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要求:
★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每張紙條上都一不同的筆跡寫著同一個名字”說明了大家自愿資助受人愛戴的沃爾特、詹森回鄉,使學生感受到文中人與人之間互相幫助的融洽關系。
★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理解“每張紙條上都以不同的筆跡寫著同一個名字”說明了什么?
教學難點:
為什么每張紙條上都寫著同一個名字?
教學流程:
一、導入。
漂泊他鄉的人們,誰不希望能有機會回家看看?可偏偏就有人放棄這樣的機會。今天我們學習課文〈〈同一個名字〉〉。
二、初讀。
1.讀準字音,把課文讀流利。
2.提出不理解的詞語,互相學習。
3.課文先講了什么?再講了什么?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三、精讀。
1.“時至今日,我還記得白鐵皮屋頂上飄舞的彩帶,仿佛還能聞到意大利面食的香氣,仿佛還能聽到那動聽的歌曲。”——為什么時隔20年,作者依然對這件事的'印象如此深刻?
2.有感情地朗讀。
3.如果你是文中的“我”,看到這個結果你會怎么想?把你的感受說一說。
四、課堂練習。
1.把文中的好詞佳句抄寫下來,多讀讀。
2.小練筆。
把最近班級里發生的一件感人的事寫下來。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了解海底是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地方,激發學生熱愛自然、探索自然的興趣。
2、通過第3、4段的教學,進行句與句之間聯系的訓練。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4、朗誦課文,背誦課文第3段。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理解3、4段中的句與句之間聯系。
教學難點:
了解海底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特點。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建設綠色的家園是我們的美好愿望。但是,正如我們所看到的,許多地方都被污染了:高高的煙囪把大量的有毒氣體排放到了天空中;許多工廠把污水直接排放到了河里、海里,污染了我們的'水源……可是這些卻絲毫沒有影響到大海深處。正如書上說的:海底真是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現在,科學家正在研究如何開發利用海底資源,這一節課就讓我們深入的學習一下課文,看看大海深處到底是怎樣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
二、讀課文
1、生分讀課文(2生順讀)
2、老師指點、小結
三、教學第2、3自然段
(一)齊讀第1段
師:誰能告訴老師,大海深處是怎樣的?(從課本上找出一句話來)生:海底真是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
師:說得對!讓我們先來看一下,課本上是怎樣寫景色奇異的。
(二)學習第2、3段
1、生自讀第2段
2、師:這一段有幾句話?(4句)對!一起來看一下。
師:海浪這么大,可以用什么詞來形容?(波濤澎湃)哪位同學能夠形容一下,怎樣才算波濤澎湃?(可讓學生用手勢表演)
3、師:你看海面上波濤澎湃,海底卻怎樣?(出示投影:海底依然寧靜。)(齊讀,指導語氣,強調重讀)
師:誰能夠用一個詞來代替“依然”,保持句子意思不變?
師:為什么呢?(出示投影:的風浪也只能影響到海面以下幾十米深。)(齊讀,指導語氣,強調重讀和上一句連起來說一遍。)
4、如果你是潛水員,潛到海底會怎么樣呢?(投影:演示附表)(越往下越暗,500米以下就全黑了……)
師:在這里你發現了什么?(點點光亮)板書師:500米以下就全黑了,照理什么光亮也沒有,這里卻有許多光點,哪位同學起來讀一下這個句子,看看哪個字應該重讀。(生讀,師指點:這里的“卻”表示意思的轉折。)
師:那點點光亮像什么?(閃爍星星)(投影:點點光亮像閃爍星星)這是一個什么句子?(比喻句)師:哪位同學能仿照上面的句子說一句話?
5、再讀第2段(齊讀)
6、師:海底是寧靜的,但是否沒有一點兒聲音呢?(不是的)(投影:海底是寧靜的,但是否沒有一點兒聲音呢?不是的。齊讀。)師:“是否”是什么意思?誰能夠用一個詞來代替“是否”,保持句子意思不變?師:下面請同學們自己朗讀一下課文第3段,回答這個問題。
7、師:咱們再來看一下這個句子。(讀)像這樣的句子,一問一答就叫做設問句。(再讀。南邊兩排讀問句,北邊兩排讀答句,讀完后換讀)
8、師:也就是說,海底是------有聲音的。(板書)那么,你知道聲音是從哪里來的嗎?(小組討論)
師:海底聲音是從哪里來的?生:海底的動物常常在一起竊竊私語。師:說得對!誰能說一說“竊竊私語”是什么意思?誰能表演一下?
師:那么都有些什么聲音呢?(投影:有的……有的……有的……有的……------生讀)
師:后面一個省略號表示還有。說明海底動物發出的聲音是多種多樣的。師:那位同學能夠仿照上面的句子說一句話?
(三)小結
1、請同學們再回頭讀一下2、3自然段,看看主要講了什么?
2、剛才這兩段,合起來講了------景色奇異
板書設計:
景色奇異物產豐富
海底世界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材簡析】
這個成語故事見《戰國策.魏策》,是季梁勸魏王時說的寓言。其寓意是:無論做什么事情,必須先把方向搞正確。或者說,方向對頭,條件越好,成績越大;方向錯了,適得其反。后來人們在使用這個成語時,也針對愿望好,措施不得力的情況。
本課要求認識13個字:轅、轍、梁、駛、馳、系、旅、懇、固、執、擔、夫、駕。會寫10個字:駛、應、奔、馳、系、旅、固、執、夫、駕。
【教學目標】
1、認識13個字,能寫好10個字。
2、朗讀課文,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3、學會質疑讀懂故事,體會成語的意義。
【教學建議】
課文依照《戰國策》體例,用對話形式敘述。正因為人物的對話形象性很強,所以學習本文應當引導學生抓住課文中的語言文字,反復朗讀,在讀中體味,讀中感悟。本文適合讓學生分角色朗讀,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再進行表演。
在學生理解課文以后,可以讓學生想象:楚國在南方,而那個去去楚國的人卻往北走,結果會怎樣?學生有感而發,文章的寓意也就在學生互相交流、互相啟發的過程中明確了。
課后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什么樣的'事情是“南轅北轍”?你能舉出一個例子嗎?讓學生當堂舉出例子可能比較難完成,這個問題可以暫時留下來,讓學生以后注意在生活中觀察,什么時候誰發現了,就可以講一講,大家在一起評判。
在教學中,要充分培養學生的學習的獨立性。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識字教學不再視為難點,要讓學生運用學過的識字方法解決不認識的字,課堂上要騰出時間讓學生交流識字方法,學生能借助漢字的構字規律獨立識字。
【拓展習題】
一、讀一讀,填一填,相信你能行。
()地問()地說()跳
()地笑()地看()走
二、照樣子,寫一寫。
馬雖然好,可這不是去楚國的路。
——————雖然——————,可——————。
相關資料:
魏王欲攻邯鄲
魏王欲攻邯鄲,季梁聞之,中道而返,衣焦不申,頭塵不去,往見王曰:“今者臣來見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駕,告臣曰:‘君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將奚為北面?曰:‘吾馬良。’臣曰:‘馬雖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雖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是者愈善,而離楚愈遠耳。’王動欲成霸王,舉欲信于天下。恃王國之大,兵之精銳,而攻邯鄲,以廣地尊名,王動愈數,而離王愈遠耳。猶至楚而北行也。”(摘自《戰國策》魏策四)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默讀課文,理解詞語。認識25個生字,會寫17個字。
2.通過多元的識字方法,掌握本課的生字生詞。
3.培養學生靈活運用字詞的能力。
重難點
1.會認、會寫生字,理解新詞意思。
2.培養學生靈活運用字詞的能力。
樂學善思辦法
1.通過競賽解詞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培養學生動腦,動手的同時,掌握生字。采用小組競賽、搶答、游戲等方法理解詞語熟記生字。
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同學們,這節課我們走進《電影的誕生》和《蝙蝠和雷達》兩課文,同學們可以盡情地朗讀課文,理解文中自己喜歡的詞語并自學生字。
2.師板書課題。
二、讀文識字,培養能力
1.學生自由讀課文,畫己喜歡的`詞語和生字。
2.組內交流,互學互助
(1)展示詞語,理解意思,不懂的詞查找詞典、字典。
(2)互考認字,互助組詞。
(3)小組競賽,搶答詞語。
3.回報展示,多元認讀
(1)學生匯報字詞(師板書)
(2)學生齊讀,指讀,輪讀字詞并組詞,強調多音字字音。
(3)組詞游戲,理解運用。
4.板前檢測,認字注音
(1)生字生詞注音組詞
(2)師生
5.識記字型,爭奪狀元
(1)學生回報記字方法
(2)評出記字“小狀元”
三、重點指導,關注書寫
1.找出易錯的字
2.確定每個生字主筆的定位
3.學生書寫生字,教師巡視
4.師生共同本節課內容
5.布置作業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的:
1.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知道“我”長大了一歲,改正了不少缺點,北師大版小學語文第一冊《我長大了一歲》教案2。
2.學習編一段話,最后一句是:“我長大了一歲。”
3.認識13個生字,學習寫9個字。
教學重點:
1.仿照課文的樣子,編一段話。
2.學習寫字,認識生字。
教學難點:
仿照課文的樣子,編一段話。
教學準備:
課件(課文內容、詞語、生字),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位新朋友,你們愿意認識他嗎?(出示人物課件及人物錄音)我叫王明,今年六歲,已經上一年級了,我長大了,也有了很大的進步。愿意看看我的進步嗎?今天我們來一起學習一篇課文——《我長大了一歲》。(板書課題,齊讀。)
二、初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
1.聽老師讀文,注意課文中的生字讀音。
2.學生試著自己讀一讀課文,注意讀準每個字的讀音,如果遇到不認識的字畫個“△”,可以用拼一拼、猜一猜、問一問的方法來認識它。
3.分小組合作讀課文,不認識的'字可以問問小伙伴,小組成員在聽別人讀書時一定要聽清每個字的讀音。
4.指名讀,誰愿意讀一讀你喜歡的句子(自然段也可以)。
三、認識生字及詞語
剛才你們讀書時有沒有字音讀不準的或覺得有困難的,需要大家幫助的?那么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詞語。
1.看課件,出示詞語,學生齊讀。
一歲亂飛再見弟弟都要欺負
妹妹抹眼淚大孩子捉小鳥
2.看課件,出示生字,認讀生字。
(1)自由認讀生字。
(2)小組合作學習,認讀生字。
(3)指名帶讀。
歲亂再捉弟妹抹
孩都眼淚欺負
(4)討論交流,說出自己記字的好方法,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北師大版小學語文第一冊《我長大了一歲》教案2》。(可以用自己的方法來記字)
指導:“長,再,看,我,要”的字形,并讓學生書空練習。
(5)比較不同點,組個詞語加以區別。
在()妹()地()
再()抹()弟()
指導:“欺負”的“負”讀輕聲。
課中休息:學唱一首歌《小松樹快長大》。
四、再讀課文,理解內容。
1.自由讀課文,讀準每個字的讀音。
2.小組合作學習,思考:你都知道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小組內互相幫助解決疑問。
3.全班交流、質疑:可以任選其中喜歡的一段說一說因為我長大了一歲,所以我改正了什么毛病,大孩子做的哪些事我都要學會?
提示:回答時要用上“因為……所以”這個句式。
板書:
不捉小鳥
不欺負弟妹
學做大孩子的事
4.指名回答,隨著學生的回答出示課件(每一段內容及圖片),同時指導朗讀。
指導看圖,同時指導:“你們”都指誰,捉小鳥,欺負小弟小妹為什么不對?
(滲透熱愛大自然,關心他人的思想教育。)
5.討論:哪些“大孩子做的事我都要學會”?
6.各小組再讀課文,任選自己喜歡的一段進行邊朗讀邊表演的比賽。
五、練習背誦
教師:你們剛才朗讀得好,表演得也好,這篇課文寫得這樣好,你們試著把它背下來好嗎?
自由背誦——小組練背——指名背誦。
六、說話練習
1.小組合作學習
個人在小組中說說自己的進步,然后仿照課文的樣子,編一段話,最后一句是“我長大了一歲。”
2.個人匯報所編的句子,有能力的可以加動作表演。
七、寫字練習
教師:看這些字哪些需要老師的幫助,教師指導個別字。
學生寫字。
八、總結
這節課我們看到了王明的進步,也找到了自己的進步。你們在今年里進步的特別快,高興嗎?我們一天一天的長大,更要一天比一天進步。
九、布置課外作業
你長大了一歲,還懂得了什么,說給老師,或爸爸媽媽聽。(有能力的可以動筆寫一寫)
老師(或爸爸媽媽)好:
我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因為我長大了一歲。
板書設計: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一、教學目標:
1、通過講評,進一步學會根據人的思想品質選擇人的語言和行動,通過寫人的語言和行動表現人物某一方面特點(思想品質)。
2、培養學生自改作文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根據要反映人物某一方面的特點寫好他的語言和行動。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明確本堂課的學習任務。(3分)
1、同學們,我們學習了《我最熟悉的人》的習作訓練,誰能說說這次習作訓練的要求是什么?(小黑板出示,并齊讀。)除了明確本次習作訓練的要求外,通過上堂課的.學習,你還學懂了什么?(板書:根據某一方面品質,寫好人物的語言、行動)
2、本堂課,我們要評一評同學們的習作,重點看看是否根據人的思想品質寫好了人物的語言和行動?如果沒寫好,那我們又該怎樣來修改?
(二)講評學生習作一,感知感悟根據人物的思想品質寫好人物的品質。(15分)
1、學生分組自讀一篇習作,找一找、劃一劃小作者要反映人物哪一方面的思想品質?是通過哪些語言和行動來表現的?人物的品質是否和他的言行一致?
2、逐組(逐篇)交流。
3、小結:四位小作者都能根據某一方面品質寫好人物的語言和行動,為我們作了很好的范例。其實,還有很多同學也能根據人物的品質寫好他的言行。下面就請這些同學自己站起來讀一讀自己習作的有關語句。注意讀前請講明我要反映的品質是——,然后開始讀。
4、學生交流成功的習作片斷(抓住人物某一方面品質寫好人物的言行。)。
(三)講評學生習作二,引導學生修改沒能通過人物的言行反映人物品質的有關習作,培養學生自該作文的能力。
1、修改習作二(1)。(15分)
(1)學生自讀習作,發現習作存在的最大問題是什么?
(2)全班討論怎樣修改——提出修改的方向。
(3)學生動手修改習作。
(4)交流,教師隨機點撥。
(5)小結:剛才同學們齊心協力幫助這位小作者修改好了文章。同時,同學們一定體會到了,不合格的做文經過修改能成為一篇好文章的。
2、提出修改習作二(2)(3)的修改方向。(5分)
習作二(2):應重新選擇合適的材料寫過。應選擇一件爸爸在酒宴上大顯身手的事來寫。
習作二(3):應去掉其中的一件事與一方面品質,把留下的品質通過言行反映出來,再寫具體些。
3、小結:好作文是修改出來的。只要同學們根據習作的要求認真修改,人人都會寫出符合要求的作文。請同學們拿出自己的習作,讀讀、想想哪些地方不和習作要求、哪些句子不夠通順、明白、哪些字寫錯了,請認真修改。要重寫的請重寫。習作已符合要求的同學,可以再給自己的習作加工,使之變得更優秀;也可寫寫另外熟悉的人。
(四)學生自改習作。
總結:通過本堂課的學習,同學們有什么收獲?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這是課改實驗人教板第三冊第七單元“環保”專題中的一課。課文通過“我”和“父親”關于鳥的對話,讓我們了解到“父親”通過看動靜、聞氣味就知道林中有鳥,還知道鳥兒什么時候愛唱歌,什么時候最容易受到傷害,體會到父親對鳥的熱愛。在課文的最后“我真高興,父親不是獵人”可以知道我同樣也是愛鳥的。本課給人最強烈的感受是人與自然的和諧與融洽。課后的“我會讀”是一個詞語積累的練習。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父親”的愛鳥之情和“我”的護鳥心愿,激發學生愛鳥護鳥的思想感情;主動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詞語,練習用“我會讀”中的詞語說句子。第一課時是初讀課文,學習生字。第二課時是學習課文。
新課標中指出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不僅要培養學生的讀、寫、說的能力,還要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所以我把本課的重難點定為:體會父親愛鳥之情及我護鳥心愿,激發學生愛鳥護鳥的思想感情。
【學情分析、教法、學法】
這是二年級的課文,面對的學生已認識了許多生字,并能讀懂淺顯的童話、寓言、故事等,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本課中我運用情境導入法、媒體輔助法、讀思議結合等方法教學。學生的學法采用自讀自悟、合作探究進行指導。
【教學過程】
一、媒體導課,激發興趣
作為低年級的學生,形象思維占主體,采用多媒體導入新課能一下子抓住學生的注意力,為下面的教學打下基礎。多媒體設計為:出示課文中小朋友的形象,他先自我介紹,然后出現父親的圖片,由小朋友介紹他的父親一生都喜歡樹林,喜歡愛唱歌的鳥。這時,出現課題《父親和鳥》。由師提問,這一課到底講了父親和鳥的什么事呢?引入下一環節的學習。
二、自讀課文,感悟體驗
這是一篇感情真摯的課文,應讓學生充分地讀,體會父親對鳥的摯愛。新課程中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和獨特體驗。在讀時讓學生自己體會文中的語氣。讀的形式靈活多樣:自由讀、同桌讀、找伙伴讀,通過多種形式的讀,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和朗讀熱情。
反饋學生讀的情況時,指導學生感悟出父親“喃喃地說”該怎么讀,可以先指導學生理解“喃喃”的意思再來指導。父親怕驚動幼鳥時,說話很輕,指導學生讀得輕些,學生讀不到位時,可通過教師的范讀來引導。
在學生讀熟的基礎上設計小組分角色朗讀。通過分角色,體會父親深沉的愛和我的天真。反饋學情時讓學生給課件配音。課件中優美的畫面和動聽的.音樂,加上學生的配音,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豐富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受力,培養良好的語感。
三、合作探究,深入理解
新課標中指出,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提出幾個問題,通過學生的合作探究,深入理解課文,突破重難點。
1、師提問:朗讀了課文,你覺得父親對鳥怎樣?從哪里看出?通過討論深入體會父親對鳥的熟悉和熱愛。
2、讀最后一句話,與小組同學討論:為什么說我真高興,父親不是獵人?如果父親是獵人,會怎樣?通過學生的合作探究激發學生愛鳥護鳥的感情。
四、積累運用,拓展延伸
1、交流關于鳥類的知識。在新課程中非常注重培養學生收集資料的能力,而且注重學科的整和。通過收集資料,既培養了能力又讓學生了解了關于鳥類的知識。
2、積累詞語。讓學生勾畫出課文中自己喜歡的詞語,并讀課后“我會讀”中的詞語,并選擇其中的詞語練習說話。
3、寫一寫。提高語文實踐能力是語文教學的至高境界,通過看一看、想一想、寫一寫,使學生的想象能力、寫作能力得到提高。我設計讓學生觀看一則公益廣告《我是一只小小鳥》,在我是一只小小小小鳥的歌聲中,鳥媽媽帶著小鳥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飛翔,突然一聲槍響,鳥媽媽被擊中落地。受驚的小鳥只有躲在樹林中哭泣。讓學生續寫后面的故事,可提示,如果自己碰到那只沒有媽媽的小鳥該怎么做?如果你看見那個獵人該怎么做?等等。
小學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掌握文言字詞,理解文意。
2、品讀相關語句,分析晏子等人物形象。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與難點:品讀文章相關描寫語句,分析人物形象,并體會晏子愛護國家、維護尊嚴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課文。
1、上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全文,現在我來考考大家文中的重要字詞。
2、現在我們仍然以小組為單位,三個同學扮演三個角色,分別是楚王、左右、晏子,還有一個旁白,我們合作翻譯全文,在翻譯的同時要注意各自的身份、說話的語氣。
二、概述情節,感知全文
1、文章講述了一個十分精彩的故事,誰能按照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來簡單概括文意。
2、明確:王欲辱晏—晏智斗王—王自嘲終。
三、品味語言,感知人物
1、本文雖然簡短,兩百字都不到,卻為我們塑造了十分鮮明的人物形象,請大家挑選你最感興趣的人物,結合文中人物描寫的語句,說說人物個性 明確:楚王;
★傲慢無禮、自以為是,他知道晏子是“習辭者”,卻要“辱之”,仗著自己的國力強大,想要羞辱晏子,羞辱齊國,顯示自己的威武。
★王視晏子曰:“齊人固善盜乎?” 通過楚王的動作、語言描寫,看出楚王當時似乎勝券在握,目中無人,盛氣凌人,進而得意地看著晏子,且語言犀利,充滿蔑視 追問:你覺得如果加入楚王的心理描寫,你認為他此時心里在想什么?
★王笑曰:“圣人非所與熙(xī)也(15),寡人反取病焉”通過楚王的動作“笑”看出他當時的窘迫和尷尬,自己精心設計的.陰謀在晏子的機智應變下以失敗告終,只能借故自嘲,無可奈何地苦笑 晏子;
☆晏子避席對曰 通過晏子“離開座位”這個表示尊重的禮儀動作,看出晏子十分冷靜,面對楚王刻意的挑釁,他壓制心中的怒火,不露痕跡,其實是先禮后兵,可見晏子的足智多謀。
☆“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今民生長于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 晏子一系列的語言描寫,第一句,慢條斯理,言在此意在彼。第二、三句,自問自答,與第一句一起暗暗地,卻又巧妙地進行比喻,第四句話鋒一轉,鋒芒畢露,將齊國的“盜”比喻為“橘”,它生于齊是“橘”,也就是“不盜”,而生于楚卻成了“枳”,也就是“盜”,爭鋒相對地反駁了楚王設下的危機,可見晏子是一個能言善辯、從容不迫、充滿智慧 同樣是橘,只因生長的區域不同,名稱不同,味道不同,造成這個差距是因為不同的生長環境,而人生長在齊國不盜,進入楚國卻盜,暗示楚國的水土造成人的盜 追問:你覺得當時晏子是怎么樣說這幾句話的?你能否試讀看看。
2、晏子面對楚王的挑釁和侮辱,從容不迫地和對方周旋,這一切都是為了什么? 明確:作為出使的使臣,他必須完成出使的任務,維護人格,更要捍衛國家尊嚴。
四、復習鞏固,拓展遷移。
1、是啊,晏子雖然身材短小、其貌不揚,但是卻能言善辯,聰慧無比,我們以前是不是也學過晏子的其他故事,誰來說說看。
2、假如你是楚國的大臣,你能否找出晏子話語中的破綻,巧妙地反擊他的論辯?
預設;
A:淮北的枳雖然苦澀,沒有橘味美,但是卻可以入藥,而齊人在楚國偷竊,卻是毫無益處,晏子把楚人類比為橘,略顯牽強。
B:你說楚國的風水使人善于偷盜,那你來到楚國怎么沒有偷東西呢?
C:你們齊國太貧窮,沒什么東西可以偷,我們楚國東西多,你們齊國人才偷。
五、作業設計
1、熟讀并逐句翻譯全文
2、完成課后練習
小學語文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掌握接待來賓的禮節、回答問話的方法。
2、做到有禮、有理、語句簡明、語氣親切。
教學設計;
一、談話引入
我們班的×××同學很懂禮貌,當受到家長的夸獎、老師的表揚。談變感受、做法。
二、揭題:接待與慰問(一)接待來賓
三、掌握接待來賓的禮節,回答問話的方法。
1、背誦小學生日常規范:待人有禮貌,說話文明,講普通話,會用禮貌用語,要先敲門,經允許再進入。對來賓有禮貌,熱情大方,不圍觀尾隨。
2、看接待來賓禮節的錄相片,請學生看清言談舉止。
3、自己口述注意點。
起立,讓座,雙方遞茶,遞削好的`水果,不冷落對方,主動交談感興趣的話語。
4、:做到有理、有禮,語句簡明,語氣親切。
四、小品表演,方法。
1、外賓來“我”家做客
2、評議做得怎么樣。方法:
⑴來賓到來熱情接待。當來賓到來應氣力,走上前去打招呼:“歡迎光臨指導,”如來賓不熟悉還可以問:“請問是什么單位來的。”或“請問貴姓?”如參加會議需登記的還需辦好登記手續。并陪同到接待室并倒好茶水。如需離開,還應打招呼。“請休息,等會再見。”
⑵接待交談,虛心誠懇。在接待過程中,要主動介紹來賓所需了解的情況,還要熱情回答來賓提出的問題。
⑶送別來賓,依戀誠懇。來賓離開時,也應熱情想送,直到來賓離開,并表示歡迎以后多來,謝謝他們的鼓勵和支持。
五、組織交流:以××來我校請你作接待員,按上面要求進行接待,請小組給予。
六、作業:寫一短文:“××來我校”
小學語文教案 篇10
一、導入揭題
先把同學們引入話題,共同來討論冬天最冷是在什么時候呢?(三九時節),是啊,三九嚴寒,大地冰封,我國的吉林呀更是冷到了零下30攝氏度左右,但那兒的霧凇卻以冬天里的春天般詩情畫意的美而聞名全國。今天就讓我們與導游一起走進吉林去欣賞霧凇。
二、課件出示霧凇圖,欣賞美景,說說你的感受。
三、研讀第一段:
1、課文中又是怎樣說的?自由讀,抓住文中的詞說說自己的感悟。
2、全班交流
(板書:潔白晶瑩,綴滿,銀光閃爍)
3、指導朗讀(自由讀、指名讀、評讀、齊讀)
四、學習第二段:
1、導入:多么美麗的、奇特的景象,可是你知道為什么會有霧凇呢?
2、單擊:出示思考題:
1)、同學們,你知道為什么會有霧凇嗎?
2)、你明白霧凇是怎樣形成的嗎?
3、單擊1:先聽導游如何介紹的。然后讀讀課文,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說說為什么會有霧凇?
4、小組討論再全班交流
5、討論思考2:先讀讀課文,用先再然后的句式說說霧凇的形成過程。
6、有感情地練讀、指名讀、評讀這一段。
五、導讀第三段:
1、(單擊: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板書:千姿百態,瓊枝玉樹)
2、你們還想贊嘆它嗎?
六、實踐活動
1、千崖冰玉里,萬峰水晶中,吉林霧凇以其儀態萬千、獨具風韻的美吸引了成千上萬的中外游客,現在誰愿意做個小導游,介紹一下吉林的奇觀。
2、小組內先準備,然后選派代表來講,我們還要評出最佳期導游呢!(學生作小導游)
七、總結
八、作業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教案01-26
小學語文經典教案01-08
語文小學教案01-03
小學語文的教案01-10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1-11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三》教案02-0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七》教案02-04
小學語文漢字教案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