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小學語文教案

    時間:2023-11-14 08:49:29 小學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語文教案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語文教案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會認“壩、漢”等10個生字,會寫“晨、漢”等13個生字。正確讀寫“早晨、鮮艷、打扮”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大青樹下的小學學生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課文表達的自豪和贊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團結的教育。

      3、抄寫描寫窗外安靜的句子,初步體會這些句子的含義。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對重點詞句的理解,了解我國各民族兒童的友愛團結及他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貫穿全文的自豪、贊美之情。

      【教學難點】

      體會描寫窗外的安靜和小動物湊熱鬧的句子的表達效果。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會認“壩、漢”等10個生字,會寫“晨、漢”等13個生字。正確讀寫“早晨、鮮艷、打扮”等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初步了解大青樹下的小學學生幸福的學習生活。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歌曲引入,介紹資料。

      1、(課件出示1)播放音樂(或視頻)《愛我中華》片段:

      “五十六個星座,

      五十六枝花,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種語言,

      匯成一句話——愛我中華,

      愛我中華,愛我中華。”

      2、引導交流:我國有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飾,更有不同的風俗。請小朋友說說你找到的有關不同民族的圖片,介紹一下你了解到的少數民族的情況。

      3、學生展示介紹,教師提示學生著重介紹少數民族的服飾特征、生活習俗。教師利用課后資料袋中的圖片,補充介紹課文中涉及的傣族、阿昌族等少數民族的情況。

      4、在我國西南邊疆地區,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處。不同民族的孩子們也在一所學校共同學習。

      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到其中一所去看一看。(課件出示2)板書課題:1、大青樹下的小學。

      5、請大家讀題。誰來說說課題該怎么讀?我們再一起把課題讀一遍。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大青樹下的小學有什么特色呢?讓咱們一起走進這所大青樹下的小學,去認識一群少數民族的孩子,去感受這所小學的魅力。

      1、請你自己試著讀課文。

      (1)給課文標出自然段。

      (2)勾畫出不認識的字,根據注音拼讀,讀不通順的地方反復多讀幾遍。

      2、學生試讀。

      3、指名分自然段朗讀。

      教師相機出示每自然段中帶生字的新詞,正音、鞏固。學生感到陌生的詞語也出示讓學生認讀。

      4、(1)(課件出示3、4)本課生字組成的詞語。

      (第一組含有會寫字,第二組含有會認字):

      早晨絨球花漢族鮮艷服裝打扮朗讀安靜停在粗壯影子

      坪壩飄揚摔跤鳳尾竹潔白

      認讀形式靈活多樣。

      師生參與評價,重點強調生字“粗、族”為平舌音,“晨、裝、絨、摔”為翹舌音;前鼻音“漢、艷、扮”,后鼻音“靜、停、揚、鳳”等。

      你認為哪些詞語易讀錯或難讀,再反復讀。學生練讀。

      (2)有關民族的詞語。(課件出示5)

      傣族阿昌族漢族

      注意讀準“頗、傣、昌、昂”的字音。

      5、詞語我理解

      溫馨提示:(課件出示6)

      理解詞語的方法:

      1、查字典或詞典、聯系上下文、從理解重點字入手。

      2、有的詞語應該理解在文中指什么?

      3、有的詞語不僅要弄清它的意思,還要想一想這個詞用在什么場合?

      (1)小組交流自己理解的詞語。

      (2)猜猜我是誰。根據意思說出對應詞語。(課件出示7)

      ①指旌旗隨風擺動的樣子。()

      ②形容色彩華麗。()

      ③山間平整的場地。()

      ④邊防,邊境。()

      ⑤兩人徒手較量,以把對手摔倒為勝的競技運動。()

      6、生字我會寫

      (課件出示8:生字田字格課件)

      晨絨球漢艷服裝扮讀靜停粗影

      (1)識記字形

      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這些字?

      形聲字構字規律識記“裝、晨”:“衣、日”是形旁,表義;“壯、辰”是聲旁,表音。

      加一加:“氵+又=漢”“扌+分=扮”“讠+賣=讀”“米+且=粗”“青+爭=靜”“豐+色=艷”。

      換一換:“報”把“扌”換成“月”就是“服”。

      (2)說說本課每個字,提醒大家寫時要注意什么?(課件出示9)

      寫好生字四步走:1、說一說。2、看一看。3、寫一寫。4、對一對。

      說一說:整體結構上要注意什么。上下結構,“晨、裝”上窄下寬。

      “漢、扮、讀、停”——左右結構,應寫得左窄右寬。

      “艷、服、靜、粗”——左右結構,應寫得左右等寬。

      看一看:關鍵筆畫的寫法。

      巧記字形:“豐”“色”艷。

      寫一寫:老師范寫,重點指導“晨、裝”,學生練寫。

      “晨”和“裝”二字均為上下結構,但要注意整個字不要寫得過長,其中“晨”字要注意“日”和“曰”的區別,“裝”字的“壯”要寫得扁一些,按正確筆順規范書寫。

      對一對:再和課本對照一遍,寫不好看的地方,下一遍及時改正。

      (1)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

      (2)投影展示書寫正確、美觀的字詞,相互借鑒。

      師小結:漢字是世界上最美麗,最神奇的文字,是我們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瑰寶,具有集形象、聲音和意思三者于一體的`特性,掌握了漢字這一特點去學習,能幫助我們更輕松地認讀、識寫。

      7、再次鞏固字詞:

      把表示“傣族、阿昌族”的圖片和相應的詞語連線。(課件出示10)

      8、同桌相互聽讀課文,在讀中鞏固識字。

      三、再讀課文,理清順序。

      1、小組合作,逐段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討論:讀了這一段知道了些什么?

      2、學習反饋(課件出示11)(填空):

      課文先寫(上學的路上,來到學校);再寫(上課,下課);最后寫(這就是我們可愛的小學)。

      四、自主品讀,自我感悟。

      是啊,這就是大青樹下的小學。“大青樹下的小學”是一所怎樣的小學呢?請同學們帶著這個問題,自由讀課文。

      【設計意圖:以優美的音樂導入新課,既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使學生感受到了民族大團結的熱烈氣氛。】

      【設計意圖:先出示自讀要求,再引導學生根據要求讀課文的教學方法體現了“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方法去自學詞語,既鍛煉了學生的主動性,又加深了學生對詞語的理解。】

      【設計意圖:分步驟引導學生學習會寫字,降低學生學習會寫字的難度,使學生完全、徹底地掌握會寫字書寫。】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大青樹下的小學學生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課文表達的自豪和贊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團結的教育。

      2、抄寫描寫窗外安靜的句子,初步體會這些句子的含義。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引起思考。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和課文進行了親密接觸。這節課,我們要深入了解課文,和大青樹下的小學的小朋友成為最知心的朋友。現在就請同學們繼續品讀課文,思考:“大青樹下的小學”是一所怎樣的小學呢?(課件出示13)

      學生品讀。

      二、自主學習,深入探究

      (一)品悟大青樹下的小學的美麗。

      1、剛才同學們再次品讀了課文,那么,“大青樹下的小學”是一所怎樣的小學呢?哪個小朋友最勇敢,敢第一個站起來,把自己的發現告訴大家?

      2、你從什么地方看出“大青樹下的小學”是一所美麗的小學?

      (學生講到哪句,教師就順勢指導哪句。視課堂生成情況靈活地駕馭課堂。)

      預設1:

      (1)生:我是從這里看出的。(課件出示14)“那鮮艷的服裝,把學校打扮得絢麗多彩。”各式各樣的服裝鮮艷奪目,使學校更加美麗。(板書:服裝:鮮艷絢麗多彩)

      (2)你知道句子里哪個詞直接說明了它的美麗嗎?(絢麗多彩)(課件突出顯示15)“絢麗”的近義詞就是——美麗

      (3)讓我們一起讀出它的美。

      (如果此時學生不能準確地說出“大青樹下的小學”是一所美麗的小學,教師可這樣處理:

      老師來讀一句話:“那鮮艷的服裝,把學校打扮得絢麗多彩。”你們覺得這句話寫出了學校的什么呢?

      句子里哪個詞直接說明了它的美麗?(絢麗多彩)“絢麗”的近義詞就是——美麗。

      讓我們一起讀出它的美。

      3、還有什么地方寫出了大青樹下的小學的美麗?

      預設2:

      (1)生:我從這里看出“大青樹下的小學”很美麗。(課件出示16)

      “古老的銅鐘,掛在大青樹粗壯的枝干上。鳳尾竹的影子,在潔白的粉墻上搖晃……”

      (2)這句話在課文的最后一自然段。其他同學同意他的觀點嗎?那我們一起來讀讀。

      (3)誰能來說說,這后面的省略號說明了什么?那么你們認為校園里還有哪些景物呢?

      (4)現在我們閉著眼睛,一邊聽老師念,一邊想象校園的美景:操場中間有一棵高大粗壯的大青樹,粗壯的枝干上掛著古老的銅鐘。校園的四周是婀娜多姿的鳳尾竹,鳳尾竹的腳下是五彩繽紛、千姿百態的各種野花,蜜蜂在花叢中采蜜,蝴蝶在花叢中飛舞。一陣風吹來,鳳尾竹的影子,在潔白的粉墻上搖晃……

      (5)同學們,這樣的校園美嗎?你想不想去看看?那就帶著對美麗的大青樹下的小學的向往,再讀這句話。(板書設計:校園美)

      (6)教師對學生的朗讀進行評價。

      4、還有什么地方寫出了大青樹下的小學的美麗?

      預設3:

      (1)生:我從這里看出“大青樹下的小學”很美麗。“早晨,從山坡上,從坪壩里,從一條條開著絨球花和太陽花的小路上,走來了許多小學生……”(課件出示17)

      (2)為什么認為這句話也寫出了大青樹下的小學的美麗?(學生闡述)

      (3)我聽明白了,這句話說明大青樹下的小學矗立在山花爛漫的環境中,所以說它很美。我們把它的美讀出來吧!(板書:山花爛漫)

      5、小結,過渡。

      確實,校園外山花爛漫,校園內高大粗壯的大青樹,婀娜多姿的鳳尾竹,千姿百態的各種野花,翩翩起舞的蝴蝶,還有在校園里各式各樣的鮮艷的服裝構成了一幅絕妙的美景圖。

      (二)品悟大青樹下的小學的團結。

      1、課文僅僅寫了大青樹下的小學的美麗嗎?你認為“大青樹下的小學”還是一所怎樣的小學呢?

      (方法和“品悟大青樹下的小學的美麗”類似。)

      預設1:

      (1)生:我認為“大青樹下的小學”還是一所團結的學校。我是從這里看出的。“早晨,從山坡上,從坪壩里,從一條條開著絨球花和太陽花的小路上,走來了許多小學生,有漢族的,有傣族的,有阿昌族的。大家穿戴不同,來到學校,都成了好朋友。”(課件出示18)(板書:多民族)

      (2)其他同學找到了這句話嗎?我們一起來讀讀。

      (3)為什么從這句話中能看出“大青樹下的小學”還是一所團結的學校?

      (4)生:因為這句話說明各個民族的孩子,雖然“大家穿戴不同,來到學校,都成了好朋友”。所以說這是一所團結的學校。

      (5)講得好。誰來讀這句話?

      (6)他讀得怎么樣?

      (7)我們一起超過他,好嗎?

      2、還有什么地方寫出了大青樹下的小學的團結?

      預設2:

      (1)生:我還從這里看出“大青樹下的小學”很團結。“上課了,不同民族的小學生,在同一間教室里學習。大家一起朗讀課文,那聲音真好聽!”(課件出示19)

      (2)找到這句話了嗎?我們一起來讀讀。

      (3)聽老師怎么讀。(師范讀)

      (4)說說“不同民族”“同一間教室”“一起”這幾個詞語,老師為什么要讀重音?(這幾個詞說明孩子們雖然民族不同,但他們團結友愛,不分彼此。)

      (5)你們可不可以像老師一樣再讀這句話?

      3、小結,過渡。

      是啊,雖然民族不同,穿戴不同,但他們團結友愛,不分彼此,是名副其實的一家人。這是一所多么團結的小學啊。其實,小作者為我們呈現的大青樹下的小學不僅僅是美麗、團結,它還具有什么特色呢?請同學們繼續讀課文,你一定會有所發現!

      (三)品悟大青樹下的小學的歡樂。

      預設1:

      (1)生:我認為“大青樹下的小學”還是一所歡樂的學校。我是從這里看出的。“下課了,大家在大青樹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戲,招引來許多小鳥,連松鼠、山貍也趕來看熱鬧。”(課件出示20)(板書:唱歌、跳舞)

      (2)你真是個會讀書的孩子。我們一起來讀讀。

      (3)大青樹下有多熱鬧?請同學們用下列句式來說說:

      (課件出示21)大青樹下多熱鬧啊!有(),有(),還有()。他們的歡笑聲把()都吸引過來啦。

      (4)誰能把孩子們的歡樂讀出來?他讀得怎么樣?認為比他讀得好的站起來讀。

      (四)品悟大青樹下的小學的祥和。

      1、這是一所多么歡樂的學校啊!還有誰有新的發現?

      預設1:

      (1)生:我認為“大青樹下的小學”還是一所祥和的學校。我是從這里看出的。“大家一起朗讀課文,那聲音真好聽!這時候,窗外十分安靜,樹枝不搖了,鳥兒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聽同學們讀課文。最有趣的是,跑來了兩只猴子。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樣好奇地聽著。”(課件出示22)(板書:安靜學習)

      (2)好,我們一起讀這段話。

      (3)你們認為大青樹下的小學的小朋友是如何上課的?

      (4)他們是怎樣讀課文的?

      (5)如果你是一根樹枝、一只小鳥、一只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們學習這么認真,課文讀得這么動聽,你會怎么做,怎么想?

      (6)為什么不直接寫孩子們學習認真,而要寫“窗外十分安靜,樹枝不搖了,鳥兒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聽同學們讀課文”?(側面烘托孩子認真學習。——意思講到就行)

      (7)是啊,大青樹下的小學的學生學習認真、書聲悅耳,人與動物,人與環境融洽相處,怎么不是一所祥和的學校呢?怎么不令人贊不絕口呢?讓我們帶著對大青樹下的小學的贊美再讀這段話。

      三、總結課文,指導朗讀

      1、(課件出示23)“這就是我們可愛的小學,一所邊疆的小學。”中的“這”指的是什么?能不能把它帶進句子中去?

      2、師生交流,教師小結。(課件出示24)“美麗的學校、團結的學校、歡樂的學校、祥和的學校”就是我們可愛的小學,一所邊疆的小學。

      3、同學們,你喜歡這樣一所“美麗的、團結的、歡樂的、祥和的大青樹下的小學”嗎?你愿意贊美它嗎?那就讓我們帶著贊美讀這句話!

      4、假如你是這所大青樹下的小學的學生,你會對這樣的學校產生怎樣的情感?(自豪、驕傲)

      5、請自豪地讀這句話!

      6、請驕傲地讀這句話!

      7、請同學們再看課題,你們認為該怎么讀?(“大青樹下的”讀重音。)為什么?(為有這樣的大青樹下的小學而自豪,為自己是大青樹下的小學的一員而驕傲。)

      8、請同學們帶著贊美,帶著自豪,帶著驕傲美美地把課題再讀一遍。資料不錯吧,請微信搜公眾號關注:好老師好童學教學團隊

      四、聯系實際,課外延伸。

      1、為什么一個邊疆的大青樹下的小學會如此美麗,如此團結,如此祥和,如此歡樂?(民族之間團結互助,是一家人。)

      2、是啊,“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我們五十六個民族手牽手,心連心,永遠是一家人!正因為我們都生活在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里,我們的生活才會如此幸福,如此歡樂!大青樹下的小學才會如此美麗,如此團結、祥和!

      3、讓我們一起再聽《愛我中華》。

      【設計意圖:運用提出核心問題的方法來導入本課,起到了提綱挈領的作用,使學生明確了本課時的學習任務。】

      【設計意圖:抓住關鍵詞,理解重點句,進而過渡到對課文的理解,再把理解通過讀表達出來,層層遞進,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會更加透徹。】

      【設計意圖:體會省略號的作用,填補課文空白,展開想象的翅膀,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到了校園的美麗。】

      【設計意圖:通過關鍵詞的重音范讀,引導學生體會詞語的意思,加深了學生對詞語的理解,同時也使學生掌握了朗讀的方法。】

      【設計意圖:在充分理解全文的基礎上,再次引導學生去朗讀課文,能使學生深刻體會到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并讀出這種感情。】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6個生字。認識“朗、呼、疑、鏡、碧”5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掌握本課生字的音、形、義,背誦古詩。

      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

      1.同學們,今天這節課老師先請大家猜一則謎語,看誰能最先猜出來。“有時圓圓掛天空,有時彎彎掛樹頭。白天見不著,晚上才出來。”(月亮)

      2.出示朗月的畫面。我們知道,彎彎的月亮我們可以把它想象成小船,圓圓的月亮像什么呢?啟發想象。同學們說得很好,那么唐代大詩人李白把它想象成什么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下。(板:古朗月行)

      二、揭題,范讀課文。

      1. 學生自讀課文,初步讀通課文,理解文章大意。

      詩句的大意是:小的時候不認識月亮,稱它為白色的玉盤。它又像美玉制作的鏡子,高高地懸掛在夜空云間。作者用神話般的想象,贊美了月亮的美妙、神奇。

      2.范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

      3. 指名讀,教師隨機指導生字讀音。

      4.相機出示生字:古、行、時、識、作、臺、朗、呼、疑、鏡。

      三、理解詩句,熟讀成誦。

      1.讀古詩,談認識。

      讀了這首詩,你知道了什么?從哪句詩句知道的?

      (1)古時候的小朋友把月亮當成“白玉盤”。又當作“瑤臺鏡”。

      (2)“呼”的意思是叫。

      (3)“識”的意思是認識。

      (4)“端”的意思是云彩的'上面。

      (5)這首詩的意思是什么呢?(小時候不認識月亮,把明月叫做白玉盤。又懷疑是瑤臺仙鏡,飛在夜空云彩中間。)

      2.借圖想象,感情朗讀。

      (1)出示幻燈片:圖上畫的都有什么?誰能把圖意說一說?

      (2)聽描述,想象詩的意境。

      晴朗的夜空,一片碧藍,一輪圓圓的明月高高地懸掛在上面。月光如銀,灑落在房前屋后,多么寧靜、美好的景象啊!

      (3)邊想象邊誦讀詩句。

      (4)指名讀詩文,大家評議。

      3.背誦古詩。

      先同桌互背,再指名背誦,齊背。

      四、識記生字字形。

      1.自學生字。

      2.小組內交流。

      3.班內交流,指導“作、臺”。

      五、指導書寫生字。

      六、擴展:畫一幅有關月亮的圖畫。

      板書設計

      省略

      教案點評:

      古詩《古朗月行》是以神話般的想象,贊美月亮的美妙、神奇。教案中以謎語引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教學中借助圖片,引導學生展開聯想和想象,逐步理解詩句,達到熟讀成誦的目的。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會認讀“螞蚱,櫻桃,蚌殼,瞎鬧,倭瓜,水瓢,圓滾滾”等詞語,通過查字典,并結合課文理解不懂的詞語。

      2.仔細閱讀課文,了解內容,體會出“俺”在園子里自由自在,快樂無憂的心情。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

      3.學習作者留心觀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 真實地表達自身的感受。

      4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作者當時的感受。

      教學重點

      體會“俺”在園子里自由自在,快樂無憂的心情。學習作者留心觀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實地表達自身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童年冬日下的一隊隊駱駝,給作者留下了難忘的記憶,下面這篇課文中的哪些童年生活的情景讓“俺”對童年生活久久不能忘懷呢?

      板書課題:祖父的園子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主要內容

      1 用自身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2 找出生字新詞,注意讀準字音.

      3 查字典,聯系上下文,與同桌研討,理解課文中的詞語。

      4 分小組討論,交流,作者回憶了童年時代在祖父的園子里快樂玩耍的哪些情景?

      5 全班匯報交流,師根據同學交流。板書:

      1 觀賞小昆蟲,大榆樹

      2 跟隨外祖父栽花,拔草,種菜,鏟地

      3 誤把狗尾草當谷穗留下不根除

      在祖父的園子里玩耍的.情景:4 摘吃黃瓜,追逐蜻蜓,捉玩螞蚱

      5用瓢舀水往天空揚

      6 沐浴陽光,感受花、鳥、果、蟲的自由

      7 用草帽遮臉睡覺

      三體會作者在園子里的心情

      1 默讀課文,體會“俺”在園子里的心情是怎樣的?你是從哪里體會到的?用筆勾出相關句子,并在旁邊批注自身的體會。

      2 全班交流

      讓同學通過找句子,談體會,有感情朗讀,體會到“俺”在園子里的心情,達成共識:“俺”在祖父的園子里是自由自在、快樂無憂的,“俺”的童年生活是多彩有趣的,令人向往的。

      四領悟表達特點

      討論:作者為什么能將她的童年生活寫得那樣有趣,真實,吸引讀者?

      通過交流,老師點撥,使同學明白,作者留心觀察生活,并用心感受生活,真實地表達自身的感受是寫好童年生活的根本原因,要求同學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

      五課外延伸

      課外閱讀有關寫童年生活的文章,如高耳基的〈童年〉,為口語交際學習作準備。

      板書設計

      祖父的園子──“俺”的樂園

      留心觀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實表達感受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認識3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

      有感情朗讀并且背誦古詩,默寫《題西林壁》。

      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的心境,能把讀詩的感受與他人交流。

      【教學重難點】

      突出“遠、近、高、低、橫、側”幾個字的展示的畫面。

      通過“莫笑、足”等詞語,體會農家的純普熱情、鄉間的風光習俗。

      理解“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并且指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交流讀后的感受。

      【教學準備】

      課件、廬山的掛圖。

      【教學時間】

      兩個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進入第二單元的學習。指導學習第二組課文的單元導讀,單元主題是:在觀察中學會思考。

      一、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的觀察先鋒隊,在宋代詩人蘇軾的`帶領下,來到江西省的廬山參觀。

      認識蘇軾,擅長寫祖國的大好河山。(知作者)

      二、學詩文

      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山清水秀,風景優美。同學們都知道哪些風景名勝?蘇軾最愛欣賞祖國的大好河山,在差不多一千年前,蘇軾游覽了廬山,他很認真的觀察了廬山,發現廬山險峻和柔麗,它的雄奇秀險令蘇軾感觸很深。于是就寫下了這首《題西林壁》。

      (解詩題)書寫在西林寺墻壁上的詩。

      請個別同學朗讀詩歌。自有朗讀,理解詩句中的字詞。

      學生對字詞質疑,學習小伙伴互相解決,或者由老師解決。

      (抓字眼)

      出示廬山圖。請觀察廬山,你看到的廬山是什么樣子的?

      橫著看,廬山 ;

      側著看,廬山 。

      我站在遠處看,廬山 ;

      我站在近處看,廬山 ;

      我站在高處看,廬山 ;

      我站在低處看,廬山 。

      (怎么看都看不清廬山的真面)。

      為什么看不清廬山的真面目?(只是因為我站在廬山中。)

      《題西林壁》這首古詩,不僅是對廬山雄奇壯觀、千姿百態景象的贊美,更包含了“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人生哲理。對于比較復雜的事物,如果不能客觀地、冷靜地進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的現象所迷惑,不能全面地正確認識這個事物。

      交流對這句詩句的看法。

      反復朗讀詩句。注意停頓,節奏,和快慢。

      三、回憶總結剛才學習古詩的步驟

      解詩題,知作者;

      抓字眼,明詩意;

      悟詩情,多誦讀。

      四、作業

      默寫全詩。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正確讀寫“沉靜、悠然、垂釣、絕妙、機智、光芒”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流利背誦文中的古詩。

      3、對照1、2自然段,結合古詩,想象“秋江獨釣圖”的情景,領悟畫中有詩,詩中有畫的意境美。

      4、詩文結合,抓重點詞體會紀曉嵐的機智。

      教學重點:詩文結合想象“秋江獨釣圖”的情景,領悟蘊藏著的詩情畫意。

      教學難點:體會紀曉嵐的機智。

      教學準備:CAI課件 教學課時:2

      第 一 課 時

      一、導入新課。

      1、在清朝有個博學多才、于書無所不通的學士,你們知道他是誰嗎?

      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通過《紀曉嵐吟詩》這個有趣的故事,走近紀曉嵐。

      2、看老師寫課題,(師板書課題邊寫邊提示):紀的右邊是自己的己,不能出頭,曉字的右上角不要加點。誰來讀課題。讀得不錯,大家一起讀!

      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預設:紀曉嵐吟了一首什么詩?紀曉嵐為什么要吟詩?紀曉嵐在怎樣的情況下吟詩?)根據學生的質疑,在課題旁邊打上問號。

      二、初讀課文。

      1、讓我們帶著這些疑問,繼續往下學習。在這篇課文里,有這樣一些詞語,有信心讀準嗎?自己先試著讀一讀。課件出示:沉靜、江畔、垂釣、機智、漁翁、光芒。

      誰來讀給大家聽?強調翁的韻母是eng而不是ong(你的這個后鼻韻母eng讀得真好!)、pan畔。

      全班同學一起讀!

      在課文中,還有一些四字詞語,誰想讀?課件出示:目不轉睛、活蹦亂跳、生動傳神、一篙一櫓。

      知道篙和櫓是什么樣子的嗎?讓我們來看一看。篙和櫓都是撐船用的器物,篙還將船固定住呢,在古代,它們非常常見。

      男女生比賽來讀讀吧?看誰讀得更好些。男生讀一個,女生讀一個。男生先來。

      2、接下來請大家自由地朗讀課文,讀完后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紀曉嵐在江邊陪乾隆皇帝散步時,乾隆皇帝突然要他當場作一首七言絕句,且詩中必須用上十個“一”字為難他。紀曉嵐就地取材,在很短的時間內吟唱出一首絕妙的“秋江獨釣”古詩。) 只點一個說!夸獎紀曉嵐,夸的是什么?引導下一環節。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

      乾隆皇帝連聲說好,夸贊:好一幅“秋江獨釣圖”!

      1、先來看看這首詩是怎樣描繪這幅“秋江獨釣圖”的'? (課件出示古詩),指學生讀詩。①音讀得準②讀流暢了③師范讀,讀出節奏、味道④再點讀,讀出了詩情畫意。⑤全班一起讀,讀出悠然的美感。

      紀曉嵐看著江上的漁舟悠然吟詩,他到底看到了什么呢?請大家自由讀課文第一至二自然段,(課件出示)邊讀邊用橫線劃出這部分寫了哪些景物?

      2、誰來說說?(課件出示)

      你從這些景物中感受到什么呢?(是秋天的景物,而且都很美)

      3、原來是一幅美麗沉靜的秋江圖啊!(板書:秋江)!讓我們來美美地讀一讀!

      4、乾隆皇帝和紀曉嵐看到的除了這美麗、沉靜的秋江之外,還有什么?(有位漁翁,他在垂釣)你來讀句子!

      5、果然是“漁翁獨釣”啊!(板書:獨釣)

      6、一開始,老漁翁平靜而專注地等待著,不久,一條活蹦亂跳的金色大鯉魚終于上鉤了,你又讀出了什么?(讀出了他的高興)帶著你的感受讀一讀。

      7、在美麗沉靜的秋江之上,還有位老漁翁在垂釣,這樣的美景有多么濃的詩情畫意啊!我們再來讀一讀!指名分別讀!

      8、閉上眼睛,想象一下這畫面吧!

      (課件出示音樂)落日金輝;蘆花秋風;江畔一葉扁舟,一個老漁翁,靜靜地等待著,好!魚兒上鉤了,剎那間,水響魚躍,笑聲朗朗,被秋風飛播得很遠……

      9、同學們此時你能用一句話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嗎?(說語句描寫秋江垂釣的美妙,景美如畫,景美如詩)難怪乾隆皇帝說他看到的這個情景很有詩意呢!

      紀曉嵐很快用28個字,把這眼前的美景濃縮成一首絕句——課件出示。這首詩中寫了哪些景物呢?我們將它與1、2自然段對比著來找一找吧!引導學生找,要有過程!女生讀語句,男生讀詩句。

      大家讀得真美,難怪乾隆皇帝說好一幅“秋江獨釣圖”!

      六、領悟機智

      學生快速默讀第三—五自然段:乾隆皇帝為什么要連聲說這詩寫得好呢?

      預設幾個原因:——

      1、預設1:好在用了10個“一”字

      2、預設2:一丈很長,一寸很短,對比很巧妙,以及簡單寫出漁翁垂釣

      3、預設3:詩的靜態動態對比 神態傳神

      4、預設4:占字用得好,更為重要的是:寫出了乾隆心中的美景與得意

      5、乾隆皇帝“故意”也難不住:十個一,28字絕句——來回幾步,悠然吟唱

      (預設1:好在用了10個“一”字)怎么好?我們來看看這十個一字都寫了哪些景物?

      (出示:一篙一櫓一漁舟。用你自己的一句話說出來,三個物件,教師小結:點出了釣魚的地點)

      (出示:一丈長竿一寸鉤。一丈有多長?從哪里到哪里?表面上寫釣魚的情態,實際上隱匿了釣魚的老翁。)

      (出示:一拍一呼復一笑。釣到魚高興時的神情,一系列的動作。教師小結:老漁翁是多么快樂、陶醉、自得啊!))

      (出示:一人獨占一江秋。老漁翁的喜悅之情給這江面帶來了一份生機與活力。)

      按照乾隆皇帝的要求,紀曉嵐反復使用了十個一字,這十個一不是簡單的重復,而是巧妙的嵌入,恰到好處。還構成了一幅美妙的景象,這是多么奇妙啊!誰想讀?

      還有誰說說好在哪里?

      (預設2:一丈很長,一寸很短,對比很巧妙)

      魚竿的長和釣鉤的短都寫在這七個字中了。

      你還體會到什么?

      (預設3:詩的前兩行寫的是靜態的物,詩的第三行寫漁翁釣到魚十分得意的神情盡現在三個動作中。)

      這物與人,這靜與動,又形成了對比,何等巧妙啊!誰更想讀?

      你還想到了什么?

      (預設4:占字用得好,一個“占”字把老人獨自在江邊釣魚的情態,描寫得生動傳神。)一個占字將老漁翁與秋江景色緊密聯系在一起,老漁翁給秋江帶來了一份生機,帶來了一份獨有的美麗。如此絕妙啊!誰越發想讀?

      多么美妙的秋江獨釣圖啊,多么絕妙的一首好詩啊!男生讀,(妙詩)女生再讀!全班同學一起讀!

      5、乾隆皇帝文學造詣很高,他可是這世上詩作最多的人,一生作詩四萬多首,原本想要故意為難紀曉嵐的乾隆皇帝得到了滿意的答案,他不禁點頭笑道——誰想讀?(好!好!好一幅“秋江獨釣圖”!好一個機智的紀曉嵐啊!)

      你在這句話中發現了什么?(乾隆皇帝一連用了四個好字)

      我們先來看看前兩個“好”字。為什么要兩用兩次?(學生回答,教師收攏:原來乾隆皇帝反復叫好,這是表達了他的由衷稱贊啊!還有什么好?讀出——

      (秋江獨釣圖也好)怎么好?(學生自由回答,說一次就讀一次!營造反復回環的氛圍)

      是啊,景美,詩絕,怎能不讓人叫好?誰想讀?

      還有什么好?(預設:紀曉嵐的機智也讓人叫好)你從哪里可以看出他的機智?

      第一層次(面對乾隆皇帝的故意為難,紀曉嵐望著江上的漁舟,只來來回回地走了幾步,在很短的時間內,悠然地吟唱起來)你看,紀曉嵐的那份悠閑自得、成竹在胸真是顯出他的機智過人啊!誰想讀?還有誰想讀?

      第二層次(他寫的這首絕句28個字巧妙地嵌入10個一字,而且把老漁翁釣魚時的情態寫得生動傳神,所以他機智)誰想讀?還有誰想讀?

      第三層次(若學生答不出來,教師提示:大家請看這句詩——一人獨占一江秋,你讀出的是何人獨占了這一江秋色?同學們,乾隆皇帝在位63年,這63年,政治安定,國事繁榮,從他的祖父康熙到他統治的年間,史稱“康乾盛世”。此時此刻,他看著這秋江的沉靜,這漁翁的喜悅,他的心中一定涌起了一位帝王的滿足與自豪。他會怎么想呢?(指名談體會,學生能說出來!)獨占一江秋的不僅是漁翁,更是這位乾隆皇帝!紀曉嵐多么的機智啊!他說到了乾隆皇帝的心坎上,怪不得乾隆皇帝會這樣贊賞紀曉嵐,誰想讀?

      這何止一江秋啊!更是大清美好的河山!還有誰想讀?

      紀曉嵐借漁翁的高興寫出了乾隆皇帝的得意之情,他是多么機智啊!誰再來讀?

      精煉的語言傳達了他豐富的感受,把這幾句話連起來讀!

      乾隆皇帝為神州有這樣機智的人才而感到驕傲與自豪,他不禁點頭笑道——大家一起讀!

      6、紀曉嵐天資穎悟,才華過人,他悠然吟唱出的一首七絕,就這樣勾勒出了秋江獨釣的美景,就這樣一語道破了乾隆皇帝的心事,讓我們一起帶著這份自豪與佩服之情再來吟唱這首詩吧!——生讀(板書:輕吟)

      7、把這首絕妙的好詩永遠留在我們的腦海中吧!增加點難度,只留下一字,誰會背?

      再增加點難度,看著板書,咱們一起背背!學到這里,我想咱們的問題也都有了答案!擦去問號。

      七、拓展

      關于紀曉嵐的軼聞趣事還有很多。老師這就有一個。一天,乾隆皇帝正在和紀曉嵐閑談,皇帝說:愛卿,現在正讀什么書?”紀曉嵐答道:“臣正讀《全唐詩》。”“《全唐詩》你最熟悉哪一首,能背誦吧?”紀曉嵐背的正是咱們前不久學的唐朝詩人杜牧寫的《清明》,來,我們一起背誦一遍。(生背)

      乾隆皇帝聽后說:你能把這首七言絕句變成六言詩嗎?稍加思索,紀曉嵐答道:清明節雨紛紛,路上人欲斷魂。問酒家何處有?牧童指杏花村。

      乾隆皇帝又問了:“你能把它改成五言詩嗎?一會兒,紀曉嵐答道:清明時節雨,行人欲斷魂。酒家何處有?遙指杏花村。乾隆皇帝又接著問:”能否改成四言詩、三言詩、詞、劇本呢?機智的紀曉嵐都一一作了回答,請同學們課下去琢磨琢磨,咱們下節課再來交流!

      八、板書設計

      紀曉嵐吟詩

      秋 妙

      江 詩

      獨 輕

      釣 吟

      建議:

      如下只作為以上預設過程中,老師的扣抓點 或者評價語言引用之;

      同學們,此時此刻,他的心中恐怕早就有詩了,但他是怎樣說的?

      (預設回答:他要紀曉嵐當場作詩)教師故作驚訝:這么短的時間就要吟出一首詩來!真難!還有什么?

      (預設回答:還要在28個字中用10個一字)教師繼續渲染氣氛:古人作詩可是忌諱重復用字的,乾隆皇帝要紀曉嵐把個“一”字重復使用十次,這該怎么寫啊?太難了!

      讀到這里,你會怎么想?(作這首詩真是太難了!乾隆皇帝故意為難紀曉嵐,他想考考紀曉嵐呀。)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狼和小羊

      1 談話引入

      1、孩子們,你們喜歡聽童話故事嗎?老師今天從童話王國里請來了兩位朋友.大家掌聲歡迎他們.(貼圖)

      2、 誰來告訴我,在你的印象中狼和羊的本性是什麼?

      小結:大家都說的非常好,狡猾、兇殘的狼,善良、溫順的羊,它們會發生什麼故事呢?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請大家翻開書本132頁.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畫出生字.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字,做到不加字、不丟字,遇到不懂的字音可以請教同學和老師,并多讀幾遍.

      過渡:同學們讀的很認真,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詞語寶寶你會讀嗎?

      2、檢查字音

      【詞語】(請大家看大屏幕、先自己讀讀,待會請你來讀.)

      誰來讀,其它同學豎起耳朵傾聽,待會請你做小老師來評評他讀的怎麼樣?【誰來評評?】你能比他讀得好嗎?請你做小老師帶大家讀讀

      小結并過渡:哇,真棒!我們不僅會認詞語寶寶,還學會了傾聽、學會了評價,這是會學習的表現.除了這些我們還要學會思考,學會表達.

      過渡:請同學們挺直腰板、拿好書快速地數數狼和羊進行了多少對話?(指名回答)同意嗎?

      3 細讀課文、品讀三次對話

      4 默讀課文

      現在請大家默讀課文2-6自然段,畫出狼(︿︿︿)和小羊(———)的三次對話.想想狼是怎樣找碴兒的?說說你從中你讀懂了什么?

      4 指名匯報7

      過渡:同學們,學得那么起勁.老師真高興!誰來把狼第一次找碴兒的話讀一讀?(指名讀)

      2 狼為什么要這么說?它說得對嗎?【沒錯,狼的'無理取鬧就叫找碴兒,也是找借口】那應怎樣讀這句話.【指導讀】

      3 〖T范讀

      過渡:小羊不會把水弄臟的理由是什么?它當時的心情怎樣?應怎樣來讀這句話.

      1 這句話說狼站在什么地方?水是怎么流的?【上游在哪個位置?】

      我們再把狼和羊的第一次對話讀一讀,誰愿意來讀狼說的話,羊說的話?【注意讀出狼和羊的語氣,其他同學讀旁白】

      ②狼還找了什么借口?小羊是怎么說的?【誰來說?】你從中讀懂了什么?

      3.師生合作讀三次對話(男女)

      過渡:大家能讀出狼和羊各自的語氣,那能不能加上動作演一演它們的故事?下面就讓我們分小組合作練習表演狼和小羊的故事.并比比,哪個小組合作的最愉快,演得最逼真!

      4 演一演(小組練習表演狼和小羊的故事)

      指2個小組上臺演,齊評議

      小結過渡:大家真不簡單,詹老師為你高興.你們不僅學會了思考,學會了表達,還學會了合作,學會了表演!

      可是可愛的小羊糟了(請看大屏幕:演示狼撲向小羊)

      五.延伸拓展

      過渡:可憐的小羊怎樣才能逃出狼口呢?請聰明的你幫小羊想個好辦法,怎樣才不會被狼吃了?【誰來說】

      學到這里,你們還有什麼話想對狼或小羊說的?

      六、總結、布置作業

      總結:今天我們傾聽了狼和小羊的故事,掌握了很多的學習方法.詹老師為你們高興!也代表狼謝謝你們為他提出了那么多善意的忠告,代表小羊謝謝你們為它想了這麼多的好辦法.

      請聰明的你,接著寫寫狼和小羊的故事?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地認讀生字新詞,并在此基礎上做到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讓學生感受水鄉秀麗的風光和水鄉人民的美好生活,激發他們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3、學生能基本背誦課文。

      二、教學重點: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讀課文。

      三、教學難點:

      體驗水鄉的美,感受水鄉人們生活的幸福。

      四、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分小組學習。

      五、學情調查:

      1、學生對水鄉風景人情缺乏感性認識,缺少生活體驗。

      2、學生對文中所描繪的“渠”、“駁”、“籮”等詞不理解。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激發興趣。

      1、小游戲。師板畫小帆船,請學生上黑板模仿畫,比一比誰畫的好、快。

      2、導入新課。放水鄉風光圖像,交流感受。

      3、教師配樂朗誦,學生思考:水鄉什么多?

      4、讀后交流,揭示課題《水鄉歌》,板書:水鄉歌

      (二)初讀,整體感知。

      1、提出讀書要求,自由讀詩歌。

      2、檢查字詞與課文。

      3、交流學情,你還有什么不懂嗎?學生提問。

      (1)教給方法,理解“渠”“駁”歌、曲都是人們唱的,它們意思相近,我們可把這兩個字組成一個詞“歌曲”,想一想:渠是什么意思?駁呢?

      (2)提出用畫畫的方式來讀課文,弄懂其它提出的問題。

      (三)精讀,體悟情感。

      1、第一段畫水。

      (1)水鄉的美景就像一幅畫,我們該先畫什么呢?水還是船?(水)

      (2)要想畫好水,必須知道水是什么樣的,自由讀第一段。

      (3)交流,水鄉的`水是什么樣的?

      (4)看第一段圖像,師引讀。

      (5)指導朗讀,齊讀

      (6)指導作畫

      2、第二段畫船及其它。

      (1)船應該怎么畫,自由讀第二段。

      (2)請一位小朋友畫一只船,指導:用什么顏色粉筆?(白色)船應該畫在什么位置?(水上)畫一只行嗎?再請小朋友畫多只帆船。

      (3)水上有白帆,天上還有云朵,師再畫云朵。你想起書上哪句話?指導朗讀,(白帆片片像云朵,飄滿湖面飄滿河)

      (4)這么多船在干什么呢?(捕魚、捉蝦、運輸……)

      (5)小組交流,水里面會有什么,水上呢?水邊呢?

      魚、蝦、蟹、荷、鴨、鵝、稻田等。

      (6)把剛才說的畫下來,指導作畫。

      (7)水鄉那么優美,生活在這里的人多么幸福啊。指導有感情朗讀第二段。

      3、第三段畫歌及其它。

      (1)歌可以畫嗎?讀第三段。

      (2)小組交流:誰在唱歌?為什么唱歌?

      (3)水鄉人們通過辛勤勞動過上了幸福的生活,看到這么多的帆船你能聽到他們在唱歌嗎?

      (4)指導朗讀。

      4、擴展想象升華內涵。

      (1)小朋友想一想,再對照書上的插圖。看看還可以畫什么?(樓房、鳥、樹……)

      (2)水鄉不僅水多、船多,河渠、池塘邊上的稻田也特別多,水鄉還有一個美名,叫“魚米之鄉”。

      (3)配樂有感情地朗讀全文,會背的站到講臺前和老師一齊背誦。背誦全文。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的教案01-10

    語文小學教案01-03

    小學語文經典教案01-08

    《小學語文》教案01-26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1-11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七》教案02-04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三》教案02-03

    小學語文優秀教案05-09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中文乱码字幕无线在线 | 亚洲日韩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 一久道免费高清日本视频 | 日韩AV一在线不卡免费 | 一级少妇高清性色生活片 | 亚洲午夜成人国产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