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小學數學教案【推薦】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4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一位數乘二、三位數連續進位乘法的計算方法,通過加大做題的難度,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2.培養學生及時驗算的好習慣,以及認真書寫的好習慣,來提高學生的一次正確率.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準確地進行連續進位的一位數乘法計算.
教學難點
某一位上的乘積加上進上來的`數又要進位的情況是一位數乘法計算中的一個難點.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口算:
2.筆算.請三位同學板演,其他同學動筆練習.
二、教師談話:前幾節課我們學習了一位數乘二、三位數的乘法,這節課我們要在此基礎上學習難度更大一些的筆算乘法.
三、指導探索、學習新知:
1.出示例5
2.學生看圖編題:
有4盒奶粉,每盒545克,求這些奶粉共多少克?
3.由學生來列式,老師板書:
4.師:這道題同學們自已動筆試著做一做,在做題的過程中體會一下與前一節課講的有什么不同,你在做題時遇到什么困難了,一會可以互相交流.
學生試做,教師巡視.
5.匯報自學情況:
學生1:我發現今天做的豎式題是連續進位的,每乘一位都需要向前進位.而昨天的題不是連續進位.
師:你說的真對,你找到了今天的題與昨天的題的不同點,這個不同點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地方.
老師板書課題:連續進位乘法.
學生2:我在做題中遇到的困難是:每乘一位都向前進位,每乘一位都要加上進上來的數,一共用了3次乘法和2次加法,等于做了5道口算題,特別復雜.
師:你觀察得真仔細,別看一道小小的一位數乘法,這里面包含的步驟可多啦,更需要你們用耐心和細心去算.
老師板書豎式:
師:進位數字一定要寫,還要寫清楚(用紅筆描一描)
6.師:那同學們說一說與昨天學的例題有什么相同?(學生討論)
交流匯報:
生1:我覺得不論數字多大,數字多高,計算法則是一樣的.
生2補充:都是從個位乘起,并且哪一位乘得的積滿幾十就向前進幾.
7.鞏固練習,反饋調節:
老師在訂正時要強調豎式書寫時要把字寫清楚,進位數字一定要寫對位置,向十位進幾要寫在十位上,向百位進幾,要寫在百位上.
四、多層次練習
1.對比練習
(1) (2)
教師提出要求(1)(2)(3)組做第(1)組題,(2)(4)(6)組同學做第(2)組題.
學生做完后討論兩組題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相同點:2組題都是連續進位的.
不同點:兩組題中第1小題是一般的連續進位乘法,而第二小題則是乘得的積加上進來的數又要進位的乘法.)
2.改錯練習.
3.在○內填上“>”、“<”或“=”.
○402 ○1325
○600 ○1122
五、課堂
師:今天你學會了什么?有什么收獲.
生1:今天我學會了連續進位的筆算乘法.
生2:乘的方法與前面學的一樣,每乘一步都要進位,每乘一位都要加進來的數,比較復雜.
生3:今天雖然做的是筆算,可我覺得每一步都用到了口算,今后我要加強練習口算,提高計算能力.
板書設計
連續進位乘法
例5 題目
教案點評:
教學中采用自學的方法,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思考、討論、試做,教師在此基礎上精講點撥,最后方法,再配以多種形式的練習,使學生在鞏固所學知識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內容】教材第24頁整理和復習第1題及第25頁練習六1-3題。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歸納整理20以內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提高學生的綜合、概括能力。
[2、通過一圖四式的練習,使學生熟練地掌握20以內退位減法,進一步提高每個學生計算20以內退位減法的熟練程度。]
【教學重點】系統整理20以內退位減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
20以內的退位減法我們已經學完了,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復習20以內退位減法。
教師在黑板上出示20以內退位減法表,并提問:
[1、想一想20以內退位減法一共有幾道題?
2、找一找減法表中有什么規律?怎樣才能很快地記住這36道題?]
二、探索規律,匯報交流
學生小組匯報討論結果。
1、豎著看,在排列上有什么規律?
(1)每一豎行的減數都不變.
(2)每一豎行的被減數從上到下依次遞增1,這樣它們的差也依次遞增1
[引導學生得出:減數不變,被減數越大。差也越大。]
2、橫著看,在排列上有什么規律?
(1)每一橫行的被減數都不變。
[(2)每一橫行的減數從左往右依次少1,這樣它們的差也依次遞增1。]
三、掌握算法
[想一想:20以內的退位減法題,你是怎樣算的?]
四、歸納整理
[動腦筋想一想你還能發現什么有規律的排列?還能把這些卡片重新有規律的排列一下嗎?]
五、口算練習
[1、教師任指表中一題,學生以最快速度口算出答案。]
2、教師隨意指出表中一題,讓學生找出與這道題得數相同的.所有試題。
[3、針對學生容易出錯的題目重點練習。]
4、做練習六第3題。
[全班同時開始做題,教師計算時間,看誰又對又快。要求每分鐘完成8-10題。]
5、完成練習六第1題,奪紅旗比賽,培養學生計算能力。
[6、完成練習六第2題,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和熟練運用退位減法表中的規律,掌握得數相等的兩個減法算式的特點。]
六、總結并布置作業
【教學反思】
通過本課的練習,使學生在有梯度的練習中進一步理解和掌握了十幾減9的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在老師的鼓勵下,運用想加算減法,學生計算的速度有了明顯的提高。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內容:
課本第60-61頁練習五第1-10題
教學要求:
使學生進一步發展解決問題的策略,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進一步發展學生的估算能力和計算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進一步發展解決問題的策略,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教學難點:
進一步發展學生的估算能力和計算能力。
教具準備:
小黑板、掛圖
教學設計:
一.揭示課題
根據我們所學的知識,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
(板書課題)
二.解決問題練習
1.完成練習五第2題。
1)生自己看圖,完整口述題意。
2)生獨立完成。
3)集體核對。
4)生說一說解題思路。
2.完成第4題。
1)指名生自讀題。
2)生獨立完成。
3)集體核對訂正。
4)指名說解題思路。
:在解答這兩題時,我們可以從條件出發思考,也可以從問題出發。
3.完成第9題。
1)生自讀題。
2)指名說題意:女孩比左邊的男孩矮15厘米,右邊男孩比女孩高24厘米。
3)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
4)集體訂正。
5)指名說解題思路。
4.完成第10題。
1)生自讀題,獨立完成。
2)指名板演,集體核對。
3)指名說解題思路。
5.你認為在解以上這類題目時要注意什么?
:要先理解題意再確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三.估算練習
1.完成第1題。
1)生獨立完成。
2)開火車集體訂正。
2.把下面的.算式看作幾百加幾百,再估算結果。
503+192797+296498+307
1)生估計,師板書。
2)將加號改為減號,你能估計出結果嗎?
3)像這樣的減法,如何估計出結果?
3.完成第5題。
1)生獨立完成
2)集體核對。
師提醒注意“約等于”的書寫及格式。
4.完成書上第3、6、7、8題。
1)生獨立完成以上四題。
2)指名板演,集體核對。
3)小組交流討論,說各自想法。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經歷自主解決問題、學習帶小括號的三步混合運算順序的過程。
2、會進行帶小括號的三步混合運算,會解決稍復雜的應用問題。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進行有條理的思考,能表達解決問題的思路和過程。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師生活動設計意圖
一、創設情境
二、解決問題
三、混合運算
四、嘗試應用
五、課堂練習1、師生通過在公園里劃船的經歷引出問題情境。
2、讓學生讀題并觀察情境圖,了解數學信息。
1、提出要解決的數學問題,鼓勵學生嘗試解決。
3、交流解題思路和算法,鼓勵學生大膽展示自己的方法。
4、鼓勵學生嘗試列出綜合算式。
5、交流、討論寫出的綜合算式,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想的,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6、討論:為什么要加括號?使學生了解三步混合運算和兩步混運算一樣,先算括號里面的,再算括號外面的。
7、讓學生說一說運算順序,再獨立計算,然后全班交流。
學生獨立完成練習題由學生劃船的經歷引出本課內容,學生很感興趣,而且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讓學生了解情境圖中的活動作好鋪墊。
給學生創造用已有的知識解決問題的空間,使學生經歷自主解決問題的過程,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
給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做法的機會,獲得自主解決問題以及展示自我的快樂。體驗算法多樣化,考查學生能否進行有條理的思考,能否表達解決問題的思路和過程。
在分步計算的'基礎上嘗試列出綜合算式,讓學生經歷自主建構混合運算式題的過程。
交流列出的混合算式,是學生形成三步混合運算技能的過程。
在兩步混合運算知識背景下,經歷學習帶小括號的三步混合運算順序的過程,理解掌握小括號的作用和重要性。
通過說運算順序和自主計算,掌握帶括號的三步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教學反思: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11-04
小學數學教案(經典)07-20
小學數學教案[經典]07-25
[經典]小學數學教案07-22
小學數學教案【經典】08-06
(經典)小學數學教案08-24
小學數學教案(經典)08-03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