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6篇[經典]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誦讀古詩,背誦古詩。
3理解詩句內容,感受詩句中渲染的“歡天喜地、熱熱鬧鬧”的節日氣氛。感受詩中表達的全民族歡度佳節、辭舊迎新的美好愿望。
教學重、難點
指導學生了解詩句的意思,說說自身的理解。
教學準備
字典、生字詞語卡片,課文插圖。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詩題
1小朋友們,你們喜歡過年嗎?說一說,你們家里都是怎樣過春節的?(指名結合自身的生活實際自由反饋)
2今天,我們將要學習一首描寫歡度新春佳節的古詩,教師板書課題,解釋課題。(元日就是農歷正月七年級)
二、學生自讀,讀通古詩
1教師范讀。
2學生借助拼音自讀古詩。
3指名朗讀,師生一起正音,注意強調“竹”“除”“蘇”“曈”等平翹舌音和后鼻音。
4認記生字。告訴學生:假如認識了詩中的生字,就能把這首詩讀得更好聽。
5出示生字卡片,學生開火車認讀。
6指名讀,交流識記生字的方法。
三、自讀自悟,理解詩意
1根據自學提示展開自學。
出示自學提示:
(1)自由讀詩,結合書中注釋或工具書、課外資料等理解詩句意思。
(2)把自學中不能解決的問題標出來。
2合作小組交流。
四、品詞賞句,想象悟情
1教師出示課文插圖,引導學生說說畫面上的內容,感知元日熱鬧的景象。
2課文中是怎么寫的呢?再讀古詩。
3匯報前兩行詩的自學情況,說說前兩行詩的意思。(借助“一歲除”和“屠蘇”的`注釋,理解詩意)
4誦讀詩句并展開想象,你從前兩行詩中體會到什么?你此時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5讀詩句“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用自身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和你的感受。
6說說你看到了什么,你想說點什么?
引導學生從“曈曈日”“新桃換舊符”處想象:人們對新的一年充溢了新的希望,寄托了人們對來年的美好祝愿。
備注:在學生理解詩句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需要適當引導學生反饋搜集到的資料,了解有關春節的知識。如:為什么貼春聯?為什么放鞭炮等。
7指導朗讀。(配上歡快的古典樂曲)
誰能把你體會到的歡樂熱鬧的氣氛通過朗讀表示出來?(抽生讀,男女生競賽讀,全班齊讀)
8指導背誦。
(1)分組接背詩句。
(2)指定學生背誦。
(3)小組競賽,哪組背得好。
(4)同桌互相背。
五、拓展延伸
1過春節的時候,你們的心情怎樣?為什么?(感受春節快樂、幸福、熱鬧的局面)
2你們最喜歡春節里的什么節目?為什么?
六、安排作業
想象這首詩描繪的景象,試著寫下來。
和:板書設計
元日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熱鬧、歡快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課題:認識g、k、h
設計背景:
低年級學生有著注意力不集中,但形象思維很具體的特點,只有注重教學內容的具體性和直觀性,才能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語文課程標準》中“實施建議”也指出:“漢語拼音教學盡可能趣味性,宜以活動和游戲為主。”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合理地運用現代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進行愉悅教學,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力求做到教學具有趣味性,富有童趣,激起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樂趣。
教學片段:
一、復習舊知,引入新課。
1、師:我們已學了很多聲母,并同它們成了朋友。瞧,它們來了。(師出示字母卡片,生開“火車”認讀。)
2、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⑴談話: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一幅圖畫,想看看嗎?
⑵展示臺出示課文插圖。
⑶仔細看圖,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⑷指名交流:藍藍的天空下,一只白鴿嘴含柳枝快樂地飛翔。清清的河水中,幾只小蝌蚪在水草叢中做游戲。小朋友玩累了,坐在公園的椅子上喝水。
⑸揭題。
今天,我們要認識的3位聲母寶寶就是g、k、h。
(出示圖二:“g、k、h”的卡通形象,教師模仿卡通人物說話,“小朋友們好,我們是g、k、h聲母寶寶,希望和大家交朋友”。)
師:你想先認識誰?
指名一生隨意選擇,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進行教學
二、教學g、k、h。
(一)學習g。
師:誰來跟鴿子打個招呼?生:鴿子,你好嗎?鴿子,你好……
1、指名示范讀。
2、學生評議。
3、指名讀,開火車讀,小組讀。
4、記清形。
師:名字會叫了,再看看他的樣子,你有什么發現?
如果把你的發現編成兒歌就更好了。
生1:像個花環g、g、g。
生2:“鴿子的鴿。”“和平鴿的鴿。”“哥哥的哥。”“割草的割。”“割破的割。”
生3:“9字加彎ggg”、“q加彎鉤ggg”、“p字反寫加鉤ggg”。
(二)學習K。
我們班的小朋友真了不起,一下子就交了個新朋友,朋友多了快樂多,我們再來交交新朋友。
1、點擊蝌蚪,問:他的名字誰會叫?
2、指導發好“k”的音。
3、開火車讀,同桌對讀。
4、g、k對比讀。
5、說說你用什么方法記住K。
生1:k、k、k蝌蚪的蝌;
生2:科學、科學,k、k、k
三、學習“h”。
讓我們來認識最后一位新朋友,他就是“h”。
誰來當小老師?
1、指名讀、跟讀、開火車讀。
2、記清形。
四、課中操,學念兒歌。
1、點擊課件(伴音樂):出現卡通人物g、k說話:“小朋友學得不錯,我們送給你們一首兒歌”。
出示:哥哥有只小白鴿,
小白鴿愛唱歌,
咕咕咕,咕咕咕。
哥哥聽了笑呵呵”
2、動作表演,學念兒歌。
五、學習二拼音節
1、出示音節:ga ka ha ge ke he gu ku hu
2、你能指出這些音節的聲母、韻母嗎?(學生指讀,教師板書)
ga
g—a→ga
3、小組內嘗試練讀,小組長領讀。
4、開火車拼讀。
六、多種形式,鞏固g、k、h。
1、游戲——“玩橡皮泥”。
①小伙伴合作,動手做一做g、k、h,再讀一讀,也可以去其他組看一看。
②把自己組的勞動成果展示在黑板上。
③小組互評。
2、快速準確拼讀。如:kǎ kū hé gù hǔ
七、指導書寫。
①師范寫、解說。
②學生配樂書寫。
教學反思:
遷移規律是教育心理學揭示的一條重要的`規律。它是指“一種活動經驗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也就是已有經驗的具體化與新知識的類化過程或新、舊經驗的協調過程”。遷移有三種類型:同化遷移、順應性遷移。上面的案例既有同化遷移,同化遷移就是新知識內化到已有認知結構中去。如g的讀音與已知的“,小白鴿”“哥哥”“割破” 等字一樣,孩子們在頭腦里進行了知識的類化,馬上記住了。也有順應性遷移。順應性遷移也叫協調性遷移。指在已有認知結構不能把新知識吸收(即同化)到自身中去,但新舊知識間存在共同要素的情況下,已有認知結構發生順應新知識的變化,即建立一種新的上位結構,以包容已有的下位知識,這就是順應性遷移過程。如g的字形,與字母“o、p、q”、數字“9” 有聯系,又有區別,孩子們通過比較,抽象、概括,能夠用兒歌的形式聯系這些已熟悉的字形編出幫助記憶g的字形。通過這樣的實踐活動,孩子們將生活中學的知識向語文新知識遷移,學得輕松、有趣。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羊、牛、小、少”4個字。認識1個筆畫“ ”和1個偏旁“少”。
2、掌握“多—少”“大—小”兩組反義詞。理解量詞“群、顆、堆”的意思,能正確使用一些量詞。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激發對生活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
認記生字,能正確使用一些量詞。
教學準備:
詞卡 圖片
課時安排 :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認識12個生字,會寫“羊、牛、小、少”4個字。認識1個筆畫“ ”和1個偏旁“少”。
二、教學重點:認記生字。
三、教學難點:能正確使用一些量詞
四、教學過程:
(一)、看圖識詞
1、看圖提問:這是什么地方?里面有哪些動物、植物?
2、詞卡與實物對應。
(1)學生將帶拼音的詞卡貼在相應的動物或植物旁。
(2)當小老師帶領大家讀準音節、詞語。
3、認讀帶拼音的詞語。
4、出示不帶拼音的詞卡讓學生認讀。
(二)、學習韻文
1、自己讀韻文。
2、小組合作學習:
(1)交流朗讀成果。
(2)交流讀韻文后的發現。
3、比一比,認識量詞。
圖上的杏子和桃子有多少?
杏子可以一堆一堆數,還可以怎樣做?桃子呢?
圖上其他動物或植物到底有多少?哪個小朋友能準確介紹一下?
4、提出疑問,開展互相解疑的活動。
相機引導學生理解同一種物品可以使用不同的量詞。
(三)、鞏固記憶生字
1、學生選擇,用適合自己的方法記憶生字。
2、選擇生字進行組詞、說句的練習。
(四)、指導書寫
1、出示“牛、羊”,學生觀察,說說要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學生試寫。
2、出示“小”,讓學生觀察該字在田字格的位置,然后跟老師一起書空,認識新筆畫—豎鉤。
教師范寫“小”,學生仿寫一個。
五、作業布置:把“牛、羊、小”每個帶拼音寫一行。
六、板書設計:牛 羊 小
七、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掌握“多—少”“大—小”兩組反義詞。理解量詞“群、顆、堆”的意思,能正確使用一些量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激發對生活的熱愛。
二、教學重點:認記生字。
三、教學難點:能正確使用一些量詞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看圖說動物、植物的數量、名稱。
(二)、擴展延伸
1、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引導準確使用“顆、群、堆”三個量詞。
學生說一說平時生活中怎樣使用這三個量詞,區分“群、堆”。
2、老師出示一些物品,學生說一說。
一朵花 一本書 一件衣服 一雙鞋 一把扇子 一輛汽車
一塊西瓜 一個杯子 一雙手 一臺電視機 一幅畫 一座房子
……
3、學生選擇生活中自己認識的物品進行說量詞比賽。
4、創編兒歌。
圖上畫著一堆蘋果和一個桃子,學生看圖模仿課文編一句。(一邊多,一邊少,一堆蘋果,一個桃)
讓學生把創編的'句子連起來說一說。
5、做游戲—找朋友。
將量詞卡片和物品名稱卡發給學生,開始唱找朋友的的歌,歌曲結束后,和自己找的朋友站到一起,一起讀出共同的名字。
(三)、比一比誰說得多
回家說家庭用品,和爸爸、媽媽比一比看誰說得又多又準。
五、作業布置:
1、寫出反義詞。
大—( ) 多—( )
2、寫出量詞。
一( )鴨子 一( )黃牛 一( )棗 一( )杏
六、板書設計:顆、群、堆
七、課后反思: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課題
★ 數字 課時進度:第1課時
教學目標
★指導學生認識“數,一,兩,三,四,五,只,個,小,朋,友”11個漢字。
★培養學生的聽讀,指讀課文的習慣。
★指導學生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節奏地朗讀《數字歌》。
教學重點
培養聽讀,指讀課文的學習習慣。
教學難點
有序地觀察圖畫,學會用完整的句子回答。
教具準備
生詞卡片,生字卡片,投影儀。
教學過程
熱身活動:手指游戲
師:小朋友們,陳老師要教大家一個小游戲,伸出你的手指頭,跟著陳老師一起做。一根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呀,變成毛毛蟲呀,爬呀爬呀爬呀。兩根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呀,變成小白兔呀,跳呀跳呀跳呀。三根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呀,變成小青蛙呀,呱呱呱。四根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呀,變成小花貓呀,喵喵喵。五根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呀,變成小老虎呀,嗷嗷。(做抓人的樣子)
生跟著老師一起邊說邊做動作,說到“小老虎”時就全體坐下。
課文導入
師:剛才陳老師給大家帶來了毛毛蟲,小白兔,小青蛙,小花貓還有小老虎。(投影顯示課文圖片)快看,這里還有更多的動物啦。
課文教學
1.描述圖片上的動物
師:小朋友們,你們看天上飛的是什么動物呀?(蓋住其他動物,只留小鳥)有幾只啦?
生1:是小鳥。
生2:有六只小鳥。
師:對了。小鳥用幾只來說,我們可以說一只,兩只,還可以說……?
生3:三只,七只。
師:小朋友們看左邊,這些是什么動物啊?有多少只啊?
生4:是小羊,有三只。
師:那這下面的是什么啊?
生:一頭牛。
師:牛我們用“頭”來說,可以說一頭,兩頭,還有啦?
生5:十頭牛。
師:你能看見多少只小雞啊?一起來數數吧。(手指圖片,依次數)
生6:有四只雞。
師:正確。大家看,水里游的又是什么呀?有多少啦?自己心里先數數。陳老師請舉手端正的`孩子。
生7:有五只鴨。
全班齊數數量。
師:我們再來看看右邊,這些又是什么動物呀?
生8:是兩匹白馬。
師:回答的很好。我們說兩匹馬,而不說兩頭馬,兩只馬。大家看看,地上這些移動的小東西是什么啊?有多少條啦?
生9:有九只毛毛蟲。
師:我們一起數數,一,二……。應該是九條蟲,而不是九只蟲。
師:孩子們,能數數看水里的魚和蝦有多少嗎?一起數數吧。一,二,三……(強調量詞單位“條”)
2.聽讀課文
師:小朋友們,今天陳老師要教大家一首好聽的兒歌《數字歌》(板書“數字歌”)
生齊讀:數字歌。
師:請小朋友把書翻到第11頁,請用手指到認真聽陳老師朗讀,。陳老師要提問的哦。3 數字 數字歌 一頭牛……
有些學生跟讀老師:
師:認真聽老師讀。陳老師提問:有幾頭牛?(處理生字“一”,貼生詞“一個”)
“一”可以說“一頭”“一個”,還有“一”什么啊?
生用“一”口頭組詞。
師:那么有幾匹馬?幾只小羊?幾只雞?幾只鴨?幾只小鳥?幾條魚?幾只蝦?幾條小蟲?誰小哈哈?
(方法同處理“一”的方法,貼生詞“兩只”“三條”“四匹”“五只”“七個”“小朋友”,請學生分別口頭組詞。)
教生字:出示生字卡片
師:今天啊,有些頑皮的字寶寶要吵著出來和小朋友見面了,請你們大聲喊出它們的名字。這個字寶寶是……?
生讀生字,并口頭組詞,如:數,數,數學的數。
師:除了“小朋友”,還有什么朋友啊?
生10:老朋友。
生11:新朋友。
生12:好朋友。師:小朋友們,今天的課就上到這里。下課。(值日生說“起立”)同學們休息。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本課9個生字,會寫課文的8個字,字書寫美觀。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能展開想象仿寫句子,培養有關愛他人、關愛環境的愿望。
教學重難點:
通過朗讀啟發學生愛他人、關愛環境。“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的朗讀要隨感情讀出變化來感悟課文。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聽故事
1.故事導入。
有一個故事,媽媽小時候聽過,奶奶小時候聽過,奶奶的奶奶小時候也聽過,你們想聽嗎?聽老師講故事(選擇《神筆馬良》中馬良幫助窮人的片段)。
2.說話訓練。馬良用神筆給窮人畫了什么?假如你有一枝神筆,你想干什么?
3.板書課題。有個小女孩,她和你們一樣,也夢想著有一枝神筆,她把自己的愿望寫成了一首詩,題目是《假如》(板書課題)。
二、讀詩歌
1.讀正確。
(1)認讀字詞。縮嘆息遙遠尋食哭泣健康(課件輔助顯示音節)
(2)初讀課文。認真地讀課文,不會讀的字做上記號,問同學、問老師。
(3)抽讀正音。
2.讀流利。
(1)再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繼續讀課文。你讀懂了什么?
(2)交流匯報。
(3)指導朗讀。詩中有三個長句,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我要給窗前的小樹畫一個紅紅的太陽。我要給樹上的小鳥畫許多好吃的谷粒。我一定給不幸的朋友西西畫一雙好腿,還他一個健康的身體。
(課件輔助出示斜杠指導句子中的停頓)
(4)找規律。“窗前的小樹紅紅的太陽樹上的小鳥好吃的谷粒不幸的朋友健康的身體”這幾個詞組有什么特點?應該怎么讀?
(5)鞏固練習。在全詩中繼續尋找“()的()”的詞組,讀一讀。
(6)積累詞語。摘錄兩個自己喜歡的詞組。
3.讀出感情。
(1)范讀課文。下面我們來練習讀全文,聽一聽老師是怎么讀的。
(2)學生評議。你覺得老師讀得好在哪兒,還有什么不足。
(3)教師引導。老師不但在用嘴讀,還在用心讀;不但在看字,而且在畫畫。想看看老師腦子里的.畫嗎?(課件出示根據課文內容設計的動畫)
(4)學生練讀。
(5)游戲助興:《挑戰自我》
三、練說話
1.自由說話。用“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我要給()畫()……”說話。
2.情景說話。收聽幾個求助電話(無家可歸的老虎、餓癟了肚子的熊貓、渴得厲害的地球媽媽、中了毒的小青蛙……),用詩歌的語言說話。
3.朗讀范文。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我要給善良的小朋友畫一對翅膀,帶著你的愛,帶著你的情,飛向蔚藍的天空,飛向地球的每一個角落。
四、課外作業
1.請學生自己布置一個回家作業。
2.課外閱讀《不要問我為什么》。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學內容:正確書寫生字,鞏固生字
教學過程:
(一)復習
(二)識字寫字
1、讀生字所在的詞語,新詞所在的句子。
2、出示生字小黑板,(燦 爛 懷 神 邊 這 進 道),學生分小組討論:這些字應該怎樣寫?教師巡視進行指導。
3、全班交流。“燦爛懷神”四個字為左右結構,“邊這進道”屬于同一偏旁,是半包圍結構。
4、指導書寫。
(1)同桌兩個互相討論,左右結構的字書寫時應該注意什么;半包圍結構的字應該注意什么?
(2)師生共同總結,同時教師進行板書。
(3)學生進行書空練習,提出疑問,同學之間共同學習。
(4)學生在練習本上寫字,教師指導,重點指導寫好走之旁。
(三)鞏固生字
1、形近字比較識字
壞——懷 力——邊 文——這 首——道
因——恩 蘭——爛 伸——神 井——進
2、形聲字識字
蘭 邊 著 進 到
藍 變 這 近 道
爛 遍 今 刀
3、口頭組詞。
(四)背誦課文。
1、學生自己讀課文,畫出可以看出周總理對小學生十分關懷的.句子。
2、反復讀課文,說說你對周總理的印象。
3、分小子競賽讀,比比哪一組讀得流、利有感情。
4、指導背誦課文最后一段。
(五)完成課后練習“讀讀說說”
(六)總結布置作業。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教案01-26
小學語文的教案01-10
小學語文經典教案01-08
語文小學教案01-0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1-11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三》教案02-0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七》教案02-04
小學語文《匆匆》教案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