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二年級數學教案>新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新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時間:2023-10-25 07:03:07 二年級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新北師大版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新北師大版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新北師大版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新北師大版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1

      教學目的:

      1、通過實例,體會生活中有大數,感受學習大數的必要性,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2、通過數正方體等活動,認識新的計數單位“千”“萬”,并體會計數單位之間的關系,了解萬以內數的組成。

      3、通過“數一數”“擺一擺”等活動,增強對大數的具體感受,發展數感。

      教學重點:認識新的記數單位“千”“萬”,并了解單位之間的關系。培養學生的數感。

      教學難點:對學生數感的培養

      教學準備:

      1、ppt和相對應的圖片

      2、學生準備長方體和正方體

      教學時間:

      教學過程二次設計

      (一)情境引入

      同學們,你能很快的把下面的數數出來嗎?

      (二)探究新知

      1、(出示大正方體)

     、艓煟豪蠋熡幸粋大正方體,這個大正方體是由很多個小正方體組成的(出示小正方體),這個大正方體是由有多少個小正方體搭成的呢?這么多,怎么數呀?你們愿不愿意數一數?一會兒以小組為單位,要求:不僅數出有多少個小正方體,還要說一說你們是怎樣數的?(學生數。)

      師:匯報要求“先說一共有多少個小正方體,再說你們小組是怎樣數的”,哪個小組愿意匯報。

      組1:我們組數有600個小正方體,我們組是這樣數的,先橫著數有10個,再豎著數有10個,10×10=100,這個正方體一共有6個面,所以是600個。

      組2:我們組數有1000個小正方體,我們組是這樣數的,先橫著數有10個,再豎著數有10個,10×10=100,100×10=1000。

      組3:我們組數有1000個小正方體,我們組是這樣數的,一個面有100,這個正方體一共有10個層,就是1000個。

      師:一共有兩種意見,一種數的結果是600個,另一種數的結果是1000個,同一個正方體怎么會出現兩種意見呢?究竟誰的是正確的?

      生1:我們數的方法不同,所以數的結果也不同。

      生2:他們數的'是6個面,我們數的是10層。

      生3:他們沒數正方體的芯。

      師:結果是600個的同學只數了6個表面,忽略了正方體里面的小正方體。下面我們看看數的結果是1000個的同學是怎樣數的。

     、朴嬎銠C演示:

      第一步:一個一個地數,數到10;

      第二步:十個十個地數,數到100;

      第三步:一百個一百個地數,一百、二百、三百……九百,數到一千。(同學跟著計算機數)

      師:誰能把同學們說的進行整理,先怎么數,再怎么數,最后怎么數。

      生:先一個一個地數,數到10;再十個十個地數,數到100;最后一百個一百個地數,數到一千。),數到10個;再十個十個地數(出示),數到100;最后一百個一百個數(出示),2個一百是多少?3個一百呢?5個一百?9個一百?數到10個一百就是多少?(出示)。10個一百是一千。(板書:10個一百是一千)

      2、師:接下來可以怎樣數?

      生:一千一千地數。

      計算機演示:一千一千地數,一千、二千、三千……九千,數到一萬。(學生一起數)

      師:一千一千地數,有幾個一千就是幾千,數到10個一千就是多少?

      生:10個一千就是一萬。(板書:10個一千是一萬)

      師:以前我們可以一個一個地數或十個十個地數,今天我們又可以怎樣數?

      生:一百一百地數、一千一千地數和一萬一萬地數。

      3、師:老師有幾幅圖,你能不能很快說出圖中有多少個小木塊?

     、賻煟航榻B一下你怎么數地這么快?

      生1:第一幅圖有100個小木塊,第二幅圖有20個小木塊,第三幅圖有5個小木塊,一共是125個小木塊。

      生2:先看1個一百,再看2個十,最后有5個一,一共是125個小木塊。

     、趲煟何抑豢吹3個十?

      生:最后的12個小木塊里有1個十,就是4個十,所以是142個小木塊。

     、蹘煟阂话僭谀牧?

      生:10個十就是100,所以是105個小木塊。

     、埽ㄈ⿷眯轮

      師:剛才我們看到的幾幅圖都是按照千、百、十、個擺好的,所以同學們很快就知道有多少個小木塊。你們每個小組都有一盆豆子,你能不能很快說出有多少粒豆子?

      生:不能。

      師:你們數一數,再擺一擺,不僅你們知道有多少個,還要讓大家也能很快看出一共有多少粒豆子。活動要求:老師為每個小組準備兩種塑料袋,大一些的你看看裝多少粒豆子比較適合,小一些的你看看裝多少粒豆子比較適合;發揮兩種塑料袋的作用數一數、擺一擺。

      小組活動(略)

      小組匯報

      師:匯報你們小組一共有多少個豆子,怎么擺的?

      組1:我們組有963個豆子。有9個百,6個十,3個一。

      組2:我們組有972個豆子。有9個百,7個十,2個一。

      組3:我們組有954個豆子。有9個百,5個十,4個一。

      組4:我們組有990個豆子。有9個百,9個十。

      組5:我們組有1012個豆子。有10個百,1個十,2個一。

      組6:我們組有988個豆子。有9個百,6個十,8個一。

      組7:我們組有995個豆子。有9個百,9個十,6個一。

      組8:我們組有933個豆子。有9個百,3個十,3個一。

      組9:我們組有910個豆子。有9個百,1個十。

      組10:我們組有989個豆子。有9個百,8個十,9個一。

      師:哪個組比一千多,請把多的送到前面;哪個組比一千少,差幾個就到前面拿幾個。

      師:請小組代表進行匯報。

      組1:我們組有963個,還差37個,我們拿了3個十,7個一。

      組2:我們組有972個,還差28個,我們拿了2個十,8個一。

      組3:我們組有954個,還差46個,我們拿了4個十,6個一。

      組4:我們組有990個,還差10個,我們拿了1個十。

      組5:我們組有1012個,多了12個,拿走1個十,2個一。

      組6:我們組有988個,還差12個,我們拿了1個十,2個一。

      組7:我們組有995個,還差5個,我們拿了5個一。

      組8:我們組有933個,還差67個,我們拿了6個十,7個一。

      組9:我們組有910個,還差90個,我們拿了9個十。

      組10:我們組有989個,還差11個,我們拿了1個十,1個一。

      師:老師這有幾個數,請你看數擺豆子。

     、僖话俣

      ②五百四十六

      ③八百七十

     、芫虐倭闫

      師:我們班一共有10個組,如果把10個組的塑料袋湊在一起就是多少了?

      生:一萬

      師:請組長帶著你們組的豆子站到前面來。

      師生驚嘆:哇!一萬粒豆子是這么多呀!

      師:談談你有什么收獲?

      生1:我會一百一百地數、一千一千地數和一萬一萬地數數了。

      生2:我會用好辦法數豆子了。

    新北師大版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把若干物體平均分的活動中認識余數,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

      2、能根據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活動寫出除法算式,正確表達商和余數。

      教學重點:

      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況抽象為有余數的除法。

      教學難點:

      初步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

      教學準備:

      小棒、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復習平均分的含義。

      2、出示15÷3=5,并說說所表示的意思。

      二、探究新知

      1、出示10根小棒

      (1)如果這10根小棒,每2根一份,可以分成幾份?

      (2)學生動手分,并完整的說說10除以2等于5的含義。

      (10除以2等于5表示10里面有5個2.)

      2、分組操作,進行記錄。

      (1)如果這10根小棒,每3根一份,可以怎樣分?

      學生動手操作,師指名說自己分小棒的過程、結果。

      (10根小棒,每3根一份,可以分成3份,剩余1根。)

      (2)如果每3根一份,最后把10根都分完了嗎?剩下的1根為什么不繼續分下去呢?

      比一比:同樣是10根小棒,如果每人2根或3根,分得結果有什么不同?

      (3)如果把這10根小棒,每份4根、5根或6根,可以怎樣分?

      3、匯報:

      (1)指名匯報,同時將表格填寫完整。

      (2)通過自己動手分一分,你覺得根據最后得到的結果不同,可以分成幾種情況?那幾種?

      4、交流:

      (1)根據分得的結果,可以分為正好分完的和分后有剩余的兩種情況,像這種正好分完的,你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出來嗎?(生獨立列式,指名回答,并說說算式表示的含義。)

      (2)像這幾種分后有剩余的情況,仍然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如:把10根小棒,每人分3根,分給了幾人,還剩幾根?(生答)

      問:按要求怎樣列式(板書:10÷3),為什么可以用除法計算?10和3分別表示什么?

      最后可以分給幾人?也就說明10里面最多有幾個3?有沒有全部分完?還剩多少?(板書:……1(根))

      說明:沒有分完的,在商的后面寫上6個點,再把剩下的數寫上。這個數叫余數。它的單位名稱和總數一樣。(板書:10除以3等于3余1.)  (3)生齊讀算式,指名說說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問: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余數又表示什么?(余數表示在平均分時,如果分到一定的程度,剩下的已經不夠再分一份時剩下的。)

      5、揭題:像這樣的算式我們叫做有余數的除法,也就是今天我們學習的內容。(板書課題:有余數的除法)

      6、小結:在平均分時,如果分到一定的程度,剩下的已經不夠再分一份時,就可以用有余數的除法來表示。

      用算式表示,再說說算式的'含義。

      用算式表示,說說算式的含義,并說說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三、鞏固練習:課本60頁的“做一做”

      (1)學生獨立在書上圈一圈,填一填,完成第1小題。

      反饋交流:17÷2=8(組)……1(個)

      23÷3=7(組)……2(個)

      說說這兩道算式商和余數各是多少,分別表示什么?

      (2)完成第2小題。

      先用學具按要求擺一擺,然后根據擺的結果填空。

      展示個別學生的填空情況,說說每道題中的商和余數各表示什么?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練習十四”第1題。

      引導學生理解題意,這是一道開放題,三種裝法,不同的選擇會有不同的結果,根據自己的選擇,圈一圈,然后填空,教師指名回答。

      2、完成教材“練習十四”第2題。

      出示題目14只小鴨,每( )只一份,有( )份,還剩()只。

      14÷□= □(份)…… □(只)

      14只小鴨,平均分成()份,每份有()只,還剩()只

      14÷□= □(只)…… □(只)

      學生獨立思考,用小棒代替鴨子分一分,看看每份能分多少,是否有剩余。全班交流,集體訂正。

      四、全課小結: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認識有余數的除法

      正好分完的 分后有剩余的

      10÷2=5(份) 10÷3=3(份)……1(根)

      6÷2=3(盤) 7÷2=3(盤)……1(個)

    新北師大版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3

      教學目標

      (一)使學生初步學會解答比較容易的兩步應用題,理解數量關系,掌握解答方法。

      (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答問題的能力。

      (三)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分析數量關系。

      難點:理解數量關系。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準備

      補充問題,再解答

      1.商店里有24個皮球,賣出20個,________?

      24-20=4(個)

      答:還剩4個。

      2.商店里有4盒皮球,每盒6個,________?

      6×4=24(個)

      答:一共有24個皮球。

      師說:剛才同學們這兩道題做得很好,請同桌的兩個同學討論一下,能不能將這兩道題合并成一道兩步計算的'應用題?

      生答:商店里有4盒皮球,每盒6個,賣出20個,還剩多少個?

      師說:這道由兩個一步計算的應用題合并成的兩步計算的應用題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例2,你們會解答嗎?

      (二)學習新課

      1.出示例2

      例2商店里有4盒皮球,每盒6個,賣出20個,還剩多少個?

      問:解答兩步計算的應用題先干什么?

      生答:讀懂題意。

      師說:請同學們自由讀題,讀懂題意的同學就坐好。(指名一同學讀題)

      問:讀懂題意再干嗎?

      生答:劃出已知、求。

      師問:誰來說說這道題的已知、求?

      生答:第1個已知條件是:商店里有4盒皮球。第2個已知條件是:每盒6個。第3個已知條件是:賣出20個。所求問題是:還剩多少個?(同時打出相應的投影圖或P7實物圖)

      教師問:明確了這道題的已知、求,接下來要做什么工作?(分析數量關系)

      教師問:這個工作非常重要,只有正確分析數量關系,才能正確解答。請同桌同學討論一下這道題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集體討論,教師板書:

      (1)商店一共有多少個皮球?

      6×4=24(個)

      (2)還剩多少個?

      24-20=4(個)

      答:還剩4個。

      教師總結:解答兩步計算的應用題,要先認真讀題,找準已知、求,再想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一定能正確解答出應用題! (三)鞏固反饋

      1.做一做

      小明有6套畫片,每套3張。送給同學5張,現在有多少張畫片?

      (1)先讀題。

      (2)劃出已知、求。

      (3)想想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學生說解題思路:根據小明有6套畫片,每套3張,可以先求出一共有多少張畫片,再根據送給同學5張,可以求出現在有多少張。自己在課堂練習本上解答。教師巡視檢查。注意要把相同加數寫在前面。

      2.改一改

      問:能不能將第3個已知條件改一改,變成另一道兩步計算的應用題。

      小明有6套畫片,每套3張。又買來4張,現在有多少張?

      獨立在課堂練習本上解答。

      3.兩步計算

      84-19+6          76-(28+20)

      52-4×6           81-36÷6

      說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說說下面的應用題先算什么

      (1)工廠先蓋了5排房,每排9間。又蓋了15間,一共蓋了多少間房?

      (2)同學們栽了4行果樹,每行6棵。有15棵是杏樹,剩下的是桃樹。栽了多少棵桃樹?

      (3)食堂買來60棵白菜,吃了56棵。又買來30棵,現在有多少棵?

      (4)商店里有9袋乒乓球,每袋5個。賣了28個,現在還有多少個乒乓球?

      5.判斷哪個列式正確

      學校有5盒乒乓球,每盒9個,又買來1盒乒乓球,現在有多少個?

      (1)9×5+1            (2)9×5+9

      (3)5+1×9            (4)5×9+9×1

      如果學生判斷不出,可用紅筆圈出1盒,如果有同學判斷正確,要大力表揚,告訴學生做應用題一定要認真審題。

      6.比賽

      看誰算得又正確,又迅速。

      (1)同學們做了40朵花,送給托兒所30朵,還剩多少朵?

      (2)同學們分5組做紙花,每組做8朵。送給托兒所30朵,還剩多少朵?

      (3)老師出了20道乘法算式,16道除法算式。小華算了32道,還有幾道沒算?

      (4)老師出了4欄算式,每欄9道。小明算了34道,還有幾道沒算?

      (5)同學們做了16只紅風車,20只花風車。送給幼兒園18只,還有多少只?

      (6)同學們分4組做風車,每組做9只。送給幼兒園18只,還有多少只?

      做得快的同學可以思考下題。

      (1)同學們去看電影。一年級去了6組,每組7人。二年級去了45人。一年級去了多少人?二年級比一年級多去多少人?

    新北師大版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4

      教學目標

      (一)通過對兩種解題方法的比較,學生對兩種方法的區別與聯系更加清楚,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深刻性。

      (三)滲透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靈活運用兩種解題方法,選擇解題方案。

      難點:正確分析數量關系,選擇方案。

      教具和學具

      寫有練習題的幻燈片和幻燈。

      教學過程設計

      (一)做一做,說一說

      “一個縫紉組運來98米布,做兒童服用了48米,做嬰兒裝用了45米,還剩多少米?”要求學生獨立思考并動筆做在課堂練習本上(用兩種方法解答),教師課堂巡視,然后請兩名學生板演(每人一種方法)。

      學生甲  98-48=50(米)    學生乙  48+45=93(米)

      50-45=5(米)         98-93=5(米)

      學生解答后,教師可請學生先分析數量關系,再說說解題思路和每個算式所表示的.意義。

      (二)設疑激發興趣

      教師談話:剛才這道題同學們用兩種方法進行了解答,很好!但是在實際中我們一般只要求同學用一種方法解答,那么這里就有一個方法的選擇問題,就是選擇比較簡便的解答方法,怎樣選擇呢?下面請同學們研究兩道題,請你分別選擇一種簡便方法進行解答。

      1.光明小學藝術小組做了96個風車,送給第一幼兒園16個,第二幼兒園38個,還剩多少個?

      2.媽媽給小紅買了一雙鞋25元,又買了一雙襪子5元,給售貨員50元,請你算一算應該找回多少元錢?

      經過認真思考審題后,大部分學生第一道題選擇第一種方法解答,如下:

      96-16=80(個)       80-38=42(個)

      答:還剩42元。

      第二道題選擇第二種方法解答,如下:

      25+5=30(元)            50-30=20(元)

      答:應該找回20元。

      學生解答后,教師又請同學分別說說選擇算法的依據和解題思路及每步算式所表示的意義以加深對兩種算法的理解和掌握,提高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為了提高學生識別能力,教師可再出一組題讓學生獨立選擇方法做。

      3.王老師買口琴用了48元,買笛子用了36元,給售貨員100元,應該找回多少錢?

      4.河里有40只鴨子,先上岸7只,又上岸13只,這時河里有多少只鴨子?  教師要求同學全體動筆,列式計算解答。教師課堂巡視,尤其要照顧一下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是否也掌握了。最后請中、下等水平學生說一說解答過程。

      (三)鞏固發展

      1.食堂有38筐蘿卜。午飯吃了9筐,晚飯吃的蘿卜的筐數跟午飯同樣多,還剩多少筐?(要求用多種方法解答,并比較哪種方法簡便)

      請同學們做在課堂練習本上,然后分別請一名學生板演,其他同學可以補充。

      如:學生可能做出如下幾種解法。

      學生完成后,教師請同學分別說說選擇算法的依據和解題思路,對于用簡便方法解答的學生要給予鼓勵。

      2.鉛筆每支4角錢,小剛買了3支,給售貨員5元錢,應找回多少元錢?請學生用多種方法解答在課堂練習本上。

      (同學們可能做出以下幾種方法)

      學生完成后,進行訂正,并請同學們敘述每種解法的解題思路。同時在比較中指出解法二為最簡便解法。

      (四)比較溝通聯系

      通過上述幾道題的研究可讓學生討論一下兩種解答方法的區別與聯系(第一種解答方法是從一個數連續減去兩個數,即兩次求剩余;先減去第一個數,再減去第二個數。第二種解答方法是減去兩個數的和,即先求和,再求剩余。兩種方法雖然有所不同,但實質上是一回事,即從一個數里連續減去兩個數,就等于從這個數里減去兩個數的和,其結果不變。這一知識是我們將要學習的減法性質),以加深對兩種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解題能力。

      (五)試著做一做

      1.一支鉛筆4角錢,一塊橡皮2角錢,小華買了2支鉛筆,一塊橡皮,一共用了多少錢?

      2.鉛筆每支4角錢,小紅有1元錢,要買3支,還差多少錢?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本節課是從一個數里連續減去兩個數的應用題綜合練習課,重在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因此課堂設計從整體設計上注意:通過具體實例讓學生在親自思考解答中比較兩種方法區別與聯系進而加深和理解兩種解答方法的算理和算法,提高解題能力,培養思維的靈活性和深刻性。

    新北師大版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5

      教學目標

      (一)使學生所學的兩步計算的應用題得到系統整理和鞏固。

      (二)培養學生分析和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三)通過教學,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積極思維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和難點

      分析數量關系和正確選擇解題方法,是復習中的重點和難點。

      教具和學具

      寫有練習題的翻轉小黑板或幻燈片。

      教學過程設計

      教師啟發談話:同學們已經學習了不同數量關系的幾組兩步計算的應用題,這節課在同學們學習的基礎上進行一下復習。

      (一)想一想,議一議

      師:請同學們回憶一下,都學習了哪些不同數量關系的應用題。請同位同學互相議一議、說一說。(可給5分鐘時間)

      在同學們說的基礎上,教師出示一題。如:

      “食堂有40袋面粉,吃了16袋,又買來45袋,食堂現在有多少袋面粉?”

      (二)分析解答,變換條件和問題

      師說:這是剛才同學們在討論中講的一題,哪位同學能從條件入手分析這道題的數量關系,并說出解答方法?

      同學們經過認真思考,大部分學生能做出正確解答。

      40-16=24(袋) 24+45=69(袋)

      答:現在還有69袋面粉。

      接著,教師啟發學生改變題目的條件和問題,變為我們已經學過的其他數量關系的應用題,并能做出相應列式解答。學生由于有討論的基礎,又在教師不斷啟發和鼓勵下,因此很多同學能做出正確變換。

      變換1.食堂有40袋面粉,第一星期吃了16袋,第二星期吃了17袋,還剩多少袋?

      答:還剩7袋。

      變換2.食堂有40袋面粉,吃了16袋,剩下的8天吃完,平均每天吃多少袋面粉?

      列式:40-16=24(袋) 24÷8=3(袋)

      答:平均每天吃3袋面粉。

      變換3.食堂原有面粉30袋,又買來16袋計劃8天吃完,平均每天吃多少袋?

      列式:40+16=56(袋) 56÷8=7(袋)

      答:平均每天吃7袋。

      變換4.食堂原有面粉40袋,又買來16袋,如果每天吃7袋,可以夠吃幾天?

      列式:40+16=56(袋) 56÷7=8(天)

      答:可以吃8天。

      變換5.食堂有面粉40千克,吃了4袋,每袋裝9千克,還剩多少千克?  列式:9×4=36(千克) 40-36=4(千克)

      答:還剩4千克。

      變換6.食堂原有面粉40袋,第一天吃了6袋,第二天吃的和第一天同樣多,還剩面粉多少袋?

      ……這樣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越編興趣越高,他們所學的應用題得到全面的復習。

      (三)分析、比較、判斷

      題目進行變換時,教師可有目的地將變換的.每一道題有計劃地寫在表格里,以便于學生觀察、思考、比較。

      題目變化后,教師可逐個提出如下問題讓學生觀察、思考、分析、回答。

      1.每道題目的條件和問題是什么?

      2.請學習較好的學生從每個應用題的條件或問題入手或出發,試著分析解題思路。

      3.每道題在解答時,先算哪一步?為什么?

      4.這幾道題有什么共同特點?有什么不同?(共同特點:都是三個已知條件,一個問題;都是先算中間問題,再算最后要求的問題。不同之處是數量關系不完全相同,所以解題方法也不同)

      在學生觀察、思考、比較的基礎上,師生共同小結出解答兩步計算應用題的一般步驟:

      (1)讀題理解題意,弄清題里的條件和問題。

      (2)分析解題思路,確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列出正確算式,算出結果。

      (4)寫出答案,再檢查一下做得有沒有錯誤。

      最后教師再強調指出:解答兩步計算的應用題,關鍵是分析題里的數量關系,確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防止死記硬背,靈活選擇算法,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四)鞏固提高

      1.第一組練習(要求說出解題思路,提出中間問題)

      (1)有46張紙,出墻報用了14張,剩下的紙平均分4次用完,每次用幾張?

      (2)學校里原來有7棵楊樹,又栽了6棵楊樹,死了3棵,現在有多少棵楊樹?

      (3)食堂買白菜45千克,午飯吃了12千克,晚飯又吃了15千克,還剩多少千克?

      2.第二組練習題(要求先自己小聲分析數量關系,再列式解答)

      (1)二年級一班有22個男同學,20個女同學。每7個同學一組,全班可以分成幾組?

      (2)前進小學買1個足球和4個皮球一共用了42元。買1個足球用了18元,每個皮球多少元錢?

      (3)修花池要用94塊磚,第一次搬來36塊,第二次搬來38塊,還要搬多少塊?(用兩種方法解答)  3.第三組練習(要求補充條件,成為兩步計算的應用題)

      (1)“小熊貓”商店,共有98只氣球,________,現在有多少只氣球?

      (2)手工組做了38輛紙坦克,送給幼兒園中班7輛,________, 還剩幾輛?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本節課是應用題復習課,是通過復習使學生對所學的兩步計算的應用題得到系統整理和鞏固,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和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因此從課堂設計上注意引導學生參與,通過回憶討論把學過的應用題一一列舉出來,再經過分析、解答、變換對已經學過的兩步計算的應用題的結構特點更加清楚,又通過分析、比較、判斷等教學活動,使學生更好地掌握不同數量關系的兩步計算的應用題的解答方法,達到提高解答應用題能力的目的。

    新北師大版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6

      教學目的:

      1、探索并掌握整百、整十數的加減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計算。

      2、結合具體的情境,發展學生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3、讓學生在不斷地嘗試中體會成功的喜悅,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正確計算整百、整十數的加減法。

      教學難點整百、整十數的加減的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課件、練習卡、計數器、人民幣學具等。

      教學時間:

      教學過程

      活動一:買家電

      1、師:誰能告訴大家,你家都有哪些電器?

      2、師:看來小朋友們對電器都很熟悉,那張老師想請小朋友們跟我去買電器,幫我參考一下價錢,好嗎?

     。ㄕn件顯示:四幅電器圖)

      3、師:現在誰能告訴大家,圖上都有哪些數學信息?

      4、師:你們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呢?

      5、看來小朋友們提的問題可真不少,張老師想買一臺洗衣機和一臺電視機,共花多少錢呢?請你在練習本上寫出算式。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算式:500+800=1300(元)

      你們是怎樣算出1300元的?

      老師為你們準備了學具,請你們利用學具在小組內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6、師:誰能先說說本小組內其他同學的算法,再說自己的?

      課件演示兩種算法的計算過程。

      7、師:看來呀,小朋友們的想法都很正確,現在,老師還想知道一臺電視機比一臺洗衣機貴多少錢?你們能解決嗎?試一試。

      8、師:謝謝小朋友們剛才幫了我一個大忙,真棒!現在你能幫自己家也添置一些電器嗎?在練習本上算一算,你需要花多少錢?

      根據學生回答在黑板上板書算式。

      很好,大家都有這么多種不同的買法,請仔細觀察這些算式與我們以前學的有什么不同?

      9、師小結。

      活動二:練一練

      1、師:小朋友們已經掌握了計算方法,但是要想算得又對又快,還得進行一定的練習,你們敢不敢試試?

     。1)做練習卡上的第一題“我會做”。

     。2)做練習卡上的第二題“我能行”。

      (3)做練習卡上的第三題“我真棒”。

      活動三:說一說

      師:你今天有什么收獲嗎?二次設計

    【新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新六年級下冊數學教案02-28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05-17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11-03

    新六年級下冊數學教案4篇03-01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優秀02-02

    小學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01-07

    二年級人教版下冊數學教案02-23

    【精】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03-15

    【薦】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03-16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中文字伊人大蕉香大蕉 | 精品国产亚洲最大 | 午夜国产欧美理论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大看焦在线看 | 野外少妇被弄出喷水 | 中文字幕不卡精品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