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數學路程、時間與速度優秀教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四年級數學路程、時間與速度優秀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四年級數學路程、時間與速度優秀教案1
教學內容:
路程、時間與速度
教學目標:
1、在實際情境中,理解路程、時間與速度之間的關系。
2、根據路程、時間與速度的關系,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問題。
3、樹立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的思想。
教學重、難點:
理解路程、時間與速度之間的關系。
教學準備:主題圖。
教學方法:談話法;情境教學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談話導入
1、師: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數學問題,這些問題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出示主題圖)
2、電腦出示兩輛汽車進行拉力賽的情境,學生猜哪輛車會取勝呢?
接著出示條件:
第一輛2時行駛了120千米,第二輛3時行駛了210千米。
到底哪輛車跑得快呢?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后小組討論,如何解答?
二、探索路程、時間與速度之間的關系
1、學生思考:要想知道誰跑得快,要比較什么?你有什么辦法?
2、小組交流,明確:
要想知道誰跑得快,就要看看同一時間里誰跑得遠,誰就快。這個同一時間在這里就是1小時,那么拖拉機1小時跑了120÷2=60(千米)而面包車1小時跑了210÷3=70(千米)60<70,因此,面包車跑得快。
3、教師引導學生了解單位時間即為:
1時、1分、1秒。在單位時間內所行駛的路程叫做速度。
本題中,拖拉機的速度是60千米/時,而面包車的'速度為70千米/時。因此,面包車的速度快。
4、讓學生根據這一情境學生試著表述速度、路程、時間三者之間的關系?
速度=路程÷時間
5、看一看。
出示生活中常見的數據,拓展學生對日常生活中速度的認識,也可以把學生課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交流。引導學生關注速度。
三、鞏固練習
1、完成“試一試”第一題。
讓學生看圖,根據情境解答。
2、完成“試一試”第2題。
三個算式結合具體情境去體會、思考、交流、匯報。
3、完成“練一練”
第3題:在運算過程中讓學生獨立發現規律,并讓學生記住一些特例。可以適當擴充。
第5題:先讓學生說說根據條件,可以提出并能解決什么問題,幫助學生搞清楚三者之間的關系。特別是用“△”在圖上做標記時,要學生討論,說說你為什么畫在這個位置上?
學生小結
四、總結談話
四年級數學路程、時間與速度優秀教案2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第七冊第五單元“路程、時間與速度”。
【教學目標】
1、在實際情境中理解速度的概念并理解路程、時間與速度之間的關系。
2、根據路程、時間與速度的關系,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問題。
3、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體會學數學的價值。
【教學重點】理解并掌握路程、時間與速度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理解各數量的現實意義。
【教具準備】幻燈片演示課件
【學生分析】
在學習這部分內容之前,學生已經掌握了乘除法各部分間的關系,具備了除數是兩位數除法的計算能力,能獨立解答求每分鐘行多少米的應用題,在已有的生活實踐中,經歷了初步感知路程、時間、速度的生活經驗,能模糊地感覺到它們之間可能存在的一定關系,這些知識、能力及經驗為學生掌握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建構行程問題中的數量關系模型,解決相應的應用題提供了前提條件,并為以后學習較復雜的行程問題奠定了基礎。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請了三個小伙伴,它們有一些問題想請大家幫幫忙。
(出示課件)小牛,小象和小熊是好朋友,但是他們時常為誰跑得快的問題而爭論不休,有一天他們又碰在一起,各自炫耀起成績來:
小牛:4分鐘跑280米
小象:4分鐘跑240米
小熊:3分鐘跑240米
師:你們收集到了什么數學信息?
1、明確路程,時間
2、引導學生思考:誰跑得快?(從中任意選擇兩個小動物,比較誰跑得快?先獨立思考,再小組交流。)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培養學生從身邊生活中發現問題,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二、師生互動,探究新知
(一)、認識速度及速度單位:
1、全班交流:
1)比較小牛和小象,小象和小熊,誰跑得快?
引導學生思考:相同時間比路程遠近,相同路程比時間長短,來確定快慢。
2)比較小牛和小熊,路程不同、時間也不同,怎樣比它們的快慢呢?有什么辦法?
引導學生思考:要想知道誰跑得快,就要比較單位時間里誰跑得遠,誰就快。
學生可能出現的思路:
方法一:在相同時間內(1分鐘)比較誰跑得遠
280÷4=70(米/分)
240÷3=80(米/分)
70<80小熊快
方法二:在相同時間內(3分鐘)比較誰跑得遠
280÷4=70(米/分)
四年級數學路程、時間與速度優秀教案3
教學目標:
1、在生活情景中,理解路程、時間與速度之間的關系
2、根據路程、時間與速度之間的關系,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理解路程、時間與速度之間的關系,并能根據路程、時間與速度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
能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簡的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提出問題
(兩輛不同的汽車以不同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駛)
根據情景提出問題。哪輛汽車跑得快些?
二、獨立思考、合作探究
如何解決哪輛汽車跑得快些?使學生認識到:兩個物體體運動快慢的比較,與路程和時間都有關系,從而引出路程、時間和速度。
引出:速度=路程÷時間
三、看一看
教科書P79頁的看一看,拓展學生對日常生活中速度的認識
四、鞏固練習
1、完成P80頁的試一試的第1小題
2、完成P80頁的試一試的第2小題。
3、完成P80頁的第一小題。(在書上完成)
板書設計:
人步行的速度大約為4千米/時
人每小時大約走4千米。
速度=路程÷時間
時間=路程÷速度
路程=時間×速度
【四年級數學路程、時間與速度優秀教案】相關文章:
數學教案:路程、時間與速度02-14
《路程、時間與速度》教學反思04-22
四年級速度時間路程教學反思01-09
路程優秀作文07-12
路程的作文05-19
物理加速度教案11-06
物理《加速度》教案11-26
中班數學認識時間教案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