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大班數學教案

    大班數學教案

    時間:2023-08-27 12:36:05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數學教案精品[8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數學教案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數學教案精品[8篇]

    大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了解一些數字排序的知識,學習對給定的3個數字進行不同的排列組合。

      2、感知數字在生活中的運用,體驗數字的不同組合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教具:PPT,數卡;

      學具:、筆和白紙。

      活動過程:

      一、出示ppt,引出課題。

      1、出示兩輛相同款汽車圖片

      (1)提問:今天老師帶來兩輛車子的照片,你能找出兩輛汽車的不同嗎?

      (2)小結:看車牌號碼,每一輛汽車都有屬于自己的車牌號碼。它就像車子的身份證一樣。

      二、學習排列,掌握方法

      (一)學習三個數字的排列過渡:小朋友都知道車牌號上有數字,不同的數字會組成不同的車牌號,今天老師也帶來了車牌上的三個數字(1、2、3)給你這三個數字,請你調換他們的位置排列出不同組合,看你能排列幾個不同組合?

      1、操作:請幼兒來說一說,教師記錄(示范操作123)

      2、小結:警察叔叔不允許有重復的,不然就不知道是誰闖紅燈了,現在,老師把重復的拿掉,我們來看看用1、2、3三個數排列出來一共有6組,它們是123、132、213、231、312、321

      3、提示:小朋友看老師把這些組合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了一下,你發現了什么規律了嗎?

      4、小結:其實,老師有個好辦法,我們可以把1當開頭,排出以1開頭的組合按順序有123、132;再以2為開頭,按順序有213和231;然后從3開頭,按順序有312、321。固定開頭數字,把后面數字交換位置。這樣的話,大家看起來又清楚又明白。

      (二)操作練習,鞏固知識過渡:不知道小朋友有沒有學會這個好方法呢?接下來,老師要給每個小朋友送去一輛小汽車,但是老師要用這車牌號碼考考你們。

      1、要求:老師這兒還有三個不同的數字,請你用這三個數字用我們先固定開頭的方法排列出它們所有的組合,請5個小朋友上來試一試。下面的小朋友可以看看他們排得對不對,有沒有重復或遺漏。

      2、講評:我們一起來看看小朋友有沒有用上這個好辦法全部把它寫出來。

      3、小結:很多小朋友都很厲害,都能排出六種不同的組合,沒有排出來的小朋友現在明白了嗎?

      (三)幼兒操作、教師指導過渡:今天老師給每個小朋友都送去了一輛車,可是這個車沒有車牌號,想請小朋友幫忙制作一個。

      1、要求:請小朋友用老師紙上給你的三個數字排列一下,看能排幾組,有的老師已經寫了數字提示了小朋友,每個數字在組合里都要用一次但不能重復或換數字。請你們來試試。

      2、教師指導,并拍照片,請另一位老師輸入電腦。

      3、將電腦中的作業照片進行講評。

      4、小結:大多數小朋友都把它寫出來了,小朋友也學會了這個好方法,既快又清楚。

      三、圖片展示、數字運用

      1、ppt展示介紹提問: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用到數字,請你回去再找一找好嗎?

      2、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有趣的數字組合,數字在我們的生活中運用很多,不同的地方出現的數字代表的'意思也不一樣,下次請小朋友來聊一聊生活中數字的用處。

      活動反思:

      本次教案是“一課三議”后的最后定案,本次活動上下來解決了先前提出的“重點問題”,可是依然存在了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

      活動過程清晰流暢,環節層層遞進。但在重點問題:3位數字排列的規律上我沒有真正的講解清楚,導致后面的4位數字有一大部分孩子沒有真的弄清楚這種規律和學會排列的方法。數學活動講究讓孩子自己去觀察——發現——思考——總結,而我恰恰忽略了孩子本身的主體性,一味的主導孩子根據教師的流程來學習,輕視了孩子的“學”,在小結規律時,我的語言缺少規范性和嚴謹性和科學性,而這些是數學活動中必不可少的。活動中,教師只注重集體,忽略了與個別孩子的交流,在很多細小環節的處理上還不是很恰當,值得在以后的活動中慢慢改進。

    大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20以數的認識和10個一數再接著數的計數方法。

      2.20以內以10為加數的加法。

      活動準備:

      1.1~20的數字卡片各一張。

      2.走迷宮的圖紙一張(大)。

      3.畫有櫻桃的圖片20張(見活動內容)。

      4.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20以內數的認識和20以內家的數序。

      (1)請幼兒順唱和逆唱1~20的數。

      (2)操作游戲:“擺卡片。”

      ①交代游戲要求。

      教師:這里有1~20的卡片,老師不小心把順序弄亂了,想請你們幫忙整理一下,按1~20的順序或20~1的順序排成一排,誰愿意來幫老師這個忙呢?

      ②幼兒操作,教師巡視。

      ③幼兒展示操作結果,集體驗證答案。

      (3)游戲:“走迷宮”。

      ①交代游戲要求。

      教師:瞧,這里有一張去朵迷宮圖,小鴿子要按1~20的順序才能飛出云朵找到媽媽,誰愿意來幫幫它呢?

      ②幼兒操作,教師巡視。

      ③幼兒展示操作結果,集體驗證答案。

      (提示:給不同層次的幼兒提供展示的機會。)

      2.觀察圖片,20以內以10為加數的加法。

      (1)看第一張圖片,數一數,每個盤子里有幾個櫻桃?(10個。)盤子外有幾顆櫻桃?盤子里的.櫻桃和盤子外面的櫻桃合在一起是多少?你是怎么知道的?(點數或開加法算式。)如果用列算式的方式,應該用加法還是減法呢?誰愿意來列出算式并計算出答案呢?

      (2)教師依次請幼兒看第二到第二十張圖片,列出算式并算出答案。(圖片依次排在左邊,算式依次排在后面。)引導幼兒觀察出,每個盤子里都有10顆櫻桃,從上到下盤子外面的櫻桃數量每次遞增1顆,算式里前面一個加數都是10,后面一個加數每次遞增1,等號后面的得數也是每次遞增1。11就是把10后面的0換成1,12就是肥10后面的0換成2……20就是2后面加個0.

      3.操作幼兒用書,完成上面的練習。

      (1)請幼兒打開幼兒用書頁面,教師交代題意。

      (2)幼兒操作,教師巡視。

      (3)幼兒互相檢查操作結果。

    大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正確感知10以內的數量。

      2.能用標記和數字記錄活動室玩具的數量。

      3.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1.人手一張統計表、一支筆、一本幼兒活動材料。

      2.選擇l―10種班級中新增加的玩具(每種玩具的數量在10以內)。

      活動過程

      1.觀察活動室玩具。

      ――開學了,我們的玩具有什么變化?多了哪些新玩具?

      ―――請幼兒講述自己觀察的結果,引導幼兒發現升上大班后班級物品、玩具的變化情況。

      2.觀察記錄表格。

      ――統計表上有些什么?它們表示什么意思?

      ――討論:怎樣在表格中對班級的物品、玩具進行記錄?

      3.探索記錄方法。

      ――請幼兒選擇班級中的一種物品進行統計,并在表格中記錄其數量。

      ――展示個別幼兒的記錄結果,了解各種不同的記錄方法。

      ――幼兒按自己的方法進行統計玩具的活動,記錄每種玩具的數量。

      4.展示記錄結果。

      ――鼓勵同伴之間相互交流記錄的結果,感知物品玩具的變化,學習不同的記錄方式。

      ――引導幼兒繼續關注活動室中其他的變化。

      活動反思

      數學不是符號的游戲,而是人們對現實生活的經驗總結。大班幼兒的活動與數學的聯系更加密集,它常常出現在幼兒的身邊,源于幼兒的生活。孩子們升入大班后,活動室發生了很多的變化,其中玩具的變化是最明顯的.。在本次《活動室的玩具多》的教學活動中正是通過孩子們的自主觀察、集體討論,采用自主記錄、集中交流、小組討論記錄、作業等不同的方式,讓幼兒正確感知10以內的數量,了解不同玩具的數量能夠采用不同的方式進行有效記錄。

    大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參與超市購買游戲,通過解決購買中“一共用去多少錢?”或“還剩下多少錢”的問題,掌握10以內的加減運算。

      2、喜歡數學活動,體驗數學在生活中的用處。

      活動準備:

      1、課件《文具小超市》。

      2、布置場景“文具小超市”,在架子上擺放各種文具,貼上1-10元的價格標簽。(標簽在課件“打印材料”中)

      3、自制錢幣若干:1元、5元、10元.(課件“打印材料”中)

      活動過程:

      一、欣賞圖片。

      1、教師播放課件【圖片欣賞】,請幼兒欣賞。

      提問:畫面中有什么?這些文具都是用來做什么的?

      2、我們馬上就要成為小學生了,在上小學之前,我們要為自己準備一些文具。今天老師要請你們去文具小超市購買兩件自己喜歡的文具!

      二、游戲:挑選文具,運用加法理解“一共用去多少錢”.

      1、教師播放課件【挑選文具】,請幼兒參與課件游戲。

      2、玩法:隨意挑選兩樣文具(加起來價格不超過10元),點擊“完成”按鈕并通過加法計算出“一共用去多少錢?”

      3.教師小結:要知道“一共用了多少錢“,可以用加法,將兩件文具所需的金額數相加,所得的總數就是“一共用去的錢”。

      4、教師播放課件【挑選文具】,請幼兒參與課件游戲。

      5、玩法:隨意挑選兩樣文具(加起來價格不超過10元),點擊“完成”按鈕并通過加法計算出“一共用去多少錢?”

      6.教師小結:要知道“一共用了多少錢“,可以用加法,將兩件文具所需的金額數相加,所得的總數就是“一共用去的錢”。

      三、第一次實物購買游戲,幫助幼兒掌握10以內的加法。

      1、介紹課前布置好的“文具小超市”,出示若干商品,引導幼兒學會看價格牌(1-10元)。

      (價格標簽在課前粘貼好,在課件“打印材料”中)

      2、介紹玩法:請每個幼兒進入超市,自由選購兩件文具。

      3、幼兒自主購買。

      4、計算所需錢幣。

      ①每位小朋友都購買了自己喜歡的兩件文具,你們知道自己“一共用去了多少錢嗎”?請幼兒說說自己用了多少錢。收銀處結賬。可設立兩個收銀處,由兩位老師當“營業員”,給幼兒找錢。

      2、幼兒自主購買。

      3、計算剩下的.錢

      ①你們都非常順利地買回來文具,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還剩多少錢”。

      請幼兒自由講述購買和找錢的過程,看看手里還省下多少錢。

      ②請每個幼兒說說是怎樣運用減法計算自己“還剩多少錢”。

      活動延伸:

      1、將“文具超市”設置在班級區域,請幼兒在自發游戲中繼續游戲。

      2、提供課件【加加減減】,請幼兒用手中的數字卡進行9和10 的加減法。

      3、請幼兒與父母同去超市購買商品,可請家長規定購買金額,請幼兒自行挑選商品。

    大班數學教案 篇5

      設計背景

      那天不輕易地發現有個小朋友手中拿著撕成兩半的五角面值的人民幣,我問他去哪得,他說某某小朋友說不要了,撕了扔地上,他撿來玩的,大班的小朋友,難道對錢沒有概念嗎?

      活動目標

      1、認識常見人民幣面值及特征。

      2、知道人民幣的用途及一些意義。

      3、了解簡單的錢幣兌換關系,并學習簡單的粘補技巧。

      重點難點

      認識人民幣面值,人民幣的兌換關系。

      活動準備

      1、各種面值人民幣。

      2、一些日常用品及價格單。

      活動過程

      一、了解人民幣

      1、出示人民幣,教師:這個是什么?有什么用呢 ?

      2、教師:對,是錢,錢是一種拿來交易的東西,比如用來買玩具啊,買生日蛋糕啊,或者請別人干活要給錢給別人啊。我們中國制造出來的錢叫人民幣。

      二、認識不同面值的人民幣

      1、在黑板上展示不同面值的人民幣給幼兒觀看,請幼兒仔細觀察有何不同。

      2、請個別幼兒說說自己的發現。

      3、教師糾正、肯定幼兒的說法。

      4、簡單告知幼兒人民幣的基本貨幣單位是圓角分。

      三、人民幣的兌換

      1、出示2角的人民幣,請幼兒說說可以兌換成幾張1角的人民幣。

      2、出示5角的人民幣,請幼兒想想看可以換成幾張1角的人民幣?幾張1角和2角的'人民幣?

      3、……

      延伸活動

      1、粘補殘缺的“人民幣”。

      2、角色游戲:購物。

      教學反思

      1、教學活動準備充分,所用的真幣是幼兒生活中熟悉的,對幼兒很有吸引力。他們興趣高,都樂于表現自己的想法、看法和做法,比如告訴幼兒人民幣不能撕毀,這是犯法的,幼兒都很認真的和老師一起把撕爛的錢幣粘補好。通過給幼兒自己認真觀察,給他們了解可以通過顏色、數字的不同,認識到不同面值的人民幣。

      2、大班幼兒對數字有一定的概念,在此基礎上,完全可以展開“兌換”這一環節,我從簡單的2角兌換1角到5角兌換2角和1角,一步步引導幼兒掌握了簡單的兌換關系

      3、老師適時把自己當成幼兒,既是活動的主導者,又是活動的參與者,幼兒在平等的氛圍中和老師打成一片。

      4、本次活動整個過程幼兒很活躍,超乎我本人想象中,以為會是枯燥的一節課,但很好的完成了教學目標,在今后的教學中,不僅要了解教材,更加要去了解幼兒。

      5、如果再上這節課,我會在此基礎上,加入故事情節,愛聽故事是孩子的天性,通過故事讓幼兒更深地了解人民幣,并提升他們的愛國情懷。

    大班數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并找出上下兩幅圖中8個不同之處。

      2、鞏固按一定順序和區域進行觀察的方法和習慣。

      3、樂于和大家分享自己找不同的經驗。

      4、了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5、培養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活動準備:

      1、展示圖片。

      2、幼兒用書、教學掛圖60—52。

      活動過程:

      1、簡單的找不同,為后面復雜找不同積累經驗。

      2、通過找不同,鞏固幼兒按一定順序和區域進行觀察的方法和習慣。

      (1)打開幼兒用書頁面,請找出上下兩幅圖中8個不同之處,全出來并說一說哪里不同?

      (2)觀察室,請按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的順序,再一個區域一個區域的觀察,不要這邊看一下,那邊看一下,那樣找得慢而且容易遺漏。

      (3)幼兒操作,教師巡視,并提醒幼兒找到或完全找出來后不要說出答案,以免干擾同伴答題。

      (4)幼兒互相檢查操作結果,并糾正。

      (5)集體驗證答案。

      3、請幼兒互相分享找不同的經驗。

      (1)你是怎么很快找到答案的`?出處你的技巧是什么?

      (2)找不同時,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3)你覺得誰的方法比較好?為什么?

      (4)你想學習誰?為什么?

      教師小結:

      并表揚今天表現積極或其他方面取得進步的幼兒。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教學活動,讓我了解了孩子對數學都很薄弱,為了能夠使他們對數學感興趣,我準備在以后的數學活動中多加游戲,做到讓幼兒在玩中樂、玩中學的目的。真正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不斷提升幼兒的自主探究能力。

    大班數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學習將收集的種子分類,排列,并做記錄。

      2、積極探索,分析討論,感知物體的大小、數量與排列長短的關系。

      3、培養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養成愛探索、勤動腦及良好的操作習慣。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份種子(南瓜子、葵瓜子、西瓜子各十顆)。

      2、 紙板;大書4本、小書五本。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師:看看桌上有什么?幼:南瓜子、葵瓜子、西瓜子。師: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什么?幼:種子。

      2、 第一次探索活動:感知數量相同,大小不一的種子,排列長短不一樣。

      (1)講解操作要領。師:現在請你們做件事,給這些種子分分家(出示圖一)。請你們猜猜第一條線上排什么?為什么?幼:南瓜子,因為有南瓜子標記。師:那第二、第三條線呢?幼:葵瓜子、西瓜子。師:排隊的時候要從黑線開始,一個靠著一個,讓它們站在線上。三個全排完了,不要收,數一數,把數字記到后面的格子中。

      (2) 幼兒操作,用種子在紙板上排隊。

      (3)請幼兒講述排列結果。師:南瓜子有幾顆?(幼:十顆),葵瓜子有幾顆(幼:十顆),西瓜子呢?(幼:十顆)它們都是十顆啊?那它們排的隊伍一樣長嗎?(幼:不一樣)

      (4)討論為什么都是十顆,隊伍不一樣長呢?幼兒A:因為西瓜子小,所以排得最短。幼B:因為南瓜子大,所以排得最長。幼C:因為葵瓜子不大也不小,所以排的隊伍不長也不短。

      (5)老師小結:相同數量的種子,顆粒越小,排列越短,顆粒越大,排列越長。

      3、第二次探索活動:感知大小不一的種子,排列長短相同時,數量不同。

      (1)請幼兒把紙板翻過來,觀察另一面。師:看看紙板上有什么?幼:種子標記,線。師:這三條線怎么樣?幼:一樣長。

      (2) 設疑、引導幼兒思考。師:如果在這三條一樣長的線上排隊,想想,它們用的數量會不會一樣多?幼A:一樣,幼B:不一樣。

      (3) 交代探索要求,幼兒操作。師:請你們用不同的種子分別在三條一樣長的線上排列,看看它們用的數量到底會不會一樣多呢?

      (4) 講述操作結果。幼A:不一樣多。幼B:西瓜子用得最多, 南瓜子最少。

      (5)討論“為什么排一樣長的隊伍時,西瓜子用得最多,南瓜子用得最少呢?”

      (6) 小結:隊伍一樣長時,小種子用得多,大種子用得少。

      4、 結合生活實際,進一步感知大小、數量與排列長短的關系。

      (1)師手拿大書、小書。

      提問a:如果用相同數量的大書和小書排隊,誰的隊伍長,誰的隊伍短,為什么?幼:小書小,排的隊伍短;大書大,排的隊伍長。

      提問b:讓它們排一樣長的.隊伍,大書和小書誰用得多?為什么?幼:隊伍一樣長時,大書用得少;小書用得多。

      (2)游戲《過小橋》。

      師:老師和幼兒一起走獨木橋從起點處腳跟對腳尖走到終點線,數數你用了幾步?(師生游戲)師:為什么老師用的步子小,你們用的多呢?(老師腳大,用的步子少;幼兒腳小,用的步子多)

      5、游戲結束。

      師:小朋友們今天學得都很認真,也很愛動腦筋,現在我們一起去玩《過小橋》的游戲吧!

      活動反思:

      在這個活動中,孩子們通過自己動手操作來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積極性和主動性得到了很大的發揮。特別是孫海昕,以前上公開課總會“出狀況”,這會兒喜歡動手的他可謂是“如魚得水”,操作起來一絲不茍,小腦筋也動得特別快。在得到我的肯定與贊許后表現也越來越棒了。

      在活動中孩子們用自己的語言來解釋他們的發現,同樣非常精彩。當我在指導過程中問起一組幼兒:“為什么都是10顆,隊伍不一樣長呢?”周俊杰搶先回答:“因為南瓜子很胖,他的隊伍就排得很長。”呂晨曦大笑:“就象周俊杰一樣胖!”宋佳洪接著說:“就是,10個周俊杰排的隊就比10個呂晨曦排得長。”看來,孩子們已經會活學活用了。

      這次活動雖然我考慮到了材料的準備,選取的種子也是南瓜子最大,西瓜子最小,但是在幼兒操作過后,我發現情況并不是我預想的一樣,有的幼兒把南瓜子豎著排隊,把葵瓜子橫著排隊,結果發現葵瓜子排的隊比南瓜子長。講評的時候,我沒有把這個現象拿出來討論,只是在幼兒操作中幫他們重新排了一下,個別指導了一下。

      觀察實錄:

      宋佳洪是個既聰明又調皮的孩子,還有就是比較粗心,只要老師布置什么,他總能很快完成,今天也不例外。今天我們在數學活動中進行種子排隊的游戲,在整個活動中,我注意到宋佳洪的動作十分迅速,他一會兒就給種子排好了隊,并走到我面前向我炫耀“老師,我已經好了”。我仔細一看,發現其中他給葵瓜子排隊沒有都排上去,但線已排滿了。我示意他自己重新檢查一遍,這回他又仔細地進行了比對,發現自己沒有讓葵瓜子一個靠一個站在線上,因此又返回座位上重新操作。

      教師分析:對于大班上學期的孩子來說,實物排隊是個常見的游戲,這次的排隊游戲一共有二個層次,第一層:給數量一樣多的種子排隊。第二層:在一樣長的線上給種子排隊。今天進行的操作活動,我特意準備了三種大小不一的種子,主要是考考孩子的眼力,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和比較能力。今天宋佳洪的這種情況并不是只有他才出現,在平時的活動中,我一定要好好培養孩子們的觀察能力,使他們變得認真、仔細。

    大班數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感受、體驗"事情發生時間的先后"順序,積極表達對時間先后的想法。

      2、體會在時間流逝的過程中,會發生不一樣的事情。

      3、增強時間意識,鍛煉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教學掛圖

      活動過程:

      1、出示掛圖,導入情景。

      教師:今天,老師請來了兩位小客人,你們看看。他們是誰?

      2、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回答相應關于時間順序的問題。

      (1)請幼兒按照畫面說一說兔寶寶是怎么畫畫的。

      教師:寶寶兔在做什么事情?小朋友在畫畫時要做哪些事情?寶寶兔應該怎樣畫火車?

      (2)請幼兒觀察右邊的圖畫,并說一說嘟嘟牛在做什么。

      教師:嘟嘟牛仔干什么?請你看看這是幾點?鐘的指針現在指向了哪些數字?你能為嘟嘟牛的生活排列出正確的順序嗎?(引導幼兒用先--然后--再--最后的方式進行簡單陳述)

      3、分發幼兒用書,教師引導幼兒自主完成練習。

      (1)分發幼兒用書教師:請小朋友輕輕的搬起自己的小椅子坐到桌子旁邊來。

      (2)指導幼兒閱讀幼兒用書第4頁上半部分的'圖畫,請幼兒逐一觀察和回答每一幅畫面上畫的是什么。

      教師:你看到了什么?大樹是怎么生長的?請你按照從先到后的順序,用筆在畫面上寫好"1,2,3,4"。

      (3)請幼兒自主閱讀幼兒用書第4也下半部分的圖畫,幼兒自主完成練習。

      教師:請你觀察畫上面有什么,同樣請你照從先到后的順序,用筆在畫面上寫好"1,2,3,4"。

      4、檢閱操作手冊完成情況,結束活動。

    【大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優秀數學教案02-04

    大班數學教案06-27

    大班數學教案07-20

    (經典)大班數學教案07-31

    大班數學教案[精選]07-31

    大班數學教案(經典)08-19

    大班數學教案(經典)07-28

    【經典】大班數學教案07-29

    [經典]大班數學教案08-07

    【精選】大班數學教案08-06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日本精品不卡中文AⅤ | 亚洲精品成a人在线观看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日韩欧美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 日韩精品秘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 一级国产片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