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4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詞,并理解生字詞。
3、理解課文內容,能聯系上下文體會“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出以公心”的意思。
教學準備:
查閱資料,了解故事發生背景。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出示課題齊讀:3、祁黃羊
2、提問:你對祁黃羊了解多少?可以介紹有關他的故事。
(引導學生回憶敘述)
二、初讀指導
1、結合課后生字表讀準字詞,讀通課文,邊讀邊思考:
本文主要寫了祁黃羊的什么事?
2、理清文章層次,結合學習生字詞。
⑴本文寫祁黃羊幾次舉薦人選?從那兒寫到那兒?
⑵他第一次舉薦誰?是那幾個自然段寫的?
(第3—7自然段)
學習下列生字詞(并了解意思):
人選興亡舉薦合適
⑶他第二次舉薦誰?是哪幾個自然段寫的?
(第八自然段)
學習下列生字詞(并了解意思):
召慎重避
⑷默讀全文,想一想全文可以分為幾段,各段主要寫的是什么內容。
第一段(1—2):祁黃羊因病辭職。
第二段:(3—11):祁黃羊兩度薦賢。
第三段:(12):祁黃羊舉薦受稱贊。
3、分段指名朗讀課文,注意正音。
三、作業
1、用鋼筆描紅。
2、讀一讀,再抄寫。
興亡
舉薦
慎重
人選
推薦
合適
3、課后流利地讀課文。
4、祁黃羊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能聯系上下文體會“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的意思。
3、體會祁黃羊的品質。
教學準備:
圖片、投影
一、復舊引新
討論: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
二、精讀訓練
1.細讀課文,領會思想內容。
(1)默讀第一段,講解時代背景。
①理解詞語。幾個大國:如秦國(今陜西中部,甘肅東部)、
晉國、魯國(今山東)等。
征伐:討伐挑起戰爭,攻打別國。
②討論:舉薦人選是由什么事情引起的?
(祁黃羊辭職)
(2)各自輕聲讀第二、三段。
①揭示句子:“悼公聽了很受感動,說:“外舉不避仇,內舉
不避親,你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難得呀!”
a.提問:“外舉不避仇”是什么意思?
(推薦外邊的`人不避開仇敵)
從課文中,我們知道說的是怎么一回事?(指名口述)
b.“內舉不避親”是什么意思?
(推薦家里的人不避開親屬)
這又指的是怎么一回事?(指名口述)
c.什么叫“出以公心”?
(從國家的、公眾的利益考慮)
②即興表演祁黃羊兩次舉薦人選的情況。
a.朗讀課文,記住有關內容。
b.分配角色:祁黃羊、晉悼公、使者。
c.充實下述內容:悼公立即派使者去召解孤。沒想到解
“…去世了。悼工只好讓祁黃羊再舉薦一個能接替他的人。
d.當眾表演(兩組),表演后評議。
⑶你覺得祁黃羊是個怎樣的人?
(出以公心、正直無私)
畫出有關語句,討論所畫內容,指名朗讀有關語句,要求有感情。
2、指導復述。
⑴回憶課文各段大意。
⑵祁黃羊兩次薦賢,要說得詳細。
⑶同座互相檢查復述情況。
⑷指名當眾復述、評議。
三、課后作業
1、把《祁黃羊》的故事講給小朋友聽。
2、搜集“出以公心”的故事,舉行一次故事會。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會認8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喜歡秋天,體會對秋天的景象和勤勞的人們的喜愛、贊美之情。愿意用自身喜歡的方式來表示秋天。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
教學難點:朗讀感悟
教學準備:字卡、詞卡、掛圖、小黑板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昨天我們學的識字(一)是講述了秋天的知識,今天讓我們繼續認識秋天吧。
二、揭題
1、板書課題,齊讀,思:讀后想知道什么?
(1)秋天是怎樣一幅圖畫?(秋天的圖畫里有些什么景物?)
(2)它的色彩是怎樣的?
2、翻書,自讀課文。
3、考慮:課文共有幾句話?(4句)
4、指名分句朗讀,讀后評議。
(注意輕聲音節:燈籠高粱)
5、小組合作讀,好的協助差的,讀正確,讀流利。
三、認讀生字
1、找出課文中要求認讀的生字,自讀。
2、出示生字卡片,認讀。
重點字音:梨籠頰浪勤勞
四、朗讀感悟
1、教師范讀,同學注意體會教師在朗讀中表達的喜愛與贊美的情感。
2、同學自由讀,一邊讀一邊想象秋天的圖畫。
3、小組內讀,說說自身的感受。
4、小組內選出自身喜歡的句子來讀,并說說為甚么喜歡。
5、競賽讀,看誰讀得美。
6、尋找自身喜歡的.學習小伙伴,讀喜歡的句子。
7、看著畫面用自身的話說說秋天,再試著背誦。
五、擴展活動
根據本課內容,創編一個秋天的童話。“秋天來啦,秋天來啦”,山姑娘興高采烈地呼喊著、歡笑著,她招呼大家來開一個慶豐收的晚會。梨弟弟、蘋果妹妹、稻谷阿姨和高粱伯伯一起趕來安排會場……
六、作業
1、小黑板出示“我會讀”中的句子,讀熟至背。
2、練習背誦。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認讀課文中要求認的生字
2、背誦課文
二、新授
(一)認記生字字音
出示要求寫的生字,認讀。
重點字音:浪燈作字蘋麗勞
(二)識記字形
采用自身最喜歡的識字方法:
提示:編字謎
加偏旁
換偏旁
做動作
(三)組詞語理解字義
(四)范寫指導
重點寫好含有三點水和草字頭的字。
三、作業
1、我會畫:畫秋天的果園
2、我會做:
(1)用落葉做書簽
(2)用自身的畫做賀卡
(3)用句子、短詩贊美秋天
(為語文園地一中的展示臺做準備)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交流資料信息,初步了解《西游記》在中國文化、文學的意義,激發學生閱讀古典名著的興趣及了解神話小說。
2、以掃讀、跳讀等快速閱讀及圈劃交流方式,初步感受孫悟空的形象,激發探究人物形象與情節的熱情。
3、用朗讀、討論的方式,感受環境烘托的作用。
重點難點:
1、小說為何不惜筆墨描摹花果山的“山”、“石”、“猴”、“水”?
2、感受美猴王超然出眾的表現,對后文全書的作用。 寫作訓練的借鑒目標:模仿第2、3段句式,用幾句話描寫一育課上同學們玩樂的情景。
教學課時:
一課時
課前準備:
查找《西游記》和吳承恩的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看單元標題,“讀一本名著”,名著《西游記》你覺得它“名”在哪里? 《西游記》的出現開辟了神魔章回小說的`新門類,它標志著孤獨長篇小說浪漫主義的高峰,在世界文學也堪稱浪漫主義的杰作。
2、請同學依次介紹(注意選擇大家可能不夠了解的信息有條理的說明介紹)
★《西游記》故事淵源:唐僧
★成書大致歷程與作者
★主旨及意義
二、沉浸文本,整體感知
1、觀看電影,孫悟空誕生的片段。看看與課文有哪些不同,想想自己小時候看動畫片、聽故事感受有何不同,談談你初讀古典白話的感受。孫悟空是怎樣一只猴子?思考:為什么《西游記》要從孫悟空出世開始講起?
2、初讀課文前半部分。
3、比較:通過看影片和讀原著有何不同的感受?
三、體驗文本,品味語句,理解課文
1、圈劃出美猴王超然出眾表現的語句。
2、(小組討論)讀、說給同桌聽,概括其特點與大家交流。
四、反思文本,挖掘內涵
1、小說為何不惜筆墨描摹花果山的“山”、“石”、“猴”、“水”?
2、既然除猴王外其他描寫起襯托作用,是否可將第二、第三段減縮為“那石猴在山中,卻會行走跳躍,與眾猴一樣寒來暑往,游樂嬉戲,非常快樂”?
五、總結
六、作業(1、2二選一做,3、4為必做)
1、查詞典,注音、了解詞意,并選擇5個詞語連成一段話。 迸裂 玩耍 蹲身瞑目 鐫 抓耳撓腮 石碣 頑劣 喜不自勝 天造地設 拖男挈女 感之既久 采花覓果 洗濯
2、模仿第2、3段句式,用幾句話描寫一育課上同學們玩樂的情景。(100字)
3、在通讀《西游記》的基礎上制作5~10張讀書卡片。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文中描寫的“鳥的天堂”那人與自然友好相處的和諧之美,增強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2、禮物作者抓住景物特點進行靜態、動態描寫和寄情于景的表達方式。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體會“鳥的天堂”的含義,感受大自然的美。
2、領悟作者的表達方式。
教具準備:投影、vcd光盤
教學過程:
一、檢查復習,引入新課
1、板書:“鳥的天堂”,問:“鳥的天堂”指什么?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到“鳥的天堂”這個詞。
2、板書課題:20、鳥的天堂。
“鳥的天堂”一定是個美麗的地方,今天我們就和巴金爺爺一起去廣東省新會縣游覽一下鳥的天堂。
二、體會大榕樹的特點
1、出示自學要求,分組討論。
“默讀描寫有關大榕樹的段落。(1)想想這棵大榕樹給你留下什么印象?從那些句子中可以看出這些特點?(2)作者按怎樣的順序來寫大榕樹的?從那幾個方面?”
2、指名匯報自學情況。
教師板書“大、茂盛”
(1)出示投影“我有機會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樹,枝干的樹木不可計數”。
(2)有感情地讀這句話。
(3)出示投影“榕樹正在茂盛時期……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4)指導朗讀,要讀己的體會。
(5)觀看錄像,體會榕樹的特點。
(6)匯報自學要求。
教師板書“枝、根、葉”
三、體會鳥的特點
1、出示自學要求。
“自由讀課文,看作者第二次去鳥的天堂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作者從那幾方面來寫鳥的特點?邊讀邊畫。”
2、匯報自學情況。
3、觀看錄像,感受眾鳥紛飛的.壯觀景象。
4、指導學生描寫眾鳥紛飛的情景。
5、要是你看到這眾鳥紛飛的情景,你想說一句什么話?
6、出示:“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7、齊讀句子。
8、提問:兩個鳥的天堂分別指什么大榕樹為什么是鳥的天堂?如果鳥的天堂自我們這里你該怎么做?
四、領悟作者的表達方式
作者第一次去鳥的天堂看到的是一棵大榕樹,采用了靜態描寫的方法,突出了榕樹的美。第二次去看到的是眾鳥紛飛的情景,采用了動態描寫的方法,突出了鳥的姿態美,聲音美,這文章既有靜態描寫,又有動態描寫,動靜結合使文章顯得生動、形象,充分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真實情感。
五、布置作業
“根據課文內容,收集有關資料,寫一導游詞。”
板書設計:
特 點 表達方式
樹:大、茂盛 靜 態
鳥:多、活躍 動 態
聲、色、動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教案01-26
小學語文經典教案01-08
小學語文的教案01-10
語文小學教案01-0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三》教案02-0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七》教案02-04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1-11
小學語文優秀教案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