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培養目標:
1.知識領域:按句式說幾句完整、連貫的話,再連成一段話寫下來。
2.情感領域: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養愛勞動的品質。
3.發展領域:在自主的語言實踐中,培養學生口語交際的能力及初步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猜謎激趣,揭示課題
導語: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現在,老師有一個謎語要請大家來猜。大家要認真聽,動腦筋想,看誰先猜出來。
1.老師讀謎語:我有兩個好朋友,你有他有大家有。會寫字,能畫畫;會掃地,能洗碗。樣樣事情都會做,猜猜看,它是誰?
2.學生說謎底,老師板書課題“一雙手”。
[意圖:引出課題,創設愉快、和諧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呈現最佳的學習狀態。]
二、句式輔助,訓練說話
過渡:人人都有一雙手。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寫一寫自己的“一雙手”。
1。練習用“我有一雙(怎樣)的手” 的句式說話。(指定一小組的同學“開火車”說,老師相機板書:能干、等)
[意圖:滲透“總述”的概念,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
2.練習用“我用自己的雙手(干什么)”的句式說話。
過渡:手能做很多很多的事后。下面老師要請小朋友們用自己的雙手做一件事情,看誰做得又快又好。
、僭凇拔矣幸浑p勤勞的手……”的歌聲中,同學們開始動手做事情。他們有的系紅領巾,有的整理書包,有的削鉛筆,有的擦桌椅,有的撿地上的廢紙,有的拼圖,有的畫畫……忙得不亦樂乎。
[意圖: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創設情景,讓學生通過實踐,獲取大量的感性材料,為說話、寫活提供素材。]
②指定一小組的同學“開火車” 用句式把剛才做的事情說一說。
[意圖:由具體的動手操作到抽象的語言表達,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壑付ㄒ恍〗M的同學“開火車”用句式說一說平時還做過哪些事情。
[意圖:從學生的生活積累入手,拓寬思路,激發表達欲望,發散思維。]
3.練習用“長大以后,我要當_________,用_________”的句式說話。
[意圖:留給學生一個可以盡情拓展奇思妙想的空間,讓基礎好的學生有充分發揮想像的余地,讓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也有進步的喜悅。]
過渡:小朋友們從小就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務活兒學著做,老師為你們感到高興。長大以后,你們的手還想做什么呢?下面,老師請你們看幾幅圖,想一想,圖上畫的是誰?用自己的`雙手在干什么?
、倮蠋熤鹨怀鍪緢D片,學生看圖思考。
②指名回答。
[意圖:圖片輔助,啟發想像為下一步的學習做好充分的準備。]
過渡:說得很好,下面請同學們用句式,互相說一說將來你的手要干什么?
③小組討論,合作學習。
[意圖:學生之間有機會相互幫助,有機會獲得同伴的創新的信息,促進學生多方位互動,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
、苤该卮。
[意圖:讓學生暢談自己的理想,培養創新的意識。]
、菪〗Y:小朋友們說得很好,大家都有美好的理想。我們只有現在好好學習,掌握好科學文化知識,長大了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
三、從分到合,由說到寫
1.把三句話連起來說一說。
2.把三句話連成一段寫下來。
。垡鈭D:先說后寫,降低梯度;由句到段,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四、信息反饋,檢查效果
1。學生讀小習作,大家評議。
2.四人小組交流,互相修改寸習作。
[意圖:學生交流習作,一方面讓他們的習作有更多的傾聽者和欣賞者,使他們得到情感的滿足,體驗成功的快樂;另一方面,讓“耳朵”做老師,訓練學生的語感,培養他們自己會分析、會修改習作的能力。]
五、總結談話
小朋友們,這節課我們不但用自己的雙手做了一件事情,還圍繞著“一雙手”進行了說話和寫話的練習,大家都能積極動腦筋,說得好,寫得也不錯。希望小朋友們以后還要樣樣事情學著做,讓自己的雙手變得更能干,更有用。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懂、貌”等14個生字,會寫“洗、認”等6個字。
2.初步理解教學內容。
3.有尊重長輩、孝敬父母的愿望和行動。
教學重點
按要求會識、會寫本課的生字。
課時安排 1課時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三字經》及有關。
2.師準備生字卡片(帶情境的)
3.學生可自備快板等表演道具。
教學過程
教學案例(一)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朋友們,你們感覺自己的家庭幸福嗎?(幸福)溫暖嗎?(溫暖)
2.誰愿意給大家介紹一下你的幸福、溫暖的家庭呢?(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談一談)
3.看來小朋友們都有一個溫暖的充滿愛的家,而且通過你們的介紹我還能感覺到你們都愛自己的家和家里的每一個人,對嗎?大家想不想知道生活中我們怎么做才是對家里人最好的“愛”的`呢?(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4.揭題:今天我們要學的《識字2》就告訴我們應該怎樣做,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板書課題)
二、雙向互動,引導識字
1.教師示范讀課文,學生邊聽邊畫出課文中的生字。
2.學生輕聲隨教師一起讀文,讀時注意自己畫出生字所發的音。
3.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自學本課的生字詞。(學生自學,相互交流)
4.全班交流認讀:教師出示生字卡片,采用自由讀、開火車讀、情境游戲里讀等形式指導學生練讀,讀到正確為止。(指導練讀的過程中強調“認、事”是翹舌音,“錯、掃”是平舌音,“懂”是后鼻音,“教、錯、筷、夸”是三拼音)
5.指導學生采取多種方法識記生字,如:
(1)每──母──減—減
快──筷──加—加
放──教、改──換—換
(2)自編謎語、兒歌識記法如:
重心靠邊戴草帽(懂)
已見反文尾巴短(改)
三、朗讀感悟
1.指導學生用生字組詞,幫助理解字義。(以“我會讀”為例,可在游戲情境中完成)
2.引導學生提出生疏的詞語,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想一想,再說一說。
3.指導朗讀,感受語言的韻律美;在熟讀的基礎上進一步感悟課文內容。
4.引導學生結合實際談一談自己在對待長輩和父母中有哪些好的或需要改進的地方。
5.舉行朗讀擂臺賽,比比誰最棒,會背的更佳。(朗讀交流,相互促進)
四、書寫指導
1.引導學生觀察“洗、掃、認、真、父、母”這六個字有什么特點,并說說書寫時要注意什么。(分析要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觀察、歸納能力)
母:筆順是_______________。
2.師在田字格中作細致的指導,書寫時看清楚筆畫的位置。
3.生進行書寫練習,師巡回指導。(評字以肯定優點為主,適當指出不足)
五、實踐活動
1.“字──詞”大拼圖:從課文中選出五個自己喜歡的,要求會認的字各組兩個詞。最好先把字詞都寫在剪好的彩色小花上,然后把五組字詞擺成一個大的五角星粘貼在一張紙上。
2.每天幫父母做一件事,最好能做記錄,一個星期后全班交流。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
2.聯系課文內容理解“平安無事”、“逗弄”、“甩脫”等詞語。積累“干涸”、“痛楚”、“實事求是”等詞語。
3.初步學習閱讀參考資料:能讀懂課后的注釋,懂得注釋的作用。
4.熟讀課文,了解第二節與后面四節的關系。
5.體會作者親近動物、喜愛動物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讀通全文
1.同學們,你們最喜歡的小動物是什么?能用幾句話來說說嗎?
2.今天,我們來學習秦牧的作品《我喜歡小動物》。
出示:
26.我喜歡小動物(齊讀課題)
3.輕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二、學習閱讀注釋
1.同學們,我們以前是否接觸過注釋?請說說你的了解。
2.請學生到課文中去找找注釋在哪里?(篇末)
師:注釋有的在當頁,有的在篇末。
3.用實物投影儀出示注釋在當頁的文章。
4.本文的注釋有幾個?標在哪里?
師:本課的注釋只有一個,注釋符號用數字加小圈標在題目的右上方。這個注釋是對全文作說明。除此之外,還有對文章字、詞、句的解釋,我們以前接觸過不少。
5.讓我們一起來讀讀本課的注釋,交流一下你能從中讀懂些什么?
6.學生自讀、交流,教師概括:
從注釋中我們能了解到文章作者、主要作品、改動情況。
7.請學生說說注釋的作用。
8.除此之外,你對作者還有什么了解?你是用什么方法了解的?集體交流。
說明:
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是學會查找、閱讀資料。這節課的訓練包括兩個要求:一、指導學生閱讀文后注釋,從而使他們明白注釋能幫助自己理解課文,并了解一些有關注釋的.知識,這個要求是主要的,在上面的教學環節中是作為重點訓練的。二、課前讓學生們通過各種渠道(如書籍、報刊、上網、聽家人講述)去了解作家、作品。這個要求是次要的,可根據學生的情況作相應的調整。
三、學習字詞
1.聽課文錄音進一步感知課文。用“△”將不理解的詞語標出。
2.四人小組自學生字。
3.出示:
鱷 鯽 鱉
歸類識字,三個生字都和魚有關,書空。
“鱉”就是“甲魚”。指導鱉字上半部的寫法。
4.交流不理解的詞語
吻端:指鱉的嘴。
逗弄:逗引……玩
甩脫:擺脫,文中指“我”不斷地做甩手動作(可以做動作幫助學生理解),鱉終于松口了。
平安無事:文中指沒被鱉咬到過。
不勝其煩:勝:承受。指大人不能承受我的多次請求,煩透了。
5.分節讀課文。
四、學習課文,感情朗讀
1.年幼時的秦牧是一個非常喜歡小動物的孩子。他與小動物們朝夕相處,將它們當作了玩伴。課文是這樣寫的:
出示:
在耍弄小動物的當中,我做過一些有趣的事,也做過一些蠢事。
個別讀——齊讀
2.想想文中哪些小節寫的是我做的趣事,哪些寫的是我做的蠢事呢?
趣事(3、4節)
蠢事(5、6節)或(5、6、7節)
課文3-6(7)節就是圍繞第2節展開描寫的。
3.再讀3-6節,用概括的語言來說說兩道填空題。
在耍弄小動物的當中,我做過的有趣的事情是:(將過山鯽從水缸里撈出來,放在地面上,看它們躍動。)
在耍弄小動物的當中,我做過的愚蠢的事情是:(用手指去逗弄鱉,以致于被它咬得血淋淋的。)
說明:
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用概括、簡練的語言回答這兩題是有一定難度的。有可能學生會讀出第4節或第6節中大段的語句。那么教師就應該耐住性子,給予學生一種寬松的環境,指導學生找到文中最關鍵的詞語,表達上不求統一,意思正確,句子完整通順即可。
4.你從哪些句子中體會出“趣”字,哪些地方又體會出“蠢”字?用不同的符號標示出來,在四人小組里交流一下,試著把它讀好。
5.集體交流。
個別讀——小組讀
五、品詞析句,積累詞語
1.三讀課文,找到你欣賞的詞句,用“——”劃出,說說理由。
2.集體交流(萬一學生找不到事先教師希望他們積累的句子的話,教師可以先出示一句)。
舉例:
“聽說天旱的時候,它能夠從于涸的地方,不斷躍動,找到有水的地方,再度生活下去!
(1)結合查字典理解“涸”就是水干的意思,用上“干涸”這個詞語使文章更有了文采。
。2)體會過山鯽的生命力很強(從“干涸的地方”到“有水的地方”,也許有很長的距離,但它不會很快死亡,而是靠“不斷躍動”找到生的希望)。
3.讀好自己喜歡的一句話。
個別讀——小組比賽讀
六、總結課文
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如果我們親近它們、善待它們,它們也會以各自獨特的方式來回報我們,讓我們同動物們和諧地相處!
七、課外延伸
1.你在親近小動物時有什么趣事或蠢事?在四人小組里交流。
2.全班交流。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認讀并理解部分詞語“呼風喚雨、依賴、農耕社會、騰云駕霧、洞察、探索”。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語言簡潔、條理清楚的表達特點,根據語言現象,進行語言、說話訓練,以達到積累的目的。
3、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激發熱愛科學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體會語言簡潔與條理清楚的過程中,感悟語言、積累語言,了解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是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爺爺特意為我們四年級小朋友寫的《呼風喚雨的世紀》。
(1)解詞:看到“呼風喚雨”,你想到什么?為什么?
(2)世紀呢?一個世紀多少年嗎?我們現在幾世紀?剛剛過去的是20世紀。從1900——1999年。(你真了不起,知識面還真廣。
想不想知道路甬祥爺爺寫了些什么?趕緊讓我們打開課文讀一讀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通順,把生字讀準確,讀不通順的或是比較拗口的地方標注一下,并且多讀幾遍。
2、反饋難讀的句子,在反饋的過程中讀詞并理解。(你覺得哪些句子第一次讀的時候比較拗口?)
。1)在20世紀一百年的時間里,人類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獲得那么多奇跡般的、出乎意料的發現和發明。
。2)正是這些發現和發明,使人類的生活大大改觀,其改變的程度超過了人類歷史上百萬年的'總和。
這句話到底該怎么讀,聯系上下文,讀讀第三自然段,自由讀,讀出不同的感受,讀出正確的理解。是的,達到了一百萬年以上的才是上百萬年!
指名讀,齊讀第四自然段,帶上筆畫畫哪些是發明,哪些是發現?你知道了嗎?什么叫發明?什么叫發現?
指導:長句難讀,但有些句子不長,它的標點特別,這樣的句子讀好了,有一種情感就會油然而生!
出示:是誰來呼風喚雨呢?當然是人類。靠什么呼風喚雨呢?靠的是現代科學技術。
自由讀——學生問師答——交換讀——學生自問自答——讀出來了嗎?一種什么情感?板書:設問
在反饋難讀的句子的過程中,把“引用”這一方法也帶過。
3、咱們差不多又把課文讀了一遍,路甬祥爺爺到底寫了些什么內容?
其實大家表述的不外乎就是“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齊——指——指——指,有問題嗎?“為什么說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三、精讀課文,感受內容。
快速讀課文,找一找、畫一畫哪個地方最能體會到20世紀是個“呼風喚雨”的世紀?學生默讀,點畫文句。
預設一:
出示:20世紀人類登上月球,潛入深海,洞察百億光年外的天體,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奧秘;20世紀,電視、程控電話、因特網以及民航飛機、高速火車、遠洋船舶等,日益把人類居住的星球變成聯系緊密的“地球村”。
1、自由讀。
2、再讀(以師生接讀的形式),20世紀人類登上——,潛入——,洞察——,探索——。
3、這么一讀,你感受到了什么?……再來讀一讀,把你們的感受帶進去!
4、你們還發現了什么?(動詞)我們也用上一些動詞來說說20世紀的其他發現和發明。同桌討論一下。
5、繼續接讀,20世紀,……等,這個等里還有什么?預設:舉例
出示讀: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齊讀。
預設二:
出示:20世紀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來形容。(出示)
1、導:是呀,這就是二十世紀,短短100年可以擁有那么多的成就,真可以用——齊讀。
2、簡介:這句詩原是唐朝詩人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的一句,用來形容邊關下大雪后的景象的。齊讀。
3、為什么這句詩被作者引用到課文中來了呢?學生說。
4、這是用了詩人的語言來描述,你能不能用咱們自己的話來描述?20世紀的成就,真可以用()形容。
預設三:
那你們有沒有發現,課文是寫20世紀的這個社會,卻寫了20世紀以前的社會,你們發現了嗎?這是為什么?(對比)讀句子,20世紀前的社會是一個什么社會?板書:農耕社會(耕)
1、農耕社會是一個怎樣的社會?
2、交流拓展:
讀好文中句:那時沒有(電燈),沒有(電視),沒有(收音機),也沒有(汽車)。就直接讓學生接說沒有——沒有——沒有——
想象:孩子們,沒有這樣的東西,你的腦海里會出現怎樣的畫面,老師給你句式想象:?在農耕社會里,人們沒有(),只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農耕社會什么都沒有,人們的生活多么不方便)于是古人充滿了幻想,他們幻想有——
古代有哪些幻想變成了現實?千里眼——順風耳——騰云駕霧——千里馬——嫦娥奔月
作為生長在二十一世紀里的孩子,請你再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你會怎么讀?
四、寫話訓練。
20世紀的科學發明和發現真是奇跡,讓人出乎意料。它讓我們的生活舒適和方便,連過去的王公貴族想也不敢想,那么給我們帶來了哪些舒適和方便呢?這兒路甬祥爺爺沒有舉例子,我們來舉個例子說說,活學活用!老師這兒有一個小小的提示:當我看電視時,只需輕輕地按動遙控器,清晰的畫面就會展現在眼前;當我……
交流學生寫話。
小結:回顧20世紀的百年歷程,科學的確創造著一個又一個神話,它為我們創造著比以往任何時代都要美好的生活!所以說: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課前我們提的那個問題你明白了嗎?
回文第一自然段,再讀第一自然段。
。ㄗ院赖刈x,驕傲地讀)
20世紀已經過去了,那就讓我們帶著憧憬,暢想21世紀吧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二、品讀韻文
1、瞧,寬闊的綠茵場上,足球在運動員的腳下多靈活呀?
2、運動員們激烈拼搶,腳下生風,踢球技術嫻熟。結合圖片點撥:爭頂和倒勾。
3、他們拼盡全力,運用熟練的技巧擺脫對方,把足球射向對方球門。
4、看臺上,觀眾們搖旗吶喊,為自己喜愛的運動員和球隊加油助威。他們的熱情也感染了場上的運動員,綠茵場上沸騰啦!
5、誦讀韻文,讀出畫面。
三、指導寫字。
指導書寫:倒、勾、過、門、加。
1、認讀生字。
2、看筆順表,記筆順。
3、認識新偏旁。
4、分析字形,說說你是怎么記住這些生字的。
5、教師范寫生字。
6、說說寫這些字要注意哪些筆順。
7、學生描紅,臨寫,教師巡視指導。
8、反饋糾正。
四、作業。
五、課外延伸
1、和爸爸一起看一場足球比賽,并認真聽解說員的解說。
2、課后大家可以在體育老師的'帶領下開展一次班級的小小足球賽,體驗一下踢足球的快樂。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會認9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對話的不同語氣。
3.了解一些動物尾巴的作用。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小壁虎等頭飾若干;“搖、甩、擺”三張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境入題,趣學生字
。ǚ配浵瘢”诨⑴涝趬ι献轿米拥那榫埃
1.小朋友,剛才你們看到錄像中捉蚊子的動物是誰?
師板書:壁虎。
學習生字“壁”“虎”想和它打招呼嗎?那么你試一試吧。
2.揭題:
學習“借”。你借過什么?聽說過借尾巴嗎?
3.質疑:
你有什么疑問要問小壁虎?教師隨機把學生的問題歸類。
4.想知道小壁虎怎么借尾巴嗎?
二、細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師范讀:
這個故事爺爺、奶奶聽過,爸爸、媽媽聽過,你想聽這個故事嗎?
。ㄕn件出示課文及插圖,教師像解說員似的,邊說邊演,帶學生進入有趣的故事中,激發學生讀課文的興趣。)
2.交流識字方法:
這課沒有一個注音,遇到生字怎么辦?你有什么方法?
。ń柚鷪D畫;聯系上下文猜字;通過相似的熟字猜字;問老師、問同學……)
3.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嘗試讀文,學習生字。
4.交流學習成果:
你學會了哪些生字?是怎么學會的?
。ㄓ薪柚鷪D畫學習新字的嗎?聯系上下文你猜到了什么字?……)
你又發現了什么新方法?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
1.指名學生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2.學生評議。
3.帶著剛才自己不懂的問題,邊讀邊想想,你讀懂了什么?
4.交流閱讀情況:
哪些問題你已經解決了,說說你的想法。
5.教師幫助理一理:
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經過、結果。
四、指導寫字
1.讓學生觀察范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想想筆順,然后描寫。
2.提己寫不好的地方。
3.教師范寫。
4.學生仿寫。
五、作業
收集資料:
請教父母,讀讀課外書,上上,你知道還有哪些動物有尾巴,那些尾巴有什么用?
第二課時
一、游戲激趣,復習導入
1.猜字謎:
。1)你錯一半。
。2)蟲子爬到文字邊。
。3)看字它是蟲,其實不是蟲。
2.讀詞語:
(多媒體課件出示畫面:墻角飛舞著幾只蚊子,每個蚊子身上各有一個詞語。)
師:小壁虎最愛吃蚊子了,如果你能讀準蚊子身上的詞語,那么小壁虎就能吃到蚊子了,你來試試吧。
指名學生讀,讀準了,蚊子就不見了。
3.師:上節課我們已經自己讀懂了好多問題,如:小壁虎為什么要借尾巴?
(指名學生說說)他向誰借尾巴?──
。▽W生邊說,教師邊貼出這些動物的圖片)借到了沒有?
4.你們想幫小壁虎借尾巴嗎?
今天我們分別組成小壁虎隊、小魚隊、老牛隊、燕子隊,來做一次借尾巴的游戲吧。
二、細讀課文,讀中悟文
師:小壁虎隊、小魚隊、老牛隊、燕子隊,你們先在課文中找找,哪些段落是講你們怎么借的,怎么回答對方的。再讀讀,作好準備。大家作好了準備,我們的游戲就開始了。
(學生分別讀相應的段落)
師:大家準備好了嗎?小壁虎隊,你們先向哪隊借?
(這三個自然段的教學順序由學生的情況隨機決定,下面僅以先教學第三自然段為例。)
1.學習第3自然段:
。1)引讀:
師:小朋友,看大屏幕(課件出示第3自然段文字和插圖),我們做個“我問你答”的游戲,老師問,小朋友找到句子回答老師。
師:小壁虎爬呀爬,爬到──生:(略)
師:他看見小魚──生:(略)
師:小壁虎說:“──”生:(略)
師:小魚說:“──”生:(略)
。ń處煾淖冏x的方式,引起學生讀的'興趣。在不同形式的讀的過程中,學生不知不覺地了解了課文內容,理清了句子關系,領會了作者的順序。為后面的續述打下基礎。)
(2)練讀對話的不同語氣:
小壁虎隊,你們借不到尾巴是因為你們不禮貌嗎?
。ㄕ页鲂”诨⒌脑挘x出禮貌語氣)
小魚隊,是因為你們很高傲嗎?
。ㄕ页鲂◆~的話,讀出熱情的語氣)
(3)教師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
。4)表演讀,品悟“搖”:
你們見小魚搖尾巴了嗎?
指名一學生用手勢表演。
學生站起來邊讀邊自由做動作。
。5)了解尾巴作用,啟發想象,拓展延續。
師:小壁虎那么有禮貌,為什么還是借不到尾巴呢?──原來小魚的尾巴有那么大的用場。要是小魚把尾巴借給了小壁虎,那會怎樣?小壁虎借到了小魚的尾巴有用嗎?現在,小魚隊、小壁虎隊你們分別想對對方說些什么?
。6):
請另兩隊評議,給優勝隊發獎(獎品為小壁虎、小魚等頭飾)。
2.合作學習第4、5自然段:
學習方法基本與上面相似。
(1)各隊找到段落,四人小組學習。先由一個“小老師”學老師問一問,其他同學答。然后交流自己讀懂及有疑問的地方。再分角色感情朗讀。
在自主閱讀的基礎上,學習與人交流,與人合作,培養團結合作。
。2)引讀。
。3)有感情地朗讀對話。
(4)引導學生品讀第4段。
師:你們讀得這么認真,老師也多想來讀讀,你們能給我一次機會嗎?
。ń處熥x第3段,故意讀錯一些地方)
師:你們喜歡這樣讀嗎?
學生評議,指出老師朗讀中感情處理不當的地方。
師:我們一起讀讀吧!
。5)放手讓學生讀第5自然段。
師:我又想讀這段,但想想剛才很擔心,我想還是你們讀給我聽聽吧。
(師生互動過程是開展語文課堂教學的主要途徑,是提高課堂教學實效的主要渠道。這里教師積極參與學生的學習給學生的朗讀帶來了莫大的鼓舞。同時,教師靈活運用教學策略。在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時,一改原先的“教師指導,學生接受”的被動的學習局面,讓學生通過對老師朗讀情況的評議,提高了他們參與學習的興趣,加深了對文本的理解,展示了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獲得自主學習的能力,從而學會學習。)
(6)表演讀。品悟“甩”、“擺”:
。ㄕn件演示老牛豎尾巴、甩尾巴,燕子擺尾巴的動畫。)
學生看后出示與畫面中的動作相對應的字“甩”、“擺”。并讓學生用手勢表演。
兩兩合作,表演賽讀。
。7)及時鼓勵,分發“獎品”。
3.全體起立,戴上“獎品”,表演第3、4、5段。
三、續述故事,拓展延伸
1.還知道哪些動物尾巴的作用?交流上節課后資料。
學生自由說。
通過收集資料,交流資料,不僅有效地培養了學生收集處理材料的能力,而且從交流中獲得了許多課外知識,使課內與課外自然地溝通了,使生生之間的感情溝通了,使語文教學的層面拓寬了。
2.他們的尾巴有什么用?
。ㄕn件演示老虎)
3.松鼠、袋鼠等動物用尾巴做事的情景,教師一邊講解他們的尾巴的作用。
4.壁虎沒有借到尾巴,于是就跑去向他們借。你們想小壁虎會怎樣借?
提示學生先想想:
小壁虎爬到什么地方?看見誰在干什么?小壁虎怎么說?對方怎么答?
學生選一種動物,看圖借一借,說一說。
。ūM管這課文介紹的是自然科學方面的知識,但語文課不能離開“語文”的根本。課堂上,不要拘泥于課文,除學習課文內容之外,應適時拓展。這一課,應以這一知識為載體,讓學生模仿課文段落結構續述故事。這既讓學生解說了知識,又讓他們親手觸碰了課文段落的順序,發展學生語文的說寫能力。)
四、交流成果,積累感悟
讀了課文后,你比以前又多了哪些知識,又發現了哪些學習方法?
五、分層作業,各顯神通(任選一道)
1.把這個故事講給家人聽。
2.與爸爸媽媽一起交流一些動物尾巴的作用。
3.畫一幅小壁虎向其他動物借尾巴的圖,并注上他們的對話。
4.續講故事:
小壁虎長出尾巴了,他會把這個好消息告訴誰,他們又會說些什么呢?
。總學生個體,由于身心發展、生活閱歷等不同,存在著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這些分層作業,正是從不同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出發,讓學生自主選擇,積極展示。從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他們的學習需求,發展了他們的個性。)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教案01-26
小學語文的教案01-10
小學語文經典教案01-08
語文小學教案01-0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三》教案02-0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七》教案02-04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1-11
小學語文《匆匆》教案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