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音樂教案>音樂教案 《音樂巨人貝多芬》優秀

    音樂教案 《音樂巨人貝多芬》優秀

    時間:2023-10-25 07:49:09 音樂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音樂教案 《音樂巨人貝多芬》優秀

      作為一名教職工,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音樂教案 《音樂巨人貝多芬》優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音樂教案 《音樂巨人貝多芬》優秀

    音樂教案 《音樂巨人貝多芬》優秀1

      教學目標:

      1、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為主,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探索精神,質疑問難中體會音樂家的偉大人格魅力。

      2、學習課文中出色的外貌描寫,體會從外貌描寫中展示人物的生活遭遇、個性氣質和精神風貌的寫作方法。

      3、在熏陶感染中培養學生頑強樂觀的人生態度。

      4、在音樂的欣賞中提高學生的感受能力,走進巨人,理解貝多芬與不幸命運抗爭的偉大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把握文章內容,學習運用肖像描寫來刻畫人物的方法。

      2、難點:理解文中幾個難句的含義。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設計:

      一、傾聽音樂,引入新課

      1、激情渲染對一個畫家來說什么最重要?對一個歌唱家來說什么最重要?那么對一個音樂家來說又是最怕什么呢?耳聾,對平常人是一部分世界的死滅,對音樂家是整個世界的死滅。整個世界死滅了而貝多芬不曾死!并且他還重造那已經死滅的世界,重造音響的王國,不但為他自己,而且為著人類。這樣一種超生和創造的力,只有自然界里那種無名的、原始的力可以相比。(傅雷)

      2、傾聽音樂

      聽一段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讓學生談談從這交響曲中聽到了什么?(聽到了貝多芬與命運抗爭的心理歷程:苦悶--絕望--不甘--抗爭……)

      3、談話引入命運常常要捉弄人呀。面對不幸,我們的音樂家貝多芬在聽不見的情況下仍不斷作曲創作,不但為他自己,而且為著人類,寫出了一部部偉大的音樂作品,重造了那美妙的音響世界。那是怎樣的一個人呢?想不想認識他?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去看看生活中的貝多芬是怎樣的一個人。

      二、 學習字詞,交流資料

      1、默讀全文,篩出生字,學習并鞏固

      2、交流有關背景資料 如貝多芬的生平簡介、貝多芬名曲創造時間與雙耳失聰的時間、其侄兒情況、其演奏會盛況三、 誦讀積累,整體感悟

      1、誦讀積累:學生比讀課文,交流感受,體會大音樂家的人格魅力。

      2、整體感悟:

      ①理清客人訪問貝多芬的全過程,其間寫了哪幾件事?記敘的主要事件:"客人"參觀貝多芬工作室;"客人"和貝多芬會面、交談;貝多芬回憶自已最后一次指揮音樂會的情景。

      ②以女傭的口吻概括那天發生的事

      ③概括一下貝多芬是一個怎樣的人?(獨立而驕傲,沉郁而堅強,嚴肅而善良,熱愛自然,追求自由,獻身音樂。)

      四、合作探究,品讀賞析

      [學習文章描寫人物外貌的技法]

      1.導人:我們聆聽了貝多芬的音樂,卻仍與他“對面不相識”,他的相貌如何?文中如何加以刻畫?

      2、合作探究:

      作者主要是通過哪個方面來刻畫貝多芬的形象的?思考其描寫的作用?

      (外貌:"仿佛要挑起整個生命的重荷"的寬闊的雙肩,那種"凝重不可逼視"的深邃的眼睛,緊閉的嘴,又顯示著他對于不幸遭遇不妥協、不屈服的堅韌無比的生命意志。)

      出示貝多芬畫像與課文中的描寫作個對照,看看像不像,像在哪?(學生讀出相似的語句)。

      3、寫作指導:成功的外貌描寫,往往能抓住最能反映人物個性特征的方面來重筆刻畫。做到以形傳神。忌面面俱到,忌"臉譜化"。

      4、人物速寫:五分鐘人物速寫(選取同班同學,描寫外貌,三五十字即可,不提及姓名,文成朗讀大家一起猜,同時教師點撥寫法得失。)

      [體會大音樂家的人格魅力]

      1、導入:莫扎特的音樂是感覺的藝術,貝多芬的音樂是靈魂的聲響。貝多芬是一位精神英雄

      2、合作探究文中貝多芬的哪些語句深深地觸動了你,而你又是如何理解這些話的?

      ①課文20小節中"一個人到田野去,有時候我想,一株樹也比一個人好……"

      (這是貝多芬耳聾后的心理寫照:被人誤解而苦悶和絕望。)

      (一方面,耳聾給貝多芬造成了交流的障礙,常常被人誤解,他的社會交往受到了極大的約束,耳聾的他比不上一棵樹,因為一棵樹尚且可以諦聽大自然的聲音;另一方面,耳聾后的貝多芬遠離人世的喧囂和紛爭,獲得了心靈的純凈和安寧,就心靈的純凈而言,社會中的人不如樹好。)

      ②課文22小節,貝多芬"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頭顱在熔巖內燃燒,拼命巴望掙扎出來"

      貝多芬把耳聾的自己比做是"倒落的火山","熔巖"指他的創作激情。他的意思是說,正當他對音樂的理解更進一步,創作欲望旺盛之時,卻遭到耳聾的打擊,但是他不甘心就此放棄他的音樂事業,"拼命"與"巴望"則表現出他與不幸命運做斗爭的決心。

      ③"聽我心里的音樂!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覺!一個樂隊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鐘里希望寫出的音樂!"

      (指的是貝多芬用"心"和生命寫的音樂,傳達出的是貝多芬對人生和生命的理解。)

      ④"他誠然孤獨,可是有'永恒'為伴"

      ("永恒"指的是音樂,貝多芬已經超越了自己,領悟到人生的真諦。)……3、小結:貝多芬是偉大的,不僅是因為他是一位杰出的'音樂家,也因為他是一位能勇敢與命運作斗爭的人。五、走近音樂,走近大師

      1、走近音樂:

      再次傾聽貝多芬的音樂《英雄》,展開想象,暢談感受

      2、走近大師:

      ①讀了這篇課文,我們在感受到貝多芬的堅強的生命意志的同時,也看到了一個作為平凡人的貝多芬,試說說貝多芬的平凡之處。

      貝多芬有著和常人一樣的喜怒哀樂,他也會像常人一樣孤獨、苦悶、煩躁、甚至絕望。當有人來拜訪他,并希望了解他時,他會感動得流淚;當無端被打擾時,他一樣會表現出不耐煩。面對耳聾的打擊,他也不免嘆息,感到軟弱。

      ②名人評語:

      羅曼·羅蘭:一個不幸的人,貧窮,殘廢,孤獨,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給他歡樂,他卻創造了歡樂來給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難來鑄成歡樂。

      六、體驗反思

      1、請同學們 試著為課文重擬標題,以此提煉中心。

      2、站在"客人"的角度談談此次訪問的收獲。

      3、如果你遇到像貝多芬這樣的命運,你會怎樣面對呢?

      七、總結存儲,拓展延伸

      1、總結存儲:

      文章按照訪問的順序,首先從女傭--貝多芬日常生活見證人的角度,交代了貝多芬的基本生活狀況和目前的精神狀態。接著,以一個初次拜訪貝多芬的陌生人的眼光,再現了貝多芬的形象。最后,作者讓主人公自己開口,袒露他的內心世界,以貝多芬對厄運的態度為中心,從外表逐步深入到貝多芬的內心世界,成功地表現出了貝多芬的獨特氣質和堅強個性。這樣既讓我們看到了一個與不幸命運頑強抗爭的偉大的貝多芬,也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現實生活中平凡的貝多芬。

      今天我們要學習貝多芬那生命不息,戰斗不止的頑強精神。因為生活不會總是一帆風順的,會有許多挫折與不幸等著我們去面對,我們只有以貝多芬那樣頑強的精神才能戰勝他們。

      2、拓展延伸:

      ①聽貝多芬其他名曲,提高藝術素養。

      ②讀《約翰·克里斯朵夫》(教師精選篇章)。

      ③像貝多芬這樣"扼住命運咽喉的人"很多,結合自己的閱讀和生活見聞,再舉出一些例子來,并簡要介紹他們的事跡

    音樂教案 《音樂巨人貝多芬》優秀2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理清文章的思路;體會本文肖像描寫的方法,學習運用肖像描寫突出人物性格特點的寫法。

      (二)過程與方法:學生通過查閱資料,了解貝多芬和作品;閱讀時,注重以人物肖像描寫訓練為主;通過反復朗讀揣摩人物形象。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了解貝多芬的痛苦,學習他與不幸命運抗爭的頑強精神,培養堅強樂觀的人生觀。

      教學重點:

      理清文章脈絡,學習外貌和語言描寫刻畫人物的寫法。

      教學難點:

      理解貝多芬“心里的音樂”;理解貝多芬語言的含義。

      課前準備:

      查字典,看注釋,熟讀課文。并查閱貝多芬的有關資料。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互動設計:

      一、導入新課:

      聽一段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讓學生回答曲名、作者。

      問:你從交響曲中聽到了什么?(我聽到貝多芬與命運抗爭的心路歷程:苦悶——絕望——不屈——抗爭……)

      貝多芬的耳疾起于28歲的時候(1798年),自此至57歲(1827年)逝世,其間二十余年時光全是聾疾為祟的時期,然而大部分的作品卻在這時期產生。站在演奏臺上聽不見聽眾掌聲的時候,他仍是繼續作曲,終于作出了最偉大的《第九交響曲》而擱筆,所以,貝多芬的偉大,決不只在于他是一個音樂家,他勇于直面人生的極度苦悶并將他的音樂融入與命運的不屈抗掙之中,他是心的英雄,他的音樂就是這英雄心的表現。

      今天,我們一起走進《音樂巨人貝多芬》一文,看看耳聾后的貝多芬,這個被命運扼住咽喉的人,在生活中是怎樣的形象?

      二、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課文。

      2.學生帶著問題自由朗讀,教師正音。

      3.四人小組討論,學生合作探究學習

      (1)“客人”是怎樣訪問貝多芬的?其間寫了哪幾件事?

      明確:“客人”來訪——女傭開門——女傭介紹貝多芬的情況——參觀貝多芬工作室——貝多芬下樓并和“客人”談話——貝多芬與“客人”共進晚餐——貝多芬回憶往事

      主要事件:“客人”參觀貝多芬工作室,貝多芬與“客人”會面,貝多芬回憶他最后一次指揮音樂的情形。

      (2)勾畫關于貝多芬的描寫的'句子,并說說貝多芬是一個怎樣的人?

      (獨立而驕傲,沉郁而堅強,嚴肅而善良,熱愛自然,追求自由,獻身音樂。)

      三、合作探究,品讀賞析 :

      (一)品讀賞析不同視角塑造人物形象

      1.女傭眼中的貝多芬:

      本文所寫的內容并不復雜,但作者的高妙之處在于:通過不同的視角來塑造人物形象。首先,讓我們來看看女傭眼中的貝多芬。書中哪些語句談到貝多芬的哪些情況?

      ——需要孤獨和安靜,生活基本能獨立自理,不拘小節。

      2.客人眼中的貝多芬:

      作為初次拜訪的客人,貝多芬的外貌會首先映入客人眼簾。來我們一起來看看客人眼中貝多芬的形象。請找出對貝多芬外貌描寫的語句。

      (1)學生精讀6——9段,找出關于貝多芬外貌的句子,說說這些描寫反映了他怎樣的內心世界。

      找出后,讓一生讀第9段,其他學生看投影的貝多芬畫像,揣摩這些描寫的作用。

      討論明確:

      兩肩極寬——能挑起整個生命的重荷命運的擔子。

      衣服陳舊不整潔,衣服后面脫著失效的助聽器——浪漫不拘小節,典型的藝術家性格。

      外貌描寫:(神情、臉、頭發、鼻子、嘴)——是一位具有剛毅、頑強、善良、執著的人,透出堅強無比的意志。

      這幾段描寫抓住了最能反映貝多芬個性的外貌特征重筆刻畫,以形傳神;外貌描寫還加上提示性格特點的語言;進行外貌描寫時使用修辭,如比喻、夸張,以其更好地表現人物性格。 兩處描寫,一是遠處,一是近處,也就是先概括后具體、逐漸描繪了貝多芬的形象。

      作用:為下文更好地寫貝多芬的生活和內心世界作了鋪墊。

      (2)教師點撥:描寫人物外貌的要旨——抓住最能反映人物個性的外貌特征重筆刻畫,要做到以形傳神,切忌面面俱到,切忌臉譜化。

      (3)學以致用:用學到的描寫人物外貌的方法,作5分鐘人物速寫,所刻畫的人物均是同班同學,不說出姓名。然后,全班交流,由大家根據所寫的外貌來判斷是誰,最后學生互評,論其寫法的得失。

      (二)學生細讀課文,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或者是觸動心弦的句子。四個人合作討論、理解、然后明確,師適時點撥與補充。

      1.“你們竟敢到獸穴里抓老獅子的毛”是什么意思?

      2.為什么貝多芬說:“一棵樹也比一個人好”?

      3.“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倒落了的火山,頭顱在熔巖內燃燒,拼命巴望掙脫出來。”你如何理解。

      4.“他誠然孤獨,可是有“永恒”為伴”,這里的永恒是指什么?

      5、“聽我心里的音樂?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覺!一個樂隊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鐘里希望寫出的音樂”,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以上問題僅供參考。課堂中還出現其他問題恰當處理。

      四、體驗與反思:

      1.讀了這篇課文,我們在感受到貝多芬的堅強的生命意志的同時,也看到了一個作為平凡人的貝多芬,試說說貝多芬的平凡之處。

      貝多芬有著和常人一樣的喜怒哀樂,他也會像常人一樣孤獨、苦悶、煩躁、甚至絕望。當有人來拜訪他,并希望了解他時,他會感動得流淚;當無端被打擾時,他一樣會表現出不耐煩。面對耳聾的打擊,他也不免嘆息,感到軟弱。

      2.仿寫閱讀,說評價的話。

      仿照范例,給貝多芬的事跡和精神,寫一段評價性的話。

      從不幸的谷底到藝術的巔峰,也許你的生命本身就是一次絕美的舞蹈,于無聲處,展現生命的蓬勃,在手臂間勾勒人性的高潔,一個樸素女子為我們呈現華麗的奇跡,心靈的震撼不需要語言,你在我們眼中是最美。

      3.聽《命運交響曲》,結合課文內容,你從一代音樂大師的身上學到什么,得到什么啟示?

      總結:通過本文的學習,了解到貝多芬在失去聽力以后,與生命頑強的斗爭,創造了音樂的輝煌,因此,我們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學習他這種精神,做生活的強者。

      4.像貝多芬這樣“扼住命運咽喉的人”很多,結合自己的閱讀和生活見聞,再舉出一些例子來,并簡要介紹他們的事跡。

      海倫凱勒:美國著名女作家。一歲半時突患急性腦充血病,連日的高燒奪去了她的視覺和聽覺,從此,她墜入了一個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入了痛苦的深淵。1887年3月3日,對海倫來說是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這天,家里為她請來了一位教師——安妮莎莉文。安妮教會她寫字、手語。然而,一個人在無聲、無光的世界里,要想與他人進行有聲語言的交流幾乎不可能,但是,海倫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夜以繼日地刻苦學習,從未放棄努力。

      奧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蘇聯作家。出生在烏克蘭一個貧困的工人家庭,11歲便開始當童工。1919年加入共青團,隨即參加國內戰爭。1923年到1924年擔任烏克蘭邊境地區共青團的領導工作,1924年加入共產黨。由于他長期參加艱苦斗爭,健康受到嚴重損害,到1927年,健康情況急劇惡化,但他毫不屈服,以驚人的毅力同病魔作斗爭。同年底,他著手創作一篇關于科托夫斯基師團的“歷史抒情英雄故事”(即《暴風雨所誕生的》)。不幸的是,唯一一份手稿在寄給朋友們審讀時被郵局弄丟了。這一殘酷的打擊并沒有挫敗他的堅強意志,反而使他更加頑強地同疾病作斗爭。

      1929年,他全身癱瘓,雙目失明。1930年,他用自己的戰斗經歷作素材,以頑強的意志開始創作長篇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小說獲得了巨大成功,受到同時代人的真誠而熱烈的稱贊。1934年,奧斯特洛夫斯基被吸收為蘇聯作家協會會員。1935年底,蘇聯政府授予他列寧勛章,以表彰他在文學方面的創造性勞動和卓越的貢獻。1936年12月22日,由于重病復發,奧斯特洛夫斯基在莫斯科逝世。

      阿炳(1893-1950):原名華彥鈞,民間音樂家,江蘇無錫人。在他34那年,雙目相繼失明,因生活所迫,流浪街頭,賣藝為生。1950年夏,中央音樂學院楊蔭瀏、曹安和教授專程來無錫為阿炳演奏錄音,此時阿炳已完全荒棄音樂達三年之久,經過三天的練習,分兩次錄音,共留下《二泉映月》《聽松》《寒春風曲》三首二胡作品和《大浪淘沙》《龍船》《昭君出塞》三首琵琶作品。后《二泉映月》、《大浪淘沙》獲二十世紀華人經典音樂作品獎。

      5.如果你遇到像貝多芬這樣的命運,你會怎樣面對呢?

      附板書:

      音樂巨人貝多芬

      何為

      外貌描寫:

      遠處

      近處:神情、臉、頭發、鼻子、嘴

      性格:剛毅、頑強、善良、執著

    音樂教案 《音樂巨人貝多芬》優秀3

      一、教材分析:

      《音樂巨人貝多芬》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一篇文章。該單元所選的文章都是描寫歷史人物的感人故事。探尋他們的足跡,學習他們的精神,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對于貝多芬的故事,初一的學生有所了解,但其了解是淺顯的,模糊的。這篇文章以細膩的'筆法,形象的描寫了這位音樂巨人獨特的個性和精神。走近他,了解他,學習他,是一次震撼人心的精神之旅。

      二、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理清文章的脈絡,把握文章的內容,培養搜索信息的能力;

      2.學習運用勾勒外貌和語言描寫刻畫人物的寫法;

      3.學習貝多芬與命運抗爭的精神,潛移默化的培養學生堅強樂觀的人生態度。

      三、學法指導:

      1、速閱讀的方法:不出聲、不回讀、不指讀、不唇讀,搜索重要信息;

      2、讀寫結合法:讀是基礎,是吸收;寫是表達,是創造。

      3、自主探究法:小組間的討論和評價。

      四、教學過程:

      (一)音樂激思,遙看大師:

      播放貝多芬的作品《命運交響曲》,要求學生閉上眼睛沉思遐想。追問:聽這曲子你想到了什么?這首曲子的名字是什么?你印象中的貝多芬是怎樣的?剛才我們與大師貝多芬進行了一次心靈的交流,今天,我們一起走進《音樂巨人貝多芬》,看看這個被稱為扼住命運咽喉的人,在生活中是一個怎樣的形象?

      (二)整體感知,走近大師

      1、快速閱讀課文,讀完四人一組討論,交流。客人是怎樣訪問貝多芬的,其間主要寫了幾件事?

      2、再談對貝多芬的認識。

      (三)局部品味,觸摸、評價大師

      剛才我們初步了解了音樂大師貝多芬,現在我們再由外表到內心對貝多芬進行更深入細致的了解。

      1、劃出描寫貝多芬外貌的句子,抓住關鍵詞語說說這些反映了貝多芬怎樣的個性?

      2、這些描寫是按照什么次序來寫的?明確:由整體到局部,局部(由上到下)

      3、貝多芬的哪些語言觸動了你的靈魂,請談談你的感受。

      在20節、22節、24節、27節等處

      4、再請學生談談:你眼中的貝多芬是一個怎樣的人?

      讓學生各抒己見,結合課文和自己舊有的知識來談。明確:獨立而驕傲,沉郁而堅強,嚴肅而善良,熱愛自然,追求自由,獻身音樂。

      (四)拓展延伸,摹寫“小我”

      1、從這篇文章中,你認為要寫好一個人物必須注意那幾點?

      明確:要通過多種描寫刻畫人物,外貌描寫(與眾不同之處,以形傳神,忌臉譜化)語言描寫(符合人物的身份、個性)

      2、寫作:《猜猜他是誰》為題,寫一個班內人物,重點通過外貌描寫和語言描寫,寫出該人物獨特的個性。交流。

      (5)回顧課文,與大師平等對話

      再次聆聽《命運交響曲》,邊聽邊寫《貝多芬,我想對你說》,寫出一兩句有獨特見解的話。相互交流。

      板書設計:

      衣著 整體

      頭發 蓬亂 上

      形 外貌 頭部 眼睛 深邃 局部

      嘴 緊閉 下

      神 獨立而驕傲,沉郁而堅強,嚴肅而善良,熱愛自然,追求自由,獻身音樂。

    音樂教案 《音樂巨人貝多芬》優秀4

      教學目標:

      1、理清本文的記敘線索,概括記敘的主要事件。初步感受貝多芬與不幸命運抗爭的心理歷程。

      2、體會課文中的出色的肖像描寫,分析人物的內心變化,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

      3、走進巨人的心靈世界,感受貝多芬與不幸命運抗爭的頑強精神,形成堅強和樂觀的人生態度。

      教學重點:

      1、把握文章內容,學習運用勾勒外貌和語言描寫刻畫人物的寫法。

      2、走進巨人的心靈世界,感受貝多芬與不幸命運抗爭的頑強精神,形成堅強和樂觀的人生態度。

      教學難點:

      1、把握文章內容,學習運用勾勒外貌和語言描寫刻畫人物的寫法。

      2、走進巨人的心靈世界,感受貝多芬與不幸命運抗爭的頑強精神,形成堅強和樂觀的人生態度。

      課前準備:

      1、學生:查字典自己解決本課的生字詞,熟讀課文;通過網絡或者書籍查閱貝多芬的有關資料。

      2、教師:準備貝多芬的資料短片和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簡介作者,導入新課

      1、課前通過多媒體播放貝多芬的資料短片。

      (讓學生初步認識貝多芬,為閱讀理解課文做好鋪墊)

      2、聽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節選),請學生初談聽音樂后的感受。

      (學生沒有深入研讀課文,不可能有較深的感觸,教師加以點撥,導入新課。課文與《命運交響曲》都表現了貝多芬與命運抗爭的心理歷程。)

      二、整體感知

      (一)明確學習目標(投影出示)

      (二)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1、標出生字詞。

      2、本文記敘的線索是什么?用自己的話概括記敘的主要事件。

      小組討論明確:

      本文的記敘線索是“客人”拜訪貝多芬的經過。

      記敘的主要事件是:“客人”參觀貝多芬工作室——貝多芬下樓開始和“客人”談話——貝多芬和“客人”共進晚餐——貝多芬回憶往事

      3、進一步感知〈〈音樂巨人貝多芬〉〉

      (1)“主播”行動:暢讀全文。讀準,讀順,讀出情味。

      (2)“記者”報道:細說過程。明思路,概事件。

      (3)“專家”點評:漫談感受。言之成句,言之有序,言之有理即可。

      “初識課文,我發現了――――――――――――――――。”

      “初識課文,我看到了――――――――――――――――。”

      “初識課文,我感受到了―――――――――――――――。”

      三、研讀賞析

      合作小組自由的、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劃出自己不理解的或者是喜歡的`句子。組內討論,理解句子的含義。然后每組推薦一名代表把小組內討論的問題和結論向全班同學匯報。同學們可以集思廣益,從而比較全面的把握課文的重難點的句子。

      教師準備:

      1、投影出示相關資料以幫助學生理解特定文句的含義。比如貝多芬名曲創作時間以及雙耳失聰的時間,其侄子情況,其演奏會盛況。

      2、為什么貝多芬說“一株樹也比一個人好”?

      這需要聯系貝多芬耳聾后的心理來分析。一方面,耳聾給貝多芬造成了交流的障礙,常常被人誤解,他的社會交往受到極大的約束,耳聾的他比不上一棵樹,因為一棵樹尚且可以諦聽大自然的聲音;另一方面,耳聾后的貝多芬遠離人世的喧囂和紛爭,獲得了心靈的純凈和安寧,就心靈的純凈而言,社會中的人不如樹好。

      3、如何理解“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頭顱在熔巖內燃燒,拼命巴望掙扎出來“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貝多芬把耳聾的自己比作是“倒落的火山”,“熔巖”指他的創作激情。他的意思是說,正當他對音樂的理解更進一步,創作欲望旺盛之時,遭到耳聾的打擊,他不甘心就此放棄他的音樂事業,“拼命”“巴望”表現他與不幸命運做斗爭的決心。

      4、“他誠然孤獨,可是有永恒為伴中的“永恒””指的是什么?

      “永恒”指作為心靈載體的音樂藝術。這句話是說,貝多芬雖然因為耳聾,與人的交流和溝通發生困難,但是這種局限又使他超越形體和言辭,直接感知人的心靈世界,進而領悟音樂的真諦。音樂成為他忠實的朋友,撫慰他的心靈,并傳達他的心聲,朋友會離去,會誤解他,但是音樂不會,音樂永遠陪伴他。

      5、“聽我心里的音樂!”指的是什么?

      貝多芬以他整個的生命和熱情從事音樂創作,音樂在貝多芬的筆下和心里,已經成為生命的象征,而樂隊只能奏出有聲的音符,卻不能完美傳達心靈的律動和生命的節奏,即貝多芬“心里的音樂”。

      四、小結:

      貝多芬與命運抗爭的心理歷程: 苦悶——絕望——不甘——抗爭——超越——領悟

      再次聽貝多芬名曲《命運交響曲》,學生暢談感受。

      第二課時

      一、引用傅雷的名言導入

      “耳聾,對平常人是一部分世界的死滅,對音樂家是整個世界的死滅。整個世界死滅了而貝多芬不肯死,并且他還重造而已經死滅的世界,重造音響的王國。不但為自己,而且為人類。這樣一種超生和創造的力,只有自然界里那種無名的、原始的力可以相比。”

      上節課我們已經深入了貝多芬的內心世界,卻仍與他“對面不相識”,他的相貌如何?文中如何加以刻畫得?(出示貝多芬畫像)

      二、品味賞析,體會文中出色的肖像描寫

      (一)學生跳讀課文,勾畫出有關貝多芬的肖像描寫的句子。

      (二)品析這些肖像描寫的作用

      (引導學生學習塑造人物的寫作方法:不單單是外表和外貌的簡單描述,而是從肖像描寫中展示貝多芬的生活遭遇、個性氣質和精神風貌)

      (三)投影出示學生自己的寫作片段(肖像描寫片段):

      我很調皮,很可愛。長著黑黑的頭發,大大的眼睛,扁扁的鼻子,紅紅的嘴唇,白白的牙齒,多可愛啊。

      請一學生對比作者對貝多芬的描寫,分析以上片段的不足。

      聯系《一面》中對魯迅的肖像描寫,進一步體會肖像描寫的以形傳神。

      黃里帶白的臉,瘦的教人擔心;頭上直豎著寸把長的頭發;牙黃羽紗的長衫;隸體“一”字似的胡須;左手里捏著一枝黃色煙嘴,安煙的一頭已經熏黑了。

      讓學生自己總結:

      寫人物的外貌要抓住特點;

      寫人物的外貌要反映人物個性。

      (四)實踐:五分鐘人物速寫

      選取全班同學進行肖像描寫,五十至一百字,不提及姓名。讓大家根據描寫說人物,師生進行點評。

      三、評說人物

      學生再讀課文,說說自己心目中的貝多芬。(根據肖像描寫,讓學生對人物形象、性格進行概括,進行評議,進而認識人物形象的典型意義)

      四、課堂小結

      (一)學生暢談學習本文的感受;

      (二)教師從貝多芬人格魅力和抓特征描寫外貌塑造人物的寫作方法兩方面作總結。

      五、布置作業

      1、將課堂練習人物速寫整理出來,寫在作文本上,不少于100字。

      2、課外閱讀《約翰。克里斯多夫》。

      課后反思:

      本文的重點在于引導學生通過解讀文字,感悟貝多芬不朽的精神魅力。通過文中的肖像描寫、語言描寫等感悟人物性格,學習作者寫作手法,同時幫助學生樹立與生活中的挫折困難不懈斗爭的精神。雄渾激昂的《命運交響曲》叩擊著人的心靈,不禁讓人想起了貝多芬這位音樂巨匠遭遇到命運的沉重打擊,但他沒氣餒。生活中,教會學生要堅強的面對挫折。本課的教學中突出了寫作手法的教學,通過文本中精彩的肖像描寫引導學生感悟貝多芬的精神境界,并聯系學生以往作文中的肖像描寫片段找出其問題之所在,在學中悟,在悟中用,達到了學以致用的目的。

      語文學習不能局限于課本,對于課本涉及到的相關知識,教師可以適當提供材料,鼓勵學生在課后有繼續鉆研的習慣,如通過網絡或者書籍查閱貝多芬的有關資料;課外閱讀《約翰。克里斯多夫》。

    【音樂教案 《音樂巨人貝多芬》優秀】相關文章:

    音樂巨人貝多芬教案04-01

    《音樂巨人貝多芬》教案02-05

    《音樂巨人貝多芬》說課稿10-11

    音樂巨人貝多芬語文教案01-09

    音樂巨人貝多芬教案(精選12篇)07-23

    音樂巨人貝多芬教案(精選15篇)03-27

    音樂巨人貝多芬教案15篇01-22

    音樂巨人貝多芬教案(15篇)01-22

    《音樂巨人貝多芬》教案15篇02-05

    《音樂巨人貝多芬》教案(15篇)02-05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中文字字幕精品码 | 亚洲AV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 | 永久中文字幕视频在线 | 色八a级在线视频品尚网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永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