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術教案9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美術教案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美術教案 篇1
目標:
1、學會“放風箏”兒歌
2、喜歡討論風箏的話題
3、了解風箏的各種造型和顏色
準備:
1、兒歌磁帶“放風箏”
2、各種造型和顏色的風箏或者風箏圖片
過程:
1、播放“放風箏”兒歌,并與幼兒討論兒歌的內容,激發幼兒對風箏的興趣。
2、引導幼兒觀賞五顏六色、造型各異的風箏或圖片,并自由討論。
3、教師與幼兒共同討論風箏話題,并激發幼兒對風箏進一步的認識和想做風箏的愿望。
大家動手做
目標:
1、了解風箏制作的基本原理
2、喜歡與他人合作制作風箏,并分享喜悅,交流經驗
3、體驗動手操作的樂趣
準備:
1、竹條,細繩,剪刀,紙,顏料,水粉筆等
2、各種風箏模型
過程:
1、拿出幾只不同造型的風箏,與幼兒討論分析“風箏為什么能飛起來”
(1) 發現關鍵在于骨架重量適宜,左右對稱
(2) 風箏有尾巴保持平衡
2、分析出原理后,鼓勵幼兒自由分組(3-5人/組),互相協作準備制作風箏。
3、首先鼓勵幼兒用喜歡的顏色和形狀制作風箏面,再用竹條和繩子做出風箏架
(1) 在畫紙上畫出風箏的圖案,剪下。
(2) 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
(3) 互相交流討論并適當剪貼修改,使圖案更美觀,更利于起飛。
(4) 風箏骨架應左右對稱,大小適合風箏面。
(5) 骨架捆綁結實,并與風箏面粘合緊密。
4、制作過程中,教師應及時給予指導協助,并提醒幼兒使用剪刀等工具時注意安全,盡量不要把顏料沾到衣服上。
5、試飛風箏,并做一定修改。
一起放風箏
目標:
1、學會放風箏的基本方法,樂于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
2、享受大自然的'樂趣,樂于與朋友合作放風箏
準備:
1、教師確定放飛的地點,時間
2、通知各小組幼兒帶上自己制作的風箏
3、帶上修補的工具,如剪刀,膠水,紙,繩子等
過程:
1、確定地點要開闊和安全。
2、與幼兒討論怎樣才能放飛風箏,確定風向風力。
3、每小組幼兒互相協作放飛風箏、
4、若有某小組幼兒的風箏不能起飛,組織大家討論風箏不能起飛的原因(骨架太松,不對稱,尾巴輕等問題)。
5、鼓勵幼兒探索解決的辦法,并對風箏進行改進。
6、教師對活動進行,并夸獎幼兒的表現。
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感受秋天的季節特征,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繪畫能力。
2.鼓勵幼兒用連環畫的形式進行描繪。
3.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4.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5.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活動準備:
繪畫紙、彩筆、油畫棒。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組織幼兒談話,引發幼兒自己秋游的熱情。
2.帶幼兒到幼兒園的外面了解秋天。
秋天有什么變化?(樹葉、氣溫、人們的衣著打扮等方面)引導幼兒仔細觀察。
3.教師講解連環畫。
可根據實際情況聯系春、夏、冬季的季節變化,講解連環畫,也可根據事物的變化來作畫。
4.幼兒作畫。
5.展示作品,組織幼兒交流,分享經驗。
活動延伸:
幼兒講述秋游見聞,家長幫忙記錄。
活動反思:
這節課中孩子們的積極性很高,孩子們在繪圖的時候畫出了自己所想,用連環畫的方式讓自己的畫更加明了,孩子們講述所畫的內容,讓孩子們知道各個季節的不同變化,有條理的進行繪畫。最后的時候把孩子們的作品展示在主題墻上。第2篇、大班美術活動用一根線條去散步教案反思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圖片,創造性地運用不同的線,形表現同一物體形象。
2.根據幼兒生活經驗聯想,構成有情趣的畫面。
活動準備:
1.幼兒有一定的刮畫經驗。
2.圖片,作畫工具。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認識橫切面。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根線條,我要帶著他去散步哦!看看我的線條是怎樣散步的。瞧!線條走啊走啊,咦?走成了什么呀?(一個大大的圓)接著我們再到圓里面去走一走,看!線條走成了什么呀?
2.師:究竟是什么呢?一起來看一看。≒PT)你們都吃過嗎?這是把柚子橫著切開后的樣子,我們叫他柚子的橫切面,在柚子的橫切面里面藏著哪些線條呀?
3.師:你們想帶著線條去旅行嗎?桌子上準備了竹筆和刮畫紙,請你試一試吧。
4.幼兒嘗試自主造型,教師指導幼兒畫出柚子造型。
二、幼兒第一次操作,感知線條粗細。
1.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
師:誰愿意來介紹一下你的作品,你的線條走了那些形狀?
2.比較兩幅畫的區別,發現粗細線條的畫法。
師:我們來看看這兩幅圖畫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是怎么畫出粗粗的線條的呢?(筆尾)那我要畫細細的線條呢?
3.幼兒嘗試粗線條與細線條的不同畫法。
師:我們一起來試一試,用筆尾畫一條粗粗的線。再把筆反過來用筆尖畫一條細細的線。
4.欣賞老師的繪畫作品。
師:今天老師也畫了一幅柚子的切面畫,你們想看嗎?(想)看看我都用到哪些線條?
5.小結:原來我們的竹筆可以留下粗粗的、細細的線條,還可以留下鋸齒線、彈簧線。曲線各種不同的線條,把這些線條組合在一起的時候會讓我們的畫面變得更豐滿,更美!
三、聯系生活,豐富幼兒線條的認識。
1.出示洋蔥切面畫。
師:在我們生活中,除了水果有漂亮的橫切面,蔬菜也有哦,看看這是哪種蔬菜的切面畫?(洋蔥)看看在這幅切面畫里用了哪些線條?
2.出示玉米橫切面。
師:這是什么的橫切面呢?(玉米)它的橫切面可以怎么畫呢?(出示切面畫,幼兒欣賞)漂亮嗎?
3.幼兒嘗試畫出各種蔬菜橫切面。
。1)師:原來蔬菜和水果里面藏著這么多漂亮的線條呢?今天老師還給大家帶來了許多蔬菜水果的橫切面,你們想來畫一畫這些橫切面嗎?你想畫哪一種橫切面,和你的好朋友說一說。
。2)師:想好畫什么了嗎?在畫之前老師有兩個要求:
1、畫一種蔬菜或水果的切面畫;
2、用粗細不同的各種線條來裝飾你的圖畫。
4.幼兒開始作畫,教師巡回指導幼兒。
四、送畫。
幼兒將自己創作的切面畫作為禮物送給爸爸或媽媽。
活動反思:
從一開始的設計出發,三次活動有了一個很大的變化,在以下三個方面進行了改進:
1、教具由繁化簡,整合有序。
一開始的教具做成了一本書,要一個變化就翻一頁,對于孩子來說想要借鑒前一段的內容,早已經翻閱過去,同時單純的進行示范,讓孩子等待的時間就變的長了些。所以經過修改把第一部分至第三部分進行留用拉長,把一開始孩子想到的不同線條留在圖片上,讓它成為示范的一部分,使得每一個孩子說出的線條都可以使用,給了孩子一定的暗示作用,更讓畫面更加豐富。
2、語言由粗到細,指向目標。
教師的指導語從一研中的無序慢慢改為一環扣一環的提問,教師提問的不斷完善,使得活動中孩子思維更有指向性,也更能表現活動的目標。
3、加入繪本元素,易于理解。
由一開始的單純欣賞線條,到后來的加入剪輯過的繪本,直觀的觀看線條的.變化,孩子的感受是與之前完全不同的,他的表述有了一定的支撐,就更容易去理解抽象的各種線條是可以表述成各種美麗的景色的。第3篇、大班美術襪子的聯想教案反思活動目標:
1、運用媒體的教學手段,引導幼兒嘗試利用襪子的外形特點展開聯想并進行創作。
2、激發幼兒的創造意識,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和表現力。
3、體驗美術活動中創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白板課件、各種大小襪子、膠水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觀看由襪子組成的圖畫,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
1、出示襪子組成圖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張神奇的圖片,看看這張圖上有什么小秘密?
2、師:原來這幅漂亮的圖畫里藏著許許多多的襪子寶寶,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藏在那里吧。ɡ冒装迳系木酃鉄糇層變河^看圖畫)
二、觀察、想象,學習創作方法
師:剛才啊小朋友看到了襪子寶寶變成了好多圖形,那你們愿意來當回魔術師嗎?也來給襪子寶寶變變身,看看你能變出什么?
1、觀察一只襪子展開想象
白板上出現一只襪子,任意轉動襪子的方向。
師:如果一只襪子這樣擺放,想想看像什么呢?
。1)當幼兒說出像什么后,老師根據幼兒的答案在白板上利用襪子的形狀再進行相應的添畫。
(2)請個別幼兒說出自己的想象后,在白板上進行操作。
師:"請你試一試,畫一畫。"(幼兒畫好后,老師適時地對幼兒的操作進行評價)
。3)小結:"剛才我們用一只襪子,通過聯想添畫成了這么多有趣的圖案。兩只襪子可以拼成什么呢?"
2、利用兩只襪子拼接在一起,組成四種形狀,讓幼兒進行聯想。
。1)拼成X形狀
師:如果兩只襪子這樣擺,想什么呢?它還缺少什么?
【教師預設一種是蝴蝶】
。2)拼成U形
師:如果兩只襪子這樣放在一起,又像什么呢?
【教師預設一種螃蟹】
。3)拼成S形
師:兩只襪子又換了種姿勢,這樣又像什么了呢?
【教師預設一種長頸鹿】
(4)拼成"山"形
師:這次又是什么?
【教師預設一種山羊】
三、幼兒創作
1、師:小朋友的想法呀可真多,變出了這么多的小動物,小動物想在森林了舉行一場森林舞會,這場舞會的主角是長頸鹿,所以它要在舞臺的中間,而且要稍微大一點,舞會它還邀請了它的好朋友小貓和山羊,小貓和山羊是客人,所以要小一點,它們要在舞臺的旁邊。
2、師:等一下小朋友可以選擇你的舞會的主角,然后把它畫在紙的中間,而且要畫大一點,然后再邀請它的兩個好朋友,不過呀在畫之前小朋友要先用襪子在紙上品出你想要變的小動物的造型,然后用膠水固定,聽明白了嗎?
3、教師巡回指導。
四、作品評價與展示
師:小朋友,你們看,這些是小朋友剛才創作的東西,這幅作品是誰的呀?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活動反思:
這是孩子們第一次接觸襪子創意組合畫,活動一開始我先引導孩子觀察并感知襪子的特征;再通過創設情景“參觀襪子王國”,讓幼兒產生濃厚的興趣,并且在觀察中感受襪子組合造型的美,知道襪子組合可以變出各種事物,從而更好地激發孩子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讓孩子在與同伴的合作下拼拼、貼貼、畫畫中感受創作的樂趣。在活動中我充分給予孩子自由的空間,沒有過多的干預,對作畫的要求、形式、方法都沒有過多的局限,讓孩子隨意的拼貼,可以分開單個的貼,也可以組合重疊貼。另外,從提高孩子的合作能力和作畫方式的多樣性方面考慮,今天的作畫形式我鼓勵幼兒自由結伴,和好朋友一起合作完成。活動過程中,幼兒自由選擇各種襪子,運用各種輔助材料和水粉顏料搭配、組合,按自己的意愿自由作畫。活動最后,再請孩子大膽地介紹、講述自己小組的作品,給幼兒充分講述、評價的時間與機會,并介紹有創意的表現,引導幼兒相互學習,能在同伴的作品中尋找、發現優點。第4篇、大班美術小樹林教案反思活動目標
1、感知樹木的遠近關系,用近大遠小及遮擋的畫法表現。
2、大膽運用多種方式表現樹的各種不同造型。
活動準備掛圖18號,幼兒用書;美工書。
活動過程
1、回憶、欣賞與觀察。
、傥覀兛吹竭^各種樹,那你最喜歡的樹是怎樣的?
②欣賞掛圖,觀察各種樹的樹干、樹冠、樹葉的造型。
2、直接示范與講解。
、偈痉懂嫺鞣N圖形和線條組成的樹葉。
、谑痉懂嫎涓桑龑в變河^察樹干的顏色和形狀,鼓勵幼兒畫出各種各樣的樹干。
、凼痉墩趽醯漠嫹。
3、創作與指導。
、偬岢鲎鳟嫷囊螅航裉煳覀儊懋嬓淞,要畫上各種不同的樹。有大有小、有高有矮、有前有后,才是一片小樹林。
、谟變涸凇缎∨笥延脮-美工》第18頁“小樹林”上作畫。
、劢處熯M行指導。對能力弱的幼兒一對一進行示范,尤其是遮擋如何表現;對能力強的幼兒鼓勵變化各種線條和樹干。
4、欣賞與評價。
評價幼兒作品,重點評價色彩、造型、遠近關系、遮擋的畫法、涂色方法、添畫小動物及花草。
教學反思:
這次的繪畫活動是讓他們畫小樹林,活動之前,我先給他們講解了各種樹的畫法,要求有樹干、樹冠和樹葉,希望他們畫出各種各樣的樹,并且給他們講解了近大遠小的繪畫方法,之后就讓他們自由想象作畫。第5篇、大班手工活動小鳥一家教案活動目標:
1、學習剪紙,卷貼的技能。
2、萌發幼兒關愛小動物的情感。
3、訓練幼兒手指的靈活性,提高手眼協調活動的能力。
活動重難點:
重點是讓幼兒學習卷貼。難點是卷貼的方法。
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觀看課件,引起幼兒學習興趣。
"小朋友,你知道小鳥怎么了?(找不到爸爸媽媽)"小朋友想不想幫小鳥找到爸爸媽媽"(想)"那我們一起為小鳥們找爸爸媽媽吧!"(好)
二、教師講解示范。
重點講解卷貼的方法。
三、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提醒幼兒鳥頭卷貼嘴巴的方向。(活動時伴有輕音樂)
四、請小朋友將"鳥爸爸媽媽"送回家。
五、教師小結:為了給小鳥一個安全的家,請小朋友們要愛護、保護環境,關愛小動物。請幼兒將垃圾撿起來送入垃圾筐。
六、活動結束,幼兒聽音樂《小鳥飛》出活動室。
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剪一剪、插一插,培養幼兒的創新求異思維和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并激發幼兒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2、欣賞插花藝術,感受插花藝術的色彩對比、高低錯落對比、大小對比的美,對插花藝術感興趣。3、體驗想象創造各種圖像的快樂。4、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準備】
1、插花錄像;2、花瓶(酒壇、竹桶、木桶);3、各類野花、野草、樹葉等。
【活動過程】
一、引出話題。師:小朋友,瞧,這些是什么呀?對這些都是我們一起去山上、田埂邊采摘過來的。師:瞧。úシ糯河危翰烧盎ǎ⿴煟禾釂枺哼@些花能摘嗎?(鏡頭:人們種植鮮花)師:這些是人們種植起來給我們欣賞的,而這些野花它是自己生長在大自然中,很漂亮,因此我們就想把這些漂亮的野花帶回來,讓更多的人能夠看到大自然的美。師:可是把這些野花摘回來這樣放著會很容易枯萎,它們的美別人就欣賞不到了,那你有什么辦法可以使這些野花變的更美,較長的留在我們身邊,讓別人很好的欣賞呢?師:那我們就一起來插插花,我們插花的花瓶有些特別哦,瞧,是什么?(酒壇、木桶、竹桶)師:好,現在就請你們上來試試吧。ㄈ绻X得花柄太長,可以拿剪刀出來修一修,但用的時候要注意安全)
二、第一次嘗試插花。
1、師:插好的小朋友請把自己位置整理干凈,也可以去看看其他小朋友插的花。2、師:好了,全部下來坐到自己位置,咱們一起來欣賞下吧。3、師:你認為哪盆花插的最好看,那你覺得他哪里插的好看吸引了你呢?
三、(播放插花錄像)欣賞插花藝術,感受插花藝術的色彩對比、高低錯落對比、大小對比的美。
1、師:恩,小朋友很棒都說了自己的看法,老師也專門去了花店拍攝了插花師傅插花的過程,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插花師傅到底是怎么插花的?(播放插花錄像)2、師:看了錄像有哪個小朋友能告訴我,為什么插花師傅插的花那么漂亮?(用姿態語言來引導他們說出花的插法,高低、大小、顏色、樹葉的襯托)3、教師小結:對呀,插花時一定要注意把花插得有高有低、有大有小,顏色有深有淺,再加一些草、樹葉,互相襯托,這樣一盆花插的才會更漂亮。4、師:但剛才我們看到的只是插花師傅插了一種扇形形狀的花,其實插花它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技術,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喜歡插出不同形狀的花,如:還有球形、S形等很多,瞧我們來看看(播放錄像不同造型的花)
四、第二次嘗試插花,巡回指導。
1、師:看了這么多不同造型漂亮的花,你現在想插什么樣的花呢?2、師:好,我們根據自己的設想,再照著插花師傅的插法,把剛才覺得哪里插的不滿意的地方進行調整下,也可以全部拔出來重新插一次。相信小朋友肯定比剛才插的更漂亮。(拍照)
五、結束、欣賞。
插好的小朋友請整理干凈自己的位置,然后請客人老師一起來欣賞我們插的花吧!
教學反思:
這節課的設計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又比較貼近幼兒的生活,同時又是幼兒游戲活動中需要的材料,于是幼兒在制作過程中充滿了興趣。對于提供的.新材料幼兒們也樂于動手操作,并能結合自己已掌握的技能進行再創造,充分發揮了幼兒的自主性和能動性。在材料的準備上也充分體現了層次性,滿足每個幼兒的需要。在活動中幼兒能主動與其他幼兒互商互量彼此合作完成作品。
小百科:插花既不是單純的各種花材的組合,現代藝術插花不過分要求花材的種類和數量的搭配,但十分強調每種花材的色調、姿態和神韻之美。用一種花材構圖,也可以達到較好的效果。不同的構圖以及與不同花材花器的組合,達到的效果則是完全不同的,這也就是藝術插花的表現力。
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畫小蜜蜂的基本步驟及方法,感受和諧的色彩搭配帶來的美感,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體會美術活動帶來的樂趣。
2、了解蜜蜂是一種昆蟲。體會蜜蜂不畏辛苦采花釀蜜,熱愛勞動的良好品質,培養幼兒熱愛勞動的。
活動重難點
1、重點:畫小蜜蜂的基本步驟及方法。
2、難點:感受和諧色彩搭配帶來的美感。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
1、師生共同收集蜜蜂的有關資料,使幼兒對蜜蜂有所了解。
2、在區角中建立一個“關于蜜蜂”的活動區。
物質準備:
1、真實的蜜蜂圖片。
2、幼兒每人一盒水彩筆或油畫棒,勾線筆,圖畫紙。
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
小朋友,老師帶來了一段非常精彩的舞蹈,你們想看嗎?教師表演舞蹈《小蜜蜂》,引出課題。今天就讓我們來認識一下小蜜蜂。
二、談話活動。
1、觀察小蜜蜂的'樣子。
出示蜜蜂的圖片,引導幼兒按一定的順序仔細觀察,與自己的發現。說出蜜蜂的身體構造,了解蜜蜂是一種昆蟲。
2、說說小蜜蜂每天都在做什么?
鼓勵幼兒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
引導幼兒發現蜜蜂勤勞的品質,繼而學習蜜蜂熱愛勞動的良好品質。
三、給小蜜蜂畫像。
1、出示蜜蜂圖片,說說應該怎樣給小蜜蜂畫像。
引導幼兒出繪畫小蜜蜂的步驟:
(1)先畫身體部分:分別是頭部、胸部、腹部;注意它們各部分形狀的不同;
(2)再畫翅膀和腿部:翅膀是透明的有花紋,六條腿兩兩相對,位置不同;
(3)最后畫眼睛和觸角:注意觸角的形狀。
2、小朋友說得很好,老師也了畫小蜜蜂的方法,現在我就來給小蜜蜂畫像,請你仔細觀察繪畫的步驟好嗎。
3、小朋友是不是也想給小蜜蜂畫像呢,那么(大考吧幼兒教育 )現在讓我們行動起來吧。幼兒自由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4、為你的小蜜蜂穿上最漂亮的衣服。
出示兩幅色彩搭配不同的蜜蜂圖片,引導幼兒感受不同的色彩搭配帶給人不同的視覺感受,進而體會和諧的色彩搭配帶來的美感。啟發幼兒根據生活經驗自由搭配顏色。
5、請幼兒介紹一下自己畫的小蜜蜂。說己與眾不同的創意。對想法特別的幼兒給予肯定及引導。鼓勵幼兒根據小朋友的敘述不斷完善自己的作品。
四、欣賞。
1、小組內展示交流。幼兒互相作品。
2、全班展示交流。將幼兒作品全部展示,教師引導幼兒進行有針對性的的。對創意獨特的幼兒給予鼓勵。注意針對個別幼兒的不足給予有針對性的。以提高幼兒的鑒賞能力。
五、活動結束。
1、。
2、。
活動延伸
尋找小蜜蜂的家及認識小蜜蜂的親人,鼓勵幼兒在父母的幫助下搜集資料,并在活動區自由展示收集成果。
美術教案 篇5
教案再設計
大班美術活動:花瓶設計師
教學活動再設計之——神奇的花瓶
活動目標:
1、在觀察青花瓷特征的基礎上,了解花瓶的基本形狀,并能根據不同的形狀創編出更多形狀的花瓶。
2、培養幼兒觀察、求異和創造性思維,以貼近生活的設計來提高審美能力。
3、培養幼兒做事專著、細致、大膽的行為習慣。
活動準備:
青花瓷實物花瓶一只,多媒體課件,勾線筆若干,畫紙,金牌標志(幼兒人數相等)
一、設計學堂學習
師:剛接到一個通知,說是要舉行花瓶設計大賽,小朋友想參加嗎?為了讓我們能更好的當上一名設計師,現在就讓我們先到設計學堂里去學習學習吧!
1、出示并介紹青花瓷。
○這是什么花瓶?(青花瓷的花瓶。)
○教師簡單介紹青花瓷:青花瓷是元朝時景德鎮的瓷工發明的,距離現在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了,它是中國的一種珍貴的瓷器。
2、引導幼兒觀察花瓶的`形狀。
教師逐一提問引出花瓶的瓶嘴、瓶頸、瓶身,了解花瓶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特征——用橢圓或一條線來表示瓶嘴隨著看到的角度不同而不同。
3、出示更多形狀各異的花瓶。(ppt)引導幼兒觀察,并嘗試用身體做花瓶。 ○這些花瓶都是什么形狀的?
○誰會試著用身體來表示一下呢?(鼓勵幼兒大膽表現)
總結:花瓶有胖有瘦,有高有矮;花瓶口有的是平口,有的是花邊口;花瓶頸有粗有細,有長有短,有的兩邊還有“小耳朵”;花瓶肚圓的、橢圓的,還有扁的,等等。
二、嘗試設計生活花瓶
師:緊急通知,花瓶王國來電,由于他們在生活中的用品都是花瓶形狀的,
所以現在奇缺各種實用的花瓶,希望本次大賽能幫他們設計一些生活中有用的花瓶。你愿意幫他們嗎?
1、你覺得生活中會需要哪些東西,并可以用花瓶形狀來替代呢。▎l幼兒大膽想象,回憶生活中的實用品并加以花瓶創編)
2、幼兒嘗試設計操作。
三、展示作品,冠軍評獎
1、這么多作品個個都很厲害,讓我們看看大家設計的都是些什么?可以用來干什么?(請設計師自己說說)
2、評獎。
各自的作品已經介紹完了,現在讓我們來評出最后的冠軍吧。ê⒆影咽种械慕鹋瀑N到自己覺得最好的作品下面)。統計最后金牌數最多的作品為冠軍。
四、花瓶王國的慶典
為了感謝大家的精心設計,花瓶國王準備了慶典活動,現在就讓我們一起進入花瓶王國,跟花瓶們跳舞去吧。ㄓ變耗7禄ㄆ孔藨B跳舞歡慶)
美術教案 篇6
第一課:三原色和三間色(必修課)
教學目標
1.認識三原色 紅、黃、藍;三間色一一橙、綠、紫。
2.掌握用原色調配間色的技能。
媒體使用
電腦課件、錄像片、幻燈片、三色輪、色水、色彩方塊、色圈等
重點難點
重點:使學生認識三原色和三間色及其色彩特性。
難點:掌握原色與間色的色彩關系,學會用原色調合間色的調色本領。
組織教學:檢查學生用具準備情況。
二、"導入新課
1·放錄像思考問題:
a.在緩紛的色彩世界中,我們經常看到的顏色有哪些?
(師播放錄像,生觀察。)
b.看了錄像,我們知道日常生活申色彩確實很多。
請同學回答,剛d看到的顏色有哪些?
(紅、黃、藍、橙、綠、紫……,
2.板書課題:
畫畫離不開色彩,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最基本的色彩知識---- 《三原色與三間色》。
板書課題:《三原色與三間色》
三,講授新課
(一)認識三原色與三間色。
1·認識三原色:
a.出示定義。
問:在這么多顏色當申,怎么樣的顏色稱為原色?哪幾種顏色是原色?請大家先記住這么一句話:不能由其他顏色調合成的顏色叫原色。
b.觀看電腦課件。
師:哪幾種顏色不能由其他顏色調合成?下面大家來看一組畫面。聽聽顏色自己的聲音。(師擊鍵,播放設計制作好的電腦課件,一段擬人卡通畫面)。
師:看了動畫鏡頭,知道幾種什么色在說話?
(讓學生回答,說出紅、黃、藍。)
師:這三種色都說了句什么?
(不能由別的顏色調合成)
修改
c.得出定義:我們知道,不能由別的.顏色調合成的顏色是原色,紅、黃、藍不能由別的顏色調合成,那么,紅、黃、藍就是原色。因為是三種顏色,所以我們稱它們為三原色。
2·認識三間色:
a.觀看幻燈,讓學生觀察三原色相加能否變化出別的顏色。
b.觀察色輪,出示三色輪,思考三原色相加變化哪三種顏色。
問:色圈紅色和黃色重疊的部分可能是什么色?
色圈黃色和藍色重疊的部分可能是什么色?
色圈藍色和紅色重疊的部分可能是什么色?
(讓學生嘗試后回答。)
生小結:用色塊表示。紅+黃=橙 黃+藍=綠 藍+紅=紫
c.做實驗:。嘗試其他兩色相加有什么新發現。
d.學生討論間色定義 (只有用兩種原色調合成的顏色叫間色)。
四、課堂練習(15分鐘)
1·用圓、方、三角形等幾何圖形,自·己·譯計排列組合,形成新圖形,分別用三原色和三間色進行填色練習。
2·作業要求:0可自己設計圖形填色。0調色時注意水份的掌握。0平涂著色。
3·學生作業,教師巡視指導。(輕音樂)
五、講評作業。(7-8分鐘)
美術教案 篇7
活動背景:
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它代表著團圓、吉祥。對于剛入園的小班孩子來說,他們并不完全知道中秋節的意義與傳統禮節。
我班就設計了“快樂的中秋節”主題系列活動。在這個活動中,我們主要以“快樂”為中心點,開展中秋節的活動
以此讓他們體驗幼兒園這個小家庭的團圓與快樂,激發他們樂意上幼兒園、愛幼兒園的美好情感。
活動目標:
1、能大膽地選擇色彩印畫“月餅”,并展開想象,讓“月餅”飛起來,感受成功的喜悅。
2、知道中秋節到了,月亮圓了,感受團圓、快樂的節日氣氛。
活動準備:
1、藍色背景圖(長卷)、大蘿卜切片做印章、黃色圓盤(后面貼兩翅膀)。
2、各色顏料、薄海綿、冰盒、美工服;
3、有關中秋的歌曲,電腦。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小朋友知道今天是什么節日嗎?”“中秋節我們要做些什么的?”(賞月,吃月餅)
二、展示背景圖
師:“藍色的夜空靜悄悄的,月亮在哪呢?”
出示圓盤,“月亮在這里呢!月亮你快飛到天上去吧!”
打開圓盤后面的翅膀,演示飛到背景圖上。“中秋節月亮寶寶一個人在天上好孤單,她想請圓圓的月餅陪她一起玩。月餅在哪里?你們知道月餅在哪里嗎?”
三、教師示范用蘿卜蘸顏料印月餅
師:“月餅月餅在這里”(用蘿卜蘸色印在畫紙上)。引導幼兒一起說:月餅月餅在哪里?月餅月餅在這里。
師:“小朋友們的月餅在哪里呢?我們也來印月餅吧!”
四、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重點:提醒孩子蘸色時顏料不要混在一起。鼓勵孩子交換顏色印畫。
伴奏:《爺爺為我打月餅》
五、想象添畫
1、師:“這么多可愛的月餅寶寶,我們怎么讓它們飛到天上去和月亮寶寶玩呢?”
鼓勵幼兒想象出不同的方法,師簡筆畫出。說到長翅膀時,教師演示雙手蘸色印的方法。
重點:翅膀要印在“月餅”的兩側。
2、幼兒添畫,提供勾線筆和顏料,用畫或印的方法讓“月餅寶寶”飛起來。
六、展示作品
1、將幼兒作品布置在主題墻飾上,體驗成功的喜悅。
2、“‘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亮寶寶好開心啊,她給小朋友們送來了月餅感謝!
出示圓圓的月餅,讓小朋友聞聞,一起切月餅,分享。
活動評價:
孩子已經融入了主題,知道中秋節到了,月亮圓圓的,還有圓圓的月餅,他們參與活動是快樂的,自由的。
對色彩是敏感的。用印章蘸色印畫是第一次嘗試,孩子們特別感興趣,拿起“月餅”就印滿了畫紙,似乎也過于投入自己的作畫游戲而忘記了還有更多漂亮的色彩等著他們去碰觸。
尤其在讓月餅“飛起來”時,讓雙手蘸上喜歡的顏色,印在圓圓的“月餅”上,讓孩子的快樂達
到了高潮。通過這個活動,我也更加體會了目標為教學、為孩子服務的意識,什么才是適合孩子的,有利于孩子發展的,生成孩子喜歡的`活動內容。教學內容是要我們去選擇的,根據本班孩子的特點,有意識的設立孩子感興趣的活動,豐富課程內容,更好地為孩子服務。
活動反思:
一個完整的活動不是老師一個人的操作過程,而是包含了很多前期的觀察和了解,對孩子的觀察,對孩子能力的了解,設立一個可行性的目標,適合孩子才是正確的。在一個活動中,孩子獲得了什么發展是在老師的預設之內的,也有是預設之外的,這才是活動本身帶給我們的思考。
孩子是活動的主體,是我們圍繞的中心,只有關注了孩子,才能發現活動的價值。本次活動可以說是較完滿的,在幼兒示范印畫時可給予孩子更多的自主,相信孩子。
美術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學習用粉紅色和綠色給荷花和荷葉涂色。
嘗試在給荷花與荷葉的涂色過程中選擇不同的平涂方向。
體會對比顏色搭配的樂趣。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人手一冊。一盒蠟筆。
活動過程:
一、欣賞兒歌《荷花娃娃》,感知荷花與荷葉的顏色。
教師出示在黑板上已經勾好荷花與荷葉邊線的畫紙,問:這是什么?它們是什么顏色的呢?
二、幼兒嘗試探索不同的平涂方向。
1,個別幼兒示范涂色
教師:你知道荷花穿什么顏色的衣服嗎?怎樣給它穿衣服呢?
教師用同樣的方法請另一個幼兒示范給荷葉涂色。
2,討論涂色的方向
教師:他們是怎樣給荷花和荷葉穿衣服的`?他們是順著什么方向涂色的呢?我們可以按照什么方向涂色呢?讓幼兒遷移自己的已有經驗大膽地表達自己的看法。
三、幼兒嘗試平涂
1、我們可以用不同的方法給荷花與荷葉穿衣服。如果你用橫向平涂的方法給荷花穿衣服,那么就可以用縱向平涂的方法給荷葉穿衣服。如果你想反過來穿也可以。
2、在涂色穿衣服時候,盡量順著一個方向涂色,注意不要涂到邊的外面。
四、幼兒評價
展示幼兒作品,帶領幼兒欣賞自己的作品,有感情地朗誦詩歌:《荷花娃娃》。
美術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制作紙漿的步驟,激發對紙漿畫的興趣。
2、培養動手能力,發展想象力和創造能力。
活動準備
范畫、各種顏色的紙漿、勾好輪廓線(三個大瓶子)的KT板每人一塊、彩色巧克力糖一包。
活動過程
一、欣賞范畫。
欣賞教師制作的彩色巧克力糖,說說這是什么形狀,是怎么做成的。
討論怎樣制作彩色巧克力糖,幾個幼兒試著用一些現成的紙漿制作巧克力糖。我們可以怎樣制作巧克力糖?
二、嘗試用紙漿制作巧克力糖。
1、你想往自己的空瓶子里放什么顏色的巧克力糖?紙漿可以粘在哪里?
2、幼兒挑選自己喜歡的`顏色的紙漿,自己制作。
3、引導幼兒用夾子和牙刷作為輔助工具,教師適當予以幫助。
4、注意個別引導,能力強的幼兒添畫,能力弱的幼兒教師個別指導。
5、提醒幼兒注意作畫的常規和衛生習慣。
三、共同分享。
1、洗好雙手,欣賞作品,然后教師打開手中的巧克力糖,讓幼兒分享美食。
2、在音樂聲中,教師帶領幼兒在歡快的音樂聲中一起舞蹈。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美術教案美術中班教案01-07
經典美術教案02-23
美術的教案06-20
美術教案01-26
(經典)美術教案09-06
【經典】美術教案08-17
【精選】美術教案09-12
[精選]美術教案08-07
《美術》教案02-17
經典美術教案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