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學教案6篇【必備】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數學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數學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感知小花片數量變化的過程,嘗試根據小花片數量結果,推導出小花片數量與游戲輸贏結果以及游戲規則之間的關系。
2.提高判斷推理能力,發展數學思維能力。
3.喜歡學習數學,在數學游戲中感受到快樂。
二、活動準備
小花片人手三片,磁性黑板一塊,磁鐵塊6個,油畫棒若干。
三、活動過程
一)回憶熟悉的游戲,了解新的游戲規則
1.回憶熟悉的游戲。
(1)回憶游戲“石頭剪刀布”的玩法和規則。
提問:“石頭剪刀布”的游戲是怎么玩的?有什么規則?
(2)介紹新的游戲玩法。
提出要求:下面我們要把原來的兩人游戲變為集體游戲。每個小朋友邊念兒歌“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個好朋友”邊拍手,念完后迅速找到一個朋友和他面對面,一起念“石頭剪刀布”的指令后同時出手勢,比出勝負。每一對朋友只能玩一次游戲、比出一次輸贏,然后更換一個朋友再游戲。
2.試玩新的集體游戲。
(1)請幼兒在活動室中間空地上兩兩找朋友輪流玩游戲,引導幼兒一起念兒歌、一起說“石頭剪刀布”的指令。
(2)提問:誰贏了?誰輸了?出了一樣的手勢該怎么辦?比出一次輸贏后就要怎么樣了?
(3)待游戲比出輸贏后,請幼兒回座位坐下。
(4)幫助幼兒理解新規則:一輪游戲中,每個人要換3次朋友,也就是每人要玩3次“石頭剪刀布”。
3.了解增加小花片后的新玩法。
(1)講解新的玩法和規則:游戲前每個小朋友只能拿取3片小花片,游戲中每一次輸的小朋友要給贏的小朋友一片雪花片。游戲中每人要想辦法保管好自己的小花片,不要掉落和丟失。
(2)在活動室前面的桌子上放三堆小花片,請每位幼兒上來拿取3片小花片后回到座位上坐好,然后與旁邊的同伴互相驗證有否拿對。
二)開始游戲,體驗3片小花片的變化過程并進行推理
1.嘗試游戲,體驗3片小花片的變化過程。
(1)請幼兒進行第一次游戲。游戲中教師提問:現在有小朋友手上只剩下兩(一)片小花片了,他還能玩幾次游戲?
(2)游戲結束后教師提問:你贏了嗎?你現在手上有幾片小花片了?你輸了嗎?你現在手上剩幾片小花片了?
(3)請幼兒進行第二次游戲。游戲結束后教師提問:你贏了嗎?你現在手上有幾片小花片了?你輸了嗎?你現在手上剩幾片小花片了?
(說明:一輪游戲進行三次,一般三次后就會有幼兒輸完3片小花片。教師要重點關注幼兒是否遵守游戲規則,即每次輸贏后能否正確拿出一片小花片,以引導幼兒在游戲過程中關注自己手上小花片數量的'變化及其與輸贏結果之間的關系。)
2.游戲后分享交流,展示推理過程。
(1)請輸完小花片的幼兒上來,肯定其能“遵守規則”,并獎勵每人一片小花片。
(2)請大家一起來嘗試推理。
提問:大家來猜猜,他的3片小花片怎么會一片都沒有了呢?如果是因為他輸了,那么他一共輸了幾次?為什么是輸了3次?
(3)提問:誰認為自己手上的小花片最多?有幾片?
(4)請手上有6片小花片的幼兒上來,與其他幼兒一起來推論他們的小花片變為6片的過程。
提問:大家來猜猜,這幾位小朋友手上的小花片怎么會變成6片的呢?如果是因為他們贏了,那他們每人贏了幾次?為什么?
(5)幼兒作出推理后,教師呈現磁性黑板,請手上有6片小花片的幼兒上來在集體面前描述自己在游戲中的輸贏過程,請沒有推理出結果或推理出錯的幼兒上來根據同伴的描述,在磁性黑板上擺放磁鐵塊,演示同伴的小花片數量變化過程。
三)結束環節,為小花片涂色
師:現在每個人手中都有小花片了,請小朋友為小花片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吧!
大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8的第一組加減,能根據不同的畫面進行講述,并列出相應的算式,從而感知加減法算式表達的數量關系。
2、學習互換規律,能用互換規律找出另一道算式。
3、積極探索數學活動,樂于講述探索過程。
【活動準備】
1、教具:7以內的算式題卡、四座城堡圖、四幅畫、四張長條卡片。
2、作業、筆、小貼畫。
【活動過程】
一、復習8的組成及7以內的算式。
1、師幼一起玩8的“碰球游戲”。
2、以“開火車”的形式復習7以內的算式。
師出示算式,幼開火車回答。
小結:今天的火車開得又穩又快,真好!火車開到哪里了呢?
二、情境感知——看圖學習8的第一組加減法。
師:你們看,火車已經把我們開到房子王國了,一共有1.2.3.4座房子,這么漂亮的房子你們想不想進去參觀參觀啊?(www.mamanv.com)房子主人說這四個房子里分別有一副圖片,請我們小朋友分別用提問的'方式用三句話來講述圖上的事情,要是誰能正確的說出這事情的話就能順利的進入房子。你們愿不愿意來說一說(愿意),那好,就請我們小朋友開始去說一說吧。
1、幼兒第一次探索操作——看圖講述
(1)師:請你來說一說,你選擇到了幾號房子?里面講了一件什么事情?(樹上有一只鳥,又飛來了7只鳥,樹上一共有幾只鳥呢?)集體驗證,并集體把這件事講述。
(2)分別請到其他號碼房子的小朋友來講述(得到大家驗證后,再集體講述)。
小結:呀,我們小朋友真能干,一下子就能把四個房子里的事情講的很清楚了,房子主人還夸我們都是最聰明的小客人呢。
2、幼兒第二次探索操作——邊講述邊列出算式
師:房子主人又說話了,它還想考考我們小朋友,剛才是讓小朋友分別講了四座房子里的事情,現在讓小朋友根據剛才講的事情分別用一道算式題把它記錄下來。
交代幼兒操作要求
師:這件事你用一道什么方法的算式記錄下來?為什么用加法算式?請一位小朋友上來邊講老師邊記這道加法算式。(1+7=8)大家一起把算式讀兩遍。依次類推,分別得出其他三個算式。7+1=8、8-1=7、8-7=1。再次把算式認讀兩遍。
三、體驗理解——互換規律。
1、學習數學的互換規律。
師:老師將圖片拿開,請幼兒觀察這些算式題,他們有個小秘密?看誰先能找出秘密來。
小結:1+7=8、7+1=8數字相同,位置不同,但總數不變。所以看到1+7=8,馬上就想到7+1=8。我們把它稱做為好朋友。同樣看到8-1=7,馬上就想到8-7=1。我們也把他們稱做為好朋友。
2、練習互換。
師:老師拿出題卡,請我們小朋友馬上說出他的好朋友題是誰?1+7=8(7+1=8)、8-1=7(8-7=1)
四、小組操作。
師:房子國里還有許多數學題目,房子主人說了如果你們做對了這些數學題,每人將獎到一個小貼畫,你們想試試嗎?
1、師介紹各種題型
(1)看圖列算式。
(2)體驗互換規律。
2、講評小結。
大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嘗試借助硬幣進行6的分合,知道6有5種不同的分法。
2、學會用數字記錄自己的操作結果,并能用語言清楚地表達。
活動準備:
1、記錄紙、筆。
2、每人準備6個硬幣、每人一份練習題。
活動過程:
1、出示硬幣導入活動。
1)師:前幾天殷老師布置給小朋友一個任務,請每個小朋友帶6個1塊錢的硬幣來幼兒園,今天我發現每個小朋友都帶齊了,真棒!現在你們帶來的硬幣都在中間的籮筐里,請你們每人拿一個看看硬幣是什么樣子的?(引導幼兒認識花面和字面并游戲)
2)師:那硬幣有什么用呢?(幼兒自由回答)
小結:硬幣除了可以買東西,還可以跟我們做游戲呢!你們信不信?
教師介紹游戲的玩法:今天殷老師就要和小朋友來玩一個拋硬幣的游戲!
師:等會兒請每個小朋友拿6個硬幣放在手心里面,用兩只手搖一搖,然后輕輕地拋在桌上,看看有幾個是花面朝上,幾個是字面朝上,最后把結果記錄在老師呆會兒發給你的記錄紙上,小朋友可以多拋幾次,把拋的不一樣的結果記錄下來,聽明白沒有?
1)幼兒操作。
師:現在你們想不想來試一試?誰能說一說拋的時候要注意些什么呢?(不能太用力、不能讓你的硬幣滾到地上去,這樣會影響其他小朋友的)
2)教師統計操作結果。
師:誰愿意來說一說,你拋的結果是怎樣的?還有哪個小朋友拋出的結果和他不一樣?(請幼兒交流自己的結果)
師:我們小朋友看看呢!6個硬幣一共有幾種不一樣的分法?那你們覺得這5種分法這樣排看上去有沒有規律?怎樣排才讓這些數字看上去更有規律?(按12345的規律)現在我請小朋友一起把我們重新排過的5種分法來讀一讀好嗎?
3)幼兒做練習。
師:現在殷老師要來考考大家了,我要把黑板上的6的5種分法遮住,請小朋友完成老師發給你們的空表格,你們有沒有信心完成?
3、游戲:逛超市。
1)師:秋天到了,蔬菜和水果都大豐收了,現在我就請小朋友用你們的6塊錢去買兩樣、三樣或者更多的東西好不好?但老師有一個要求,小朋友必須把你的6塊錢全部用掉,你們知道今天的收銀員是誰嗎?就是你們的爸爸媽媽,呆會兒你們買好6塊錢的東西后,就把錢給收銀員好不好!
2)幼兒游戲。
師小結:有錢真好,可以買許多許多的'蔬菜水果,但我們小朋友在家里能不能自己隨便拿大人的錢,一定要在爸爸媽媽同意之下才可以拿,這樣才是個誠實的孩子。
活動反思:
硬幣是幼兒生活中常見的游戲材料,硬幣游戲是從幼兒生活中發現的內容,教師在游戲中通過對不同幼兒個性化的指導,為他們提供了更多的運用語言進行交流與表達的機會。
大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將數量在10以內的物體按厚薄等不同的特征進行排序。
2、激發幼兒參與操作活動的興趣。
活動重點:學習將數量在10以內的物體按厚薄等不同的特征進行排序。
活動難點:
學習將數量在10以內的物體按厚薄等不同的特征進行排序。
活動準備:
大小不等長方形報紙
厚薄不同的`書
活動過程:
一、活動開始。
(出示書本引出活動)
老師:小朋友們好,你們看,今天老師帶來了什么呀?
(幼兒回答)
老師:是的,今天老師帶了很多書寶寶呢,我們看看這些書寶寶有什么不一樣呢?
(幼兒回答)
老師:小朋友們觀察的很仔細,有些小朋友說的也很好,這些書寶寶看起來有的厚有的薄,那一共有基本書呢?我們能不能按照書的厚薄跟它們排序呢?
(幼兒思考)
二、引導幼兒對書本進行排序。
老師:好的,現在老師要請孩子們來排一排哦,我們先從五本書開始,不著急,慢慢來,先請一位小朋友來試試看哦。
(請幼兒來操作)
老師引導孩子先找出最薄的,再找出剩下中最薄的,直到排完。)
老師:好了,我們一起來看看他排的對不對呢?先從最薄的開始,然后厚一點,厚一點,厚一點,,,直到最后一個最厚的。
老師:好啦,那我們再添加兩本吧,要怎么排呢?我們一起來看看現在要怎么排吧!
(繼續請幼兒來進行排序)
老師帶領幼兒集體檢查驗證
出示大小不同的正方形,引導幼兒進行比較,說出最大的,大的,最小的。
老師:那現在我們再來看看這幾個正方形吧,它們有什么不一樣呢?大小不一樣,那誰來比一比說一說,把比較的結果告訴我們呢?
(請幼兒來回答)
老師帶領幼兒集體表述。
三、活動結束。
老師:好啦,今天我們學習比較了厚薄,以及復習了我們以前學過的大小比較,孩子們要記得哦,在家也可以找一找看看能不能有材料自己復習哦。
大班數學教案 篇5
一、套盒材料:
廢紙盒一只,泡沫紙和橡皮筋若干,彩色紙,安全型大頭針,數字卡,記號筆。
制作方法:
l、用彩色紙包裝紙盒。
2、用泡沫紙剪成若干個圓形,用記號筆在上面寫上數字。
3、用安全型大頭針將這些圓形泡沫紙固定在紙盒上。
4、在紙盒的左下角貼上一張數字卡(如圖一)。
5、另準備飲料瓶瓶蓋,并用記號筆寫上數字和算術符號,供幼兒列式用。
玩法:
1、用橡皮筋套住2至3枚大頭針,使圓形上的數字相加等于左下角的數字,數字卡可根據需要變換。
2、根據圍套住的幾個數字、數字卡上的數字列算式。
二、豐收的果樹材料:
各色泡沫紙,彩色回形針,數字卡片,房子形狀的記錄紙。
制作方法:
1、用綠色和棕色泡沫紙制作若干棵小樹,再用其他色紙剪出不同的水果,分別貼在小樹上。
2、用打孔機在小樹兩邊下方和數字卡片上下打小孔。
玩法:
1、幼兒根據水果樹上的水果數量,按照數的組成規律找出相應卡片,用回形針串掛在果樹兩邊,直到所有的分解方法掛完為止(如圖2)。
2、將所有分解方法記錄在小房子里(如圖3)。
三、占棋盤廢紙盒一只(如襯衫盒),小瓶子(如口服液空瓶)和彩色紙若干,骰子一個。
制作方法:
l、在紙盒內貼一張卡紙做底板,再將彩色紙剪成的`小圓形整齊地貼在底板上做棋盤。
2、將小瓶子裝飾成小兵,分紅藍兩色。
玩法:
兩人一組,各拿一種顏色的"小兵"。游戲開始,兩人輪流投骰子,將所得點子相加或相減(投骰子前兩人約定用加法還是用減法),如:3+3=6或6-3=3。誰先報出得數即可將一"小兵"放入棋盤中,以小兵占得的空格多為勝(如圖4)。
大班數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幼兒會根據實物圖片用三句話講出圖意。
2、幼兒會根據各種實物圖片的內容列出算式。
3、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實物圖片若干張;分組活動的`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復習順數,按要求數數。(從4—13、17—29、56—65)
2、碰球游戲,復習9的分解組成。
二、基本部分:
1、依次出示實物圖片,教師啟發幼兒逐幅觀察圖片,并用
自己的語言講出圖意。(用三句話講述)例:樹上有5個
蘋果,掉下來3個,樹上還剩下幾個?
2、請幼兒列出算式,并把算式讀兩遍。
3、分組活動:
第一組:看花瓣顏色記錄。第二組、第五組:看算式寫答案。
第三組:圓點涂色記錄。 第四組:看圖填算式。
第六組:看圖編應用題。
【結束部分】:
1、活動評價。
(1)請玩第六組活動的幼兒講述活動結果。
(2)表揚活動時遵守規則的幼兒。
【大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數學教案06-27
大班快樂數學教案04-02
大班對稱數學教案04-02
大班數學教案(經典)07-28
(精選)大班數學教案07-30
大班數學教案[精選]07-31
(經典)大班數學教案07-31
[精選]大班數學教案08-12
大班數學教案【經典】08-04
(精選)大班數學教案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