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物理教案>初中物理測量教案

    初中物理測量教案

    時間:2023-10-17 07:10:13 物理教案 我要投稿

    初中物理測量教案通用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中物理測量教案通用,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初中物理測量教案通用

    初中物理測量教案通用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在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

      2、會使用彈簧測力計。

      (1)會觀察彈簧測力計的量程和最小刻度。

      (2)會正確使用彈簧測力計,知道使用前要先調零。

      (3)會正確讀數并記錄測量結果。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及分析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彈簧測力計的學習和使用,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精神。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通過項羽與文弱書生力的作用效果的不同,引出“我們就是利用力產生的效果的大小來測量力的。”

      本節主要講述力的單位和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教材首先通過文字和插圖說明力是有大小的,因此需要進行測量,可以通過力的作用效果來測量力的大小。對于力的單位,課本中只講了牛頓,因為這是國際單位制中的單位,也是我國的法定計量單位。由于初中無法講解牛頓這個單位是怎樣規定的,課本中只是給出了單位的名稱、符號,并通過例子使學生認識1N的力有多大。教材簡單介紹了彈簧測力計是根據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伸長就越長這個道理制作的,并通過幾個插圖說明彈簧秤的構造和使用方法。教材重點講解了學生實驗——練習正確使用彈簧測力計。

      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組織學生練習正確使用彈簧測力計,會正確讀數。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具、學具準備

      彈簧秤、木塊、長木板、一根頭發、拉力器

      教學設計示例

      (一)引入課題

      測量是由力的大小引入的。學生根據自身的經驗不難懂得力有大小。為了直觀,可以準備一個拉力器,請男女學生各一名分別拉,大家觀察,然后引導學生討論以下問題:

      1、彈簧為什么伸長了?

      2、兩位同學拉彈簧時,彈簧的伸長相同嗎?為什么不同?

      3、哪位同學的拉力大?怎么知道他的拉力大?

      歸納:拉力使彈簧伸長;拉力大小不同,彈簧的伸長不同;拉力越大,彈簧伸長越大。利用彈簧的伸長可以測量力的大小。

      由為什么彈簧伸長的長度不同,引出力有大小的區別。為了準確地搞清力的大小,就要進行力的測量。并指出在物理學中是利用力產生的效果,主要是力使物體發生形變的大小來測量力的。

      (二)新課教學

      1、力的單位

      教師可直接向學生說明國際上通用的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要學生記住。教師可以準備兩個普通雞蛋,使學生對1N的大小形成具體觀念。

      除了課本中的例子外,還可以補充一些學生常見的例子,例如一個中等大小的蘋果對手的壓力大約是1N;一個質量是40kg的同學對地面的壓力大約是400N;至于牛頓這個單位是怎樣規定的,就不必講了。

      2、彈簧測力計

      有了力的單位還不夠,要測量力的.大小還需要有測量工具。測量力的工具是測力計,常用的測力計是彈簧秤。

      (1)彈簧秤的原理

      教師可準備一個彈簧,找學生用不同的力去拉彈簧。

      教師講解:我們知道,彈簧受到拉力就要伸長,拉力越大,彈簧伸長的越長。彈簧秤就是根據這個原理制成的。

      (2)彈簧秤的構造

      教師可把彈簧測力計發給學生讓學生觀察,也可用大型演示彈簧測力計進行講解。引導學生觀察彈簧測力計的外形和內部構造;鋼制彈簧、掛鉤、指針及刻度。講刻度時應該明確單位、零刻度線、每一小格、每一大格所代表的示數以及彈簧測力計的量程。要強調測量時不得超過量程。教師可帶領學生讀出幾個演示的數據。

      (3)學生實驗:練習使用彈簧秤

      讓學生先閱讀課本實驗部分,然后按步驟進行實驗,并把數據記在筆記本上。實驗中教師巡回檢查,及時解決問題。

      彈簧秤的量程:_______。

      最小分度:_______。

      水平拉木塊的力:_______。

      在斜木板上拉木塊的力:_______。

      拉斷頭發的力:_______。

      教師在總結學生實驗的基礎上進一步講解。同一個木塊在空中靜止和勻速直線上升時,拉力大小相等。拉著木塊在桌面上勻速直線運動時所需要的力遠比拉著它勻速上升時的拉力小得多。正因為這個道理,很多沉的東西我們搬不動,但是可把它推動。人的頭發的強度隨人的年齡大小而變,成年人的頭發強度大,小孩和老人的頭發強度小。

      最后向學生簡單介紹其他的測力計,指出彈簧測力計只是測力計的一種。

      (三)總結,擴展

      可適當向學生介紹一些有關科學家胡克和牛頓的生平,擴展學生的知識面。

      探究活動

      測力計的發展

    初中物理測量教案通用2

      【 教學目標 】

      1. 知識與技能

      (1) 了解什么是彈力;

      (2) 知道彈簧測力計的原理;

      (3) 會正確使用彈簧測力計;

      (4)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初步分析概括能力以及實際動手操作能力。

      2. 過程與方法

      經歷實驗分析過程。

      3.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具有對科學的求知欲,樂于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的道理。

      【 教學重點 】

      力的測量原理。

      【 教學難點 】

      會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

      【 教學過程 】

      教師活動設計 學生活動設計

      一、彈力 老師利用多媒體展示:跳水,蹦床,蹦極,射箭 …… 學生觀察實驗,對彈力有了初步認識。

      引導學生自己動手實驗:

      (1)鋼尺壓彎反彈;

      (2)拉伸或壓縮彈簧。 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對彈力進一步了解。

      老師引導學生得出彈力概念。

      回憶力的作用效果,悟出發生形變的物體會對施力物體產生作用力,即彈力。

      二、測力計及其使用 老師引導學生做實驗。 學生實驗:拉伸彈簧,拉力越大,彈簧伸長越長。

      說明彈簧測力計原理:在一定范圍內,受到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就越長。 學生知道彈簧測力計原理。

      投影儀展示彈簧測力計,請學生觀察,介紹彈簧測力計結構:

      (1)最大刻度的意義;

      (2)最小刻度的概念;

      (3)零刻度的調整。 學生了解彈簧測力計結構。

      投影儀展示各種彈簧測力計。

      老師講解如何使用彈簧測力計及其注意事項:

      (1)如何調零;

      (2)測量范圍;

      (3)測量方法(伸長方向與測量方向一致,彈簧不要靠在刻度板上)。

      老師引導學生做實驗,并對學生進行指導,糾正。 學生實驗:

      用彈簧測力計測鉤碼重量;

      用彈簧測力計測自己的.一根頭發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并與同學進行比較。

      三、實驗探究 老師用多媒體展示拔河,牛拉車 …… 等圖片;

      提問:以上兩邊的力相等嗎? 學生觀察錄像,思考。

      引導學生做教材25頁圖8-3-8實驗并填空。

      學生做書上實驗,補全結論。

      引導學生對拔河、牛拉車進行分析。 學生分析討論總結:只要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施加了力,受力物體反過來也肯定會給施力物體一個力。這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條直線上。

      四、課堂小結 通過多媒體展示,老師講解,以及學生自己動手試驗,使學生知道了什么是彈力,掌握了彈簧測力計的原理以及用法;通過實驗探究對相互作用力的關系有一定了解。

      五、課堂作業 課后發展空間中的練習

      【 實踐活動 】

      課后“發展空間”中的自制橡皮筋測力計。

      【 教學反饋 】

      本節教學活動應是學生在教師的組織、引導下,學生積極主動探索的過程。在參與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自己動手操作的能力,使之在觀察中思考、學習。

    初中物理測量教案通用3

      (一)教學目的

      1.學會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能正確地記錄測量結果。

      2.知道讀數時要估讀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數字。

      3.知道測量有誤差,通過多次測量取平均值以減小誤差。知道誤差和錯誤有區別。

      (二)教具

      示教刻度尺、方體木塊、學生自備透明三角尺。

      (三)教學過程

      1.測量(著重講測量的意義)

      讓學生觀察課本圖1-1和圖1-2,比較兩條線段和兩個圓面積的大小,再讓學生用尺子量量,回答視覺總是可靠嗎?繼而舉例說明,對于時間長短、溫度高低等,靠我們的感覺去直接判斷,并不總是可靠。不僅很難精確,有時甚至會出錯誤。

      在觀察和實驗中,經常需要對各種物理量做出準確的判斷,得到準確的數據,就必須用測量儀器來測量。例如,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用秤來測量物體的質量,用鐘表來測量時間的長短,用溫度計來測量溫度的高低。

      長度是最基本的物理量,在生產、生活中,在物理實驗中經常要測量長度。(舉例)測量長度的方法和儀器有許多種,其中刻度尺是常用的測量長度的工具。同時學會使用刻度尺,有助于我們學會使用其他測量儀器和了解測量的初步知識。

      2.長度的單位

      測量任何物理量都必須規定它的單位。學生已經知道"米"是長度單位。應告訴學生,米是國際統一的長度基本單位,其他的長度單位是由米派生的。米的代表符號是m。其他常用的長度單位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它們的代表符號分別是km,dm,cm,mm,μm。(通常刻度尺的單位標注是用符號表示,為使學生能順利觀察刻度尺,應介紹單位的`代表符號。)

      通過列舉事例使學生對米、分米、厘米、毫米等單位長度能心中有數,有個粗略的概念。例如:常用鉛筆筆芯直徑大約1毫米,小姆指寬約有1厘米,手掌的寬大約有1分米,成年人的腿長大約1米左右。

      3.正確使用刻度尺

      ①刻度尺的刻度:讓學生觀察刻度尺,并依次回答課本上的問題。關于量程和取小刻度值,應給學生以簡單的解釋。零刻度有磨損的刻度尺,可用沒磨損的其他刻度做為測量的起點,這時末端讀數與起點刻度之差,才是被測物體的長度。

      ②刻度尺的使用:學生對刻度尺比較熟悉,自認為都會使用,實際上在使用中經常出錯。因此要引導學生發現自己使用刻度尺出現的錯誤,自覺地糾正,養成按規則要求操作的習慣。

      讓學生用透明三角板測量一紙條的寬度。首先分清三角板的正、反面,然后要求學生把三角板反著用(即有刻度的一面朝上)。學生在測量時,故意讓學生身體向左偏、向右偏,讓學生回答兩次讀數是否一樣?(不一樣,且尺子越厚,兩次讀數差別越大)。這兩個讀數哪一個對?(都不對)。怎樣讀才能得到正確的數值?引導學生總結出讀數的視線規則:讀數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可參照課本圖1-7)。在將零刻度對準被測物體的一端時,也要按這一規則去做。

      4.正確記錄測結果

      列舉幾個無單位數字,說用這組數是無用的。測量結果的記錄應由數字和單位組成。對于任何物理量的測量結果,只有標明單位數據才有意義。

      (四)說明

      用刻度尺測量長度是物理實驗的基本技能,也是其他測量儀器正確讀數的基礎。掌握了刻度尺的使用規則,也很容易將技能遷移到溫度計、停表、彈簧秤、電流表等測量儀器的讀數上。因此本節把刻度尺的使用規則作為重點。

      在教法上采取了錯誤嘗試的方法。刻度尺學生比較熟悉,也經常使用。如果直接告訴學生應怎樣使用刻度尺,難以引起重視,甚至引起學生反感而失去學習興趣。利用錯誤嘗試法,讓學生暴露使用刻度尺的的錯誤,找出錯誤的原因。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潛在地使學生認識到,即使最簡單的測量,也要嚴肅認真,要有正確的操作規則,才能做好實驗測量。

      刻度尺使用規則的表述,涉及立體幾何術語,數學中應回避,宜采用通俗的說法。重要的是讓學生能正確的操作,教學中應通過示范操作幫助學生掌握使用規則。

      誤差和有效數字的理論比較深,在本節課不宜涉及過多。僅讓學生知道由于估讀出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數,就必然存在誤差。知道估讀的數字是有意義的,它能告訴我們真實值在哪個范圍,它跟它前面的數字都是有效的。應該告訴學生,在計算平均值時,有效數字的位數要跟測量值的位數相同。

    【初中物理測量教案】相關文章:

    初中物理的測量教案08-03

    測量物理教案04-25

    初中物理《力》教案04-01

    初中物理教案02-23

    初中物理教案03-09

    初中物理《功》教案12-19

    初中物理力的教案01-11

    初中物理內能教案12-30

    初中物理備課教案大全07-20

    初中物理 《光的反射》 教案12-17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一伊香蕉久在播放线 | 亚洲日本欧美视频 | 亚洲中文字幕DVD在线 | 五月婷婷之综合缴情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