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語文教案>小學語文教案

    小學語文教案

    時間:2023-10-10 11:18:46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語文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語文教案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領會文中小朋友的創意。

      3、懂得事物之間是有聯系的,遇到事情要善于動腦筋想辦法。

      教學準備:

      1、生字卡片。

      2、錄音機。

      3、教學掛圖。

      4、學生準備:圖畫紙,彩色筆。

      教學時間:

      1課時

      第 一 課 時

      一、由“風”字引入課題。

      1、唱有關“風”的歌曲。

      2、說跟“風”有關的詩句。

      3、聽聽風的聲音,說說這是怎樣的.風?你還感受過什么樣的風?

      4談話:風能聽得見,也能感受得到,那么它能畫出來嗎?板書“畫”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15課《畫風》。

      二、識記生字,讀通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1、出示:“陳丹、趙小藝、宋濤”三個人名,指名認讀。

      ①帶拼音讀。

      ②去掉拼音讀。

     、壅J讀單字(開火車認讀,并給“濤”和“藝”擴詞)

      師:今天,我們學的課文就和這三個小朋友有關。

      2、自由讀課文,遇到一認識的字畫出來,多讀幾遍。

      3、出示:“旗桿、顯得更美了、風車呼呼地轉”三個詞指名領讀。

      4、出示其它生字,指名領讀。

      5、自由讀課文。

      6、指名分段讀課文,評議。

      7、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指名說說。

      師:它們到底是怎樣畫風的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拿出筆畫出相關的語句。

      8、默讀課文,指名回答。

      三、朗讀課文,感悟課文內空。

      1、出示陳丹、趙小藝、宋濤的畫,請說說畫的內容,再讀讀相應的自然段。指導讀好。

      咱們讀了課文,欣賞了畫,還給畫配上了句子,想不想換個方式讀課文。

      2、小組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3、展示朗讀。

      4、全班分角色朗讀課文。(誰愿意當哪個角色就當哪個角色)

      5、喜歡課文中的三個孩子嗎?為什么?

      四、自由畫風,拓展思維。

      1、談話:咱們想畫風嗎?你想怎樣畫風?

      指名說。

      2、小組合作畫風。(要求先討論好畫什么)

      3、派代表展示自己小組的作品,并說說畫的內容?

      五、指導寫字。

      談話:讀了課文,畫了風,想不想練習一下寫字呢?

      1、范寫:藝、絲

      2、認讀,組

      詞,再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3、寫這兩個上下結構的字要注意些什么呢?

      4、看看還有哪些上下結構的字,應注意什么?

      5、練習寫字。

      六、總結全文。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雨中》是人教社六年制小語第六冊第四組課文,作者在文中講述的是一位年青姑娘在陰雨的傍晚拉車運貨,車子一歪,一籮筐蘋果翻倒在馬路上,過路人主動幫她拾蘋果的事,體現了社會主義國家人與人之間應有的互助精神。文章融繪景、敘事、抒情、寫人于一體。教學本課時,筆者根據教材特點,有機地向學生實施審美化的語文教學,挖掘教材中的美感資源,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

      一、繪景:領略情境美。

      情境美的欣賞,主要是自然物的形成美引起人們的精神愉悅。欣賞時,筆者引導學生自由地展開想象,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藝術修養、性格情趣等方面賦予對象以一定的社會內容。

      1、激趣:大家經?吹皆S多自然現象,比如雨霧、風雪、雷電……你留心觀察過嗎?談談你的見聞和當時的感受。

      2、繪圖:傍晚,在雨中的馬路上發生了一件什么事?運用“讀寫六要素”(即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開頭、經過、結束)進行綜合概括。

      二、敘事:鑒賞語句美。

      德國大詩人歌德認為:鑒賞力不是靠觀賞中等作品而是靠觀賞最好作品才能培養的。對語句的鑒賞,應該在創設的情境中,讓學生對語言文字有正確豐富的了解力,也即對語言文字的靈敏感覺。

      1、領略雨景,感悟寫法:讀第二自然段,想一想“閃閃發光的.河”“點點花瓣”“穿梭的小船”各指的是什么?再連起來想想這個自然段描寫的景色。

      2、抓重點詞,美讀課文:筆者指導學生學習“撿蘋果”片斷,抓住“跑過來”、“七手八腳”等詞,品味孩子們動作的快、樂于助人的品質;抓住“寧靜的馬路頓時熱鬧起來”中“寧靜”和“熱鬧”的鮮明對比,映出雨中寧靜的馬路上閃現出白發蒼蒼的老人、機靈開朗的青年人、天真可愛孩子們的身影,感受腳步聲、說笑聲構成的一首人間真善美的交響曲。

      3、交流心得,品詞賞句:結合課后“思考·練習3”,引導學生自學最后一個自然段,教師做點睛之筆的點撥。

      三、抒情:體驗情感美。

      文學作品主要是以情感人的,而牽動讀者心弦,“折騰”讀者情感的東西不是別的,恰恰是奔瀉流淌在作品中的情,一種真實的情。教學時,我們可以“入而與之俱化”。

      1、應文設境,從旁補白:“也許是心急,也許是路滑,拐彎時車子一歪,蘋果滾得滿地都是,姑娘慌手慌腳地從車上下來撿蘋果。正在這時候,一群放學回家的孩子撐著雨傘走了過來,——————!

      2、捕捉典型,感悟情感:

     。1)扮演角色,指導朗讀。個別讀:“別著急,大姐姐,保證一個也不會少!崩斫夂⒆诱\實、善解人意的心靈;“來!咱們封鎖交通!”指導性朗讀,體會孩子們的聰明能力;“幾個孩子立刻站成一排,揮動著紅領巾,向駛近的大卡車大聲喊:‘停一停!停一停!’”呈現出孩子們樂于助人的畫卷……

     。2)圈圈點點,熟讀精思:過路人又是怎樣做的呢?

     。3)欣賞插圖,齊聲誦讀課文相關內容,建立完美的人物形象。

      四、寫人:創造形象美。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利用課文這個現成的“例子”,調動學生的主體性、參與性和創新性,精心設計和安排一些符合學生心理特點的遷移練習,引導他們去體驗生活。

      1、理清思路,把握敘述順序。課文是按“撒蘋果→撿蘋果→蘋果回到車上”的事情發展順序來寫的。

      2、創造性復述課文。請學生用第一人稱“我”來敘述雨中“撿蘋果”的場面。

      3、語言二次創造。請根據以下提供的材料,寫一篇反映少先隊員心靈美的文章。

      〖題目冒雨送同學

      〖材料時間:一個雨天;地點:放學路上;主要人物:一名少先隊員;事情:一名少先隊員發現一名小同學冒雨艱難地走在路上,他用手中的傘,為小同學撐傘遮雨,護送小同學一直到家。小學四年級語文《雨中》教案由收集及整理,轉載請說明出處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一、 教材分析:

      本次練習安排4個板塊,內容包括學用字詞句,寫好鉛筆字、讀讀背背及口語交際。學用字詞句要求對學生用音序法進行寫話。寫好鉛筆字要求把全包圍結構的字寫勻稱。讀讀背背了解成語大意,熟記于心;對聯是引起學生產生讀背興趣,鼓勵學生收集、摘錄春聯?谡Z交際要求就我打算這樣過好寒假為題展開討論。蘇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練習8教案教學設計精品

      二 教學要求:

      1、 觀察描繪足球比賽場面,對學生進行說話訓練。

      2、 把全包圍結構的字寫勻稱。

      3、 讀背成語和春聯。

      4、 口語交際

      教學重點、難點:把話說完整。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用字詞句,觀察足球比賽場面,對學生進行說話訓練。

      2、寫好全包圍結構的'字

      教學設計:

      一、教學第一題

     。ㄒ唬⿲忣}。

      讀題,討論題目要求 師強調要求。

     。ǘ┲笇。

      1、出示足球比賽圖

      問:同學們在干什么?

      2、充分讓同學說,教師給予幾個詞語:緊張、激烈、較量、旋轉、見勢不妙、撲、鉆、興奮、手舞足蹈

      3、讓學生展開想象,結合自己觀看足球比賽的情況,把自己當作隊員,用第一人稱向別人講述進球的精彩場面。

      4、動手試著寫一寫。

      5、反誨 表揚好的。

      二、教學第二題。

      1、出示卡片 認讀。

      2、回憶描紅、寫字要求。

      3、指導寫回范寫強調

      4教學園國

      5、學生練習。教師指導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讀背成語、春聯

      教學設計:

      一熟記成語

      1、 出示圖片

      說說圖上的內容,說清時間、場面、

      2、 出示詞語,讀,理解

      3、 請聯想生活中的場面,用其中一個說話。

      4、 練習背誦。

      二、背誦春聯

      內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于練習8,蘇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練習8教案教學設計精品,希望對你有幫助!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內容:

      小學語文教材第三冊P9294

      教學目的:

      1、認識8個生字,會寫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松鼠和熊友誼。

      3、借助插圖,了解課文內容。

      4、感受人物喜怒樂情感變化,使學生怎樣交朋友和維護友誼有一定感受。

      教學難點重點:

      重點: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對怎樣交朋友和維護友誼有一定感受。

      難點:感受人物內心喜怒哀樂的情感變化。

      教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認識8個生字,會寫8個字,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圖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看了這個題目你想到了什么?(學生質疑)

      1、識字寫字。

      2、自由讀課文:畫出生字拼音讀準字音。

      3、利用圖畫輔助識字:觀察一、二幅圖,體會樂壞了扎風箏抓住幸福的`意思,并認讀其中的生字。

      4、利形聲字的規律識字。利用形聲字的特點學習抓、莓、吵三個聲字。讀準字音,理解字義。

      5、重點分析壞、扎、抓、幸、福。

      1、 指導寫字:重點指導幸、抓、祝、福。

      幸:上下結構,右邊是土不是士

      祝福:兩個字的左邊都是示補旁。不是衣補旁。

      二、初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的內容。

      三、自由讀課文:說說你讀后有什么感受。

      四、教師范讀課文:聽后說說你有什么一步的感受。

      五、板書設計:

      20 紙船和風箏

      壞 扎 抓 莓 幸 福 吵 受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學會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工夫、置之不理、三年五載、循環、自生自滅、一來二去、門道、曇花、秉燭夜游、見識。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使學生體會養花既須勞動,又長見識,能給人們帶來樂趣。

      3、能從課文中找出點明中心的句子,并能說出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表現中心的。

      教學重點:

      知道課文所要表達的中心是什么及養花帶來的樂趣,以及課文從哪幾個方面來表現中心的,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從養花中得到的樂趣,培養熱愛生活、健康向上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前談話,引入本課

      你喜歡養花嗎?誰說說養花有什么好處?那么我們看文中老舍先生是怎么看待養花的?

      板書:13養花。

      二、介紹老舍、老舍養花

      本文是我國現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1956年12月12日發表在《文匯報》上的一篇散文。

      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生于北京一個貧民家庭。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中,他開始用白話文創作。1937年,他的代表作長篇小說《駱駝祥子》問世。在現代文學史上影響很大。還創作了《方珍珠》、《龍須溝》、《月牙兒》、《西望長安》、《茶館》、《四世同堂》等劇本和小說。曾獲“人民藝術家”的光榮稱號。

      關于老舍養花,是從33歲結婚組織家庭后開始的。解放以后,自己有了固定的住所,興趣就更大了。老舍先生特別愛養菊花,經常與愛養花的朋友互相交談,致使花的品種達到100多種。大風、暴雨來臨,全家就搶救花草。到了群花盛開的時候,老舍先生總是邀請好友前來飲酒、賞花,他覺得這是非常有樂趣的事。

      三、學生自學生字、詞和課文

      1、按生字表讀準字音,記清字形,結合課文理解詞義。

      2、通讀課文,標好自然段序號,劃出不理解的詞句。

      3、朗讀課文,想想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

      四、檢查自學情況

      1、讀準字音:拼讀,讀生字,注意糾正錯誤。

      記清字形,理解詞義:有問題提出來大家討論。討論時查字典并結合課文理解。

      秉燭夜游:部首:禾或丿。筆順:秉,與“乘”區別。詞義:秉,拿。舉著燈燭在夜間游賞。

      糾正字音:樂趣、計較、雖然、適當、盡管、傾盆

      2、多音字:

      3、讀課后“讀讀寫寫”中的詞語。如有不理解的提出來大家討論。

      如:置之不理,置,放。把它放在一邊不去理睬。

      4、指名朗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是從哪幾方面來講的?(整體感知)

      (養花給“我”帶來樂趣。)

      5、提出不理解的詞句,質疑。(寫養花的樂趣為什么還寫憂?)

      五、練習朗讀課文,讀熟課文

      六、指名分段讀課文,讀后說出段意,理清線索。

      老師板書

      1、為什么養花;2、養什么花;

      3、養花要摸門道;4、養花有益身心;

      5、養花使人喜悅;6、養花使人傷心;

      7、養花的樂趣。

      七、布置作業

      1、抄寫詞語。

      2、讀熟課文。

      3、想想自己喜什么花草,它有什么特點和為什么喜歡,以及在養的過程中有什么感受?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使學生體會養花既須勞動,又長見識,能給人們帶來樂趣。

      2、給課文編寫提綱。

      3、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4、選擇一種你喜歡的花草寫一個片段。要寫出它的特點和你為什么喜愛它。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作者是怎樣把養花的樂趣寫具體的。

      教學難點:

      1、了解作者是怎樣把養花的樂趣寫具體的。

      2、學習課文寫法,選擇一種你喜歡的.花草寫一個片段。

      教學過程:

      一、復習、談話,引入本課

      誰養過花?請舉手,說說你的感受。

      老舍先生養花有什么感受呢?(樂趣)我們來繼續學習課文。

      二、讀講課文

      1、請你默讀課文,看看課文是從哪幾方面來寫養花的樂趣的?(學生列提綱,教師巡視,發現問題隨機解決。)請同學按提綱上的內容讀一讀相關的段落。

      2、請你再默讀課文,舉例說一說,課文是怎樣把養花的樂趣寫具體的,還有什么問題沒解決?(自讀——批注——討論——交流)

      點撥:

     。1)為什么只養好種易活,自己能奮斗的花?什么叫“奇花異草”?

      教師:這與老舍的性格有關,對花草提出了一個內在的標準,不追求外形大小,色香,要自己奮斗。老舍的一生就是勤勉奮斗的一生。

      有感情地朗讀。養花的樂趣是什么?(人生啟迪:勤勉奮斗。)

     。2)“多么有意思”指什么?(在養花實踐中摸到門道,花養得很好。)

      有感情地朗讀這一自然段。用一句話歸納作者在養花中得到了什么?為什么養花能得到知識?

     。ɑǚN類不同,習性不同,對自然環境與管理要求不同)養花的樂趣在哪里?(增長知識)

      (3)作者的收獲給了我們怎樣的啟示?

      (只有按規律辦事,花才能養活,只有在實踐中總結經驗,才能摸到門道,增長知識。)

     。4)“這多么有意思呀!”指什么?養花的樂趣在哪里?

     。B花須付出勞動,但有益身心,有所收獲。)

      有感情地朗讀這一自然段,板書:付出勞動,有益身心。

      (5)那么養花的樂趣是什么?(板書:有喜有憂)

      “喜悅”是樂趣,那么“憂”也算樂趣嗎?

      (養花有喜有憂,生活中有成功也有失敗,這樣才是有趣的人生,無憂只有喜,生活平淡無味。而人生的意義就在于奮斗。)

     。6)齊讀最后一段,說說這段在全文中的作用,與前面幾段有什么關系?(分、總),與第一段有什么關系?

     。ㄕ諔B花的樂趣是什么?有感情地朗讀。

      3、自己背誦喜歡的段落。

      三、總結全文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總結養花的樂趣。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找出中心句。(第7自然段)

      2、從《養花》中,你對老舍有什么了解?(熱愛生活,熱愛勞動,探求知識,積極奮斗。)

      3、投影出示本課的提綱:

      文章中心: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這就是養花的樂趣。

      材料安排:

      1、把養花當作樂趣。

      2、分述養花的樂趣:

     、兖B自己能奮斗的花——人生啟迪

      ②養花要摸門道——增長知識

      ③養花要付出勞動——有益身心

      ④養花使人喜悅——有喜

      ⑤養花使人憂傷——有憂

      3、總結養花的樂趣。

      四、學習課文寫法,選擇一種你喜歡的花草寫一個片段。要寫出它的特點和你為什么喜愛它

      1、說說你喜歡的花草有哪些。

      2、說說這些花草的特點。

      3、比較一下哪種花草最有特點,然后說說你為什么喜愛它。

      4、構思。

      5、寫出來。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 學習7個生字,學寫8個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 感受春天給大自然帶來的勃勃生機。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

      1.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感受春天給大自然帶來的勃勃生機。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入、出示課題。

      大地沉睡了整整一個冬天,當花兒,草兒,鳥兒,魚兒們又活躍起來的時候,誰來了?(春天)同學們喜歡春天嗎?誰能用歌聲表達出你們對春天的喜愛和贊美呢?

      今天,老師也給大家帶來了一首春的頌歌,出示課題。頌就是贊美的意思。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這首歌的歌詞就在我們語文書的第一課里。請大家讀一讀第一課,想一想,是誰給大自然帶來了變化?把帶生字的詞多讀幾遍,記住生字。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生初讀課文。

      2.請生讀課文。正音;卮饎偛诺膯栴}。是春風給大自然帶來了變化。(板書)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請生再讀課文,思考春風給大自然送來了什么?做上記號。

      2.全班交流。

      春風喚醒了沉睡的大地,給大自然送來了和暖的空氣,也送來了勃勃的生機。(板書)

      春風還喚來了毛毛細雨,給干涸的小溪帶來新的生命。(板書)。

      四、精讀課文,品味詞句。

      1.學習課文2自然段。

      請同學們再讀讀課文的2自然段,想想勃勃生機是什么意思,從課文哪些地方能看出來?

      (1)原野上,小草活力。(板書)

      你感受到什么?(從率先、鮮綠、活力等詞以及小草的姿態來理解生命力的旺盛。)師指導朗讀。

      (2)各種花朵春天已經來臨。(板書)

      你感受到什么?(從不甘示弱、紛紛、艷麗、漫山遍野等詞以及省略號表示的花很多來理解。)師指導朗讀。

      2.過渡。

      春風不光讓草原上充滿了勃勃生機,她還喚醒了沉睡了動物們。下節課就請同學們自己找一找那些春天中可愛的動物朋友們。

      五、學寫生字。

      剛才我們見到了小草們彎腰,花朵們不甘示弱地宣布春天的來臨,他們就來教我們寫這四個字:彎、甘、宣、臨。

      1. 出示生字。

      2. 請生說結構特點,注意事項。

      彎:上扁下長,兩點向外。

      甘:也是甘甜的甘,第一橫長,中間只有一橫。

      宣:寶蓋頭下面一橫短,最后一橫長。

      臨:左邊是兩豎,第一豎短,第二豎長。

      3. 師范寫。

      4. 生練寫。

      5. 作業講評。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春風給草原帶來了勃勃的'生機,還記得小草和花兒的樣子嗎?

      生背誦有關句子。

      二、精讀課文,品味詞句。

      1.學習課文3、4自然段。

      春天中的動物們又是怎樣展現它們的活力呢?請同學們在四人小組里讀讀課文的第三、四自然段,選出讀得的同學,呆會向全班展示。

      2.朗讀展示。(展示2到3個小組)(視機板書)

      小組代表讀課文。

      問小組內其他成員:你們推選他來讀,從他的朗讀中你們體會到了什么?感受要說得細膩些。

      既然你們體會得好,相信你們也能讀得和他一樣棒,小組一起來讀一讀。

      三、學習最后一自然段。升華全文。

      師:春天給世界帶來了如此熱鬧的景象,請大家帶著對春天的贊美之情讀課文最后一自然段。(板書)

      四、拓展視野,發揮聯想。

      這首春的頌歌其實并沒有唱完,還有好多美妙的景象有待我們去發現,同學們,你們眼中的春天還有哪些美妙的景象呢?

      五、學寫生字。

      小鳥在枝頭上唱出了清脆的歌聲,蜜蜂探訪花朵,小魚追逐嬉戲,它們也來教我們寫字了,瞧:(枝、脆、訪、逐)寫這幾個字要注意些什么呢?

      1.出示生字。

      2.請生說結構特點,注意事項。

      枝、脆、訪都是左右結構,不能寫分家,脆、訪左窄右寬。

      逐是半包圍結構,先里后外,彎勾從第一撇中間起筆,注意三撇的位置。

      第七筆是點。

      3.師范寫。

      4.生練寫。

      5.作業講評。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第一單元教材分析

      本組教材以"我愛閱讀"為專題進行編排,安排了二篇精讀課文,二篇略讀課文,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上全冊語文教案。《竊讀記》生動、細致地刻劃了竊讀的心理和樂趣,表達對讀書的熱愛與渴望;《小苗與大樹的對話》通過小女孩和北大著名學者對閱讀的交流,使我們得到讀書的有益見解;《走遍天下書為侶》則在假定和選擇中,告訴我們要與書為伴,以書為侶,其樂無窮;提出善于讀書,要常讀常新,百讀不厭,必有所獲;《我的"常生果"》通過著名作家葉文玲童年時讀書、作文的經歷,點明了讀寫中吸收與傾吐的關系。

      本組教材將"我愛閱讀"作為一個專題,目的一是要引導學生把握主要內容,體會作者對書的深厚情感;二是在閱讀中要能夠結合學習和生活實際,習得一些讀書和習作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明白閱讀的重要意義,激發起閱讀的興趣,逐步養成閱讀的習慣,從而受益終生。

      配合本組專題,在課后面安排了"綜合性學習""閱讀鏈接",在"語文園地"里安排了"口語交際·習作""交流平臺""日積月累""展示臺"等多項訓練內容,即引導學生開展搜集名人讀書故事(或讀書名言),與愛讀書人交流讀書體會;了解圖書種類;給自己的圖書歸類并做書目;選擇不同角度說、寫讀書經歷或訪談、辯論等;并緊密結合本組閱讀和綜合性學習交流讀書收獲和體會。

      學習這組關于讀書的課文,要把握主要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還要圍繞"我愛讀書"這個專題進行綜合性學習,加強教材的整合和課內外的融合,努力把讀與悟、讀與寫、讀書與活動結合起來。通過本組學習,力爭讓學生對閱讀充滿興趣,學會一些讀書的方法,把閱讀作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使閱讀成為生命內在的需要。

      1竊讀記

      教學目標:

      1.認識"竊、腋"等7個生字,會寫"竊、炒"等14個生字。正確讀寫"竊讀、炒菜、鍋勺、踮起腳、饑餓、懼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撐、書柜、哎喲"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主要內容,體會竊讀的復雜滋味,感悟作者對讀書的熱愛,對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3.學習作者通過細致入微的動作描寫和心理描寫來表達感情的方法,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竊讀的復雜滋味,感悟作者對讀書的熱愛,對求知的渴望。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通過細致入微的動作描寫和心理描寫來表達感情的方法,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

      課時安排:

      2課時

      課前準備:

      1.讓學生搜集名人讀書的故事或讀書名言.

      2.把相關的句子制作成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激發讀書興趣

      1.同學們,書籍能使我們增長知識,開闊視野,陶冶情操。讀書是一種享受,一種快樂。讀一本好書就好比吃上一頓美味佳肴。那么,你們有沒有這樣的經歷與感受呢?

      (學生放談讀書的經歷與體會,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適當的激勵與點評。)

      [聯系生活放談感受,由生活走向文本,激發學生閱讀樂趣。]

      2.剛才,同學們談得非常好,老師也感受到了你們讀書的樂趣。是啊!讀書能使人奮進,使人進步,讀書也是一個人生命的需要。有這樣的一個小女孩,非常喜歡讀書,竟然去"竊書"。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課文《竊讀記》。

      3.板書課題,教案《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上全冊語文教案》。

      4.看了這個課題,你有什么疑問?

      預測:為什么要竊讀?

      是怎么竊讀的?

      竊讀是怎樣的感受?

      …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

      1.剛才同學們提出了那么多問題,那么就讓我們帶著問題走進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寫了什么事?

      [從整體入手,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培養學生閱讀的概括能力。]

      (學生讀書、思考,教師與個別學生交流。)

      2.引導學生概括課文內容。

      3.自學生詞新詞。

      4.自學檢測:

      A.認讀生字與寫字。

      (教師要引導學生注意文中一些字的字音和字形。如"目的地"的"的"讀dì;"踮起腳尖"中的"踮"diǎn讀;"暫時"中的"暫"讀zà;有一些字的筆劃較多,如"餓""懼""檐""酸""撐"等,要提醒學生注意各個部件的組成。還有一些字雖然筆劃較多,但是形聲字,要引導學生根據這一特點進行記憶。寫字要認真,注意書寫的習慣。)

      B.體會詞語的含義。

      適宜--適合,相宜。文中指在書店人多,無人注意到我的這種環境與我只讀不買的竊讀行為相適合。

      知趣--知道好歹,不惹人討厭。這里指知道常常這樣只讀不買是惹人討厭的,每當感覺到書店里店員態度變化時,我就會放下書離開。

      饑腸轆轆--饑餓得肚子發出腸鳴音。

      白日夢--比喻不能實現的胡思亂想。文中是說作者在餓著肚子站著苦讀中,也幻想著能夠有錢;而有錢也不過能吃上一碗面條,再坐下來舒服地讀書。這種最簡單的需求對一個窮學生來說像"白日夢"一樣不可能實現。

      依依不舍--留戀,不忍分離。

      二、熟讀課文,理清課文記敘的線索

      1.學習一篇課文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讀,讀懂意思,讀出味道。下面,就讓你們就反復地讀一讀吧!

      2.指名分段讀課文,看看字音是否讀準,句子是否讀通順.。

      3.讓學生概括地說說課文是怎么記敘"我"竊讀的經歷與感受的。

      4.整理課文記敘的線索:

      放學后--邊走邊想--跨進店門--打開書閱讀--恐懼被發現--饑餓難耐--放回書架--走出書店

      三.品讀課文,體會走進書店的經歷

      1.默讀第3自然段。畫出"我"的動作和心理活動的句子或關鍵詞。

      2.課件演示第3自然段。指名學生朗讀,說說體會到了什么?

      ("跨進店門,暗喜","踮起腳尖,從大人腋下鉆過去","總算擠到里邊來了","急切地尋找",寫出了她讀書的渴望與急切,這些都說明了她特別喜歡讀這本書。)

      3.想像當時"我"找書的樣子。表演體會。[把鮮活的文字轉化成直觀的想像與表演,有助于對課文的理解。加深體驗。]

      4.她這樣去竊讀,你們有什么感受?(引導學生發表不同的看法)

      5.引導學生朗讀第3自然段,讀出暗喜、渴望、急切的心情。

      四、置留問題,布置作業

      1.她是一個多么愛讀書的小姑娘!當她找到那本想讀的書,又是怎樣閱讀呢?她有怎樣的心理感受?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

      2.抄寫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初步體會句子的含義。

      板書設計:

      1竊讀記

      放學后--邊走邊想--跨進店門--打開書閱讀--恐懼被發現--饑餓難耐--放回書架--走出書店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

      1.認讀詞語"竊讀、炒菜、鍋勺、踮起腳、饑餓、懼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撐、書柜、哎喲"等。

      2.回顧課文內容。

      3.過渡: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知道"我"是一個愛讀書的小姑娘,為了讀到自己喜歡的那本書,費勁了力氣才找到。那么,她是怎樣閱讀呢?有什么感受?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這篇課文。(板書課題)

      二、品讀體驗。

      1.指名讀第3自然段,體會我讀書的樣子與內心。

      (1)體會"我像一匹惡狼,貪婪地讀著。"(課件演示句子)

      A.這句話把什么比作什么?

      B."餓狼"給我們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卻把自己比作"餓狼",那樣"貪婪地讀著",這樣寫有什么好處?(表現出作者如饑似渴地讀書.)[感悟寫法,體會語言精妙,訓練語言運用能力。]

      (2)體會"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課件演示句子)

      A.快樂的`是什么?恐懼的是什么?

      B.你在生活中有這樣的體驗嗎?(聯系生活說一說)

      (3)引導學生讀出這種復雜的內心。

      2.默讀5--10自然段。體會"我"竊讀的滋味,交流自己的感動。

      (要求學生讀出自己的體會,讀出自己的感動,然后,自主交流,師生對話,聯系生活,關注體驗。)

      (1)"害怕書店老板發現"是什么滋味?

      (作者讀書,是在人多別人不注意她的時候竊讀,因為是竊讀,所以當人少了,她就會丟下心愛的書轉移到其它書店。這種奔波的滋味也不好受。)

      (2)"把自己隱藏起來"是什么滋味?

      (要想讀書還得動一番心思,讓人家看不出來,確實挺累。還貼在一個大人身邊,躲來躲去的,這種讀書的滋味有些不好受。)

      (3)"趕上天下雨"是什么滋味?

      (為了讀書,卻慶幸下雨,并且希望越大越好,還裝著鄒眉頭,望街頭。這樣的竊讀方式令人感動。)

      (4)"餓得饑腸轆轆"是什么滋味?

      (作者讀書太餓了,太累了,腰酸了,腿疼了,腳也麻了。一直站兩個多小時,收獲很多,也付出很多。)

      (5)"日光燈亮起來"是什么滋味?

      (作者什么也沒吃,卻咽了一口唾沫,說明她一定從書中收獲了很多知識,心里非常高興。)

      (6)"我走出書店時"是什么滋味?

      (身體上很疲憊了,她卻感到渾身輕松,說明她讀完書后非常的高興和滿足。)

      3.聯系生活實踐說說"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這句話的理解。("吃飯長大"指的是身體的物質需求,"讀書長大"則是指精神的成長,心靈的成長。糧食哺育的是身體,而書籍哺育的是靈魂,一個只有知識與智慧不斷增長的人,才是一個真正健康成長起來的人。)

      三.感悟寫法

      1.引導:這篇課文真實感人。那么,你認為哪里寫得好呢?

      (學生討論,相機引導學生朗讀)

      [學習語言,積累語言,品悟語言,體現語文教學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落實語文的基礎。]

      2.小結:這篇語言樸實而又生動感人,特別動作和心理描寫極為傳神,充分表達了作者對讀書的酷愛。

      四、拓展延伸

      1.以后你應該怎樣來讀書。

      2.說一說

    小學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能聯系上下文體會成語意思,感受關鍵成語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2、理清文章結構,概括故事的主要內容。

      3、通過學生復述故事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4、通過老師的設疑和學生的相互討論來了解文章內容,體會文中蘊涵的深刻道理。

      5、了解孫臏善于分析、因勢利導、足智多謀的聰明才智。領悟故事中蘊含的道理:遇事要沉著冷靜,并要開動腦筋,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

      教學重點難點:

      1、把握故事內容,弄清文章線索。

      2、領悟其中的道理,弄清故事引人入勝的原因。

      教法學法:導學互動

      教學準備

      1、搜集相關視頻

      2、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自學導綱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中國的歷史故事嗎?讓我們乘坐歷史的列車,穿越時光的隧道,飛回歷史的天空。猜一猜,下面這幾個歷史故事的主人公分別是誰?

      課件出示:

      完璧歸趙——(藺相如)負荊請罪——(廉 頗)

      破釜沉舟——(項 羽)毛遂自薦——(毛 遂)

      紙上談兵——(趙 括)臥薪嘗膽——(勾 踐)

      背水一戰——(韓 信)田忌賽馬——(孫 臏)

      師:在《田忌賽馬》中,我們已經初步領略了孫臏的才能。今天讓我們隨著歷史的車輪,走進《圍魏救趙》這篇課文,去進一步領略孫臏卓越的才能、超凡的智慧和驚人的毅力。(板書課題)

      2、出示導綱,生依照提示了解背景,自主閱讀課文。

      3、生匯報交流初讀課文的收獲,師適時點撥引導。

      過渡:看來,同學們的預習工作做得很好!皩W貴有疑,大疑則大進,小疑則小進,不疑則不進”。在自學中你發現了哪些有探究價值的問題?(是誰為什么圍魏救趙?他們又是怎樣圍魏救趙的?圍魏救趙的結果如何?)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開始今天的閱讀之旅。

      二、導學互動

      1、出示導綱探究性問題。

      2、生帶著問題精讀課文。

      3、小組合作,討論探究。

      4、交流匯報,師相機引導、點撥。

      出示導綱探究(一):故事起因

      1、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怎樣?

      2、魏國軍隊怎么樣?在文中勾畫相關的句子,說說自己的理解,并有感情地朗讀。(出示重點語句:這一年,魏國將軍龐涓率領八萬精兵出征趙國,一路所向披靡,勢如破竹,很快就直抵趙國都城邯鄲,把一個小小的邯鄲城圍得嚴嚴實實。)

      (抓住“所向披靡”、“勢如破竹”、“嚴嚴實實”這幾個詞,一方面說明魏國的強大,龐涓率領的軍隊在攻打趙國時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另一方面說明面對強大的敵人,齊國救趙國是不容易的.。)

      3、為什么在這種情況下,齊王還要去救趙國?

      (引入“唇亡齒寒”的故事。齊、趙兩國之間互相依靠,有著唇亡齒寒的利害關系。)

      過渡:在強大的魏國軍隊面前,齊國最終決定出兵,到底戰斗結果怎樣呢?讓我們迅速瀏覽最后一段,說一說。

      出示導綱探究(二):故事結果

      1、文中哪幾個成語寫出了魏軍的失敗,同時也反映了圍魏救趙的成功?理解后有感情地朗讀。

      (出示重點句:魏軍措手不及,被殺得丟盔棄甲,潰不成軍)。

      (措手不及、丟盔棄甲、潰不成軍、落荒而逃等寫出了魏軍來不及應付的狼狽和大敗時的慘狀,反襯了圍魏救趙的成功。)

      2、對比閱讀前后語段。

      過渡:起初魏軍是多么強大的一支軍隊,可現在怎么就成了這樣的狀況呢?首先讓我們來觀看一段視頻。接下來合作學習圍魏救趙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出示導綱探究(三):分析圍魏救趙成功的原因

      出示第7段:孫臏胸有成竹地說:“魏國集中全國的主力去打邯鄲,自己的都城大梁卻只剩下一些老弱殘兵,這不正是個大好機會嗎?我們現在去救邯鄲,會跟魏國主力硬拼,傷亡一定很大。倒不如乘虛而入,直取大梁。魏國國都一旦危急,主力必定會回師自救。我們在他們返回的路途做好準備,以逸待勞,豈不是穩操勝券!"

      分角色讀田忌和孫臏的對話,想一想孫臏為什么要齊軍不直奔邯鄲而要直取大梁?

      1、分析直奔邯鄲的劣勢和直取大梁的優勢并體會孫臏計謀的絕妙。

      (抓住“胸有成竹”、 “乘虛而入”、“以逸待勞”、“穩操勝券”這幾個關鍵詞理解孫臏善于分析、因勢利導的聰明才智,并朗讀出他的“胸有成竹”。)

      2、抓住“乘虛而入”理解魏國虛在哪?

      3、“魏國國都一旦危急,主力必定會回師自救”與哪些事實相符?孫臏采取了哪些行動逼迫龐涓回師自救?

      (佯攻襄陵、直奔大梁)(孫臏為什么要派兵佯攻襄陵?)(佯攻襄陵的最終目的是直奔大梁,直奔大梁的目的是逼龐回師,逼龐回師不但能救趙國,而且能以逸待勞,在桂陵設伏,打敗魏軍。)

      4、齊軍“以逸待勞”又體現在哪?

      5、孫臏為何要在桂陵布下天羅地網?

      (桂陵是通往魏國的交通要道,地勢險峻,易守難攻。)

      6、總結出示圍魏救趙成功的原因

      戰術上:避實擊虛、攻其必救、以逸待勞、聲東擊西、知己知彼

      行動上:佯攻襄陵、直奔大梁、桂陵設伏

      7、你理解“圍魏救趙”這個成語的引申義嗎?

      三、導學歸納

      1、孫臏,我___________您!您真是一位_________的軍事家!

      2、讀了這個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啟示?

      四、反饋訓練

      此時此刻,你一定被孫臏的計謀所折服,你想對孫臏說些什么呢?

    小學語文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認識“懂、貌”等14個生字,會寫“洗、認”等6個字。

      2.初步理解教學內容。

      3.有尊重長輩、孝敬父母的愿望和行動。

      教學重點

      按要求會識、會寫本課的生字。

      課時安排 1課時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三字經》及有關。

      2.師準備生字卡片(帶情境的)

      3.學生可自備快板等表演道具。

      教學過程

      教學案例(一)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朋友們,你們感覺自己的家庭幸福嗎?(幸福)溫暖嗎?(溫暖)

      2.誰愿意給大家介紹一下你的幸福、溫暖的家庭呢?(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談一談)

      3.看來小朋友們都有一個溫暖的充滿愛的家,而且通過你們的介紹我還能感覺到你們都愛自己的家和家里的`每一個人,對嗎?大家想不想知道生活中我們怎么做才是對家里人最好的“愛”的呢?(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4.揭題:今天我們要學的《識字2》就告訴我們應該怎樣做,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板書課題)

      二、雙向互動,引導識字

      1.教師示范讀課文,學生邊聽邊畫出課文中的生字。

      2.學生輕聲隨教師一起讀文,讀時注意自己畫出生字所發的音。

      3.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自學本課的生字詞。(學生自學,相互交流)

      4.全班交流認讀:教師出示生字卡片,采用自由讀、開火車讀、情境游戲里讀等形式指導學生練讀,讀到正確為止。(指導練讀的過程中強調“認、事”是翹舌音,“錯、掃”是平舌音,“懂”是后鼻音,“教、錯、筷、夸”是三拼音)

      5.指導學生采取多種方法識記生字,如:

      (1)每──母──減—減

      快──筷──加—加

      放──教、改──換—換

      (2)自編謎語、兒歌識記法如:

      重心靠邊戴草帽(懂)

      已見反文尾巴短(改)

      三、朗讀感悟

      1.指導學生用生字組詞,幫助理解字義。(以“我會讀”為例,可在游戲情境中完成)

      2.引導學生提出生疏的詞語,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想一想,再說一說。

      3.指導朗讀,感受語言的韻律美;在熟讀的基礎上進一步感悟課文內容。

      4.引導學生結合實際談一談自己在對待長輩和父母中有哪些好的或需要改進的地方。

      5.舉行朗讀擂臺賽,比比誰最棒,會背的更佳。(朗讀交流,相互促進)

      四、書寫指導

      1.引導學生觀察“洗、掃、認、真、父、母”這六個字有什么特點,并說說書寫時要注意什么。(分析要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觀察、歸納能力)

      母:筆順是_______________。

      2.師在田字格中作細致的指導,書寫時看清楚筆畫的位置。

      3.生進行書寫練習,師巡回指導。(評字以肯定優點為主,適當指出不足)

      五、實踐活動

      1.“字──詞”大拼圖:從課文中選出五個自己喜歡的,要求會認的字各組兩個詞。最好先把字詞都寫在剪好的彩色小花上,然后把五組字詞擺成一個大的五角星粘貼在一張紙上。

      2.每天幫父母做一件事,最好能做記錄,一個星期后全班交流。

    小學語文教案 篇10

      教材分析

      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征,是華夏兒女的驕傲。這篇課文作為引領學生開始中國的“世界遺產”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表現了長城的高大堅固與雄偉壯觀,還贊美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力量,抒發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學習由遠及近、由整體到部分、從不同的觀察點觀察事物的方法,學習在觀察中展開聯想。這是根據長城氣勢雄偉的遠景和高大堅固的近景來確定的,是第一課時的教學重點。作者用自己的“心”和“情”去觀察長城之后自然產生的對古代勞動人民的由衷的贊嘆,是學生體會作者情感的關鍵。本課要突破的難點是引導學生理解為什么說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奇跡?這是第二課時的教學重點也是本課的難點。引導學生理解,不能僅僅停留在對課本的分析上,還要通過閱讀豐富的拓展資源,通過學生的情感升華——打寫來實現。

      學情分析

      作為四年級的`學生,對長城的了解也只限于課外書的簡單介紹,為了讓學生與文本有所聯系,課前我布置學生搜集有關長城的文字資料和圖片資料,教師精心準備了有關長城圖片的課件。這樣,就可以讓學生更全面地了解長城了。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8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盤旋 、 城磚、屯兵”等詞語。了解長城高大堅固、氣勢雄偉等特點。結合課文,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2、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表達出長城的雄偉氣勢和自豪感。

      3、情感目標:激發民族自豪感,感受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及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贊嘆之情。培養他們保護文物古跡和風景名勝的意識與習慣。

      教學重點和難點

      在閱讀中理解長城的高大堅固,感受長城雄偉的氣勢,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經典教案01-08

    語文小學教案01-03

    小學語文的教案01-10

    《小學語文》教案01-26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七》教案02-04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三》教案02-03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1-11

    小學語文《荷花》教案02-01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原创国产AV剧情丝袜秘书 | 久久成人免费精品二区 | 一色屋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中文字幕乱在线伦视频高濑 | 亚洲日韩在线精品视频第二页 | 中文字幕制服丝袜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