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大班數學教案

    大班數學教案

    時間:2023-08-30 09:22:18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數學教案(實用10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數學教案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大班數學教案(實用10篇)

    大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1-3的點數。

      2、能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兩組物體數量的多、少和一樣多。

      活動準備

      1、實物蘋果3個、香蕉2個、桔子2個、柿子3個。

      2、掛圖一幅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談話: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禮物,想知道是什么禮物嗎?請一名幼兒摸一摸是什么禮物?引起幼兒學習興趣。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實物水果,引導幼兒感知3以內的數,同時學習比較兩組物體數量的多、少和一樣多。

      (1)出示蘋果,教師提問:蘋果是什么顏色的?長的是什么樣子的?有什么味道?有幾個蘋果?蘋果和小朋友們比較誰多,誰少?每個小朋友想吃到蘋果我們應該怎么辦?

      (2)出示香蕉,教師提問:香蕉是什么顏色的?長的是什么樣子的?有什么味道?有幾個香蕉?蘋果和香蕉比較誰多,誰少?

      (3)出示柿子,教師提問:柿子是什么顏色的?長的.是什么樣子的?你吃過柿子嗎?有什么味道?一塊數一下,有幾個柿子?柿子和香蕉比較誰多,誰少?

      (4)出示桔子,教師提問:桔子是什么顏色的?長的是什么樣子的?有什么味道?有幾個桔子?桔子和香蕉比較一樣多嗎?柿子和蘋果比較,一樣多嗎?我們應該怎樣吃桔子?

      小結:秋天到了還有很多水果都成熟了,小朋友們要多吃水果,這樣我們會長的更帥、更漂亮,身體也會長的更棒。

      2、出示掛圖,引導幼兒感知3以內的數,進一步學習比較兩組物體數量的多、少和一樣多。

      出示掛圖,教師提問:圖上都有什么?紅花和黃花各有多少?它們一樣多嗎?樹有幾棵?氣球有幾個?樹和氣球比較一樣多嗎?氣球和紅花比較誰多,誰少?

      小結:今節課小朋友表現的真棒,學會數數了,會兩物體間比較多、少和一樣多了,現在我們放松一下吧。

      3、做游戲《拍蚊子》學說兒歌:拍蚊子,拍蚊子拍拍拍,啪。邊說兒歌邊拍手,啪幾下拍幾個蚊子,說出數字,引導幼兒拍手。

      三、活動結束:以游戲

    大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認識“+”號、“=”號,會正確認讀;學習列加法算式;在情景中讓幼兒初步理解5以內加法的實際意義

      2、培養幼兒的觀察、理解、分析、判斷能力。

      3、在情境中體驗數學游戲的樂趣,增強幼兒學習數學的信心。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

      教師演示材料:實物3個、教具梨5個、“+”號、“=”號的圖卡、1~5數字卡片、信箱4個。

      幼兒人手一個信封,信封里面有5以內的加法算式卡片、鉛筆、答題卡等。

      分組活動材料:集合圖、分合式、情境圖若干張。

      2、材料配套:教育掛圖《領域活動x科學x學習5以內數的加法》,幼兒操作材料《科學x0~10數字卡/運算符號》。

      3、知識經驗準備:掌握5的組成。

      活動過程:

      1、玩猜謎游戲,復習5以內數的組成分解。

      我準備了一個小摸箱,告訴幼兒里面裝有花片,雙手伸進去摸后,告訴幼兒摸到花片的總數和左手的花片數,讓幼兒猜右手的花片數,根據幼兒的回答,在黑板上貼出5的分合式。

      2、教師用實物口述應用題,引導幼兒理解5以內數的加法含義。

      (1)提問:老師先買了2盒彩色筆,又買了1盒彩色筆,老師一共買了幾盒彩色筆?

      小結:2盒彩色筆加上1盒彩色筆,一共有3盒彩色筆。(教師邊說邊列出“2+1=3”的算式。)

      (2)告訴幼兒:“+”叫“加號”,讀作“加上”。“+”表示把東西合并起來,東西變多了。“=”叫“等號”,讀作“等于”,“=”是表示左邊的兩個數加起來是右邊的這個數。

      (3)引導幼兒正確地讀算式“2+1=3”。

      3、引導幼兒根據教師的口述應用題列式計算。

      (1)教師邊演示教具邊口述應用題,如:紅盤子里有2個梨,黃盤子里有3個梨,兩個盤子里一共有幾個梨?

      (2)幼兒根據教師口述的應用題列出式子并運算,教師觀察幼兒列式情況。

      (3)交流分享:說一說你列的式子。兩個盤子里一共有幾個梨?

      4、出示教育掛圖《學習5以內數的加法》,引導幼兒根據圖片內容列式計算。

      (1)引導語:圖上有什么?先請一個小朋友編一道加法應用題,再請另一個小朋友到黑板上列出加法算式并計算。

      (2)每個幼兒根據教育掛圖中花的特點,用數字卡列出加法式子并運算,教師觀察幼兒列出情況。

      (3)交流分享:請說一說你列的式子。你是用什么方法算的?你怎么知道用加法算?

      5、課間操。邊拍手邊讀兒歌邊跳舞。

      “1加1等于2,2個小朋友在唱歌,1加2等于3,3個小朋友做游戲,1加3等于4,4個小朋友寫大字,1加4等于5,5個小朋友敲鑼鼓。”

      6、幼兒分組活動,鞏固5以內數的加法知識。

      (1)介紹分組材料。

      情景圖:根據情景圖的圖意列加法式子并計算。

      集合圖:根據集合圖的圖意列加法式子并計算。

      分合式:根據分合式列加法式子并計算。

      (2)幼兒操作練習,教師觀察幼兒列式及運算情況。

      (3)分享交流幼兒練習情況。

      7、數學游戲活動。

      我出示了信箱五只,上面分別插有數字1—5的卡片,放在幼兒前面的桌子上,每組的'桌子上有一只小筐,內裝有信。每人一封,并寫好幼兒的名字。我說:“小朋友們,今天,陳老師給每位小朋友寫了一封信,小朋友快來看看,信上寫的是什么?”請每位幼兒從自己的一組中拿出自己名字的信,信里有一道式題,得數是幾就投入幾號信箱。(整節活動結束后由老師檢驗。)

      8、引導幼兒對本課所學的知識進行小結。

      以提問的形式引導幼兒鞏固所學的知識。

      活動延伸:

      1、區域活動:在數學區投放分組活動的材料,供幼兒練習。

      2、家園共育:請幼兒在家里根據家里的物品編加法應用題并列式計算。

    大班數學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現在的孩子在家里有很多爸爸媽媽課余的知識指導,簡單的數字1和2幼兒基本認識,但是幼兒很難理解數量之間的關系,很多幼兒似懂非懂,我選擇了學習“1”和“2”這個活動。對于剛入園三個月的幼兒,我從他們感興趣的水果入手,在這個教學活動中,為了引起幼兒學習數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我創設了“摸一摸”的游戲、分組自選活動,從而有利于培養他們參與數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目標:

      1、會手口一致點數2以內的實物并說出總數。

      2、認讀數字“1”“2”,初步理解數字的意義。

      3、能根據實物范例、圓點卡片、數字卡片等取出相同數量的物體。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1)數字“1”“2”卡片。(2)糖果罐(罐子上貼一個或兩個糖果標記)、小籃子(籃子上貼一個或兩個圓點標記)、瓶子(瓶身貼一個或兩個圓點標記,瓶蓋上貼著1或2的數字標記),珠子和自制的糖果若干。

      2、材料配套:教育掛圖《領域活動*科學*認識*“1”和“2”》.

      活動過程:

      1、出示掛圖中的.蘋果和梨的圖片,激發幼兒的興趣。

      引導語:老師帶來了水果,看看都有什么水果?

      2、出示水果圖片,學習“1”、“2”。

      學習“1”。

      拿出一個蘋果卡片貼在黑板上,提問:“黑板上有幾個蘋果?”(引導幼兒共同說出:1個蘋果。)

      學習“2”。

      (1)拿出一個梨卡片貼在蘋果下方,提示:“黑板上有幾個梨?”(引導幼兒共同說出:1個梨。)

      (2)比較蘋果和梨的數量,引導幼兒說出:“一樣多”。

      (3)再拿出一個梨貼在第一個梨的旁邊,引導幼兒直觀感知1個梨添上1個梨是2個梨。

      (4)引導幼兒手口一致點數:現在有幾個梨?讓我們一起數一數。

      3、認讀數字“1”和“2”,初步了解數字的意義。

      認讀數字“1”。

      (1)出示數字卡片1,引導幼兒認讀,說說1像什么。

      (2)將數字貼在蘋果旁邊,讓幼兒知道1個蘋果可以用數字1表示。

      認讀數字“2”,引導幼兒認讀,說說“2”像什么。

      將數字2貼在梨旁邊,讓幼兒知道2個梨可以用數字2表示。

      4、游戲:摸一摸,這是多少?事先把積木放在盒子里,教師出示“1、2”數字卡片,讓幼兒不用眼睛看,從里面摸出相應數量的東西。

      5、分組自選活動。

      第一組:裝糖果。投放貼有糖果標志的罐子,讓幼兒根據罐子上的糖果數量,裝入相應數量的糖果。

      第二組:裝珠子。投放貼有圓點標記的小籃子,讓幼兒根據圓點數量取出相應數量的珠子放入籃子中。

      第三組:蓋瓶蓋。投放畫有一個或兩個圓點,大小相同的瓶子兩個,讓幼兒根據瓶子上的圓點,匹配貼有相應數字的瓶蓋。

      活動延伸:

      區域活動:

      1、將“裝餅干”的材料投放到數學區,讓幼兒操作練習。

      2、將“裝糖果”“裝珠子”“蓋瓶蓋”等活動材料投放到數學區,讓幼兒繼續操作。

    大班數學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接龍是中國的傳統經典優秀,我們的童年或許都有它的伴隨,也在和它的互動中朦朧的了解了數字,接受了數的對應,更為重要的是當時幼小的我們或許都沒感覺學數是痛苦的、枯燥的,反而是樂此不疲。我認為這樣一種蘊含數的概念、給予孩子快樂學數的游戲假如引入今天的幼兒園數學活動應該是適宜的,因為它符合了“生活中的數學”、“快樂學數學”……等等等等《綱要》新精神。因此我從接龍游戲入手,以接龍游戲特點為切入口,設計了這樣一次數學活動,嘗試通過了解接龍、走進接龍、設計接龍等環節幫助孩子初步感知中國傳統游戲——接龍的排序規律,并在探索簡單的推理方法中,學習制作接龍卡。

      重點:

      了解接龍游戲的規律,并能運用比較、對應的經驗合作制作接龍卡。

      難點:

      1.孩子對前后卡片的界限區分。成因是接龍卡本身有兩小部分所組成,容易會造成孩子辨別卡片上的混淆。

      2.操作中的前后推理。成因是由于幼兒的逆向思維發展尚不成熟,容易被附近一個已知數所誤導。

      解決策略:

      1.逐步化解法:借助雙色的卡片做教具,以層層遞進的方式從順向推理向逆向推理逐步過渡。

      2.資源共享法:以小組合作形式開展操作活動,能以兵兵互教的形式化解補缺的'難點,達到資源共享。

      活動目標:

      1.了解接龍游戲的規律,并能運用比較、對應的經驗合作制作接龍卡。

      2.嘗試用簡潔語言介紹和交流自己的操作結果,能運用以往的數學經驗表明意思。

      活動過程:

      第一環節:以“舞龍”引出課題。

      幼兒自由講述自己在哪里見過“龍”。

      教師目標:為學習接龍游戲做自然的銜接與鋪墊,潛意識中滲透對中國傳統的頌揚。

      第二環節:觀察并尋找接龍卡規律。

      這條“龍”是怎么接起來的?身上有哪些特點?

      教師目標:2.通過形象的圖示讓幼兒初步感知到接龍游戲的基本方法,激發參與操作的愿望。

      第三環節:分層操作:接龍和補缺

      (四類不同難易的操作材料)

      教師目標:讓不同能力孩子以不同的材料學習接龍游戲方法,體驗游戲的樂趣,并能將規律活學活用于推理之中。

      第四環節:小組合作——數物接龍卡。

      教師目標:提升接龍游戲的規律難度,促使幼兒的思維要多角度思考,多角度解決問題。

    大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注意物品的價格和數量的關系,進行10元以內的買賣游戲。

      2、能說出要買的物品與數量,學會用同樣多的錢買不同的物品。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教具:購物小超市ppt。

      2、學具:與超市里玩具相對應的圖片卡若干;1元、2元、10元的錢幣若干;購買玩具的表人手一張;骰子一組一個。

      活動過程:

      一、擲篩子游戲。

      1、介紹游戲規則。

      出示篩子:小朋友看,這是什么?(骰子)上面有什么?(點子)

      師:我們來玩擲篩子游戲,一組上的小朋友輪流,擲到數字幾你就從盤子里拿出與點子數一樣的錢,如我擲到點子4,就拿4元錢。

      2、幼兒輪流擲篩子。

      3、交流。

      師:小朋友說說你擲到數字幾,拿了幾元錢,是幾元錢和幾元錢合起來的?

      幼兒:4元錢,是兩個一元和一個兩元合起來的。

      二、10以內物品的.買賣。

      1、出示ppt。

      師:在我們小區里開了一個超市,我們一起去看看超市里有哪些物品,是多少錢呢?

      2、引導幼兒觀察圖片,說說物品的價格。

      3、6元以內的買賣游戲。

      師:剛才我們小朋友用擲篩子的方法獲得了一些錢幣,現在就用你手里的錢來超市買東西吧,你想買什么呢?

      幼兒說說自己想買的東西,并說說夠不夠,說對的把相應的物品的圖片拿走。

      4、10元以內的買賣游戲。

      師:老師給小朋友每人10元錢,你還要從盤子里拿多少錢才湊滿10元呢?請小朋友從盤子里繼續拿錢湊滿10元。

      師:現在小朋友的錢更多了,每人買一個物品,想想你可以買什么呢?

      請幼兒帶上10元錢來買東西,如果是一張整的10元,讓幼兒自己想還要找多少錢?

      三、引導幼兒學習用同樣多的錢買不同的物件 。

      1、交代游戲名稱及玩法。

      師:我們來比一比,看看誰是“購物高手”。現在老師給小朋友發一張10元錢的記錄單,我們要把10元都用完,所買東西不能超過10元,想一想可以買些什么?能買幾樣物品呢?

      師:請小朋友選擇想要買的東西,貼在記錄單里。

      2、交流。

      師:你買了幾樣,買了哪些物品,有沒有超過10元?

      幼兒介紹自己的各種購物方法。

    大班數學教案 篇6

      一、設計意圖

      大班孩子即將進入小學,學習的內容也隨之改變,認識數字是孩子學習數學的基礎,雖然對于大班的孩子來說學習單純的數字并不困難,但是此次活動不僅在于讓孩子們認識數字“4”,這在于讓孩子們從各方面了解數的意義,為此后的學習打基礎。

      二、學情分析

      大班幼兒好學好問,抽象概括能力開始發展,開始掌握認知方法,他們能根據物體的不同特征將其分類,此次活動從不同的方面著手,有利于培養孩子的認知和思考能力。

      三、活動目標

      1、認識數字“4”,知道數字“4”的實際意義;

      2、能用實物表示數字“4”;

      3、喜歡數字,對數學感興趣。

      四、活動重難點

      能根據物體的不同特性用實物表示數字。

      五、活動準備

      1、物質:帶數字的小球、有不同數字凹槽的木塊、能填充木塊的小方塊(大小、顏色不同);

      2、幼兒有數數的經驗。

      六、活動過程

      1、導入:歌曲導入(數字歌)

      師:今天老師要教小朋友們唱一首歌,小朋友們仔細聽,仔細唱。

      2、展開:

      第一,利用數字展開活動,老師給出帶數字的.小球,讓小朋友們找出其中帶有數字“4”的小球

      師:我們唱完歌了,今天的歌呢與數字有關,接下來呀,老師要和小朋友來一起找一找帶有數字“4”的小球。

      第二,老師給出帶有不同凹槽的木塊,讓小朋友找出有四個凹槽的木塊,然后再找出顏色一致的且帶有4的小方塊將其填充,

      第三,幼兒自由組合成四人一組,老師將事先準備的不同顏色,大小形狀的木塊拿出,讓小朋友將其每四個一組。

      3、結束:教師行走觀望孩子們的分組情況,同時讓孩子說出自己是如何分組的。

      七、活動延伸

      老師說數字“4”像小紅旗,讓幼兒觀察周圍的什么東西和數字“4”形狀相同。

    大班數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鞏固對幾種幾何圖形特征的認識。

      2、能按圖形的特征進行分類統計,并記錄統計結果。

      3、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4、體驗數學集體游戲的.快樂。

      5、體驗數學集體游戲的快樂。

      活動重難點:

      重點:鞏固對幾種幾何圖形特征的認識。

      難點:能按圖形的特征進行分類統計,并記錄統計結果。

      活動準備:

      PPT課件各種幾何圖形(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圓形、橢圓形、半圓形、梯形);統計表。

      活動過程:

      情景導入:“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特殊的小客人,(機器人)在他們身上藏了許多的圖形,把他們請出來吧!

      1、請幼兒觀察各種圖形,鞏固圖形的概念。

      學習統計方法:數出在機器人身上各種圖形的數量并進行分類統計結果。

      2、請幼兒按圖形的形狀特征進行統計

      3、為幼兒提供幾何圖形進行進行圖形的統計。

      (1)火車里每種圖形各有幾個。

      (2)輪船里每種圖形各有幾個。

      大班數學教案《圖形分類統計》含PPT課件

      教學反思:

      在執教的過程中缺少激情,數學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識的時候,就需要老師以自己的激情帶動孩子的學習,在今后的教學中這方面也要注意。

    大班數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復習100以內數的形成。

      2、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3、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4、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活動重難點:

      能進行20以內的加法。

      活動準備:

      加法板、紅藍定規尺、題卡。

      前經驗能進行10以內的加法。

      活動過程:

      一、走線活動:播放舒緩的走線音樂,幼兒自然進行走線活動。

      二、在線上活動:問答游戲---10的合成

      三、蒙氏數學工作內容—20以內的加法

      1、介紹活動名稱與使用教具,并將教具端放于桌上。

      2、將紅藍定規尺依次取出,按9—1的順序依次排列在加法板的左側;以同樣方法將紅色定規尺排列在右側。

      3、出示題卡:4+7=(背面寫有答案11),把題卡放在加法板上方。

      4、將藍色定規尺4排在第一行,左側與方格對齊(占用1~4的方格);再取紅色定規尺7,排在藍色定規尺的后面(占用5~11的方格)。此時紅色定規尺的右端對著數字11。

      5、教師把著數字11說:“4加上7等于11。”并數一下加法板上的刻度,看是否正確,再將題目卡翻過來,確認自己的計算結果。

      6、對照后,請幼兒將結果“11”寫在題卡上,再將定規尺放回原來的位置。

      7、教師出示另一張題卡,請幼兒自己獨立計算。

      8、幼兒自己繼續進行練習,直至不愿繼續為止,收好教具與工作毯。

      四、幼兒自由工作、教師指導。

      活動延伸:

      請幼兒相互配合進行出題做題。

      活動反思:

      20以內的進位加法,探究進位加法的算理是一個難點,我覺得學生有必要通過討論來互相交流想法,獲得新知。為了避免一些學生只當聽眾,我要求每個人先自己動手,在思考出一種方法后,再與小組的其他成員進行交流,這樣既給了他們獨立思考的時間又分享了其他同學的經驗。

      學生在進行“湊十法”的`演算時,同時找到了拆大數和拆小數兩種方法,基于這種情況,為鼓勵學生的積極思維,我忽略了課本上“看大數,拆小數”的計算方法,而是對兩種拆數方法都給予了肯定。并請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從而體現了學生的自主性。而對于這樣選擇式的教學,我在練習設計時也多次采用,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獲得了不錯的效果。

      這節課總體來說達到了既定的教學目標,形式多樣的練習題以及課堂氣氛較好。但是作為教師如何將先進的教學理念帶進課堂,讓學生真正意義上的得到發展,是我們需要不斷探究和努力的方向。“以學生發展為本”,“從學生實際出發”,作為教師,我將不斷努力和探索,以取得更大的進步。

    大班數學教案 篇9

      目標

      1、通過軸承各個零件認識10以內的單、雙數,引導幼兒理解單、雙數的實際意義。

      2、幼兒在不斷操作嘗試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快樂,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3、發展幼兒對數的辨別能力和快速反應能力。

      準備:

      各種型號的軸承若干,鋼球零件若干,記錄紙過程:

      1、導入:教師出示數字寶寶,3、7、6告訴幼兒數字寶寶想和我們大家玩找朋友的游戲,游戲要求請與數字同等數量的幼兒玩找朋友游戲,大家唱完歌曲之后要兩兩小朋友擁抱在一起。讓幼兒去發現規律,3、7個小朋友兩兩小朋友擁抱總有一個單的,6個小朋友兩兩擁抱就都可以找到好朋友。

      2、引出班級的鋼球寶寶也想和數字寶寶們玩這個找朋友的游戲,請幼兒幫忙。

      教師講述操作方法:拿與數字相等的鋼球寶寶,讓他們兩兩找好朋友,都找到好朋友的在記錄紙上用一種方法記錄,有一個沒有找到好朋友的用另外一種方法記錄。

      3、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4、教師操作點評,讓幼兒先說鋼球寶寶兩兩找好朋友都找到好朋友所對應的數字寶寶是雙數,然后讓幼兒說兩兩找好朋友總有一個找不到好朋友所對應的數字寶寶是單數。在講評時教師刻意把10以內的雙數和單數分開來擺放,同時引出單雙數的概念:像這種數字寶寶所對應的事物兩兩找好朋友都能找到好朋友的數字我們給它起一個好聽的名字就叫雙數,像這種數字寶寶所對應的事物兩兩找好朋友總有一個是單著的我們就叫它單數。

      5、在幼兒認識了單雙數,了解了單雙數的基礎上,讓幼兒找找代表不同數量軸承的數字寶寶是單數還是雙數,并找找身體以及教室內上的`單雙數,并讓幼兒一一進行驗證,在驗證的過程中讓幼兒更進一步了解單雙數的意義。

      6、讓幼兒從凳子下拿出準備好的數字卡片,讓幼兒說說自己拿的數字寶寶是幾?是單數還是雙數?如果幼兒錯了,教師可以當場與其他幼兒一起進行驗證。

      7、與幼兒玩反應游戲,在進行單雙數練習的同時鍛煉幼兒的反應能力。

      8、讓幼兒自己總結10以內那些數是單數,那些是雙數。

      9、結束:師:你們知道10以內的單雙數,那我們班小朋友的數量是單數還是雙數你們知道嗎?讓幼兒先猜測,然后讓幼兒在區角活動時運用老師教的驗證單雙數的方法去驗證一下。

    大班數學教案 篇10

      設計意圖:

      在日常教學中發現,將數學知識滲透到日常生活中以及教學形式、操作材料的適當改變能給枯燥的數學游戲活動帶來勃勃生機。為此,我設計了這節以帶幼兒去參加生日餐會為主線的數學游戲活動,其中還融入了孩子們喜歡的動畫片人物"美羊羊"。從而引導幼兒通過多種形式的探索,真正感知6以內的序數的概念。

      活動目標:

      1、學習6以內序數,理解序數的含義,會用序數詞"第幾"來表示6以內物體的排列順序。

      2、能清楚表述序列的順序。

      3、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4、培養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學習從不同方向(從左-右、從右-左、從上-下、從下到上)確定物體的排列位置。

      2、難點:嘗試用完整的語言描述物體排列的位置。

      活動方法:

      游戲法、講解法、引導法。

      活動準備:

      1、ppt課件

      2、操作材料:6種寫有數字1-6的食物卡片,操作紙人手一份

      3、"生日歌"音樂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一)情境導入,破譯羊村大門密碼數字1-6。

      1、"今天是羊村美羊羊小姐的生日,她要邀請小動物們去她家聚餐,小朋友想不想也一起去看看啊?"

      2、"要進入森林,得先把羊村大門打開,我們來試試。(按門鈴)哎呀,怎么打不開?原來羊村的大門上有一把五彩鎖,里面藏著許多數字寶寶,小朋友只要猜出數字寶寶,就可以打開這把五彩鎖了,桔黃色后面藏著誰呢?小朋友猜的對不對?看一看。以此類推,出示數字寶寶,(1、2、3、4、5、6)。羊村大門打開了,歡迎小朋友的到來。"

      (二)以 "羊羊的生日餐會"活動,學習6以內的序數。

      1、出示ppt小動物圖片,引導幼兒觀察。

      提問:"有那些小動物接受了羊羊小姐的`邀請,準備去去她家呢?""羊羊小姐邀請了幾個小動物呀?一起來數。"引導幼兒說一說從左往右和從右往左數 "xx小動物排在第x個"。

      教師小結:我們數第幾第幾要看是從哪邊數起,紅旗在哪邊,我們就從紅旗的那邊往后數,開始數的那一個叫第一。

      2、到羊村超市選購食物。

      出示裝有食物的貨架,"今天小動物要帶上自己最愛吃的食物去聚餐,小朋友看一看,它們要買的最愛吃的食物在第幾層"?

      交流討論:為什么買同樣的東西會得出不同的結論?

      引導幼兒認識貨架有高有低,可以從上往下數,也可以從下往上數。

      教師小結:序數可以從不同的方向數,從不同的方向數得出的結論會不同。

      (三)尋找羊羊的家。

      出示四幢樓房,讓幼兒找一找羊羊住在第幾幢樓房的第幾層。

      "小動物們高高興興去羊羊家了,這里有四幢樓房,美羊羊在哪里呢?我們一起來幫忙喊一下。"(美羊羊)"她的家在第幾幢第幾層?"小結:小朋友真聰明,我們數房子樓層的時候是從下往上數的,不可以從上往下數。

      二、幼兒操作幫助小動物用序數方式將食物依箭頭方向從左往右或從右往左裝盤。

      "小動物們終于找到羊羊家了,他們要把好吃的東西裝進盤子,你們能不能幫幫忙?紅旗在前面就從前面開始往后排,紅旗在后面就從后面開始往前排,一定要按照順序排。"幼兒回桌子旁操作。

      三、評價活動

      放"生日歌"幼兒端著完成得作品回到椅子上坐好。

      "這個小朋友排的對嗎?""小動物們可以過一個快樂的生日餐會了,我們一起祝美羊羊小姐生日快樂

      活動反思:

      從活動的設計到教學的過程,這個活動基本上都能做到層層遞進,第一、第二個環節是對樓房的層數和第幾間復習鞏固,第三個環節是聯系坐標認識樓房的層數以及第幾間。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孩子也很感興趣,能用較完整的語言描述各個樓房的層數、第幾間。但在最后一個環節出示一棟樓房,并標明樓房的層數、第幾間的坐標,讓孩子自己獨立看坐標寫出各個小朋友所住的樓層及第幾間時,有個別孩子把樓層的層數與第幾間的先后順序搞亂,通過集體介紹環節,幫助幼兒改正。

      小百科:餐,中國漢字,讀作:cān,是形聲字,從食殘聲,本義為吃飯,《說文》,“餐,吞也”,《廣雅》,“餐,食也”,《方言》注,“晝飯為餐,晚飯為飧”。引申出三餐、餐飲等。

    【大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數學教案(精選)07-24

    (精選)大班數學教案07-30

    (經典)大班數學教案07-31

    大班數學教案[精選]07-31

    大班數學教案(精選)07-20

    大班數學教案07-20

    大班數學教案(經典)07-28

    【經典】大班數學教案07-29

    大班數學教案[經典]07-21

    大班快樂數學教案04-02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国产欧美91 | 日本一二三区性视频 | 日韩国产欧美亚洲一区不卡 | 日本亚洲欧美在线视观看 | 亚洲欧美综合国产精品一区看三级 | 亚洲欧美久久精品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