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讀圖]
課文四幅插圖趣味橫生。第一幅圖中的太陽須眉皆白,臉色漲紅,拇指高挑,怒視著右邊的風。風面目猙獰,怒發沖冠,左手的拇指也來個以牙還牙。奇怪啊!到了最后一幅圖的時候,一對冤家竟笑容可掬地靠在了一起,眼睛瞇成了一條縫,拇指雖然翹著,但是送給了對方。真讓人摸不著頭腦,再來看另外的兩幅,哈哈,天上的太陽金光四射,地上的孩子熱汗直流;空中的風血盆大口,水中的.船箭以離弦。真是你有你的殺手锏,我有我的絕命刀。
[讀讀教材]
讀讀教材,就會恍然大悟。
課題是《誰的本領大》。這“誰”究竟是誰呢?看了圖,不難猜出,自然是風和太陽。原來是風和太陽在比本領,因為什么比呢?比什么本領,比了幾次呢?結果怎樣呢?
因為什么比?結果怎么樣?首尾段的兩個詞就能說得清。前面是“都說自己的本領大”,后面是“你的本領也不小哇!”“都”是原因,“也”是結果。怪不得前后兩幅圖變化如此之大。
比了幾次?比什么本領?比了兩次,第一次(1——3自然段)比誰能脫下孩子的外衣。結果是“看我的吧”的太陽取得了勝利,正是如此,第二天,再見到風的時候,他是“得意”地說:“風先生,你還敢同我比本領嗎?”“還敢”一詞不但是得意洋洋,還有濃濃的火藥味。第二次(4——8自然段)比的是誰能讓水中的船走得快些。結果是“這有什么難的”的風把船吹得“像箭一樣飛快地前進”。這一回,讓“得意”的太陽“驚訝”起來,向風挑起了拇指,由衷地感嘆:“風先生,你的本領也不小哇!”。兩次比賽,讓倆人清楚了自己,明白了別人。
[教學設想]
1、課題入手,鼓勵質疑。
2、用好插圖,指書
初讀要感知內容,感知到什么程度呢?不妨把這幾幅圖的內容連在一起,來個看圖說話。不過,語言一定要簡潔。
精讀要再現情境,什么樣的情境,那就是課文中的插圖。情境再現到什么程度,那就要在讀書中抓住解讀中的重點詞句。二者要相互結合,相互促進。為了增加情境的真實性,讓孩子們自己制作兩個頭飾吧。戴上頭飾,看看圖上的表情,文字的內涵在戲劇性中就得以展現了。
3、再用插圖 適度延伸
最后一幅圖,風和太陽靠在了一起,兩個人經過了一番較量,真是不打不相識,能沒有話說嗎?讓孩子們戴著頭飾繼續說下去吧
想要驗證自己說得怎么樣嗎?不妨去讀讀《伊索寓言》。
(自己讀教材時,過多的關注了課文的插圖,權作拋磚吧!請老師們多提意見,并上傳你對教材的解讀、設計、反思)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13個生字,正確讀寫下面詞語:“冰坨、呼嘯、惡劣、殘酷、襲擊、嚴峻、覆蓋、經營、豐碑”等。
2、讀懂課文,正確理解“豐碑”的含義。
3、從課文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讀懂課文,正確理解“豐碑”的含義。
2、從課文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正確理解“豐碑”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上課后老師先板書一個“碑”字,讓學生組詞。再板書一個“豐”字,讓學生查字典據詞定義(多,豐富;大;姓)這個詞是什么意思?(高大的石碑,高大的紀念碑)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那么這是一座什么樣的豐碑,用來紀念誰的?相信同學們通過朗讀,自己能夠明白。請同學們輕聲朗讀課文。
2、出示本課生字,讀一讀。
伍 坨 嘯 劣 酷 襲 僵 倚 禿 塑 豹 覆 瑩
特別注意:嘯 (xiào ) 劣(liè) 塑( sù )
3、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學生糾正讀音。
4、誰說說課文所講的“豐碑”是什么,課文什么地方點明了?
(課文講的“豐碑”是一位被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
三、理解教材
1、這時你們頭腦中又產生了什么問題?需要提出來研究。
(為什么說被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把軍需處長比作一座豐碑,這兩者之間有什么相似之處?)
2、同樣老師相信大家通過閱讀思考,互相交流,一定能解決這個難題。
3、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講了件什么事,是按照怎樣的順序寫的?被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和晶瑩的豐碑有什么相似之處?(畫批在書旁)
4、請同學們把自己想到的相似之處,按4人小組進行交流。
5、在全班進行交流。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學習作者按照思想感情發展變化的脈絡進行敘述的方法。
2、深刻領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認識軍需處長那種一心為公、舍己救人的`崇高品質,從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教學重點:
1、學習作者按照思想感情發展變化的脈絡進行敘述的方法。
2、深刻領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從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1、學習作者按照思想感情發展變化的脈絡進行敘述的方法。
2、理解“豐碑”的真正含義。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
上節課我們通過讀書了解了故事發生在戰爭時代,一支隊伍艱難地行進在白雪皚皚的云中山中。那里狂風呼嘯,大雪紛飛。(邊說邊用簡筆畫勾勒出一座巍峨的雪山,同時播放北風呼嘯的錄音)
二、研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快速默讀課文,回憶我們上節課質疑的問題。
2、你們認為軍需處長和豐碑之間,第一點相似之處是什么?從課文的什么地方讀懂的?
第一個相似點:軍需處長凍僵時的光輝形象像一座晶瑩的豐碑。(板書:形象)
(1)怎樣讀,才能把“ 軍需處長凍僵時的光輝形象像一座晶瑩的豐碑”表現出來?各自練習朗讀。
(2)你們覺得第7自然段,應該把握一個什么樣的基調?指名讀。
(3)誰來評一評他讀得怎么樣?請你再讀一讀。
(4)再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你們認為第二個相似之處是什么?從課文的什么地方讀懂的?
第二個相似點:軍需處長一心為公、舍己為人的精神像一座晶瑩的豐碑。(板書:精神)
從課文7、8、11自然段的聯系中,你們看出了什么?
作為軍需處長就是負責辦理軍隊所需的給養、被服等物資的領導,然而他卻把所有的棉衣分發給戰士們,自己卻穿著單薄、破舊的衣服,在冬天雪地中凍僵了,所以軍需處長具有一心為公、舍己為人的精神,像一座晶瑩的豐碑。
三、互換角色,體會情感,自由表達。
1、如果你此時身在云中山中,身為軍需處長,你會怎樣想?
(我可能會猶豫,雖然我從心里也愿意給戰士們棉衣,但寒冷的滋味太難受了;我將毫不猶豫的像老戰士那樣,把棉衣讓給別人;我想如果能和戰士伙著穿,你穿一會,我穿一會,既可以保全生命,有可以關心戰士。)
2、現在你就是軍長,面對這樣一位衣著單薄的被凍僵的老戰士,你能想到什么?會怎么說?朗讀描寫軍長的句子。
(讓學生置身情境去體會文中的角色,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
四、進一步體會情感,有感情地朗讀。
1、課文既然歌頌的是軍需處長一心為公、舍己為人的精神,作者為什么花了大量的筆墨寫了……這時你們頭腦中又產生了什么樣的問題?
(課文歌頌的是軍需處長一心為公、舍己救人的品質,為什么花了大量的篇幅寫將軍情感的變化?)
2、請同學們默讀畫出將軍情感變化的句子。
3、讀一讀你們畫的句子。
4、在什么情況下,將軍的情感發生了這樣的變化?我們進行對讀。(先師生對讀,再生生對讀)
對讀中,你們體會到將軍的情感有著怎樣的變化?
點撥:起初將軍擔心這支裝備很差的隊伍能否禁得住嚴峻的考驗,后來,他為什么變得信心十足,堅定不移?(雖然環境惡劣、裝備很差,但是又像軍需處長這種一心為公,舍己為人的的精神,就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因此將軍信心十足,邁著堅定的步伐,大步走進了漫天的風雪之中)把描寫軍需處長和將軍神態的句子多讀幾遍來體會感情。
五、小結
我們學完了課文,誰說說你在寫作方法上學到了什么?背誦你自己喜歡的段落。
板書:按思想感情發展的變化順序記敘,抓人物的神態和語言來描寫。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會認本課“幕”、“臨”等15個生字;積累文中一些生動、優美的詞句。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麗景色。激發熱愛自己家鄉的情感。
教學重點:
1.教會學生識記數量較多的生字。
教學難點:
1.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引導學生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麗景色,產生對北京的熱愛和向往之情。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談話激情
1.談話:孩子們,我們知道北京是我國的首都,是一座美麗的城市。現在請大家看大屏幕。(出示多媒體課件(或掛圖)“美麗的北京”)
2.談話過渡,引出新課,出示課題。
其實啊,夜晚的北京也是很美的。有位細心的阿姨用自己手中的筆,把北京美麗的夜景描寫了下來,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第12課。
(出示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學習生字
1.教師:請大家打開課本,讀一讀這篇課文,把字音讀準,把句子讀通,不認識的字立刻請教拼音朋友。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3.檢查學生學習生字的情況。
(1)教師:課文中的生字朋友你們認識了嗎?請小朋友拿出自己的生字卡片,一張一張地擺在桌面上,把自己認識的生字讀給旁邊的'小伙伴聽,說說你是怎么記住這些字的。(學生認讀生字,交流識記方法。)
(2)誰愿意把自己認識的生字朋友介紹給大家?(請小老師出示生字卡片,帶領大家讀。)
(3)課件出示:“我會認”不帶拼音的生字。
教師:去掉了拼音,你還會讀嗎?會讀的小朋友請大聲地讀出來;(教師指讀幾個生字)不會讀的小朋友也跟著大家小聲地讀一讀。(學生齊讀生字)。
三、再讀課文,感悟北京夜景的美麗,指導賞讀
1.提出要求:請小朋友們自己默讀課文,看看課文是怎樣描寫夜晚的北京的?
2.學生默讀課文。
3.小組合作討論,每一節用一句話說說主要意思。
4.交流反饋,集體評議。(預設答案:①每當夜幕降臨,北京就亮起來了。②長安街、天安門、廣場四周很美。③寫環形路美。④寫王府井真美。⑤寫故宮真美。)學生任意講,一句兩句皆可。
5.教師:在學習本篇課文之前,讓我們先來欣賞欣賞北京的夜景吧!(看課件(或掛圖):“不夜城——北京”)
6.請學生用橫線畫出寫得優美的句子,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
教師:請小朋友們看課文,你覺得寫得優美的地方,就用橫線畫下來,邊畫邊讀,用你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出聲來。
教師:你能把自己覺得寫得優美的地方讀給大家聽嗎?
7.相機欣賞有關課件(或掛圖),指導感悟、賞讀以下好詞佳句。
A、看課件(或掛圖):長安街新夜景及詞語、句子。
長安街華燈高照,川流不息的汽車,燈光閃爍,像銀河從天而降。
(1)教師:瞧,這就是夜晚的長安街。每當夜幕降臨,長安街兩旁漂亮的路燈把這十里長街照得如同白晝一般,川流不息的汽車閃爍著點點燈光,使長安街像銀河……(學生接讀:從天而降。)多美呀!誰能把這句話讀得很美呢?(指名讀)
(2)教師:聽了你的朗讀,老師仿佛看見銀河正從天而降呢!
(3)教師和學生比賽讀句子。
(4)女孩子來讀一下。大家一起讀。(女生讀,齊讀)
(5)過渡:還有比這更美的地方嗎?
B、看課件:天安門城樓及詞語(金碧輝煌、光彩奪目)、句子
天安門城樓金碧輝煌,光彩奪目。
(1)教師引讀:我們來看,在燈光的照射下,天安門城樓是什么樣子的。
學生齊讀:金碧輝煌,光彩奪目。
(2)誰想來讀一讀這句話?(指名讀)
(3)教師:從你的朗讀中,老師知道你已經把這句話讀懂了。
(4)讓我們再來美美地讀一讀。(齊讀)
(5)過渡:你還喜歡夜晚北京的哪個地方?
C、課件出示:立交橋、句子。
環形路上,一座座立交橋猶如道道彩虹。
(1)教師:多美的立交橋呀!誰能夠讀得讓大家感受到立交橋很美呢?(指名讀)
(2)教師:“環形路上,一座座立交橋猶如道道彩虹。”這句話,我們還可以怎么說?(課件出示說話練習)
環形路上,一座座立交橋()道道彩虹。
(好似、就像、好比、好像)
(3)過渡:是啊!環形路上,一座座立交橋好像(生接讀:道道彩虹)。
(4)你還覺得哪個地方最美,能給我們讀一讀嗎?
預設:學生可能說出“街道上,照明燈、草坪燈、噴泉燈、禮花燈,裝點著美麗的北京。”
也可能說出“整個北京城變成了燈的海洋,光的世界。”
(5)出示句子:這么多燈匯集在一起,裝點著美麗的北京,使整個北京城變成了生接燈的海洋,光的世界。
(6)讓我們再美美地把這兩句話讀一讀。
四、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五、書寫生字
1.出示生字,測讀,組詞。
2.指導記憶方法
①形近字記憶法
奪()雄()里()勾()
奇()誰()單()句()
②熟字加偏旁部首法
分十扌→扮樂十火→爍呂十宀→宮
皇十火→煌韋十亻→偉付十廣→府
③讀一讀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一、啟發談話,復習導入
1.同學們,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北京亮起來了》一課,誰能美美地給大家讀一段課文。(指名學生分節讀課文)
2.我們已經學習了課文中的許多優美詞語,看一看誰和他們交上了朋友?
(出示生字、新詞卡片,開火車認讀。)
3.北京是我們祖國的首都,是一座歷史悠久的美麗城市。北京白天美,夜晚更美。誰還知道北京哪里的夜色更美?(導入學習新課)
二、學習新課文,理解新內容
1.過渡:你還從哪個地方看出北京亮起來了?
A、(1)課件出示:(王府井大街新圖、西單文化廣場)及句子。
煥然一新的王府井、西單商業街上,明亮的櫥窗,絢麗多彩的廣告,五光十色的霓虹燈把繁華的大街裝扮成了比白天更美的“不夜城”。
教師:瞧,這就是現在的王府井大街和西單商業街。誰來美美地讀一讀?(指名讀句子)
(2)課件再出示王府井大街舊圖,通過觀察、比較新、舊圖,理解“煥然一新”的意思。
我們再來看看50年代的王府井大街(出示王府井大街舊圖,學生觀察比較)
教師講述:改革開放的春風給王府井、西單商業街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所以說,王府井、西單商業街(教師點“煥然一新”,學生接:“煥然一新”),那里有……,有……,還有……把繁華的大街裝扮成了……
(3)(課件出示新圖)老師范讀句子。
(4)誰再來讀讀這句話?(指名讀)你想對他的朗讀說些什么?(師生評議讀書)如果要你讀,你準備怎么讀?
(5)同學們,我相信如果讀的時候能注意剛才說的幾點,一定能讀得更棒!先自己試試吧!(生自由讀)
(6)誰想來試一試?(想讀的站起來齊讀)
(7)過渡:夜晚的北京還有哪個地方吸引你,能給大家讀一讀嗎?
B、(1)課件出示:故宮圖及句子。
一束束燈光照著她,長長的城墻和美麗的角樓倒映在河面上,銀光閃閃,十分動人。
教師:是啊,大家看,連古老的故宮也變得年輕了。那是因為……(生接讀句子)故宮這么美,誰能把它讀得更美?
(2)老師相機范讀句子。
(3)我們女孩子先來讀一讀,看看能不能把年輕的故宮讀得更動人。(女生讀)
(4)男孩子會比女孩子讀得更棒嗎?(男生讀)
2.引導學生用贊美的語氣齊讀最后一段。
教師:是啊,孩子們,每當夜幕降臨,北京就亮起來了!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最后一段吧!(齊讀最后一段)
3.再次播放課件:不夜城──北京,讓學生再次感受北京夜景的美,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北京的贊美之情。(說一句贊美北京夜晚美的話)
4.全班賞讀全文。
三、課外延伸、拓展練習、激發情感
1.教師小結:北京是我們的首都,她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誰來讀一讀課后的“我知道”?(指名讀課后“我知道”中介紹的北京小常識)
2.教師:是呀,北京天天都在變,越變越美麗!
3.積累與運用,用本節課中學到的詞句介紹家鄉城市美麗的夜景。
教師:家鄉城市的變化日新月異,小朋友們可不可以用上今天學到的一些詞語或句子向大家介紹家鄉城市的夜景呢?試試吧!
(1)同桌互相說一說。
(2)指名展示說。
四、總結全文
大家說得真好啊!老師感到很高興,小朋友們正細心地關注著自己家鄉一點一滴的變化。相信在你們的努力下,我們的家鄉──唐山明天一定會變得越來越美,越來越好!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學習ai ei ui三個復韻母,讀準音,認清形,通過觀察了解字母在四線三格中的位置。
2.會聲母和復韻母的拼讀方法,感受拼讀音節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讀準復韻母,能準確地拼讀聲母和復韻母組成的音節。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錄音機、課件、拼音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今天有四位老朋友和我們做游戲來了。你想知道它們是誰嗎?他們很淘氣,已經躲在你們的位子里了,你們快快把它們找出來。
(學習之初,給學生創設了動手的機會。游戲的巧妙設計激發了學生主動復習的欲望。)
2.誰來告訴大家你找到的老朋友是誰?a e i u 讀卡片。
二、學習ai ei ui三個復韻母
今天,四個單韻母朋友要和我們一起學習新的知識。
(一)學習ai
1.課件演示:先出示a,同學齊讀。之后i向a*攏。
(1)兩個單韻母合在一起就叫復韻母。課件再次演示i向a*攏的過程。
(2)教師范讀:先讀a的音,然后舌頭向第二個單韻母i滑動。
(3)同學練讀:自由讀接火車讀同桌互讀
2.同學觀察ai在四線格中的位置,老師板書。
3.同桌討論怎樣記住ai。(例:a和i是好朋友,它倆挨在了一起。)
4.現在我們給新朋友復韻母ai戴上帽子,看你還認識它嗎?
板書:1i 2i 3i 4i
5.結合小組練習四聲拼讀,并試著用拼出的字音組詞。(例:哀叫、挨打、白皚皚、癌癥、矮小、妨礙、愛好)
(出現四聲之后,就引導學生用四個聲調組詞,滲透了字和音的關系,同時這種實用性的體驗也喚起了學生學習拼音的興趣。)
(二)學習ei
1.出示實物杯子。這是什么?
2.自己慢讀兩遍杯子的杯字。出示杯的拼音b5i,請同學試著拼一拼,并找出b5i的韻母。
(此環節的設計,注重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究的精神。)
3.課件演示:b5i去掉聲母,出現復韻母ei。用我們剛才學習ai的方法,試著讀出復韻母ei的讀音。自由讀指名帶讀檢查讀
4.板書ei。和同桌同學研究怎樣記住它。
5.觀察ei在四線格中的位置,并仔細觀察聲調的`位置。板書:5i 6i 7i 8i
6.自由結合,幫ei找找它的聲母朋友,并試著用拼出的音節組詞。(例:飛機、北京、梅花、沒有、雷雨、陪伴)
(三)學習ui
1.出示漢字水。誰認識這個字?給大家讀一讀。
2.課件演示:shu!去掉聲母,出現復韻母ui。
3.同學自學:
(1)ui怎么讀?怎么記?
(2)ui在四線格里的什么位置?
(3)ui的四聲標在誰的頭上?自己試著讀一讀。
(ai ei ui三個復韻母的讀音方法,它們的占格位置都相同。在學習了兩個韻母之后安排自學,此時學生已具備了這個能力。這無疑是給了學生一次實踐和展示的機會。)
4.匯報自學情況。
三、課中休息。
四、學習聲母和復韻母的拼讀方法
1.出示音節:bai bei hei shui lai zai zui 同桌同學一起拼讀。
2.課件演示:先出示復韻母ai,然后聲母b向復韻母ai滑動。
3.鞏固練習:
(1)做開火車游戲,接四聲。bai fei hui zai mei tui gai wei ai kuai gei sui
(2)同桌同學做游戲,將聲母與復韻母的卡片組成音節,自己加聲調,倆人一起念出來。
(3)做小猴子摘桃子的游戲。請同學戴上小猴子的頭飾,到桃樹上摘桃子。桃子背面是音節,哪只小猴子讀對了,桃子就送給它。
(4)拼讀兒歌。(選其中一首讀一讀)
貓(m1o )逮(d3i )老鼠
黑(h5i)貓(m1o)逮(d3i)個灰(hu9)老鼠,
灰(hu9)貓(m1o)逮(d3i)個黑(h5i)老鼠。
黑(h5i)貓(m1o)吃了灰(hu9)老(l3o)鼠,
灰(hu9)貓(m1o)吃了黑(h5i)老(l3o)鼠。
黑(h5i)貓(m1o)灰(hu9)貓(m1o)又(y^u)去逮(d3i)老(l3o)鼠。
xi3o h3i 4i m1 ma,du1n l2i ch2 yì b5i,
小海愛媽媽,端來茶一杯,
m1 ma 4i xi3o h3i ,1i zhe xi3o h3i shu@,
媽媽愛小海,挨著小海睡,
sh(i ti2n q0ng g8n ti2n ,m1 ma x9n l! zu@.
水甜情更甜,媽媽心里醉。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四、五自然段。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金蟬脫殼的神奇,從而激發學生樂于觀察周圍的事物的興趣。
教學重點:
感受金蟬脫殼的神奇。
教學難點:
激發學生樂于觀察周圍的事物的興趣。
教學準備:
1.課文內容的投影片。
2.蟬的資料。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金蟬脫殼的起因。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了解金蟬脫殼的過程。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板書課題:金蟬脫殼。齊讀課題。
2.設問:聽說過“金蟬脫殼”這個成語嗎?說說你的理解。
3.講故事:三十六計“金蟬脫殼”。
二、初讀課文
1.聽課文錄音,思考:課文中“金蟬脫殼”主要講什么?
2.生自讀課文,畫出生字詞,讀準字音。
①出示生字詞。②指名逐自然段朗讀。
3.默讀課文。
第一部分(1-2)寫叔叔的話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決心揭開金蟬脫殼的秘密。
第二部分(3-6)寫金蟬脫殼的過程奇特動人。
第三部分(7)寫蟬兒趴在樹上,準備新的歌唱生涯。
三、學習課文第一部分。
1.指名讀第1-2自然段。
2.出示:“這是多么神奇的事啊!”
3.哪件事“神奇有趣”?
4.出示:“夜幕降臨,蟬蟲就從土里鉆出來,偷偷地爬到樹桿上,脫掉它身上的舊衣,換上華麗的新裝。”
①指名朗讀。
②說說你的理解。
5.齊讀第1-2自然段。
四、布置作業。
1.搜集蟬的資料。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金蟬脫殼》。今天我們接著來學習。
2.交流蟬的資料。
二、學習第二部分
1.默讀第3-6自然段。想想: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來寫的?
脫殼前→脫殼中→脫殼后
2.出示:“在金蟬脫殼的過程中,你認為哪種情景最神奇動人”?先將有關的語句圈畫出來讀一讀,再與同學們交流一下閱讀感受。
小組學習。
3.全班交流。
⑴“突然,我發現了一只肥肥的、通身發著金黃色亮光的`蟬蟲……停在那里不動了。”
這是金蟬脫殼前的樣子與第一段中“夜幕降臨,蟬蟲就從土里鉆出來,偷偷地爬到樹桿上”相比較。
⑵按背→頭→腳→尾的順序,邊讀邊想象金蟬脫殼的過程,說說閱讀的感受。
抓住關鍵詞語“抽搐”、“裂開”、“極淡的綠色”、“深綠色”、“慢慢地活動”、“抖動”、“伸著”、“仰”、“撲”、“抓”、“抽”等來體會。
⑶金蟬脫殼后又有哪些變化?最讓你驚奇的是什么?
三、學習第三部分
1.默讀這一部分,想想“我再一次仔細地看著蟬兒”,看到了什么?
2.指導朗讀。
3.總結全文:
你看,作者對蟬的觀察是多么的細致入微呀。
學習本文,對于我們寫作有什么啟發?
四、布置作業
小練筆:觀察一種小動物,并寫下來。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學內容:復習鞏固所學生字、古詩,課后練習。
教學過程:
一、 復習
1. 背誦古詩
2. 復習一、二類生字
二、 處理課后練習
1. 連一連
2. 讀一讀。先讀一讀,再寫一寫
3. 寫一寫。先讀后寫
4. 說一說,你還知道那些是意思相反的字
針對學生反義詞的`訓練。
5. 背一背
作為知識的積累,初曉詩中大意,背誦全詩。
三、 作業
教學反思: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教學要求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其中的8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讀中了解動詞,能正確地使用動詞。
4.理解課文內容,體會陽光的頑皮可愛,知道陽光無處不在,世界因為充滿陽光才絢麗多姿。
重點難點
1.識字、寫字。
2.讀中體會陽光的頑皮可愛,了解陽光無處不在。
課時劃分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讀中感悟陽光的頑皮可愛。
重點難點
讀中體會陽光的頑皮可愛,了解陽光無處不在。
教具準備
生字詞卡片,太陽圖片。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5)
1.小朋友們,你們抬頭看天都能看見些什么東西呢?
2.猜謎語游戲。
3.今天呀,老師帶你們去認識一個頑皮的`小弟弟,它是誰呢?(出示太陽圖,板書課題)
4.知道讀題,認讀生字“陽”。
二、設疑導讀,自學生字(15)
1.讀了題目你們有什么問題?
2.出示要求,學生自讀課文,學習生字。
自由讀課文,圈畫出本課的生字新詞。
把生字拼一拼,讀一讀。讀給同桌的小朋友聽,看誰讀得好。交流一下自己是記住這些生字的?
3.檢查生字的認讀情況。
教師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讀,集體糾錯,集體讀。
全部開火車讀。
學生自由地說說怎樣識記這些生字。
4.檢查讀文的情況。
(1)教師范讀后,學生評議。
(2)讓學生學著老師的樣自由大聲地讀一讀課文。
(3)指名反饋讀,學生評議。
(4)小組讀。
(5)全班小朋友齊讀。
三、自讀課文,感知理解(10)
1.出示“陽光像個頑皮的小男孩。”
2.你知道怎樣的孩子是頑皮的嗎?
3.對呀,咱們班就有不少這樣的小朋友,頑皮可愛。這多討人喜歡呀,小朋友們咱們就一起把這句話讀一讀。
4.激趣導讀:你們想知道太陽是怎樣調皮的嗎?
那就快讀課文吧,讀后給你的同桌,給你的小組的學習伙伴說一說,太陽他怎么調皮了。
四、讀文,整體感知(10)
1.剛才,老師發現咱們班的小朋友讀得可認真了,這回你們一定比剛才讀得好!再讀一遍給老師聽一聽,好嗎?
2.誰來說說,你們覺得太陽怎么頑皮了?
3.你們喜歡太陽嗎?
五、布置作業(5)
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3.頑皮的陽光
小學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7個生字。
2.反復誦讀課文,想象瀑布動人心魄的場面,體會課文蘊含的思想感情。
3.了解黃河的胸懷、精神和氣概,弘揚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都知道黃河被稱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而壺口瀑布又是萬里黃河最壯觀的景象。黃河在這里以雷霆萬鈞之勢,奔騰而來,咆哮而去。你們想不想了解那動人心魄的壯觀場面。那我們就隨著文中的作者到壺口去看一看吧!
二、初讀,讀通
1.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想怎么讀就怎么讀,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讀書交流。
(l)請學生選讀感興趣的段落。
(2)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在小組內與同學討論、交流。
三、再讀,感知
談讀書感受:讀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受?你的感受是通過課文中的哪些詞句得到的?請再讀讀課文。
四、研讀、感悟
根據學情隨機反饋
l.通過研讀,感受壺口瀑布那驚天動地的磅礴氣勢。
(1)結合有關語句談理解,講感受。
(2)點擊教學軟件,通過電視屏幕放映壺口瀑布奔騰咆哮的壯觀景象,使學生目睹那驚心動魄的壯觀場面,耳聞震耳欲聾的轟鳴聲。
(3)指導感情朗讀,邊讀邊想象那驚心動魄的場面。
2.通過研讀,體會課文蘊含的思想感情。
(1)理解六、七自然段中的重點語句。
(2)教師介紹材料,幫助學生體會課文所蘊含的感情。
在1938年9月,正當抗日戰爭極其艱苦、中華民族面臨危亡的時候,著名詩人光未然帶領抗敵演出隊來到壺口,他的心驟然被奔瀉的瀑布所征服,滔滔的黃河水在詩人心中掀起了萬丈狂瀾,就在這里,他寫下了不朽的'詩篇《黃河頌》。回到延安,冼星海為這首詩譜了曲,杰出的《黃河大合唱》就此誕生了。這首表現了強烈的民族精神的組歌,曾響徹大河上下,它不斷地鼓舞著中華兒女為祖國的尊嚴而浴血奮斗。
(3)播放歌曲《黃河大合唱》,從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4)教師引導:“風在吼,馬在嘯,黃河在咆哮”這雄壯的歌聲唱出了黃河的風采,更唱出了中華民族戰無不勝,奮發圖強的英雄氣概。
(5)說說課文為什么不以“壺口瀑布”為題,而以“黃河魂”為題?
(6)有感情地朗讀六、七自然段。
五、延伸拓展
l.教師:黃河水和黃河精神哺育了中華民族。黃河精神以其巨大的凝聚力和創造力,帶領中華民族像長流不息的滔滔黃河,奔向美好的未來。
2.學了本課,你有何感受,寫下來,就是一篇讀后感。
六、布置作業
1.展示交流你所收集到的有關黃河的資料。
2.積累本課的四字詞語
小學語文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學會“踉、蹌”等生字,理解并積累“防不勝防、躍躍欲試”等生詞。
2、理解關鍵詞句的含義,體會父親對兒子的期望,懂得人生之路亦如學步,要獨立地、勇敢地、腳踏實地地走。激勵學生要不畏艱險,以極大的勇氣和毅力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用第二人稱敘事的好處,欣賞本文親切委婉、富有哲理、耐人尋味的語言。
教學重點:
1、結合自己學步時的真實的體驗,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作者的感情變化。
2、感悟勇敢地、腳踏實地地走好人生旅途的哲理。
教學難點:
理解文中“你的生活從此開始有了全新的內容和意義”“你要勇敢地走,腳踏實地地走”等句子的含義。
教學準備:
1、學生搜集作者的資料,向父母詢問自己學步時的情形。
2、教師準備課件。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初讀課文,感知文意,學會生字詞,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課件1)(播放孩子學步視頻)師:你剛才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作家趙麗宏就將他兒子學步的情形寫成散文《學步》。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學步》板書課題。首先我們來了解作者,(課件2)趙麗宏照片及趙麗宏簡介:詩人、散文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上海作協副主席。1951年出生于上海,其散文創作被譽為“捕捉生活色彩和芬芳的詩”。代表作有《三峽船夫曲》《雨中》《雨中的鴿子》《學步》。板書課題(齊讀二遍)
過渡:課文寫些什么呢?我想聽聽你們預習后的看法。
二、檢查預習
1、請學生說課文內容。(課文主要寫了作者的兒子學步的情形,文中寄托著作者對兒子的期望。)
2、檢查生字詞的讀音,課件三
3、理解詞意:
躍躍欲試樂此不疲防不勝防踉踉蹌蹌心如刀割
4、匯報朗讀情況
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并評議糾正讀音
三、讀文理清層次
1、請同桌兩人一起讀文,讀完一個自然段議一議本自然段的內容,之后理一理本文的層次。
2、指名交流分段情況,課文分為三部分:
(一)(1-3自然段)詳細寫兒子剛學步時的神態、動作,帶給父母的興奮,驚訝和思考。
(二)(4、5自然段)寫在兒子懵懂無知的情況下,父母發現兒子在學步時遇到的種種坎坷,卻不知疼痛,不知退縮,樂此不疲,由此祝愿孩子,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不要失去學步時的勇氣。
(三)(6自然段)議論點題。在心中叮囑兒子,走好人生之路遠比學步艱難,需要付出勇氣和毅力。
四、自讀自悟,寫上批注,找出疑難點。
提出疑點:
1、只要不摔倒,你總是樂此不疲。
2、在你未來的人生旅途上,必然會遇到無數曲折和坎坷,兒子啊,但愿你不要失去剛學步時的那份勇氣。
3、你的額頭留下難以消退的疤痕,這是你學步的代價和紀念。
4、生命的過程,大概就是學步和尋路的過程。兒子啊,你要勇敢地走,腳踏實地地走。
五、播放課件,幫助解疑
放課件,學生看課件,聽課文,理解內容
六、小結布置作業
1、這節課我們初讀課文,整體感知了文章所寫內容,學習了字詞,理清了作者的寫作思路,同學們還自讀了課文,寫出了個人的感悟,找出了疑難點。下節課我們深入理解課文,解決疑難點,學習課文的寫法。
2、詢問父母自己學步時的情形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關鍵詞句的含義,體會父親對兒子的期望,懂得人生之路亦如學步,要獨立地、勇敢地、腳踏實地地走。激勵學生要不畏艱險,以極大的勇氣和毅力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用第二人稱敘事的好處。欣賞本文親切委婉、富有哲理、耐人尋味的語言。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我們初讀了趙麗宏先生的《學步》,知道課文講述了作者回憶自己的孩子學步時搖晃、踉蹌、摔倒的情景,表達了一位父親對孩子走好人生道路的囑咐和期望。那是怎樣的囑咐和期望呢?請看大屏幕(出示最后一段)齊讀:
兒子,你的旅途還只是剛剛開始,你前面的路很長很長,有些地方也許還沒有路,有些地方雖然有路卻未必能通向遠方。生命的過程,大概就是學步和尋路的過程。兒子啊,你要勇敢地走,腳踏實地地走。(板書:學步————————尋路)師:初讀課文時,有的同學覺得“生命的過程,大概就是學步和尋路的過程。”這句話很費思量——生命的過程非常豐富,為什么作者卻說“大概是學步和尋路的過程”呢?
二、品讀第一部分(1—3自然段)(5分鐘)
過渡:首先,我們細細研讀,體會父親是懷著怎樣的心情看著兒子學步的呢?引讀第一部分。(大屏幕出示句子)
兒子,你居然會走路了!我和你媽媽永遠不會忘記那一天。
師:從沙發到房門不就四五步路嗎?父親為什么如此欣喜?出示:
從沙發到房門不過四五步路,這幾步路對你可是意義不凡,是你人生旅途上最初獨立行走的路。
師:是怎樣的行走?(獨立)這就意味著:(出示句子)
靠自己兩條腿,就能找到爸爸媽媽,就能到達你想到達的地方,那是多么奇妙多么美好的事情!
師:從那時起,你的生活有了全新的內容和意義,這里的“全新的內容和意義”指什么呢?難怪父親發自肺腑的驚嘆:(出示句子)
兒子,你居然會走路了!指導感情朗讀
師:再看看兒子呢?(大屏幕出示句子)
你竟然推開包圍著你的椅子,然后不依靠任何東西,自己走到了門口!我們看到你時,你正站在房門口,臉上是又興奮又緊張的表情。看到我們注意到你時,你咧開嘴笑了。你似乎也為自己能走路而感到驚奇呢。想象下,如果兒子會說話的話,他此時會說些什么?
小結:是啊,這可是你邁出生命中的第一步!你也將從這里踏上你的人生旅途,這一步留給父母和孩子多大的快樂呀!
三、品讀第二部分。
過渡:學步僅僅給父母和兒子留下了快樂嗎?請默讀4——5自然段,邊讀邊想:學步要付出什么樣的`代價,留下什么樣的紀念?(自讀4、5自然段)
第一次,你摔倒在地上,膝蓋上烏青,但你——(齊讀)爬起來繼續走你的路
第二次,你撞到桌角上,頭上起了個大包,但你——(齊讀)爬起來繼續走你的路。
第三次,你絆倒在石塊上,額頭被戳出一道血口子,血沿著臉頰直往下流,但你——(齊讀)爬起來繼續走你的路。
第十次,你滑倒在水中,衣服全濕了,但你——(齊讀)爬起來繼續走你的路。第一百次,你踩空臺階,摔得鼻青臉腫,但你——(齊讀)爬起來繼續走你的路。師:已經數不清你曾經多少次摔倒,數不清你頭上曾被撞出多少烏青和腫塊,每次你都哭叫兩聲,然后臉上掛著淚珠——(齊讀)爬起來繼續走你的路。
師小結:學步讓兒子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兒子身上的塊塊疤痕,不正是學步留下的紀念嗎?而這種在哪里摔倒,就從哪里爬起來的勇氣,不就是學步留給我們最最珍貴的紀念嗎?
說說看,你學步時付出了什么代價?或者留下了什么紀念?
摔跤摔得冷你渴望學步的熱情嗎?是啊,只要不摔倒,你總是樂此不疲。結合課文,聯系自己學步的實際,想想“此”指什么?什么樣的路?(高低不平、雜草叢生、水洼泥濘)
師:用一個詞概括.(坎坷、曲折、危險……)
師:這樣的路,孩子卻走的樂此不疲。(指導朗讀)
小結:任何事情都是興趣始,毅力終。這種對學步樂此不疲的勇氣、熱情和堅持正是學步留給我們最最珍貴的紀念。(板書:勇敢地走)這是怎樣的勇氣啊?(不怕失敗,不怕挫折,百折不撓的大勇氣)難怪父親會說:
在你未來的人生旅途上,必然會遇到無數曲折和坎坷,兒子啊,但愿你不要失去剛學步時的那份勇氣。
小結:在如此平常的學步中,卻蘊含著豐富的人生哲理,說“人生亦如學步”太恰當不過了,這也是父親想告訴孩子的。
再次出示最后一段,齊讀。
四、從寄語中體會父親的期望。(12分鐘)
自然過渡:為什么作者還說“生命的過程就是尋路的過程”呢?再次出示最后一段,指名讀(2名)邊聽邊思考。
1、聯系上下文理解,相機板書小結。
兒子,你的旅途還只是剛剛開始,你前面的路很長很長,有些地方也許還沒有路,有些地方雖然有路卻未必能通向遠方。生命的過程,大概就是學步和尋路的過程。兒子啊,你要勇敢地走,腳踏實地地走。
點評:這句話,意味深長!蘊含著什么意思呢?(學步和走人生之路是一樣的,也要付出代價,也需要熱情,勇氣,堅持不懈,但人生之路遠比學步艱難得多。)這句話,是父親對兒子的期望,父親期望兒子怎樣地走?(板書:勇敢地腳踏實地)其實,天下父母對兒女都有著這樣的期望,(齊讀)
讀著父親意味深長的話,感之于外,受之于心!你心里一定有很多話想說吧!2、聯系自己的成長經歷,用簡明的語言寫一寫你對父親這幾句話的理解。3、交流所寫的感悟,師適時點撥、提升。
五、結語:讀課題,同學們,這篇文章,作者用第二人稱敘事,其間夾雜著自己的看法,既讓我們覺得特別親切,又讓我們明白了父親想告訴我們:人生亦如學步,我們每一個人都要獨立、勇敢、腳踏實地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你們即將告別童年,踏上人生旅途的新征程,希望你們帶著學步時的勇氣,熱情,帶著這位父親的寄語,獨立的,勇敢地,腳踏實地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吧!
六、板書設計
代價紀念
學步————(人生之路)——————尋路
(難)(更艱辛)
勇敢地走
腳踏實地地走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教案01-26
小學語文的教案01-10
小學語文經典教案01-08
語文小學教案01-0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三》教案02-0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七》教案02-04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1-11
小學語文《匆匆》教案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