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初中地理世界氣候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初中地理世界氣候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初中地理世界氣候教案1
教材地位和作用
《世界的氣候類型》是中國地圖出版社八年級上冊第2章《多樣的世界氣候》中的重要內容。本節內容理論性強,難度較大,但是對生活和生產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是今后學習世界地理的基礎,在全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在世界地圖上說出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地區。
2.了解熱帶的氣候類型特征及其典型自然景觀特點。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讀世界氣候類型圖及景觀圖,認識氣候類型及其分布。
2.通過閱讀和分析某一氣候類型的.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描述氣候特征,判別氣候類型。
3.通過活動、圖片等各種方式了解某一氣候類型地區的自然景觀特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實例分析,體會自己家鄉的氣候特點,初步培養運用地理知識指導生活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掌握世界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氣候特征及典型景觀特征。
(2)教學難點:依據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描述氣候類型的特征,判斷其所屬的氣候類型。尤其是區別熱帶季風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的特征差異。
學情分析
七年級學生正處于從依賴到自主的過渡期,理性思維還很差,已經初步具備分析圖片信息的能力,但在整理信息室缺乏一些學習地理的方法和技巧,教師主要引導學生能夠利用各種方式,如:圖片、圖表、文字材料、景觀……,總結出世界氣候類型的一般規律。
教學方法:
(1)讀圖分析法:通過讀圖培養獲取并整合加工地理信息的途徑和方法。
(2)問題探究法:在讀圖的過程中提出問題,層層深入,從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合作學習法:采用小組學習、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形式,培養學生主動學習與相互合作的能力。
教學程序的設計與安排
導入新課
教師播放視頻《世界氣候類型景觀》
學生觀察:
感知不同的自然景觀差異,說說屬于哪個氣候類型?
教師提問:
不同景觀的差異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學生回答:
降水和溫度。
閱讀課本:
找出世界氣候類型的分類?
小組合作:
分別討論熱帶、溫帶、寒帶、獨特的氣候類型的種類由那些?
小組展示:
略
活動一:
1.展示四種熱帶氣候類型的氣溫變化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
2.介紹讀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方法。
教師引導:學生讀出每月的氣溫度數大約是多少,然后再看每月的降水大約是多少毫米,并且加出每年的降水有多少毫米?
活動二:依次展示熱帶草原、熱帶季風、熱帶荒漠的氣溫曲線圖和降水柱狀圖。
學生遷移:以熱帶雨林的方式來總結以下三個氣候類型的特征。
3.提問:.找出四種熱帶氣候類型的共同點?
4提問:熱帶季風和熱帶草原氣候的區別子哪里?
教師引導:它們的不同點主要體現在哪呢?如何區分呢?(突破難點:熱帶季風和熱帶疏林草原氣候)后類型的分布。
課堂小結
提問:根據所學內容,聯系自身實際情況談談感受。
學習了世界氣候類型的知識,你有什么收獲嗎?
初中地理世界氣候教案2
一、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地圖及景觀圖,知道世界主要氣候類型及主要自然景觀的分布。
2、能夠讀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并能分析描述一個地方的氣候特征。
二、教學重點:
了解世界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氣候特征及景觀特征
三、教學難點:
依據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分析、判斷其所屬的氣候類型
四、教學過程:
(一)由“探索”活動導入教學
1、簡單介紹自然景觀
2、自然環境是由地形、氣候、水紋、生物、土壤等自然要素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形成的
3、由于地形、氣候、水、生物和土壤等自然因素有明顯的地區差異
(二)學生讀世界氣候類型圖,回答汽車拉力賽沿途經過哪些氣候類型
(三)借助教材上回幅景觀圖來講解什么是自然景觀
(四)讀教材“熱帶氣候類型”圖,說出四種氣候類型
依據四個地點氣溫曲線和降水柱形圖(熱帶雨林氣候、熱帶森林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熱帶季風氣候)
1、一個地區的氣候特征就應該從氣溫和降水兩個方面來描述
2、不同氣候類型其氣溫和降水的特點不同,形成不同氣候的`特點
3、歸納四種氣候類型的異同點并明確四種氣候類型的主要分布
(五)亞熱帶氣候類型
1、讓學生觀景雅典和上海兩地的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比較這兩個同屬亞熱帶的氣候類型的異同點
2、亞熱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地中海氣候,這兩種氣候的分布特征,這兩種氣候景觀差異和對比
3、閱讀地中海氣候區的植物經一部加深對地中海氣候類型的理解
(六)溫帶氣候類型
1、三種:倫敦、烏蘭巴托和北京的氣溫分別代表溫帶海洋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帶季風氣候類型。通過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異同。
2、齊齊哈爾和巴黎分別位于亞歐大陸東西岸且唯獨相當但溫差很大,歸納溫帶海洋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差異。
(七)寒帶氣候類型
1、讀圖讀出寒苔原氣候和寒帶冰原氣候分布地區。
2、讀卡扎奇耶的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描述其代表的寒帶苔原氣候和特點。
3、東方主要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所代表的寒帶冰原氣候。
(八)高原、水地氣候,教師通過板書示意圖讓學生了解關于氣候從山麓到山頂的垂直變化成因。
(九)教師對全文總結。
(十)作業:
1、從統計圖上判斷某地的氣候類型的依據是()
2、歐洲、亞洲、南北美洲都具有的氣候類()
3、歐洲西部溫和多雨的氣候受大西洋影響很大,據此可看出其影響因素是()
4、赤道附近的乞力馬扎羅山山頂白雪皚皚的主要因素()
5、一年到頭都很熱,幾乎天天下雨,這種氣候是()
附答案:
1、氣溫和降水
2、亞熱帶地中海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和高原水地氣候。
3、洋流
4、地形
5、熱帶雨林氣候
初中地理世界氣候教案3
[教學目的]
1.理解天氣和氣候的概念及其區別。
2.了解天氣預報圖與人們生活、生產的密切關系。
3.學會閱讀簡單的衛星云圖。
4.學會識別天氣預報常用的天氣符號,看懂天氣預報圖。
[教學重點]
1.天氣和氣候的概念。
2.學會閱讀衛星云圖和簡單的天氣預報圖。
[教學難點]
1.天氣和氣候的概念。
2.常用天氣符號的識別。
3.天氣和氣候與人們日常生活的關系
[教具準備]
1.近期的衛星云圖錄像及自制的天氣預報軟件。
2.自制天氣符號的幻燈片。
3.反映各地氣候差異的幻燈片。
4.掃描課文中8幅圖例制成的幻燈片。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放一組運動著的'地球影片(包括自轉和公轉)及打出4張春、夏、秋、冬不同季節的幻燈片,讓學生自己來講述所看到的景象。教師配合朗讀課文的引言部分:地球表面覆蓋著一層厚厚的大氣,在這里孕育了一個氣象萬千的世界。春夏秋冬,風霜雨雪,嚴寒酷暑,干旱洪澇,……我們既沐浴著大自然的恩澤,又遭受著災害性天氣的侵擾。
了解和掌握氣候變化規律,一直是人類認識自然的重要內容,讓我們在這風云變幻之中去探索并揭示氣候現象的真實面目吧。
(板書)第四章世界的氣候
教師講述:
提問:
1.廈門這二天的天氣特點?
初中地理世界氣候教案4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識記:
(1)歐洲地形特征;
(2)溫帶海洋性氣候特征、地中海氣候特征;
2、理解:溫帶海洋性氣候和地中海氣候的成因;
二、能力目標:
學會分析自然環境各基本要素之間的相互聯系和影響
教學重點:
1、歐洲地形特征;
2、溫帶海洋性氣候特征、地中海氣候特征;
教學難點:
溫帶海洋性氣候和地中海氣候的成因
教學方法:
讀、講、議、練
教具使用:
掛圖、投影片、錄像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復習:
師問:亞洲和非洲的地形各以什么地形類形為主?
生答:亞洲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非洲地形以高原為主。
導入:
我們今天來學習有關歐洲的地形和氣候的知識。
新課:
(將學生分成3組,每組選一位組長,組長負責組織本組的課堂學習和競賽,并負責檢查別組的學習情況。為激勵競賽,規定課堂競賽得分少的一組要表演節目。)
引導學生讀圖13.7歐洲的地勢和歐洲西部地形圖,完成22頁活動內容,并思考問題:
歐洲的地形特征是什么?歐洲的平原有什么特征?成因是什么?冰川作用能形成哪些地形?
1、學生活動:小組內可互相討論要完成的內容,組長負責檢查別組的學習情況,沒完成一人次扣一分。并搶答問題。
2、老師:在黑板上畫出歐洲西部的板圖,邊小結邊畫板圖。
3、要求學生也畫出歐洲西部的草圖,并填上西歐平原、中歐平原、阿爾卑斯山、斯堪的納維亞山、勃朗峰。
學生自學西歐的氣候:學生讀圖13.9西歐的氣溫和降水,從降水和氣溫兩方面分析西歐的氣候特征。
答:西歐氣溫冬季比較溫和,夏季比較涼爽;全年降水的季節分配也比較均勻,海洋性特征顯著。
學生讀圖13.10西歐的氣候類型及其成因,討論完成23頁活動內容。并在圖上填出各氣候類型的'分布范圍。
老師在板圖上邊畫邊小結。
學生討論溫帶海洋性氣候和地中海氣候的特征和成因。
學生發言后老師小結:
溫帶海洋性氣候的特征:氣溫冬季比較溫和,夏季比較涼爽;全年降水的季節分配比較均勻。
成因:
西歐瀕臨大西洋,北大西洋暖流流經沿岸,強勁的西風把暖濕氣流輸送到大陸內部,地形以平原為主,山脈多東西走向,有利于水汔進入內陸。
地中海氣候特征:冬雨夏干。
成因:
冬季,西風帶南移,帶來暖濕的氣流,氣候溫和多雨。
夏季,受副熱帶高壓帶北移控制,天氣晴朗干燥。(用投影片演示)
1、老師小結后,看有關內容的教學錄像,鞏固效果。學生做課堂練習。老師總結本節課的學習情況,并讓得分少的小組表演節目。
板書設計:
湖泊
地形:平原——波狀起伏——冰川作用——冰川地形——峽灣
u形谷
歐洲西部
特征:海洋性特征顯著
特征:冬季溫和,夏季涼爽,降水季節分配均
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勻。
成因:海陸位置、洋流、地形、風帶
地中海氣候特征:冬雨夏干
成因: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