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小學語文教案8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在我國的江南盛產一種水果――楊梅(投影出示楊梅果圖)。這是一種圓圓的小果子,遍身生著小刺,果子是紫紅色的,味道又酸又甜。這節課我們要學習的就是一篇寫楊梅的文章――《》。(板書課題)
二、交代本節課學習任務
這節課我們初步理解課文內容,學會生字新詞,并學習課文一、二自然段。(明確目標)
三、初讀課文
聽課文錄音,思考:作者為什么喜愛楊梅?是從幾方面來寫楊梅的?找出課文中有關的自然段。(整體感知)
教師引導明確。(因為故鄉的楊梅有著它的可愛之處,所以,作者從楊梅樹、楊梅果這兩方面寫出了對楊梅的喜愛。第二自然段寫楊梅樹,三至六自然段寫楊梅果。)
四、再讀課文,學會生字新詞
1.字的交流。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認讀,注意強調“腐”的字形結構。
(2)區別字形組詞:
汁一汗 狹一峽
2.詞的交流。
(1)指名讀生詞。
(2)引導學生理解。
細雨如絲:指春雨輕輕的、細細的、象頭發絲一樣。
細膩:精細光滑。
甘露:原指甜美的露水。在本文中比喻春雨的甜美。
伸展:原指向一定方向延長、擴展。本文指楊梅樹得到雨水澆灌,枝葉生長迅速。
貪婪:本文指楊梅樹不知滿足。
(3)歸類。
對于詞語的理解可按三種方法進行:①先理解單個詞,再理解詞語。如:細雨如絲、細膩。②先查字典,再結合上下文進行理解“甘露”等。③結合生活實際理解。
五、理解課文一、二自然段。
1.講讀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思考:這段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第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話,開門見山地點出我的故鄉所在地及,在全文起強調、突出的作用)。
(2)感情讀文,要讀出對故鄉深深的愛
過渡:同學們能讀出作者對故鄉的一片深情,作者愛故鄉,愛楊梅。細雨如絲的季節來了,楊梅樹是什么樣子的呢?下面請同學們自學課文第二自然段。
2.自學課文第二自然段。
出示自學提示,指名讀。
(1)這一段主要寫了什么?
(2)故鄉的楊梅樹是什么樣子的?從文中勾畫出有關的語句并理解。
小組討論學習,教師巡回指導,全班交流,教師點撥。
交流第一個問題:
(這一段寫出了雨中楊梅的可愛。)
交流第二個問題(重點):
提問:這一段中描寫楊梅樹樣子的話有幾句?(兩句)投影出示兩個句子,指讀第一句。
交流第一句話:
①第一句話中的“春天的甘露”指什么?楊梅樹“貪婪地吮吸”表示什么?(板書:貪婪吮吸)
(春天的甘露是對春雨的比喻,貪婪地吮吸是說楊梅不知滿足地吸收著春天的雨水)
②在這句話中,作者采用恰當的比喻,把春雨比作甘露,而且把楊梅樹當作人來寫,從表面看是說楊梅樹不知滿足地吸收著春雨,而實際是在寫楊梅樹的什么?(長得快、茂盛、生長旺盛……)作者這樣寫說明了什么?(說明作者非常喜歡楊梅)因此,我們在讀這句話時一定要注意語氣的歡快。
③有感情地朗讀第一句。
理解交流第二句話:
①文中的第二句話又是怎樣寫楊梅樹樣子的?(它們伸展著四季常綠的枝條,狹長的葉子在雨霧中歡笑著。)
板書:伸展枝條
葉子歡笑
②楊梅樹真的會像人一樣“伸展”和“歡笑”嗎?作者這樣寫是為了突出什么?請同學們認真比較下面兩組句子,找出答案。
(投影出示)
①楊梅樹四季常綠的枝條和一片片狹長的葉子在雨霧中生長著。
②楊梅樹伸展著四季常綠的枝條,一片片狹長的葉子在雨霧中歡笑著。
教師引導理解第二句里作者把楊梅樹當作人來寫,是為了形象具體地突出楊梅樹在雨霧中旺盛生長的樣子,因為作者非常喜歡楊梅,所以這樣寫。因此,我們在讀句時應用贊美、歡快的語氣來讀。
③有感情朗讀第二句。
六、總結、擴展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課文大意,知道了作者是從楊梅樹和楊梅果這兩個方面來寫楊梅的;在理解詞語方面,能利用平時常用的三種方法進行理解。但在今后,結合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還需進一步加強。
七、完成作業
1.抄寫課文中生詞1遍。
2.預習課文三至六自然段,思考:楊梅果哪些地方惹人喜愛?
3.預習課后70頁練筆:選好一種家鄉的特產,先說一說,按一定順序把特點說清楚。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課文是從幾方面來寫楊梅的?楊梅樹是什么樣子的?
二、交代本節課學習任務
上節課我們討論了文章的前兩段,作者把雨中的楊梅樹當作人來寫,寫出了楊梅樹的可愛。那么楊梅果又有哪些地方惹人喜愛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課文的三至六自然段,學完課文之后,我們進行練筆,把家鄉的特產用一、兩段話寫下來。
三、學習三至六自然段
指名讀文,思考:楊梅果的哪些地方惹人喜愛?(整體感知)
(課文是從形狀、顏色、味道這三個方面寫出了楊梅果的可愛。)
過渡:惹人喜愛的楊梅樹在春雨的滋潤下生長旺盛。那么,楊梅結果的時間是什么時候呢?作者在第三自然段告訴了我們答案。
1.指名讀第三自然段,思考:這一段主要寫什么?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這一段寫出了楊梅的結果時間,在全文中起到了橋梁的連接作用。)
2.自學課文四至六自然段(重點、難點)
出示自學提示:課文是怎樣把楊梅果的形狀、顏色、味道等特點具體描寫出來的?
小組討論,教師巡回指導,全班交流。
交流第四自然段:
(1)這一段主要寫什么?找出課文有關的語句。
(這一段主要寫楊梅形狀的特點:圓圓的、遍身生著小刺)
(2)這段共幾句話?每句話在寫什么?
教師指導理解(這段共3句話,第一句寫楊梅圓圓的、遍身生著小刺。第二句寫楊梅果的刺隨著果實的成熟會變軟變平。第三句寫舌尖觸到楊梅刺的感覺)
(3)作者是怎樣把楊梅形狀的特點寫具體的.?
(作者為了把這一特點寫具體,并不是單一的只描寫楊梅的形狀,而是同桂圓進行了比較)
(4)作者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呢?請同學們認真分析下面兩句話。(投影出示)
(通過比較,理解第一種寫法更生動、直觀、形象,讀了以后,使我們感覺到像真的看見了一顆楊梅)
教師指導:圓圓的楊梅遍身生著小刺,毛茸茸的,非常可愛。而且,舌尖觸到小刺時會有一種舒服爽口的感覺,同學們喜不喜歡?想不想把這段帶著喜愛之請讀給大家聽一聽?
(5)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
教師范讀后指名讀。
按自學提示自學第五自然段,自學提示:
①這一段主要寫什么?從書中找出有關的語句。
②這一段共有幾句話?每句話寫什么?
③作者是怎樣把這一特點寫具體的?
小組討論后全班交流,教師引導理解:
(1)這一段主要寫楊梅顏色的特點。楊梅的顏色由生到熟是變化的,先是淡紅,隨后變成深紅,最后幾乎變成黑的了。
(2)這段共三句,第一句寫楊梅果顏色的變化;第二句進一步說明楊梅果的顏色,因為太紅像黑的;第三句寫果肉及汁水的顏色。
(3)作者為了把楊梅顏色的變化寫清楚,抓住了楊梅顏色變化先后順序的詞語(投影出示第一句話,用筆點出“先……隨后……最后……”)。
(4)仿照第一句進行說話練習
指導:請同學們用這組詞語較連貫地說一說蘋果由生到熟或太陽升起時顏色的變化。
(5)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并交流
教師指導:這一自然段從楊梅果的外面寫起,寫出了顏色的變化,然后從外到內,又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果肉及汁水的顏色。作者按一定順序寫出了楊梅顏色的變化,既具體又可愛,作者這樣寫,說明了什么?(對楊梅有一種喜愛之情)(板書:喜歡楊梅)那么,我們應該怎樣去讀這一段呢?
①教師有感情地背誦這一段,并演示復合投影片(3張,能體現出楊梅顏色的變化)。
②再指一學生讀,另一學生黑板演示:用彩色粉筆涂出楊梅顏色的變化。
自學第六自然段
(1)總結四、五自然段的學習方法。
教師引導學生答出(先弄懂這個自然段講什么,再看看這段共幾句話及每句話的意思,最后分析作者是怎樣把這一特點寫具體的。)
(2)小組討論后教師引導學生理解以下問題:
①這一段寫出了楊梅味道的特點是又酸又甜。(板書:又酸又甜)
②這一段共4句話。第一句講楊梅由生到熟,味道由酸到甜。2至4句寫“我”小時候由于貪吃楊梅,牙齒被酸倒了的事。
③作者在這一段中為把楊梅味道的特點寫具體,用“我”小時候貪吃楊梅,牙齒被酸倒的實例加以證明。
④提問: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寫?
教師引導理解(這樣寫,讀后讓人感到親切、真實,我們也好像同作者一起品嘗到了楊梅那惹人喜愛的味道,這樣寫說明作者愛楊梅、喜歡楊梅。)
⑤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
學生練讀后指名讀。
(3)配樂朗讀三至六自然段,再次感受作者具體生動的描寫。
四、學習作者觀察事物的方法
思考:作者為什么能圍繞“可愛”這個意思,把楊梅的形狀、顏色、味道的特點寫得具體生動呢?
小組討論后全班交流
教師引導明確(這篇文章之所以寫得具體生動,親切感人,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作者對楊梅按一定順序、抓住特點進行了細致地觀察。(板書:按順序 抓特點)不僅觀察了楊梅樹,而且觀察了楊梅果,不僅觀察了楊梅的靜止狀態,而且留心楊梅的發展變化,不僅用眼看,用手摸,而且放到嘴里品嘗了。因此,同學們在今后一定要注意留心觀察,學習作者這種觀察事物的方法。)
五、體會作者的感情
教師引導明確(作者能把楊梅的特點寫得具體生動,一方面注意了按一定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另一方面因為作者對楊梅有一種喜愛之情(指板書),作者只是單單喜愛楊梅嗎?(指課題)還對故鄉有熱愛之情、熱愛故鄉。)(板書:熱愛故鄉)
六、總結、擴展
本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三至六自然段,1.理解了課文內容,并知道了作者圍繞“可愛”這個意思,把楊梅的形狀、顏色、味道的特點寫得具體生動。2.學習了作者按一定順序、抓住特點觀察事物的方法。
七、課堂練筆
1.指導學生練筆的要求:寫一種家鄉特產,按一定順序把特點說清楚。
2.全班交流:你想寫什么?
3.教師再次明確要求。
(1)要按一定順序寫出特產的特點,從而表達自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2)把要說的話寫下來,怎么想就怎么說,怎么說就怎么寫。
4.小組內練習說。
5.指名試說,師生共同評議。
6.學生動筆寫。
八、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1.寫你愛吃的一種水果(如:蘋果、草莓、西瓜……),抓住它的形、色、味的特點去描寫,要具體,語言要生動、通順。附《石榴》供參考
2.模仿課文,寫你所喜愛的一種家鄉特產。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激發興趣
出示“珊瑚、海參、大龍蝦、貝殼”等實物標本和“飛虎魚”、“氣鼓魚”等掛圖。
問:誰認識這些水產品?它們都是什么?誰知道它們產在什么地方?
(二)揭示課題
富饒的西沙群島
審題:什么是島?什么是群島?
出示中國地圖
簡介西沙群島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
這個課題的中心詞是什么?(富饒)
從課題中你知道什么?(全文應主要圍繞“富饒”來寫)
(三)聽錄音
思考:西沙群島是什么樣的地方?
(四)自學生字新詞
(1)提出自學字詞時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2)重點檢查
a.讀音
綻(zhàn)開蠕(rú)動一簇(cù)棲(qī)息
b.區別字形
c.理解詞義
通過掛圖和實物理解;結合上、下文理解;查字典。
(五)閱讀課文,理清脈絡
1.自由讀課文
思考:①全文共有多少小節?每節寫什么?
②哪幾節具體寫出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
③開頭一節和結尾一節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④按“總——分——總”的結構怎樣給文章分段?
⑤分述部分是從哪幾方面寫的?按什么順序寫的?
2.分段朗讀全文
(六)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
2.熟讀課文
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全文共分幾段?是按什么分段的?
(二)講讀課文
1.指名朗讀一段
問:這一段共有幾句話?每句話說的什么?這兩句話的關系怎樣?(并列)這一段主要寫什么?
板書:風景優美物產豐富
2.默讀第二段
思考:第二段是從哪幾方面具體描述西沙群島的?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從海面——海底——海灘——島上四方面具體描述西沙群島的是按地點的.變換,由上到下,由近及遠的順序寫的)
①指名讀第二節
問:這一節有幾句話?每句話寫什么?
問:這兩句話之間是什么關系呢?(因果關系)
問:作者在表達時先寫什么?后寫什么?(先果后因)還可以怎樣表達?
練習按照先“因”后“果”,先“果”后“因”敘述本段內容。
討論這一小節如何分層。(一層寫海水色彩不同,另一層寫海水色彩不同的原因)討論如何概括段意(因果關系的小段在概括段意時是抓“因”,還是抓“果”應當因文而異)
本課主要寫什么?(西沙群島“風景優美物產豐富”)根據這個主要意思概括段意應抓第幾層?(第一層)
練習概括段意(西沙群島海面風景優美或西沙群島海水異常美麗)
小結:因果關系的小段,一般分為兩層,一層寫原因,一層寫結果,概括段意時一般應抓結果部分。
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②默讀第三節
問:這一節主要寫什么?本節共有幾句話?寫了哪幾種水產品?(1句寫珊瑚2句寫海參3句寫大龍蝦4—9句寫魚)它們之間是什么關系?(并列)寫同一事物的幾個方面可以怎樣分層?(一方面內容為一層,本節可分為四層)
指名讀一、二、三層。
提問:作者怎樣把珊瑚,海參、大龍蝦這三種事物寫具體的?(作者用了比喻、擬人的手法寫出它們的形狀、動作、樣子等)
指名讀四層。
這層共有幾句話?仔細閱讀,找出總述——分述——總結的句子。這層的幾句話之間是什么關系?(總、分、總)
看幻燈:魚
總:一群群穿來穿去
↓
分:有的……有的……飛虎魚……氣鼓魚……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的6個生字,正確讀寫并理解5個新詞語。
2、能劃出描寫武士射箭和賣油翁注油動作非常熟練的句子,能把不完整的句子補充完整。
3、能正確朗讀課文,能按.課文內容回答有關問題,(舉一個熟能生巧的例子。
4、知道武士的百步穿楊箭術和賣油翁注油滴油不沾的注油本領都源于熟能生巧明白任何一種本領的形成都離不開長期的實踐。
5、能用自然段歸并法給課文分段。
重難點分析及突破方法重點:用自然段歸并的方法給課文分段,明白任何一種本領的形成都離不開長期的實踐。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課文插圖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板書設計:
熟能生巧
誰有什么本領 群眾怎么看 武士怎么看 賣油翁怎么看
射箭武士
賣油老翁
教學要點:
自學生字,新詞,了解課文大意,給課文分段。
教學過程
一、揭題、解題
說說熟能生巧的意思(熟練了就能產生巧辦法、或能找出竅門。)
二、初讀課文,理解大意,給課文分段
1、課文通過哪幾件事來說明熟能生巧這個道理?
2、按人物的事情給課文分段。(指導第三自然段的分法,想一想第三自然段射箭武士的話主要作用是什么?)
三、交流自學情況。(同前一課時)
重點:字音:翁沾嗖簌
字形:嗖舀重點詞:走街穿巷、沾、嘖嘖稱贊、收拾、情不自禁
四、通讀課文,小組討論試著完成表格(表格見第一頁)第二課時討論,(填寫見教參)五、完成作業
第二教時
教學要點:圍繞表格,深讀全文
教學過程
一、圍繞表格,深讀全文
1、射箭武士有什么本領?武士的箭術很好,從哪里看出來?(找直接描寫武士箭術高超的句子)在場的人、射箭武士和賣油老翁的態度有什么不同?
人們:歡呼、喝彩
武士:
賣油老翁:賣油老翁認為武士的武藝好是因為什么?
朗讀:用不同的語氣讀出不同人物的'態度。
2、賣油老翁有什么本領?找出直接描寫賣油老翁技術高超的句子。
在場的人和射箭武士看了態度怎樣?(嘖嘖稱贊、發呆)
賣油老翁對自己的本領態度怎樣?(不沾沾自喜)賣油翁認為自己能有這個本領是因為什么?
(熟能生巧)熟在哪里?轉身……油穿過……這一段講什么?(賣油老翁為人們表演了………)
3、假如讓武士和老翁互換以下,那結果怎樣?
二、朗讀全文。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任何難的本領只要勤學苦練,就會變得很容易)
三、綜合實踐活動:請學生舉一個熟能生巧的例子。
四、完成作業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在閱讀中,認識本課生字2個“惱、啥”,運用自己認為合適的辦法理解課文中的詞句。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整個故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并且試著把這首敘事詩改寫成一篇敘事作文。
3、懂得同學之間應該團結、平等,要公正、無私地處理問題。
教學重點:
通過朗讀,理解詞句,了解故事的內容,體味詩的情趣和道理。
教學難點:
抓住整個故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試著把這首敘事詩改寫成一篇敘事作文。
教學過程:
一、理解“苦惱”,揭示課題。
板書:苦惱
1、讀詞。
2、“苦惱”是什么意思?
3、學習生字“惱”:與形近字“腦”進行辨析比較。 小結:帶“忄”的字往往與心情有關。
4、讀好這個詞語。同學們,你們有苦惱嗎?說說自己的苦惱。 說明: 本單元的學習重點是用自己認為合適的方法理解詞句。其中,理解詞語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學生可以用找近義詞的方法,可以借助詞素合成法,也可以通過查找工具書來理解“苦惱”這個詞語的意思。理解了詞義之后,學生再來學習生字“惱”,最后讀好這個詞語,并說說自己的苦惱。這里的教學設計是從詞語到生字再到詞語,走了一個來回。
今天,我們要來認識一位班長,他也有個不小的苦惱。
補題:班長的苦惱 齊讀課題(注意讀好“苦惱“一詞)。
這位班長會有什么苦惱呢?這其中還有一個故事呢!讓我們學習第八課,這是一首敘事詩。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自己大聲讀讀這首詩,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完后想想:這首敘事詩中寫到了哪些人?他們之間發生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分節讀課文,注意正音。
3、交流;
1) 這首敘事詩中寫到了哪些人? 板書:“我” 同學們 大喬 小苗
2) 他們之間發生了一件什么事?交流并板書: 裁決 “我” 同學們 袒護 同情 大喬 小苗 欺負
3) 根據板書的提示,簡單地說說他們之間發生了一件什么事。
4) 師引述課文大意,并小結:這分別是整個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說明: 要求學生在自讀的基礎上去感知課文大致內容,并且利用板書的詞語練習簡單地說說故事大意,這是為待會兒的學習改寫敘事詩做了準備,因為改寫敘事詩首先要了解課文的大致內容。
三、深入學習,感受班長的“苦惱”。
整件事因大喬而起,大喬是怎么欺負小苗的?自讀第2節,圈出有關動詞。
1、讀句并交流、板書:打 奪 絆
2、大喬真是霸道!分男女生讀好第2節。
3、請用上這一連串動詞,說說大喬是怎么欺負小苗的。 說明: 學習把整件事的起因說清楚,也就是復述課文的第2節,主要是自讀課文,找到動詞;再在反復讀文中為待會兒的說話做準備;最后抓住一連串動作,有條理地說說大喬是如何欺負小苗的。在這過程中,教師重在引導學生抓住一連串動詞,將大喬欺負小苗的經過用說話的語氣表述出來。
大喬做得真過分,難怪同學們都同情小苗。
讀讀課文,想象一下,如果你也是其中的一位同學,當時也在現場,見此情景,你會怎么說?
1、請多位學生交流。
2、這就叫“議論紛紛”。請你按提示,把剛才大家說的意思組織起來說一段話,行嗎? 出示:同學們見此情景議論紛紛,有的說:“ ”有的說:“ ”還有的說:“ ”大家叫叫嚷嚷地返回了學校,教室的屋頂也差點讓喊聲掀掉。
大家不約而同地想到了請班長來“裁決”。
而班長是怎么想?又是怎么說的呢?默讀課文,用直線和浪線分別劃出班長所想、所說的內容,再這么說一說。 出示: 我憋了半天,直憋得滿臉發燒,心想: 。考慮再三后,我說:“ ” 穿插學習:“啥”的意思就是——什么。讀好這個生字,注意翹舌音,讀出問的語氣來。 小結:像這樣經過再三考慮,而做出決定,就叫做——裁決。
(讀詞) 說明: 學習把事情的經過說具體,包括想象同學們找“我”評理的情景以及“我”是如何裁決的。“裁決”的意思是經過考慮,做出決定。也就是說學生借助提示,要把“我”得知情況后的心理活動和語言表達說具體。這必須建立在讀懂課文內容的基礎上。
引讀課文第4、5節,想一想:
為什么聽到我的'決定后,整個屋子會突然變得靜悄悄的? (因為同學們都沒想到作為一班之長,我竟然會袒護好朋友,作出不公正的決定,辜負了大家對我的信任。)
現在,你明白班長的苦惱是什么了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找到有關內容,并說一說。
出示: 結果,“我”苦惱極了。
1、指讀寫班長苦惱的句子,并練習說話。 有關句子:“嘴皮子只輕輕動了一動,整個中隊一起和我絕交。” “從此同學們見了我總沒個笑臉,出出進進身邊只剩下影子大喬。” 練習說話:注意人稱的轉換,語言的流暢。
2、聯系剛才交流的內容,說說“絕交”是什么意思? 板書:同學們和自己絕交
3、讀好句子,讀出班長的苦惱來。 說明: 學習把整個事情說完整,就必須把結果說清楚,也就是班長究竟為何而苦惱。通過多層次的朗讀,學生在讀中了解了故事內容,在讀中體味了班長的“苦惱”,最后對于說說班長苦惱的心理活動也就水到渠成啦!
4、最后,請你試著把這些內容連起來說說,就是一個完整的故事啦! 課后,你可以把這首敘事詩改寫成一篇敘事作文,它的名字就叫做《班長的苦惱》。
說明: 這是一篇閱讀課文,內容較淺顯。所以教師可以借助課文內容,請學生試著把敘事詩改寫成敘事作文,這也為下一個單元的學習重點——復述課文做了準備。
四、總結全文,領悟道理。
1、有感情地朗讀這首敘事詩。
2、小組討論:如果你是課文中這個班級的班長,你會怎樣處理這件事情?集體交流。
3、總結:的確,同學之間應該團結、平等。身為班長也要公正、無私地處理問題。
說明: 雖然整首詩沒有直截了當地指出誰對誰錯,但學生可以從故事的結局和人物的感受中受到教育。請學生站在班長的立場上進行換位思考,這樣對學生的啟發是更為深刻的。
板書設計:
班長的苦惱
(同學們與自己絕交)
裁決
“我” 同學們 袒護 同情
大喬 小苗 欺負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初讀課文,初步了解作者寫錢塘江大潮的寫作順序。
2.學習本課14個生字,正確讀寫“觀潮、據說、籠罩、薄霧、若隱若現、悶雷、水天相接、沸騰、猶如、浩浩蕩蕩、山崩地裂、霎時、余波、風號浪吼、恢復”等詞語。
3.介紹有關擴展資料。
教學重點、難點:
1.初讀課文,初步了解作者寫錢塘江大潮的寫作順序。
2.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你們到過海邊,看過海水漲潮嗎?說說海潮什么樣?(江海漲潮,氣勢宏偉,令人震撼。)錢塘江是浙江省最長的一條河流,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
下奇觀”(板書:天下奇觀)(解釋“觀潮”與“天下奇觀”中的“觀”有什么不同)。
我國的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引導學生理解“奇觀”的意思)這里的潮比別處的潮更加宏偉壯觀,潮來時,激起的白浪達數米高,像一座城墻,你們見過這種奇觀嗎?為什么這里的大潮如此的與眾不同 放錄像(潮來時一段)。初步感知“天下奇觀”的壯麗與雄奇。
2.學生談看錄像后的感受。
二、檢查預習情況
1、檢查生字。
(1)出示“潮、浩、沸、漲”卡片,指名讀,說說共同點。(偏旁相同,都是形聲字。)組詞:觀潮、浩浩蕩蕩、沸騰、漲潮……
(2)出示“猶、據、踮、恢”指名讀。組詞:猶如、根據、踮腳、恢復……
(3)出示“罩、薄、崩、霎”,說說特點:上下結構的形聲字。組詞:籠罩、薄霧、山崩地裂、霎時……
(4)出示“悶”:里外結構。組詞:悶雷。讀音:èn
(5)說說你還有哪個字記不住?哪位同學愿意幫助他?
如“罩”字,口訣:“桌”子缺兩腿,上邊變“四”蓋。
2、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中的句子。
三、理清敘述順序
1、讀課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來寫錢塘江大潮的?(板書)
課文按時間順序來寫大潮,按潮來前、潮來時、潮過后的順序把錢塘潮的景象寫具體的。(板書)
2、再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小組自己解決有關詞語方面的問題。
附:板書
觀潮 潮來前 潮來時 潮過后
(時間順序)
教學反思:字詞的理解、學習太過粗略。雖然是四年級,是向高年段過度的時期。但對于字詞的理解掌握不夠重視。對個別詞的運用、意思理解不到位,可能失去了積累的機會。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3.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引入談話
錢塘江大潮自古被稱為“天下奇觀”。我們盼望著能親眼看到這一奇景。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6課《觀潮》。上節課,我們初讀課文,了解了什么?(板書:潮來前、潮來時、潮過后)在這節課的學習中,我們通過閱讀課文,展開想像的翅膀,來感受大自然創造的奇異景象。
二、通過預習,我們讀懂了什么?提出預習中不懂的問題。
三、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1、潮來前,作者介紹了什么?(板書:籠罩白霧風平浪靜)指導朗讀。
2、潮來了,給你什么樣的感受?從哪感受到的?默讀讀課文,進行畫批。
3、小組合作學習。
(1)交流感受,品讀佳句。
(2)作者又是按怎樣的順序寫潮來時的景象的?
(3)分工進行有語氣地朗讀。
4、反饋交流,教師及時引導、點撥。抓住以下要點,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談自己對詞句獨特的感悟。注意品讀結合:
(1)作者按由遠及近的順序來寫潮來時的景象的。(板書:遠近)
(2)遠:抓住潮的聲、形來寫潮剛來時的景象:隆隆響聲,像悶雷滾動;水天相接處一條白線。潮雖遠,但氣勢已現。(板書:聲如悶雷遠處白線)讀讀描寫潮的句子。
(3)近:抓住潮的形、聲、色寫出了潮的氣勢之宏偉:白線很快移來,加長、變寬、橫貫江,寫出了潮水由遠及近的.變化。(看圖片)“白浪翻滾”、“白色城墻”寫出了潮水的浪頭之高,氣勢越來越大:形如千萬匹戰馬齊頭并進,聲如山崩地裂。(看圖片)(板書:白浪翻滾山崩地裂)(看錄像片斷)指導學生有語氣地朗讀,讀出潮的氣勢:先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練讀,再進行賽讀,最后安排齊讀。(讀整段時注意讀出潮水形聲的變化,氣勢由小到大。)交流學生喜歡的句子。(根據學生的交流隨即通過大屏幕展示寫潮水的句子,引導學生通過理解重點語句,想象錄像上的景象有感情地朗讀等手段加深理解體驗大潮的奇特。)
(4)指導學生背誦:背自己喜歡的句子。
5、課文中還從哪能看出錢塘潮的氣勢雄偉壯觀?讀第五自然段體會。抓住要點,師適時點撥:
“霎時”時間短暫,潮頭卻已西去,潮水奔騰之快。余波涌來,也使江面風號浪吼,江水平靜后,江水已漲了兩丈來高,都可以看出潮來之猛,氣勢之大。指導學生朗讀。(適時板書:漫天卷地風號浪吼)
6、學完課文,你們知道為什么人們稱錢塘潮為“天下奇觀”了嗎?學生談自己的想法。
四、總結
1、我們學完了課文,對錢塘潮有了較深入的了解,深深地被它的壯麗景象所吸引。如果你是小導游,你怎樣向不了解錢塘潮的游客介紹錢塘潮呢?
2、(放錄像)編導游詞,然后向同學們介紹。(可以加上自己收集的材料內容)
3、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小結
教學反思:
整堂課中,幾乎沒有對課文的思想內容提出什么問題,主要通過學生的讀來讀懂、理解課文,感悟語言文字的美和大潮的雄偉壯觀。如在讀、議、品的環節里,我始終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線,學生喜歡哪句我便導哪句,打破傳統的教師教,學生聽的模式,而改為學生學,老師導,充分體現學生主體性,教師主導性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第一板塊是設計理念。)
(第二板塊教學目標。)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能夠正確認讀五個前鼻韻母并讀好它們的四聲。
2、能夠正確認讀"yin"和"yun"兩個整體認讀音節及其四聲。
(目標的表述要體現三維,特別是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這兩個維度的目標。教學總目標也一樣。)
二、教學重難點:前鼻韻母的發音、拼讀
三、教學準備:課件、拼音卡片、聲調帽子等。
四、教學過程:
(一)借助圖片,初步認讀
[出示天安門等五幅提示讀音的圖以及五個前鼻韻母]
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
1、指名學生說說看到的拼音、圖片內容
2、如果學生讀出韻母:請大家跟老師讀一讀(如果學生讀得準:請你帶大家讀一讀)
(依據本地地方音的特點,前鼻韻母是拼音教學中的難點。可讓學生嘗試讀,教師再重點正音。但一開始的環節不太適合把所有的前鼻韻母都拿出來讓學生來讀。)
(二)發現特點,讀好前鼻韻母
1、這幾個拼音寶寶有哪里長得像?(最后都有"n")
2、這個"n"讀[n],這幾個都有"n"的拼音寶寶叫前鼻韻母。
3、感受前鼻韻母中[n]的發音
(1)感覺一下[n]的音:跟老師讀一讀,自己讀一讀。
(2)跟老師讀,大家一起感受一下--重點指導"en"、"in"
(3)正音:開火車讀一讀
(前鼻韻母有共同的特點,讓學生在發現規律的基礎上進行遷移運用。教師重點指導其中的一個韻母,其他的可讓學生自己嘗試讀準韻母。)
4、鞏固讀音
(1)讀給同桌聽一聽,比比誰讀得準
(2)哪個拼音你讀得最棒的,請站起來讀聽
(3)淘氣的拼音寶寶跟我們玩起了游戲,它們只露出了半張臉[蓋住五個前鼻韻母前一個字母的半邊],猜猜看它是誰--開火車,讀對了全班"對了對了,它是*",再出示完整的韻母齊讀一遍)
5、你能讀好它們的四聲嗎?請你選一個和你的同桌一起試著讀一讀[出示五個韻母的四聲]
(1)學生自己合作學習認讀
(2)指名:學生展示并帶讀--"我會讀……",讀得準確的--"請大家跟這位小朋友讀"
(3)大家一起把五個前鼻韻母的四聲讀一讀
(4)鞏固四聲:請一位小朋友上臺挑選好韻母寶寶和聲調帽子,讓其他的.小朋友認一認。
6、學習兩個整體認讀音節
(1)有兩位音節朋友找不到它們的孿生兄弟了,他們的孿生兄弟跟它們長得有點像,小朋友你能在我們五位新朋友中幫他們找一找嗎?
[出示"yin"和"yun"]
(2)根據學生找到的結果隨機教學:
學習"yin":找到孿生兄弟是"in"
你是怎么找到的?
學習"yun":找到孿生兄弟"ün"--可能誤找"un"
為什么找到"un"?(和"yun"長得像)
找到"ün"的小朋友說說為什么?("ü"遇"y"去兩點)
(3)除了長得比較像,這兩對孿生兄弟還有什么相象的地方?(讀音一模一樣)
他們又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yin"和"yun"可以直接給漢字注音,是音節;"in"和"ün"必須和其他聲母組成音節后才能給漢字注音)
(4)認讀"yin"和"yun"的四聲
(三)鞏固--看圖找拼音
[出示五個韻母的四聲和兩個整體認讀音節的四聲]根據出示的圖,指出相應的拼音。
"天安門(an)"、"摁門鈴(en)"、"樹陰(yin或in:哪個更準確?yin,因為整體認讀音節可以給漢字注音)"、"白云(yun或un:同"樹陰")"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能夠正確拼讀帶前鼻韻母的音節,讀兒歌《登山》
2、能正確認讀整體認讀音節"yuan"及其四聲,讀韻文。
二、教學重難點:前鼻韻母的拼讀
三、教學準備: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認讀五個前鼻韻母和兩個整體認讀音節
2、認讀帶聲調韻母和音節
(二)學習拼讀
1、[出示"雞蛋(dan)"、"打針(zhen)"、"金(jin)子"、"棍(gun)子"、"裙(qun)子"等五個音節]小朋友,你能拼出這些詞語是什么嗎?
(1)自己試著拼一拼
(2)你能拼聽嗎?(拼對了點擊音節出現相應的圖片:拼音寶寶帶來了它的朋友)
以下步驟以拼讀"jī dàn"為例
(3)全班小朋友一起跟老師拼一遍
(4)開火車
(5)你還會拼這些帶"an"的音節嗎?摘音節蘋果[出示標有tan、nan 、fan的蘋果]
注:學生說到"打針"、"金子"中任何一個詞語教學步驟都
同"jī dàn"例;讀到"棍子"、"裙子"則先進行2的比較
摘音節蘋果:
en :你還會讀shen、chen、gen、men嗎?
in :你還會讀qin、xin、min、lin嗎?
2、"un"、"ün"拼讀比較:[出示"kun"和"jun"]誰能拼一拼?
為什么"jun"的韻母是"ün"(指名回答)--是呀,小ü看到jqx,擦掉眼淚笑嘻嘻!和jqx在一起的不會是u,而是擦掉眼淚的小ü
摘音節蘋果:
un :你還會讀kun、hun、dun嗎?
ün :你還會讀qun、xun嗎?
3、音節寶寶送禮物:這些都是什么,請小朋友讀一讀[讀一個出示一張響應的圖片]
yàn zi tǎn kè zhú gān rénshēn xiégēn qíncài shùlín
húntun jūnjiàn xūnyú
4、讀兒歌《登山》[出示兒歌]
(1)自己讀兒歌,遇到不認識的字或者不熟悉的音節,多讀幾遍(引導遇到不認識的字該怎么辦。)
(2)指名讀兒歌
(3)找一找兒歌里有哪些帶前鼻韻母的音節,拼一拼,讀一讀。
哪個拼讀起來比較難?(jiān)這是一個……?(三拼音)
看到"*ian"這樣形式的三拼音,把介母和韻母連起來拼讀,讀"煙"音。
試著再拼幾個:dian、tian、lian、mian、qian等
(4)學習生字"半、云、她":有幾個音節寶寶想找到它們的漢字朋友呢!哪位能干的小朋友能拼一拼,幫助它們找一找?[課件出示拼音bàn、yún、tā]
拼對啦!看,漢字朋友來了![在音節下出示拼對的音節對應的漢字]
(5)連起來齊讀一遍
(6)全班起立,邊讀《登山》邊做動作(課中操)
(三)讀韻文,學習整體認讀音節"yuan"
1、[出示韻文插圖] 你看到了什么?
指名回答[出示"shān"、"tián"、"shù lín"、"guǒ yuán",說一個拼一個,拼出一個出示一個生字:"山"和"田"]
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這兩個字?(字形和意思差不多)?(象形字)
2、"yuán"拼得出來嗎?(不能拼)(能拼,但不需要拼。沒有必要知道為什么。直接告訴學生這是一個整體認讀音節就行。)
你知道為什么嗎?(這是整體認讀音節)
學習yuan:正音--開火車--齊讀--一起復習前兩個整體認讀音節
3、學讀四聲
自己讀一讀--四個大組一組一個聲調,比一比哪個組讀得最準
4、[出示韻文]讀完整的韻文,未學生字"左、片、右"標紅。
(1)山、田、樹林和果園分別在圖上哪里?誰能告訴大家。
(2)認識"左、右":玩左右游戲(看老師手里的卡片指揮,舉手、摸耳朵)等
(3)連起來完整地讀一遍。
第三課時:(新授+鞏固,以鞏固為主)
一、教學目標
1、學習帶"u"的三拼音的拼法
2、鞏固音節拼讀。
二、教學重難點:三拼音拼讀
三、教學準備:課件、拼音卡片。
五、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認讀五個前鼻韻母和三個整體認讀音節。
2、[課件出示轉筆刀、字典、鉛筆等文具實物以及可移動的"拼音標簽"]
(1)請小朋友們自己認真地讀一讀。
(2)把你拼出來的標簽貼到對應的東西上,并要拼聽
(3)齊讀一遍
(二)學習帶"u"、"ü"的三拼音
1、音節"轉(卷)筆刀"的"zhuan"變紅,哪位小朋友能再拼一遍
2、[出示"guan、kuan、huan"和"juan、quan、xuan"
形式如:
g guan
k -(u)-an- kuan
h huan ]
自己讀一讀,你能拼出哪幾個?
3、[出示 j juan
q -( )-an- quan
x xuan ]
讀了以后你發現了什么問題嗎?--"j(q、x)-u-an"拼不出 (這里不存在拼不出的問題。進一步鞏固j q x 與ü 相拼的規則。讓學生明白看到j q x 就想到朋友是ü。)
動動腦筋,這是為什么?(這里的u是ü去兩點,括號中出現ü)
4、自己再拼一拼這六個音節
5、開火車檢查三拼音拼讀
(三)練讀帶前鼻韻母音節和本課生字的句子
lán lán de tiān 上 白 云 piāo 。
田地里有大片大片的mián 花。
山上guā起一zhèn風。
她有一 kē jīn zi bān 的 xīn 。
她 chuān 一 tiǎo 花 qún zi。
(四)學習寫這五個前鼻韻母和整體認讀音節等部分音節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地情朗讀課文。
2、對照畫面,了解課文描寫了畫面上的哪些內容,了解古畫《清明上河圖》的歷史價值。
3、培養自學能力。
教學重點:
感悟古畫《清明上河圖》的內容。
教學準備:
課前布置學生搜集有關古畫《清明上河圖》的印刷品(包括郵票)和光盤,有條件的可要求上網。教師準備有關掛圖,有條件的應準備光盤或制作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導語:在我國燦爛的藝術瑰寶中,《清明上河圖》是一顆璀璨的明珠,有人稱它為我國宋代的小百科全書。這幅圖到底畫了些什么?有些什么特點?《一幅名揚中外的畫》這篇課文作了具體的介紹。課文文筆優美,描寫生動,大家一定會喜歡的。
二、 快速閱讀,整體感知
1、通讀課文,借助拼音把課文讀正確,并了解課文大致內容。
師生交流:你讀懂了什么?
2、出示“閱讀提示”,學生帶著問題快速閱讀,找到答案,然后小組交流。
課文描寫了畫面上的哪些內容?
(一、概說畫面上的人物很多,主要是從人物所從事的.行業之多來表現的。二、畫上的街市非常熱鬧,介紹了畫面上各種人物的形態;三、介紹了北橋頭的場景)
3、學生質疑,隨機解決一些問題。
三、 賞讀,展開想象
教師:(張貼掛圖或播放光盤《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圖美,文也美,課文生動地表達了畫面的內容,請同學們再讀課文,一邊讀課文,一邊看圖畫,并隨著課文展開想象,盡情地欣賞《清明上河圖》中的美麗風光。
1、《清明上河圖》中都有哪些行業的人物?
2、畫上的街市的熱鬧表現在什么地方?
4、北橋頭發生了一件什么事?
學生讀文、看圖、想象、交流問題。
5、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為什么說《清明上河圖》是一幅名揚中外的畫?
四、 美讀,表達情感
教師:我們要通過朗讀,把《清明上河圖》的美表達出來,你最喜歡哪一部分,就讀哪一部分的文字,先自己讀,然后讀給同學們聽一聽。
小學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小熊和松鼠的友誼
3、對怎樣交朋友和維護友誼有一定的廠家
教學重點:
學會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小熊、松鼠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一)指名讀課題
(二)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生字請教大楓葉,難讀的句子劃一劃“……”
二、學習生字詞
1、出示4個句子①生自由讀
②指名讀讀
③評一評
2、找課文中的生字,圈一圈,想一想你用什么辦法記住這些生字
①4人小組討論
②派代表把自己的方法匯報一下
③其他同學邊說邊舉字卡
3、小朋友記生字的辦法太棒了,下面有更精彩的內容等著大家,做一個游戲,這兒有一棵神奇的樹,請一個小朋友上來摘果子,讀對了,這個果子就可以乘上去師的紙船(點名讀,逐字練習)
三、感知課文
1、現在老師就是小松鼠了,如果把這只紙船送給小熊,小熊肯定會(樂壞了)大家一起齊讀第3自然段
①齊讀第3自然段
②拿出小熊圖片,看看小熊是怎樣的表情?(很快樂)
③帶著快樂的語氣讀一讀
④師簡筆畫
2、大家看,松鼠又是什么表情?(也是快樂的)朗讀第5自然段
3、剛才送去祝福的小朋友樂壞了,收到祝福的小朋友也樂壞了,這紙船和風箏給他們帶去了快樂,我們一起朗讀(1--6段,配上音樂)
4、是呀!紙船和風箏讓他倆成了好朋友,當他們沉浸在快樂之中時,快樂沒有了,可是有一天……(師范讀)
5、小朋友,你想像老師這樣讀一讀嗎?邊讀邊體會,你有什么感受?(自由讀)
6、學生反饋
7、出示“漂流”“漂蕩”這兩個詞語貼在哪兒合適呢?指生貼一貼,說為什么?
①風箏有風才會飄蕩
②紙船有水才會漂流
③有感情地讀讀“飄蕩的風箏”“漂流的紙船”
④撕掉這兩個詞語,這些東西都沒有了,讀讀第7段,想想他們是怎樣的心情(難過的.心情)
8、小朋友,這些難過的心情已經體會得很好了,你讀到哪兒心里很受感動呢?(自由選擇段落讀)
9、指生讀讀,適當表揚
10、師讀1-6段,生讀后半部分
11、小朋友都為他們的故事高興著、感動著,特別是最后一段,老題也深受感動,讀一讀
12、松鼠把一只只紙船放在小溪里,心里都會默默地給小熊說一句話,它會說些什么呢?
四、結束
還有許多小朋友想把心里的話說給大家聽,我們下節課再來體會這種美好的感受吧!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教案01-26
小學語文經典教案01-08
小學語文的教案01-10
語文小學教案01-0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三》教案02-0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七》教案02-04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1-11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學語文《匆匆》教案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