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樂《數高樓》教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班音樂《數高樓》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班音樂《數高樓》教案1
活動目標
掌握二分、四分、八分音符組成的節奏,感受說唱結合形式的歌曲結構。
初步學唱歌曲《數高樓》,體驗理解與學唱歌曲的快樂。
熟悉歌曲的旋律,學唱歌曲,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音樂伴奏等
活動過程
一、看看玩玩:弟弟妹妹來運動
重點:感受旋律,并能根據旋律的節奏做出各種運動的動作
今天天氣真好,看,草地上誰來了?
他們在干什么?我們也來跟他們一起玩一玩吧!
二、說說唱唱:弟弟妹妹數高樓
a重點:熟悉旋律,學唱歌曲旋律部分
看看,這位小妹妹發現了什么?
請小弟弟和小妹妹和我一起來數高樓。(教師示范歌唱)
帶領幼兒一同歌唱
b重點:在說唱變化中體驗節奏型變化的不同韻律。
啟發聯想。總結:“一層樓,住著誰?一只小貓喵!
聽聽聲音?偨Y:“二層樓,住著誰?兩只小狗汪!汪!!
看看圖形?偨Y “三層樓,住著誰?三只老鼠,吱吱吱!
猜猜謎語?偨Y:“四層樓,住著誰?四只青蛙,呱呱呱呱!
數數念念?偨Y:“五層樓,住著誰?五只小雞,嘰嘰嘰嘰嘰!
完整練習a歌唱與b說唱。
三、走走逛逛:弟弟妹妹看上海
重點:
了解上海著名的建筑。
我們的上海也很很多有名的高樓,你們知道有哪些嗎?
以后我們也來把這些高樓編到歌詞里面去唱給小弟弟小妹妹聽。
教學反思:
用幼兒能聽懂明白的話語幫助幼兒理解。盡管只有短短20分鐘,寶貝們已經較好的.掌握了歌曲的內容和旋律,但人的記憶都有一定的遺忘規律,且幼兒的學習需要不斷重復,所以,還需要不斷的鞏固復習,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中班音樂《數高樓》教案2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歡快、熱鬧的氣氛,靈活運用紗巾巧妙的運用生活勞動中的動作來表現音樂。
2、初步掌握“塔塔踢踢塔”的節奏型,基本理解樂曲三段體的特征。
3、在自由動作的創編中發展幼兒的音樂想象力、創造力。
4、初步學習用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5、愿意跟隨教師和音樂在老師的引導下用自然、連貫的聲音唱歌,情緒愉快地參加音樂活動。
目標反思:
針對能力較弱的幼兒,我希望他們能夠掌握“塔塔踢踢塔”的節奏型。并能通過肢體和音效的嘗試來感應頑固節奏型,為嘗試頑固伴奏做好鋪墊。
活動準備:
各類動物等圖片,十六宮格圖,多媒體音樂,紗巾等。
重點:
和著音樂用各種動作表現“塔塔踢踢塔”的節奏型。
難點:
和著樂曲運用樂器嘗試頑固伴奏。
重難點反思:
根據能力,我希望通過各種肢體和音效的'嘗試來讓能力較弱的幼兒掌握"塔塔踢踢塔”的節奏型",之所以沒有把樂器伴奏作為重點,因為這一組幼兒能力欠佳,只有在完全理解伴奏的基礎上才能嘗試用樂器伴奏,我則把樂器伴奏作為了難點。
活動過程:
一、律動《請跟我來》
1、師:今天,老師要帶小朋友去一個充滿歡樂的地方,那個地方的名字就叫歡樂谷。歡樂谷請來了很多的小動物,猜猜都是誰?
2、幼兒聽音樂請跟我來來到歡樂谷。
二、《歡樂滿山谷》
(一)感受樂曲
1、師:歡樂谷里都來了哪些客人,讓我們一起來聽聽都有誰?請用動作告訴我。
傾聽音樂一遍。幼兒動作回答。
2、傾聽第二遍,教師依次找出形象。
環節一反思:由于音樂里面的形象音效有些并不是很清楚,所以幼兒聽出部分清楚的音效就可以了,這個環節,我只作為一個熟悉音樂的過程,不進行具體細化分析。
問:來了這么多動物,我們用果汁招待他們吧
a段:采果子——洗果子——切果子——壓果子——出汁
指導幼兒用道具紗巾替代果子
(二)感受節奏
1、做果汁有一個固定的節奏?
a、稍微聽一小段音樂,引出“塔塔踢踢塔”的節奏型,教師在十六宮格上演示。
b、引導幼兒運用頑固伴奏進行律動,如:拍手、彈舌、跺腳等。
c、模仿其他動物音效進行節奏律動,如:鴨子“嘎嘎嘎嘎嘎”
教師:又來了這么多小動物來我們一起多制作一些果汁吧。
d、幼兒和老師一起跟著音樂說語詞,制作果汁。
環節二反思:肢體和音效對節奏的模仿,是希望幼兒能對“塔塔踢踢塔”的節奏型印象能夠更深刻。我認為身體能出聲音的地方卻是太少了,而開頭導語部分又剛好說到來了很多動物需要用果汁來招待。所以用動物音效模仿節奏進行創編,一方面可以提高幼兒的興趣和創編能力,對于能力較弱的幼兒,音效模仿也十分容易。另一方面與導語部分相呼應,說明我的動物客人越來越多,需要更多的果汁來招待,能夠更好的進行整節活動的語言銜接。
2、感受漸快。和朋友一起分享果汁
b段:打嗝、干杯
c段:打招呼
。ㄈ﹦幼鲃摼
1、邀請好朋友也加入這么一個歡快的隊伍吧。
跟著音樂,進行肢體律動:摘果子、洗果子、榨果汁、喝果汁、干杯。
2、舞會結束,樂器伴奏嘗試。
環節三反思:當幼兒能夠很好的掌握頑固節奏型。并能夠用肢體、音效對整個樂曲伴奏的時候,可以嘗試進行樂器演奏會環節。由于幼兒能力較弱,教師部需要整段樂曲都進行伴奏?梢苑侄危纸M伴奏,讓孩子們都能感受到伴奏的樂趣。
反思2:節奏律動環節
活動中,“塔塔踢踢塔”的節奏型在十六宮各中共重復出現四行,如教師需要幼兒肢體感受節奏的時候,會在每一行的節奏前面貼上“拍手”“踏腳”“拍腿”“彈舌”的圖片,教師手拿鼓槌指著哪張圖片,幼兒就根據圖片提示拍出或踏出“塔塔踢踢塔”的節奏型。
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教師如果指著圖片敲奏相應節奏,再進行更換所指圖片時,節奏就會滯后,幼兒就會跟不上正常的音樂節奏。我的做法是:指相應的圖片,在圖片旁輕敲“塔塔踢踢# ”的節奏型,最后一拍“塔”,指向下一張圖片,幼兒便可以及時反映,節奏銜接緊湊不間斷,而且也能演奏出完整的節奏,節奏不會滯后!
【中班音樂《數高樓》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音樂教案《數高樓》06-15
中班音樂《數高樓》教案06-25
中班音樂數高樓教案03-21
數高樓音樂教案03-13
音樂數高樓教案02-01
《數高樓》大班音樂教案06-05
大班音樂教案《數高樓》02-14
數高樓音樂教案15篇03-13
數高樓音樂教案(15篇)03-13
音樂數高樓教案15篇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