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大班數學教案

    大班數學教案

    時間:2023-10-05 08:49:29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精]實用的大班數學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數學教案9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實用的大班數學教案

    大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會看二維標記,進行分房活動。

      2.能夠互相協商合作完成分房任務,提高初步的分析判斷能力。

      3.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課件及相對應的教具。

      2.房子圖片、操作紙、房卡。

      活動過程:

      一、情境創設,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師:(出示課件)這是一片美麗的大森林,噓,是誰在嘆氣。浚ǔ鍪惊{子大王)原來是我們森林里的獅子大王。獅子大王,你為什么事嘆氣啊?

      獅王:哎!我近來碰到一個難題,我們大森林里造了兩幢樓房,一幢是紅顏色的三層樓,一幢是黃顏色的三層樓,有六個動物動物參加分房,可是在分房的時候,他們提出了各種各樣的要求,弄得我沒有主意了,只好請小朋友們來幫忙,請你們幫我想一個合理的分房辦法。小朋友,你們愿意幫我嗎?

      二、多通道參與,引導幼兒學會看標記。

      讓幼兒在聽清楚有哪六個動物來參加分房、他們分別提了那些要求后,學會看與之相匹配的標記,懂得標記的含義。

      1。老鼠:我嘛,年輕靈活,我想住在三樓,而且我不想和貓住在一幢樓里,太危險了。

      2。大象:我太重了,我想住在一樓,而且我不愿意和老鼠住在一幢樓里。

      3。公雞:我不愿跟狐貍住在一幢樓里。而且每天早上我要打鳴,叫大家起床,我想住在三樓。

      4。貓:我才不愿和老鼠住在一幢樓呢。

      5。烏龜:①我的動作實在是太慢了,所以我想住在一樓。

      6。狐貍:我嘛,隨便住哪里都可以!

      三、嘗試操作,幼兒根據標記為動物分房。

      1、教師操作課件,幫助幼兒進一步回憶動物提出的分房要求、明確標記的含義。

      2.幼兒2人一組,共同合作按標記為動物分房子。

      四、檢查評價,進一步理解標記含義。

      教師與幼兒共同檢查幼兒分房的.情況,對有錯誤的分房進一步指導幼兒理解標記的含義,讓其它幼兒幫助糾正。

      五、六人游戲,體驗合作找房的快樂。

      獅子大王也為小朋友們造了新房,6人一幢,每間房子有一個房卡,請小朋友6人一組,先拿好房卡,再根據房卡找到自己的房子(幼兒根據第一次操作獲得的經驗,根據房卡上的標記,共同合作找到自己的家)。

      六、延伸活動,驗證新房找對與否。

    大班數學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我們班的孩子已經掌握了10以內的加減法運算和看圖列算式的能力。為了發展孩子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培養幼兒靈活運用知識的的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我給孩子們設計了一個自編口述應用題的活動。

      首先,我用直觀的教具,展示出了一個故事情境(農民伯伯的紅蘿卜),讓幼兒接觸應用題,知道什么是應用題和怎么編應用題,學習編應用題的方法。然后在教師的帶領下,結合圖片嘗試自編口述應用題,再過渡到根據算式編加法和減法的應用題,最后每個幼兒一份算式題卡,每個孩子根據自己的算式編應用題。

      我的活動重點在于,引導幼兒自編口述應用題,難點是,編應用題最后要留一個問題,答案不能說出來。

      活動目標:

      1、能根據已有經驗和范例,知道加減法應用題講一件事情,說2個數字,問一個問題。

      2、學習根據圖片和算式自編應用題。

      3、增加口語表達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喜歡數學。

      4、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5、了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活動準備:

      農民伯伯、紅蘿卜和小白兔;算式題卡若干;"問號"一個;PPT。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拍手游戲

      T:我來問,你來答,

      5可以分成1和幾?(5可以分成1和4)

      5可以分成2和幾?(5可以分成2和3)

      5可以分成2+幾?(5可以分成2+3)

      二、激趨引入:出題考考你

      T:嗯,小朋友們都很聰明,那老師就要來考考大家了,看看我們大七班的孩子是不是真的很厲害哦。仔細看仔細聽。

      1、故事情境1(T邊講邊出示教具):

      農民伯伯的菜園里呀,本來有3顆紅蘿卜,后來又長出了2顆紅蘿卜,請你幫農民伯伯算一算,現在菜園里一共有幾顆紅蘿卜呢?

      小朋友有沒有注意,老師剛剛是怎么提問的?(強調"一共")

      一共有幾顆紅蘿卜呢?

      T提問:

      你怎么知道的?怎么算的呀? 幼:3+2=5

      你為什么選擇加法呢? 幼:因為又長出了2顆,數量變多了,所以用加法。

      老師把這個算式找出來。把3+2=5貼在黑板上。

      2、故事情境2:

      現在菜園里有5個紅蘿卜,農民伯伯拔起了一顆紅蘿卜,把它送給了小兔子,請你幫農民伯伯算一算,現在菜園里還剩下幾顆紅蘿卜呢?

      老師剛剛又是怎么提問的'?(強調"還剩下")

      還剩下幾顆紅蘿卜呀?

      T提問:

      你又是怎么算的呢?為什么選擇減法呢?5-1=4

      為什么選擇減法呢? 因為拔起了一顆,送給了小兔子,數量變少了,所以用減法。

      老師把這個算式找出來。把5-1=4 貼在黑板上。

      T總結:

      像剛剛這兩個小故事一樣,講一件事情,出現2個數字,最后一定會留一個問題的活動,我們就叫做編應用題,你們都會編應用題了嗎?

      三、看圖編題

      T:你們都會了嘛?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試試吧!

      1、出示PPT第一張圖片,小鳥圖。

      我們先來看看,圖片上都有什么?小鳥,這兩只小鳥的姿勢,好像是剛飛來的。

      現在我想把這幅圖編成一個應用題,記住一定要留個問題給別人哦。(如果沒人,教師先;如果有幼兒,請一個孩子,)

      老師來編編看。我的題目是:樹枝上本來有三只小鳥,后來又飛來了2只小鳥,現在樹枝上一共有幾只小鳥呢?

      讓幼兒一起回答。5。算式是3+2=5

      最后的問題,老師是怎么提問的呢?老師在這里用了"一共",看來我們的加法應用題一般用"一共"來提問。

      2、出示PPT第二張圖片,夾子圖。

      圖片上說的一件什么事?(請一個幼兒回答,教師編)

      本來有3個夾子,后來破了1個夾子,現在還剩下幾個夾子呢?

      最后的問題老師是怎么提問的?老師在這里用了"還剩下",看來我們的減法應用題一般用"還剩下"來提問。

      3、T:小朋友們,現在要你們來編應用題嘍。請你們在三幅圖里面選擇一幅圖,看看圖片上都有什么,你來編一道應用題。

      出示PPT 第三張,加法應用題三幅圖。

      請三個幼兒發言。

      小朋友都很棒,剛剛我們編的應用題都是加法的,不知道減法的你們會不會呢?出示PPT第四張,減法應用題。

      請幼兒發言。

      四、算式編應用題

      T:小朋友們真厲害,都會看著圖片編應用題了。現在呀,我們換個玩法。老師這里有一個算式,請小朋友們看著算式編應用題。你來問,我們大家來回答。

      出示加法算式卡。請幼兒編。

      出示減法算式卡。請幼兒編。

      小朋友們一定要編和別人不一樣的應用題哦!看看誰的小腦袋轉的最快。

      五、我編你算,每人一份題卡

      你們都會編應用題了嘛?現在啊老師會給每個小朋友一個算式,聽清老師的要求,就像剛剛一樣,請你編一道這個算式的應用題,把你的應用題說給身邊的好朋友聽,讓好朋友來回答并寫上算式的答案。

      活動反思:

      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應用題”相對于幼兒來說,是一個較為難理解又難掌握的領域,如何讓幼兒們在提倡的“玩中學”這一模式中掌握知識點呢?我將此作為本次課堂設計的一個難點。以動畫人物的形象激發幼兒的興趣,讓幼兒隨著喜愛的動畫人物進入我所創設的環境中,讓幼兒們在與動畫人物相互交流的基礎上,進行知識性的學習。在編應用題時,小朋友基本能大聲的來編,可能是父母在場的關系,小朋友積極舉手,認真的投入到活動中。在數學練習時,父母們都走去看自己的寶寶做練習,這個環節有點亂,可是家長們的心情可以理解,所以這個環節在父母們的一起參與下結束了。

    大班數學教案 篇3

      一.設計意圖:

      我班幼兒在開展敘事性整合課程《西瓜船》主題活動時,喜歡操作水果卡片,在認識了許多水果的同時,幼兒對數學操作活動產生了初步的興趣。教師通過觀察發現,幼兒會進行無意識的分類操作,并嘗試給卡片無規律的排序,結合小班幼兒對數的認識和感受,特設計了此活動,目的是讓幼兒在主動、愉快的活動中,進一步培養幼兒對數學的興趣,并學習觀察、操作,自然習得按簡單規律排序的方法。

      二.活動目標:

      1.對周圍生活中有趣的'數學排序現象產生興趣。

      2.在活動中,學習觀察、操作,發展思維能力。

      3.學習按簡單的規律進行兩種以上的排序。

      三.活動準備:

      水果卡片人手一套,黑板、磁鐵。

      四.活動過程:

      1.幼兒,自由探索,嘗試排序。

      教師請幼兒自由操作水果卡片,擺一擺,排一排,并說說自己是怎樣和卡片玩的?教師巡回觀察。培養幼兒對物體的觀察和操作能力。

      2.提升經驗,學習排序。

      請幼兒上來演示自己是怎樣給水果卡片排隊的?說一說你是用什么方法排的?學習按簡單的排列規律進行排序。

      3.加深認識,練習排序。

      引導幼兒:你也會這樣給水果卡片排隊嗎?幼兒進行排序操作,練習按簡單的規律進行兩種以上的排序,教師個別指導。

      4.自然結束。幼兒帶水果卡片到戶外玩。

    大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感知玉米的排列方式,學習用合適的方法做標記,正確計數玉米的列數。

      2、探索玉米列數是雙數的規律。

      3、激發幼兒對數學的興趣,培養幼兒積極關注身邊事物的情感態度。

      活動準備:

      1、糖葫蘆一串,完整的玉米一根,分成段的玉米若干(為幼兒人數的三倍,其中三分之一的玉米列數相同;另三分之二的玉米分別貼上紅綠圓點或安全圖釘),托盤。

      2、每組安全圖釘、圓點標記、小塑料片若干。

      3、串珠每人一串,勾線筆、記錄紙每人一份。

      4、統計大表格,紅、綠圓點標記若干。

      5、實物投影儀一臺

      活動過程:

      一:觀察糖葫蘆和玉米排列的主要特征

      二:學習用合適的方法做標記,正確數出玉米的列數。

      1、引導幼兒猜測玉米的列數。

      2、引導幼兒嘗試數玉米的列數。

      3、引導幼兒交流并討論數玉米列的方法。

      4、出示串珠,引導幼兒發現標記的作用。

      三:統計并發現玉米列數的'規律。

      1、幼兒自由數紅點玉米和綠點玉米并記錄。

      2、集體交流,統計玉米列數并發現其規律。

      活動延伸: “通過大表格,我們發現點子都在雙數的下面。今天,大家數到的玉米列數竟然都是雙數列的,不知道生活中會不會有單數列的玉米呢。下次媽媽買玉米時,你就數一數,看看有沒有單數列的玉米,如果有,一定要告訴老師和小朋友。”

    大班數學教案 篇5

      一、活動背景

      本學期根據幼兒園的大的教研活動宗旨,我們大班教研組設定了本學期的活動目標,制定了3次同課異構的教研活動,本月進行了第一次的同課異構活動即大班數學活動《撒花片》,那么什么是“同課異構”呢?同課異構”活動是同一教學內容由不同教師進行教學設計、組織課堂教學,或者某一教師對同一教學內容在不同教學班級的不同構思、組織課堂教學的一種教學實踐活動。它的價值和作用的主要有:體現教師的個體差異、解決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通過比較來選擇更好的授課方式、選擇更好的教學素材、促進教師的`發展等。

      二、活動流程

      1、活動前理論學習《淺談集體教學活動中目標的定位》

      2、執教老師教學活動

      3、執教老師課后說課、反思

      4、大家議課、評課

      5、主持人小結

      三、同課異構活動實錄

      (一)授課 : 地點:大一班 人數:24人

      李老師的課堂實錄:

      科學活動:撒花片

      活動目的:

      1、學習用數字記錄撒花片的結果

      2、發現多次記錄結果的異同,體驗將八個花片分成兩份,會有不同的答案。

      活動難點:引導幼兒運用互補規律和互換規律。

      物質準備:幼兒人手八個花片正面為紅色、反面為綠色,空白記錄單、筆。幼兒活動材料第二冊第12頁。

      經驗準備:幼兒已學過7以內的組成。

      活動過程:

      一、看花片,玩花片

      1、看一看盆中的花片,和我們平常玩的有什么不同。(正面為紅色、反面為綠色 )

      2、數一數,盆中有幾個花片?

      3、幼兒自由玩撒花片。

      二、撒花片,記花片

      1、剛才在玩撒花片的游戲中你遇到了什么問題或困難?

      2、提出記錄要求。

      3、講解:把八個花片握在手里,然后輕輕撒在桌上,看看撒出來幾個紅的、幾個綠的,把它記在記錄單上;撒一次記一次,記錄的結果和撒出的結果要一樣。

      4、幼兒游戲。教師觀察幼兒操作情況,提醒幼兒每次都要撒八個花片,并按要求記錄。

      三、相互交流。

      1、請個別幼兒介紹記錄的結果,教師在黑板上記錄。

      2、你的記錄單上和黑板上的一樣嗎?出現了幾次?

      四、尋找規律。

      幼兒觀察自己的記錄單,上面的數字有沒有規律。

      引導幼兒發現、運用互補規律和互換規律。

    大班數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嘗試借助硬幣進行6的分合,知道6有5種不同的分法。

      2、學會用數字記錄自己的操作結果,并能用語言清楚地表達。

      活動準備:

      1、記錄紙、筆。

      2、每人準備6個硬幣、每人一份練習題。

      活動過程:

      1、出示硬幣導入活動。

      1)師:前幾天殷老師布置給小朋友一個任務,請每個小朋友帶6個1塊錢的硬幣來幼兒園,今天我發現每個小朋友都帶齊了,真棒!現在你們帶來的硬幣都在中間的籮筐里,請你們每人拿一個看看硬幣是什么樣子的?(引導幼兒認識花面和字面并游戲)

      2)師:那硬幣有什么用呢?(幼兒自由回答)

      小結:硬幣除了可以買東西,還可以跟我們做游戲呢!你們信不信?

      教師介紹游戲的玩法:今天殷老師就要和小朋友來玩一個拋硬幣的'游戲!

      師:等會兒請每個小朋友拿6個硬幣放在手心里面,用兩只手搖一搖,然后輕輕地拋在桌上,看看有幾個是花面朝上,幾個是字面朝上,最后把結果記錄在老師呆會兒發給你的記錄紙上,小朋友可以多拋幾次,把拋的不一樣的結果記錄下來,聽明白沒有?

      1)幼兒操作。

      師:現在你們想不想來試一試?誰能說一說拋的時候要注意些什么呢?(不能太用力、不能讓你的硬幣滾到地上去,這樣會影響其他小朋友的)

      2)教師統計操作結果。

      師:誰愿意來說一說,你拋的結果是怎樣的?還有哪個小朋友拋出的結果和他不一樣?(請幼兒交流自己的結果)

      師:我們小朋友看看呢!6個硬幣一共有幾種不一樣的分法?那你們覺得這5種分法這樣排看上去有沒有規律?怎樣排才讓這些數字看上去更有規律?(按12345的規律)現在我請小朋友一起把我們重新排過的5種分法來讀一讀好嗎?

      3)幼兒做練習。

      師:現在殷老師要來考考大家了,我要把黑板上的6的5種分法遮住,請小朋友完成老師發給你們的空表格,你們有沒有信心完成?

      3、游戲:逛超市。

      1)師:秋天到了,蔬菜和水果都大豐收了,現在我就請小朋友用你們的6塊錢去買兩樣、三樣或者更多的東西好不好?但老師有一個要求,小朋友必須把你的6塊錢全部用掉,你們知道今天的收銀員是誰嗎?就是你們的爸爸媽媽,呆會兒你們買好6塊錢的東西后,就把錢給收銀員好不好!

      2)幼兒游戲。

      師小結:有錢真好,可以買許多許多的蔬菜水果,但我們小朋友在家里能不能自己隨便拿大人的錢,一定要在爸爸媽媽同意之下才可以拿,這樣才是個誠實的孩子。

      活動反思:

      硬幣是幼兒生活中常見的游戲材料,硬幣游戲是從幼兒生活中發現的內容,教師在游戲中通過對不同幼兒個性化的指導,為他們提供了更多的運用語言進行交流與表達的機會。

    大班數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復習6以內數的組成,能正確地記錄6以內數的分合形式。

      2、練習5以內的加減運算,能看算式報出答案。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已學過6的組成和5的加減。

      2、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ㄒ唬┯螒颍号銮。

      ——教師:我們學過了6以內的'組成,還記得6分成不同的兩份有幾種分法嗎?是哪幾種分發呢?

      ——鼓勵幼兒前一已有經驗大方地在集體面前回答。

      ——師幼共同玩“碰球”的游戲。

      1、教師出示數字卡片“5”,請幼兒看數字卡片,要求幼兒口報的數字和老師報的數字合起來是“5”。

      2、游戲2—3遍后,可更換出示數字“6”!4”,提醒幼兒口報的數字要和老師報的數字合起來與卡片上的數字一樣多。

     。ǘ┯螒颍洪_快樂火車

      ——師友共同玩游戲,鼓勵幼兒快速地報出算式卡片上的得數,要求既要算得快,又要算的對:嘿嘿,我的火車就要開,幼兒:幾點開?教師出示算式:你們猜?幼兒:()點開。

      (三)幼兒操作活動。

      ——看分合式填空格。引導幼兒觀察圓點和數字分合式。"來;自。屈;老師;教。案;啟發幼兒在空格中填寫相應數量的圓點或數字,并說一說分合式。

      ——看算式進行5以內加減運算。

      ——看圖列算式

      ——算式與答案連線。

      (四)活動評價。

      ——鼓勵個別幼兒大方地在集體面前介紹自己的活動與記錄,其他幼兒對照檢查自己的操作活動。

      ——展示幼兒的操作材料,表揚畫面整潔、正確的幼兒。

      活動反思:

      新綱要明確指出“引導幼兒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因此,在數學活動中,我們重視挖掘生活中蘊含的數學學習的機會,為幼兒營造一種生動活潑,與數學游戲活動相適應具有探索性和時效性的數學環境,嘗試通過在日常生活,適時利用和創設數學問題情境,促使幼兒動手操作、自主探索。感覺到學習數學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樂趣,使幼兒在既輕松又自然的情況下獲得簡單的數學知識,引發對數學的興趣。

    大班數學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學習看情景圖列出7以內的加減算式并運算。

      2、嘗試編簡單應用題。

      【教學準備】

      1、情景圖:小雞4只,蘋果6個,小鳥6只,氣球7個。

      2、有趣的數學,筆。

      【教學過程】

      1、復習7以內的`分解組成。

      師幼一起玩“碰球游戲”。(集體碰、個別碰、分組碰)

      2、學習看情景圖列算式并編應用題。

      (1)看圖一提問:今天李老師給小朋友帶來幾幅圖。

      看第一副:草地上有2只小雞,又來了2只,一共有幾只小雞?請幼兒先回答有4只,再問怎樣列出算式2+2=4,教師記錄。

     。2)看圖二提問:樹上原來一共有6個蘋果,掉下來2個蘋果,還剩下幾個蘋果?請幼兒先回答得數,再追問怎樣來列出算式。教師記錄。(6—2=4)

      (3)看圖三提問:看看這幅圖,誰會看這幅圖,把它編成一道問題呢?

      引導幼兒說出在什么地方,有幾只鳥?又飛來幾只鳥?最后問問,一共有幾只鳥?

      (4)在看這一幅。誰會編成一道問題呢?小朋友一共有幾個氣球,破了幾個,最后還剩幾個氣球?

      3、幼兒練習7以內加減運算題。

      打開有趣數學P21~22,鼓勵幼兒邊看圖編題,邊列出算式。

    大班數學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嘗試根據杯子的形狀分類,目測比較同一形狀容器內水的體積。

      2、善于 觀察客觀事物和現象,提高觀察的準確性。

      活動準備:

      6個杯子、3個量杯。

      活動過程:

      一、情景引入,引發幼兒產生比較的興趣。

      師:今天是小明媽媽的生日,家里來了幾個客人,客人分成兩桌坐下,媽媽給每人倒了一杯水,(教師揭開遮擋杯子的布)小明發現左邊桌子上有3杯水, 3只杯子是不一樣粗細,右邊也有3只杯子,這3 只杯子的水也不一樣,究竟那杯水多,那杯水少?小明特別特別的想知道,小朋友,讓我們一起幫小明猜猜看,到底哪杯水多,哪杯水少?(引導幼兒自由猜測)

      二、嘗試根據杯子的形狀分類,目測比較同一形狀容器內水的體積。

      1、引導幼兒觀察,提出疑問。

     。1)你們是怎么比的呢?

      (2)我們來看看究竟誰說得對。

      2、教師演示引導幼兒了解比較的方法。

      (1)將左邊3只杯子裝滿水,引導幼兒了解不同的杯子是很難直接判斷出來的。

      (2)師:這3杯水哪一個裝得多,哪一個裝得少?(幼兒自由發表意見)

     。3)拿出測量水杯,引導幼兒觀察水面到達的不同刻度,進行比較。

      (4)師:現在可以說一說,那杯水多?(教師將三個量杯放在一起,引導幼兒觀察,并說出水面高的那個水多)。

      我們只用眼睛看是,是不能準確地比較出多少的,得用測量工具來測量。

      3、引導幼兒遷移經驗,對右邊桌子上的水進行比較。

     。1)師:大家來看看右邊這3只杯子,這3只杯子是一樣大,但3只杯子的水不一樣多,哪一杯多?哪杯少?(引導幼兒先比較杯子的大小,再得出同種類的杯子中的水面高的就表示水多的'結論。)

     。2)師:相同形狀的杯子怎么目測比較多少(引導幼兒說出水面高看起來滿的就是多。)

      4、小結:

      這節課,大家都知道怎樣比較哪杯水多,那杯水少了嗎?小明家的客人都渴了,我們一起請客人喝水。這節課我們就學習了新課《請喝水》。

      在家里嘗試找不同形狀的杯子和相同的杯子測量哪杯水多。

    【大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快樂數學教案04-02

    大班對稱數學教案04-02

    大班數學教案(精選)07-20

    大班數學教案07-20

    大班數學教案[經典]07-21

    大班數學教案(精選)07-24

    大班數學教案【經典】08-04

    (經典)大班數學教案08-02

    [精選]大班數學教案08-12

    大班數學教案[精選]07-31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不卡 | 在线观看A∨网站 | 亚洲国产精品午夜伦不卡 | 婷婷丁香爱丁香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不卡 | 日本香蕉尹人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