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9篇(合集)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教案 篇1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認識“楷、瞞、懊”3個字,語文教案-小抄寫員。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皮膚、簽條、縮短、脾氣、名冊、呵欠、咳嗽、原諒。
2.初讀課文,理清文章的脈落。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了解文章的作者。
1.齊讀課題,質疑、解疑。
什么是抄寫員?本文說的小抄寫員是誰?
。ǔ瓕憜T指照著原文抄寫的人。本文中的小抄寫員指的是敘利奧。)
2.了解本文的作者。
課文選自《愛的教育》一書。作者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1866年參加意大利反對奧地利統(tǒng)治的民族解放戰(zhàn)爭,后來曾加入意大利社會黨。所寫的日記體小說《愛的教育》描寫學生生活,帶有感傷情調,其他作品有《公共馬車》、《工人女教師》。
二、初讀課文,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按要求讀課文。
。1)讀準字音。
。2)畫出不理解的詞語,利用查字典和聯(lián)系上下文的辦法進行自學。
(3)認識生字,掌握字形。
2.指名讀課文。
。1)理解課文中的詞語。
一味:單純地、一個勁兒地。
迸出:指由內而外地、突然地、不能抑制地發(fā)出。
瞟:斜著眼睛看。
懊悔:做錯了事或說錯了話,心里后悔不該這樣。
啜泣:抽噎,抽抽嗒嗒地哭。
自作自受:自己做錯了事,自己承受不好的結果。
三、再讀課文,理清文章的脈絡。
1.與同桌合作讀書,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小敘利奧為了幫助父親養(yǎng)活一家人,瞞著父親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堅持抄寫簽條,雖然被父親誤解、冷淡,依然堅持著。)
2.圍繞著敘利奧幫助父親抄簽條這件事,課文寫了哪幾部分的內容?請你劃分出本文的段落層次。
3.學生匯報。
課文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敘利奧要幫父親抄簽條,父親不同意。(1—4自然段。)
第二部分:敘利奧瞞著父親抄寫簽條。(5—24自然段。)
第三部分:父親了解了事情的真相。(25—30自然段。)
四、分組分部分熟讀課文。
五、布置作業(yè)
1.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2.認真書寫本課的生字新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敘利奧關心體貼父母,主動為父親分憂解難的美德,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語文教案-小抄寫員》。
2.領悟作者通過人物的心理活動展示人物思想品質的表達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整體感知
1.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后請你說一說:你覺得敘利奧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呢?
2.學生自讀課文。
3.討論交流,鼓勵學生發(fā)表各自的見解。
。w諒父母、愛家人的孩子。)
二、帶著問題讀課文
你是從哪兒體會出來的?請你畫出體會最深的語句,體會后出聲地讀出來。
三、突出重點內容,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1.敘利奧三次受到父親的責罵、誤解都沒有怨言,仍堅持幫父親抄簽條。
抓重點句體會,尤其是心理活動的描寫。
句子①
敘利奧雖然不說什么,心里很快活。他想:“爸爸不知道我在替他寫,還以為自己沒有老呢。好!就這樣做下去吧!”從“心里很快活”體會出他默默幫父親工作,看到成果,他很高興。“就這樣做下去吧!”說明他要幫父親抄下去的決心很大。
句子②
每天晚上到了十二點,敘利奧就起來工作。
從“每天十二點”體會到為了幫助父親,他是可以克服一切困難的。
句子③
敘利奧出世以來第一次挨罵,心里很難受……敘利奧重新振作起來,心里暗暗對自己說:“唉,還是繼續(xù)做下去。白天多用點功,夜里仍舊工作吧!”
從“心里很難受,繼續(xù)做下去,仍舊工作”去體會。敘利奧長這么大,第一次受到父親的責罵,心里真是很難受,可看到父親和一家人高興的樣子,他堅定了繼續(xù)做下去的決心。
句子④
敘利奧一聲不響地受著責備,忍住了就要流出來的眼淚,心里卻很歡喜。
從這句話中我們能體會到他怕父親知道,就不會讓他做了,所以他沒有告訴父親。
句子⑤
“啊,不是這樣!您不要這樣說,爸爸!”敘利奧含著眼淚懇求說。他真想把經過的一切說個明白,可是話到了嘴邊又咽了下去,心里反復說:“哎呀,不能說,還是一直瞞著下去,幫爸爸做事吧。學校的功課是非學好不可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幫助父親養(yǎng)活一家人,稍微減輕父親的疲勞。對,這樣做對!”
從“懇求”體會出敘利奧的心里非常難受,委屈。
從“更重要,對,這樣做對!”體會到敘利奧把幫助爸爸做事,減輕父親的疲勞看成是最重要的事情,而且心中還十分肯定自己的做法是對的。說明他很體諒父親的辛苦。
句子⑥
又過了兩個月,敘利奧繼續(xù)夜夜工作,白天疲倦不堪;父親見了兒子,仍舊動怒。最傷心的是父親對兒子漸漸冷淡了……敘利奧看到這個樣子,傷心得不得了。
從“夜夜”體會到敘利奧這樣工作,對于一個孩子來說是難以忍受的。
從這句話中我們還能體會到父親的冷淡,使他傷心到了極點,可為了幫父親,他仍舊沒有為自己辯解。
句子⑦
可是一到十二點鐘,這個決心不知不覺又動搖了,好像睡著不起來,就是逃避了自己的責任,偷用了家里的兩角錢一樣。于是他忍不住仍舊爬起來。
追問:敘利奧為什么要偷偷地做?不告訴父親呢?
(因為父親無論如何也不會答應!安灰。你應該用功讀書,功課是你的大事情,就是一個鐘頭,我也不愿意占用你的時間!案赣H很愛敘利奧,如果敘利奧告訴了父親,父親不會讓他做的,他也就幫不了父親了。)
3.敘利奧是在什么情況下幫助父親工作的?
家里的生活很清苦。一家人的生活全壓在父親的肩膀上。他白天在鐵路上工作,晚上又從別處接了文件來抄寫。工作很辛苦,父親常常訴苦:“我的眼睛似乎壞起來了。這樣的夜工,會縮短我的壽命呢!”
敘利奧心疼父親,想為他分擔一些。
4.事情的結果怎么樣呢?請你認真讀25—30自然段,想象一下當時的情景。
(父親知道了真相,心中充滿了愧疚,也充滿了對兒子無盡的愛。)
四、總結,體會文章中所表達的情感。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的】
。、認識9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场⑹箤W生有關愛他人,關愛環(huán)境的愿望。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課文朗讀錄音、繪畫用品。
【教學時數】
兩課時。
【課時內容目標】
使學生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有關愛他人、關愛環(huán)境的愿望。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
。薄⑿∨笥褌,你們聽過《神筆馬良》的故事嗎?誰能給大家簡單地講一講?
。病ⅠR良得到了他夢寐以求的神筆,為窮人做了很多好事,假如你有一支馬良的神筆,你會做些什么呢?(請同學們自由談一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薄W生自由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
。病⒊鍪菊n件,認讀生字,檢查認讀情況,并鼓勵學生尋找自己最喜歡的`方法識記生字。
3、開火車讀課文,檢查朗讀情況,師生正音。
4、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假如有一支神筆,詩中的小朋友要實現哪些愿望?(引導學生用我用馬良的神筆為──畫。說話,師隨機板書、板畫)
三、細讀課文,感悟語言、感情朗讀
。、小組自學:
課文用三個小節(jié)寫了小作者的三個愿望,你最喜歡他的哪一個愿望,把它讀給組內的同學聽,并說一說為什么喜歡它?
2、指名匯報小組自學結果,師加以適當的引導:
⑴ 你最喜歡哪一小節(jié),為什么?
⑵ 你認為這一小節(jié)中哪些詞、哪些句子用的最好?為什么?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指名讀,師相機指導。
、 比較感悟句子:
我要給小樹畫個太陽,讓小樹也能成長。
我要給窗前的小樹畫一個紅紅的太陽,讓小樹在冬天也能快活的成長。
你喜歡哪個句子?為什么?
我要給小鳥畫許多谷粒。
我要給樹上的小鳥畫許多好吃的谷粒。
(同上。)
3、總體朗讀指導:
、 假如我有一支馬良的神筆。這句話在這首詩中出現了四次,朗讀時怎樣處理?
、 畫一個紅紅的太陽畫許多好吃的谷粒畫一雙好腿。這三處感情有什么不同?假如你是小樹,小鳥、西西,你怎么讀這三個句子?(指導學生分別讀出興奮──喜悅──沉重的語氣。)
⑶ 比賽讀,師生評價,讓學生在邊聽邊評中提高朗讀水平。
⑷ 創(chuàng)設情境誦讀課文。(閉眼想象與課文有關的畫面,或者用筆畫出這些畫面。)
三、指導背誦,積累語言
選你最喜歡的一節(jié)背誦下來。
找自己的好朋友,競賽背。
四、擴展活動
假如你有一支馬良的神筆,你會畫些什么呢?拿起你手中的筆畫一畫吧。我們來為課文再寫一小節(jié)好嗎?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的10個生字,理解生字新詞。
2、了解演講的特點,明白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問”,培養(yǎng)學生不斷激勵和鞭策自己的好習慣。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說出第一問的內容。
2、能聯(lián)系實際說說這一問的重要性。
教學過程:
一、板題、交流資料、聽范讀
1、板書解疑,陶校長(交流資料)
原名文睿,后改名陶行知。安徽翕縣人,近代教育家,曉莊學校,山海工學團,生活教育理論,教學經驗,小先生制,育才學校,“公德”和“私德”。
2、聽演講(錄音范讀)
小結:演講就是在群眾集會或重大會議上就某個主題說明道理、發(fā)表見解的說話方式。
二、了解演講知識,引入課文
1、談演講的特點
。1) 真實性(貼近生活,講真話)
(2) 鼓動性(激烈感情,感召力)
。3) 禮儀性(稱呼、交流、有祝語)
2、文中陶校長怎樣注意這三點的`,自讀(1)通讀正音(2)劃標題
三、檢查初讀理思路
1、出示生字詞正音。
2、按四部分抽個別讀,點評后四人小組分別讀,并解疑。
3、交流分段知大意
。1)陶校長的演講主要講了什么?
。2)是分哪兒幾個方面來談這個問題的?
(3)填充概括段意
(4)開門見山提出了( )
(5)分別要求學生從( )、()、()、()四方面問問自己有沒有( ),( )了多少,并講了這樣問的( )。
(6)總結全文,希望學生養(yǎng)成( )的好習慣,爭取在( )取得( )。
4、引讀全文
5、質疑留疑
四、學字詞
1、討論書寫要點。
2、歸類寫字:左右結構:演、鍛、穩(wěn)
3、比較組詞
陶 ( )煉( )彼( )
葡 ( )練( )履( )
4、完成習字冊。
5、抄寫詞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說出陶校長的后幾問分別包括那些意思?
2.能運用學法進行自學。
一、復習課文大意,相機板書
健康、學問、工作、道德
二、教學第一問
1、作者為什么要先問身體有沒有進步?(默讀圈畫中的詞句)
2、交流導讀卡片:健康第一健康是生命之本 健康堡壘
3、再讀體會關聯(lián)詞的作用(填空比較,談重要性)
因為……有了……才有……,否則……將
4、怎樣才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抓住兩個“離不開”,導讀)
5、三讀本段(引讀)理清層次:先問什么?再問為什么這樣問?最后提出什么希望?
三、教學第二問、第三問、第四問
1、默讀圈畫方法同上
2、交流討論,學生為主
(1)問什么?
。2)為什么要這樣問?(自己的學問有沒有進步)
(3)怎樣才能使自己的學問有進步?
3、點撥關鍵處
。1)公德——公共道德,觀念
。2)私德——私人生活上所表現的道德品質
(3)真人——真誠不虛偽的人
四、以讀比感悟,深化傾吐
1、各組派一代表讀(同內容的挑戰(zhàn)讀,點評有層次)
2、男女生各派代表讀,并談談陶校長為什么要作這篇演講?體現了他怎樣的感情?
3、填空總結
陶校長希望同學們從小樹立( ),筑起( ),學習上認準( ),刻苦鉆研;工作上要培養(yǎng)(),認真負責地做好(),要學做()。這樣就可以()。
他的演講言真意切,使我們感受到老一輩教育家對學生的( )。
4、激情齊讀出這種關懷、愛護和演講的語氣。
5、傾吐練習
A、《陶校長的演講》讀后感
B、《我也要每天四問》
C、陶校長,您聽我說……
五、作業(yè):填空(課后4)
板書設計:
陶校長的演講
身體有沒有進步? 生命之本
每天四問 學問有沒有進步? 前進源泉
工作有沒有進步? 打牢基礎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先搜索各種各樣的紙,剪成你喜歡的圖形。
2、和同學們交流有關紙的知識。先在小組講,然后在全班交流。
教學重難點:
課內學習和課外活動緊密結合,學以致用。
教具準備:
各種各樣的紙,剪成各種圖形。
教學過程:
一請同學們自由發(fā)言,自己用什么樣的紙剪成什么樣圖形,為什么喜歡這樣的圖形
學生發(fā)言。
教師:好,發(fā)揮你們的聰明才智,剪出新穎的、奇特的圖形。
二誰知道有關紙的什么知識和大家說話(出示各種紙)
學生發(fā)言。
教師:同學們搜集來的有關紙的.知識真不少。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只要你留心觀察,就能發(fā)現各種各樣的紙。如:印人民幣的紙叫水印紙。這種紙不同于其他的紙,造紙時經過特殊的處理,上面就帶有暗花。又如:包水果用的紙箱,也叫再生紙。她屬于廢品回收再利用造出來的紙。
三怎樣布置好《紙的世界》的壁報呢?請同學們大膽想象,說說自己的設計
語文教案 篇5
一、學生說圖片內容。
畫出電器或者電子產品。運用多媒體,從學生的日常生活談起,讓學生能夠主動參與活動,明白我們的生活離不開電。
二、安全用電我能行
1.電,如果安全使用,會給我們帶來很多的便捷;如果使用不當,會帶來很多的危險。
2. 播放 (教材第41頁上的內容) ,他們的做法對嗎?為什么?
(1) 小組討論辨析,集體交流反饋。
〔2 ) 教師相機小結。
潮濕的'手不能觸碰電源開關一一水能導電。
不能在高壓電線下放風箏一一風箏碰到高壓電線容易引起觸電。
不能玩電器開關、插座、接□等,不要用手或其他東西觸碰正在工作的電器,防止觸電,防止造成傷害。
打雷時,不能看電視、用手機、玩電腦等一一雷電能產生強大的電流,損壞電器,引發(fā)火災或人員觸電。
3.在日常生活中,你認為還有哪些行為容易導致觸電,正確的做法是什么?
4.一旦發(fā)現有人觸電,不能用手拉救(手能導電) ,而應及時切斷電源或者用木棍拔開人的身體(木棍是絕緣體,不導電) 。1.學生猜謎語。
2.小組交流,集體反饋。
3.練習讀兒歌。
本環(huán)節(jié)根據教材提供的四種用電行為組織學生辨析交流,反思自身的用電行為,指導學生安全用電,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三、分享收獲
1.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2.教師總結:電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許多多的方便,我們的生活離不開電,但電也會給人類帶來災難。我們要安全用電,節(jié)約用電,防止觸電。學生談談收獲。
板書設計8.不玩火 防觸電
安全用電我能行
作業(yè)設計向爸爸媽媽宣傳如何安全用電的知識
教學反思
語文教案 篇6
一、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學會本課12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7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憑借對課文的朗讀感悟,知道事物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lián)系,破壞這個聯(lián)系,破壞生態(tài)平衡將會給環(huán)境帶來無法想象的災難。
二、教學重點
憑借對課文的朗讀感悟,知道事物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lián)系,破壞這個聯(lián)系,破壞生態(tài)平衡將會給環(huán)境帶來無法想象的災難。
三、教學難點
知道事物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lián)系,破壞這個聯(lián)系,破壞生態(tài)平衡將會給環(huán)境帶來無法想象的災難。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題導入
今天老師就和同學們一起看看狼和鹿之間發(fā)生了什么樣的故事?
出示課題——18《狼和鹿》,齊讀課題。
師:下面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二、初讀感知,檢查預習
1、
出示字詞,學生認讀
重點:多音字
dī
pō
提
泊
2.小組內識記
3、教師小結:生字朋友都已經累了,回到課文中去了,在課文中,你還認識它們嗎?我來考考你們。
4、指名讀。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
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狼和鹿》。首先讓我們一起走進狼和鹿曾經生活過的凱巴伯森林。
二、精度課文(感受森林變化)
1、這就是狼和鹿曾經生活過的凱巴勃森林,看了圖片,誰來說說凱巴伯森林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課文中是如何描寫凱巴伯森林的?請同學們輕聲地讀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把描寫森林的句子用直線畫起來。
2、指名讀:“一百多年前,凱巴伯森林一片蔥綠,生機勃勃!
師:“生機勃勃”什么意思?
讀好這個詞。把它放入句子中再讀讀。
讀得真不錯。
要求小組讀讀(點小組的名字)
3、師:這就是100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郁郁蔥蔥,生機勃勃。經過25年后,凱巴伯森林卻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找到再次描寫凱巴伯森林的句子,用波浪線畫出來。
指名讀:“整個森林像著了火一樣,綠色在消退,枯黃在蔓延!
讀著這句話,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哪些景象?讀到這些,你們有什么疑惑嗎?
三、深入探究(感受狼與鹿的變化)
(一)狼的變化
1、同一座森林,25年間為什么會發(fā)生如此大的變化?請同學們讀讀課文,找到原因。
點撥:原來,狼被大量捕殺是森林前后變化的導火線。為什么要捕殺狼呢?誰能用書中的話回答?指名說。
“但鹿群的后面,常常跟著貪婪而兇殘的狼,它們總是在尋找機會對鹿下毒手!
讓我們再看看書上插圖,它們瞪大著眼睛,四處張望,時不時提防狼的暗算。原來生活在這生機勃勃的森林里,除了快樂,還要時刻提防,真希望把這群狼消滅掉。鹿這樣想,人們也這樣想,于是他們拿起了槍,請小聲讀第二自然段,看看當地居民是怎樣捕殺狼的?從這段文字里,你能讀懂什么?
交流:捕殺數量之多情景殘忍。心情如何?重點指導朗讀。(師:看著一條條生命倒在槍口下,你們感到憤怒嗎?憤怒的同學站起來表達你心中的感受。
師:看著一條條生命倒在血泊之中,你們難過,悲傷嗎?讓我們用悲傷,難過的語氣讀一下這段話。)
3、鹿沒有了狼和其他天敵的威脅,凱巴伯森林一時間成了鹿的——自由王國。凱巴伯森林真的永遠成了人們心中鹿的自由王國了嗎?
(二)鹿的變化
1、鹿發(fā)生了什么變化?我請個同學來讀讀讀第三小節(jié),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鹿在數量上有哪些變化?
(板書:四千
十萬
八千)
2、為什么在數量上會有這么大的變化?請同學們再放聲讀一讀想一想。
3、師:原來是饑餓和疾病奪去了鹿的生命。誰能讀好這段話?
師:讓我們通過朗讀再來感受一下鹿群的變化,男、女、齊讀。
四、對照感悟
1、課文讀到這里,想想狼被捕殺前后,凱巴伯森林發(fā)生了哪些巨大的變化?
師:狼一只跟著一只倒在血泊中,美麗的森林隨之被破壞,活潑可愛的鹿也陸續(xù)死去,留下一片蒼涼和慘淡。這是多么令人心痛的悲!
2、這一切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自由讀課文最后一段思考。
狼功臣行為和鹿的禍首行為是人們事先的愿望嗎?是人們做夢也沒想到。
點撥: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彼此關系緊密。就像狼、鹿和凱巴伯森林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一樣,它們之間構成了一條條互相依存的鏈條,人們把它叫做生物鏈。生物鏈一旦被破壞,后果就不堪設想,終會釀成無法挽回的悲劇。
3、師:昔日郁郁蔥蔥生機勃勃的凱巴伯大森林鬧的如此悲涼,到底誰才是真正的罪魁禍首呢?
師:同學們說的都有道理,正如同學們所說:生物間有一種平衡關系,就像一架天平,一頭是狼,一頭是鹿,如果沒有外界干擾,它們始終保持平衡,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生態(tài)平衡。(板畫天平;板書生態(tài)平衡)
如果一旦某一方遭到人為的破壞,就像狼被無止盡地殺死,天平必將傾斜甚至是倒塌,必將帶來無法想象的災難!独呛吐埂愤@篇課文就是一幕慘痛的悲劇!這無疑給人類敲響了“保護生態(tài)平衡”的警鐘。ò鍟罕Wo)
5、“保護生態(tài)平衡”齊讀,請同學們把這六個字永遠記在心中!
五、作業(yè)
小組內制作手抄報關于環(huán)境保護、動物保護、生態(tài)平衡的都可以。
語文教案 篇7
一、教學要求:
1、自主學習課文,感知并讀懂課文,理解詞句,體會思想感情。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具體的語言材料,學習選擇哪些讀書方法和怎樣略讀。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師要抓住精彩之處引導、點撥,把文章中所交給的讀書方法通過討論總結出來
第一課時
一、揭題,審題
1.揭示課題。
2.審題:(1)什么叫“精讀”?什么叫“略讀”?
。2)你通常會采用什么方法?
二、指導自讀課文輕聲自讀課文
要求:(1)要有一定的速度;
。2)弄清這篇課文寫了哪幾方面,主要寫哪幾件事?
。3)在自己認為最有收獲的句子下面作記號。
1.組織交流。
2.指名分節(jié)讀課文,要求:讀通、讀順課文,注意正確、流利。
3.指名分段朗讀課文,思考:哪些句子讓你受益匪淺?為什么?
4.相機出示句子,指導理解:
。1)俗話說的“一目十行”,就是指這種走馬觀花式的快速閱讀方法。
提問:A“一目十行”失什么意思?
B走馬觀花是什么樣的?
c你這樣讀過哪些文章?有什么幫助
D這樣的方法給了你什么好處?
(2)通過略讀,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知道一篇文章或一本書的基本內容,從而確定它是否須要精讀,或哪些地方須要精讀。
提問:A這句話你同意嗎?
B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
c這個“須要”是指什么?為什么這里用的是“須要”而不是“需要”?
5、齊讀課文,體會。
三、小結
1.小結:在這篇課文中,你最喜歡哪種方法?為什么?
2.提問:你們身邊有這樣的例子嗎?
布置作業(yè):(1)熟讀課文;(2)寫一篇讀后感。(3)完成練習冊。
語文教案 篇8
一、目標導引:
1、借助注釋和詞典讀懂這篇課文,熟讀成誦。
2、了解文章記敘的內容,體會作者純真的童心和想像奇特、視小為大的童趣。
3、認識觀察、聯(lián)想以及想像三者之間的關系,從而指導自己的作文實踐。
二、自主預習:
1、閱讀《幼時記趣》課下注釋(1),了解作家作品。
2、朗讀課文,注意節(jié)奏停頓,并且給易錯字標清字音。
稚( )藐( ) 項為之強( ) 怡( )然 唳 ( ) 凹凸( ) 壑( ) 龐( ) 哈蟆( )
3、對照注釋并借助工具書,疏通文意。
三、合作探究:
1、本文圍繞著污物外之趣記敘了哪幾件趣事?
2、物外之趣反映了作者總洋的.童心童趣?
3、用自己的話歸納本文的內容。
4、本文在結構上和語言上有何特點?試從文中舉例說明其特點。
四、導撥提煉:
1、朗讀(學生評價、比賽、老師指導)
2、討論并明確文言文詞語的特點。
有些句中詞語的順序與現代文有所不同,翻譯成現代漢語時,必須適當變動,以符合現代漢語規(guī)范。可以用幾個詞簡言之:
補——增補適當的內容。如:
調——調換詞語的位置。如:
連——連成符合現代漢語規(guī)范的一句話
3、自主試翻譯課文的第1——4段,小組交流并指出翻譯中的問題,集體訂正。
。ㄗ⒁狻搬尅、“補” 、“調”、“連”的具體運用)
強調以下幾個句子。
(1)、 補 使與臺齊 實為“使之與臺齊”。
(2)、 以……為…… 把……當作……
。3)、見二蟲斗草間 見二蟲斗于草間 原句省略了“于”字
驅之別院 驅之于別院
。4)、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 為……所…… 表被動
五、反饋提煉:
1、積累成語
從文中概括出三個成語,并解釋
①
、
、
3、翻譯下列句子。
、傩闹,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
②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
③神游其中,怡然自樂
、苌穸,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六、檢測反饋:
你在童年時有類似之趣嗎? 你認為總樣才能成為一個有情趣的人? 學習本文,你獲得哪些啟示?
七、教后記:
語文教案 篇9
《花的學!肥且皇變(yōu)美而富有童趣的詩歌,節(jié)選自泰戈爾《新月集》。作者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展開了豐富的想象。以兒童的眼光描繪了花孩子們的美麗、活潑、調皮。這首詩共有四節(jié),詩歌的語言和所描繪的情境很能調動學生相關的情感體驗,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對學習內容產生親近感。
一、教學效果
本節(jié)課圍繞著教學目標,我取得了以下一些效果:
1、畫出“花的學!薄_@篇課文語句優(yōu)美,景色很美,畫面感很強,為此我讓學生在課前把“花的學校”根據自己的認知,用畫筆畫下來。這樣使學生對課文的導讀扎實有效。
2、直觀教學,擴展想象空間。這堂課,我利用多媒體,采用看圖、看錄像、課堂表演等多種手段,來豐富學生的表象儲備,讓學生仔細觀察,大膽想象,以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想象能力。如“各色鮮艷的花,想一想花兒們當時在想什么?說什么?會有什么樣的表情?”引導學生放飛想象,自由描述。再如,教師預先用手機錄制的課間校園小視頻,看錄像:“想一想,在花兒學校里還會發(fā)生哪些有趣的事?說一說,寫一寫?凑l想得奇妙,寫得美妙!弊寣W生演一演,自己會怎么想。促使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親近感,通過多方位、多種形式、多種感官參與感知等途徑,在學生頭腦中建立正確而豐富的表象。
3、放飛想象,說寫結合。教學三、四、五自然段,鼓勵學生想象并講一講,花兒們被老師罰站的'故事。想一想:誰是它們的老師?老師為什么要罰站?花兒們的學校是什么樣的?可以引導學生解決最開始提出的問題。學生可以大膽想象,把自己想象成一朵迎春花、喇叭花……然后說一說,寫一寫,小練筆,看誰想得奇妙,寫得美妙。使學生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審美的樂趣,從而培養(yǎng)語文素養(yǎng)。
二、成功之處
聯(lián)系生活想象畫面。在教學第二自然段時,我和學生邊讀邊想象畫面,讓學生走進文本。在本段中我是抓住重點詞語聯(lián)系生活來想象的。首先確定重點詞語是“跳舞、狂歡”,然后我把自己當成那些花——如果讓我狂歡,我該怎么做,同學們怎么做?再想想:花在風雨交加的情境中是什么樣的?這樣學生就會理解花兒的活潑、可愛、向上,體會到童趣。
三、不足之處
回顧本課教學,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三年級學生讀泰戈爾的文章,難度較大,要細細地品讀,才能讀懂。詩人總能把平常的事物寫得那么清新自然,猶如雨后新鮮的空氣,沁人心脾。但是學生會產生許多新奇的問題,如:“他們的老師是誰”?“綠葉在狂風里簌簌地響”句子中,既然是“狂風”又怎么是“簌簌”地響。作為教師,在備課中未能把這些作為教學預案去充分準備。
四、改進措施
針對以上情況,制定以下改進措施:
1、加強備課,進一步熟悉三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把教學預案做詳實,可操作。
2、學生在課前畫的“花的學校”,在課文研讀結束以后,可以讓學生再次畫“花的學!保褍煞嬤M行對比。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1-05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將心比心教案08-26
語文《秋游》教案08-25
語文《夾竹桃》教案09-26
語文蠟燭教案08-26
語文荷花教案09-02
小學語文的教案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