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語文教案>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時間:2023-10-24 08:29:18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語文教案【精選6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教案【精選6篇】

    語文教案 篇1

      學習目的:

      1、理解詩人運用對比手法抒發紀念魯迅的感受,從中受到革命人生觀的教育。

      2、體會詩歌也能講道理,發表議論。

      教學重、難點

      1、目的:

      1、理解詩人運用對比手法抒發紀念魯迅的感受,從中受到革命人生觀的教育。

      2、體會詩歌也能講道理,發表議論。

      教學重、難點

      1、重點:(1)通過詩的學習,激發學生學習魯迅為代表的革命戰士的偉大精神,培養“俯首甘為孺子牛”的革命人生觀。(2)加強朗讀,在朗讀中理解詩的深刻哲理;理解了詩的深刻哲理。

      2、難點:第三、六、七節的內容理解。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預習

      1、臧(zang1)俯(fu3)踐踏(jian4)刪刈(yi4)憎惡(zeng3wu4)裝飾(shi4)

      2、解釋下列詞語:

      (1)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意思。魯迅自嘲詩里有“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詩句。

      (2)情感作野草,等著地下的火燒:比喻魯迅愿把自己的一切貢獻給革命事業。魯迅有一本散文詩集叫《野草》,他在《野草》的《題辭》里說:“我自愛我的野草,但我憎惡這以野草作裝飾的地面。地火在地下運行,奔突;溶巖一旦噴出,將燒盡一切野草。以及喬木,于是并且無可枯腐。”

      (3)華蓋:古星名。迷信的人認為人的運氣不好,是有華蓋星犯命,叫交華蓋運。但據說和尚華蓋罩頂是走好運。

      3、朗讀、背誦課文。

      二、導人

      1、作家作品簡介

      臧克家,1905年出生于山東省諸城縣臧家莊。中國現代著名詩人。從小喜愛古典詩詞。18歲以前一直生活在農村,對農民的悲慘處境有較多的了解。這段農村生活成為他以后詩歌創作的深厚基礎。1923年入濟南山東省立第一師范學校學習,開始寫作新詩。1926年參加北伐。1933年出版第一部詩集烙印,引起廣泛注意,受到歡迎。抗戰爆發前,詩人又出版了罪惡的黑手自己的寫照等詩集,進一步反映農民的疾苦,揭露和鞭撻了黑暗的舊社會。抗戰勝利后到上海。出版了反映人民疾苦、控訴蔣家王朝罪惡的政治諷刺詩集寶貝兒)生命的零度(冬天等。解放后,先后任華北大學三部研究員、人民出版社編審、全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委員、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書記、詩刊主編等職,曾選為第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這首詩是為紀念魯迅先生逝世13周年而創作的。

      2、導語

      “詩言志”,詩可抒情、可敘事,詩也能講道理,發議論,這樣的詩有人稱之為哲理詩。詩中發表的議論不是抽象的,而是帶有形象性的。是用詩的語言說出來的。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臧克家先生所寫的有的人就是這樣一首哲理詩,學習這首詩,我們要理解詩中哲理性的深刻內涵以及鏗鏘有力的語句,理解詩人運用對比手法抒情的紀念魯迅先生的感受,從中受到革命人生觀教育。

      三、正課

      1、朗讀課文。(或聽老師范讀,或聽詩歌朗讀錄音。注意朗讀者的感情流露。)

      2、提問:這首詩可以分成幾個部分?各部分的大意是什么?

      討論并歸納:全詩可分成三個部分。

      第1節為第一部分。大意是:以鮮明的對比評價了兩種截然不同的人。

      第2節到第4節為第二部分。大意是:詛咒與贊美、鞭撻與褒揚交替使用,形成相互對比,而贊美、褒揚是主旋律,作者熱情頌揚了魯迅先生戰斗而偉大的一生。

      第5節到第7節為第三部分。大意是:在對生死、榮辱、善惡、美丑議論的基礎上,使詩意升華到贊頌一種具有普遍意義的高尚的人生觀的高度。詩的容量加大了。

      3、提問第l部分中兩個“活”字和兩個“死”字有什么不同的含義。

      討論并歸納:“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指的是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的人只是軀殼活著,它們徒具形骸,雖生猶死,生命毫無價值;“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指的是一生為人民,甘愿做人民的牛馬的人,這種人雖然生命不復存在了,但他們的思想、精神永在人間。(應啟發學生。離開詩歌原句去解釋“活”與“死”是不易領會詩人深刻含義的。)

      4、第二部分從哪些方面把兩種截然不同的人作了對比?

      討論并歸納:

      (1)對人民的情感:一種是騎在人民頭上;一種是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騎”和“俯”形象地表明了兩種相反的態度和感情。

      (2)人生境界:那些雖生猶死的人,想通過樹碑立傳,達到“永垂不朽”;而像魯迅先生這樣的人則情愿充當無名的野草,當地下火噴薄而出的時候,變成熊熊列焰,“于是并且無可朽腐”(野草·題辭),這是一種徹底的.犧牲精神,一種“無我”的人生境界。

      (3)人生觀:一種給人民帶來災難;一種給人民帶來幸福。

      5、提問:這兩種人的結果如何?

      討論并歸納:騎在人民頭上的,人民把他摔挎,把人民當牛馬的,人民永遠記住他。

      6、提問:第2、3節詩里沒出現魯迅的名字、但我們一眼便可看出是在贊頌魯迅的偉大精神,原因何在?

      討論并歸納:作者說過:“對這樣一位巨人作全面的歌頌,那是很難下筆的。我只是概括地從他生前為人民奮斗犧牲而從不想到個人,在死后。人民熱烈紀念他這兩點上來表現他的偉大。”這二節中作者含蓄而形象地贊頌魯迅“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偉大精神,因為本詩副標題是“紀念魯迅有感”,同時“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讓人馬上想到魯迅的詩:“俯首甘為孺子牛”。魯迅先生野草散文詩也讓人們與詩中“情愿作野草,等著地下的火燒。”聯系起來,因此雖然詩中沒出現魯迅的名字,可讓人一看便知是魯迅的寫照。魯迅有“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偉大精神,魯迅為了革命事業甘愿貢獻自己的一切。

      四、小結

      有的人寫于1949年11月1日,新中國成立不久,10月19日是魯迅先生逝世13周年紀念日,勝利了的人民在全國各地第一次公開隆重紀念自己的偉大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臧克家先生親自參加了首都的紀念活動,目睹了革命人民隆重紀念魯迅的盛況。

      這首短詩以有的人為題,是對全詩內容所作的揭示和概括。它蘊含著深意。詩的第一節即第一部分,詩人揭示了這種深刻含意的具體內容,精辟地概括了人生的意義:“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這就使詩包含著兩個方面的內容。

      九年級語文《有的人》教學設計4由收集及整理,轉載請說明出處

      在寫作方面,這首詩也有著鮮明的特色,這就是在對比和對應中表現出深刻的哲理,這里所說的哲理,詩人并不是用一般抽象的語言來告知讀者,而是運用形象性的詩的語言向我們揭示了兩種不同的人生意義,它讓我們清楚地看到了那種高踞于人民之上的反動統治者和為人民俯首為“牛”的革命者的不同人生意義,從而啟示我們。為多數人去活,才活得有價值。

      五、作業

      1、朗讀并背誦這首詩。

      2、完成練習一第1、2、3題。

      第二課時

      一、預習

      1、背誦本詩。熟讀自嘲、野草·題辭。

      2、這首詩通過議論,給人講了一個道理,這個道理是什么?這個道理是以什么形式怎么打動讀者的。

      二、導人

      上一節課,我們通過朗讀,背誦有的人這首詩,理解了詩人運用對比手法抒發的紀念魯迅的感受,從中受到了革命人生觀的教育。通過討論還明確了對“活”與“死”的不同含義。這節課我們將進一步探討這首詩的深刻內涵。

      三、正課

      1、背誦全詩

      2、提問:第一部分用了什么修辭方法?起什么作用?是怎么評價魯迅先生的。

      討論并歸納:這一部分的詩歌主要用了連續反復的修辭方法。連續反復的修辭在這里起到了強調作用。這一強調使這一首詩的詩意升華到贊頌高尚的人生觀的高度,對評價魯迅先生是偉大的現代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起到了很有力的、很重要的作用。

      3、提問:詩歌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在內容上是怎樣呼應的?

      討論并歸納:第二部分,從不同方面舉出兩種人的不同做法,褒貶鮮明,引起人們的思考;第三部分逐一對應回答,強調了兩種不同做法所得到的不同結果。

      4、提問:這首詩的副標題是“紀念魯迅有感”,這“感”具體,形象。如果詩的第二節改成:“有的人/欺壓老百姓;/有的人/為人民服務。”行不行?請說明理由。

      討論并歸納:不行。這樣做,兩種對立的人生觀,兩種對人民截然不同的態度表達得不形象。“騎在人民頭上”這典型動作,加上“我多偉大”這典型語言,二者連結起來,非常形象的揭露了反動統治者的殘暴無恥,“俯下身子”這典型動作,加上“給人民當牛馬”這貼切的比喻、準確、生動的刻畫了魯迅先生鞠躬盡瘁為人民的形象。

      5、提問:這首詩通過討論,給人講了一個道理,這個道理是什么?它為什么能深深地打動讀者。

      討論并歸納:這首詩所要說明的道理蘊含在第一節的詩句中:“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作者由紀念魯迅聯想到深愛人民的人,并且甘愿為人民作牛馬,為人民奉獻、犧牲的人是永垂不朽的。就像魯迅先生一樣,雖然已經逝世多年,生命不存在了,但他的精神永遠活著,人民永遠在心里紀念他。作者不僅歌頌魯迅和具有魯迅那樣品質的人,也啟發和引導讀者要學習魯迅精神,做品格高尚的人。

      作者發揮了詩歌的特點,運用形象化的比喻和鮮明的對比來闡明上述道理,因而深深地打動了讀者,取得了較好的說理效果。

      6、提問:讀讀魯迅的自嘲,想想自嘲和臧克家的有的人兩首詩中表現了怎樣一種鮮明的態度。

      討論并歸納:魯迅活著的時候,反動派怕他、恨他、發動攻勢圍剿他,造謠侮辱、中傷他。面對這一切魯迅坦然處之,堅信自己的信念: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作為人民大眾的代言人,斗爭的勇士,文化的旗手,偉大的民族英雄,魯迅不屈不撓斗爭著。魯迅逝世后,反動派仍然是怕他、恨他、發動攻勢圍剿他、造謠侮辱、中傷他,而人民卻敬他,愛他。可見在對待魯迅的態度上,可以清楚地讓人們感到斗爭的激烈,這兩首詩讓我們看到了作者分明的愛憎。

      7、提問:讀讀《野草·題辭》,聯系《有的人》談談對課文有否更深的體會。

      討論并歸納:魯迅曾說過:“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牛奶,血。”而“野草”的形象,期待著地下火將它變成熊熊烈焰。這兩個形象都體現了魯迅先生對人民深沉博大的愛,象征他為人民奉獻、犧牲的精神。這樣的人雖死猶生,永遠活在人民心中。這正是詩中所要歌頌的。

      四、小結

      有的人——紀念魯迅有感這首優秀短詩,自1949年發表以來,一直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這首詩的生命力如此強盛,究其原因應該是它對革命人生觀的形成有著普遍意義。是呀,人為什么活著?不同人生觀,立場不同,就有兩種看法。以魯迅為代表的人生觀,就是為人民服務——就是“俯首甘為孺子牛”,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就是革命者

      的人生觀。與此相反,一切為自己,以別人——特別是廣大勞動人民——的利益作犧牲的人生觀,都應當是為我們所唾棄的人生觀。《有的人》表面上并沒有人生哲學的說教,這是因為作者巧妙地運用對比手法。判若天淵的愛憎讓它隱了形。事實上當人們讀到詩會立刻想到這一點。這也是這首詩創作的高明之處。

      五、作業

    語文教案 篇2

      一、談話導入,設疑激趣

      1.一個月前老師布置同學們做了一個種子發芽試驗,那么生熟兩粒種子的生長情況有什么不同呢?(學生匯報)

      老師祝賀大有的發芽試驗取得了成功,可是你們知道我們這個小試驗會和我們今天的學習有什么關系嗎?

      2.出示課題、學生讀題

      4.學習生字“盆”。

      5.讓學生就題目提問題,說說自己此時最想知道什么?

      (通過課前動手實踐,來促進學生對故事內涵的體會和理解。并在課題的置疑中,引起閱讀期待和探究興趣)

      二、初讀課文,隨文識字

      1.學生自由讀課文,老師提出希望。注意讀準字音,讀通長句子,圈出生字及生字組成的新詞,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2.復習學過的識字方法:我們以前過的識字方法有哪些?(編兒歌、加偏旁、換偏旁、猜字謎、打招呼等)。用以前所學的識字方法或更有創意的識字法來識記生字。

      3.小組交流自學所得,教師相機指導。結合本課實際自主識字的常用方法有:

      加偏旁、換偏旁:拉──位;分──盆;先──選

      區分多音字:分、盛字義和字形結合:煮、絲

      4.“提醒專家”揭示大家注意生字中的字音、字形的難點。強調平翹舌音、前后鼻音的發音難點和形近字的區分。同學間互相提醒,達到互助學習。

      5.小老師領讀、開火車讀、齊讀等多種形式鞏固讀音。

      6.逐段指名讀或齊讀來再讀課文,邊讀邊校正讀音,并在讀后交流:這位手捧空花盆的孩子叫什么?他最后成了什么人?用自己的疑難符號劃出沒有讀懂的問題。

      (遵循閱讀教學從整體入手的原則,讓學生初步整體感知故事內容。并結合識字的教學,使學生在多種形式的讀中讀準字音,鞏固識字。)

      三、細讀課文,讀中感悟

      1.王位繼承人的選拔吸引了眾多孩子的目光,到底誰會勝任如此至高的位置呢?指名朗讀課文最后一段,提問:國王為什么選雄日做繼承人呢?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第2──4自然段,邊讀邊思考,并把有關的句子劃一劃。

      3.小組合作學習,論一論,說一說國王選雄日做繼承人的原因。

      (1)提出合作學習的要求:小組內人人發言,結合課文有關句子說說國王為什么選雄日做繼承人?

      (2)學習小組開展合作學習。

      4.小組匯報交流,師生研討3.4自然段。

      (1)王位選拔賽緊張而激烈的開始了,誰都渴望著自己的花種會開出最美的花朵,那么雄日是怎樣努力的呢?你能用課文里的話說一說嗎?

      (2)動畫展示種子發芽的過程,討論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3)你能把自己對雄日的感受有感情的在第二自然段中讀出來嗎?

      a.自由放聲朗讀

      b.指名試讀,大家說說他讀得怎么樣?

      (4)練習用“十分”說話

      a.先讀課后“讀讀想想”中的句子

      b.再想想文中的“十分”可以換成什么詞?

      c.練習用“十分”說句子。

      (5)國王規定的日子來到了,許許多多的孩子穿著漂亮的衣裳,捧著盛開的鮮花擁上街頭的時候,他們會說些什么呢?如果你就是其中一人,你的心情會怎樣?該怎么說呢?

      (6)想象那份手捧鮮花的興奮心情,讀讀這段話。

      (7)就在大家高興的.時候,國王來了,請大家再讀讀。有沒有不清楚,不明白的地方?誰來說一說?

      生置疑問題:

      a.為什么國王一句話也不說?

      b.雄日為什么手捧一個空花盆呢?

      c.雄日的空花盆為什么會讓國王高興了呢?

      (8)結合學生疑問深化第4自然段的內容。

      a.國王一句話也不說,他會想什么呢?

      b.雄日手捧著空空的花盆,他心里會怎么想呢?怎樣把他的這種心情讀出來呢?

      c.你為雄日的期望落空而難過嗎?是呀,三個月的辛勤付出,帶給雄日的還是那最初時的空花盆,他能不傷心嗎?大家想象一下自己就是那個手捧空花盆的孩子,再讀這一部分。

      d.而當雄日最為難過和傷心的時候,國王卻高興了,對,那是因為他找到了自己最滿意的接班人了,所以他高興的笑起來。哈哈,老師范讀。就這樣把你的笑聲融進朗讀中,來,我們站起來,一起高興的讀一讀。

      (這是全文的重點段,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深入研讀課文,體會故事的內涵,真正懂得國王為什么選雄日做繼承人,感受雄日的誠實品質。)

      四、同樣的付出,同樣的期待,盡管在雄日的花盆中沒看到期望中的鮮花盛開,然而我們更為雄日收獲的誠實之果而高興。

      1.再讀課文,找最要好的伙伴,準備表演。

      2.表演課本劇。(可配適當的畫面和音樂背景)演后評議。

      (建立一個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把學習的權利交給了學生,演一演,評一評,體現了學生個性化,也避免了課文內容的繁瑣分析講解。)

      五、鞏固識字

      1.比一比誰的果子摘得多?(讓學生自主識字,鼓勵個性化識記方法。)

      2.給生字找朋友。

      (識字教學是低年級閱讀教學得重點。讓學生在游戲中識字形,記字音,鼓勵個性化識字和創新。)

      六、指導書寫

      1.認讀生字“分”、“要”,觀察字的結構及個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范寫“分”、“要”。

      3.學生描一描,寫一寫。

      (寫字教學也是低年級得教學重點,評價和激勵有機結合,激發學生的寫字興趣,打下良好的寫字基礎。)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積累帶有女字旁、蟲字旁、提手旁、反犬旁的生字,引導學生發現漢字的規律。

      2、積累表示動作的詞語,練習詞語搭配。

      3、練習用“非常、保護”造句。

      4、讓學生讀句子,逼供練習加標點的.符號。

      5、在讀背中積累語言。

      6、練習看圖編故事,寫故事。

      7、口語交際中訓練自己的表達能力。

      2.能力目標:

      六、作業:

      1、寫出帶下面偏旁的字。

      亻

      2、加標點,讀句子。

      ①小馬生病了嗎 ② 你看 這里的花多美啊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背一背,讀讀背背,看圖說話寫話。

      教學目標:1、學習古詩《夜宿山寺》并背下來。

      2、讀背兒歌《我喜歡》。

      3、說話寫話救小鳥,在說話中懂得要保護小鳥兒。

      教學重難點:看圖說話寫話。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二、背一背。

      1、讓學生自由朗讀古詩。

      2、指名朗讀短文,師糾正字音。

      3、小組討論不理解的意思。

      4、試著說一說詩句的意思。

      5、指導朗讀。

      6、同桌互背,指名背,齊背。

      三、讀讀背背。

      1、出示題目。

      2、問;你喜歡什么?

      3、讓學生自由朗讀古詩。

      4、指名朗讀,讀準字音。

      5、指導朗讀。

      6、說說小朋友喜歡些什么?

      7、有感情地齊讀。

      四、說話寫話。

      1、揭示說話寫話的題目:救小鳥。

      2、針對題目提出問題:

      (1) 誰去救小鳥?

      (2) 小鳥怎么啦?為什么我們要去救它呢?

      (3) 有什么辦法救小鳥呢?怎么救?

      (4)結果怎樣了呢?

      3、出示投影圖,讓學生說。

      4、學生練習編故事。

      5、指名說故事,學生評議。

      6、學生練習寫,師指導。

      五、作業:

      1、讀背《夜宿山寺》 2、修改寫話。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能說會道。

      教學目標;

      1、能認真觀察圖畫,了解圖意后展開聯想,把故事便完整。

      2、訓練學生的說話能力。

      教學重難點;能將圖意說清楚。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二、能說會道。

      1、出示四幅插圖。

      2、讓學生認真觀察圖畫。

      3、小組交流互說。

      (1)圖上畫的是什么內容?讓你想到了什么?

      (2)說說你曾經關心過誰?是怎樣做的?

      4、指名逐圖說說,集體評議。

      5、對說得好的學生進行表揚。

      三、總結。

      聽了同學們的介紹后,知道大家剛才很認真觀察圖畫,而且還是個有愛心的孩子。

      四、 作業:把四幅圖的內容講給家人聽。

      教學反思:通過字、詞拓展與交流的學習與積累,孩子們感受了祖國語言文字的內涵與底蘊,并正確運用掌握了閱讀方法,特別是口語交際中學生的表達能力得到了提升。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表達出對小魚的憐惜和對小男孩的敬佩之情。

      3、進一步樹立保護小動物、珍惜生命的意識。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前準備:

      1、生字詞卡片。

      2、插圖或課件。

      教學時數: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切入舉偶。

      1、釋題:出示課題,引導學生根據課題理解、質疑。圍繞課題你想提什么問題?(學生可能提出如下問題:什么是淺水洼?小魚為什么會跑到淺水洼里?淺水洼里的小魚怎么樣了?)教師適時出示插圖或課件,引導學生觀察理解,導入新課。

      2、談話:同學們,你們喜歡小魚嗎?如果有一條小魚不小心掉進淺水洼里你會怎么辦呢?如果是一百條,幾百條或是更多呢,你又會怎么樣呢?今天我們來學習《淺水洼里的小魚》,看看課文中的小男孩是怎樣做的呢?

      (根據學生特點,抓住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挖掘學生的認知和情感,自然引入課文。)

      (二)初讀。

      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畫出生字詞,要求讀準字音。(感知課文內容,自學生字詞,尊重主體地位,培養自學習慣和能力。)

      (三)讀思。

      1、自由選擇段落,組內同學合作讀書,全體同學參與讀書。

      2、讀后師生共同評議。

      3、你知道了什么?明白了什么?(以讀促思,加深對課文內容的整體感知,挖掘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情知體驗,培養學生讀書能力。)

      (四)識字。

      1、利用生字詞卡片,出示"我會認"中的7個生字。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互相指讀生字,并交流識字記字的方法。

      2、請學生來當小老師,帶領同學讀字詞。教師適時的強調重點字音。如:"甚、至、蒸"都是翹舌音。"死"是平舌音。同時挖掘學生個性化的識字方法和經驗向全班展示。如:"至"是以前學過的到"到"字的左半部分;"乎"是將"手"的第二筆換成點、撇;叨念要用嘴,所以"叨"是口字旁。

      3、分組開火車讀字詞比賽,評出優勝小組。讀得不準的,小組內同學互相糾正。

      (五)寫字。

      1、本課8個要寫的字中,有4個左右結構的字,結構特點都是左窄右寬,注意引導學生根據以前的寫字經驗把字寫好。其他的字,指導時可引導學生觀察它們的結構特征,重點注意自己認為的難點字的寫法。

      2、老師范寫。要"精講解,多示范,先描紅,后臨寫",指導學生把字寫正確,寫好看。要指導學生知道:"久"字的撇捺要伸展開,"乎"字的"橫"、"至"字的下橫要寫長一些,"腰"字中月字旁的"撇"、"被"中"皮"的"撇"要寫成豎撇。

      3、學生書寫,師生評議。

      作業在全班展示,并讓展示的同學談談自己的寫字經驗和感受。(識字和寫字是低年級教學的重點,也是學生語文水平發展的一個基礎所在。所以在教學中一定要抓住兒童心理和實際情況,采取靈活的形式,堅持扎實的實踐。為學生學好語文打好基礎。)

      第二課時:

      (一)對話平臺。

      (二)導入。

      [出示小魚形狀的生字卡片]同學們,每條小魚卡片后面都藏著生字或詞語,你能把它們正確地讀出來了嗎?出示字卡,指讀字詞。

      (三)讀悟。

      1、組織學生自讀第一自然段。思考:你能告訴大家你感受到了什么?

      2、啟發學生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如果你就在那個海灘上,見到了這個情景,你會想些什么?

      3、引導把自己的體驗讀出來。組織學生進行朗讀評價。(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而第1自然段可以說是故事展開的重要前提,字里行間滲透著對小魚的憐愛,很容易激發學生的同情之心。挖掘學生的閱讀體驗,可以促進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為有感情地朗讀打好情感基礎。為下文中與小男孩的情感產生共鳴作好鋪墊。提高了學生的閱讀水平。)

      (四)演讀。

      1、分小組自讀課文的2———6自然段。在熟讀的基礎上,進行分工(我、小男孩、旁白)。幾個人輪流交換角色反復練讀、表演。鼓勵學生可以加上適當的動作,有能力的同學可以把文中人物的語言背下來,真正實現"演"的感覺。

      2、檢查小組演讀情況:找兩三個小組分別上臺演讀,同學進行評議。

      (打破傳統的方法,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鼓勵學生創造性的表現,個性化的表達,在讀書與表演中深刻領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受到小男孩純真、執著、珍愛小動物的優秀品質的感召。同時,寬松的表演情境,民主的評議氛圍,培養了學生合作意識,評價意識,表現意識,促進了個性的健康發展。)

      (五)討論:

      在學生演讀的基礎上,可引導學生針對以下問題進行討論。

      1、在演讀理解的過程中,最讓你感動的是什么?為什么?

      2、"我"聽了小男孩的話和看到小男孩的表現后,會怎么想,怎么做?

      3、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想法?說說你的心里話。

      (閱讀是讀者與文章實現心靈悟對的生命歷程。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能力也是閱讀教學的重點所在。有針對性的討論,挖掘了學生的情感體驗,激發了學生的個性表達,在討論中增強了感悟,豐富了體驗,訓練了思維和表達,同時也受到了保護動物,珍愛生命的教育。)

      (六)實踐。

      完成課后"想想說說"的兩道題目,盡可地激發學生想象,鼓勵個性化的理解和表達。

      (七)擴展:

      你的家鄉有哪些常見的小動物,走近這些可愛的小動物,看它們是否受到什么威脅,它們生活的環境是否遭到破壞?如果出現這樣的情況你如何保護它們呢?

    語文教案 篇5

      基本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在“課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了“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可見,合作學習已成為《課程標準》提倡的一種新的學習方式。

      教材簡析:

      本文是馮驥才的一篇散文,他用生動的語言,引人入勝的筆調,跌宕起伏的情感變化,為我們描述了兒時的一段難忘的回。處于好奇心,“我”捅壞了馬蜂的家,毀壞他們的生活就象一種罪孽,決心“不再做一件傷害旁人的事”,并引發我們的思考——人與動物的和諧相處。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通過語言文字訓練,;理解“我”思想感情的變化,產生不傷害旁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情感。

      2、過程與方法目標: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使每一個學生都有展示的機會,培養學生合作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激發學生的主觀參與意識,在互賞互助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合作學習設計:

      我任教的班級是一個人數較多、生源雜亂的大班,針對班里學生知識基礎不等,思維反映快慢有別,自學能力高低不均但學習態度端正等實際情況,課前組織了四人學習小組,盡量使每一個小組之間的實力相對均衡。 教學中,我設計了兩次小組合作學習: 第一次合作學習的目的.是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突破重難點:讓學生在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理解“我”思想感情變化的原因。

      活動步驟:

      1、我為什么又后悔了呢?自瀆課文第二大段,畫出描寫我思想變化的句子。

      2、小組成員進行交流。 要求:組長安排組員交流各自畫下來的句子。 每個組員針對一句話說說理解。有不同意見時等同學發言完畢,再說自己的理由。 各小組自行設計匯報的方式進行匯報。

      3、其他小組評價、補充。 第二次合作學習是圍繞教學重點,使學生產生不傷害旁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情感。這正是語文課程人文性的體現。如何將工具性與人文性進行統一呢?

      活動步驟:

      1、課文學習完了,你有什么想說的嗎?把你的感受寫出來。

      2、小組交流: 1)、每位組員讀自己所寫的感受。 2)、針對組員的內容進行修改、評價。

      3、小組集體匯報。 本節課的幾點體會: 課堂上是否應該采用合作學習的方式不一定是衡量課堂教學是否成功的重要標志,關鍵是看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的“必要性”、“有效性”如何。

      (一)、合作學習的必要性。 采取合作學習,不是包羅課文全部內容,不是一哄而上,更不是把問題推給學生,而是在新知的探求過程中,發揮學習小組的作用,把每個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各種思維判斷和創新能力調動起來。因此,必須抓住教材的重點、難點和疑點問題,作為小組合作學習的重點內容。最后,把各小組的學習方法、閱讀能力和疑難問題加以綜合歸納,采取最有效的方法施教。

      (二)、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有效的合作學習離不開教師的指導。在課堂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合作技巧的指導。在學生進行活動時,教師還要隨時了解各組的進行情況,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進程,便于控制時間,也可以參與學生的討論,在爭論不休的討論中做好指導,同時可以了解到學生問題的集中點。在交流各組學習情況時,教師對于大家爭論的問題進行合理引導。 教學后記: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大膽表達,把自己的觀點說清楚,并能簡要說明理由。

      2、認真傾聽,了解別人的想法。

      3、主動交流,有表達的自信,能積極參與辯論,充分發表意見,學習應對。

      教學重難點:

      通過“辯論賽”這種特殊的交際形式,激發學生大膽表達、認真傾聽、靈活應對。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揭示話題

      1、樂樂和文文在說些什么?同學們仔細聽聽。

      2、課件插放樂樂和文文對話的情景。

      3、學生簡要敘述聽到的內容。

      4、板書話題,原來他們在進行一場有趣的爭論:春天好,還是夏天好?

      二、闡明觀點,鼓勵交流

      1、同學們,你喜歡春天,還是喜歡夏天呢?和同座小伙伴說說吧!

      2、指名上臺交流,學生參與評說。

      臺上學生說到哪個季節,課件就相機出示那個季節的動態畫面。

      如:春天(陽光明媚、冰雪融化、草兒發芽、花兒綻放、柳綠花紅)夏天(驕陽似火、知了嗚叫、游泳、喝冷飲)

      評議:兩位同學都能表達自己不同的觀點和感受,并說出自己的理由。

      評議:兩位同學表達出相同的觀點,相互補充,理由更加充分。

      3、調查觀點,分組合作交流。

      ①俗話說:“蘿卜白菜,各有所愛。”同學們,喜歡春天的請站到一、二組,喜歡夏天的請走到三、四組。

      ②和志趣相投的同學交流,一定會有遇到“知音”的感覺。在自由組合的小組里,充分交流自己喜歡春天或夏天的'感受,然后小結一下,你們各有幾大理由。

      三、組織辯論,充分交流

      看來,春天、夏天各自形成了兩大團隊,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不如舉行一場“辯論賽”一決高低,怎么樣?

      1、作為辯論賽裁判的老師宣布比賽規則。

      (觀點明確,理由充分,表達清楚。)

      2、春之隊”“夏之隊”各派兩名同學從不同角度分別闡述各隊的幾大理由。(一條理由加10分)

      3、自由辯論,形成對抗。

      自由辯論時,不再重復前面隊友的觀點,可以進行補充說明,也可以反駁對方的觀點。參與者每人加10分。

      雙方自由辯論時,教師相機評價引導,糾正語言,使其規范。

      四、小結辯論,抒發情感

      1、總結辯淪雙方的成績。

      2、小結:通過辯論這種形式,同學們積極交流各自的看法,讓我們充分了解了春天、夏天給我們帶來的快樂。春、夏、秋、冬四季的輪回交替,讓我們的地球變得美麗而神奇。我們要感謝他們。春姑娘即將遠去,夏姐蛆馬上要來接替,讓我們快和春姑娘道個別,熱情迎接夏姐姐的到來吧1

      2、學生與“春姑娘”“夏姐姐”對話。

      《語文樂園(一)》教學反思

      “語文樂園”,要體現“樂”字,讓學生樂學。在教學中,我用春姑娘這個角色串起每個知識板塊,營造詩情畫意的情景,讓學生在春姑娘的帶領下走進語文樂園的學習中。第一題“對子歌”,內容都與大自然有關,讓學生聯系大自然的實際,采用多種形式的交叉朗讀,幫助學生初步認識對對子的基本語言形式,在熟讀成誦的基礎上適當拓展,讓學生想想生活中還有哪些詞語是相對的培養學生收集對子和對對子的興趣。第二題“讀一讀,想一想”,讓孩子們合作讀,每四人一小組,一人讀一組里的一個詞語,其他同學邊聽邊想象畫面,感受詞語變現的范圍越來越大,體會詞語間的邏輯關系。學生通過朗讀、觀察、比較,發現了其中的奧妙,體驗到發現的樂趣。在“我的作品”環節,學生的想象還是很豐富的,但在表達的時候,沒有把事物當做人去描述,孩子們對春天的美好缺少觀察,所以表達上不夠生動。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1-05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詩經教案05-31

    語文關懷教案03-18

    語文翠鳥教案05-02

    《語文園地》教案05-21

    語文《所見》教案01-08

    小學語文的教案01-10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 亚洲欧美国产日韩在线观看 | 午夜在线观看的那种网站 | 亚洲精品国产911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 | 亚洲AV激情码国产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