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學教案范例【10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桑∠旅媸切【帋痛蠹艺淼拇蟀鄶祵W教案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數學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大班幼兒即將升入小學,在"幼小銜接"工作中,我班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重點圍繞"入學愿望""學習興趣""學習與生活習慣"三個方面來設計與組織內容,以期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能力以及初步的規則意識、任務意識等。
在平日的活動中,幼兒有時會問"老師,我們下周周幾演出""老師,我們的故事會幾號開"等,這表明幼兒有倒計時的意識,并樂意為某天某事做準備,期待著這一天的到來,這是有任務意識的體現。因此,我抓住這一切人口設計、組織了"倒計時"這一活動,引導幼兒理解倒計時與人們生活的關系,學會計算倒計時,并激發幼兒對于特殊日子的期盼之情。同時,希望幼兒以后在對特殊日子的等待中做好準備,建立初步的規則意識、任務意識,養成做事的計劃性、目的性。
活動目標:
1.理解倒計時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2.嘗試計算倒計時,了解"倒計時"的含義。
3. 在尋找節日的過程中,產生對某個特殊日子的期盼之情。
活動準備:
1.黑板兩塊,一塊黑板張貼"生活中的倒計時"版面,另一塊黑板的一面呈現幼兒說的各種用到倒計時的圖片,另一面呈現幼兒計算的倒計時牌。
2.有關"倒計時"的課件(如新聞聯播、春節聯歡晚會、交通信號燈、微波爐、火箭發射等的錄像),有關倒計時的圖片。
3.大日歷圖一張,節日小圖片若干,記號筆、固體膠、小日歷、操作牌人手一份。
3.建議家長帶領幼兒了解生活中的倒計時現象。
活動過程:
一、生活中的"倒計時"1.倒計時游戲入場。
師:我們來玩個找位子的游戲,老師說"54321",看誰能又快又輕地找到位子坐好。
師:你們真厲害,速度很快。我們再玩個游戲,老師說一個數字,請你們倒著數,行嗎?
師:8。
幼:7、6、5、4、3、2、1。
師:10。
幼:9、8、7、6、5、4、3、2、1。
師:倒數難不倒你們。
2.觀看"春晚倒計時"視頻,感受倒計時的作用和人們的喜悅之情。
師:老師帶來了一段視頻,看看人們是怎么數數的。(教師播放視頻,幼兒觀看。)師:他們是怎么數的?為什么春節聯歡晚會時要倒著數?
師:你剛剛和主持人一起倒數的時候是什么心情啊?
師():剛才我們玩的游戲、看的春節聯歡晚會都是倒著數時間的,叫倒計時。
3.說說生活中見過的"倒計時"。
師:你在哪里也看見過倒計時?
(教師在黑板上出示幼兒說到的各種用到倒計時的場景圖片。)師():看來生活中有很多時候要用到倒計時。
4.觀看"紅綠燈倒計時"和"火箭發射倒計時"視頻,說說其作用并通過模擬體會倒計時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1)觀看"紅綠燈倒計時"視頻。
師:紅綠燈是怎樣倒計時的`?
師:沒有這個倒計時會怎么樣?
師:是啊,有倒計時我們就知道還有多少時間可以過馬路,這樣才安全。還有,它告訴我們過馬路時要走得快一點,但不能奔跑。
師(教師繼續播放視頻至倒計時5秒):紅綠燈倒計時還剩5秒時能不能走?
師:時間不多了,只有抓緊時間快快走。當然,最安全的辦法是等下一個綠燈再走,我們出行要注意安全。
師():紅綠燈的倒計時主要是提醒人們過馬路一定要看紅綠燈,安全出行。
(2)觀看"火箭發射倒計時"視頻。
師:火箭發射的時候是怎么數的?我們來看一看。
師:火箭發射的時候,最大是從多少開始數的?
師:你們看得真仔細,考慮得很周到,這個倒計時與前面紅綠燈的倒計時的方式有些不一樣。
師:火箭發射為什么要倒計時?
師():火箭發射倒計時可讓科學家更充分地做好準備,也讓宇航員做好最后的準備。
師:我們也來做火箭升空吧。
(教師帶領幼兒模仿火箭在倒計時后做"升空"動作。)師():生活中處處有倒計時,有的提醒我們注意安全,有的讓我們做好準備。
二、學習計算倒計時
1.了解5月份的節日和大家期盼的日子。
師:其實我們生活中有許多節日和期盼的日子也可以用倒計時來計算。我們來看看,5月份有哪些節日和我們期盼的日子。
(教師出示5月份的月歷,帶領幼兒了解5月份的眾多節日。)師:5月1日是什么節?星期幾?是全世界勞動人民的節日。
師:5月4日是青年節,是青年人的節日。5月14日是什么節?星期幾?
師: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是母親節,今年正好是5月14日。
2.為勞動節計算倒計時,共同討論、學習計算倒計時的方法。
師:日歷上有這么多節日,我們選一個節日來做個倒計時牌吧。勞動節快到了,勞動人民肯定很期待,我們就做勞動節的倒計時牌吧。今天距離勞動節還有幾天?你是怎么算出來的?
大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在操作實物的基礎上,理解5的分合。愿意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操作結果。
2.嘗試用數字記錄自己的操作結果。
3.培養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4.能積極思考,提高理解與運算能力。
5.發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活動重難點:
在操作實物的基礎上,理解5的分合。
嘗試用數字記錄自己的操作結果。
活動準備:
1.課件、一個信封、5個花生。
2.操作卡片1張、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游戲“碰球”(復習4的組成)。
二、點數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一個小禮物,我們拿出來看看。是什么呀?
老師給了小朋友幾個花生呢?我們一起來數一數。
幼兒在小椅子上進行點數。(數完后花生收起來)
請個別幼兒說。
三、幼兒第一次操作。
1.出示課件。
師:5個花生我要送給方形寶寶和圓形寶寶,該怎樣分呢?它們合起來又是幾呢?我們小朋友拿著花生去試試,好不好。
2.幼兒進行操作。
。1)師:“你是怎樣分的?”
個別幼兒說。(根據幼兒講的出示相應的課件)。
。2)“和她分的一樣的小朋友把手舉起來,你們真棒”。
幼兒讀分合適式。
(3)師:還有誰跟他們分的不一樣。
個別幼兒說。(分的一樣的幼兒舉起手)
(4)“老師將小朋友分的整理了一下,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出示所有的分合式,幼兒集體讀一遍。
四、根據順序進一步理解5的分成。
師:老師也想來分一分,如果我方寶寶分一個,圓寶寶該分幾個呢?(出示相應的課件)
師:方寶寶分2個,圓寶寶幾個?(3個),你有沒有發現什么?(前面多了一個,后面就要少一個,后面的跑到前面來了)
幼兒集體讀分合式。
五、幼兒第二次操作。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5的'分成,老師要來考考你們。(出示幼兒操作材料課件)
。1)認識圈里和圈外的標志。
師:小動物要玩套圈的游戲,你們看這個表示圈怎樣了,(套住了),那這個呢?(沒有套住,掉在外面了)。
。2)教師示范一個作業。
師: 小豬拿幾個圈玩游戲的,(5個),套住幾個圈,用數字幾表示,(寫上數字),掉在外面幾個,用數字幾表示(寫上數字)。
。3)進一步理解5的分和。
師:5個圈分成了幾和幾,它們合起來是幾?(幼兒說)
(4)講要求,幼兒進行操作3個作業。
師:其他小動物又套了幾次圈,套中了幾個,幾個落在外面,我們數一數,用數字記錄下來,好不好!
幼兒進行操作,教師指導。
六、評價幼兒的作業。
。1)幼兒互評。
(2)教師集體評價幼兒的作
根據幼兒自己分得結果,結合課件整理鞏固復習5的分成的幾種方法。
活動反思:
在今天開展的數學《學習5的組成》中,我請幼兒用拿5顆花生,然后將花生分成兩份擺放到作業單上,每次分得要不一樣。分完后檢查是否有重復或漏分的現象,最后將分得結果記錄下來,然后說說自己的結果,交流分享。通過這種有趣的實物操作,幼兒自然而然地了解了5的組成。接著我讓幼兒們一起觀察、討論,發現規律,說說怎樣能更快地記住數的組成,在肯定幼兒想法的同時,我進一步引導幼兒討論說說那種方法更好、更簡單易記,找出最佳的方法。在這樣的動手操作中幼兒不僅掌握了5的組成,同時也鍛煉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培養了幼兒的創新的意識。
小百科:5是4與6之間的自然數,是第3個質數,它還是圓周率的第4、第8、第10位小數。
大班數學教案 篇3
一、設計意圖:
數學知識與生活的聯系十分緊密,只有讓幼兒感到數學就在我們的生活中,才能引發他們更積極地投入到數學學習之中!队腥さ能嚺啤肪褪歉鶕@一理念。做到"數學活動生活化"。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大街上的汽車是越來越多,不少小朋友的家長就擁有私家車,孩子對車是越來越熟悉,在平時,孩子間對車也討論的比較多。傾聽他們的談話,他們討論的大多是車的顏色,種類。關注車牌號碼的小朋友不多。其實在車牌號碼中,蘊涵著很多的知識,特別是數學知識。排列與組合是車牌中最大的數學知識。因此我就設計了這一活動。
二、活動目標:
1、感知數字在生活中的運用,體驗數字的不同組合帶來的樂趣。
2、在排排、記記、說說中探索一組數字的組合排列方法。
3、初步了解車牌號碼的特點,掌握車牌號碼的特征。
4、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5、培養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三、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數卡、車牌三個,黑板一塊、泡沫板一塊
2、數卡十套、小記錄卡60張、大記錄卡20張、藍色車牌20個、記號筆 20個、5個大籮筐、5個小籮筐。
3、音樂
四、教學重點:
了解幾個數字排列組合的規律。
五、教學難點:
尋找又快有全的排列組合方法。
六、活動過程:
(一)出示新車PPT,引出課題1、師:出示PPT,引出活動,引導幼兒幫助老師怎樣很快找到自己的車呢?(幼兒自由講述)2、師小結:小朋友的辦法可真多呀!這個小朋友說的可真好呀,用車牌號碼找自己的車子,看!這是汽車牌照。牌照就象一輛車子的身份、名字,每輛車的車牌都不一樣,它們都有不同的車牌號碼,看看車牌號碼就很容易找到自己的車。
(二)第一次操作,學習三個數字的不同排列組合1、師:出示1、2、3三個數字,請幼兒猜一猜老師的車牌號碼會是什么呢?
2、師:請小朋友自己試一試。在桌子的筐里放了1、2、3三個數字和記錄卡,要求小朋友們兩人合作,一人排另一人記錄。一個車牌記錄在一張記錄卡上,注意不要寫重復的號碼。
3、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4、展示車牌,尋找規律。
師:引導幼兒展示車牌并尋找規律。
師小結:哦,小朋友們真愛動腦筋啊!原來3個數字能排出6組不同的`車牌號碼;每排的第一個數字都是一樣的,每個數字能排2組車牌;后面的兩個數字只是交換了位置,就又變成新的號碼了。
(三)第二次操作,鞏固三個數字的組合排列。
1、請幼兒為新車設計車牌師:車管所的叔叔給我們三個數字,分別是3、4、5請你們來做設計師,我們一起來按照剛才的方法排一排有哪些車牌。
2、幼兒操作,師巡回指導。
3、結束操作,師生共同檢驗。
師小結:我們用三個數字組合車牌號碼的時候,首先從三個數字中間確定一個數字作為車牌號碼的第一個數字,然后按找把后面兩個數字相互交換的方法組合車牌。用這樣的方法組合車牌號碼不但可以又快又好而且可以一張不漏。
(四)比較辨別車牌上的顏色、漢字和英文字母,了解車牌的不同1、師:出示PPT,引導幼兒欣賞不同顏色的車牌代表的意義。(藍牌照--小型車、黃牌照--大型車、白牌照--部隊)2、在音樂中送車牌,結束活動。
七、活動延伸:
我們把設計好的車牌送到車展去吧!
大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演示教具,教師與幼兒的活動,進行口頭加法練習,理解8的加法的意義。
2、培養幼兒計算的準確性、靈活性、敏捷性。
3、理解8的加法的互換、互不規律。
【教學重點】讓幼兒加強練習8的加法運算的準確性。
【教學難點】鍛煉幼兒思維的靈活性,和辨別能力。
【活動準備】
1、掛圖、雪花片、作業紙、貼圖。
2、8以內的數字頭飾、音樂游戲磁帶。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組織教學,老師戴8的數字頭飾走進教室,小朋友們好,今天老師帶來了數字娃娃8跟我們一起學習,集中幼兒的注意力、觀察力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
二、基本部分:
(一)以對歌的形式來復習8的分成,先按互補關系,再按互換關系。
師:小朋友我問你8可以分成1和幾?
幼:劉老師告訴你8可以分成1和7……
師:小朋友我問你8有幾種分合法?
幼:劉老師告訴你8有7種分合法。
。ǘ⿲W習8的.加法
1、老師出示掛圖,讓幼兒觀察,引導幼兒按花的不同大小、不同顏色、不同形狀邊觀察邊列出加法算式:
圖上有1朵黃花7朵紅花一共有幾朵花?1+7=8
圖上有2朵小花,6朵大花,一共有幾朵花?2+6=8
圖上有3朵圓形的花,5朵橢圓形的花,一共有幾朵花?3+5=8
圖上有4朵蘭花,4朵紫花,一共有幾朵花?4+4=8
2、實物練習
分給幼兒每人8個雪花片,讓幼兒邊數雪花片,邊填寫上作業紙上相應的數字。
3、老師巡回指導幼兒操作,對表現好的幼兒獎勵貼圖,差的幼兒加強指導。
4、游戲:找朋友
老師分發給每個幼兒一個數字頭飾,音樂想起來,小朋友們去找和自己合起來是8的數字成為好朋友。游戲可交換頭飾進行。
5、引導幼兒觀察一下自己的周圍及教室里有什么物品合起來是數字8,回家后也可練習運算,如:糖、蘋果、餅干、玩具等等。
三、結束部分:
老師講評上課情況,對表現好的幼兒進行表揚,差的幼兒進行指導鼓勵,結束本節課。
大班數學教案 篇5
從孩子身上的問題生發出的活動,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課題生成:
在以培養幼兒社會交往能力為重點的《賣玩具》的社會彭動中,幼兒會不會算賬成了活動是否能順利開展的前提。女幼兒為了付給別人9元錢,好不容易從自己的口袋里數出九7元錢"(以圓片代替),結果,因為"錢"太多,對方沒拿好,撒了。既浪費了時間又影響了活動的正常開展,幼兒的思維似乎迢留在"l"和"許多"的水平上,對數的整體與部分的關系還肚糊,不能靈活地運用到生活中。針對這一問題我們設計了本課題。
活動目標:
1、了解數的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2、復習10以內的組成。
3、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4、了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活動準備:
教具:小豬木偶一個、磁鐵教具貓一只(身上標有7元)、磁鐵數字卡片若干(1、2、5);學具:貼有價錢的玩具若干,游戲用的硬幣和紙幣若干(元)、掛袋人手一只。循環游戲的作業單若干(作業單里的不同)。
活動過程:
1、復習數的概念。
(1)拍手數數:一個一個數~兩個兩個數一五個五個數;
(2)復習順數、倒數游戲"打電話";
(3)復習lO以內數的組成游戲"碰球"。
2、學習用幾個小數組合成大數的方法付錢。
(1)情境表演"小豬買玩具",提出問題,啟發幼兒思考①出示木偶小豬,創設情景,激起幼兒參與活動的摯熱。
教師邊操縱木偶小豬邊說:"我是小豬,自從上次小我賣掉舊玩具,我就經常賣掉舊玩具,去買新玩具。瞧,了,我去買新玩具啦!"②設計小豬遇到困難的情節,激起幼兒積極思考的:
買賣對話:
"賣大狗,我的大狗9元一只。"(賣方配班老師)"這只狗我喜歡,我有錢,我買了。"(買方小豬)"這是1元,這是2元,這是5元,噯,怎么沒有9元起,我沒有9元錢,便宜點賣嗎?"(買方)"不能便宜,你的口袋里有九元錢,你動動腦筋想一想?
老師:"小豬口袋里的錢夠嗎?它應該怎么付錢?"③個別操作,集體驗算。(引導幼兒思考幾種不同法,如兩個l元、一個2元和一個5元合起來是9元等。)
(2)出示磁鐵教具貓(標有7元)、數字卡片(標有1的圓形卡片若干,代替錢),和幼兒共同討論并演示數的分的關系。
提問:"買價格7元的玩具貓可以怎么付錢?"(鼓勵多種組合的方法。)重點:理解總數都是由幾個部分組成。
(3)幼兒玩循環游戲。
教師講解游戲的'要求及玩法:"你們想去買玩具嗎?要買玩具首先要學會算賬。今天,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一些材料,有的需要你右分合里添數字,有的需要你根據玩具的價格在要付的錢上打勾,小朋友要仔細想一想,算一算,比如作業單左邊的玩具賣多少錢,如果你要買,應該怎么付錢呢?你就在右邊要付的錢上打上勾。"
3、嘗試用組合付錢的方法買玩具。
(1)"現在老師是營業員,你們想來買玩具嗎?"(請3~4個幼兒嘗試買玩具。)
(2)"你們想當營業員嗎?這次,不僅買玩具的小朋友要算賬,賣玩具的小朋友更要動腦筋,可不能收錯了錢。"(將幼兒分成兩組,輪流買賣玩具。)
(3)交流付錢的經驗,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反思:
變廢為寶人人都知道,但是自己的舊玩具變成新玩具,可能人們還沒想到。本活動將環保教育、創新教育、人際交往、數量關系等方面的內容綜合在一起,以玩具買賣會為形式,實現目標;顒又校變旱那榫w高漲,為了賣掉自己的玩具,熱情地大聲吆喝,拉攏顧客,宣傳自己玩具的優點,甚至不惜降價……孩子真正體會到買到新玩具的快樂,更懂得了舊玩具的作用;顒硬粌H培養了幼兒的觀察力、分析能力。更擴大了孩子的人際交往,為孩子今后走入社會打下了堅實基礎。
大班數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鞏固對正方形的認識,了解平面圖形和立體的區別。
2、初步感知正方體,知道其名稱和最顯著地特征。
活動準備:
圣誕老人、大、小包裝盒(人手一個)、正方形卡片、剪刀、彩筆(人手一個)、各種裝飾材料(皺紋紙、亮光紙、卡紙等)。
活動重難點:
重點:初步感知正方體,知道其名稱和最顯著地特征。
難點:了解平面圖形和立體的區別。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出示圣誕老人,引起幼兒興趣。
師:圣誕節快到了,圣誕老人給小朋友們送來了禮物,我們一起來看看是什么吧?(出示包裝盒)好漂亮的禮物盒,里面會是什么呢?打開看看圣誕老人為什么要送我們這些禮物呢?它想讓小朋友探索一下這些包裝盒有什么秘密?
二、引導幼兒感知平面與立體的不同以及正方體的特征。
1、每位幼兒一個包裝盒進行自由探索。
師:你們手里的包裝盒一樣嗎?請跟旁邊的好朋友比一比,哪里不一樣?
小結:它們的大小、高矮、圖案不一樣。
2、出示正方形卡片和一個正方體的包裝盒,觀察比較正方形與包裝盒有什么不同和相同?
《1》請小朋友把包裝盒的蓋打開,看看里面還有什么?(正方形卡紙)
《2》正方形的特征是什么?(四條邊一樣長,四個角一樣大)
《3》請你們比一比,正方形和包裝盒有什么相同與不同點?
小結:正方形的面是平的.,包裝盒是有棱角的,而包裝盒的每個面都是正方形的。
3、通過正方體包裝盒,讓幼兒了解正方形有一個面,包裝盒有六個面。
。1)“請小朋友看看包裝盒的這個面,它是正方形,那正方形有幾個面呢?”(一個面)
。2)“包裝盒有許多個面,請你想辦法數一數,共有幾個面?”(引導幼兒用彩筆的6種顏色做標記,也可寫6個數字,也可有規律的數)
提問:你用什么方法知道有6個面的?
4、用和正方體的面相同大小的正方形進行探索得出正方體的六個面一樣大?
。1)“包裝盒有6個面,每一個面都是正方形,哪每一個面一樣大嗎?”
。2)“你是怎么知道它們一樣大的?”(用正方形量的,這樣的物體叫正方體)
小結:今天,我們又學會了一個本領,認識了正方體。正方體有六個面,每個面都是一樣大的正方形。
三、操作鞏固正方體的特征。
讓幼兒在大包裝盒里隨意拿任何包裝盒,說出哪些是正方體,哪些不是?為什么?
“包裝盒里還有禮物呢,誰來摸一摸是什么?”
四、請小朋友說說生活中哪些物體時正方體的?
“我們生活中有許多物體時正方體的,誰能告訴小朋友你見過哪些物體?”
五、延伸:裝飾包裝盒。
。1)“請小朋友把包裝盒裝飾一下,送給你身邊的親人,好不好?”
(2)介紹裝飾材料,提醒幼兒用剪刀時注意安全。
。3)展示作品,并說一句祝福的話。
設計意圖:
包裝盒是幼兒日常生活中經常會接觸到的物品,可以說隨處可見(餅干盒、牛奶盒、藥品盒……)然而幼兒對正方體的認識是非常模糊的,并且很難聯系到生活中去。但對于大班孩子來說,已經具備了初步的邏輯推理能力、動手操作、探索是他們的最愛,因此,在幼兒認識了正方形的基礎上,通過幼兒的自由探索,來進行本次教育活動。
大班數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運用10以內的加減法進行拼圖游戲,體驗數學游戲的樂趣。
2、能用清楚的語言表述拼圖內容,進一步感知四季特征。
【活動準備】
課件《四季拼圖》(加密狗),“四季拼圖”操作包材料。
【活動過程】
一、看圖片引出四季(價值點:觀察交流四季的季節特征)
1、播放課件(四季圖片)
提問:圖片上是什么季節,在這個季節里你發現了什么秘密?
小結:春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炎熱的夏天有一陣涼爽的風吹來就十分舒服,秋天是豐收的季節,冬天如果下起一場大雪,就可以堆雪人。精彩的四季真不錯。
二、拼圖做算式(價值點:嘗試運用10以內的加減法進行拼圖)
過渡語:這是哪個季節的圖片呢?讓我們一起拼一拼。
1、游戲:"春"、"夏",與幼兒一起做算式,用鼠標將相應的答案拖動到算式上,正確時圖片就會露出一塊,全部做完就會出現一張完整拼圖。
2、提問:這是什么季節?你從哪里看出來的?你最喜歡這個季節的什么?
小結: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季節,四季的.生活真多姿多彩。
三、幼兒操作(價值點:鞏固10以內的加減法)
過渡語:我們拼出了春和夏。你們想不想自己試試呢?
要求:
1、幼兒人手一份操作材料包,通過計算進行拼圖游戲。
2、做好拼圖后,看圖畫,說一說自己的拼圖上是什么季節,并說說自己判斷的理由。
3、和小伙伴一起編編四季小故事。
四、延伸活動:拼圖比賽。
大班數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自由探索多種操作的方法,比較面積的大小,初步體驗面積的守恒,發展觀察力、創造力、解決問題的能力。
2、體驗創造的樂趣,激發好奇心及求知欲。
3、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4、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5、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活動準備:
洞洞板學具圖形袋人手一份空白紙兩大張
活動過程:
一、出示正方形與長方形,引導幼兒探討兩圖形面積大小,初步感知面積守恒。
1.教師出示正方形與長方形,提問:小朋友,老師手里拿的什么?這兩個圖形一樣大嗎?為什么?
2.討論:可用什么辦法比較它們的大小?
3.幼兒第一次操作,探索比較大小的方法。
方法1:可以用拼一拼的方法,兩個圖形重疊,比較兩個圖形的大小。
方法2:可以用數格子的.方法
方法3:用洞洞板學具擺棋子的辦法
4.師幼驗證尋找的方法,嘗試學習用擺棋子的方法比較大小。
1)幼兒講述所找到的各種辦法,師幼驗證。
2)學習移動棋子的方法比較兩圖形大小
在圖形上擺上棋子,根據棋子所占格子的數量得出結論。移動棋子位置,把兩個圖形變成不同圖形,比較另一圖形的所占棋子的多少。
3)小結:原來面積同樣大小的圖形,形狀可以不一樣。
二.為幼兒園設計“草坪”幼兒第二次動手操作,進一步面積守恒。
1.教師提出任務:幼兒園要修草坪,請小朋友來設計草坪的外形!
2.教師出示自己設計的草坪,請幼兒觀察。
3.幼兒第二次操作,要求:和老師設計的草坪面積一樣大,形狀不一樣。
4.教師展示所設計草坪,師幼驗證面積是否一樣。
三.幼兒分組操作作業單
1.師:在小朋友的作業紙上,有一些圖形,請你們看一看,哪些圖形是一樣大小的。請你用一定的標記把它標出來。
2.幼兒分組操作作業單。
四.師幼講評作業單,幼兒整理操作材料。
大班數學教案 篇9
目標: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對家庭人員進行分類統計。
2.有進一步了解自己家庭的興趣。
準備:
示范統計表一張、記錄筆人手一份。
過程:
一、游戲:我家有幾口
1.今天我們來玩游戲“猜猜老師家有幾口”,教師拍手3下,幼兒猜猜是幾口?
2、你是怎么猜出來的?
小結:對了,我家有3口,有爸爸、有媽媽、還有我。原來可以用拍手的方式來表示數量。
4.還有其他方式嗎?你們能不能用不同的方式讓請大家猜一猜你的家有幾口人?(鼓勵幼兒用不同的方式表示)
規則:不能說出數字,可以應不同的方式請朋友猜。
5、個別幼兒示范用不同方式讓同伴猜我家有幾口
6、幼兒兩兩結對相互玩游戲我家有幾口
小結:原來我們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來表示不同的人數。雖然每個家庭的人數都是不一樣的,有的家里有3口人,有的有4口人,有的家里有5口人……,但我們都有自己的家人,真幸福。
二、記一記
剛才我們請小朋友用拍手……的方式讓大家知道了你家的人數,現在請你們把自己家的人數用記錄的方式表示出來。
1.觀察統計表
我們來看一張統計表,這張表格是老師家里人數的統計表,看表猜測老師家有幾個女的,幾個男的,一共有幾口人。你是怎么猜出來的?
2、老師為你們準備了每人一張記錄紙,請你們在表格里記錄好自己家里的男的有幾個?女的`有幾個?一共有幾個?看這張記錄表怎么記錄?
3.幼兒記錄,老師進行觀察和指導。
三、說一說
1.展示幼兒的記錄紙
2.交流:
。1)看記錄表猜猜他們家有幾個男的,幾個女的,一共有幾口人?
。2)介紹自己記錄表,說說家里有幾個女的、幾個男的、一共有幾個?
結束:有的小朋友家有5口人,有的小朋友家只有3口人,但不管人多還是人少,我們都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大家你關心我,我關心你,親親熱熱在一起多幸福呀!小朋友愛自己的家嗎?…
大班數學教案 篇10
活動目的:
1、鞏固10以內加法。
2、提高幼兒計算能力。
3、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4、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活動準備:
數字卡片、動物圖片、幼兒活動手冊三第38頁
活動過程:
一、練組成
2—10各數的組成。
、7的組成有哪幾組?
、8的組成有哪幾組?9的組成?10的組成?
教師一一列舉。并驗證正誤。
二、換禮物
1、小牛這里有一張卡片7分,請你為小牛選擇禮物?
□○□=□ 找出 : 3+4=7 2+5=7 1+6=7
任意選擇禮物與小動物連線,并列式計算,看看兩種禮物的`分值是否與獎券上的分值相等。
2、用同樣的方法,依次找出相對應的數。
□○□=□
三、幼兒操作
看準題、算對數。
活動反思:
計算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應用最多的數學知識,是人們應具備的基本數學素養。培養幼兒計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學內容。計算本身是枯燥乏味的。愛玩是孩子的天性,讓孩子在玩中感知的知識是最深刻也是最牢固的。讓他們主動參與、快樂學習、自如應用,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大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優秀數學教案02-04
大班數學教案[經典]07-21
大班數學教案07-20
大班數學教案(精選)07-20
大班數學教案(經典)08-19
[經典]大班數學教案08-07
【精選】大班數學教案08-06
大班數學教案(精選)07-24
大班數學教案[精選]07-31
(經典)大班數學教案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