (5)想一想:父親為什么心里異常高興?討論這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6)指導朗讀第3段,讀出小松鼠的機敏和父親的吃力。

      2. 學習放松鼠這一部分(4~7段)。

      (1)默讀第4、第5、第6段,標出描寫小松鼠神情、動作的詞句,讀一讀。

      (2)組織討論,理解重點句子:但我突然看到了它的.目光:像是絕望,像是抗拒,像是乞求采用轉換角色的思考方法,大膽猜測小松鼠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

      (3)標出描寫父親動作的詞句,體會父親復雜的心情。

      (4)小小辯論會:你認為父親的做法對嗎?在辯論中理解重點句子最后,我咬咬牙,把它放了,感受父親戰勝自我的高尚情操。

      (5)請學生選擇喜歡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讀。

      3. 學習惦記松鼠這一部分(第8、第9段)。

      (1)聯系上下文理解得意忘形、飽含深情的意思和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2)有感情地朗讀女兒飽含深情的問話,在朗讀中感受女兒純潔美好的心靈。

      (3)讀課文最后一個段,聯系上下文說說自己的看法。

      (4)你想對文中的父女倆說些什么呢?

      四、課外延伸,主動探究

      搜集關愛動物、熱愛自然的故事、資料、圖片等,在全班展示。

      板書設計參考:關愛動物那只松鼠逮惦熱愛自然放

    小學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6個生字,綠線內的字只識不寫;認識三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感受春天來到時的明麗,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重點、難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感受的明麗。

      教學準備:

      錄音機、實物投影儀;學生準備畫筆、白紙。

      一、接題激趣,導入新課

      1.出示本課插圖。小朋友,圖上畫的是什么?

      2.板書:,你覺得美嗎?

      3.指導讀題。把課題美美地讀一讀。

      4.春天來了,春風姐姐輕輕吹了一口氣,就醒來了,想去邊看一看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配樂范讀課文。

      2.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檢查自讀情況。

      (1)讀詞語:姐姐吹了一口氣水波一只氣球鮮紅蘆葦睫毛倒映白鵝珍珠

      (2)你覺得最美的地方是哪兒?選一句讀給大家聽。

      三、誦讀課文,體驗感悟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第一段。

      (2)多媒體顯示中水波閃動,池塘邊的蘆葦隨風飄動的畫面。

      (3)像什么?哪兒像?讀讀課文,想想畫面,同桌相互交流。

      (4)把你眼中的大眼睛讀給大家聽一聽。相機指導讀好“輕輕”、“一閃一閃”、“長長的.”等詞。教師通過適時巧妙的評點,如:“多么溫柔的春風姑娘”,“你的朗讀讓我感受到這只大眼睛十分明亮”等,不露痕跡地進行朗讀指導,讓學生體會到春風的溫柔,池水的清亮,蘆葦的細長,感受的美。

      2.學習第二自然段。

      過渡:在這只“大眼睛”里,能看到些什么呢?

      多媒體顯示:白天和晚上中的倒影。

      (1)教師配樂輕讀課文第二自然段,學生邊聽邊觀看畫面。

      (2)白天,這只“大眼睛”里能看見什么?晚上呢?

      (3)你覺得這只“大眼睛”看到的景物美嗎?把你感受到的美讀給大家聽聽。其余學生閉眼靜聽,想象畫面。

      3.第三自然段。

      4.有感情朗讀全文。

      五彩的世界倒映在里,把裝點得格外漂亮。讓我們拿起書,把的美景看個夠吧!

      四、畫畫說說,積累內化

      1.多美呀!讓我們拿起彩筆來畫一畫。

      2.根據圖畫指導背誦。向好伙伴介紹你的畫。

      3.還會映出些什么?在圖上添一添。并用“————-倒映在池塘里,像———-”的句式說一說。

      五、識寫結合,學習生字。

      1.讀本課生字,認識3個偏旁。

      2.你記住了哪些生字的字形?小組內討論。

      3.教師指導“氣”的最后一筆要有彈性;“女”字旁要長而窄,第三筆改為提;“魚”字旁最后一筆也改為提。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教案01-26

    語文小學教案01-03

    小學語文的教案01-10

    小學語文經典教案01-08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1-11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三》教案02-0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七》教案02-04

    小學語文《遲到》教案01-09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天堂视频中文字幕一区 | 午夜性色福利剧场 | 在线看片免费不卡人成视频 | 在线的Av免费观看 | 夜鲁夜鲁很鲁在线视频视频 | 亚洲人成色7777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