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大班數學教案

    大班數學教案

    時間:2023-10-03 09:22:16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數學教案6篇(合集)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數學教案6篇,歡迎大家分享。

    大班數學教案6篇(合集)

    大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描述和模仿的方法編5以內的加法應用題。

      2.初步獲得編加法應用題的感性經驗。

      活動準備:

      教師演示材料:1個小熊玩具和1個小老虎玩具,玩具蘋果4個。幼兒每人一個小筐子,內分別裝有5以內的玩具,如有的裝公共汽車3輛、有的裝小轎車4輛、有的裝小兔2只、有的裝水果5個等。

      分組活動材料:桌上擺放5輛車,有公共汽車和小轎車、有紅色的和黑色的車;桌上擺放4只玩具兔子,有小灰兔和小白兔、有大兔子和小兔子;桌上擺放3個玩具碗,大小、顏色不同;桌上擺放4個蘋果,大小、顏色不同。

      活動過程:

      1.教師邊操作實物邊描述。

      師:我先買了1個小熊玩具,又買了1個小老虎玩具,我一共買了2個玩具。剛才老師怎么說的?請。空埿∨笥颜罩蠋熣f也來說一說。

      教師出示4個蘋果,用同樣的方法進行描述。

      2.幼兒根據自己框子里的玩具,學習描述。

     。1)幼兒兩人一組,根據筐子里的.玩具,互相描述,教師傾聽幼兒編題情況。

      (2)師幼分享交流:框子里有什么玩具?可以怎么說?

      3.教師在幼兒描述的基礎上,仿編加法應用題。

     。1)師:如果把"一共有3輛汽車"變成一個問題問大家,應該怎么問?(一共有幾輛汽車?)(2)提出要求:請小朋友根據框子里的玩具情況編一道加法應用題吧。

     。3)幼兒兩人一組,根據筐子里的玩具情況仿編應用題。

     。4)師幼分享交流:框子里有什么玩具?你是怎么編應用題的?

      4.幼兒分組活動,根據情景自由編加法應用題。

      介紹各組材料:

      第一組:桌上擺放5輛車,有公共汽車和小轎車、有紅色的和黑色的車;第二組:桌上擺放4只玩具兔子,有小灰兔和小白兔、有大兔子和小兔子;第三組:桌上擺放3個玩具碗,大小、顏色不同;第四組:桌上擺放4個蘋果,大小、顏色不同。

      玩法:兩人一組,根據桌上擺放的玩具編加法應用題。一個編,一個聽,然后交換角色,繼續觀察玩上的不同點,編另外一道加法應用題。

      幼兒分組自由編加活動應用題。教師傾聽幼兒編題情況,特別是最后的問句。

      師幼分享交流:你選用什么玩具?怎么編題的?

      活動延伸:

      區域活動:在數學區投放玩具,引導幼兒根據玩具特征仿編加法應用題。

      生活活動:鼓勵幼兒利用周圍環境中的事物編加法應用題。

    大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1.體驗的一分鐘的長短,感受時間和生活節奏的關系。

      2.2.嘗試對自己的活動情況進行記錄并簡單分析。

      3.3.增強時間意識,懂得無論做任何事都要專心,不拖拉,珍惜時間。

      活動準備:

      1.1.已經初步認識時鐘的時針、分針、秒針。

      2.2.時鐘、畫紙、黃豆、筷子、記錄紙、筆等。

      活動過程:

      1.猜想:一分鐘有多長?

     、俑兄赫J識時鐘

      師:.這是什么?鐘面上有什么?(3根針)這3根針有什么不同?(長短不同)最長的針叫什么?最短的針叫什么?還有一根針叫什么針?

      ②了解一分鐘在鐘面上如何顯示。

      請問哪一根針走一圈就告訴我們一分鐘到了?(秒針)

      如果有的鐘只有兩根針,沒有秒針,我們怎么知道一分鐘到了?

      小結:秒針走一圈或分針走一格都表示過了一分鐘。

      2.體驗:一分鐘長短

     、俳Y合時鐘,全體幼兒單腿站立一分鐘,感受一分鐘有多長。

      師:下面我們來做一個游戲,請將你的雙手伸平,單腿站立一分鐘。提問:這一分鐘你有什么感覺?(時間過的很慢)

     、诮Y合時鐘,全體幼兒玩一分鐘穿衣服游戲,再次感受一分鐘。

      現在請小朋友聽好口令,請將脫下的衣服同時穿好,時間為一分鐘。

      提問:和剛才玩的游戲相比你覺得這一分鐘時間過的怎么樣?(時間過的很快)

      為什么同樣的一分鐘,感覺卻不同呢?

      3.深度感知:分層次、分組玩“一分鐘”游戲比賽,體驗抓緊時間的重要性

     。1)討論:一分鐘你能做好哪些事情?

      (2)幼兒自由選擇操作內容,分成三個小組進行游戲:①一分鐘畫畫②一分鐘串項鏈③一分鐘夾黃豆。

     。3)引導幼兒對自己的活動情況進行分享交流:

      橫向比較:同樣花一分鐘時間,為什么每組的結果不一樣?

      小結:雖然時間相同,但每組做的事情不同,有的比較難,有的比較容易,所以結果也不同。

      縱向比較:同樣花一分鐘時間,做同樣的事,為什么結果也不一樣?

      小結:在相同的時間里做同樣的事,因為每個人的動作有快有慢,所以結果也不同。

      4.討論:如何珍惜時間

      結合自身討論,懂得做事情要專心,抓緊時間,不拖拉,動作就快了。

      活動延伸:鼓勵幼兒回家后與爸爸媽媽一起開展“一分鐘”游戲比賽活動,進一步增強幼兒的時間觀念。

      教學活動反思:

      這周,我園組織了優秀課選拔活動,,這次的活動對于我們來說是一種挑戰,老師們都下了很大的功夫,但是通過觀摩課老師的點評,我們的教學活動還是存在很多的問題。各位老師的建議給了我們深刻的啟發,對我們以后的教學起了推動作用。在這次活動中,我上的大班數學《體驗一分鐘》給了我自己很大的反思,讓我在以后的教學中有了更新的認識,以下是我對活動的兩點反思:

      一、對研讀教材的反思研讀教材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一個重要環節,只有對教材有深入的分析,才能順利的設計活動。新《綱要》中提出:“數學教育必須要讓幼兒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教師要引導幼兒對周圍環境中數、量、形、時間和空間等現象產生興趣,建立初步的數學概念,并學習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游戲中某些簡單的問題”。對于大班的孩子,認識時間還是比較感興趣的,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數的孩子時間概念比較模糊,于是為了讓幼兒充分感受到時間的寶貴,設計了體驗一分鐘這一活動;顒印兑环昼娪卸嚅L》關鍵在于體驗,教師應如何使用各種方法讓幼兒體驗到一分鐘的長短,時間本身就是抽象的東西,應把抽象的東西物化到具體的操作中,讓幼兒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體驗到一分鐘的長短。從而延伸到幼兒對時間觀念的增強,學會珍惜每一分鐘。結合綱要和教材分析,因此我把活動的目標定于:1、體驗一分鐘的.長短,感受時間和生活節奏的關系。2、增強時間觀念,懂得珍惜每一分鐘。3、對自己的活動情況進行記錄并簡單分析

      二、對活動設計的反思在進行活動時,為了調動幼兒對活動的興趣,我出示時鐘,幫助幼兒認識一分鐘,感知一分鐘有秒針走一圈和分針走一格都表示一分鐘,這樣孩子對于一分鐘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第二個環節讓幼兒體驗一分鐘的長短,用站立及讓孩子在一分鐘以內穿脫衣服,感知一分鐘的長短。引導幼兒說出一分鐘之內可以做些什么,孩子回答很積極,并且具體到做哪些事情上面,可惜的是,我卻沒有好好利用孩子的回答,給孩子驗證自己的想象。最后一個環節一分鐘比賽,我沒有利用好,應該請孩子們分別記錄自己的操作結果,活動中更要營造出一種競爭的氛圍,引導幼兒發現時間的價值與自身努力的關系。由于我準備的材料沒有考慮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兩次的操作沒有達到的好的效果,孩子在體驗一分鐘就欠缺了。老師的點評讓我深受啟發,教師預設與孩子不符合,沒考慮到孩子對操作材料的反應,以致沒有達到預設的教育目標。第四個環節屬于延伸活動啟發幼兒討論如何利用時間,珍惜每一分鐘。目前,在我國幼教領域的改革中,教育觀念的更新越來越受到人們重視,觀念決定人對事物的價值取向。只有更新觀念,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教學的問題。充分認識教育活動的價值,提高教育活動的質量。在教育活動中,要改變過去單純由教師講解、演示、示范來灌輸知識的情況,應提供豐富的材料讓幼兒充分動腦、動手又動口,使他們的感官處于最佳活動狀態,充分調動幼兒參與的積極性,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

      通過這次活動和各位教師的點評,使我發現在組織教學方面自身存在的不足,發現自己與優秀教師之間的差距,也讓我深刻認識到幼兒園園本教研的重要性,通過園本教研的開展,讓我們有機會分享她人的教學經驗。要想上一堂好課,必須要對教材有著深入的研究與分析,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主題內容,推敲教材,認真把握好教學活動的各個環節,制定好教育目標,把握好教材的重難點,更新對教育的觀念,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同時,要在教育過程中明確教師和幼兒互為主客體的地位,樹立正確的兒童觀、教育觀,依據幼兒學習特點與規律,不過分追求形式的多樣,不停留在形式上的模仿,深入尋找形式背后所蘊含的觀念,才能真正落實到教學活動中提出的任務和目標。有了這些充分的認識,對我在以后的教學中起到促進作用,讓我在不斷地反思中進步,不斷地進步中成長。

    大班數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在學習了10以內加減法的基礎上,幼兒能書面練習10以內數的加減法式子中的填空題。

      2、通過幼兒動手操作,了解總數與部分數的概念以及他們之間的關系。

      教學準備:

      教具:裝好皮球的簍子(大皮球4個、小皮球2個);裝好水果的簍子(蘋果7個、梨子3個)學具:每人一個“小動物卡片”袋(兩個品種,多少不一,總數不越過10);每人一盒橡皮泥;每人一支鉛筆和一個數學練習本。

      教學過程:

      一、教師出示裝好皮球的小簍子,讓幼兒說說簍子里有什么、有多少、有什么異同。引導幼兒說出總數,然后讓幼兒把水果分類,并說出:“一部分是大皮球,有4個;一部分是小皮球,有2個!弊層變撼醪嚼斫饪傮w與部分的概念,并列出加減法算式:如 4+2=6 2+4=6 6-4=2 6-2=4

      二、教師出示裝好水果的小簍子,讓幼兒說說簍子里有什么、有多少、有什么異同。幼兒說出總數,然后讓幼兒把水果分類,并說出:“一部分是蘋果,有7個;一部分是梨子,有3個。”進一步讓幼兒理解總體與部分的概念,并列出加減法式子。如: 7+3=10 3+7=10 10-7=3 10-3=7

      三、引導幼兒做“對應口頭練習”如:

      ① 7 + 3 = 10蘋果是7個 梨了是3個 總體是10個這是部分數 也是部分數 這是總數同理:3+7=10 4+2= 2+4=6 引導幼兒說出哪是部分數?哪是總數?部分數有幾個?總數有幾個?

     、 10 -3 = 7水果有10個 蘋果有3個 梨子有7個這是總數 這是部分數 也是部分數同理:10-7=3 64=2 6-2=4 引導幼兒說出哪是總數?哪是部分數?部分數有幾個?總數有幾個?

      四、引導幼兒說出關鍵句。如:

      ①在加法式子里,總數在最后,其它是部分數;在減法式子里,總數在最前,其它的是部分數。

      得出結論:加法總數在最后,減法總數在最前。

      ②部分數與部分數合起來是總數,總數去掉(減去)部分數,剩下的還是部分數。

      得出結論:要求總數,用部分數相加;要求部分數,用總數減去另一個部分數。

      五、幼兒玩卡片。幼兒取出卡片,倒出小動物卡片,說說有些什么,總數有多少,進行分類,并做好記錄。把自己分類記錄的'結果說給同伴聽。

      六、幼兒玩橡皮泥。規則是每人做2種物品,多少不限。10分鐘后,讓幼兒說出捏了多少物品,一部分是什么,有多少,另一部分又是什么,又是多少。做記錄,并說說記錄下來的哪是總數,哪是部分數。

      七、幼兒認識括號“( )”;書面練習;教師巡回指導。

      3+( )=4 5+( )=7 ( )+2=5 ( )+6=107-( )=3 ( )-2=8 5-( )=1 ( ) -3=6八、教師總結,檢查幼兒練習結果。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課,我試了三次,不斷反思自己在與幼兒活動時,出現哪些紕漏,并逐步加以改善。

      第一次試教,活動效果不是很好,我發現幼兒對“總數”好理解,對“部分數”就有點難度,幼兒始終不能把“部分物體”與“部分數”聯系起來。

      第二次試教,我改變了指導方法,讓幼兒集體操作活動時,個別指導啟發幼兒說出自己記錄中的總數在哪里,是幾?部分數在哪里,又是幾和幾?在這次活動中又發現有一部分幼兒離開實物,又找不到“總數”和“部分數”。因此我在上一次的基礎上做了一些微調,讓幼兒把直觀的學具和抽象的理論結合起來,這樣以后,活動效果很不錯。

    大班數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根據現實情境,進一步體會減法的含義;

      2、根據現實情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嘗試解決問題的能力;

      3、能較熟練進行“5”以內的減法。

      教學重點:體會減法的'含義

      教學難點:培養有序的思維

      教學準備:小雞卡片5張、

      食盤卡片2 張。

      小紙條板書:

      ⑴原來有 條魚

     、瞥粤 條

     、沁有幾條?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我們繼續研究減法問題。

      1、讀“小貓吃魚圖”,你能提出哪些問題。

      引導:

     、旁瓉碛 條魚

     、瞥粤 條

     、沁有幾條?

      2、小組合作?赡苡心男┣闆r,能用算式表示出來嗎?先想一想,再跟同學說一說,最后把想到的聽到的所有減法算式寫在本子上。

      3、匯報交流。

      學生匯報,教師板書。

      4、觀察吹泡泡圖,從這組連環畫里你發現了什么數學問題?

      三、應用實踐

      1、計算:看誰算得又對又快(直接完成在書本上)

      2、算一算,指名學生說一說,這道題你看懂了么?怎么來完成?

      學生獨立完成后引導學生發現規律。

      3、小雞搶食。

      教師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通過小組交流后,獨立完成題目。

      4、數學故事。

      (1)小組交流講述故事 ,發現問題

      (2)小組匯報,提出問題

      (3)嘗試解決問題

    大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自主探索4的組成,知道4有三種不同的分發,會認讀4的分合式。

      2、愿意用語言表述自己的操作結果,體驗操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梨子圖片3張。

      2、幼兒操作材料:每人4個圓片片、記錄紙。

      【活動過程】

      1、復習3的組成。

     。1)出示3個梨子,請個別幼兒在磁性黑板

      上將其分成不同的兩份,并記錄3的分合式。

     。2)游戲:碰球。

      師:3,3,我的1球碰幾球?

      幼:3,3,你的`1球碰2球。

      2、自主探索4的組成。

     。1)提出要求:3個梨子小朋友都會分了,如果請你把4個圓片片分成不同的兩份,你會怎么分呢?請每個小朋友從籃子里輕輕地拿出4個圓片片、1支筆、1張記錄紙。想一想、分一分,然后把你的分法在記錄紙上記錄下來。

      (2)幼兒按要求操作,教師巡視幼兒操作情況。

     。ㄌ嵝延變合嗤姆址ㄖ挥涗1次)

      (3)請幼兒說出自己的分法,教師用筆將不同的方法記錄下來。如:

      4 4 4

      ∧ ∧ ∧

      1 3 3 1 2 2

      (4)教師帶領幼兒把4的三種分法全部念1~2遍。

     。5)請部分幼兒自主糾錯,在記錄紙上把漏掉的或記錯的分合式改過來。

      3、游戲“4個好朋友”。

     。1)請4個小朋友上來玩4的組成游戲,老師說出哪一組分合式,4個孩子就按要求分成不同的兩組。

     。2)全班幼兒參與游戲,4人一組自由配對,聽老師念分合式,按要求分成不同的兩組。

    大班數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復習10以內數的加減運算,會用算式列題。

      2、通過討論知道有些文具是一年級小學生必備的,而有些文具是今后才會用到的。

      3、能大膽的發表自己的見解。

      活動準備:

      用幼兒和老師共同收集的文具布置“小小文具超市”

      幼兒每人一份錢(錢的數目從5~10)

      每組一個塑料框

      計算用的紙和筆

      有關“文具”的文字卡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超市買文具

      1、教師:“再過不久,我們小朋友即將讀小學一年級,上學時需要文具,今天,請小朋友到”文具小超市“買你們需要的文具。”

      2、每位小朋友從塑料框那那一份錢,請你用手中的錢去買文具,要求買的文具的總價格就是你手中的錢的數字。

      3、幼兒根據各自不同的數字購買文具,并用算式列出所購買的文具式題。

      4、請個別幼兒說說:我買了……文具,算題是……。

      二、討論:哪些文具是一年級所必須準備的?

      1、每組小朋友把買來的文具都集中在一起,大家看一看,這些文具是不是一位一年級小學生必須準備的。

      2、小組成員之間相互討論,并能做出適當調整。

      鼓勵幼兒把重復或者不需要的文具放回超市,并重新拿回一些大家認為是必須的的文具。

      3、集體討論

      請個別小組展示所購買的文具。

      (1)請大家看看,哪些文具是一年級小學生必須準備的?說說你們的理由?

      (2)幼兒邊說老師邊出示相應的文字卡片。

      (3)除了這些還有什么文具是一年級小學生必須準備的?

      (4)師生共同總結。

      4、被排除的這些文具,在我們今后的學習中還是會用到,除了這些,你們還知道有哪些文具嗎?

      附:課后反思

      1、重視對數學學習興趣和情感的培養。

      幼兒園的數學不象小學一定要掌握多少知識,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習數學活動的興趣,所以我們常?梢钥吹,老師為某一個數學活動準備了豐富多彩的.材料,甚至會結合故事、情景進行數學活動。

      2、將數學活動生活化。

      生活中的數學比較零散,大班進行10以內加減運算總會結合角色游戲。例如在數學活動“小兔文具小超市”的情境展開:小豬有一張一次性消費的9元券,它想去小兔超市買牙膏,店里有2元、3元、4元、5元等不同價格的牙膏,小豬想了想,買了2支4元的牙膏。

      這時老師提問:“小豬券上的錢用完了嗎?你覺得怎樣買才更加合理?”

      出現了3種不同的答案:

      1.券上還剩1元錢,小豬這樣買就浪費了。

      2.小豬應該買2支4元的和1支1元的牙膏,這樣正好是9元。

      3.買1支4元和1支5元。

      3、讓幼兒與材料互動。

      給幼兒提供豐富的操作材料,讓幼兒是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的過程中獲得有關數學經驗的。例如,在進行10以內的數的組成時,都是通過動手操作獲得數的組成,經過老師的點撥掌握10以內數的組成。

    【大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快樂數學教案04-02

    大班對稱數學教案04-02

    大班數學教案07-20

    大班數學教案(精選)07-20

    大班數學教案[經典]07-21

    大班數學教案06-27

    大班數學教案[精選]07-31

    (精選)大班數學教案07-30

    (經典)大班數學教案07-31

    【精選】大班數學教案08-06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中文字幕色欧另类欧美 | 亚洲免费人成影院在线播放 | 日本免费一区不卡 | 亚洲网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香蕉人在线香蕉人在线8 | 思思99re6国产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