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美術教案>美術教案

    美術教案

    時間:2023-11-09 10:16:50 美術教案 我要投稿

    (熱門)美術教案9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美術教案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熱門)美術教案9篇

    美術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孩子們對色彩的"喜好"顯而易見,他們往往驚嘆于色彩的奇妙變化,沉浸于用色彩創意的無窮樂趣。課中,通過有趣的"魔術",使孩子了解利用三原色可以搭配出多種顏色,每一位孩子都有機會參與實驗活動,并在實驗前進行猜測,在動手動腦的過程中發現色彩變化的秘密。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三原色,嘗試用三原色變出各種顏色,感受顏色的奇妙變化。

      2.在活動中享受調色游戲的樂趣,體驗創造的喜悅。

      3.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繪畫,體驗合作繪畫的樂趣。

      4.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教師示范用的一瓶水和兩個蓋子,蓋子上面分別有紅色顏料和藍色顏料;

      2.紅色、藍色和黃色的顏料若干,擠有黃色、藍色、紅色顏料的蓋子若干;

      3.幼兒作畫紙(上面畫有大花、太陽、大樹輪廓),紅色、黃色、藍色顏料若干,水粉畫筆若干。

      活動過程:

      一、觀察顏色遇水融化的過程

      1.了解瓶子蓋和搖一搖等基本的實驗操作方法,觀察顏料溶于水的過程。

      教師:看看桌上有什么東西?打開瓶蓋,看看上面有什么?

      教師蓋上瓶蓋:老師來變個魔術,把它變成"紅色飲料"。

      教師上下搖晃瓶子,使瓶蓋上的紅色顏料溶于水,變成紅色飲料。

      2.發現實驗中的科學道理。

      教師:打開瓶蓋看看,瓶蓋上面的顏料還有嗎?

      教師:原來,顏料遇到水就融化了。

      二、第一次實驗,嘗試用紅色和藍色變出紫色。

      1.傾聽教師介紹實驗操作方法,進行實驗猜測。

      2.請5位幼兒進行實驗,與同伴交流實驗的過程。

      教師重點指導如何正確蓋瓶蓋,并上下搖晃。

      3.教師根據幼兒的表述,教師記錄實驗結果。

      三、第二次實驗,發現三原色變化的秘密

      1.激發對顏色的好奇和進一步探索的興趣。

      教師:把紅色和藍色和在一起,會變成紫色。那么,把其他顏色和在一起,會發生變化嗎?

      2.幼兒自主選擇材料進行實驗。

      組一:紅色顏料水,瓶蓋上的顏色為黃色或藍色;組二:黃色顏料水,瓶蓋上的顏色為紅色或藍色;組三:藍色顏料水,瓶蓋上的顏色為紅色或黃色。

      3.幼兒交流實驗結果。

      小結:小朋友真厲害,用紅、黃、藍三種顏色變出了許多其他顏色。在我們的美術領域中,把紅、黃、藍三種顏色叫做三原色,用這三種顏色可以調出各種各樣的顏色,而這三種顏色是用別的顏色調不出來的。剛才我們用三原色調出了綠色、紫色、橙色,下次我們可以嘗試用三原色調出更多的顏色。

      四、幼兒分組嘗試用三原色作畫

      1. 教師:剛才小朋友初步學會了用三原色調色,接下來我們用三原色來作畫。希望小朋友把剛才學到的調色本領用到繪畫上,把畫畫得更美。

      組一:用紅色顏料、黃色顏料合作畫一個大太陽;組二:用黃色顏料、藍色顏料合作畫一個大樹;組三:用藍色顏料、紅色顏料合作畫一朵大花。

      2.教師簡單講評。

      教學反思:

      孩子們學習積極性高。但在開始作畫時,相當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筆,在老師的鼓勵和引領后才紛紛動筆畫。分析原因,平時鍛煉機會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認為,活動時間太長,在這次活動中,教師的活動程序清晰有序,過程生動、有趣,方法得當。富于啟發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師的教態、語言、語氣始終充滿感染力,深深吸引著孩子們情緒愉快地積極、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因此,整個活動過程氣氛活躍,效果理想。

    美術教案 篇2

      一、教材簡析:

      一年級下冊美術教材共有18課,一年級美術教學計劃分造型與表現、設計與應用、欣賞與評述、綜合與探索等課型,其中綜合與探索課比重較大,主要來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和繪畫能力和手工制作技能的探索。

      二、本冊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一年級美術教學,通過輕松的教學游戲,讓學生認識和了解形形色色的作畫方法;認識和了解繪畫基礎知識。

      (2)、智力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造型技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對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

      。(3)、思想品德目標:

      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用美學的眼光去觀察事物;進一步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興趣。

      三、教材中重點、難點分析:

      本冊的重點在于促進學生學習主體性的發揮和個性的張揚。難點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前提兼顧學生個性發展和知識技能兩方面的需要,循序漸進的傳授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提高學生的'生活技能,直接參與并親身經歷各種社會實踐活動,鼓勵學生尋找各種材料,表達自己豐富多彩的想象。

      四、學情分析:

      一年級學生經過去年美術學習,對美術有了一定的認識,知道美術不止是畫畫,還包括制作、欣賞。學生對美術有一定的興趣,學生比較活躍。由于學生的年齡小耐性較差,因此對待作業的態度不夠仔細。

      五、措施:

      (1)加強直觀教學,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加強教具的演示和學具的操作。這樣可以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美術學習,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而且可以讓學生在觀察、操作、表述中學會思維。使學生自始至終保持高漲的學習熱情,大大激發了學習的興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2)運用電教媒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電教媒體給課堂帶來了生機和活力,給學生帶來了新鮮感。

      (3)優化課堂結構,精心設計課堂情景

      倡導學生從廣泛的生活、自然、文化情景中學習,發展了學生的觀察能力、語言描述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與自我反思能力。

    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一)觀察西瓜,能用涂畫的方式表現西瓜的特征。

      (二)大膽作畫,喜歡參與美術活動。

      活動重難點:

      重點:觀察西瓜,用涂畫的方式表現西瓜的特征

      難點:嘗試用涂畫的方式表現西瓜不同形態的特征

      活動準備:

      1.西瓜、果盤、水果刀

      2.幼兒活動材料《美術》第15頁《西瓜》,幼兒作畫工具

      活動過程:

      一、西瓜長啥樣

      1.寶貝們,你們知道夏天吃得最多的是什么水果啊?

      2.今天老師帶來了你們愛吃的西瓜,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教師出示西瓜,幼兒看一看、摸一摸,說說西瓜是什么形狀的,什么顏色的,摸上去感覺怎么樣?

      3.小結:大西瓜圓溜溜的,綠綠的,上面有一條一條黑色條紋,摸上去滑滑的。

      4.教師將西瓜切成兩半,請幼兒觀察,切開的西瓜是什么形狀的?西瓜瓤是什么顏色的?西瓜籽是什么顏色的'?

      3.小結:切開的西瓜從側面看是個半圓,從上面看是個圓,里面的瓜瓤是紅色的,還有黑黑的瓜籽。

      4.教師將西瓜切成小片,幼兒觀察現在這片西瓜是什么形狀的。

      5.小結:小片的西瓜從側面看像只小船,船底彎彎的。

      三、給西瓜畫張像

      1.每組一盤西瓜放在桌子中間。

      2.引導幼兒使用活動材料《美術》第15頁,選擇相應的油畫棒進行涂色。

      3.幫助有困難的幼兒完成作品,鼓勵能力強的幼兒添畫其他樣子的西瓜,提醒他們注意西瓜注意西瓜的形狀和色彩,最后點畫黑色的籽。

      四、甜甜的西瓜真好吃

      1.完成作品后幼兒整理好工具和材料,洗干凈手,品嘗西瓜。

      2.組織幼兒集體欣賞作品,說一說最喜歡哪幅西瓜圖,為什么。

    美術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學習“刮蠟”的表現方法,體會不同性能工具的使用對配色所產生的效果,并提手不肌肉動作的靈活性、協調性。

      在玩風箏、畫風箏的活動中,感受藝術活動的樂趣。

      二、重點與難點

      重點:用牙簽刻出花紋。 難點:控制手部動作的力度。

      三、材料及環境創設 材料:油畫棒、牙簽、淡顏色的水粉顏料(淡綠、淡黃、淡蘭、淡紫等)小毛筆。

      四、活動流程

      1、放風箏——討論——示范——創作棗評價——延伸活動 放風箏,了解風箏,引起興趣。

      2、通過放風箏,教師應引導幼兒去觀察風箏的構造與平衡的關系,介紹放風箏的一些基本方法,鼓勵幼兒去嘗試,激發幼兒對風箏的興趣。

      3、討論

      (1)觀察她們各個相同的整體造型,體會用對稱的'方法畫輪廓。

      (2)欣賞、討論風箏上對稱的、五彩繽紛的圖案,激發表現美的欲望。

      4、示范。

      (1) 建議教師可根據幼兒的意愿示范畫一只風箏。

      (2)介紹刮蠟的方法:建議先讓幼兒思考刮蠟的部位,再在此部位用一支細畫棒顏色涂均勻,然后用另一種顏色覆蓋式涂在上面,最后用牙簽“刮”出花紋。

      5、創作

      在此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幼兒創作不同的造型、花紋,并引導幼兒相互學習各種不同的刮蠟部位及方法。

      6、講評

      找找有幾種不同的風箏造型,看看誰大膽嘗試過“刮蠟”大方法。鼓勵幼兒大膽創作與嘗試。

      7、延伸活動

      建議放在自選活動中去完成,有了背景色使幼兒更能體會到畫面的整體美、體驗成功感。

    美術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通過活動,使學生了解垃圾的危害。

      2、通過欣賞廢物巧利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想象能力。

      3、孩子們通過動手折籃子的活動,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1、 通過活動,增強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和參與社會生活的意識。

      2、讓學生觀察周圍環境,說出環境的變化,并了解當今社會人們是如何處理垃圾的。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垃圾給人們帶來的危害,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二、活動重難點:

      了解垃圾的危害、籃子的編折。

      三、活動準備

      1、學生對垃圾的分類進行調查。

      2、學生對垃圾的危害進行整理,查找。

      3、廢舊報紙

      四、活動過程

      (一)、提問導入,漸入新知

      教師分別向學生出示一組環境優美的圖片,一組環境被嚴重污染了的圖片,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二)、探討主題,變廢為寶

      1、師:你們知道生活中有哪些垃圾?(說說自己的小調查) 日常生活中,人們習慣將垃圾分成三類:

      一、有機垃圾:又稱濕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或餐余廢棄物。包括:瓜果皮、蔬菜皮、變質食品、剩飯菜等。

      二、無機垃圾:又稱干垃圾、可回收垃圾或可再生廢棄物。包括:廢紙、廢金屬、廢塑料、廢玻璃、廢織物(布料)等。

      三、有害垃圾:又稱危險廢棄物。包括:廢電池、過期藥品、水銀溫度計、廢油漆桶等。

      2、了解垃圾對人類生活和環境的危害

      師:那么,垃圾對人類生活和環境到底有哪些危害呢?

      我們通過上網了解到,垃圾對人類生活和環境的危害主要有:

      第一、占地過多,同時垃圾在自然界停留的時間也很長:如塑料100—200年。

      第二、污染空氣。塑料膜、紙屑和粉塵則隨風飛揚形成“白色污染”。 第三、污染水體。水面上漂著的塑料瓶和飯盒,樹枝上掛著的塑料袋、面包紙等,不僅造成環境污染,而且如果動物誤食了白色垃圾不僅會傷及健康,甚至會死亡。

      第四、火災隱患。垃圾中含有大量可燃物,遇明火或自燃易引起火災、垃圾爆炸事故不斷發生,造成重大損失。

      3、認知沖突

      師:看來啊,垃圾對我們人類的危害還真不少呢。那有什么辦法減少危害呢?(揭示課題:變廢為寶——廢物巧利用)

      那我們如何變廢為寶呢?我們可以做點什么呢?(兩種途徑,課件展示)

      (三)、欣賞借鑒,觀察學習

      出示變廢為寶的圖片,感受他人的智慧的同時,接受變廢為寶的理念。(課件展示)

      (四)動手操作,集體評價

      那同學們想不想自己動手試試,我們也來個廢物巧利用呢?請看視頻《廢舊報紙折籃子》。同學們做。

      隨機評價幾個同學的作品。

      (五)、收獲總結,拓展作業。

      今天你又有哪些收獲呢?今天放學后跟家長一起做一個由廢舊品做的小物件,咱們比一比哪個家庭做得好!

      下課!

    美術教案 篇6

      教學目的:學習疊繞紙花的制作方法,使學生能制作出大小不同的各色紙花,用于裝飾生活與娛樂環境,鍛煉手指的靈巧與協調能力,懂得生活與美術的相互關系,

      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學重點:疊繞紙花的制作方法與步驟。

      教學難點:花瓣的疊繞過程。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國慶節就要到了,

      同學們準備用哪些有美術特色的活動來迎接這個盛大的節日呢?(同學們回答)今天老師教大家一個能表達自己心意、烘托節日氣氛的方法——制作疊繞紙花。(板書課題)

      二、將授新課

      1、設問:怎樣制作紙花呢?

      2、出示已做成的'各式各樣的紙花欣賞。

      3、講授方法步驟(示范進行)

      (1)折剪花瓣

      A、剪出手掌寬,可展開成長條狀的各色皺紋紙若干疊;

      B、將其中一疊展開,再對折幾次成方塊狀;

      C、將其一頭略加修飾;

      D、展開即成花瓣。

      (2)把花瓣疊繞到細長狀小棍上。花瓣下部要先涂上漿糊,疊繞時要產生皺褶。

      (3)花萼和花莖分別用不同的綠色皺紋紙包纏,寬度約一指寬。

      三、觀摩強化

      1、認真觀摩教材上的制作步驟和提示圖。

      2、教師再示范兩次疊繞花瓣的過程。

      四、學生作業,開展競賽活動

      1、準備四個容器,將全班分為四大組開展競賽。

      2、做的又快又好的紙花才能插進容器中。

      3、請每個組推選一個代表將紙花略微組織、擺弄。

      五、展評小結

      1、每個組推選一名代表說一句簡短的慶祝國慶的話。

      2、教師小結并提出思考:紙花還能在什么場合使用?

    美術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學習一種或多種顏色撕紙拓印的方法,表現周圍環境中熟悉的小景。

      2、培養學生觀察周圍景物,概括地表現物象的能力。

      3、感受拓印畫的美。

      教學重點:在于取舍。

      教學難點:畫面布局和色彩拓印。

      課時安排:一課時

      課前準備:小景拓印畫若干幅。

      鉛筆、油畫棒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小朋友們,你們看,老師這里的這幅和我們以前畫的畫相同嗎?(不相同)

      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學生回答)

      你知道他們是怎樣畫出來的嗎?

      (不知道)

      二、新授

      1、現在請小朋友打開書本,看看書中是怎樣來畫這一幅畫的'?

      看了書本,誰來說說。

      (學生回答)

      先撕出要表達的物體,貼到底版紙上,再在上面蓋上一張紙,最后用油畫棒進行拓印。

      2、說地真好,在做之前,我們想想準備畫什么?可以在底版紙上用鉛筆打稿,要注意主次分明、高低錯落、有近有遠。

      3、在撕紙時要由近至遠,由大到小,由外到里。撕紙時兩手拇指與食指捏緊,細心地撕出圖案。

      4、擺放時先放大的,在放小的。

      5、最后,蓋上白紙,用左手按住,右手涂色拓印。涂色時用力要均勻,邊緣處要涂出痕來,多種顏色涂繪時要注意顏色與顏色之間的相互交接。

      三、學生作業,教師巡回指導

      四、作業展示及講評

    美術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拼剪圖形的操作活動,使幼兒對圖形和角產生興趣。

      2。培養幼兒的'操作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

      1。Ppt課件:圖形

      2。長方形,剪刀每人一套。

      教學具圖片

      幼兒園課件

      活動過程

      一、認識各種圖形。

      1。課件演示:圖形

      這些圖形都是什么形狀的?你能說出它們的名稱嗎?

      (長方形、圓形、三角形、星形、六角形,云,太陽,箭頭。)

      2。小朋友仔細看看這些圖形有幾個角?

      讓幼兒數一數。

      二、拼圖游戲

      1。我們來玩一個拼圖的游戲,把兩個圖拼在一起,看看會變成什么圖形,有那些變化?

      (1)教師演示:兩個圖形拼在一起變成另外一個圖形。

      兩個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

      兩個三角形拼成一個正方形、

      四個三角形拼成一個正方形等

      (2)教師演示:圖形變化后,角有沒有變化呢?

      2。幼兒操作

      請小朋友一起來試一試,自己取圖形,拼一拼,看一看。

      啟發幼兒發現,無論怎樣拼圖,三角形還是三個角,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是四個角。

      三、探索發現,剪角后的圖形變化。

      1。激發幼兒對圖形的興趣

      教師:我們已經知道,一個長方形有四個角,如果剪一刀,剪去一個角,會是什么情況呢?

      2。引導幼兒自由討論。

      3。教師操作演示三種情況

      (1)長方形剪去一個角,還有3個角。

      (2)長方形剪去一個角,還有4個角。

      (3)長方形剪去一個角,還有5個角。

      4。幼兒嘗試操作,剪一剪,看一看。

      活動延伸

      回家后,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剪一剪,長方形剪去2個角會是什么情況呢?

      剩下的圖形中還有幾個角呢?

    美術教案 篇9

      課題:漂亮的小手帕(印畫)

      課時:1課時

      教學目的:

      1〉學會用印章印畫的方法,嘗試印出不同排列方式的花紋,使畫面更加美觀。

      2〉培養幼兒對美的感受力,提高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教學重點:學習用印章印畫的方法

      教學難點:嘗試印出不同排列方式的花紋

      活動準備:

      1、不同顏色顏料數盤,顏料盤上蓋層薄海綿,并使海綿浸透顏料。

      2、每人準備幾種印章(印章也可以用瓶蓋、筆套、續扣或疏菜等代替)。

      教學過程:

      1、幼兒圍坐成圓圈玩“丟手絹”游戲。

      ①游戲1~2次后,幼兒蹲下休息,展開手絹觀察,討論什么樣的手絹漂亮?(有色彩、有花紋的漂亮)

      ②出示一張剪好花邊的白紙手帕,問幼兒:這塊手帕漂亮嗎?討論怎樣使它變得漂亮。

      2、觀察印章,幼兒探索印畫

      幼兒分別到桌邊玩印章,在準備好正方形紙上印畫,教師觀察,發現個別幼兒的`印畫規律。

      3、組織幼兒欣賞印畫(講解示范)。

      ①總結幼兒剛才的印畫,鼓勵個別幼兒說出是怎樣用小印章印畫的。

      ②根據幼兒發言,總結小印章排成橫、豎、斜排隊列,這樣圖案可以用來裝飾手帕的四邊。小印章手拉手圍成圓圈組成花朵等圖案可用來裝飾手帕中心。

      ③用不同的印章分別蘸上不同的顏料,在白紙手帕的四角、四邊或中心印出不同的花紋,也可隨意地印出花紋。

      4、提出要求,幼兒作業。

      ①鼓勵幼兒有規律的進行印畫。

      ②提醒幼兒注意衛生。

      5、舉行小手帕展示會,引導幼兒互相欣賞作品,活動結束。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美術教案美術中班教案01-07

    經典美術教案03-05

    美術的教案06-20

    (經典)美術教案07-27

    美術教案【經典】08-01

    美術教案【精選】08-02

    [精選]美術教案08-07

    (精選)美術教案08-09

    【經典】美術教案08-17

    美術教案(經典)09-06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日本精品videos | 色妞AV永久一区二区国产AV开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国产精品视频 | 日韩精品专区一二三区 | 亚洲欧美久久夜夜高潮 |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