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案錦集(7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美術教案7篇,歡迎大家分享。
美術教案 篇1
教學目的:
通過繪制自己的漫畫像,學習漫畫夸張、變形手法。
作業要求:
認真觀察自己的特征,用夸張、變形的畫法,畫一幅漫畫像。
教學重點:
漫畫肖像畫的變形、夸張手法。
教學難點:
用夸張、變形的手法畫出自己的特征。
教學過程:
一、 組織教學:
檢查學生用具準備,并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二、 講授新課:
。ㄒ唬 引入:
出現一些人物的漫畫像。
提問:這些人物你們都熟悉嗎?你覺得他們的畫像怎么樣?跟平時的畫像有什么區別?
小結:這些是漫畫像。(出現課題)人們看了會想笑,并能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們今天也來畫一畫自己的漫畫像。(再次出現課題)
(二) 分析:
我們來看一看這些同學的照片,再看一看他們的漫畫像。你能找出漫畫的`特點嗎?(同學間可以互相討論一下)。
小結:漫畫的特點是把人物外形及表情夸張變形了。把人物最有特點的地方表現出來。比如:帶的眼鏡等。
。ㄈ 觀察:
你想為自己畫一幅漫畫像畫什么樣的呢?
先來看看自己有什么特點。拿出鏡子對照著觀察自己,還可以同學間互相找特點。
小結:請幾個同學說一說并畫在黑板上。
。ㄋ模 演示:漫畫像,邊畫邊告訴學生抓住突出的特點。從整體入手不要從小部分畫。
。ㄎ澹 欣賞:
出現幾幅單線勾畫的作品及添加少許色彩的作品。再欣賞一些學生作品。
三、 學生作業:
可以先用鉛筆畫一幅小草圖再用深色的油畫棒或彩筆放大畫出來。畫完后可以貼到前面來。
四、 總結:
展評作業。
美術教案 篇2
課題:我心中的太陽
學校:東勝路小學
姓名
年級:一年級
課時:一課時
教學目標:運用已有的美術知識畫太陽。通過活動,培養學生動腦和動手能力,引導學生從小形成一種熱愛大自然的好習慣。通過與學生一起探討宇宙與人的關系,讓他們自發地感受到從小要熱愛科學。從而立志“愛祖國”“愛人民”“愛科學”的美好情感。
教學重點:了解太陽,認識太陽 理解太陽的形狀、大小及畫法。
教學難點:能主動運用線條、色彩、等沒美術要素,來清楚地表達他們的情感。
教具準備
教具:圖片、掛圖、學生范作
學具:圖畫本、水彩筆
教具活動設計
一 導入
1 在黑板上畫一個圓圈(提問)大家看一看,老師在黑板上畫了一個什么形狀呢?
(學生回答:是圓形)
2那在我們的生活中,大家見到的有什么東西是圓的呢?(學生討論回答)
3大家看一看,老師畫的圓是什么顏色的?(紅色)那剛才我們說到了那么多圓,那什么東西是紅色的圓呢?
對了,老師畫的餓這個圓就是太陽(出示課題:我心中的太陽)
二 講授
1 在大家的印象中,太陽是什么樣的呢?
2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對雙胞胎兄弟,大家想不想見見他們啊。ǔ鍪緢D片)引出太陽有表情
其實太陽不只有這兩種表情,大家想一想太陽還會有什么表情呢?(提問)讓學生到黑板上畫出來,(3——4名)
3 大家畫的非常好,但是太陽除了有表情還有什么?對了就是光芒。那光芒是什么樣子的呢誰能上來為太陽加上光芒呢?
4老師這里有一個太陽的家族,這里面有各種表情各種光芒的太陽,我們一起來看看吧。▽W生學著分析)
5我們剛才講到太陽有表情和光芒,那太陽是自己在天空中的嗎?大家都說不是,那太陽的朋友又是誰呢?他們在一起干什么?是在做游戲嗎?我們怎樣才能讓太陽和他的朋友們每天都開心的`做游戲呢?
三 學生練習
1下面我們來欣賞幾張其他小朋友的畫(學生學會分析)
2 要求每一個學生畫一張以太陽為主題的畫,要畫上表情及光芒,色彩要鮮艷。
評價小結
讓學生自愿到講臺上介紹自己的畫的內容并進行學生之間的互評,最后就這節課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
美術教案 篇3
中班美術教案:圖形粘貼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剪貼畫的方法和步驟〃能大膽的運用各種圖形進行拼貼。
2、能用不同顏色、不同形狀的圖形粘貼成美麗的圖案〃并能進行簡單的添畫。
3、體驗創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各種顏色的圖形彩畫、水彩筆、、膠水、圖畫紙、小筐。
【活動過程】
一、引出主題〃教師出示范例〃引導幼兒進行觀察!独蠋熤v一個故事》
教師進行示范講拼貼畫的方法〃幼兒學習。
教師提問幼兒想拼貼的圖案〃進行簡單的示范。
幼兒進行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二、重點指導:大膽的想象設計〃能將圖形進行組合〃并能按自己的想法去拼貼〃能添畫上大樹、草地、花心、小草等其他景物。
組織幼兒相互講述自己作品的內容。
鼓勵幼兒將自己作品的內容講完整。
三、展出作品。
美術教案 篇4
教學目的:1通過簡易的手工制作,學會運用簡便的材料進行剪、折、畫等技能。
2通過表現兒童喜愛的小動物,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重點:學會運用簡便的材料進行剪、折、畫等技能。
重點:提高兒童的的動手能力。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1、啟發談話:青蛙屬于兩棲類動物,(介紹青蛙的成長過程)青蛙是對人類有益的.動物,我們應該保護它,不能捕捉青蛙。(板書課題)
2、讀畫。青蛙的長的很丑,其外表特點突出,一雙眼睛長在頭頂,再配上一裝大嘴巴,前肢很短,后肢很長,肌肉發達,大肚皮是白色的,其他的地方是綠色或者暗綠的,四肢和背部有條紋,制作時,用剪、折、畫的方法,制作程序簡單,形象概括,而且它的嘴巴還能動。
3、制作步驟:A選擇一張白紙,在紙上確定好青蛙的大小位置。
B按圖示虛線折出造型。
C用彩筆畫上青蛙的眼睛和四肢。
三、巡回輔導。
四、進行小結。
表揚畫的好的學生,把他們的作品給全班欣賞。
美術教案 篇5
學情分析
二年級全體學生天真、活潑、可愛。對美術有濃厚的興趣。通過上學期的系統學習。他們已具有一定的美術基礎和知識技能。但構畫能力和色調搭配的能力、動手能力、想象能力,還有待于培養。教學目的、任務和要求
。ㄒ唬├L畫
1、能抓住人物和動物形象神態進行描繪,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
2、把生活或想象中某個有意義的情節表現出來。
3、學習用水彩筆大膽地畫出人物,動物特征進行水彩畫的練習。
。ǘ┕に
1、學習簡單的構成知識,利用多種材料進行構成練習。
2、用剪、折、粘貼等方法制作簡單的立體紙工模型。
3、用泥塑的形式進行簡單的日常品造型設計。
。ㄈ┬蕾p
1、觀賞家鄉自然風光。
2、欣賞中國畫。
3、欣賞中外優秀美術作品。
教學重點、難點:
。ㄒ唬┲攸c:
1、用繪畫和制作表現看到和想象的事物。
2、學習淺顯的色彩知識和一些簡易圖案的設計。
3、學習淺顯常見美術字的寫法。
4、學習簡單的手工的基本方法。
。ǘ╇y點:
1、培養學生細致耐心的操作態度,進一步提高觀察能力、形象記憶力、想象力和創造力。
2、培養學生對自然美、生活美、藝術美的感受力。
3、培養學生民族自豪感。
突出重難點、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育教學目標的措施和方法:
1、進行班內、班際作品展評,以增強競爭意識及榮譽感,互相學習,提高美術興趣。
2、利用直觀手段,多媒體等手段進行欣賞以增加學生欣賞的興趣,開拓視野,激發興趣,并輔以技法訓練及增強其表現力。
3、遵循美觀規律,多給學生感悟藝術作品的機會,引導學生展開想象、比較、討論,通過體驗、思考、鑒別、判斷,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4、加強心靈美教育,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作畫習慣及學習興趣。主張基本技能的培養。
5、注重師生雙邊活動,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倡導師生間的感情交流和平等關系。
6、培養學生細致的觀察事物與描繪事物的能力,并能感受事物的立體特征。
7、重視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積極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有利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充分發揮各自的才能。
神奇的小畫冊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折折剪剪畫畫,使小朋友手中的小紙片變成一個神奇的小畫冊。
2、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3、在畫冊的輪回繪畫中變得豐富多彩有趣味。
教學重點:畫冊的折剪添畫過程與方法
教學難點:有新意的變化,變化的統一性
教學準備;自制小畫冊、白紙、油畫棒、剪刀
教學過程:
一、將小畫冊貼在黑板上,請幾個小朋友來翻翻看
1、你發現了什么?有趣嗎?
2、請你來給它編個故事,看誰編的故事最有趣。
3、怎么樣,這個小畫冊好玩吧,我們也來試一試
二、探究小畫冊的制作方法
1、看到老師的小畫冊,你來猜一猜,這個小畫冊該怎么做呢?
2、老師小結并示范:小朋友真是很聰明,老師沒教,就能猜到小畫冊的制作方法。
首先要用兩張紙折成書本形狀,然后在已折好的.紙上剪一個缺口,小畫冊就剪好了,再在上面畫出圖形即可。
3、動腦筋:怎樣才能使畫面翻動后頭和身子仍然會有機的連接起來?
三、欣賞有趣的學生作品
1、互相有關聯的四張連在一起的小畫冊。
2、已經脫節的四張相連的小畫冊
四、學生作業
自己做一個神奇的小畫冊,然后畫上有趣的形象。
五、評價總結
六、教學后記:
神奇的小畫冊
共2課時第2課時總2課時
一、教學目標:1、巧妙構思折剪畫冊。
2、大膽地添畫繪制畫冊。
3、在制作、觀賞、游戲的過程中體驗美術學習的樂趣。
二、教學設計
本課教學設計建立在讓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基礎上,讓學生自己尋
找制作中遇到的障礙,尋求解決的方法,最終制作出一本神奇的小畫冊。
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創造機會,鼓勵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為了便于學生討論研究問題,可采用分組學習的方式,讓學生制作、交流。
三、教學過程安排如下:探究質疑——自學解答——提供指導——創造表現——交流評析。
教師可出示兩本畫冊讓學生對比欣賞、尋求異同,一本畫冊為我們常見的形式,另一本畫冊為教材中所呈現的活動畫冊,鼓勵學生質疑。
提出問題后讓學生自學教材中的制作步驟圖,嘗試折剪制作畫冊,并鼓勵部分學生到臺上添畫。
如發現有的學生在添畫的時候接縫出現差錯,教師在積極鼓勵學生自己解決問題的基礎上,再提供相應的指導,幫助他們掌握折剪、添畫的基本規律方法,啟發他們力求表現畫面內容等。
學習活動的開展可采用自主表現的方式,鼓勵學生巧妙設計、大膽想象,制作出一本有個性特色的小畫冊,然后把自己的作品翻給同學看看,試著講講其中的故事。
評價可以將自評和互評結合,讓學生在交流中看到積極學習的結果,感受學習的樂趣。
四、作業要求:
運用折、剪、添畫等方法制作一本小畫冊,注意每幅圖中剪制合頁處的巧妙銜接。
五、評價總結
六、教學后記:
三個好伙伴共1課時
第1課時
教學目標:1.認識三原色,了解三原色的重要性,學生能在活動中觀察發現間色的秘密。
2.讓學生充分體驗美術學習的樂趣。
3.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對色彩敏銳的感受力和運用色彩大膽表現的能力。
教學重點:對三原色作用的了解以及三原色的運用,吹樹中觀察發現三間色的產生。
教學難點:掌握吹畫的基本方法,并用三原色吹出一片多彩的樹林。教學用具:A4紙、水彩水,廢報紙,棉簽。
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情景,知道春天柳樹媽媽會長出新頭發。
2,通過觀察和嘗試畫線,初步了解給柳樹梳頭發的技法。
3,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4,激發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5,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范畫、柳樹枝畫紙、綠色蠟筆、桌布
2,經驗準備:角色扮演,師是春姑娘,幼是春寶寶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1,春天來了,春姑娘帶著她的好朋友悄悄地走來了,春寶寶,你們看,她是誰?
幼:樹媽媽。
師:對,她是柳樹媽媽。
2,春天來了,柳樹媽媽長出了新頭發,她的頭發是什么顏色?
幼:綠色
師:對,綠色的長頭發。
二、春姑娘給柳樹媽媽梳頭發
師:春姑娘悄悄的走來了,她看到還有一個柳樹媽媽沒有長出長頭發。她就拿出綠色的梳子給柳樹媽媽梳出了長頭發。
師:春姑娘梳的很認真。梳子從樹媽媽的`枝頭上慢慢梳下來,這里梳一下,那里梳一下。
三、春寶寶給柳樹媽媽梳頭發
師:咦!春寶寶能梳出長頭發嗎?現在請一位春寶寶試一試。請王秩輝(梳子要從樹媽媽的枝頭上慢慢梳下來)。好,非常棒!王秩輝的本領也很大。再請一位春寶寶,請張宇琛(梳子要從樹媽媽的枝頭上慢慢梳下來)。他也很棒。
師:我看到很多春寶寶也想給柳樹媽媽梳頭發,F在請阿姨把桌布鋪鋪好,請春寶寶輕輕的把小椅子拿到小桌子旁邊(操作略)。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幼兒的興趣較高,大部分能獨立完成作品。我能關注幼兒主體性,并及時指導,教學目標順利達到。但還存在不足,發現個別幼兒畫面較臟,個別幼兒不能獨立完成。在以后的活動中在這方面問題中加以引導。
美術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回憶、交流等方式了解傳統節日中人們的服裝、活動和環境特點,
構思并表現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場景。
2、通過欣賞作品、教師演示、探究嘗試、研究討論等形式,研究刮畫紙的創作
方法,用多種刮刻方法豐富畫面?坍嬋藗兊谋砬、動作和環境,表現出歡樂有趣的節日場面。
教學重點:
運用刮蠟畫的形式表現節日喜慶和人們慶祝的場景。
教學難點:
1、表現節日中人們的活動和表情。
2、能運用比較豐富的刮蠟畫藝術語言和創作手法進行創作。
教學過程:
播放《春節序曲》,學生說說這段樂曲給人什么感受,表現了什么日子。
出示課題:在快樂的節日里。
學生感受音樂情緒,明確今天的學習任務。
營造氣氛,引出課題,幫助學生感受音樂與美術在表達歡快情緒的形式特點。
交流探討
問題1:欣賞,猜猜這些是什么節日?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學生欣賞,回答問題:
1、春節:貼春聯、逛廟會、放鞭炮。
2、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
3、元宵節:吃元宵、鬧花燈、猜燈謎。4、圣誕節:平安夜、收禮物、圣誕大餐。
感受不同國家人們過節時的快樂情緒,并了解通過人物動作、表情、服飾和背景可以表現節日特征。
問題2:你還知道哪些節日?跟同學說說節日的習俗。
學生思考:勞動節、植樹節、兒童節、潑水節等。
問題3:從畫面中哪些地方能看出喜慶的節日氣氛和人們愉快的心情?
環境、活動、表情、服飾、色彩。
分析探究
1、展示圖片,引導學生思考問題:
這兩幅作品在表現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2、探究體驗:
。1)試試能用哪些工具在刮蠟紙上刮刻出清晰、流暢的痕跡?
(2)你能用不同的方法刮出點、線、面嗎?看誰刮出的痕跡最豐富。
。3)兩幅作品對比(第一幅作品只用線條刮刻,第二幅作品運用點線面各種痕跡進行刮刻):比一比哪幅畫的刮刻方法更加豐富、美觀?
第一幅是水彩筆畫,第二幅是刮蠟畫。
學生在一張刮畫紙上實踐體驗。
嘗試用各種方法在刮畫紙上刮畫出點、線、面。
學生比較兩端作品,發現第一幅作品表現手法第一,第二幅作品表現手法豐富,畫面表現力更強,更有趣味。
感受刮畫紙的獨特魅力。
探究、嘗試各種刮刻工具的不同表現方法。
感受不同工具刮刻出不同的'點和線。
觀察比較,感受運用多種刮刻手法創作的刮蠟畫具有豐富的效果和趣味。
教師演示
教師演示刮畫方法與技巧:
1、 構圖飽滿。
2、 先畫近景后畫遠景,處理好遮擋關系。
3、 用不同的方法刮畫出點、線、面。學生觀看并提出質疑。
通過教師演示刮畫方法,直觀的教學幫助學生解疑答惑,解決難點。
作品欣賞
組織學生欣賞中的刮畫作品,提出問題:
學生欣賞作品并回答問題。
通過欣賞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拓展創作思維。
創作實踐
1、 布置作業:
運用刮畫紙和各種工具,表現人們在節日里快樂的場景。
2、作業提示
(1)抓住人物的活動、表情、服裝和節日背景來烘托喜慶氣氛。
(2)刮刻痕跡要清晰、流暢。刮刻手法、表現形式要豐富多樣。
學生明確作業要求,進行藝術實踐。
明確作業要求,鼓勵學生大膽創作實踐,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與動手實踐能力。
作品展評
組織學生展示、評價作品:
1、說一說自己畫的是什么節日,畫了哪些節日的活動?
2、哪幅作品內容最有節日氣氛?
3、哪幅作品的刮刻手法、表現形式最豐富有趣?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美術教案美術中班教案01-07
經典美術教案02-23
美術的教案06-20
《美術》教案02-17
經典美術教案03-05
美術教案【精選】08-02
(精選)美術教案08-18
美術教案【經典】08-01
【經典】美術教案08-17
[精選]美術教案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