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一年級數學教案《捆小棒》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一年級數學教案《捆小棒》,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一年級數學教案《捆小棒》1
教材分析:
“捆小棒”這個教學內容,其實主要是學習認、讀、寫11-20各數,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初步建立數位的概念,學生在這之前已經學習了有關10以內數的認識及有關10以內的加減法。
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初步理解了加減法的含義,掌握了10以內各數的順序及大小,會進行10以內的加減法計算,并對20以內數及運算有一些初步認識。但是,要讓學生熟練掌握20以內數的知識,并能熟練正確地完成20以內的計算,還必須經過必要的學習,對于有困難的學生,還允許他們有一個循序漸進,逐步提高的過程。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活動中,認識11-20各數,能正確地數、認、讀、寫11-20各數,知道這些數是由一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2、通過具體的操作活動,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使學生體驗數位的含義,建立數位的概念,并培養合作意識。
3、通過有趣的數學活動,使學生體驗數學的趣味性,感受學習數學的快樂。
教學重點:
掌握數的意義和組成。
教學難點:
明確不同數位上數字的含義。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教師活動預設學生行為提出問題,合作探究。
1、猜測。學生估計的數板書在黑板上(教師拿出一捆10小棒)同學們能猜出有多少根小棒嗎?(數一數)
2、思考。各小組數小棒要得出準確的根數,我們應怎么辦?你有什么好辦法能較快地數出整捆的根數?方法一:一根一根數
3、探索方法二:二根二根數給每個小組提供一捆小棒,1捆是(1)個十,10個一就是(1)個10
4、交流選擇有代表性的數數方法在全班匯報,可能有:
5、說說1捆是()個十,10個一就是()10動手操作,感知數的組成。
1、 11的認識(學生馬上就回答出11。)
1)數一數a因為我本來就知道10上面是11。同學們都有了一捆小棒,再拿出1根小棒,你們知道這表示多少嗎?b 10加1就是11。
2)說一說c一捆是10,再加旁邊的1根,就是11。你們怎么這么快就看出是11呢?怎么看的?可能出現:學生邊聽邊認
3)討論11當中有兩個“1”,這兩個“1”表示的意思是一樣嗎?4)認識計數器,看一看自己手中的計數器,玩一玩,說一說你知道了些什么?并在計數器上拔出11。動手操作,感知數的.組成
2、擺一擺、拔一拔學生邊說邊擺小棒。
1)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擺一擺15、19,并告訴你們組的同學為什么這么擺?同桌說含義撥計數器。
2)在計數器上拔出這兩個數,說說含義。2個十就是20。
3)20的認識。剛才認識了15、19,知道19由1個十和9個一組成,9根再數上1根,是幾根呢?我們也把這10根捆成1捆,現在是多少?為什么?在計數器上拔出2個十,并說含義。所表示的意義。
3、拔數練習。
4人小組,1人說,另3人拔。
4、看直尺,感知數的順序、大小。
1)讀一讀各自準備好的直尺,讀一讀!
2)看看尺子上的數,你能提一些數學問題嗎?
5、找一找。抽生說在我們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見到過11-20各數?應用新知,鞏固提高。
1、看圖寫數。學生完成
2、找朋友。
3、我會說。
1)19的前面是(),后面是()。
2)比14多1的是()。
3)17的鄰居是()和()。
4)比16大,又比19小的數有()。
板書設計:(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書)
捆小棒
1個十和1個一就是11,1個十5個一就是15
10 + 1 = 11 10 + 5 = 15
1個十和9個一就是19,2個十就是20
10 + 9 = 19 10 + 10 = 20
一年級數學教案《捆小棒》2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讓學生認、讀、寫11~20各數,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初步建立數位的概念。
2.培養學生能夠準確地用數學語言對概念進行表達的能力。
3.培養學生勤于動手和勤于動口的習慣。
教學重點
11~20這些數的個位和十位上各數的含義。
教學難點
對數位的理解。
教具準備
小棒,計數器。
學具準備
小棒,計數器。
教學設計
一、教學導入
同學們,你們看,老師今天給大家準備了這么多精美的禮品,一會兒將把它們獎給今天表現最好的那些同學,我們來看看老師準備了多少個獎品。(師生一起數,個數大于10)咦?這大于10的數該怎樣表示呢?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一下。
二、活動一:建立數位概念。
(一)數小棒
1.老師手里有幾根小棒?我們來數一數,1、2、3、4、5、6、7、8、9、10。
2.。一根一根數,有10根小棒,也就是10個1。現在我們把它捆成一捆,它就成了1個十。
3.學生自己數出10根小棒,并將10根捆成一捆,體會10個一就是1個十。
4.讓學生再拿出1根小棒。
。1)、現在是幾根小棒?
(2)它是由什么組成的?(是由1個十和1個一組成的)
(3)它里面有幾個十和幾個一?(它里面有1個十和1個一)。
。ǘ┙榻B計數器及數位
1.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十位上的1就表示是10。
2.讓學生在計數器上撥出11。
一邊撥一邊說:在個位上撥幾,在十位上撥幾。
3.同樣的方法讓學生學會數、認、讀、寫12~20各數。
三、活動二:快速撥數。
。ㄒ唬⿴熒ゾ
1.教師說數,學生快速在計數器上撥出。
2.說一說它的含義及是怎么撥的'。
。ǘ┥ゾ
一人說數,另一人撥出,并說一說。兩人互換再練。
四、活動三:對口令。
。ㄒ唬⿴熒
例:教師說16,學生對1個十和6個一。
教師說1個十和7個一,學生對17。
。ǘ┥
五、活動四:填、讀尺子上的數。
。ㄒ唬┏鍪緢D片:寫一寫
師生一起將尺子上的數補充完整。
(二)教師提問
1.比15小比11大的數有那些?
2.17的前面是幾?后面是幾?
3.你還能提出那些數學問題?
六、活動五:找一找生活中的11~20各數,密切數與生活的聯系。
找一找,說一說你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見到或用到了11~20各數。
通過給學生準備的獎品的數如何表示這一懸念導入,引起學生的興趣。通過自己捆小棒來體會10個一就是1個十,并讓學生通過擺小棒和在計數器上撥一撥以及邊撥邊說等環節來讓學生理解11~20各數的含義,并通過對口令和快速撥數等活動來進一步使學生掌握11~20各數。通過填寫和讀尺子上的數以及引導學生提問等使學生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和大小,最后設計了讓學生說一說生活中的11~20各數這一環節,密切數與生活的聯系,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
探究活動
聽口令,做動作
活動目的
使學生進一步熟悉20以內數的順序、組成以及大小比較。
活動準備
1-20的數字卡片
活動過程
1.20名同學每人胸前都佩戴一張數字卡片。
2.教師說要求,學生活動。如: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隊,比17大的數出列,分別介紹自己(說組成),兩位數原地轉兩圈,找相鄰的數做朋友,15后面第三個數教大家做動作等。
【一年級數學教案《捆小棒》】相關文章:
小學一年級數學《捆小棒》教案04-05
體育小猴玩紙棒教案05-14
《大和小》數學教案06-23
小班《大和小》數學教案03-30
《小矮人上樓梯》數學教案08-24
中班數學教案:小瓢蟲05-31
小班數學教案《大和小》01-28
小班數學教案:大和小11-01
大班數學教案小當家09-22
小班數學教案小瓢蟲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