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幼兒園數學教案

    幼兒園數學教案

    時間:2023-10-14 07:47:28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幼兒園數學教案(錦集9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數學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數學教案(錦集9篇)

    幼兒園數學教案1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多種方法平穩地爬過竹梯。

      2、積極參與活動,體驗與同伴一起玩竹梯的快樂。

      【活動準備】

      1、音樂。

      2、長竹梯、平衡木、場地布置。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隨音樂模仿各種小動物

      二、基本練習:在竹梯上嘗試各種爬法

      幼兒自由練習爬竹梯。

      三、提高難度:在竹梯上爬上爬下

      1、梯子一端搭在平衡木上,嘗試從下往上爬。

      2、嘗試從上往下爬。

      四、創設情境:爬過小橋

      五、放松運動:游戲《大氣球》。

    幼兒園數學教案2

      【設計意圖】

      大都市的孩子,對超市中的購物、買賣過程、商品價格既熟悉又充滿好奇,同時,幼兒對價格的概念又很模糊,因為大部分家長只是讓幼兒參與選購物品,而沒有讓其參與買賣過程,所以幼兒不能正確理價格解價格與錢幣的關系。本活動試圖從實際生活經驗出發,以幼兒園為活動中心,將社會、家庭、幼兒園三者聯系在一起,讓幼兒在生活中,學習和運用數學知識解決身邊的問題,體驗數學的真正意義。

      【活動目標】

      1.幼兒在參觀過程中觀察價格,并初步學會認讀價格。

      2.幼兒在親歷買賣的過程中,了解錢幣與購物的關系。

      3.幼兒嘗試制作價格表,進一步認識價格的結構。

      【活動準備】

      1.幼兒已有經驗:對錢幣面額已基本認識;能認讀十位、百位數。

      2.聯系參觀超市的有關事宜。

      3.已制作好的價格卡若干,小卡片、筆等。

      4.發動家長給幼兒每人五塊錢,以便他們到超市進行自由購物。

      活動一:超市里的購物體驗

      【活動過程】

      一、尋找、認識價格

      1.幼兒在超市里尋找價格,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價格的書寫特點,了解價格通常都是用數字表示的,會有單位元,讓幼兒在認識價格中認識小數點。

      2.教師出示多種價格卡,幼兒由淺入深地學習認讀百位、十位、帶小數點的價格。

      3.幼兒到各種商品前練習認讀價格。

      二、體驗買賣過程

      1.幼兒每人身上帶了五塊錢,教師了解幼兒想買什么,并一起討論五塊錢能否購買此商品。

      2.由教師帶領,幼兒自由選購商品及付款,教師給予指導。

      3.幼兒相互交流,分享自己購買的商品。

      活動二制作價格卡。

      【活動過程】

      一、總結購物情況交流自己購買的商品,并展開討論,鞏固對價格的.認識。

      二、分組制作價格卡

      1.幼兒畫自己購買的和自己喜歡的商品,并為其標上價格。

      2.幼兒給班級物品制作價格卡。

      3.將制作好的價格卡放到相應的物品上,進行買賣游戲。

      【活動延伸】

      1.交給幼兒每人幾張小卡片,請其在家與爸爸、媽媽制作大件物品的價格卡,如電器的價格卡。

      2.將制作好的價格卡帶回園講述,鞏固對價格的認識。

      3.教師總結,幫助幼兒理解金錢與勞動的關系,讓幼兒體驗父母的辛勤勞動,并養成正確的消費觀。

      【設計評析】

      現代的孩子很早就能認識一元、五元、十元面額的錢幣,但對于錢幣與價格的關系依然比較模糊。此活動在現實、輕松的情景中,幫助幼兒獲得這些知識,讓幼兒體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運用。

    幼兒園數學教案3

      活動目標:

      1、感受圓形的物體,理解圓形的主要特征。

      2、豐富幼兒對圖形的認識。

      3、能在生活中找出各種圓形物體

      活動重點:認識圓形。

      活動難點:能把圓形和生活中實物進行聯系和比較。活動準備:圓形、圓形的相關玩具,沒有車輪的汽車。

      活動過程:

      一、教師帶領幼兒一起演唱歌曲《月兒圓》

      和幼兒一起說說歌曲里面唱了什么?

      二、認識圓形

      1、教師出示圓形,和幼兒一起觀察圓形的特征。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位好朋友,它是一個圖形寶寶,是誰呢?是一個圓形。

      教師小結:圓形是由一條邊組成的,它沒有角。

      2、出示有關于圓形的玩具,鞏固幼兒對圓形的'認識。

      3、請幼兒用身體來表現圓形。

      三、操作活動

      —情境導入,“嗚嗚??”“誰在哭?”

      —出示沒有車輪的小汽車,請幼兒觀察,引導幼兒用圓形為汽車粘貼上輪胎。

      —教師示范,請幼兒操作。

      四、結束部分

      —小結:今天我們認識了圓形,圓形只有一條邊,是沒有角的。在生活中圓形也給我們幫了很多忙,我們一起來找一找,看看,圓形在哪里。

    幼兒園數學教案4

      一、活動目標:

      1、區分圓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

      2、初步感知圖形之間的轉換關系,嘗試拼合圖形。

      3、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活動準備:

      1、用硬紙板制成一條“小路”,上面鏤刻大小不同圓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土坑”,鏤刻下來的圖形涂上顏色即成“石塊”。(將個別圓形、正方形兩等分)

      2、兔媽媽胸飾。

      三、活動過程:

      1、游戲“做夾心餅干”,復習對圓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的認識。

      教師扮成兔媽媽,幼兒扮成小兔。

      教師:“天氣太冷了,兔奶奶生病了,我們去看望她好嗎?”

      教師:“我們帶點什么去好呢?”

      游戲“做夾心餅干”,要求將圖形標記貼在胸口,找一個貼相同圖形的幼兒做朋友,最后要說出做的`是什么形狀的夾心餅干。

      2、引起幼兒玩“修路”游戲的興趣。

      教師:“做好了夾心餅干,我們一起到兔奶奶家去吧,到兔奶奶家要經過一條小路,可是這條小路壞了,怎么辦呢?”

      3、幼兒“修路”,辨知圖形。

      教師先帶領幼兒觀察一下小路有哪些圖形,然后請幼兒拿“石塊”一一對應地嵌入小路的“土坑”中。

      3、嘗試組合圖形。

      啟發幼兒想辦法把兩塊半圓形的“石塊”和兩塊長方形的“石塊”嵌入“土坑”中。

      4、游戲“踩石頭”。

      教師:“小路修好了,我們一起到兔奶奶家去吧,不過在過小路的時候我們一起來玩個踩石頭的游戲,我拿出什么形狀的圖形,你們就去踩什么形狀的“石頭”并說出這是什么形狀!

      5、到兔奶奶家,結束活動。

    幼兒園數學教案5

      設計思路:

      詩歌是我國文化的瑰寶,在幼兒園課程中不乏詩歌教學,但孩子是否能真正理解詩歌中的內容,是否能真正體會詩歌的意境,不得而知。于是我們班從一開學就讓他們接觸古詩詞,幼兒對年代久遠,與他們生活毫無關系的古詩詞從一無所知到饒有興趣。因此,特意設計了《清明》的音樂活動,開始嘗試將語言教育與音樂教育融合在一起,讓幼兒隨著音樂吟誦了古詩詞,使幼兒大膽地,富有創造性地表現自我的認識與想像。

      重難點分析:

      幼兒在體會古詩詞的意境方面是最困難的,他們往往能流利地背誦出古詩詞,卻講不出詩歌里面表達的是什么事情,更無法體會詩歌的意境。在進行教學前,我發現我班絕大多數的小朋友都能背誦這首詩歌,但他們對詩中描繪的意境及所傳達的情感一無所知。于是,我首先讓孩子欣賞音樂、感受音樂,體會其中的情緒;另外,通過運用圖畫和配樂講故事的方式將詩詞的創作背景、詩詞大意表現出來,幫助幼兒理解詩歌的內容和意境。

      活動目標:

      1、體驗音樂與古詩的意境,學習在伴奏聲中有節奏地吟誦古詩,嘗試用自己的方式表現作品。

      2、探索用動作表現音樂內容,愿意與同伴一起參與音樂活動進行表演。

      3、嘗試根據古詩情境進行繪畫。

      活動準備:

      幼兒在語言活動中已經會吟誦《清明》這首詩歌,并對清明節有一定的認識。材料準備:《清明》圖片,音樂,紙,顏料等。

      活動過程:

      1、在情境中創編動作,初步用動作表現詩歌《清明》

      師:你們知道古詩里描繪的是哪個季節嗎?猜猜詩人杜牧想表達什么樣的情感?

      (評:古詩對幼兒來說是比較難以領會的,因此我決定用音樂,動作來幫助幼兒更好的體會古詩的含義)

      2、按節奏吟誦《清明》

      (1)教師朗誦《清明》,同時出示圖片,幼兒欣賞。

      (評:在第一個環節中大部分使用聽覺幫助幼兒理解,而在這個環節中我追加了視覺,運用圖片幫助幼兒,更上一層樓。)

      (2)教師再次示范朗誦歌詞,并以穩定拍的節奏配合拍手,幼兒跟隨教師按穩定拍的節奏拍手。

      (評:穩定的`節奏幫助幼兒穩,準地熟悉古詩。)

      (3)引導幼兒結合穩定拍,進行歌詞的朗誦,注意重拍的運用。

      (4)教師用動作提示,與幼兒進行歌詞的對答,教師說前半句,幼兒對下半句。如,教師說“清明時節”,幼兒接“雨紛紛”,以此類推。

      (評:以不同的方式幫助幼兒重復學習,記住古詩)

      (5)幼兒跟著音樂完整地朗誦,吟唱歌詞。

      3、根據理解繪制圖畫:幼兒根據自己對古詩的理解,畫出他們想象中的《清明》圖。

      (評:這個環節是自主性比較強的,希望幼兒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意愿,用畫畫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對古詩的理解。)

      4、交流欣賞:幼兒介紹和欣賞小朋友的圖畫,加深對《清明》的理解。

      附古詩:清明(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渾。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幼兒園數學教案6

      活動目的

      1、認識球體、圓柱體,辨別兩者異同。

      2、學習制作球體、圓柱體,建構球體、圓柱體組合物體。

      3、通過摸、量、滾、做等活動,培養幼兒觀察、比較、想象、分析、綜合等能力和動手操作的技能。

      4、培養幼兒探索的興趣,發展他們的創造性能力和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準備各種圓球。如小皮球、籃球、足球、乒乓球、玻璃球、鉛球、塑料球等。

      2、準備圓柱體玩具若干。如積木、積塑、小棍棒、未用過的鉛筆、萬花筒等。

      3、收集各種球體、圓柱體包裝。如足球冰淇淋盒、小藥丸盒、易拉罐、麥乳精罐等。

      4、準備一些掛歷紙、白板紙、橡皮泥、尺、膠帶、線、剪刀、漿糊。

      活動過程

      一、有趣的球體

      1.請幼兒猜謎:胖墩墩,圓溜溜,立不住,站不穩,哪邊挨地都會滾。

      2.請幼兒玩球。幼兒按意愿選球,通過摸、滾、踢、拍、托、擲等動作玩球。

      3.請幼兒回答教師提問:玩的是什么球?怎么玩的?通過玩你發現了什么?

      4.教師小結:許許多多的圓球,雖然它們的顏色不同,大小不等,玩法也不一樣,但是它們的形狀相同,不管從哪個方向看都是圓的,放在地上總是站不穩,并向周圍滾動的,這就是球體。

      5.師生創編兒歌:小小球兒圓溜溜,哪邊看它都很圓;小小球體站不穩,哪邊挨地都能滾。

      二、有趣的圓柱體

      1.請幼兒用線、尺、小手分別量一量未用過的鉛筆、小棍棒、萬花筒等,看看兩頭的圓的'大小、兩圓之間的距離,并說說發現了什么。

      2.請幼兒滾一滾易拉罐、麥乳精罐等,說說它們是向什么方向滾動的。

      3.請幼兒將圓柱體積木、積塑、小棍棒按高矮、粗細的順序分別排一排,看看它們像什么。

      4.教師小結:測量時,兩頭有兩個一樣大的圓,兩圓間的垂直距離一樣長;滾動時,只能向兩個相反的方向滾動;豎著排列,看起來像柱子,這就是圓柱體。

      三、球體、圓柱體的區別

      1.請幼兒每人拿兩個玩具(球體、圓柱體玩具各一個),用同樣的方法在地上滾動,看看它們有什么不同,能否停下來站穩。

      2.引導幼兒試將兩個球體、兩個圓柱體分別重疊,觀察發生的現象。

      3.教師小結:球體能向各個方向滾動,圓柱體只能向兩個相反的方向滾動;球體表面沒有平面,不能重疊,圓柱體兩頭有兩個相等的平面,可以重疊。

      四、靈巧的小手

      1.請幼兒想一想,在幼兒園、家里或其他公共場所,有哪些東西是球體?有哪些東西是圓柱體?分別說一說它們的名稱和作用。

      2.給幼兒提供白板紙、掛歷紙、橡皮泥等制作材料,讓他們進行手工制作。

      對能力差的幼兒,只要求他們完成球體、圓柱體模型;對能力強的幼兒,則要求他們建構組合物體,如涼亭、攀登架、滾筒等;對能力一般的幼兒,要求他們完成簡易組合物體即可,如冰淇淋娃娃、京劇小丑等。幼兒可以獨立完成任務,也可以小組合作完成。

      教師對有困難的幼兒,可以幫助他們完成;對大膽創新的幼兒,給予他們鼓勵和肯定,并為他們提供條件,使其完成作品。

      3.作品展覽。讓幼兒欣賞自己和同伴的佳作,體驗成功帶來的快樂。

      五、商品展銷會

      1.為幼兒提供一定的活動場所。

      2.引導幼兒將自制的作品、收集的玩具和廢舊物品先按球體、圓柱體兩大特征進行分類;再按商品的種類(如食品、玩具、日用品),進行二次分類。

      3.陳列貨架,布置環境。幼兒按標記排放商品。

      4.開展創造性游戲:“商品展銷會”。要求幼兒在展銷過程中,說出各種商品的名稱、外形特征。

    幼兒園數學教案7

      活動目標:

      1、在操作活動中初步感知100以內數的整10加和整10減計算。

      2、能夠借助“金色珠”等操作材料嘗試進行大數目的加法和減法運算。

      3、樂于參加數學活動,體驗其中樂趣。

      準備:

      教具:信封(里面裝有100以內的整10數字或100以內整10加,整10減的加法、減法算式)若干,倫敦橋音樂,寫有整10數字的胸卡。

      學具:“金色珠”,10根一捆的小棍若干,整10數字卡片,整10加的加法算式若干操作冊37-38頁活動過程:

      1、預備活動師生互相問候。

      2、分組活動創設情景:整10數字大PK。整10數字的姐妹們聚在了一起。他們想比比誰的本領大:誰比誰多,多多少;誰比誰少,少多少,特意邀請小朋友當評委。

      第一組:操作小棍(10根一捆),完成10的加減練習。

      第二組:操作學具“金色串珠”,做練習冊第37頁的活動“算一算”

      第三組:操作學具“金色串珠”,做練習冊第38頁的活動“小兔送信”

      教師從每組中請一名幼兒,說說自己是用什么方法進行計算的。

      小結:進行100以內數的整10加、整10減,個位上的數字不變,十位上數字相加減。

      3、游戲活動教師:小朋友當評委辛苦了,整10數字姐妹們想讓小朋友輕松一下,一起來玩游戲吧。

      (1)游戲《倫敦橋倒了》

      每個幼兒佩帶一張整10的胸卡,請兩名幼兒手牽手舉起搭成一座橋。在音樂伴奏下,其他幼兒依次將手搭在前一人的.肩上,形成一支隊伍,從橋下自由穿行。歌曲停止時,扮橋的幼兒馬上將手落下任意套住兩名幼兒。大家一起算一算兩名幼兒身上數字的和是多少,用加法算式說出來。游戲繼續進行。

      (2)游戲“投信”

      出示若干信封,請每名幼兒任選一個打開,讀出里面的數字或算式。請拿到數字的幼兒站在教室的四周舉起數字卡扮郵筒,請拿到加法或減法算式的幼兒扮郵遞員。扮郵筒的幼兒一起說兒歌,兒歌停止后,郵遞員把自己的加減法算式算出得數,找到相應的郵筒站過去,幼兒交換卡片,繼續游戲。

      4、交流小結,收拾學具幼兒互相交流用什么方法計算更快些。鼓勵幼兒收拾學具。

    幼兒園數學教案8

      活動背景:

      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平時家長們總是盡自己的一切能力,滿足孩子的一切需求,努力使自己的孩子得到最多的快樂?稍絹碓蕉嗟暮⒆悠饧痹辍⒆运阶岳、經不起挫折,找不到快樂。

      《快樂口袋》是篇格調歡快、充滿童趣、寓意深刻的小故事,故事里的裝滿小動物快樂的“神奇口袋”不但讓小動物們充滿友愛、快樂,還能幫助小動物們克服困難、重新找回快樂,它生動、有趣、充滿愛心的情感主題,既讓幼兒在聽賞中著迷,又留給了幼兒較大的解決問題、思考問題的空間,還能讓幼兒很直觀地明白快樂是什么,快樂究竟在哪兒?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的內容,感受并體驗故事中小動物們快樂。

      2、能根據故事內容并積極參加討論:什么是真正的快樂。

      3、培養幼兒發現快樂、分享快樂,積極面對生活的良好的個性品質。

      活動準備:

      4、制作一實物“快樂口袋”(用白布裁剪成大口袋,外面畫一些體現快樂主題的兒童畫,內用軟棉花包裹著一可以錄音和放音的隨身聽)。

      5、與故事“快樂口袋”內容相符的電腦課件。

      活動過程:

      一、問問———設置疑點,激發幼兒興趣。

      老師通過展示實物教具“快樂口袋”,提問并導入課題。使幼兒對快樂口袋有了一定的具象認識。

      教師用語參考:“老師這兒有一個神奇的口袋,你們看,口袋上有什么呀?”———引導幼兒觀察口袋上有關快樂的畫面!翱诖镅b了什么呢?”老師打開袋內的隨身聽開關,里面播放出一些快樂的話語。如:“今天是我五周歲的生日,我請了許多朋友吃蛋糕,我的心里呀,真快樂!”“我的畫畫作業被放旱進櫥窗里展覽啦,我的心里呀,真快樂!”“媽媽生病了,我端杯開水給媽媽喝,媽媽夸我懂事了,我的心里呀,真快樂!”

      二、聽聽———幼兒欣賞故事,體驗作品經驗。

      教師打開多媒體課件,讓幼兒邊聽故事邊看動畫,聽完故事后進行層層遞進地提問,使幼兒對故事有了初步的了解。

      教師用語參考:“快樂口袋有什么作用?”“小動物對著快樂口袋說了什么?”“后來森林里發生了一件什么事?”“是什么讓小動物們又重新快樂起來的?”

      三、玩玩——-把快樂告訴口袋,鞏固作品經驗。

      教師通過游戲,鼓勵幼兒對著教具“快樂口袋”講講自己感到快樂的事兒(注意啟發幼兒從多角度談談自己的快樂),幫助幼兒發現快樂、分享快樂。

      教師用語參考:“故事中小動物們有許多快樂的事兒,你們平時遇到過快樂的事兒嗎?”“我們來做個游戲—-把快樂告訴口袋,你們能像小動物一樣也把自己的快樂對著口袋說說嗎?”

      四、談談———什么叫快樂,遷移作品經驗。

      教師鼓勵幼兒探究討論,逐漸將話題過渡到“什么是真正的快樂?”使幼兒明白快樂是靠自己發現的、能與別人分享,使別人得到快樂的人自己才最快樂。

      活動延伸:

      將活動中用的教具“快樂口袋”放置活動室一角,鼓勵幼兒平時將自己的快樂的事兒告訴“快樂口袋”或用繪畫的形式將快樂事兒畫下來,插入袋內。教師利用一些自由活動的'時間帶領幼兒聽袋內的“快樂心語”(錄音),看快樂圖畫,幫助幼兒進一步發現快樂、分享快樂、獲得快樂,體會集體生活的樂趣,培養幼兒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的良好品質。

      活動評價:

      活動中教師首先運用直觀教學法導入課題使幼兒對“快樂口袋”產生濃厚的興趣,有了一定的具象認識,然后又運用活靈活現的電腦多媒體課件和層層遞進地提問幫助幼兒快速的理解了的故事內容。幼兒欣賞并理解作品之后已將自己完全融入故事情境之中,這樣教師便順水推舟地過渡到游戲環節,讓幼兒對著實物“快樂口袋”說說自己的快樂,這時幼兒便說出了許多令人意想不到的,豐富多樣的快樂事兒,突出了本次活動的重點。最后運用了探究討論法使幼兒真正地理解了快樂的內涵,輕松的突破了難點。

      總之,《快樂口袋》這一語言活動,教師通過幼兒想想、聽聽、看看、玩玩、說說、畫畫等多通道參與讓幼兒層層深入,循序漸進地理解作品、體驗作品、遷移作品的經驗。是個成功的語言活動。

      附:故事《快樂口袋》

      森林里,住著一群可愛的小動物,他們每天都在一起勞動、游戲,個個都是要好的朋友。

      這天,小猴在河邊發現了一個神奇的口袋。這個口袋只能裝一樣東西,那就是快樂。只要你把自己的快樂對著口袋說出來,你的快樂就會被裝進去。這口袋太神奇了!

      小孔雀跑了過來,對著口袋說:“我在舞蹈比賽中得了第一名,我的心里呀,真快樂!毙∏嗤芴诉^來,對著口袋說“我在稻田里捉了許多許多害蟲,看到莊稼長得這么好,我的心里呀,真快樂!

      小鳥飛了過來,對著口袋說:“媽媽病了,我捉了蟲子喂媽媽吃,媽媽說我是懂事的好孩子,我的心里呀,真快樂。”

      小象走了過來,對著口袋說:“我昨天卷了許多木頭幫山羊爺爺蓋房子,看見山羊爺爺住進了新房子,我的心里呀,真快樂!

      小豬也來了,對著口袋不好意思地說:“我,我昨天打針沒哭,媽媽說我變得勇敢了,我心里可真快樂!

      聽了小豬的話,小伙伴們都哈哈地笑了起來。這么多快樂鉆進了口袋,口袋一下子變得鼓鼓的。

      小猴撓撓頭說:“你們說了這么多快樂的事情,我也要說一說。”小猴想了想,對著口袋大聲說:“我有這么多好朋友,心里真快樂!”

      日子一天天地過去了,小動物們相親相愛地生活在一起。突然有一天,森林里著了大火,燒死了許多許多樹,小動物們的家沒有了。小鳥和小豬傷心地哭了起來,大家都很難過。小猴忽然想起一樣東西,那就是快樂口袋!

      小猴飛快地取出快樂口袋,悄悄地解開了口袋上的繩子。啊!奇怪的事情發生了,小伙伴們一下子想起了以前許許多多的事情,臉上慢慢露出了笑容。小象站起來說:“大家別難過了,以前我們的生活多么快樂,現在我們一起動手蓋新房子,我們還會和以前一樣生活得快快樂樂!薄皩Γ瑢!”小伙伴們一齊答應,它們馬上動手蓋新房子。過了幾天新房子蓋好了,它們又開始種樹、養花,自己的家變得更加漂亮了。

      現在,這些可愛的小動物仍然相親相愛地生活在一起,那個快樂口袋又變得鼓鼓的。因為小動物們每天都有快樂的事情對它講哪!

    幼兒園數學教案9

      情境數學《里外辨識》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知簡單的里外空間特征;

      2.讓幼兒初步嘗試理解和應用里外空間形式的表達方式;活動準備:

      大掛圖、小動物頭飾、里外標志卡、小魚小鴨磁貼、幼兒用書、筆

      活動過程:

      一、出示大掛圖,情境導入

      1.教師與幼兒邊念兒歌,邊做動作:“伸出你的左手,擺一擺,伸出你的右手,擺一擺。這是我的上面,拍拍手,這是我的下面,踏踏腳。一二一,一二一,小動物們蓋房屋,草屋、木屋和磚屋,劈里啪啦真舒服!

      師:動物新村的嘟嘟牛和胖胖豬也住進了新房子,請我們去做客,一起去看看吧。

      2.根據指示村口的指示牌找家,老師指到嘟嘟牛的家就喊停。觀察嘟嘟牛家里的池塘里有幾只鴨子?池塘外面有幾只鴨子?

      3.找到胖胖豬家后,觀察胖胖豬家門前的圍欄里都有哪幾種動物?哪只動物偷偷跑出圍欄了?

      二、師幼互動

      (一)去池塘邊散步

      1.“現在我們一起到外面去散步吧。看,這里有一個池塘。”一個圈代表池塘,小魚在圈里,小鴨在圈外。

      2.請幼兒觀察誰在池塘里面?它在做什么?(用語言完整表述出來)

      3.出示里外標志卡,我們用小標志來記錄一下,圈代表池塘,點代表小動物。

      我們看到這張卡,就知道小魚在池塘里面了。

      4.請幼兒觀察小鴨子在哪里玩?應該用哪張標志來表示?請幼兒操作。

      (二)音樂游戲:圈里圈外,進一步感知空間方位。

      1.教師在地上畫一個大圓圈,請部分幼兒扮演小動物,聽音樂在圓圈里外自由做動作,音樂停,小動物也馬上停止不動。 2.請圈里或圈外的幼兒說出自己的位置,并請在記錄單上用筆標出自己的位置。

      三、評價練習

      1.“我們的書本上還有小動物,請小朋友記錄它們的位置,一起來看看是誰吧!

      請幼兒打開幼兒用書2-B第四頁,看一看、說一說小動物分別在池塘里還是在池塘外?用點在“○”里面或外面標記出來。

      2.幼兒操作;

      情景數學《形色分合對應》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操作過程中,理解形與色的對應關系;

      2、培養幼兒思維的邏輯性,能夠使幼兒有條理地分析問題;

      3、通過操作培養幼兒的'形色對應能力;

      活動準備:

      1、磁性教具:鴨子和小魚的實物特性卡,紅黃藍三色顏色特性卡,紅黃藍三色鴨子和小魚的實物卡;

      2、畫有輪廓圖的白紙若干張,彩色紙條若干,油畫棒;

      3、小綠人及衣帽組;活動過程:

      1、通過游戲,培養幼兒感知形色之間的對應關系;

      教師出示磁性教具,讓幼兒都看一遍。請一位幼兒選一個事物特性卡(如鴨子)藏在一個盒子里。請另一名幼兒選一個顏色特性卡,不讓其他幼兒看到,把它放在另一個盒子里。教師讓幼兒猜這個盒子里放進去的是什么物品,在指另一個盒子,猜一猜里面放的是什么顏色,然后將特性卡拿出,擺在對應表上,教師與幼兒一起討論,這是一只什么顏色的鴨子。請幼兒將這只鴨子找出來。

      2、幼兒給圖形寶寶涂顏色,從而理解形與色的對應關系;

      讓幼兒每人選擇一張畫有圖形的紙,一個彩色紙條;請幼兒按照紙條的顏色給圖形涂上顏色;將涂好的作品貼在展板上,說一說它們為什么涂成這個顏色;

      3、給菲比(小綠人)穿衣服,培養幼兒的形色對應能力;

      請幼兒從學具盒中拿出菲比(小綠人)和衣帽組,引導幼兒根據對應關系表的要求,給菲比穿衣服;

      4、評價練習

      嘟嘟牛和貝貝羊的幼兒園在今天下午要舉行畢業典禮聯歡會,它們都有漂亮的演出服,一起來看一下,翻開幼兒用書第16頁,請一名幼兒看著關系對應表,給小動物們試穿演出服,其他幼兒討論這名幼兒穿的是否正確。

      小朋友們今天下午我們一起來幫助小動物們穿演出服,好嗎?現在讓我們先到外面去休息一會吧!

      情景數學——農場里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理解上下的概念;

      2、引導幼兒學會以一個物體為參照物說出上下位置,提高幼兒的空間方位感;活動準備:

      1、情境主題掛圖“農場里”1幅;

      2、磁性教具:每種小動物2-3個;

      3、自制教具:二層樓房的圖片一張;上下位置的圖表一個;對勾1個;幼兒操作用紙(每人一張);

      4、學具:小綠人(事先放在幼兒坐的椅子下面);貼畫:每人一份;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觀察情境掛圖,初步理解上下的概念。

      1、小動物們在森林里開了個農場,今天老師就帶小朋友到農場里去參觀它們的農場。

      2、教師提問:“你看見農場里有什么?”、“農場里有一棵蘋果樹,樹上有幾個蘋果?樹下有幾個蘋果?”請幼兒點數蘋果的數量。

      3、教師提問:“樹上的鳥窩有幾只小鳥?是誰站在樹下呢?”

      4、農場里還有一個池塘,請小朋友數一數,有幾只小青蛙?它們都蹲在哪?

      二、通過師生互動引導幼兒進一步理解上下概念。

     。ㄒ唬┬游锇嵝录

      1、教師出示二層樓房和小動物卡,并以情境導入:小動物們還在森林里蓋了一座新樓房,現在它們要搬家了。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樓房,哪里是樓上,哪里是樓下,給幼兒提出要求:如寶寶兔住在樓上,嘟嘟牛住在樓下,幼兒按照老師的要求將小動物卡貼在相應的位置。

      3、教師請幼兒說說想讓小動物住在哪里,讓幼兒按照自己的意愿來放小動物,引導幼兒正確運用“上、下”的方位詞。

      4、教師出示表示上下的圖表和對勾,要求幼兒按對勾的位置和數量來擺放小動物,如:2只胖胖豬住在樓下;3只寶寶兔住在樓上,幫助幼兒對上下方位圖表的理解。

      (二)和小綠人做游戲

      1、請幼兒在椅子下面找到小綠人,并問幼兒:你是從哪里找到小綠人的?

      2、教師與幼兒一起玩和小綠人做游戲:小小綠人真可愛,我來和你做游戲,跳跳跳,跳到桌子上(下)。跳跳跳,跳到椅子上(下)。

      3、啟發幼兒將小綠人放在自己身體的某一個部位,如:頭、肩膀、大腿等部位,繼續鞏固上下方位的辨認。

      三、幼兒操作活動

      1、以小綠人給小朋友送禮物的形式,出示幼兒操作用紙,引導幼兒說說,什么東西放在桌子的上面;什么東西放在桌子的下面。

      2、請幼兒根據圖表的提示將物體貼在桌子的上面或下面。

      3、鼓勵幼兒將操作結果給客人老師欣賞。

      四、教師與幼兒拿著小綠人到戶外做游戲,結束活動。

    【幼兒園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數學教案11-05

    幼兒園的數學教案02-04

    幼兒園數學教案梯形03-06

    幼兒園數學教案比長短03-02

    【熱門】幼兒園數學教案01-31

    幼兒園數學教案【熱】01-31

    幼兒園數學教案【薦】01-31

    【推薦】幼兒園數學教案01-31

    幼兒園數學教案【推薦】01-30

    【熱】幼兒園數學教案01-30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五月香婷婷缴情综合 | 伊人久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在线九热 | 一二三区在线视频 | 久久精品国产96久久 | 在线视频第一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