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小學語文教案8篇
作為一名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 、 學會生字"釣,攏",正確讀寫重點詞語
2 、 并能理解課文1.2小節 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能描述"我和弟弟在草地上吹蒲公英玩樂的情形
3 體會大自然帶來的快樂
教學重點:
1 、 認識.會寫生字"釣,攏"
2 、 有感情的朗讀、表演第2小節,體會草地的快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 、 同學們見過草地嗎?你覺得草地給你什么感覺?喜歡在草地上干什么?
2 、 出示課題:"金色的草地".想象一下"金色的草地"是怎么樣?(結合有感情讀課文)那著金色的草地到底是怎么樣?
又是怎么回事?讓我門走進這片草地吧
二、自學課文
1、學生自由大聲朗讀課文.根據拼音讀準文中的生字新詞,讀通句子,難讀的字多讀幾遍
2、檢查.交流生字新詞(出示文中的生字新詞)
(1)指名朗讀.結合重點指導; a 釣(diao ) 攏(long) 翹舌音 察(cha) 掌(zhang) b 多音字 假(jia)(jia) (chao)(zhao)
(2)指導難寫的字:a 釣 區分 鉤 指導書寫 b 攏:右窄右寬,不要忘記一撇,學生書寫 c 區分難寫字"瓣"與"辯" "辨" "辮
d 分析察的字形,特別注意中間部分
3、 交流你理解的詞語的意思或提出不理解的詞語的意思
4、 指名分節讀課文(同時注音正音)
三、學習第一小節
1、 看課文中圖上的著片草地,你覺得著片草地是怎么樣的?
2、 結合體會:
(1)體會草地的"大",指導讀好"一大片", 你還可以哪些詞形容草地的"大"(廣闊,遼闊)
(2)體會蒲公英的多,草地的"美",知道理解"長滿" "金色"
3、 根據插圖和自己的了解,介紹蒲公英的外形,生長等情況
4、 有感情的.朗讀這一小節
四、學習第二小節
1、 誰玩過蒲公英,說說你是怎么玩的?
2、 自由的讀第二小節,說說文中的兄弟倆他們是什么玩蒲公英的?
3、 劃出文中描寫哥哥和弟弟玩蒲公英時神情和動作的詞語
4、 交流,運用,重點理解:(1)"一本正經",讓學生做"一本正經"的表情 (2) 理解"使勁"a 讓學生動作表"使勁一吹"(注意要用力)
b 回憶平時自己或別人的哪些事需要"使勁"用使勁說一句話
5、 前后桌根據神情,動作表演玩蒲公英的情景
6、 指名上臺表演并評價
7、 想象在草地上這樣玩蒲公英,草地上空會出現怎樣一幅情景?
8、 在草地玩著蒲公英,看著那么美麗的景象你的心情是怎樣的?(體會快樂)
9、 有感情的朗讀這一小節
10、 交流自己在草地上或大自然做過哪些有趣事?(進一步體驗)
五、作業
(1)抄詞
(2)多音字組詞
(3) 熟讀課文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會寫6個生字,會認3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能根據注釋理解詞句,了解課文內容,體會故事中孩子應對語言的巧妙。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把課文讀流利,讀懂句子。
教學難點:
體會人物語言的風趣和機智。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準備:
了解義慶的《世說新語》。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我們每天都在用語言交流,精練得當的語言,能使我們有效地與人溝通,機智巧妙的語言,能幫我們擺脫可能出現的尷尬局面,幽默風趣的語言,能愉悅我們的身心。古代有一個九歲的孩子,回答別人時語言風趣機智,妙趣橫生。他的'故事被記錄在劉義慶的《世說新語》里,大家想聽嗎?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古文,也叫文言文――《楊氏之子》。
2.讀題,解題。(
“之”相當于“的”,“楊氏之子”意思是姓楊人家的兒子。)
二、讀通課文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借助拼音把字音讀正確,讀通課文。
2.檢查讀通情況
(1)著重強調以下字的讀音:惠
曰
禽
詣
為
應
(2)引導學生讀準停頓:
梁國/楊氏之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句子中的“家禽”不同于現在的“家禽”,這里的“家”和“禽”各自獨立表達意思,因此要停頓。)
(3)反復熟讀
[設計意思:這是小學生初次學習文言文,因此把文章讀正確是學習的重點。]
三、理解文意
1.參考注釋,自學課文。
要求:將注釋中重點詞語的解釋批注在文中,據此初步理解句意。
2.學生提出不理解的字詞
以下字詞比較陌生或古今差異較大,學生可能提出:
(1)其父:他的父親。其,他。
(2)為設果:小兒(楊氏之子)為他擺出水果。設,擺設,擺出。
(3)以示兒:以便給小兒看。以,來,以便。
(4)此是君家果。此,這;君,您,古代對對方尊敬的稱呼。
(5)未聞:沒有聽說。未,沒有;聞,聽。
(6)夫子家禽:您家的鳥。夫子,先生,您,對人尊敬的稱呼。禽,鳥類。
[以上問題,可讓學生通過同學之間討論自己獲取答案,如學生能夠作出回答,教師則應追問學生是怎么知道的。學生無法回答,教師可以適當點撥提示,讓學生明白字詞義。]
3.說說每句話的意思。
四、體會語言精妙
1.這個故事最精彩、最吸引人的是哪句話?為什么?
(“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用“從來沒有聽說孔雀是您家的家禽”來應答,妙趣橫生。九歲孩童能迅速領會孔君平表達的內容和技巧,顯示出他的聰明機智和應對能力。)
2.如果楊氏之子回答“孔雀是夫子家禽”,與“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比較,你認為哪一句更好?
(“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更妙,“孔雀是夫子家禽”顯得生硬,有頂嘴之嫌,而“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轉對答,既表現了應有的禮貌,又表達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鳥,楊梅豈是我家的果”這個意思,反映出孩子思維敏捷,語言幽默。)
3.想像:孔君平聽了孩子的話后,會是什么反應?
[設計意圖:通過想象表達,進一步體會孩子所答言語的妙處。]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五、拓展閱讀
鼓勵學生閱讀《世說新語》中其他小故事,大體了解內容,體會語言妙在哪里。
六、課外延伸,綜合學習
閱讀“綜合性學習”,明確活動要求,自選活動方式,感受中國語言的魅力。
(1)搜集積累在表達上有特點的語言,比如:歇后語、諺語、幽默故事、古今笑話等。
(2)搜集和擬寫提示語、廣告語。
(3)收集相聲、評書或影視劇的精彩對白,試著演一演。
[本次任務布置后,教師要及時掌握信息,適時調控指導,并且要真正給學生一個展示學習成果的舞臺,可與“回顧拓展”中的“展示臺”相配合,也可結合語文課、語文活動積極創造展示機會,增強學生學習的成功感。]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一、設計理念
以讀為本,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讀中體會,抓住關鍵詞句感受人物的內心情感。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重點詞語。
2、過程目標: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段,深入理解課文,懂得課文中兩次“掌聲”的含義。
3、情感目標:領會人與人之間需要尊重、鼓勵,懂得要主動地關愛別人,也要珍惜別人的關心與鼓勵。
三、教學重難點
指導學生朗讀課文,了解小英的情感變化,深刻領會“掌聲”的內涵。
四、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設置情境,導入課題
1、師:今天,李老師為同學們帶來了一段錄像片,想不想看?
2、播放有關錄像片。
3、短片中,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4、小結:是啊,在我們的生活中,掌聲無處不在,它代表著歡迎,飽含著鼓勵,還曾經改變了一個小女孩的命運。這節課,就讓我們共同走進一個關于掌聲的故事。
5、板書課題。
(二)讀通課文,整體感知
l、自由讀文。
2、課件出示:我會讀
愿意 注視 困境 持久 憂郁
猶豫 驟然間 落下殘疾 經久不息
3、指名認讀,齊讀。
(三)對比參讀,蓄積能量
1、師:讀了課文,誰來說說課文的主人公是誰?(出示小英圖片)你能用書上的句子介紹一下她嗎?
2、出示第一自然段。
(1)齊讀。說說你感受到了什么?從哪兒感受到的?
(2)配樂引讀。
3、課件出示:我會想
她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靜靜地想:
4、如果你是小英的`同學和朋友,你希望看到一個怎樣的小英?后來小英有沒有變成我們所希望的樣子呢?快速找到有關段落。
5、出示第五自然段。
(1)指名讀。
(2)抓住省略號,想象小英還會做些什么?
(3)配樂指導朗讀
過渡:讀到這,你心中有什么疑問嗎?讓我們和小英一起走近那天的演講課吧!
(四)潛心品讀,感受愛意
1、課件出示:我會思
仔細地讀一讀課文2、3自然段,把描寫小英動作、神態變化的句子畫出來。體會一下,當時小英心里在想些什么?
2、出示句子
(1)輪到小英的時候,全班同學的目光一齊投向了那個角落,小英立刻把頭低了下去。
a、男同學讀。
b、此時此刻,小英低下頭在想些什么?
(2)小英猶豫了一會兒,最后慢吞吞地站了起來。我們注意到,小英的眼圈兒紅了。
a、女同學讀
b、理解“猶豫”。哪個詞語最能看出她的猶豫?
c、生活中,你遇到過猶豫的時候嗎?
d、此時,你體會到了什么?
(3)出示句子:小英在大家的注視下,終于一搖一晃地走上了講臺。
齊讀。
過渡:小英的每一步都像她的心情一樣沉重,就在她萬般無奈、無比痛苦的情況下,是什么帶給她勇氣和信心?請同學們默讀第四自然段,用波浪線劃出描寫掌聲的句子。
1、課堂上響起了幾次掌聲?分別是在什么時候響起的?
2、聚焦第一次掌聲
就在小英剛剛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在誰的帶動下,驟然間響起了一陣掌聲。那掌聲熱烈、持久,小英感動得流下了眼淚。
(1)這是一次怎樣的掌聲,它讓你感受到了什么?
(2) 現場采訪:如果此時小英就站在你的面前,會送給小英掌聲嗎?你想用你的掌聲告訴小英什么?
(3)小英聽懂了我們的掌聲嗎?從哪里可以看出來?
(4)小結:這是多么感人的一幕呀!你們的掌聲就是對小英最好的鼓勵。
(5)指導朗讀。
3、聚焦第二次掌聲
當她結束演講的時候,班里又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
(1)指名朗讀。
(2)理解“經久不息”。
(3)同學們為什么又再次送給小英掌聲?
4、掌聲過后,小英有什么表現?
(1)出示句子,齊讀。
小英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同學們的掌聲里微笑著走下講臺。
(2)你體會到了什么?
師:多么可愛的同學,多么奇妙的掌聲,它改變了小英的一生。怪不得后來小英在來信中這樣寫到:
5、(出示來信) “我永遠也忘不了那一次掌聲,它使我鼓起了生活的勇氣。我永遠感謝這掌聲。”
(1)指名朗讀,談感受。
(2)出示:我會寫
掌聲是
掌聲能
(3)小結:人人都需要掌聲,人人都需要關愛。
7、出示課文最后一段。
(1)女同學,請輕輕地把這段話告訴自己。(配樂)
(2)男同學,請真誠地把這段話告訴身邊的朋友。(配樂)
(3)全班同學,請大聲地把這段話告訴所有的人。(配樂)
(五)聯系實際,延伸情感
1、師:生活中,學習上,你得到過別人的鼓勵和幫助嗎?當時有什么感受?當別人有困難的時候,你又會怎么做呢?
2、觀看圖片,響起掌聲。
3、結束語: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最后,讓我們在《愛的奉獻》的歌聲中結束今天的語文課。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要求
1、理解格羅培斯設計的最佳路徑融入了以人為本的理念。
2、學習格羅培斯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3、會認讀本課的生字。
4、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格羅培斯設計的最佳路徑融入了以人為本的理念。學習格羅培斯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教學準備:搜集設計大師格羅培斯的`資料。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誰來介紹一下格羅培斯,學生結合資料,教師補充。
二、檢查預習情況。
1、指名朗讀課文,看讀得是否正確流利。
2、認讀生字新詞。
三、初讀課文,理解內容:
1、指名讀課文。
2、課文什么地方給你留下的印象深刻?
四、細讀品味,感悟最佳途徑。
1、格羅培斯之所以設計出最佳路徑靠的是什么?
2、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品讀、思考。
3、小組合作學習,交流,談論。教師巡視指導。
4、全班交流學習。
(1)他嚴謹的工作作風。從建筑學中最微不足道的一點——路徑設計卻讓他大傷腦筋。已經修改了五十多次,沒有一次是讓他滿意的。這2句話中細讀品味。
(2)因為老太太的做法給了他創作的靈感。抓住:漫山遍野、綿延上百里等詞語體會格羅培斯受到的啟發。
(3)引導學生體會“以人為本”就是以人為中心,把人擺在第一位的做法。
五、拓展延伸
根據自己的感想創作名言。
六、作業:完成同步
板書設計:
27*最佳路徑
作風嚴謹思維創新
以人為本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火燒云的絢麗多彩和美妙奇異,激發學生熱愛自然,觀察自然的興趣。
2、學習課文生字詞。
3、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理解火燒云顏色和形狀的特點。
教學具準備及輔助活動:火燒云顏色的圖片,填空題的幻燈片。
作業設計、安排:
課內做火燒云顏色、形狀變化的填空;
課外做火燒云的樣子,用一段話寫下來。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題,引起興趣。
1、師出示火燒云的圖片,問:同學們,你們看,這是什么?
2、出示課題的圖片,今天我們學習第7課"火燒云"
3、關于火燒云,你知道一些什么呢?
4、你想再從課文中知道什么呢?
二、初讀,感知內容。
1、自己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的音。
2、開火車讀課文。(出示生字卡片)
3、你認為課文中哪些地方把火燒云寫得很美,找出來讀讀看。
三、精讀,積累語言。
(一)學習課文第3小節
1、我們先來看第三小節美在什么地方?
2、讀第3小節,圈出表示顏色的詞。
3、你們想看這么多的顏色嗎?
4、師出示,要求學生自己看像哪種顏色。
5、看了這么多,這么美的顏色,你想用哪些詞來形容呢?(五顏六色、五彩繽紛、五光十色、絢爛多彩、色彩鑌紛……)
6、既然顏色這么美,我們能把它讀得美嗎?(小組內讀,派代表比賽,誰讀得好)
7、這么多描寫顏色的詞,誰已經把它記住了嗎?師出示幻燈片,課文填空。
(二)我們再來看4、5、6小節,它們是寫火燒云的什么呢?(板書)。
1、分組自學4、5、6節,要求:a、你認為哪一節寫得好,為什么?b、你能把它讀好嗎?
2、交流,小組派代表比賽誰讀得好。
3、這么多的形狀,你也想用哪個詞來概括?
4、這三小節寫得都好,因為作者把云想象成馬、狗、獅等等,把云寫活了,下面教師要讓大家學著作者的樣子來想象,看誰想得好,看誰想得有趣。
5、學生看圖想象。(先自己說,再小組說,最后比賽誰想得妙。)
四、熟讀,理清脈絡。
1、課文中除了寫火燒云的顏色,形狀外,還寫了什么?
2、火燒云上來了……火燒云下來了……
五、想象,知識升華。
把剛才的想象用一段話寫下來。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通過品詞品句,細讀課文,理解作者是怎樣觀察描寫火燒云的,感受大自然的壯美。
教學過程:
一、讀課題,導入:課文講的是什么時候的火燒云?你從哪里知道?
師述:晚飯過后的火燒云是怎樣的呢?讓我們一起到天空中遨游,領略一下大自然的壯美,好嗎?
二、新課:
(一)快速讀課文,想: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寫火燒云的?(投影出示)
學生答后板書:上來了——變化著——下去了
(二)學習第一段
1、自讀,想:火燒云剛上來時,作者著重抓了什么景物來寫?
板:霞光
2、問:天空的霞光使地面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用“——”畫句),指名讀有關句子。
3、學到這,你會有什么疑問?(地面的'這些人、物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4、導讀:假如,當時,你也在場,你的心情會怎樣?
5、小結:火燒云剛上來,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幅色彩絢麗的“鄉村夕照圖”。
6、過渡:這么耀眼的霞光,不光使地面鍍上了一層絢麗的色彩,連天上的云也變得更迷人了。
三、學習第二段。
1、問:你想知道些什么?
2、自由讀,想:這段怎樣寫火燒云的變化?
3、討論交流,板書:顏色形狀
4、學習顏色變化部分:
(1)邊看圖,邊畫句。(“-----”畫出寫火燒云顏色的句子)
(2)投影出示“天上的云-----著了火”著重理解這句話。進行換詞練習:把“燒”字換成“紅”字,比較哪個詞用得好,好在哪?
(3)問;火燒云顏色變化怎樣?(看圖)
投影出示句子“這地方------半百合色”齊讀。
問:這句子說明火燒云的顏色怎樣?理解“半----半---”“梨黃”的構詞法。
板書:多快
(4)問:還有什么顏色?(看圖、補充)
(5)說話練習:顏色這么多,這不是天空,分明是(調色盒)。
(6)問:可用一個什么詞來形容這么多、美的顏色?
(7)閉眼,聽讀,回憶,欣賞。
過渡:火燒云色彩如此繽紛,那它的形狀變化又怎樣?
5、學習形狀變化部分:
(1)問:火燒云形狀的變化有什么特點?從哪看出?(看投影片)問:這些馬、狗、獅子是真的嗎?這是作者通過什么寫出來的?
(2)重點學“馬”的一節。(投影出示)
馬是怎樣的?
馬是怎樣變化的?
馬是怎樣消失的?
(3)參考“馬”的問法,一問一答。
(4)指導背誦。
(5)指名讀,品評,重點理解“那狗-------不見了”這句,寫得好在哪?
(6)談話:還可以想象成什么?
說話:這天空分明成了一個(動物園),問:可用一個什么詞來形容火燒云形狀的變化?
6、小結:色彩如此斑斕,形狀變幻莫測的火燒云,簡直讓人看得樂此不憊。
過渡:可惜,火燒云很快就下去了。
四、學習第三段:
1、讀后問:哪個詞寫出火燒云很快就下去了?
2、哪句寫出看火燒云真實的感受?
3、導讀,背誦。
五、總結全文:
1、作者按什么順序寫火燒云?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2、你覺得作者寫這火燒云美嗎?為什么能寫得這么美?
板書:大自然的美
附:板書
4火燒云
上來了:霞光
顏色:多
變化著:快大自然的壯美
形狀:奇
下去了:恍恍惚惚
【自主性練習設計】
一、分小組自讀課文,研討下面的問題。
火燒云的變化很多,主要表現在那兩方面?它們分別有哪些變化?
二、按課文原句填空,想一想所填詞語的作用,把自己思考的結果說給同學聽聽。
1.天上的云從西邊一直()東邊,紅通通的,好像是()。
2.這地方的火燒云(),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
三、摘錄課文中描寫火燒云顏色多,而且變化快的句子,邊抄邊想,作者為什么能把火燒云描寫得那樣生動具體,你從中學到了哪些觀察的方法?在小組中交流。
四、在作者的眼里火燒云是那么好看,那么有趣,你從中受到什么啟示。把自己的想法與同學交流,再簡要地寫下來。【評價指導】。
引導學生圍繞課后第二題進行評價,重點評價學生對作者怎么把火燒云寫得生動具體的體會,從而使學生較好地悟到觀察事物的
教學小結:本節課的教學,通過品詞品句,細讀課文,特別是對幻燈片和錄象投影等多媒體的運用,更加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使學生更好的理解作者是怎樣觀察描寫火燒云的,感受大自然的壯美。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一、按一定順序具體地寫出秋天的田野中最有特點的景物。
二、使學生意識到美麗就在身邊,培養在日常生活中積累素材的良好習慣。
三、激發習作興趣,鼓勵學生大膽地想,自由地說,生動地寫。
課時安排:
二課時
課前準備:
教師:
1、先到田野中觀察,尋找適合作為校外課堂的地點。
2、把握《埃及的金字塔》及《游天然動物園》在寫法上的精妙之處。
學生:準備一篇你最喜歡的描寫春天景色的好作文。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1、在描寫春天的景物中你最喜歡哪篇?
2、能簡單地說一說喜歡的原因嗎?
3、學生討論,自由回答。
生1:“寫出了春天姹紫嫣紅。”
生2:“寫出了春天生機勃勃。”
4、教師小結板書:寫出了春天姹紫嫣紅、生機勃勃等特點。
二、自讀感悟,明確要求
今天的作文課,我們也來寫一篇描繪景物的作文,它有哪些要求呢?
1、學生自讀課文,思考要求。
2、學生參加班級交流。
3、教師隨機板書并小結,學生進一步體會習作要求。
(按一定順序具體地寫出秋天的田野中最有特點的景物)
三、聯系生活,選擇材料
1、你認為秋天的田野里最有特色的景物是什么?
2、學生回答。
生1:“一望無垠的金色稻田。”
生2:“碩果累累的果園。”
生3:“掛滿“紅燈籠”的柿子林。“
3、教師引導:“在我們生活中,秋天的田野里最有特色景物是什么?”
4、學生討論,教師板書:“稻田”。
5、它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能否用一兩句話概括?
6、學生自由說話,教師作隨機板書。
生1:“遍野都是,而且看不見邊際。”
生2:“在風的吹拂下,一浪推一浪地涌向遠方,特像大海中的波浪。”
生3:“稻田是一望無垠的金色。”
生4:“稻穗沉甸甸的,粒粒挺著個將要脹破了的大肚皮,把稻稈都壓得喘不過氣來,又是一個豐收年。”
四、抓住已知,指導寫法
怎樣才能把它寫具體呢?
1、《埃及的金字塔》的.作者是如何描寫金字塔的?
2、學生討論,教師板書小結:是抓住金字塔的外型、名稱的來歷、規模、怎么建造四個方面寫的。
3、寫稻田應該寫它的哪些方面?
4、學生討論,教師隨機板書。
生1:“應該具體地寫出稻子的葉、桿、根、穗的形狀及顏色。”
生2:“應該寫清稻田的大小,整體看上去的感覺。”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深入體會小人魚的內心活動,感受她執著地追求幸福生活的精神和勇敢、善良的品質。
3.認識生字“娶”,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
教學重、難點
體會小人魚的內心活動,感受她執著地追求幸福生活的精神和勇敢、善良的品質。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簡介作者、激發興趣
1. (課件出示美人魚的銅像)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入口處的海面上,有一座銅像冒出水面——它告訴人們這就是丹麥。但銅像既不是丹麥的開國元勛,也不是丹麥某一個王朝的杰出英雄,而只是一個普通的女孩。她坐在一塊石頭上,若有所思地望著大海。她在沉思什么呢?誰也猜不出來。她沒有腿,只有一條魚尾。原來她是人魚 ——“海的女兒”,是丹麥作家安徒生所寫的一篇童話中的主人公。丹麥人民就是以這種方式來表達對安徒生的崇敬。說起安徒生,同學們的話比我還多,說說你對他有哪些了解?
2.生交流搜集到的有關安徒生的資料。
3.過渡:安徒生一生中共寫了170多篇童話故事,讀過的每個作品都給我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今天讓我們再一次走進他的童話世界。(板書課題)
【學生交流查閱的資料,豐富、共享資源。同時,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為下面的閱讀做準備。】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流利。
2.瀏覽課文,思考課文的`主要內容,理清課文思路。
讀書后匯報交流,教師相機與學生共同梳理:課文主要寫了小人魚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但是,為了不傷害別人的生命,不僅放棄了愛情,還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的感人故事。
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全文可以分成這樣幾部分:
(1)故事的序幕:引出本文的主人公——憧憬人間幸福生活的小人魚;
(2)故事的開端:小人魚救出王子,并愛上王子;
(3)故事的發展:小人魚為獲得王子的愛情而忍痛服藥,變成人形;
(4)故事的高潮:小人魚的愛情失敗,但又不愿加害王子;
(5)故事的結局:小人魚化成泡沫;
(6)故事的尾聲:小人魚超生到精靈的世界。
三、再讀感悟,加深體會
1.指名讀文前提示,明確閱讀任務。
(1)小人魚在追求幸福的過程中,承受了哪些痛苦?最后她成功了嗎?
(2)這個故事的結局讓你感悟到了什么?
2.學生默讀課文,思考上面的問題。在相關的段落旁可以做適當的標注。
3.學生交流讀書收獲。
在交流的過程中,重點引導學生體會小人魚矛盾而復雜的內心活動,感受小人魚的善良以及對幸福生活的追求。
重點語段的預設:
(1)“小人魚知道了這個消息,覺得她的心在碎裂。她知道王子結婚后,自己就會變成泡沫。為了王子,她離開了她的家庭,她交出了她美麗的聲音,她每天忍受著巨大的痛苦,然而王子卻一點兒也不知道。”
“心在碎裂”,極言小人魚的傷心和委屈。為了王子,離開了家庭,她承受著離家之痛;為了王子,被貪心的巫婆要去了美麗的聲音,她承受變啞無聲之痛;為了王子,魚變人,她承受著肉體之痛;她所做的一切王子卻一點也不知道,她承受著感情之痛;用王子的血可以復活自己,要么自己死去變成泡沫,她承受著生命抉擇之痛。
(2) “小人魚掀開紫色的帷帳,看到那位美麗的新娘把頭枕在王子的懷里睡著了。她向尖刀看了一眼,然后又把目光轉向王子。刀尖在小人魚的手里抖動著。忽然,小人魚把刀子遠遠地向浪花里扔去。……小人魚最后模糊地看了一眼王子,然后跳到了海里,她覺得她的身體在一點點融化成為泡沫……”
看新娘,這是奪走她幸福的女人;看尖刀,把目光轉向王子,要么用王子的血讓自己復活,要么自己死去變成泡沫;“刀子在小人魚的手里抖動著”,具體的描寫,細致地刻畫出小人魚復雜而矛盾的心理。在這生命抉擇的時刻,善良、崇高的小人魚選擇了自己化成泡沫。“最后模糊地看了一眼王子”,她是在向自己深愛的人訣別,向自己的生命訣別。
在討論“最后小人魚成功了嗎”這個問題時,要允許學生個性的理解:可以說她沒有成功,因為她沒有得到王子的愛情,王子與別人結婚了,而她自己變成了海上的泡沫;也可以理解為她是成功的,盡管最后小人魚變成了海上的泡沫,但是在追求愛情和幸福的過程中,因為她的勇敢、善良,被超生到了精靈的世界,她的精神,在這個世界上永存。
四、讀寫結合、感情升華
1.選擇課文中自己感興趣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讀。
2.練筆:小人魚變成了透明的小天使在天空飛翔著,在世界的上空撒播著快樂微笑和愛心……小人魚會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請你試著寫一寫。
五、拓展延伸
1.閱讀《小學語文閱讀資源》中的選文《誰是最可愛的人》,讀后和同學交流自己的感受。
2.課外閱讀《安徒生童話》,在閱讀欣賞課上再交流讀童話的心得。
小學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認讀4個字。
2、分角色朗讀課文。
3、在評畫討論的過程中,感受畫中的豐富想像力,體會孩子們的善良、正直,受到關愛別人、關心環境的美好心靈感染。
4、參與繪畫比賽,在說“畫”中,練習想像,滲透人文關懷。
教學重點:
在朗讀、評畫中感受畫中的豐富想像力,體會孩子們的善良、正直,受到關愛別人、關心環境的美好心靈感染。
教學難點:
想象畫的內容,感受孩子們的善良、正直,對“參賽作品”做出正確的評價,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評價觀。
教具準備: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板書設計:
誰該得第一
(評價標準):
(作品名稱):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你參加過繪畫比賽嗎?今天我們以評委的身份去參加一場比賽。
(學生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練習把課文讀正確。
(一)小組內朗讀,互相檢查讀音。
(二)出示詞語,指名帶讀。
繪畫金燦燦宮殿清澈強盜金箍棒打滾兒
(三)把這些詞語和句子帶到課文中去讀,爭取把課文讀正確。
三、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一)默讀課文
1、思考課文寫了幾個小朋友畫畫,他們分別畫的是什么?他們為什么畫這些?并畫出有關的句子
2、把畫出的句子讀一讀想一想你怎樣與大家交流。
3、讀完后分配好角色后練習朗讀。教師參與朗讀,進行個別指導。
請一組同學到前面來,讓我們聽聽參賽的小選手是怎么介紹自己的作品的?
(二)展開評價,形成科學的評價觀
1、聽了他們的介紹,你認為誰的畫該得第一名呢?
(學生獨立思考后,在全班展開討論)
2、老師聽了同學們的建議有些為難,到底采用誰的意見可不能一個人說了算,咱們來制定一個方案吧!
(或以不同標準評出單方面最優,或評出并列第一)
全班根據方案進行評選
3、為你最喜歡的`一幅畫起個名字吧!(板書作品名稱,依評選結果對號入座)
三、拓展:
你想畫什么?
像參賽的選手一樣講一講你這幅畫的內容。
四、作業:畫一幅畫,把它介紹給自己的家長。聽聽他們的評價。
教學反思:到底誰該得第一,孩子們在討論中有自己的想法,同時學生也能夠因此受到啟發,從而自己畫一畫,寫一寫。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教案01-26
小學語文經典教案01-08
小學語文的教案01-10
語文小學教案01-0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三》教案02-0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七》教案02-04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1-11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學語文《匆匆》教案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