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學數字認識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數學數字認識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數學數字認識教案1
活動目標:
1、復習鞏固10以內數的組成和并練習10以內數的加減運算。
2、發展幼兒的邏輯能力,提高思維的敏銳性。
3、初步培養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4、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數字組成卡片,標有0—10的卡片多套(幼兒人數的1、5倍)
活動過程:
1、數字游戲《找朋友》————每個幼兒都分得一張0—10的數字卡片,貼于胸前。教師出示數字卡片如7,請幼兒找胸前數字相加或者相減得數是7的另一幼兒做朋友。
(1)首先兩兩找朋友,即兩個幼兒的數字之和為7、
(2)再讓找兩個幼兒的數字之差為7的做朋友、
(3)請找對朋友的幼兒手拉手站著,并能說出如4+3=7的等式。
適時提醒:如果教師手中的數字為8,而有些幼兒胸前的數字為2,那么這些幼兒即可以和數字為6的幼兒做朋友,也可以和數字為10的幼兒做朋友,但只能選擇其中一個做好朋友哦。
2、游戲《翻得數》
(1)兩位教師示范游戲規則:把30張卡片打亂,游戲者輪流摸10張,剩余10張反扣在桌子中間。
其中一游戲者先翻開桌面的任意一張卡片,此卡片上的數即表示得數。再從自己的手中找兩個數字,這兩個數字相加或者相減其得數與翻的`牌一致,確認找對后就把著三張卡片整齊地放在自己的一旁。接著就輪到另一游戲者翻開桌面的一張卡片,依次類推。如果翻的卡片是5,而自己手中沒有相加或者相減其得數等于5的,那么就把這張卡片拿到自己手中。桌子中間的卡片翻完后,手中牌少著為勝。
(2)小組內幼兒兩兩輪流繼續游戲。
教學反思:
幼兒園的數學活動相對于其他活動枯燥、單調,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為這個時期的幼兒年齡小,邏輯思維尚未發展,所以本次活動中我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可操作的豐富材料的環境,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可選擇性、可操作性的空間。使幼兒能獨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幼兒的自主性,選擇性,獨立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通過一系列的游戲活動,達到了主題總目標預設的要求。
大班數學數字認識教案2
活動目標:
1、在觀察及操作活動中感知探索分合現象,感知整體和部分的關系。
2、能用圖畫、符號、數字等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活動情況。
3、大膽嘗試、探索,幫助幼兒主動建構數學知識、遷移相關經驗。幼兒可以靈活地運用互換互補的規律較容易地掌握10以內數中較大數的組成,促進幼兒邏輯思維的發展。
4、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5、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設計思路
數的組成是幼兒掌握10以內數的一個重要而困難的內容,它涉及到整體與部分、分與合、兩數之間互補、互換等數學內部的本質規律,這些規律需通過幼兒的反復感知、思考來獲得。目前幼兒園從2、3開始學習數的組成,因為2、3的分合法比較簡單,幼兒在自己操作的過程中就可以熟練掌握。因此我將重點放在學習5的組成上,因為5的分合中既有等量關系又可進行互補和互換規律的探索,有利于幼兒掌握數的組成的實質意義和基本方法,能夠為進一步學習加、減法積累有益的學習經驗。
新《綱要》提出“數學教育必須要讓幼兒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而且本節課屬于數概念教學,對幼兒園的小朋友來說比較難理解,因此為了幫助幼兒掌握教學重點,突破重難點,依據新的數學課程標準,特利用接近幼兒生活游戲的畫面來幫助幼兒輕松學習。
教學重難點
大班思維中出現抽象邏輯思維的萌芽,在認識事物方面,不僅能夠感知事物的'特點,而且能夠進行初步的歸納和推理。因此將活動重難點定為:
活動重點:學習10以內的分解和組成,明確并總數與部分數之間的關系。
活動難點:在學習分解組成的基礎上引導幼兒能自己發現出分合式中部分數互換互補的關系以及分合式中組數與總數之間的關系
活動流程
2的組成——感知分合現象3的組成——發現并理解組成中的交換規律5的組成——探索發現組成中的互換互補規律6的組成——體驗組成中的互換互補規律7、8的組成——探索發現組成中組數與總數之間的關系9、10的組成——運用組成中的規律
教學反思
因為有了以前的基礎,幼兒在本次活動中基本到達目標,幼兒積極的和老師互動,認真的完成每一項活動。
大班數學數字認識教案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明確給10、9、8、7、6湊10各需要幾,為學習20以內的進位加法打基礎,分散教學難點
2、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3、培養學生積極動腦、大膽發言的習慣。
教學重點:給9、8、7、6、5湊成10
教學難點:區分給這幾個數湊十需要幾
教學用具:課件、卡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小仙子與同學對話;做對口令的游戲。板書:10的.組成
1010101010
二、學習新知
1、擺一擺
擺9個圓片,再添上幾個就是10個了?
(學生邊擺邊說,指學生在黑板上演示)
板書:9+()=10
2、擺8個圓片,再添上幾個就是10個了?
問:8加幾等于10?
板書:8+()=10
3、讓學生邊討論邊動手操作,口述過程。
填空:
4、湊十的方法
三、鞏固新知
說一說圈一圈
a、蘑菇圖
b、對口令
四、與學生一起編兒歌
1,9,1,9好朋友,2,8,2,8一起走,3,7,3,7點點頭,4,6,4,6看楊柳,倆5相湊就是10。
編拍手邊說兒歌。
五、作業;和爸爸媽媽一起玩湊10的游戲
板書:9+()=108+()=107+()=106+()=105+()=10
大班數學數字認識教案4
活動目標:
1、認識數字8、9、10并了解其意義。
2、認識數字8、9、10,能夠將數字與相應數量的物體匹配。
3、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大數字卡片1—10(2套)
2、果樹3棵
3、蘋果8個
4、梨9個
5、桃子10個
活動過程:
1、“拍手應數字”復習數字1—7
2、參觀果園導入活動,認識數字8、9、10
(1)認識數字8、9、10,初步感知數量8、9、10。
(2)請幼兒說說水果可以用幾表示?例:出示數字8,說出8可以表示什么?
3、幼兒操作練習
(1)請幼兒給相應的水果送上數字。
(2)請幼兒聽聲音匹配相應數字。
4、游戲:“1234567”
(1)介紹游戲規則:“我們圍成圓圈邊走邊唱歌曲《1234567》,當老師說3個小朋友是一家時,大家就要找三個小朋友,抱在一起組成一個家。”
(2)幼兒游戲3—4遍,教師引導能力較弱的幼兒找朋友。
5、游戲:“數字蹲蹲”
介紹游戲玩法:老師選4個小朋友分別拿上7—10的數字卡,教師手拿數字卡7,為游戲開頭,如“數字7蹲,數字7蹲,數字7蹲完數字9蹲”“數字9蹲,數字9蹲,數字9蹲完數字8蹲”以此類推,直至4位小朋友全蹲完。
6、教師總結,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雖說每堂課都會有瑕疵,但只要善于反思修正就是在進步,所以在后面的復習中,我會盡量填補一下之前課堂中有些沒講到的內容和單獨指導學習進度稍慢的幼兒。增強鞏固幼兒所學的知識,是每天都要進行的事,教師的持之以恒才能讓幼兒的知識開出花,結上豐碩的果實。
【大班數學數字認識教案】相關文章:
數學認識數字教案04-02
大班數學認識10以內數字的組成教案03-04
《認識數字3》數學教案05-04
認識數字數學教案06-13
幼兒數學教案認識數字03-25
中班數學認識數字教案11-17
數學教案:《認識數字8》02-27
小班數學認識數字教案03-09
大班數學有用的數字教案03-22
大班數學數字10教案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