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優選(7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案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分析】
這篇神話傳說講的是盤古開天辟地的故事。課文脈絡清楚,分三個部分,把盤古“用他的整個身體創造了美麗的宇宙”的過程描寫得非常清楚。課文處處充滿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動準確的語言塑造了盤古雄偉、高大的形象,贊美了他為開辟天地而勇于獻身的精神。教學時,要引導學生注意文章在表達上的這些特點,使學生認識神話這種文學體裁,體會盤古的獻身精神,感受我國古代人民的豐富想象力。
【學習目標】
1、認識“猛、緩”等10個生字。會寫“暗、降”等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盤古的偉大之處。
3、了解神話故事想象豐富的特點,并能把這個神話講給別人聽。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了解盤古開天地的故事內容,激發閱讀神話故事的興趣,培養想象力。
【教學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盤古的偉大形象。
【教學時間】
兩課時
【課前準備】
搜集神話故事,尤其是中外有關創世紀的神話故事。
第一課時
一、故事導入
1、簡介中國的神話故事。
2、“我記憶中的神話故事”。交流課前部分資料:選擇一個自己印象最深的神話故事講給同學聽。
3、揭題:18盤古開天地。
(這樣的設計,尊重了學生急于展示自己的感受。又能讓學生對古代神話故事產生濃厚的'興趣,自然而然地進入課文,讓學生有一種強烈的閱讀愿望,為學習本課奠定感情基礎。)
二、初讀感知
1、識記生字:
⑴自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讀正確。
⑵同座互相認讀生字,交流記字方法。
2、讀通課文:
⑴自由練讀課文。
⑵同座合作檢查課文朗讀情況。
3、感知文意:說說自已讀了課文知道了什么?
(此環節符合學生的年齡認知特點,創設了民主、輕松、互動的學習氛圍,又利用學生的互助互學,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節省了課堂教學時間。)
三、研讀交流
1、學生自讀課文,談談對人類的老祖宗盤古的印象,并說一說為什么會留下這樣的印象。
2、重點研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輕而清的東西,緩緩上升,變成了天;重而濁的東西,慢慢下降,變成了地。”
讀一讀,想一想,你有什么新發現?
3、重點研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⑴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象,人類的老祖宗給我們創造的宇宙的美麗樣子。
⑵讓學生根據教學掛圖介紹盤古創造的美麗宇宙。
⑶選擇感受最深的部分讀一讀。
(以上環節的教學在讀的基礎上,讓學生在想一想,看一看,說一說的自主、探究中感悟理解課文內容,在朗讀和想象的基礎上進一步領會盤古的偉大及他所創造的宇宙的美麗形象,培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想象思維、理解能力,更鍛煉學生以自己的感情來指導朗讀。)
四、作業
練讀課文。繼續搜集有關神話故事的資料。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
1、復習課文,指名朗讀課文,檢查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2、復習生字詞,開火車讀生字、詞語。
二、指導寫字
1、學生自由觀察字的間架結構,并思考怎樣把字寫好。教師重點指導。
2、練習書寫。寫一遍生字,再抄一遍詞語表中列出的本課的詞語。
3、成果展示,師生評議。
(這樣設計讓學生自已發現問題,互相評價,促進學生的自學能力的提高。)
三、朗讀回味
1、展示讀。看誰讀得最有感情,讀得最美。
2、記憶讀。看誰能記一些優美的詞,如“隆隆的雷聲”、“茂盛的花草樹木”。
四、練習復述
1、同座練說。
2、指名在全班復述,然后評議。
五、課后拓展
1、思考,提供思路:我想把手接在茂盛的花草樹木上,這樣就能摸摸盤古的汗毛。生寫詩句(我想……
2、將自已搜集到的神話故事展示給自己的小伙伴們看。
(如此設計思考拓展,讓學生回過頭來再次感悟,通過讓學生去想,感悟盤古的偉大之處,激活學生的思維,創造成性地應用語言;第二個拓展使學生了解更多的神話故事,并培養了學生的查找資料的能力。)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 認識本課5個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 了解海濱小城的美麗、整潔,體會作者熱愛家鄉的感情,增強環境保護意識。
4. 體會海濱小城景色的特點,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按照空間變換順序記敘的方法。
教學重點
體會海濱小城景色的特點,學習作者按地點轉換順序、抓住景物特點記敘的方法。
教學準備
投影片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 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二、 指導自學。
這座海濱小城將會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呢?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完成以下幾項任務:
1.自學生字詞,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把自己最喜歡的段落多讀幾遍。
2. 從課文中找出一句話,概括說明這是一座怎樣的海濱小城。
三、 匯報自學情況。
1. 學生朗讀自己最喜歡的段落。
2.找出概括說明這是一座怎樣的海濱小城的一句話,并指導朗讀。
3.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這座海濱小城給自己留下的印象。
四、 小組合作學習。
1. 作者是按什么順序描寫海濱小城的?
2. 課文哪些地方可以體現這座海濱小城的美麗和整潔?
五、 展示學習成果。
引導學生匯報:
1. 作者通過描寫天、天上的海鷗和云朵,海、海面上的船只等景物我色彩,以及這些景物在早晨時的色彩變化來表現大海的美。
2. 沙灘的美主要通過描寫貝殼的多,出海捕魚隊歸來時的情景來表現的。
3. 小城庭院的美主要寫栽了很多樹。
4. 小城的公園美主要寫榕樹茂盛,給人們提供了休息的好去處。
5. 小城的街道不但美,而且很干凈。街道是用細沙鋪成的,它干凈到連一片落葉都沒有。
六、總結。
如此美麗又整潔的海濱小城究竟在哪里呢?
感情朗讀課文。
七、復習鞏固生字。
八、布置作業。
抓住景物特點記敘的方法,觀察自己家鄉的一處景物,再說給同學聽。
13 五彩池
教學目標
1. 認識本課15個生字,學會其中12個。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二、四自然段。
3. 理清課文記敘的順序,了解五彩池的特點及其成因,從而感受大自然的美,培養熱愛祖國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了解五彩池的特點成因,從而感受叁自然的美,培養熱愛祖國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投影片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讀題,引導學生質疑。
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三、 學生自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1. 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注意自然段之間的停頓。
2. 檢查讀書情況。
3. 出示本課的生字,讓學生當小老師,提醒同學們注意字形。
四、 理清課文的記敘順序。
1. 指名讀課文,其他同學思考課文先講什么,再講什么,最后講什么。
2. 討論課文記敘的順序:讓學生用先接著最后的句式來說。
五、 學習第一自然段。
1. 五彩池究竟在什么地方?自讀第一自然段,找答案。
2. 找出作者概括五彩池特點的一個詞。
3. 朗讀第一自然段。
六、 學習第二自然段。
1. 創設情境,整體感知。
(1) 放投影片,教師以課文第二、三自然段的.內容加以解說。
(2) 交流觀看后的感受。
2. 學習第二自然段。
(1) 自由讀第二自然段,畫出重點詞句,思考:這一自然段分別介紹了五彩池哪幾方面的特點?
討論交流,這一自然段介紹了五彩池的數量、顏色、大小、深淺、形狀。
(2) 朗讀體會句子的意思。
① 這段第一句話介紹了五彩池什么特點?
② 指導朗讀理解第二句比喻句,展開想像,體會五彩池的晶瑩耀眼的美。
③ 通過導讀、用手比劃、簡筆畫,引導學生理解五彩池的大小、深淺、形狀等不同特點。
(3) 討論省略號所省略的內容,讓學生閉上眼睛想像水池還像什么。
(4) 朗讀第二自然段,感受五彩池的神奇。
(5) 背誦第二自然段。
七、課堂練習。
1. 抄寫生字。
2. 完成課后思考?練習第3題的(1)、(2)。
第二課時
一、 復習引入新課。
二、 學習第三自然段。
1. 更讓作者感到驚奇的是什么?指名讀。
2. 指導朗讀,抓住三個卻字,讓學生理解池水的顏色發生的神奇變化,體會作者見到這神奇變化時的驚嘆。
3. 小結:
4. 齊讀第三自然段。
三、 學習第四自然段。
1. 池水為什么會顯出不同的顏色來呢?
2. 讓學生自讀課文,對這一自然段進行質疑。
3. 引導學生討論,探究池水顏色變化的原因。
(1) 學生分小組讀書、討論。
(2) 推選代表向全班同學匯報討論結果,其他同學給予補充或糾正,教師做適當的點撥。
(3) 小結討論的結果。
4. 熟讀成誦。
5. 說說池水顯出不同顏色的原因。可以用書上的句子說,也可以用自己的話說。
四、 學習第五自然段。
讀出恍然大悟和贊美的語氣。
五、 總結全文,再次調動學生激情。
看到這神奇的景象,每個人都會情不自禁地贊嘆:
1. 學生自由發言,抒發情感。
2. 作者也情不自禁地贊嘆:原來五彩池的瑤池就在人間,不在天上。
3、學生齊讀。
六、 布置作業。
1. 讀課文第二、四自然段。
2. 向父母介紹五彩池,并說說顏色變化的原因。
語文教案 篇3
第二單元 快樂校園
(A卷)
測試部分
題號
總分
等級
得分
小朋友們,我是花仙子 ,讓我們一起去采集學習的碩果吧!
一、比一比,哪座房子最漂亮。
我能準確拼讀這些詞語,還能寫得漂漂亮亮。(16分)
二、請幫助這些小動物找到它們的好朋友。(16分)
( )問 ( )筆 橋( ) 形( )
( )線 ( )才 高( ) 粗( )
廣( ) ( )難 ( )面 ( )少
四( ) ( )為 到( ) ( )陽
三、看好要求,再寫也不遲。
超級模仿秀。(10分)
1、照樣子,寫出下面字的部首。(4分)
徐( ) 盆( ) 涼( ) 級( ) 底( )
2、⑴ 照樣子,寫字。(3分)
手—(把) 衣—( ) 土—( ) 舟—( )
⑵你還發現哪些字做部首時樣子變了,請再寫出三個。(3分)
— — —
四、請找到和下列字讀音相同的字,再組詞。相信你一定會做得更好!(9分)
深——( )( ) 手——( )( )
做——( )( ) 笑——( )( )
魚——( )( ) 園——( )( )
五、把能搭配的詞語的手拉起來。(8分)
贊許地 通過 抬 桌子
順利地 檢查 抓 小雞
仔細地 走著 搬 木頭
興奮地 點頭 捕 鯊魚
小朋友們,你們可要幫幫俺老孫哪。
六、這道題是八戒 出給孫悟空的,他要悟空把不是一類的劃出來。(8分)
1、蜜蜂 松鼠 蜘蛛 蚊子
2、猴子 山羊 麻雀 貓頭鷹
3、飛蛾 蝙蝠 燕子 烏鴉
4、黃瓜 絲瓜 西瓜 南瓜
七、認真朗讀下面的句子。把語氣相同的句子連起來。(6分)
鄧爺爺來了? 這道題好答! 你行嗎?
鄧爺爺來了。 這道題好答? 你 行!
鄧爺爺來了! 這道題好答。 你真行。
八、這樣的句子我也會寫。(4分)
小朋友們,可要細心呦!
例:李小青是我們班的`勞動委員。
勞動委員是我們班的李小青。
劉陽是我的好朋友。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培養默讀能力。
2、讀懂課文內容,了解我國人民發揚人道主義精神,對其他國家人民的幫助。
知識點梳理
教學過程
一、閱讀資料,提示課題
二、整體感知
1、師指名學生閱讀提示,并分組議議閱讀要求。
2、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師提出具體明確的要求。
(1)練習默讀課文,讀通讀準課文。
(2)讀一讀,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3)想想這篇課文里有哪些好詞好句。鼓勵學生使用跳讀的方法。
三、討論與交流
1、交流自讀疑難
師:讀了課文,你們有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提出來一起研究嗎?生匯報。
2、重點討論交流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中國對受災國家的幫助?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引導學生互相補充。
首先,地震發生后中國立即向地震災區派出救援隊,而且一下飛機,就趕往受災最嚴重的地方(救災最重要的就是速度要快)
其次,在受災不行嚴重,余震還在不斷發生的情況下,救援隊仍然投入工作(在困難和危險的處境中仍然堅持救災,體現了人道主義和犧牲精神。)
最后,救援隊在搜索犬的幫助下,救出了一個男孩(高超的救援技術使得救援成功)
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找不最喜歡的地方。
2、展示:學生讀自己最喜歡的地方,其他同學參與評價。
3、齊讀課文。
五、綜合拓展
1交流:與同學交流,你知道中國救援隊的其他事情嗎?
(1)小組交流。(2)班級交流。
2教師小結。
3課后自主選擇感興趣的'詞句段進行摘抄,養成積累的習慣。
六、板書設計
28、中國國際救援隊
速度快
不怕危險 真棒!
援救技術高超
課后反思
在學習本課時,我主要圍繞兩個問題來展開,第一是: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第二:從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中國國際救援真棒?在回答第一個問題的時候,我給了學生何時、何地、何人、何事的提示,學生們很快就概括出了文章的內容。在解決第二個問題時候,主要讓學生充分的朗讀的基礎上來談談自己的觀點。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能獨立認識本課10個生字“罕、襲、泛、濫、瘋、篷、撐、脖、曠、擾”,積累8個詞語,能區別“像”和“向”。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有感情地朗讀牛頓在暴風雨中是怎么做的句子。辨別句子,知道怎樣把句子寫具體。
3、了解牛頓在暴風雨中測量風力的實驗,體會牛頓對科學執著探究的勇敢精神。
重點難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有感情地朗讀牛頓在暴風雨中是怎么做的句子。辨別句子,知道怎樣把句子寫具體。
2、了解牛頓在暴風雨中測量風力的實驗,體會牛頓對科學執著探究的勇敢精神。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出示課題。
1、師:上節課,我們認識了發明家愛迪生,今天,讓我們來英國大名鼎鼎的物理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牛頓。
2、板書:牛頓在暴風雨中
3、出示課文第1-4節,找找哪些地方看出暴風雨很大。
4、交流句子,隨機進行生字教學:“罕、襲、泛、濫”。理解“罕見、襲擊、泛濫”的'意思。
5、師:在暴風雨來臨之際,你們會怎么做?
6、交流。
7、齊讀第1-4節。
8、師:牛頓在暴風雨中干什么?(聽課文錄音5-10)邊聽邊想,你有什么疑問?
9、學生質疑。
(預設:牛頓為什么在暴風雨中做實驗?做什么實驗?他真的“瘋了”嗎?媽媽找到牛頓,為什么不把他帶回去?)
二、學習生字,細讀課文。
1、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的讀音,讀通句子。
2、生字教學:
“蓬、瘋、撐”正音。“蝙蝠”交流記字方法。“擾”找姐妹字:“優、憂、猶”
3、解決問題一:牛頓在暴風雨中做什么實驗?
(1)讀6-8節,用橫線劃出有關句子。(第7節)
(2)交流:牛頓想了解風力。
(3)師生接讀第6、7節:牛頓的頭發┅┅渾身┅┅有時候┅┅有時候┅┅每跳一次┅┅有幾次┅┅
(4)板書:了解風力
4、解決問題二:牛頓為什么要在暴風雨中了解風力?
默讀5-8節后,用浪線劃出有關句子。
交流找到的有關句子。(第8節2-5句)
5、解決問題三:他真的“瘋了”嗎?
(1)再讀第8節。
(2)思考:你覺得牛頓是個怎樣的人?
(3)板書:愛研究勇敢
6、解決問題四:媽媽找到牛頓,為什么不把他帶回去?
思考:媽媽明白了什么?為什么不把他帶回去?
讀媽媽想的內容。
三、復習鞏固。
1、選詞填空(詞句活動室第一題)
2、妙筆生花。(詞句活動室第二題)
(1)比較句子:媽媽尋找牛頓。
媽媽彎著腰,縮著脖子,頂著狂風,焦急地尋找牛頓。
(2)讀一讀,多了哪些詞語?這樣寫有什么作用?(具體描寫了媽媽當時的動作和焦急的心情)
(3)(圈畫動詞)小結:這樣句子就更具體、更形象了。
(4)練習寫話:爸爸查找資料。
課外延伸:
查一查:牛頓的其他故事。
語文教案 篇6
教材分析:本課選的古詩,是南宋詩人范成大的《四時田園雜興》中的兩首。反映農村生活,是范成大
詩歌的重要內容。第一首詩描寫了一幅男耕女織的勞動場面,及勞動帶給人們的樂趣。引導學生
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是難點。
班級情況:本班學生雖不是很活躍,但在詩歌的朗讀方面還是很不錯的,這有助于理解,更何況農村的孩子
學習這首古詩有一種親切感,較易突破難點。
教學內容:學習《四時田園雜興一》
教學目標
1 了解作者范成大極其“田園詩”與前朝的田園詩的異同。
2 進一步了解朗讀詩歌的技巧,通過朗讀和語言的品位欣賞,體會作者的感情,領會詩歌的意境。
3 培養學生的古代詩歌的閱讀鑒賞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體會作者的感情,領會詩歌的意境。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導言
詩歌是詩人生命的沖動,感情的傾訴。“情動于中而言溢于表”的詩詞是語言的精華。因而學習詩歌,要反復朗讀,體會詩歌的韻律美,體會詩人的感情,達到與詩人心靈相通,感情交融的地步,才會更好地領悟詩歌。
二教授新課
(一)材料交流
1介紹作者:范成大(1126~1193) 南宋詩人。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吳郡(今江蘇蘇州)人。紹興二十四年(1154),中進士。淳熙十年因病辭歸,時年58歲。此后10年隱居石湖。詩歌成就 范成大是一個關心國事、勤于政務、同情人民疾苦的士大夫。他的憂國恤民的一貫在其詩歌創作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范成大的詩,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圖景的作品成就最高。
2田園詩歌:古代詩歌流派。以反映田園生活、描繪山水景物為主要內容。代表人物有陶淵明、王維、孟浩然等。范成大一直以農村和農民的生活作為自己的歌詠對象,在《四時田園雜興》中,不僅有描寫農村自然景象和生活場景的內容;而且教全面地描寫了勞動的`艱辛、勞動的歡樂,贊美了農村的勞動者;更有一些反映農民疾苦、揭露剝削的詩。這些都使得范成大不同于前朝的田園詩人(僅描寫田園生活的恬淡閑適和優美的田園景象)
3解題:〈〈四時田園雜興〉〉共60首。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組。我們學習的兩首分別描寫農村的春天和晚春。
4詩歌體裁:近體詩中的七言絕句。
(二)詩歌朗誦
1詩歌朗誦指導(節拍、語調、重音)
2朗誦詩歌,體會詩歌的意境。
(三)整體感知詩歌的內容及蘊涵的感情?
第一首詩歌描寫了農民勞動的情景。表現了人人愛勞動以及勞動充滿樂趣的感情。
(四)交流探究
1詩歌一、二句寫了什么內容?
小組內討論探究
明確:農民勞動的繁忙景象。
2三、四句中寫不懂如何耕織的“童孫”也在“學種瓜”,要表現什么呢?
小組內討論探究
明確:在農村,無論男女老幼,人人愛勞動,人人需要勞動。另外說明勞動像游戲一樣,雖然繁忙但充滿樂趣。
3詩歌的寫法(1)正面描寫勞動景象(2)語言清新自然,充滿了濃郁的鄉土氣息。
三,練習
1。小組朗讀背誦詩歌
2。默寫詩歌。
四
1,文學常識
2朗誦知識
3詩歌的內容及感情
五作業
1理解、背誦并默寫所學的詩歌。
2借助工具書或者絡找出一首唐代的山水田園詩歌并與所學的詩歌加以比較。
板書設計
男耕女織 勤勞
兒女當家
學種瓜 快樂
課堂習題設計:
一,解釋《四時田園雜興一》中劃線的詞的意思,再寫出詩句的意思。
晝出耘田( )夜績麻( ),村莊兒女各當家( )。
童孫未解 ( )供( )耕織,也傍( )桑陰學種瓜。
詩句的意思:
二。《四時田園雜興一》的作者是( )描寫了一副
( )表達了詩人(
)
自問自答:這堂課通過實踐教學效果如何?
整個實踐過程中,學生獨立學習的積極性很高,課堂氣氛很好,達到了
預期的目的。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認識4個生字。讀讀記記“魔力、通融、刻薄、武斷、熔巖、窘況、闊佬、攆跑、雅致、考究、妙不可言、十全十美”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托德和老板的性格特點,學習作者描寫人物的方法。
3.激發學生閱讀外國名著的興趣。
教學重點
根據課文內容了解托德和老板的性格特點,體會作者描寫人物的方法。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描寫人物的方法,并在以后的寫作中學會運用。
教學準備:
了解馬克土溫的相關資料及這篇文章的寫作背景。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流程:
一、預習探究
1.孩子們,前段時間老師聽到這樣一件事,一個衣著樸素的老奶奶在一家電器商店選電冰箱,當她向服務員咨詢時,卻遭到白眼。后來這個老奶奶到旁邊的一家百貨商店去為她的兒女買了兩臺電冰箱,先前那家商店的服務員看到后瞠目結舌,不后悔莫及。
聽了這件事后,你們有什么想法?
2.嗯,剛才孩子們說得很好,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馬克吐溫筆下的人物在金錢面前是怎樣的反應,表現出什么樣的特點?
二、合作交流
1.孩子們自己讀課文,感知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讀準生字讀音,查字典,理解詞語意思。(蹩腳、刻薄、武斷、窘況、興致勃勃、攆跑、妙不可言、十全十美)
3.根據詞語理解再讀課文,同桌說說課文中出現了哪幾個人物,主要講他們之間的什么事情。
三、品讀體驗
1.出示自學提示:
(1)在“我”拿出鈔票前后,托德的態度有什么不同?
(2)老板看到鈔票后又是怎樣的態度?
(3)從他們倆的態度,你體會到他們倆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學生分組討論學習
2.匯報討論結果,相機理解重點語句。
(1)“啊,是嗎?哼,當然我也料到了你沒有帶零錢。我看像你這樣的闊人是只會帶大票子的。”(這話說得很刻薄,充滿了歧視與輕蔑。“料到了你沒有帶零錢……只會帶大票子”,說的是反話,意即你根本沒有錢,挖苦、諷刺至極。透過這句話,一個藐視窮人,在窮人面前傲慢無禮的形象躍然紙上。)
(2)“他微笑著接了過去,那種笑容是遍布滿臉的……滿是蛆蟲似的一片一片的熔巖一般。”(作家用夸張和辛辣的筆墨,先寫托德見錢后的笑容,笑容遍布滿臉,里面還有“紋”──折紋、皺紋、螺旋紋。一個見錢眼開的家伙,托德見是大錢后的笑容,牢牢地凝結起來,像一片一片的熔巖。這“凝結起來的笑容里”有難堪,有窘迫,更多的還是對錢的貪戀,可能托德從未見過這么大的鈔票,已呆若木雞,不知所措。)
馬克·吐溫先生不愧為語言大師,簡單幾筆,則淋漓盡致地刻畫出了托德這個勢利的.拜金主義者令人作嘔的丑態。
(3)“您說得很對,先生,您說得很對。您請稍等一會兒──我送您出去,先生。好吧──再見,先生,再見。”(此時站在老板面前的是位百萬富翁,見錢眼開的老板已語無倫次,極盡奉承之能事,反反復復,啰啰唆唆,透過這言語,不難看出老板那副奴才相。)
3.請孩子們再看看文章的開頭和結尾,作者受到的待遇怎樣?為什么會發生這樣大的變化?
四、鞏固延伸
作者通過了哪些描寫,用了什么寫作方法來把文中的人物形象寫得如此鮮明?
(語言、動作、神態的前后對比,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
課堂作業:
1.看《百萬英磅》全文。
2.照課文的寫作方法進行一次人物描寫。
板書設計金錢的魔力
老板:見錢眼開、金錢的努力
托德:以貌取人、刻薄世故
教學反思
通過學習,學生能感情朗讀課文,把握托德、老板的性格特點;了解通過人物語言、動作、神態的前后對比,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1-05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語文《夾竹桃》教案09-26
語文將心比心教案08-26
語文翠鳥教案05-02
《語文園地》教案05-21
語文《檢閱》教案06-10
語文《秋游》教案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