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精選(5篇)
作為一名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語文教案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 學習11個生字。認識“角字旁”。區分“蜂和峰”與“蜜和密”
2、 能夠自主發現識字的方法;會讀本課的詞語和句子。
3、 能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把字“醒”“蜜”“蜂”寫端正、美觀。
4、 知道春天的主要特征,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麗。
教學重點:識字以及了解生字在詞語或者句子中的意思。
教學難點:記住字形,正確書寫。
教學用具:生字卡片、課件
教學時數: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感受春天
1、導入:同學們,春天已經來到了人間,細心的你發現了嗎?
2、出示課件,欣賞春天的畫面:萬木吐綠,河水解凍,小鴨戲水,柳樹發芽,百花開放。
3、多美的畫面呀!經過漫長寒冷的冬天,我們早就盼望著“春回大地”了!伸出小手和老師一起書寫課題。
二、根據教材編排特點,采取分散重難點,分層識字。
(一)初讀感悟字形。
學生借助音節、同桌互讀等方式,讀準字音,初步認識字形。
(二)在觀察、比較、聯系中建構新知。
1、讀一讀熟字。
東、 星、 牙、 地、 蝦、 雞
2、讀一讀帶音節的新字。
凍、 醒、 芽、 坪、 蜜、 鴨
3、觀察,熟字和新字誰和誰能手拉手,成為好朋友。
東——凍 星——醒 牙——芽 地——坪 蝦——蜜 雞——鴨
4、你發現了什么?
學生通過認真觀察、比較后發現新舊兩個字之間的聯系。(學生說發現)
教師提升:我們是利用熟字學習生字的`,是一種好的識字方法。
5、給生字組詞語,初步了解字義。
相機指導生字:蜜蜂的書寫。(觀察、比較、教師指導學生書寫)
(三)學文中鞏固生字,在語境中理解詞語的意思。
(1)采用不同的方法理解詞語。
a. “解凍”什么意思?誰解凍?讀詞(河水解凍)。
b.你知道“蘇醒”什么意思嗎?在春天,都誰蘇醒了?(學生自由說)這么多的事物在春天都蘇醒了,所以說是萬物蘇醒,讀。睡了一冬,終于醒了,多舒服呀,再讀讀。
c.春天,都哪些植物發芽,你觀察到了嗎?(學生說)——楊柳吐綠
萬物蘇醒:結合生活實際理解。(春天來了,什么蘇醒了?)
楊柳吐綠:換詞的方法。(楊柳發芽)
百花爭艷:聯系第2課學過的描寫春天里的畫的語句。
(2)感情朗讀,背誦這5句話。
a.把這些生字朋友送回家,讀課文,邊讀邊想象春天那美麗的畫面。
b、指名讀,認真聽,你想到了什么樣的畫面?
c、導讀:播放開頭的畫面,配樂,用你的朗讀把這么美的畫面表達出來。(練讀——指讀——齊讀)。
(3)、拓展:春天真是一個美麗的季節。有融化的河水,有戲水的鴨子,還有發芽的柳樹,還有?(生說)
四、在爭星游戲活動中鞏固生字。
可以設計找朋友游戲、以挑戰賽形式闖關游戲。
1、請你說說是怎樣記下面的生字。“一顆星”
2、找出一組形近字,再組詞。“兩顆星”
3、請你說一個或一句描寫春天的詞語或句子。“三顆星”
五、書寫生字
1、出示:醒、鴨。靜靜觀察,書寫時應注意什么?
2、學生匯報
醒:別丟了左邊“西”里的一小橫。【甲骨文、金文的“酉”字,像一個酒壇子的形狀,它的本義當指酒壇或酒壺。此字后來借用為干支名,為地支中的第十位。在漢字中凡從“酉”的字大都與酒有關,如酣、醉、釀、酌、配等。(北京大學出版社供稿))】
鴨:書寫時注意穿插避讓,鳥的橫是關鍵。
3、教師范寫。
4、學生描紅仿寫,教師巡視。
5、展示學生的書寫情況
對比觀察:欣賞評議。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了解教師節的來歷以及意義。練習用恰當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
2.指導學生把事情的經過寫具體,在表達中抒發自己的真情實感。
3.了解教師節的意義,受到愛師教育。
教學重、難點:指導學生把事情的經過寫具體,在表達中抒發自己的真情實感。
教學準備:查找范文。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明確習作要求,指導寫法。
教學過程:
一、布置預習任務。
了解自己及他人是怎樣過教師節的?
二、選材:
這次習作,在選材上有嚴格的限制,有兩個選擇:
(1)如何慶祝的教師節,屬于場面描寫。
(2)寫你和老師之間發生的事。
三、小組交流,互相啟發,確定選材。
四、寫作提示。
這次習作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把事情的經過寫具體。使你感動的事情是怎樣一步一步發展的,這些要寫清楚;特別是最讓你感動的是什么,讓你感動的具體情節,人物的動作或語言,更要寫清楚。
2.寫清楚自己當時的'真實感受。事情對你有什么觸動,你有什么想法、表現,這對表達你是怎樣受感動的非常重要,也要適當描寫。
3.在記錄教師節活動的場面時要注意記述的順序性和要有側重點,不是面面俱到,選自己感觸最深的情節詳細介紹,并能恰當地加入自己的感受更好。
五、指導成文。
六、布置作業:完成草稿。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范讀優秀作文。
2.點評草稿。
教學過程:
一、范讀優秀作文。
選擇幾篇寫得比較好的作文讀一讀。
二、點評草稿。
引導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說出文章的優點有哪些,還有什么比較好的建議。
三、進行修改。
給自己的文章做修改。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一、看圖引入,揭示課題
1. 出示課文插圖,學生看圖描述畫面。
2. 導入課題。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自讀課文,勾出生字新詞,要求讀正確。
2. 再讀課文,要求讀通順。
3. 自學生字詞。
4. 默讀課文,邊讀邊批注。
三、回憶課文主要內容
課文主要講了誰?講了他的哪些事?
四、精讀課文,感受人物形象,體會作者感情
1. 默讀思考。用“—”畫出你認為含義深刻的句子,用“”畫出寫景優美或場面生動的句子,不懂的地方用“?”標記,可用鉛筆在書上寫旁批。
2. 交流討論。
(1)讀了課文,你覺得閏土是個什么樣的少年?
學生自由發言,并在書上找相關內容說明。回答不全面可互相補充。同時進行朗讀的指導與訓練。
(閏土:機智勇敢、知識豐富、活潑可愛。)
(2)討論含義深刻的句子。
要求學生找出不理解的`句子,盡量說出對句子的理解。
(3)學生質疑解疑,教師適當點撥。
五、體會人物描寫的方法
1. 從第1、第4段中找出描寫閏土外貌、動作的詞句,仔細品讀,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2. 試背第1段。
六、拓展延伸
1. 仿照文中第1段的寫法,寫一個人物片斷。
2. 課后閱讀魯迅作品《故鄉》。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1、讀準本課14個生字的讀音,認清巧、繡、紋、腹、襯衫等字的字形,理解葦稈、小巧玲瓏、鮮艷等詞的意思。
2、讀通課文,了解課文的大意。
3、讀懂課文第2自然段是怎樣圍繞總起句把翠鳥的顏色寫具體的。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描寫外形的語言,講解句段關系,弄清總分結構
難點:講解句段關系,弄清總分結構,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
(三)課前準備:錄象
(四)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
同學們見過翠鳥嗎?(出示掛圖或標本)這種漂亮的水鳥就是翠鳥,又叫叼魚郎,在我國東部和南部許多地方都能見到。你能用自己的話介紹一下你現在見到的翠鳥嗎?
二、自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1.自學,初讀課文。
(1)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標出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3)想一想,課文從哪幾方面介紹了翠鳥?
2.檢查自學情況。
(1)認讀詞語。正音:襯衫、銳利.
給帶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a它小巧玲瓏,一雙透亮靈活的眼睛下面,長(zhǎng
cháng)著一張細長(zhǎng
cháng)的嘴。
b盡(jìn
jǐn)管小魚只(zhǐ
zhī)把頭露出水面來吹個小泡泡,可還(hái
huán)是難(nán
nàn)以逃脫翠鳥的眼睛。
(2)指名分段讀課文,評議。(每位學生讀課文總數在2遍以上)
(3)交流:課文從哪幾個方面介紹翠鳥的?
(討論得出結論,并找出相應段落:外形1、2自然段;行動3、4自然段;住處第5自然段。)
三、學習1、2兩段。
1.指名讀第1自然段,思考:這一自然段主要寫翠鳥外形一個什么特點?找出概括性的一個詞。(小巧玲瓏)
(1)理解小巧玲瓏一詞。
(2)文中哪些地方寫出它的小巧玲瓏?(一雙紅色爪、透亮靈活的眼睛,一張細長的嘴。看投影理解透亮。)
(3)用喜歡的語氣讀這一段。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過渡:翠鳥的外形不但小巧玲瓏,而且十分美麗。
2.范讀第2段,邊聽邊標句序,思考:這一段主要告訴我們什么?用劃出。(1)自學。
(2)反饋:這句話是:翠鳥的顏色非常鮮艷。用。。圈出這句話中最關鍵的一個詞。(鮮艷)
小結:像翠鳥的.顏色非常鮮艷。這句話既概括了一段話的意思,又放在一段話開頭,我們把它叫總起句,鮮艷是這句話中的中心詞。
(3)讀24句:
①從哪幾方面來介紹翠鳥羽毛的鮮艷?
②作者是怎樣描寫各部分的羽毛的呢?投影句子,與原文比較:哪一處寫得好?為什么?
③用喜愛、贊美的語氣讀好24句。
④這3句話與第1句是什么關系?(點明這樣的段式叫總分段式。)
3.齊讀這兩段,用一句話概括這兩段意思。
四、指導書寫:巧、繡、紋、腹、襯衫。
五、作業。
(1)抄寫字詞。
(2)熟讀12兩段。
(3)比一比,組詞。
逃()
隱()
疾()
襯()
桃()
穩()
病()
村()
(4)給帶點字選擇恰當的解釋。
疾飛()
①病
②恨
③快,迅速
④疼痛。
銳利()
①快或尖
②感覺靈敏
③勇往直前的氣勢。
板書:
總起分述的方法
找出總起句
主要寫什么
讀分述部分
從哪幾方面寫的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學設計思路】
落實自主學習。現代心理學認為:人的知識的獲得是自主習得的過程。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必須承認學生認知基礎,他們已經有了一定獲得信息的能力、感受語言的能力。教師要大膽放手把讀書感知——讀書感悟——讀書體情的權力給學生。葉老曾經說:“一篇文章學生也能粗略地看懂。”教師就應該引導學生“試著理解、試著揣摩”,從而獲得知識和情感體驗。
加強合作學習。合作學習利于學生間、師生間語言交流、情感溝通、思維碰撞。本課“說說自己的家鄉在哪、什么樣”的口語交際過程,應是在學生間、師生間進行的,教師要給學生交際的空間。可自由選擇合作伙伴(因區域不同而定) 、(因興趣、想法不同而定)等。其間教師要深入小組中,注意學生思維空間的打開,在合作中培養學生語言運用能力、交際能力。但此過程還要注意尊重學生的個性體驗。
力求學科整合。本課內容與美術學科聯系甚密,且學生因年齡小對畫畫又特別感興趣。教學中教師要滿足學生的這一需求,讓學生在語言與簡筆畫之間建起橋梁,培養學生的動手繪畫能力、想象能力、創新能力。
【教學目標】
1、認識“寬、蝦”等12個生字,會寫“貝、原”等6個字。
2、朗讀全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在老師的指導下,描畫自己的家鄉。盡可能多的引導學生參與語文實踐活動。
【教學重點難點】
說明:
教學重點、難點的確定要根據自己班學生的實際和家鄉的具體情況。
1、教學重點:
課文第2、3、4、5自然段,了解畫的內容,體會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2、教學難點(依據第一、二冊教材實際和學生的基礎確定難點):
感知課文描寫家鄉景色的'美麗;說自己家鄉的樣子;( 確定這個難點主要是想學生年齡小不會留心家鄉什么樣,或根本不清楚家鄉在哪。所以家鄉一詞要從廣義理解:生活的所在地、故鄉老家等。但不要出現說自己家所在的樓。)
【教學方法】
自主學習法 合作學習法 重點突破法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準備】
1、通過觀察、訪問或與家長聊天,了解自己家鄉在哪里和它的樣子。
2、用小彩筆畫自己的家鄉或想象中的家鄉的圖片。
3、課文中圖的課件或投影片。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請學生說說自己的家在哪里?
你想把自己美麗的家鄉畫下來嗎?我們先學一學課文中的小朋友是怎樣用畫筆,向我們介紹家鄉的?(由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拉近生活與學習的距離,體現學為所用,即學習有明確的目的。)
二、初讀課文,讀通課文:
1、自讀課文,要求:
借助音節讀準字音。
自主習得能力培養之一:鞏固拼音的拼讀技能;加強已識字的運用;學習認讀新字。
2、同桌或小組內互相讀課文(合作學習體現之一),要求:
⑴ 互讀互助:
讀要努力讀正確,聽要認真,發現錯誤幫他改正。
⑵ 讀后標出自然段。
思路:這一過程除訓練學生把課文讀正確外,還培養學生的合作、互助意識--學生借助他人的幫助,在合作中形成能力。建構主義學習論認為:知識不是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生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一定的情境),借助他人(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源(教材、資料、媒體、實物等)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獲得。
3、檢查反饋學生初讀課文后的識字情況:
⑴ 內容:
讀帶有生字的詞語或短句,強化識字
寬 蝦 腳 撿 貝 殼 原 奔 密 匹 市 樓
⑵ 形式:
可指名讀、可開火車讀
導語:
過渡到細讀課文,了解內容。
三、細讀課文,了解內容,感悟語言,體會情感:
第一板塊:
1、再讀課文,整體感知(把感知發現的自主學習權力留給學生,從而實現第一個從整體上了解課文內容。)
自己讀課文,想一想讀后知道了什么?
(匯報后教師要有意識讓學生知道文章的整體:什么時間誰在做什么)
第二板塊:
2、讀課文,感悟語言:
⑴ 觀察彩圖并讀課文(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方法──讓兒童畫與語言之間建立聯系,又體現學科整合思想)
① 找一找:每一個自然段與五幅彩圖的聯系。
② 說一說:指出聯系。
③ 讀一讀:相應的自然段。
⑵ 按自然段學習課文(了解自然段的內容,感悟語言,體會情感。認識第二個整體)說明:
第二、三、四、五、六自然段能結合語言與圖畫說出家鄉的美、讀出家鄉的美。
第二、三、四自然段可打破自然段的順序進行教學--按學生喜愛自然段的興趣所需,這也體現尊重學生的選擇和關注學生的個性體驗。
以第二自然段為例:(自主學習能力培養之二)
① 細讀第二自然段。(目的是引導學生由感知走入到感悟語言的情境,培養學生的語感。)
想一想這次再讀你又知道了什么?
(結合插圖、投影片或電腦課件匯報,同時啟發學生想象,在情境中感受畫面中的形象)
(匯報重點指導語言表達順序及感悟語言內涵,構成單幅圖畫的美:A、家鄉在哪里;B、家鄉怎么樣;C、畫中的人在做什么 )
結合圖畫、語境了解詞語的意思。
② 隨學生的匯報指導學生的朗讀,激發學生對家鄉的喜愛。如:
“他畫的海那么藍,那么寬。一艘艘船上裝滿了魚和蝦。”要讀出對家鄉的贊美感。
“那海灘上……”要讀出濤濤置身于海灘享受海灘給他帶來的快樂的情感。
③ 啟發想象再朗讀本自然段,回歸自然段整體。 (合作學習體現之二)
課文的第三、四、五、六自然段可放手讓學生合作學習,也可讓學生對畫面的喜愛不同,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和學習伙伴。(學習方法可同第一自然段學習方法)
⑶ 說說自己的家鄉:(學習運用書上的語言表達方法)
表述內容:
① 家鄉實景(生活的所在地、老家)
② 想象中家鄉的美麗景色。
第三板塊:
3、有語氣地朗讀全文,體會感情。(回歸文章的整體)
⑴ 自讀后指名讀。
⑵ 選擇自己喜歡的自然段并把它背誦下來。
四、作業:
1、有語氣地朗讀課文。練習背誦自己喜愛的自然段,有能力的也可背誦全文。
2、用小畫筆畫出自己的家鄉或想象中的家鄉。(讓語言與簡筆畫之間建起橋梁——體現語文學科與美術的整合。)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小學教案01-03
小學語文經典教案01-08
小學語文的教案01-10
《小學語文》教案01-26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1-11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七》教案02-04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三》教案02-03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學語文《匆匆》教案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