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小學語文教案

    時間:2023-11-26 12:48:27 小學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語文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語文教案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新詞:訓斥、玷污、鄭重、眷戀、頗負盛名。

      2.重點段:第2自然段、第13自然段。

      (二)能力教學點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華僑老人眷戀祖國的思想感情。

      2.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學習這種品格。

      3.學習課文“前后照應、首尾連貫”的特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德育滲透點

      教育學生學習梅花的高尚品格,增強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二、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一)理解外祖父愛梅花,并在愛梅花中寄托了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是本文重點,也是難點,主要通過分析重點段第2和13自然段,有感情地反復朗讀來解決。

      (二)“前后照應、首尾連貫”是本文重點訓練項目,主要通過勾畫前后照應的句子,反復朗讀來解決。

      三、課時安排

      兩課時

      四、學生活動設計

      (一)勾畫重點句段,體會華僑老人眷戀祖國的思想感情。

      (二)查字典、聯系上下文自學生字、新詞,完成課后練習題。

      (三)討論分段,歸納段意、中心思想。

      (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五)完成課堂練習。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明確目標

      1.解決生字、新詞,通讀課文。

      2.理清脈絡,概括段意。

      3.了解本文的主要內容。

      (二)整體感知

      本文通過寫身在異國的華僑老人對梅花的喜愛,反映了他對祖國深深地眷戀,表露了一位華僑老人的中國心。

      (三)目標完成過程

      1.激趣導入,板書課題。

      出示幻燈片(梅花圖),教師指導觀察并提問:同學們,你見過梅花嗎?你能簡要說說梅花的品格嗎?(梅花,主要有紅、白兩種顏色,花分五瓣,香味很濃。特別是它在萬花凋零的初春時節開放,深受人們的喜愛。梅花不畏嚴寒、不怕風欺雪壓,它頂天立地,不肯低頭折節。)今天我們學習“梅花魂”這篇自讀課文。板書課題,說說“魂”是什么意思?(“魂”是指迷信的人認為附在人的軀體上作為主宰的一種非物質的東西,靈魂離開軀體后人即死亡。本文中的“魂”是指崇高的精神。)梅花雖是有名的花,但為什么說”梅花魂”呢?讀讀課文,就知道了。

      2.檢查預習,質疑問難。

      (1)指名讀課文,解決生字、新詞。

      ①指名讀課文。

      ②生字:讀準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義。

      ③新詞:

      訓斥:訓誡和斥責。

      玷污:弄臟。

      鄭重:嚴肅認真。

      眷戀:對自己喜愛的地方深深地留戀。

      頗負盛名:頗,相當地。負,享有。盛名,很大的名望。頗負盛名,有很大的名望。

      (2)作者圍繞梅花講了一些什么事?通過梅花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本文圍繞著梅花講了飄泊他鄉的外祖父珍愛梅花、眷戀祖國的事,表達了作者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3)劃出最使你感動的語句,讀一讀。

      (4)質疑問難,同學前后左右分組討論、交流、教師點撥。

      3.理清脈絡,概括段意。

      (本文共分三部分,要指導學生把“回憶幾件具體的事情反映外祖父對祖國的眷戀之情”作為一部分,這樣就很明顯地把文章的三大部分劃分出來了。

      第一段(1)由梅花想到外祖父。

      第二段(2-15)回憶幾件具體的事情反映外祖父對祖國的眷戀之情。

      第三段(16)從梅花想到外祖父的愛國心。)

      (四)課堂練習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明確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華僑老人的思想感情。

      2.回顧全文,歸納中心。

      (二)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1.復習檢查。

      指名讀課文,說說本文的主要內容。

      (本文主要寫身在異國的`華僑老人對梅花的喜愛及對祖國的眷戀之情,表露了華僑老人的愛國心。)

      過渡:課文是怎樣來表達外祖父眷戀祖國的思想感情的呢?

      2.學生自學,教師點撥。

      (1)課文圍繞著梅花寫了外祖父的哪幾件事?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學生先自學,后討論、交流。課文圍繞著梅花寫了外祖父的五件事:

      ①常教小外孫女讀唐詩宋詞,且讀著讀著就流出眼淚。

      ②對一幅墨梅圖分外愛惜。

      ③因不能回國而難過得哭起來。

      ④在離別前把最珍貴的墨梅圖送給外孫女。

      ⑤船快開時,又遞給外孫女繡著梅花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 能聽清楚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記住要點。

      2. 會圍繞中心列出說話提綱,按要點把事情說清楚。

      3. 感受先人后已、關心他人的好思想。

      重難點

      重點:聽清錄音,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并說得有條理。

      難點:講清自己的觀點,圍繞中心組織好語句,講得有條有理

      1.揭示課題。

      2.學生自學“聽說要求”和“聽說提示”,明確本次聽說訓練重點。

      自學課文1-2部分,討論兩個問題:

      (1)這次聽說訓練的要求是什么?

      (2)這次聽說訓練的方法和步驟。

      3.指導聽說訓練。

      (1)聽錄音,邊聽邊記要點,聽完后說說發電影票為什么會引起爭論?爭論中有幾種發電影票的方法?

      (2)同桌互說。指名向全班同學說。評議說的內容是否正確,語言是否通順。

      4.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

      (1)教師提出要求:你認為應該怎樣發電影票?并說說你的理由。

      (2)學生列提綱,準備發表自己的'看法。

      (3)分小組講述,評議是否說得有理,語句是否通順。

      (4)指名發表自己的意見:電影票應該這樣發?全班同學評議。對于學生意見中反映出來的好思想,教師適時進行鼓勵和表揚。同時教師要學會寬容,允許孩子有多樣性的做法,不要輕易給學生的做法加上“覺悟不高”等帽子。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樺、胸”等5個生字。會寫“郊、散”等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郊外、散步、胸脯”等14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系上下文,讀懂文中的語句。

      3.了解列寧用愛鳥之情感染、啟發孩子放鳥歸園的故事,體會列寧愛鳥更愛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錯就改是誠實的表現。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列寧用愛鳥之情感染、啟發孩子放鳥歸園的故事內容。

      2.引導學生透過人物的言語和神態來領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教學準備: 1.生字卡片。2.教學掛圖。3.多媒體課件。4.搜集關于列寧的生平、故事等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讀通課文,感知課文大意。

      2.學習課文生字詞。

      3.學習課文第1自然段。

      教學流程

      一、看圖導入,交流資料

      1.出示列寧照片,說說他是誰?利用課前預習搜集的資料,談談你對列寧的了解。

      2.學生交流后,教師小結簡介列寧。

      3.板書課題,書空“雀”字筆順,提示“雀”字是從描摹鳥的體形而造出的象形字。

      二、讀通課文,初步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好自然段序號。

      2.指名逐段朗讀課文,檢查自讀情況。

      重點指導讀準“散(sàn)步”、“胸(xiōng)脯(pú)”、“白樺(huà)樹”。注意“誠”“病”“蹦”要讀后鼻音。

      3.賽讀課文,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讀書競賽,互相提提意見、幫助別人讀得更好。

      4.思考:課文哪幾自然段是具體寫列寧尋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的?第1自然段告訴了我們什么呢?

      三、學習課文第1自然段

      1.指名讀第1自然段,說說了解到了什么。

      2.課文是怎么描寫這三只灰雀的'?找出來讀一讀。

      說說哪幾個詞語用得好,借助多媒體動畫,相機理解“婉轉”、“來回跳動”、“惹人喜愛”。

      3.教師引讀列寧喜愛灰雀的句子,體會列寧心中的感受,指導朗讀第1自然段。

      4.巧妙小結:第二天,那只深紅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見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寧和小男孩圍繞著這只灰雀發生了一段怎樣的故事呢?下節課繼續學習。

      四、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1.學生自主觀察本課生字有什么特點。

      2.說說你是怎么記住它們的字形的?

      3.提醒:本課左右結構的字較多,注意左右比例。獨體字“步”、“者”書寫時筆畫要舒展。

      4.學生練寫。

      五、作業設計

      把課文中描寫灰雀的句子抄下來。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課前透視

      這篇文章是一個有關環境衛生的童話故事,它告訴學生要保護環境衛生,人人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知道不美的行為習慣會破壞美麗的環境,文中情境優美,語言生動有趣,人物角色較多,教師要加強朗讀訓練指導。另外第八自然段“鴨先生的話”有可能是學生學習的難點。

      大部分學生有良好的衛生習慣,懂得保護環境衛生的重要,但這種行為還欠缺一定的自覺性。教師要抓住“美麗的小路”的“失”與“回”對照感悟,讓學生在品味語言中受到情感熏陶。

      教學目標:

      1、認識“先、鹿”等14個生字,會寫“先、干”等6個字。

      2、抓住描寫““美麗的小路”的失與回的語句,體會每個角色的語氣,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有愛護環境衛生的愿望和行動。

      教學重點:

      識記生字,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信息資料:

      生字卡片、課件或圖片、小動物頭飾。

      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

      1、講故事。教師聲情并茂的講故事《美麗的小路》:喜歡這個故事嗎?為什么?學生暢所欲言。

      2、演示課件。今天老師帶同學們去郊游。(出示課件)你們看這個地方怎么樣?(指名說)美麗的`小路上還發生了一個有趣的故事呢?

      對話平臺

      自學(初讀感知,增強讀書的目的性)

      1、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劃出生字,標出自然段。

      2、同桌交流讀文,互相檢查字音,交流讀不好的句子,實在有困難請教師幫忙。

      識字(面向全體分層教學,利于培養學生自主識字能力)

      1、教師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認讀,把會讀和不會讀的生字分類擺放。

      2、再讀文,遇到不會讀的字可以互相提醒。學生練讀。

      3、認讀生字競賽: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生字,說出自己識字的方法。

      (學生由于課外閱讀,識字量不太均衡。針對學生個體差異實行因材施教:識字量大的孩子充當小老師,不再覺得識字枯燥無趣,識字量小的孩子有足夠的時間認讀,也不至于喪失信心。所以這樣設計有利于培養全體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

      朗讀(多種形式的感情朗讀加深了對語言文字的理解,使學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

      1、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讀給大家聽,互相評議,取長補短。

      2、教師范讀“我會讀”中的句子,學生比較帶問號、句號和感嘆號的句子表達的不同語氣,然后練讀。

      3、分角色讀文。

      (1)個人體會讀。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讀一讀,注意敘述性語言和角色對話的語氣。

      (2)同桌交流讀。讀完后比一比誰哪個角色讀得好,同一個角色誰讀得好。

      (3)帶頭飾小組合作讀,全班評議。

      (在理解的基礎上有感情的朗讀,是對學生體會文章情感的一次升華。多種形式的朗讀,不僅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而且使學生物化自我,達到與作者心息相通。)

      討論(聯系生活實際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情感熏陶得以升華。)

      讀第八自然段鴨先生的話,討論思考;這句話什么意思?你覺得小路變臟還怪誰?學生以四人學習小組展開討論,教師相機進行引導。

      練習(想象說話重在啟發學生思維,培養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想象說話。(出示掛圖)內容是兩個小朋友在美麗的小路上走,啟發想象——這兩個小朋友邊走邊說些什么?可以模仿文中的句子說話,更鼓勵學生說出與文中和別人不同的句子。

      寫字(延時評價給學生自主空間,更利于激發寫字興趣。)

      1、學生觀察“先、干、趕、起”四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你發現了什么?(趕和起都有走字旁,重點指導這個偏旁的寫法)

      2、學生練習書寫,自己找學習伙伴或老師評價。如果對第一次評價不滿意可再寫幾個,直到自己滿意為止。

      第二課時

      導入(檢查讀文復習舊知,為下文學習做好鋪墊)

      1、檢查朗讀1——8自然段,重點評議是否讀出疑問和感嘆的語氣。

      2、師:美麗的小路找回來了嗎?我們繼續學習9——12自然段。

      朗讀(抓重點詞句感悟讀文,培養學生理解和欣賞能力)

      1、指名讀9——12自然段,復習出現的生字詞。

      2、學生輕聲讀文,結合插圖思考:美麗的小路怎樣找回來的?教師重點引導學生理解“推、拿、清掃、提”等描寫動作的詞語。

      3、體會美麗的小路找回后小動物們的心情,練習分角色朗讀。

      表演(讓學生在實際表演中有創新,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1、教師指導學生排演課本劇,個別地方學生還可以展開想象。

      2、學生自愿組合選擇角色進行表演。

      評議(有針對性的評價更易于提高學生的評價能力)

      1、評議重點:人物語氣、情感是否恰當;想象是否合理,添加的動作、表情是否能體現小動物的心理。

      2、組內先自評,然后各組間交換意見,最后教師總評,提出建設性意見。

      實踐(注重拓寬學習渠道,開闊視野,提高學生綜合實踐能力)

      我做校園“美容師”(表格無法上傳)

      第一步:根據表一調查并記錄。

      我們的校園美麗嗎?我們校園里的垃圾是從哪里來的?這些垃圾到哪里去了呢?

      第二步:根據表二作計劃,再按計劃積極為校園美容。

      我為校園做美容計劃我為校園美容已經做的事

      寫字(寫字與評價結合,激發學生寫字的興趣)

      1、學寫“明、凈”兩個字,學生先觀察描紅,教師再重點指導。

      2、班級交流展示寫字情況,評選出“巧手”獎。

      教學建議:

      評價這一環節,在過程設計中除了有對表演的評議外,還可以有對朗讀寫字練習題的評價。教師可以根據學生課堂上出現的情況,隨時進行評價。但注意不要流于形式,要有評價方法的指導,使評價真正成為學生實現自主閱讀的一種能力。

      伴教錦囊

      詞語解釋:

      五顏六色:比喻色彩鮮艷。

      堆積:(事物)聚集成堆。文中指小路上的垃圾成堆。

      相關鏈接:

      歷年世界環境日的主題(略)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曹、秤、砍、官、柱、桿、宰、舷”8個生字并在語言環境中積累“官員、柱子、秤桿、下沉、船舷、重量”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分角色朗讀課文,了解曹沖稱象的辦法,學習曹沖遇事開動腦筋。

      3.通過學習,懂得遇事要開動腦筋,平時多觀察,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1、認識本課7個生字,書寫生字。積累詞語10個。

      2、懂得思考問題要善于動腦筋,敢于突破常規,才能用學到的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懂得思考問題要善于動腦筋,敢于突破常規,才能用學到的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

      課文錄音、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一教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文

      1、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樣東西,你們能叫出它的名字嗎?

      (出示:一桿秤)

      讀一讀(齊讀)

      師:桿是量詞,請小朋友開火車拼讀一下。

      (生開火車)

      它還有個讀音“ɡān”,欄桿的桿。

      2、(指著圖片中的秤)這就是秤。你能用秤來做什么?——稱東西。

      (媒體出示“稱”)

      這兩個字請你從字形上仔細觀察,你發現了什么?

      (它們部首相同,都是禾木旁)

      秤:稱東西要達到兩邊平衡,所以右邊是平。

      稱:稱的右邊是爾,爾在古代就是你的意思。稱東西要人來稱,所以它是這樣寫的。

      3、我們用秤稱蔬菜,稱水果,今天老師還要帶上一桿秤去稱大象。(生笑了)

      你為什么笑呢?——小小的秤怎么能稱大象呢?

      是啊!那就讓我們一同去課文里看看他們是怎么稱象的。

      4、(出示課題——35、稱象)

      請2個小朋友讀,然后齊讀課題。

      讀了課題,誰想把心中的小問號提出來?

      交流后出示學生的質疑:誰稱象?為什么要稱象?怎樣稱的?結果稱出來了嗎?

      5、通過預習,我們知道了故事主要寫的是誰稱象?——曹沖

      他是曹操的——兒子,而曹操是古時候三國的大官

      二、整體感知

      1、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回到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三國時期去了解稱象的故事。

      請你們打開書本,借助拼音朗讀課文,想一想:為什么稱象?怎么稱象的?結果如何?

      2、反饋:誰來說說他們為什么要稱象呢?

      (曹操要稱象,因為別人送了他一頭象,他想知道大象的份量。)

      3、這是一頭怎樣的象呢?引得曹操那么迫切地想要知道它的'重量?

      找找課文中描寫大象的句子。

      請一個學生讀他找到的句子(媒體出示)。

      聽了他的朗讀,你感受到了什么?——象很大。

      那你也來讀一讀。

      (在學生朗讀過程中打斷一下,播放象身體部位和墻、柱子的對比)

      誰還能讀出象的大?(指明讀)

      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4、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大家都想知道答案。于是,官員們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了,他們想到了什么方法?請你自由朗讀第三小節。

      (1)學生反饋找到的句子(兩個方法:造秤、宰象)。(媒體出示)

      (2)學習生字:

      砍:請一個小朋友來教大家,并請他做一個砍的動作。

      宰:這個字在讀音上要注意什么?請你領讀。

      宰就是殺了的意思。(師)

      (3)你覺得這些方法好嗎?

      學生可能回答:生:不好,因為大象就死了。

      師:是啊,大象被砍成一塊一塊后,還會流很多血,分量就——不準了。

      生直接引用課文中的句子(媒體出示相關句子)

      (4)小朋友們都說這兩個方法不行,曹操聽了也——直搖頭,表示——不同意。

      我們一起來讀讀第三小節。我請一個小朋友當曹操,請第一大組讀第一個官員話,第二大組讀第二個官員的話,第三大組自然就是最后一句了,老師來給你們當解說。(師生合作朗讀第三小節)

      三、研讀課文

      1、就在這個時候,小曹沖站了出來,說出了他的想法,這就是我們在課文開始時的第三個問題:曹沖是怎么稱象的。現在請你讀讀課文的第四小節。

      出示:學習單

      (1)讀一讀讀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2)說一說用“先…然后…再…最后…”等詞說說曹沖想出了什么辦法?

      (3)想一想和官員們的辦法比,誰的辦法更好?為什么?

      2、請一個學生讀讀句子(媒體出示)

      學習生字:舷:請一個學生當小老師。與琴弦的弦比較。

      用紙制船學生理解什么是船舷:就是船的兩側。

      再請一個學生也來讀一讀句子。

      3、小朋友們可能還弄不清曹沖到底是怎樣稱象的,你們想不想看看他稱象的過程呢?

      (師朗讀,媒體自動演示)

      4、看了這些畫面,你知道曹沖稱象的過程分為哪幾個步驟嗎?自己再讀讀第三小節,想一想。

      (1)師直接說出第一步:我們先把大象趕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

      (2)第二步是怎么做的呢?

      (3)第三步呢?

      (4)最后呢?

      你們瞧,這一步步非常清晰。

      他先——然后——再——最后——(師引讀)

      (5)請你們用自己的話也來說說曹沖稱象的過程吧!

      學生發言,邊說邊出示答案。

      誰還愿意說一說?(再請一個小朋友說)

      我們一起讀一讀吧!

      5、瞧,曹沖用這種方法終于把大象的重量稱出來了,我們只要把運到岸上的石頭稱一稱,石頭的重量就是——大象的重量。

      請你們再讀讀這段話,想一想我們的第四個問題,曹沖的方

      法和官員們的方法比好在哪里?

      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再思考一下。

      6、曹沖的方法大家都說好,好在哪里?和官員們的方法比一比。

      學生自由討論,師適當引導。

      (1)因為很難造大秤,所以曹沖以船代秤。

      (2)石頭是一塊塊分開來的,可以以石代象。

      (3)沒有誰能提得起這么一桿秤,所以就用水的浮力代替人的力氣。

      7、曹沖的辦法妙不妙?難怪曹操也贊賞他呢!

      師生配合朗讀第五小節。

      果然是什么意思?和誰說的是一樣的呢?——曹沖。

      8、你覺得曹沖怎么樣?如果他在你面前,你想對他說什么?

      9、我們小朋友也很聰明,曹沖才7歲,我們都8歲9歲了。如果你在現場,你會有什么好方法呢?我們可是生活在現代的小朋友啊!

      學生自由交流。

      四、回顧和:

      1、搶讀詞語。

      2、小火車開起來。(讀形近字組成的詞語)

      3、課文學完了,你受到了什么啟發呢?

      遇到問題要善于動腦筋,用自己學到的知識去解決它。

      板書設計

      35、稱象

      直搖頭點頭微笑

      教學反思

      進入課文教學時,我按“整體—部分—整體”的教學方法,首先引導學生帶著問題整體感知課文。然后通過“要稱出這頭大象有多重,文中寫了哪幾種辦法?你認可哪一個,為什么”,直奔課文重點段落,根據班級實際,通過老師的演示,通過討論突破難點,感受曹沖的聰明機智。最后再回到整體,聯系生活,通過說還有什么好辦法,讓學生明白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運用現代技術,我們還可以有更好更便捷的方法來稱象,從而使語文教學真正走向生活,真正營造大語文的學習觀,而且對于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促進作用。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17個生字,其中會寫“猴、嘆、跳、背、鼻、而、勝、敗”8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明白每個人都有自己長處,也有自己的短處,只要互相合作,揚長避短,就能把事情辦好的道理。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8個生字的音、形、義,品讀課文,理解內容。

      難點:體會課文中的蘊涵的道理。

      教學準備:

      課件、錄音機,生字卡片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課文講了一個很精彩的故事,同學們想知道嗎?那就自己去弄清楚是什么故事吧!

      二.初讀課文

      1.利用拼音默讀課文,讀準字音。

      2.輕聲讀課文標出難識記的生字,不理解的`詞語。

      3.大聲讀課文,給老師聽。

      三.精讀課文,分析理解

      1.齊讀第1、2自然段,說說大象和猴子為什么爭論。

      2.跟錄音讀第3~7自然段,回答問題。

      (1)第3自然段中,猴子為什么說“這下完了,我只好空手回去了?”啟發學生想象后再作答。

      (2)找四個人讀第4自然段,大象怎么回答猴子呢?

      (3)女生讀第5自然段,面對那么高的樹,大象怎樣?

      (4)默讀第6自然段,猴子怎么回答的?

      (5)自由讀第7自然段,猴子和大象是怎么摘果子的?把有關句子用波浪線畫出來。

      (6)對照這幾個自然段議一議,僅憑猴子或大象能摘到果子嗎?

      3.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第8、9自然段,回答問題。

      (1)畫出小鳥的話,想想小鳥的話是什么意思?

      (2)大象和猴子“笑了”,他們為什么由原來的“爭吵”到現在的“笑了”?

      從這里你明白了什么?

      四.課堂小結

      第二課時

      一.用最動聽的聲音讀課文.

      二.學習生字。

      1.默讀課文,自學生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

      2.輕聲讀課文,把自己難識記的生字全出來,自己想辦法識記。

      3.同桌交流識記繩子的方法。

      4.師出示音節,生一開火車的形式認讀。

      5.指名上臺在音節下面寫出生字。

      6.集體認讀生字,擴詞。

      7.就學生難識記的字重點講解。

      8.歸納學生識記方法。

      三.寫寫

      1.生獨立寫,師巡視指導,及時指出學生出現的錯誤。

      2.機動:認讀二類字。

      3.出示二類字,指名上來注音。

      4.生認讀 :評,判,犯,愁,卷,冠,撿,載,需

      機動:熟讀課文

      第三課時

      一、在正確的讀音后打“√”。

      鼻子(b í pí ) 而且(ér é )

      撿到(jiān jiǎn ) 需要(xū xǔ )

      二、比一比,再組詞。

      猴( ) 嘆( ) 跳( ) 勝( )

      候( ) 咬( ) 挑( ) 姓( )

      三、給字注音組詞。

      ( )( )

      卷{

      ( )( )

      ( )( )

      背{

      ( )( )

      ( )( )

      載{

      ( )( )

      板書設計: 大象_____馱猴子過河

      摘果子{ }團結互助,滿載而歸

      猴子_______爬樹摘果子

      四.按要求填空

      1.猴查音序( ),再查音節( ),組詞( )

      2.鼻查部首( ),再查( )畫,讀( ),組詞( )

      五.照樣子改寫句子。

      例:你不知道我是爬樹冠軍嗎?你知道我是爬樹冠軍。

      1.難道你們還需要我評判誰勝誰敗嗎?

      2.難道你今天家庭作業做了?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對課文具體語言文字的朗讀體會,理解重點語句,感受母子深情。

      一、導入新課渲染情境

      1.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31《我的油布傘》。[齊讀課題]

      [多媒體映示課題及背景]

      2.冬去春來,時常下雨,飄飄灑灑的雨絲從天上灑落下來,織成了一幅鋪天蓋地的珠簾。放學了,從學校里涌出許多花花綠綠的傘。看到傘,我便想起母親,想起了一件難忘的往事。[多媒體逐漸出現文字,師配樂敘述。]

      3.想讀嗎?我們一起讀。

      二、整體感知初悟真情

      渡:這是一件怎樣的往事呢?請打開書,讓我們用心去讀,用心去體會。

      1.自由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感受深的地方多讀幾遍。

      2.老師在讀這篇課文時,整個身心都被正撼了,眼淚不禁噙滿了眼眶,同學們,讀了課文,你有什么體會?[板書:偉大的母愛]

      3.這種愛蘊涵在課文的字里行間,讓我們再讀課文,你的感受會更深刻。邊讀邊劃出能體現這種偉大母愛的句子,用你的真情把它讀好。

      三、朗讀交流深悟真情

      渡:愿意把你深有感觸的地方讀給大家聽嗎?

      1.[有一回,我又淋了雨……娘摸著我的額頭,眼圈便紅了。]

      你體會到什么?

      2.真是病在兒身,疼在娘心,誰來讀這句話?{指導讀出感情}

      你知道"我"此時最想要的.是什么嗎?(傘)有了傘,;有了傘,。

      于是我向娘說出了心中的愿望,誰來讀我說的話?[娘,要有把傘就好了,咱買一把吧。](指導讀出愿望的強烈)

      3.面對我這小小的要求,娘為什么好久沒做聲,她在想什么呢?

      摸著我滾燙的額頭,聽著我病榻上的乞求,再想到窘迫的家境,娘為難了,她在考慮,在猶豫。最后,對孩子的愛戰勝了一切,娘終于下定了決心。誰來讀娘的決定?

      (指導讀出語氣的堅定)

      從母親這一小小的承諾你體會到什么?誰再來讀娘的話?

      4.這是完整的人物對話,只有連起來讀,才能更好地體會。自由讀二、三小節。

      分角色朗讀,一人讀旁白,一人讀娘說的話,一讀我說的話。[播放《良宵》]

      渡:娘的脾氣我最清楚,對孩子,她從來都是說一句是一句的。從那天起,娘便開始了她的奮斗歷程。還有哪些地方讓你感動?

      5.[從那以后,她每天一吃完晚飯……一覺醒來,織布機還在響著。]

      把你的想法告訴大家。

      為了給我買傘,娘如此熬夜織布,太辛苦了,誰來讀?(指導讀出娘的辛勞)

      6.我終于忍不住了,一天,我輕輕地走到娘跟前,顫抖地喊了聲(娘)

      一聲顫抖的"娘",包含這我心中的千言萬語,誰再來讀?(還有誰也被感動了?)

      而娘卻,我再也無法抑制住情感的閘門,淚水,說。(引讀)指名反復讀。(評價:你還不是流著淚說的等)

      你讀出了什么?

      7.看到兒子這么懂事,娘多欣慰啊,她再一次笑笑,平靜地說。(引讀)

      多么感人的情景啊!讓我們再一次用心去讀,去感受。(自由讀第七節)

      配樂分角色讀,男生讀我說的話,女生讀娘說的話,師讀旁白。[播放《二泉映月》]

      8.終于有一天,娘割了布。她從集市上賣布回來了。她手里拿著一把嶄新的油布傘,喜滋滋地對我說。(播放7、8兩節課文錄音)

      我當時心情怎樣?

      真是百感交集,把我這種復雜的感情讀出來。(指名多人讀,讀好我喜悅心酸的復雜心境)

      小學四年級語文《我的油布傘》教案

      標簽:人教版四年級語文教案,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小學四年級語文《我的油布傘》教案,

      此時任何動作、任何語言都是多余的,都不足以表達我的內心,惟有默默地注視,讓眼淚盡情地流淌……。同學們,此時,我從娘手里接過的還僅僅是一把油布傘嗎?

      9.所以……(引讀最后一節)

      四、總結課文升華真情|

      1.一把小小的油布傘,對于我意義是那么深遠。它是母親的象征,是母親的愛的化身。

      同學們,此時你不禁想起了誰?想起了她為你做的什么事?

      2.母親對兒女的愛比山還高,比海還深,比天空更廣闊,比時間還永恒。此時我不禁想起了孟郊的《游子吟》,讓我們一起吟誦,"慈母手中線……"。

      雖然母親對兒女的愛從不言回報,但作為兒女我們應該盡一盡孝心。你準備怎么報答媽媽對你的愛呢?

      3.可惜,媽媽不在場,看不到自己懂事的孩子,有什么辦法嗎?(寫信)

      是啊,還可以寫一封信給媽媽,表達你對媽媽敬愛與感激,有困難的同學參照正文提示。

      正文提示:

      媽媽,感謝你給我無邊的關心與愛護,記得。

      媽媽,你放心,我。[多媒體出示]

    小學語文教案 篇8

      一、導入新課

      槐林飄香

      一湖月夜渚流光,萬樹瓊花浮暗香。心醉不知歸去路,欲把草畔做寢床。

      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槐鄉,走進生活在那里的天真可愛的孩子們。

      二、初讀課文

      1.教師朗讀,學生邊聽邊想象畫面。

      2.當我們沉醉于這如詩如畫的槐鄉風情中,此刻你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么?讓學生說出聽后的整體感受。

      3.槐鄉獨特的風土人情令人陶醉,相信讀了課文你們一定會被槐鄉那獨特的風情所吸引.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

      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新詞的`讀音。遇到不理解的詞語,聯系上下文理解。一些詞語要想像當時的情景、聯系生活實際去理解,如暮靄、草垛等。

      三.品讀欣賞

      1、按自然段指名朗讀,教師相機糾正讀音。

      (如釀讀niàng,不要讀成liàng;塑料的塑讀sù,不要讀成suò。)

      2、你最喜歡槐鄉的那個季節?把你喜歡的部分讀給大家聽,并聯系課文說說理由。

      學生交流,教師適時評價。

      (1)請喜歡五月槐鄉的孩子談體會:

      (槐鄉的五月令人興奮,讓人陶醉,處處浸潤著槐鄉特有的風情。)

      (2)喜歡八月槐鄉的同學談體會:

      (槐鄉的八月,給孩子們帶來繁忙與收獲,浸透著孩子們吃苦耐勞的精神。)

      3、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喜歡的段落。

      4、小結:槐花飄香的五月,是孩子們滿意的季節,他們幸福快樂;繁忙的八月,孕育了孩子們勤勞善良、自立自強的品格。

      5、說說心里話:你想做槐鄉的孩子嗎?為什么?小組討論,指名回答,暢所欲言。

      四、布置作業。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小學語文教案 篇9

      這是一篇閱讀課文,講的是伊琳娜對法國科學家朗志萬提出的問題感到奇怪。她動手做實驗,發現和朗志萬說的不一樣。朗志萬知道了,說:我不是哄你們。我是為了讓你們知道,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啟發學生懂得對別人提出的或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要動腦筋思考、動手做做看。

      課文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講法國科學家朗志萬向小朋友提出一個奇怪的問題:一只杯子裝滿了水,如果放進一條金魚,水不會漫出來。這是為什么?兩個小朋友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第二部分講伊琳娜覺得他們都沒說對。回到家在媽媽的啟發下動手做做看。實驗結果和朗志萬說的不一樣。

      第三部分講第二天伊琳娜去問朗志萬。朗志萬說:我是為了讓你們知道,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

      1.瀆課文,理解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這句話的意思。

      2.懂得對別人提出的或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要動腦筋、思考、動手做做看的道理。

      一個裝滿水的杯子、一條金魚。

      第一課時

      一、導人新課。

      1.同學們,對別人提出的問題或者是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你動腦筋思考嗎?你動手做了嗎?(學生說自己的做法。)

      2.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課文中的幾個小朋友對法國科學家朗志萬提出的'問題就有不同的做法。那么,朗志萬向小朋友提出了什么問題?后面發生了什么事呢?

      3.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畫出不理解的詞語,或結合上下文理解詞義。

      3.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讀課文,糾正易讀錯的字音。

      鱗()

      哄()

      騙()

      2.理解詞語。

      哄騙:用假話或手段騙人。

      漫:水過滿,向外流。

      3.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法國科學家朗志萬向幾個小朋友提了一個奇怪的問題。伊琳娜覺得他們都沒說對。回到家里動手做實驗,實驗結果和朗志萬說的不一樣。朗志萬知道了,說:我是為了讓你們知道,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

      四、再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指導閱讀第一至三自然段。

      1.自讀課文第一至三自然段,說說法國科學家朗志萬提了一個什么問題?

      (一只杯子裝滿了水,再放進別的東西,水就會漫出來。如果放進一條金魚,可不是這樣。這是為什么?)

      2.你覺得朗志萬的問題提得怎么樣?表現在哪兒?

      (問題提得很奇怪。表現在如果放進一條金魚,可不是這樣。意思是說如果放進一條金魚,水不會漫出來。)

      3.分組思考討論:小朋友的回答是怎樣的?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回答?

      (一個小朋友說:這是因為金魚身上有鱗。另一個小朋友回答。)

      二、指導閱讀第四至五自然段。

      1、自讀課文第四至五自然段,思考:伊琳娜為什么要動手做實驗?

      (伊琳娜覺得他們都沒說對,但自己又想不出道理來。媽媽說:不能光想,你動手做做看!)

      2.伊琳娜為什么覺得他們都沒說對?

      (金魚身上有鱗,水就不會漫出來和金魚把水喝下去了:都不合乎邏輯。)

      3.做實驗,體會伊琳娜看到實驗結果后會怎么想?

      (實驗結果水明明是漫出來了,和朗志萬說的不一樣,科學家為什么這么說?是不是哄騙我們小朋友呢?還是媽媽的話正確,不能光想,要動手做做看)

      三、指導閱讀第六至七自然段。

      1.默讀課文第六至七自然段,畫出伊琳娜和朗志萬的對話,體會其中的意思。

      2.體會伊琳娜話的意思。

      (1)出示句子。

      您怎么可以提這樣的問題,來哄騙我們小朋友呢?這句話的意思是什么?

      (您作為一名科學家不應該提這樣的問題,來哄騙我們小朋友。您本來就知道放進條金魚后,水也會漫出來,還提出這樣的問題,哄騙我們小朋友。)

      (2)指導讀出生氣的語氣。

      采取學生自己練讀、評讀的形式完成。

      3.體會朗志萬話的意思。

      (1)出示句子,理解意思。

      我不是哄你們。我是為了讓你們知道,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伊琳娜聽懂了什么?

      (不要不加思考地相信別人的話。對待別人說的話或提出的問題,不光要動腦筋想一想,而且還要動手做一做。)

      (2)指導讀出語氣。

      4.分角色配合讀第六至七自然段。

      四、小結。

      1.讀后,你從伊琳娜動手做實驗這件事中,受到什么啟發?

      2.你贊成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這句話嗎?

      (組內陳述觀點和理論、集體匯報。)

      課內練習

      一、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語。

      ()的問題()地微笑

      二。按要求積累詞語。

      例:越想越生氣

      越

      越

      越

      越

      越

      越

      三、給下面的句子加上標點。

      1.伊琳娜問朗志萬您怎么可以提這樣的問題來哄騙我們小朋友呢

      2.安娜自言自語地說小壁虎跑到哪里去了呢她正在發愁忽然聽見莎莎大叫起來媽媽床單上有一只花壁虎快來看呀。

      四、按要求摘錄書上的句子。

      回到家里,伊琳娜動手做實驗。她。哎呀,不一樣,水三二。

      五、閱讀課文片斷,并按要求作答。

      朗志萬聽了,哈哈大笑。他說:我不是哄你們。我是為了讓你們知道,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 )都是對的。伊琳娜聽懂了朗志萬的話,高興( )地笑了。

      1.在括號中寫出帶點詞的近義詞。

      2.乙伊琳娜聽懂了朗志萬的話。朗志萬的話是什么意思?

      3.你贊成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這句話嗎?

      說說你的理由。

    小學語文教案 篇10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理解新詞。

      2、了解課文內容,感受吹泡泡給我們生活帶來的歡樂。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是著名作家冰心寫自己小時候和小伙伴們吹肥皂泡泡的童年趣事。表達了冰心對自己童年時代快樂生活的留戀之情。要重點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是怎樣寫吹泡泡的,體會冰心奶奶是怎樣仔細觀察事物,把吹泡泡的過程寫清楚的。

      教學方法:以讀代講法、圖文結合法

      教學過程

      一、出示插圖,導入新課。

      觀察畫面,圖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們的心情怎么樣?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二、朗讀課文,理解內容。

      1、自由讀課文。

      說說自己喜歡吹泡泡嗎?為什么喜歡吹?

      2、分自然段讀,并說出每個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3、組織討論。

      ⑴朗讀自己喜歡的句子。

      ⑵說說為什么喜歡?

      ⑶把自己的體會讀出來。

      ⑷理解句子。

      三、學習生字:

      1.認讀生字詞:齊讀生字、詞卡片。

      2.強調易錯字:

      四、布置作業:

      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冰心奶奶是怎樣把吹泡泡的過程寫具體、寫清楚的。

      2、背誦第四、五自然段。

      教學方法:以讀代講法、圖文結合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檢查復習生字詞。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

      1、自由讀第三自然段,邊讀邊思考,看看作者小時候是怎樣玩吹泡泡的,在書中圈圈畫畫,做上記號。

      2、學習“吹泡泡”的語句,理解詞語意思,體會作者用詞正確。

      ①出示吹泡泡的句子后,談談哪個動詞用得好?為什么用得好?練讀句子,體會用詞的準確。

      ②通過填空練習理解:“慢慢地”吹、“輕輕地”一提、“慢悠悠地”在空中飄游、“輕輕地”扇,用詞準確。

      ③感情朗讀吹泡泡的句子。

      三、學習第四自然段。

      1、自由讀第四自然段,自主學習:你最喜歡的哪種泡泡,為什么喜歡?

      2、學生匯報交流。

      3、指導朗讀。

      四、學習最后一個自然段。

      自由讀文,思考:冰心奶奶小時候為什么最愛玩吹泡泡的游戲?

      五、練習背誦4、5自然段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教案01-26

    語文小學教案01-03

    小學語文的教案01-10

    小學語文經典教案01-08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1-11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三》教案02-0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七》教案02-04

    小學語文《遲到》教案01-09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中文在线字幕第一页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第一产区 | 五月天AV在线资源网 | 三级网站在线网站 | 一本大道香蕉中文在线精品 | 在线观看免费网站看v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