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大班數學教案

    大班數學教案

    時間:2023-09-13 09:43:12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數學教案9篇(熱門)

      作為一名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班數學教案9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數學教案9篇(熱門)

    大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操作探索學習知識,充沛體驗學習數學的興趣。

      2.培養幼兒的分析推理能力、知識的遷移能力和籠統思維能力。

      3.引導幼兒學習6的第三、四組加減,掌握算式:1+5=62+4=63+3=64+2=65+1=6活動準備;物質:教具:課件幻燈片兩張,寫有6的第三、四組加減算式,小獎品若干。

      學具:每人一個數字卡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出示禮物,增進感情,引起興趣。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真高興,特意為你們準備了一份特殊的禮物,這是專門用來獎勵愛動腦筋、積極回答問題的小朋友的獎品。小朋友不要擔心,只要你們大膽動腦筋考慮問題,就一定能夠拿到大獎,你們有信心嗎?

      二、展開:

      1.組織幼兒進行游戲,復習6的第一、二組加減。

      師:"你們聽,老師朗誦兒歌了"新年到,放鞭炮,你一炮,我一炮,快快樂樂放鞭炮。"哎!鞭炮在哪里呢?快找找呀?找到了打開看看,上面寫的什么?原來是加減算式,怎么放鞭炮呢?假如小朋友能夠洪亮完整的念出算式和得數,就會聽到"嘭啪!響炮"的聲音,假如念錯了,就會聽到"嘶啞炮"。誰第一個來?請幼兒拿著自身的算式到前面來讀,讀完后站在幼兒面前。依次請其他幼兒前來參與游戲。

      引導觀察問:"這些都是與幾有關的算式?"小結:對,剛才游戲中的算式是6的一局部加減算式,今天老師來教小朋友用一種新方法學習8的另一局部加減算式,你們贊成嗎?好,我來問你們一個問題,你知道8的加減算式是怎樣得來的嗎?

      2.引導幼兒觀看課件二:探索發現組成式與加減算式的關系,明確加減算式中的交換率和逆運算。

      師:請看這里,61+5=6、5+1=6156-1=5、6-5=1這是小朋友學過的`6的一組成式,我們一起來讀一下:6能分成1和5,1和5和起來是6。引導幼兒說出:"1和5是局部數,6是總數",兩個局部數合起來是總數,合起來就是"加"的意思,因為1和5合起來是6,所以,我們得出了算式:1+5=6;再根據加號兩遍數交換位置得數不變的規律,我們又推出了5+1=6,這就是加法算式的由來;那么,那么減法算式是怎么得來呢?在組成式中,

      6是一個比較大總數,1和5是小的局部數,總數去掉一個局部屬等于另一個局部數,去掉就是"減"的意思,所以,我們得出減法算式6-1=5,這就是減法算式的由來。在減法算式中有這樣一個規律:等號兩邊的數交換位置,算式仍然成立。用數的組成式來學習加減算式,這就是王老師今天要交給你們的巧方法。問:"一個組成式能推出幾個算式呢?"幾個加法?幾個減法?

      小結:一個組成式能推出四個算式,兩個加法,兩個減法。你們明白了嗎?現在我就來考考你們。

      3.播放課件三,幼兒進行自我操作探索,教師進行巡回指導。

      師:你們看,624引導觀察組成式,使幼兒明確總數和局部數。根據這個組成式,能推出幾個加減算式呢?請小朋友快快用你的筆寫出來吧,比一比誰寫得又對又快又多。預備開始:

      幼兒利用新的組成式推理算式,教師進行巡回指導,注意個別輔導,照顧個體差別。提醒速度快的幼兒可以互相交流,小聲讀出自身的所擺得算式。4.集中幼兒,歸納總結。

      問:"誰來念自身的算式?""為什么2+4=6呢?"小結:因為2和45合起來是6所以,2+4=6加號兩邊的數交換位置得數不變,得出4+2=6。6是總數,總數6去掉局部數2,就等于另一個局部數4,所以6-2=4,6-4=2。以同樣的方法學習3+3=66-3=3。在歸納時,注意引導觀察,"這次,你推出了幾個算式?為什么只有兩個算式呢?"因為在這個組成式中,兩個局部數是一樣的,交換位置后結果還是相同的。注意隨時為幼兒的勝利頒獎。

    大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通過觀察發現事物間的簡單規律(自然現象及特定的規律)。

      2、培養幼兒細致觀察、勤于動手的好習慣。

      3、體驗思維訓練的樂趣。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教具準備:三種排列規律的范例條各一(○□○□○□;○□□○□□○□□;○□△○□△○□△);“奇妙的書”課件(封面是彩虹,從第一頁到第七頁依次是一顆紅色的草莓、兩只橙色的橘子、三根黃色的香蕉、四只綠色的西瓜、五只青色的蘋果、六顆藍色的梅子、七串紫色的葡萄:圖片幾組(從兒童到少年到成人再到老年人;從樹芽到小樹再到大樹;從雞蛋到小雞再到母雞,等等)。

      2、學具準備:操作紙、記號筆、三角形、圓形、正方形各若干。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談話導人:小朋友有沒有發現,今天我們座位排列的順序有什么特別的地方?(一個男孩、一個女孩)有一組圖形寶寶排列的順序和我們很相似,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是誰。

      二、基本部分

      1、依次出示三種排列規律的范例條,請幼兒讀一讀每張范例條上的圖形是什么,發現了什么規律。

      (1)出示范例條○□○□○□,提問:有哪些圖形寶寶在排隊呀?它們的隊伍是怎么排列的?它們的.隊伍后面還可以怎么排呢?它們的隊伍排列得很整齊,我們用字母來表示可以看得更清楚,用a表示圓形,用b表示正方形,它們的排列規律是怎樣的呢?(引導幼兒ab ab ab分組,教師在范例條的下方記錄,幫助幼兒小結規律。)

      (2)出示范例條○□□○□□○□□,提問:看看它們是誰?都是怎么排的?它們的隊伍后面應該怎么排列呢?它們的排列規律是怎樣的呢?

      (3)同樣,出示范例條○□△○□△○□△,引導幼兒小結abc abc abc排列的規律。

      2、播放課件,引導幼兒觀察“奇妙的書”,找出書中的規律。

      (1)引導幼兒觀察“奇妙的書”從封面到第三頁。

      封面是彩虹,顏色依次為紅、橙、黃、綠、青、藍、紫;第一頁上是一顆紅草莓;第二頁上是兩只橙色的橘子;第三頁上是三根黃香蕉。請幼兒依次猜猜后面幾頁上有什么,是怎么猜的。(按照頁碼猜水果的個數,按照彩虹的顏色來猜水果的顏色。)教師肯定幼兒的猜測,再引導幼兒完整地閱讀大書,發現書中的規律。(水果的個數跟書頁數一樣都是從少到多;水果的顏色跟彩虹顏色排列的規律一樣,都是從紅色到紫色。)

      (2)引導幼兒說一說生活中有哪些有規律的現象。

      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有規律的現象和事情,比如說人的生長規律(出示圖片)都是從小慢慢長大,最后變老。植物也是這樣(出示圖片),樹從樹芽到小樹苗慢慢長大,最后變成大樹……鼓勵幼兒將自己知道的事物的規律和現象與同伴進行交流。

      3、幼兒操作活動(自由選擇操作材料)。

      (1)看圖形找規律,用字母表示出來。

      (2)按照排列規律粘貼圖形。

      (3)按照動物生長的規律,排列圖片。

      (4)按照植物生長的規律,排列圖片。幼兒展示操作結果,教師進行評價。

      三、結束部分

      教師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幾種簡單的規律,這些簡單的規律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只要我們稍加注意就能發現,讓我們一起到外面找一找在我們的身邊還有哪些規律,好嗎?

      活動反思

      數學來源與現實,存在于現實,并且應用與現實,數學過程應該是幫助幼兒把現實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過程。教育活動的內容選擇應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

    大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 認識并理解符號“<”、“>”所表示的意思。

      2. 學習用符號表示兩個集合的數量關系,以及用符號表示10以內數量變化的關系。

      3. 培養幼兒思維的靈活性和可逆性。

      活動準備:

      1. ppt農耕園(6顆花生、5個玉米、7個芋艿、8個番薯的圖片)。

      2. 數字卡片及“>”、“<”卡片。

      3. 數字卡片若干。

      4.人手一份操作材料(茄子、西紅柿、青菜、青椒、土豆等多種不同數量的蔬菜)。

      活動過程:

      (一)播放ppt農耕園參觀,導入課題。

      教師:“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你們去參觀動物園,好不好?”

      教師播放ppt,認識農耕園的農作物。

      (二)認識“>”和“<”。

      1.認識“>”。

      教師:“剛才我們在農耕園里看到了這么多農作物,出示花生圖片:“看到有幾顆花生呢?”出示玉米的圖片:“看到有幾個玉米呢?”。

      幼兒逐一說出數量,教師貼上相應的數字卡片。“花生和玉米比,誰多?誰少?” “怎樣表示它們之間的關系?能用等號表示嗎?”

      啟發引導幼兒,引出“>”,重點引導幼兒觀察大于號像張著嘴巴對著大數笑,大于號表示前邊的數比后邊的數大,初步理解大于號的含義,說出“6”大于“5”。

      2.認識“<”。

      教師:“還有什么農作物呢?”教師出示7個芋艿、8個番薯的圖片,“芋艿和番薯比,誰多?誰少呢?” “怎樣表示它們之間的關系?能用等號表示嗎?”

      啟發引導幼兒,引出“<”,小于號表示前邊的數比后邊的數小,初步理解小于號的含義,說出“7”小于“8”。

      (三)啟發幼兒找出“>”和“<”的內在規律。

      1. 教師:“>”和“<”都有一個開口,長的也差不多,我們怎樣記住它們呢?你們有什么辦法呢?小朋友們可以看一下,無論是“>”還是“<”,它們開口的方向都對著哪一個數,尖尖的小屁股對著哪一個數?

      2. 學習兒歌:大于號,開口朝著大數笑;小于號,屁股撅給小數瞧。

      (四)游戲:學做“>”和“<”。

      1.教師出示兩個數字,請兩名幼兒做數字,一名幼兒站在兩個數字中間,運用游戲《我的朋友在哪里》,用身體姿勢表演“>”或“<”,并請全體幼兒讀出來。

      2.全體幼兒參與游戲活動(幼兒三人一組合作),教師出示數字,請扮演數字的幼兒取好相應的數字,一名幼兒扮演大于號(小于號),表現數量關系,并一起念出聲來。

      (五)鞏固練習。

      1.交代操作要求

      教師:農耕園里還有好多農作物呢,我們一起去認識一下他們,并用請你們先比較兩組物體哪組多,哪組少。想一想,在中間空格里填一個什么符號?”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觀察。

      3.集體講評幼兒的操作進行小結。

      活動反思:

      《綱要》指出,幼兒教師應該根據幼兒園培養目標、幼兒園教育內容和幼兒身體發展的水平,充分利用時間、空間、物質條件為幼兒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精心設計與組織有利于幼兒身心發展的各種活動,激發幼兒參加活動的積極性,通過活動使幼兒得到充分的發展。數學學科具有抽象性、邏輯性強的特點,知識內容單調枯燥,思維訓練比較嚴格,農耕園的一些農作物是幼兒比較熟悉的,也容易讓幼兒接受,能提高幼兒學習的興趣。在活動的第一個環節,我利用帶領幼兒去農耕園參觀引入課題,然后再并結合ppt圖片觀察、比較、交流,讓幼兒初步感受小于號的'方向性和外形特征。以比較的方式,運用語言,引導幼兒進一步發現、感受大于號小于號的方向性與外形特征。用兒歌引導幼兒用身體去感知大于號和小于號比較形象的特點,通過表演游戲這一環節,幼兒在感受的過程中記住大于號和小于號的開口方向,將抽象的問題具體化、形象化。最后通過讓幼兒動手操作,使幼兒理解了符號的含義,并在數的比較中學習兩個符號的運用,從中培養幼兒比較、判斷的能力。讓幼兒在愉快的游戲中靈活運用新知識。活動后我感覺如果能用實物放入到我的這個教學中來的話,可能會讓幼兒獲得直接具體的感知,能促進幼兒對事物有較全面深刻的印象,效果可能會更加好的。

    大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知道一個數和它前后兩個數之間的關系。

      2、學習根據已有條件尋找不一個數多1和少1的數。

      3、學習正確書寫數字1-4,養成安靜、獨立完成活動的習慣。

      【活動準備】

      6只兔子卡片(1只白2只灰3只黑)

      【活動過程】

      1、集體活動:

      (1)學說順倒

      師:今天老師要跟小朋友玩個小游戲,教師組織幼兒玩順倒數的游戲。

      要求:我說倒數,小朋友們就說順數。

      例:

      師:1、2、3、4、5幼兒:5、4、3、2、1或者請一名幼兒任意說一個數,其他的幼兒說順數和倒數。

      (2)學習6以內的相鄰數。

      教師出示6只兔子的卡片,引導幼兒觀察提問:小朋友們在黑板上看到有什么呀?他們有什么不同,誰會把相同的兔子放在一起,并按順序排好?

      請一個幼兒操作,提問:你是怎么排的?(你排的時候是怎么想的?)(1只兔子排在前面,2只兔子排在1只的后面,3只兔子排在2只的后面……)為什么這么排?請幼兒上來在兔子下面貼上相應的數字,在引導幼兒仔細的觀察:2只兔子的`前面是什么?后面是什么?鼓勵幼兒說一說。

      小結:1比2少,排在2的前面,3比2多,排在2的后面……大家集體說一說

      2、操作活動:

      (1)給小魚涂色教師出示未涂色的小魚圖片,我請一位小朋友來說說你在圖上看到了什么?有幾條魚呢?

      小魚說“今天我是來找好朋友的,請小朋友們幫我找到我的好朋友吧!”引導幼兒給這5條魚找好朋友,想一想,上面應該涂幾條魚,下面應該涂幾條魚。

      我們在涂色的時候要邊涂色邊說:4比5少、6比5多,4和6都是5的好朋友。

      (2)學習學數字1、2、3、4、

      3、活動評價:

      (1)重點評價“找朋友”的填空組的活動,請幼兒說一說,他是如何進行活動的,展示個別幼兒的操作材料,表揚好的小朋友。

      (2)表揚能夠安靜、獨立完成活動的幼兒。

    大班數學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排序活動是幼兒數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它需要教師創設一個豐富的活動環境,提供豐富的操作材料,通過一定的組織形式,讓幼兒在操作過程中探索、發現,推斷出排列規律,并能按此規律進行排序活動。大班排序活動已進入二維以上排列,教師設計了一系列排序活動,此次活動就是其中之一.

      活動目標:

      1.創設寬松、自由的環境,鼓勵幼兒大膽嘗試,體驗發現的樂趣。

      2.幼兒通過操作、發現,能按一種圖形的數量不變,另一種圖形的數量遞增或遞減的規律進行排序,并能遷移到其它排序活動中。

      3.培養幼兒觀察、比較和初步的判斷、推理能力。

      活動準備:

      1.五道城門,智慧爺爺臉譜一個。

      2.圓形、正方形、三角形圖片若干,漿糊、棉簽若干

      3.小組操作材料:圖形卡片、紙盒、彩色雪花片或木珠。

      活動過程:

      一.組織教學,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1.放錄音(老爺爺說話:“喂!小朋友,你們好!我是智慧爺爺”)這時,教師提問:“是誰在說話呀?”“噢!原來是智慧爺爺,他有一座非常漂亮的智慧宮,那里有許多的智慧星,你們想得到智慧星,必須闖過幾道難關,每道難關都有不同的題目,但要求是一樣的:請你們接下去做。”

      2.介紹規則:(一看、二想、三擺、四粘貼)你們看,老師把幾道難關的題目都藏在智慧宮里,我們先找出題目,看看題目上有哪兩種圖形,它們是怎樣排列的,想一想接下去該怎么排。排好后自己檢查,對了,沾上漿糊粘好;不對,再想一想,擺一擺。做完后一起念咒語:“芝麻芝麻開門吧!”門會自動打開,我們就闖關成功。

      二.操作:引導幼兒發現規律并按規律進行排序。

      1.集體闖第一關:師:“第一道難關就在前方,讓我們騎摩托車出發吧!”教師和幼兒一起做模仿動作,到第一道城門后,教師取出第一道題并讀規則:“老師做動作,小朋友接下去做。”教師做動作,引導幼兒發現規律:拍一下手,跺一下腳;拍二下手,跺二下腳,并按此規律接下去做。

      2.幼兒自主選擇進入區域進行闖關活動,教師進入各區域進行有效指導。

      第二關:引導幼兒發現并按“一種圖形的數量不變,另一種圖形的數量遞增的規律”進行排序。

      (1)幼兒找卡片,教師引導幼兒看看題目上有哪些圖形,想想它們是怎樣排列的,接下去又該怎么排。

      例: □△□△△□△△△——————

      (2)幼兒動手排一排,排完后自己檢查。

      (3)幼兒互相交流自己的操作過程,教師問:你們發現了什么秘密?

      (4)師生一起歸納排列的規律并讀一讀:一種圖形的數量不變,另一種圖形的'數量遞增。

      (5)幼兒按此規律檢查自己的操作結果是否正確,不正確的進行更正。

      第三關:引導幼兒發現并按“一種圖形的數量遞減,另一種圖形的數量不變的規律進行排序”。(方法同上)

      例:□□□□□○□□□□○□□□○________________

      第四關:請小朋友自己給彩色雪花片或木珠排隊,并說出它們的排列規律。

      第五關:幼兒仔細觀察卡片,說出有多少個什么圖形不見了,然后把它補上去。

      例:(1)□○□□○□□□○————○□□□□□○

      (2)○○○○○△○○○○△○○○△——△○△

      (3)□□○○□□□_________□□□□○○○○

    大班數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幫算式寶寶搬家的過程中,學習按運算方法和得數進行分類。

      2、能迅速準確地進行8以內加減運算。

      3、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4、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5、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活動準備

      教具:算式卡片(8以內加減算式卡)分類圖一張

      學具:分類圖、加減算卡、看標記寫算式的`小雞圖

      活動過程

      一、學習游戲:

      1、碰球(7、8)

      2、開火車(8以內的加減)

      二、幫算式寶寶搬家中學習按兩個特征分類

      1、算式寶寶要搬家了,他們想請小朋友一起去幫忙。有那些算式寶寶要搬家呢?我們來看一看。(出示分類圖讀一讀)這些加法、減法算式寶寶應從哪條路上走呢?(引導幼兒講出按運算符號走)那這些算式寶寶的新家在幾號樓呢?(引導幼兒講出按得數找家)

      2、教師先示范,然后請部分幼兒練習按兩個特征分類,隨機引導、糾錯。

      三、練習活動:

      1、幫算式寶寶搬家

      2、看標記寫算式(小雞圖)

      四、講評活動:出示個別幼兒的小雞圖,集體檢查,然后帶標記讀算式、去標記讀算式。

    大班數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能根據物體的不同特征按一定的規律進行排序。

      2、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思維推理能力。

      3、鼓勵幼兒積極參與操作活動,充分體驗排序活動的樂趣。

      4、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5、樂意參與活動,體驗成功后的樂趣。

      活動準備:

      PPT課件、玩具、吸管、紐扣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話題:

      出示PPT教師:你們看圖上是什么?哦,是房子,有多少座房子呢?一起數數看,1、2、3.它們是誰的家呀?我們一起來看看,原來是小猴、小兔、小老虎的家。

      教師:天黑了,小動物們都要回家了,發現回家的路讓大灰狼給破壞了,你們愿不愿意幫它們把小路鋪好,送它們回家呢?

      二、幼兒自主探索物體簡單的排序規律,再教師講解出示PPT教師:我們一起來幫助小動物吧!可是它們對鋪的路有要求。

      小猴:你們看小猴家的路是怎么鋪的?(幼兒觀察:紅黃藍)誰愿意來幫助它?(請個別幼兒來幫忙。)小結:小猴家的路是紅黃藍。你們說它是幾種顏色?它們3個為一組,顏色各不同,我們可以用ABC來表示。

      小兔:再看看小兔家的路是怎么鋪的?誰愿意來幫助它?(請個別幼兒來幫忙。)小結:小兔家的路是三角形、正方形、正方形,它有幾個圖形,幾種圖形。三角形可以用A來表示,那兩個正方形怎么表示?同樣的圖形,可以用一種符號表示,我們可以用ABB來表示。

      小老虎:你們看小老虎家的路要怎么鋪?誰愿意來幫助它?(請個別幼兒來幫忙。)小結:小老虎的家應該是兩個三角形、兩個圓形。

      教師:小老虎家有幾個圖形?幾種圖形?你們覺得我們應該用什么符號表示?(請個別幼兒嘗試。)小結:圖中有兩個大三角形,兩個小圓形,可以用兩種符號來表示,一樣的圖形用重復的符號來表示,可以用AABB來表示。

      三、分組操作練習,按物體的不同特征進行排序。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能幫小動物們鋪出不同的路出來嗎?

      老師在桌子上放上了各種不同的.材料,請小朋友們好好想想你要選擇幾種物品排列。可以和老師排列的規律一樣,也可以自己創新,排好的小朋友等老師看完后再排列其他的。

      幼兒自由排序,請多名幼兒將操作結果進行演練并歸納小結排列規律,其他幼兒根據其特征進行操作。

      小結:不同的物體,我們可以根據它的大小、顏色、形狀、長短等進行排序。

      四、結束:

      教師: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有這樣的規律,例如:你的衣服、鞋子上,班級、家里的裝飾品上等等一些。活動后小朋友可以去找找。

      現在,請小朋友按一個男生、一個女生的順序去小便、喝水。

    大班數學教案 篇8

      一、活動目標

      1、能用不同的方法把圓形、正方形、長方形四等分。

      2、感知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二、活動準備

      《幼兒操作》:四等分圓形、正方形、長方形的手工紙若干張、剪刀、等分和不等分的圖片若干,四等分操作卡。

      三、活動過程

      1、圓形的四等分教師:小朋友們好。

      幼:老師好。

      教師:今天老師帶領大家去奇幻的圖形王國里去旅行,小朋友們想不想去呀?

      幼:想。

      教師:老師想起來圖形王國里有兩只可愛的小猴子,他們呀正在為如何把一張圓圓的餅怎樣平均分成兩份而發愁呢,小朋友們愿不愿意用我們學過的二等分的知識幫幫他們呢?

      幼:想。

      教師:那誰來試一試呢?(教師出示圓形卡片,請一位小朋友演示)教師:你真是個愿意幫助別人的好孩子,分的很公平,教師出示課件二等分小猴子動圖。現在呀,圖形王國里又來了兩只小猴子,這不,四只小猴子也為怎樣分得同樣大的餅而發愁呢,我們愿不愿意幫助他們?

      幼:愿意。

      教師:那我們就一起行動吧。

      教師:小朋友們想一想,在動手試一試,我們可以將圓形對折再對折,折完的小朋友觀察一下,你折完的四部分是不是一樣大?

      幼:一樣大。

      教師:你是怎樣檢查的呢?我們給每組的小組長發一把剪刀讓他們沿著折痕剪一剪,看看剪下來的四個圖形能不能重合。

      驗證結果:可以重合。

      教師小結:四等分就是把一個整體分成一樣大的四份。等分后的每一份的大小都是同樣大小的,而且他們都是整體的一部分。教師出示課件四等分小猴子圖片。

      2、正方形的四等分小組長分發正方形紙片,引導幼兒將正方形四等分,啟發幼兒嘗試探索不同等分方法教師:小朋友們,正方形怎樣才能分成一樣大的四份呢?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吧。引導幼兒將找到的'方法說給大家聽。找三位折的不同的小朋友分別展示。

      教師總結:正方形四等分的方法有三種,分別是:第一種對邊折再對邊折;第二種橫向對折一下在縱向對折一下;第三種是對角折再對角折。

      3、長方形的四等分首先分發長方形紙片,接下來請三位小朋友展示。

      教師小結:長方形的四等分發方法也有三種:第一種把短邊對折再把長邊對折;第二種方法是短邊對折再短邊對折;第三種是長邊對折在長邊對折。

      四、操作練習引導幼兒完成操作單《四等分》,在四等分的圖形下面()里畫"√",在不是四等分的()里畫"×"。

      教師:小朋友們,我們已將掌握了四等分的方法,接下來請大家和老師一起完成操作包好不好?

      幼兒:好。

      教師:請大家先在操作單上獨立完成,一會我們一起核對結果。

      五、活動結束小朋友們,我們已經學習了二等分,四等分,那你們想一想,會不會有六等分和八等分呢?請小朋友們在游戲的時候開動小腦筋想一想,好不好?小朋友們再見。

      活動反思:

      四等分的概念對大班下學期的幼兒來說并不是很難,但要讓幼兒真正理解具體的方法也不容易。所以在本次活動中,我們設計了不同的環節,引導幼兒通過自己動手折一折,分一分,剪一剪,再拼一拼,一步步操作探索,從而得出各種圖形的不同的分法。活動過程由易到難,循序漸進,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和操作特點。從幼兒的操作情況來看,大部分幼兒都能很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操作活動中,大膽想出各種圖形的不同分法,也能很快地掌握基本的分法。對于個別難的分法,也能在老師或同伴的提示講解下得到啟發和提升。

      整個活動讓幼兒在做做玩玩中掌握了四等分的知識,讓孩子在玩中學,在學中玩,體現了新綱要的教學理念,所以效果還是不錯的。但也發現在操作材料上準備得還不夠充分,可能是計算錯誤,另外在擺放操作材料時還要考慮得更周到,這樣活動效果可能會更加完美。

    大班數學教案 篇9

      設計意圖:不論從數學游戲的本質 ,與數學學習的關系 ,還是從數學的培養目標 ,數學教學實踐來看 ,數學游戲引入課堂是改進目前數學教學的一種有效的途徑。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水平,我們選擇了這一幼兒易于表現的事物房屋。讓幼兒通過做做、玩玩、講講的活動,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表現能力。

      活動目標:

      1、復習10以內的加減法。

      2、在游戲棋中運用簡單的加減運算,并嘗試用多種組合方式完成10以內的加減。

      3、與多人合作,有合作意識,體驗棋類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教具

      游戲毯1塊、獎勵牌1個、大小不一的房子各1座、1元2元5元的金幣若干、數字骰子和點子骰子各1個。

      2、學具

      第一層次:游戲毯1塊,獎勵牌若干、大小不一的房子若干、1元2元5元的金幣若干、數字骰子和點子骰子各1個。第二層次:游戲毯1塊,獎勵牌若干、大小不一的房子若干、1元2元5元的紙幣幣若干、數字骰子2個。第三層次:游戲毯1塊,獎勵牌若干、大小不一的房子若干、1元2元5元的紙幣幣若干、數字骰子2個。(20以內)

      活動過程:

      一、游戲情景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用語:我是一名小小建筑師,我的夢想是能幫助汶川地震災區的人們建許多許多樓房,你們能和我一起去嗎?今天,我們來玩一個“小小建筑師”的游戲棋。

      二、幼兒第一次嘗試,熟悉游戲材料。

      教師用語:老師準備了哪些材料呢?分別代表什么意思呢?請你們去看看,有什么不明白的,我們一會來討論。

      三、幼兒第二次嘗試,共同討論游戲規則。

      教師用語:這個棋的游戲規則是什么呢?請你們去玩一玩,有什么問題我們一會來討論。

      1、前進的規則:將骰子上的數字與點數相加就是走的步數,必須沿著箭頭的方向走。

      2、獎勵的規則:小榔頭是通過努力工作得到的獎勵,反面有獎勵的金額。

      3、建房子的規則:蓋的房子越大花得錢就越多。

      4、合作的'規則:汶川的重建需要更多的建筑師來建設。5人一組,按順序擲骰子,依次反復。

      5、模擬游戲場景,討論簡單的加減運算。

      例:這座房子要7塊錢,可我現在沒有7塊的銀幣,怎么辦呢?

      (引導幼兒用多種組合方式完成運算)

      例:如果我受到獎勵,可是銀行沒有零錢這么辦?

      (引導幼兒討論用減法運算算出要找多少錢)

      四、幼兒游戲,教師指導。

      1、指導幼兒按游戲棋的規則玩游戲。

      2、指導幼兒用多種組合方式完成10以內的加減運算。

      五、統計、評價。

      教師用語:游戲結束后,我們來看看每個建筑師建了多少座房子。看看誰是今天的最佳建筑師!

      為建筑師們頒發獎牌!

      活動反思

      活動中幼兒想象豐富,思維開闊。如何上好一節課對老師來說要求真的很高,我們教師不但要備知識,還要從孩子的實際出發,了解他們已有的知識儲備,努力尋找能夠激發他們學習興趣的切入點,注入自己的激情,營造寬松的學習環境,形成師生間情感與知識的積級互動,才能達到預定的最有效的教育目標。數學游戲活動有利于培養幼兒的數學興趣,有利于培養幼兒的主動探索能力和創新能力,有利于培養幼兒學習數學的積極情感。

    【大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數學教案(精選)07-24

    (經典)大班數學教案07-31

    大班數學教案[精選]07-31

    (經典)大班數學教案08-02

    大班數學教案【經典】08-04

    [精選]大班數學教案08-12

    (精選)大班數學教案08-11

    【精選】大班數學教案08-06

    [經典]大班數學教案08-07

    大班數學教案【精選】09-06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综合情人伊人久久 | 日韩字幕一中文在线综合 | 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视频三级 | 在线日韩中文自拍 |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 亚洲精品一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