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3篇(經典)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課文內容,走近鄉下人家,感受田園詩情,激發學生對農村生活的興趣和熱愛。
3.帶領學生品味優美語言,積累精彩句段。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隨文章的敘述在頭腦中浮現出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從而感受到鄉村生活的美好。
教學難點:體會從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場面展現出來的鄉村生活的美。
課前準備: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聽!老師為你們帶來了什么?播放《走在鄉間的小路上》(邊出示鄉村風光圖片)看這畫面,聽這音樂,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嗎?對,這是鄉下。在鄉間的小路上,你會聞到泥土的芳香;在夜晚的池塘邊,你會聽到青蛙的鳴唱;在碧綠的草地上,你會看到成群的鴨鵝。真是太美了!這節課我們就跟隨作者陳醉云一起走進鄉村生活,走進這平凡的農家小院,去領略田園生活的美好。(板書課題)
2、①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找一找文中的哪句話寫出了作者的感受?誰來讀讀?(出示句子:“鄉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
②理解“獨特”“迷人”的含義,進而理解整段話的含義。(“獨特”是指“獨有的,與眾不同的”;“迷人”是說“吸引人”,這句話是說鄉下人家,在任何時候,在任何季節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很吸引人的美。)真是這樣嗎?同學們,我們趕快來讀一讀課文,從作者的語言描述中去發現鄉下人家“獨特”、“迷人”的美吧。
二、講讀
(一)1、那么,作者都寫了哪些獨特、迷人的鄉村風景?誰來說一說
2、交流。這么多美麗的場景,咱們嘗試著把它們寫成一首小詩吧。出示填空:屋前搭(瓜架),門前(種鮮花),(屋后春筍冒),院里(雞覓食),河中(鴨嬉戲),(門前)吃晚飯,夜靜催眠曲,鄉下人家美。讓我們一起美美地讀讀咱們寫的這首小詩吧!
(二)多美的鄉村呀!請選中你最喜歡的畫面,盡情發揮,呆會把它美美地讀給同學們聽聽。
1、屋前搭瓜架
哪位同學被屋前的瓜架給吸引了?請你讀出來給同學們聽聽。
出示句子:“青、紅的瓜,碧綠的藤和葉,構成了一道別有風趣的裝飾,比那高樓門前蹲著一對石獅子或是豎著兩根大旗桿,可愛多了。”(生讀)(展示相關圖片)
“別有風趣的裝飾”指的是什么呢?(農家屋子前攀著爬上屋檐的綠綠的藤和葉,點綴其中的青的、紅的瓜,色彩明麗,純樸自然,而且瓜棚夏天還可遮涼)
為什么說這些都是“別有風趣的裝飾”呢?(它特殊、不同,與城里的房屋門前不同)你能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這美景與城市究竟有何不同嗎?
當你看到城市里高樓林立和“高樓門前蹲著一對石獅子或是豎著兩根大旗桿”會有什么感覺?(威嚴,冷漠)與城里的威嚴、冷漠比較,鄉下更怎么樣啊?對,更顯可愛。那能用你的朗讀來表現鄉下人家的“可愛”嗎?老師也想讀讀,你覺得老師讀得如何,那你就像我這樣有感情地讀好嗎?大家再齊讀讀。從同學們的讀中老師感受出了這種可愛。
2、門前種鮮花
對于一些熱愛生活的人來說,在屋前搭一個瓜架是不夠的,你找找還有什么?(花)誰被這些花給陶醉了?你來讀讀,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象畫面。(生讀)
出示句子“有些人家,還在門前的場地上種幾株花,芍藥,鳳仙,雞冠花,大麗菊,它們依著時令,順序開放,樸素中帶著幾分華麗,顯出一派獨特的農家風光。”(展示圖片)
①你眼前出現了什么畫面?你描繪的畫面可真美。
②樸素和華麗本來是相反的,為什么課文中卻說“樸素中帶著幾分華麗”?(鄉村風光本是樸素的,鮮花的開放卻使之增添了許多明麗的色彩,所以……)時令:季節
雖然是很常見的花,但是它們開得是那么的漂亮,依著時令順序開放,一年四季都有花,這真是一派獨特的農家風光。這樣熱愛生活的人家你向往嗎?讓我們一起美美地讀吧!
3、屋后春筍冒
我們從門前來到屋后,那里有什么?(竹)又是一道獨特的風景。獨特在哪里?誰來讀讀?(課件展示圖片)
出示句子“幾場春雨過后,到那里走走,常常會看見許多鮮嫩的筍,成群地從土里探出頭來。”
(1)你從中讀懂了什么?(春雨后,竹筍長得很多很快,真是生機勃勃)從哪個字可以體會出?(是從“探”字中體會到的)
(2)探出來與長出來有什么不同?(“探”字用擬人的手法讓人感到嫩筍的迅速長勢,如同一個個淘氣頑皮的娃娃和人捉迷藏一樣從土里探出頭,充分展示了春季勃勃的生機。)
(3)你能邊讀邊做這個動作嗎?
(4)多可愛的一群小筍芽啊,告訴老師你探出頭來想干什么?你用充滿好奇、調皮地語氣讀讀(點擊不同圖片)
(5)于是它們不停地往外冒,多富有情趣的一幅畫面啊!我們一起讀讀。
4、院里雞覓食
剛才我們眼前出現的畫面都是植物,這里還有小動物呢,誰來讀讀描寫雞覓食的句子。
(1)你為什么會這么讀?男女生比賽讀,女同學讀前半句,讀出雞媽媽的'盡職盡責,男同學讀后半句,讀出雞爸爸的斗志昂揚。(像將軍)
5、河中鴨嬉戲
那河中的鴨子呢?誰讀讀?你從哪些詞中讀出了什么?(從“游戲”中讀出鴨子們生活的很自由很快樂;從“從不吃驚”中知道了這種自在、輕松、和諧的場景在農村是很常見的。)請帶著我們豐富地想象再讀讀這段話。
6、門前吃晚飯
夏天到了,你傍晚出去散步,看到的是什么?自由讀。
出示句子“天邊的紅霞,向晚的微風,頭上飛過的歸巢的鳥兒,都是他們的好友,它們和鄉下人家一起,繪成了一幅自然、和諧的田園風景畫”如果讓你畫這幅畫,你會畫上什么?(紅霞、微風、歸巢的鳥)朗讀時要把紅霞、微風、鳥兒重讀。其實把強調的詞語重讀也是一種讀書方法。誰還想讀?你讀時想到了什么?
(小結)你們看,在農村,紅霞、微風、鳥兒和鄉下人家構成了一幅自然、和諧的圖畫。(板書:自然、和諧)從同學們積極的發言中,老師感覺到你們是個和諧的班級,我們的學校要構建和諧校園,我們的城市在創建文明城市,我們的國家正在構建設和諧的社會,和諧是美的最高境界!讓我們帶著我們的理解再來朗讀這句話。
7、夜靜催眠曲
秋天的晚上,人們在紡織娘織織織呀的叫聲中進入夢鄉,你們聽!(聽夾雜著紡織娘叫的催眠曲)聽著這樣歌聲入眠,一定是一種享受啊。
三、拓展
1、課文寫了鄉下的春天、夏天、秋天,很遺憾作者沒有寫冬天,那么你想象中鄉下的冬天是怎樣的?用語言描繪一下,說給同桌聽。((出示文字“拓展:想象一下,鄉下的冬天是一幅怎樣的圖畫呢?”及相關圖片)不過老師的圖片僅供參考,同學們可以大膽想象。
2、交流。
四、總結
有了同學們這一幅冬景圖啊,現在我們真可以大膽地說——鄉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作者把鄉下人家寫得多美呀!屋前搭瓜架、門前種鮮花、屋后春筍冒、院里雞覓食、河中鴨嬉戲、門前吃晚飯、夜靜催眠曲。多么自然、和諧的畫面!多么獨特、迷人的風景!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同學們,只要我們善于觀察生活、分析生活,一定也能寫出這么優美的文章。
五: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后的的小詩《在天晴了的時候》,想一想作者描寫了哪幾種景物,是怎樣描寫的,說說你的感受。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背誦下來。
2.抄寫課文中優美的句子、段落。
板書:鄉下人家
獨特、迷人
自然、和諧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通過看圖和理解課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受到熱愛祖國錦繡河山的思想教育,陶冶其愛美的情趣。
2.引導學生學習作者細致觀察和具體形象的描寫景物的方法,培養觀察能力和理解、表達能力;了解分號的用法;模仿課文例段,學習用相同的句式寫一段話。
3.指導學生學習本課 11 個生字,會認 8 個生字,聯系課文理解“蕩漾、玩賞、屏障、竹筏、波瀾壯闊、水平如鏡、峰巒雄偉、拔地而起、連綿不斷”等詞語。
4.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重點難點]
1.指導學生理解第二、三自然段,了解漓江水和桂林山的特點。
2.指導學生想象“這樣的山圍繞著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著這樣的山”是怎樣的景象。
[課時安排] 2 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廣西最美的風景是什么嗎???對!桂林山水(板書)。那么,誰去過桂林欣賞過這一美景,可以給我們介紹一下么?
學生自由描述。
教師附和:是啊,大自然的美比人工雕琢的美更讓人感到神奇。(聽你這么一說我真想快點去看看呢。)咱們沒去過也不遺憾,來,現在我們就隨著作者到桂林去游山玩水,好嗎?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1.教師:我們快來讀書吧,看看作者陳淼是運用怎樣的語言讓桂林山水躍然紙上的。這一遍讀書,請同學們注意把課文讀正確,讀熟練,尤其要注意生字的讀音,沒讀好的地方可以反復練一練。
2.檢查生字詞的讀音。一些較難讀好的四字詞要特別注意:波瀾壯闊、水平如鏡、峰巒雄偉、拔地而起、連綿不斷。
3.指名讀通課文。
三、整體感知,領略美感
1.教師:同學們讀得多認真呀!大家預習時讀課文了吧,現在又讀了課文,你最想說的感受是什么呢?(學生紛紛發表見解。)
2.教師小結:看來,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感受,那就是??美。(板書:美)同學們從整體上把握了課文的主要內容,但要充分領略桂林山水的美,這還遠遠不夠。下面我們該怎樣讀書呢?(學生自由發言。)
3.教師小結提煉:我們可以一邊讀一邊展開想象;我們可以抓住重點的詞句體會作者這樣寫的好處;我們可以欣賞作者的表達手法……
這就叫做“品味語言”。
四、精讀第二段,品味語言
1.大家自由地讀一讀第二段課文,這一遍讀書,我們可以靜下心來,咬文嚼字地一邊讀,一邊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看能不能在腦海里再現桂林山水的美麗畫面。
你仿佛看到什么了呢?
學生若答:當我讀到……,我仿佛看到了波瀾壯闊的大海,又看到了非常平靜的西湖的水。
教師則教學:這里用了一個什么詞?(水平如鏡)不知道你是否發現,這個詞含有什么表達手法呢?(比喻)
指導讀詞。
教師:“波瀾壯闊”在這里是什么意思呢?(海水一浪趕著一浪,奔涌向前。)聲勢浩大呀!大家再聽我說一句話:“反抗日本帝國主義的群眾運動波瀾壯闊。”和剛才的意思一樣嗎?看來,理解詞語要聯系句子才行,有時同一個詞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意思完全不同了。
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呢?
學生若答:當我讀到漓江的水真靜啊……時,我仿佛看見漓江的.水非常的安靜,一點聲音也聽不到,也看不到它在流動;仿佛看見漓江的水清澈見底,江底的沙石都清晰可見;仿佛看見漓江的水非常的綠……
教師則教學:同學們都根據文中的詞句展開了豐富的想象,這也是一種品味語言的好方法。
2.比較句子。
看看,跟你們想象的一樣嗎???看配樂課件,教師旁白:這就是漓江的水,靜靜的,清清的,綠綠的,美嗎?那么,把你最喜歡的句子讀給我們聽聽吧(估計多數學生會讀第二句)。老師也是一讀這一段就喜歡上了這一句,它好在哪里呢?
請看大屏幕,我們來比較一下??(出示一句就請同學讀一句。)
漓江的水真靜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綠啊!
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很清,可以看得見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多綠啊,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
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
哪一句用在這里比較好?好在哪里?(第三句好,它是用排比的句式表達的。使句式整齊,讀起來朗朗上口;它不僅用上了排比的修辭手法,同時還用上了打比方的修辭手法,比喻非常具體,生動,形象,使我們一讀就仿佛身臨其境了……)
3.指導朗讀。
漓江的水美,作者寫得也美,還得靠我們讀得美呀。誰再來讀?(教師指名讀,教師先指導讀好第一句。)
這里的“真”是“真假”的“真”么???“多么”在這里是感嘆、贊美的語氣,該怎么讀?大家都練練。
“我聽出了一種音樂的旋律美,節奏美。”教師讀。“我聽出你控制不住對漓江的喜愛之情。”“你的聲音很柔美,我感覺到你是生怕破壞了這江水的靜謐。”“同學們的朗讀雖然不一樣,但都是在根據自己的理解表達感情啊!”一起讀。
這一句我們一起讀得多好呀!下面兩個分句,老師不指導了,相信大家能讀好,練一練吧。
教師再一次指名朗讀。
教師范讀:大家都讀得這么美,我也忍不住想讀了??(畫面出示,教師范讀。)大家覺得美吧!那么就練一練。(學生再自由讀,又指名讀。)
4.背誦課文。
現在,我們這些游客已經來到了漓江邊,坐在了竹筏小舟上,就等著導游來跟我們講解了,誰來當導游?要當好導游,當然不能拿著稿子,請你準備準備,記一記導游詞。(點名聲情并茂地講解。)
小結:讀到這里,你明白了這樣的水是什么樣的水了嗎???靜、清、綠。(板書)
五、課堂小結,練寫生字
1.這節課,我們一起領略了漓江的水美,下節課,我們還要去看看桂林的山。
2.練習書寫本課的生字詞。對筆畫較多、字形結構復雜的生字,如,“瀾、瑕”等要讓學生在看清字形的基礎上認真書寫。
六、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朗讀全文,背誦第二自然段。
七、板書設計
2 桂林山水
水美 山美
靜 清 綠 奇 秀 險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上節課,我們一起去觀賞了漓江的水,它是那樣的……(集體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這節課,我們繼續去游覽桂林的山。
二、精讀第三段,品味語言
1.過渡語:我們剛才通過讀書,通過想象,通過品味與比較,充分領略了漓江水的美。那么,“這樣的山”又是怎樣的山呢?現在請同學們自己去讀書,去品味,去想象,去發現吧!(學生自主讀書。)
2.通過讀書,你發現了些什么呢?(如“我發現這一段和上一段的結構一模一樣。”“我發現這一段中的表達手法也是用了比喻和排比。”“我發現……”)同學們,你們數一數,這一段里面有多少打比方的句子呢?(5 個。)這就是語言的魅力,正是用我們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打比方來描寫事物,才使我們讀起來格外親切、好懂。值得我們好好的學習。
3.指導朗讀。
讀讀自己喜歡的句子吧。(通過畫面理解一些重點詞,如學生匯報期間,老師自然簡筆勾勒“危峰兀立”,再如請大家看看“奇峰羅列”“翠綠的屏障”“怪石嶙峋”的畫面。不必花太多時間去解釋詞語。)
老師和學生一起配樂朗讀,背誦。
4.小結:誰能總結一下桂林山的特點呢???奇、秀、險。(板書)
5.仿照課文,寫句子。注意分號的用法。
如: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真___________啊,________得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精讀第四段,品味語言
過渡語:單看漓江的水,美;單看桂林的山,也美;可當它們共同構成一幅山水相依的圖畫時,那才是美不勝收啊!我們再來讀最后一段課文。
1.聯系全文想象一下,這“連綿不斷的畫卷”中有些什么景物?(有山、有水、有迷蒙的云霧、有綠樹紅花、有竹筏小舟等。)請同學們想象一下,桂林的山和水本來就很美,加上了云霧會怎樣?加上了綠樹紅花怎么樣?加上了竹筏小舟呢?有了人會怎樣?(學生自由想象回答。)
教師小結:有了人就有了生氣;有了人就使山水充滿了情趣;人寄情于山水之間,得到了美的享受,而山水美景也會因人的欣賞而生氣勃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已融合成一幅“連綿不斷的畫卷”,這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2.誰來聲情并茂地為這美景配上畫外音?(配上圖像、音樂。)
四、回應第一自然段
所以,我們一起思考??“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天下第一)“天下第一”的美景更因為有了人們去欣賞它,它才能得以聞名于中外啊!
五、課堂小結,拓展練習
1.同學們,你們對這個板書滿意嗎?還應加點什么呢?(“甲天下”)對,同學們真聰明,這才是全文的“文眼”呀!
2.這篇課文的結構是什么樣的?大家一起回答(“總??分??總”),條理清晰地寫出了桂林山水的美麗景色,讀到這里,相信大家一定想飽含深情地贊嘆。誰能把課題擴充為一句表示贊嘆的話?(“啊,美麗的桂林山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愛桂林山水!”“我想看桂林山水!”等。)
3.有感情地朗讀或背誦全文。
六、布置作業
1.進一步背誦課文。
2.把自己最喜歡的句段抄下來。
3.拓展閱讀《濃碧》。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學習目標:
1、 認識“術、鉛”等9個生字,會寫“由、術”等10個字。
2、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 仔細體會人物的語言,了解人物的內心活動。
教學重點:
理解李麗和林圓圓的四次對話的意思。
教學流程:
一、啟發導入
出示一片畫好的藍色的樹葉。
提問:看到這片樹葉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嗎?
對呀?樹葉怎么會是藍色的?(教師邊說邊把藍色的樹葉粘在黑板上)。那我們就一起學習19課《藍色的樹葉》,一起讀讀題目。
二、初讀課文
1、課件出示自讀要求:
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生字;喜歡讀的段落多讀幾遍;同桌合作,讀一讀新詞,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詞意。
2、匯報交流。
(1)指名讀喜歡的段落,檢查自學效果。
(2)課件演示摘蘋果游戲,識記生字:
術、鉛、惹、吐、桌、盒、注、削、皺
(3)課件出示詞語,生認讀。
皺眉 借鉛筆 趴在 削鉛筆 不由得 吞吞吐吐 盒子 惹人喜愛 臉紅
三、細讀課文
1、課件出示李麗沒畫完的畫,問:“這幅圖還缺什么呢?”(樹還沒有涂上顏色)
從這幅圖你可以知道些什么?(李麗要向林園園借綠鉛筆的原因)
齊讀第1自然段。
2.讀講第2、3、4自然段。
(1)用筆劃出李麗和林園園的四次對話。
(2)指導讀對話部分,理解詞語。
課件出示:李麗小聲對林園園說:"把綠鉛筆借給我用一用行嗎?"林園園吞吞吐吐地說:"我還沒畫完呢。"
重點理解"小聲說"、"吞吞吐吐""沒畫完"等詞語。
課件出示:李麗只好趴在桌子上看林園園畫畫。等到都畫完了,李麗說:"現在可以把你的綠鉛筆借給我了嗎?"園園說:"我怕你把筆尖弄斷了。"李麗說:"我小心一點兒。"
理解"只好"。這個詞是說李麗沒有別的辦法可想。她已經把房子、小山畫好了,只等畫樹。沒有綠鉛筆,沒法畫,所以只好等林園園把畫畫完,才又一次向林園園借。
."我怕你把筆尖弄斷了。"這是林園園的心里話,她擔心李麗使綠鉛筆時會把筆尖弄斷,實在有點舍不得借。
課件出示:林園園從盒子里拿出綠鉛筆,說:"你要注意,不要削,不要用力畫,不要畫得太多。"林園園講了三個"不要",總是擔心李麗弄壞,或者使用得太費,舍不得借。聽了林園園的話,李麗連忙說:"我只畫樹葉和小草。"
理解三個"不要"和"連忙""只畫"。("連忙"和"只畫",是講李麗一心想借用綠鉛筆,既然林園園肯借給她綠鉛筆,就立刻表示同意林園園的`要求)
課件出示:林園園皺著眉頭,說:"還畫小草嗎?太多了!"這是林園園聽到李麗說要畫小草,覺得太費綠鉛筆了,所以林園園說:"太多了!"意思是你要用,就只準畫樹葉。
(讀好對話是這篇課文教學的重點,李麗說的三句話分別要用請求、商量、誠懇的語氣來讀;林圓圓的四句話分別要讀出矛盾、擔心、吝嗇、不樂意的語氣。在逐句指導后,再組織學生把林園園和李麗的對話分角色有表情地讀,根據課件演示配音讀等。)
3.讀講第5段。
課件出示 課文段落,指名讀后,提出思考題:林園園看見李麗畫了藍樹葉,為什么臉紅了?使學生理解林園園已經認識到自己的做法是不對的,同學有困難應當熱情幫助。她因為羞愧而臉紅。
理解"用心"、"不由得"等詞語。
課件演示 從林園園的神情聯想“此時,她在想些什么?”,從而使學生受到思想教育。
4、讀完課文后,你覺得林園園和李麗是兩個怎樣的孩子?(注意不能將林圓圓當成批判對象。)
四、書寫指導
1、出示生字,學生認讀。
2、認真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找出關鍵筆畫。
3、教師范寫(請學生幫老師找不足),同學臨寫,組內互相展示,說說你有什么話要提醒你的伙伴。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小學教案01-03
小學語文經典教案01-08
小學語文的教案01-10
《小學語文》教案01-26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1-11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三》教案02-0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七》教案02-04
小學語文優秀教案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