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案(常用8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數學教案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學會利用7、8、9的乘法口訣進行求商。
2、能比較熟練地進行除法求商。
3、進一步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和運用除法計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會提出除法應用題的問題,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口算練習:我們來開一列特別快列車來計算出他們得數吧﹗
93 84 86 255 306
183 59 44 62 78
2、根據乘法寫出兩個除法算式。47=28
68=48
79=63
3、將下列口訣補充完整要。
二七( ) 六九( )
( )八五十六 六八( )
( )八三十二 九九( )
( )九四十五 ( )七二十一
二、合作探究
1、談話引入:你們最喜歡過什么節日?是啊,六一兒童節快到了。小朋友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忙著布置自己的`教室呢!
請你仔細觀察主題圖,說說圖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從圖上你可以了解哪些數學信息?
2、小組探究: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3、解決問題:
a、他們做了56面小旗,掛成8行,平均每行掛幾面?
學生列式:568=
用什么方法求商?你是怎樣想的?
要是掛成7行呢?
b、做了49顆星,平均分給7個小組每個小組分多少?
c、帶來了27個氣球,每9個擺一行,可以擺幾行?
獨立完成,學生匯報。
學生歸納概括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的一般方法。
三、鞏固練習:
1、做一做:
74= 82= 96=
284= 162= 546=
287= 168= 549=
2、數學書練習題吹泡泡:
(1)小八戒吹出了這么多的泡泡太美麗了,你會用口訣把這些泡泡上的題目算出來嗎?
(2)開火車計算。
3、小兔子過河:把同學分三大組,看哪個組的小兔子先到達對岸?先到達的獎勵一顆星。
4、小鳥回家:
(1)學生獨立計算
(2)連線
(3)匯報每一題計算時所使用到的口訣。
5、拓展題:
( )( )=7
( )( )=8
( )( )=9
四、課堂總結:
在今天的學習中我們不僅解決了數學問題,而且還進一步熟練了用乘法口訣來求商。在以后的除法中只要大家能夠熟記口訣,就能很快算出除法的商了。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相應的補充題,練習十五的10---14題。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掌握簡單應用題和復合應用題第類型及解題步驟和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
2、經歷交流、討論、練習等學習過程,發展應用意識,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方法。
3、發展應用意識,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方法,愿意對數學問題進行討論,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解決問題的主要步驟,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方法。
教學難點:
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說說解決問題的主要步驟。
2、我們學過的解決問題有哪些類型?(出示課題)
二、解決問題類型
1、簡單應用題的類型
簡單應用題:指一步計算解答的應用題
2、復合應用題的類型
復合應用題:是用兩步或兩步以上計算來解答的應用題。
(1)歸一問題
此類應用題中暗含著單一量不變,文字敘述中多帶有類似照這樣計算的字樣,其解題的關鍵是從已知的`一種對應量中求出單一量(即歸一),再以它為標準,根據題目要求算出所求量。
例如:一臺拖拉機2.5小時耕地2公頃,照這樣,這臺拖拉機耕完4.8公頃的地需多少小時?
學生獨立完成后交流。
(2)歸總問題
此類題中暗含總量不變,即乘積不變。其解題的關鍵是先求出總數(即歸總),再根據總數算出所求量。
例如:一批貨物,每箱裝36件,需要40只箱子。如果每箱多裝9件,可以節省幾只箱子?
學生獨立完成后交流。
(3)行程問題
根據速度、時間和路之間的關系,計算相向、相背或同向運動的問題,稱為行程問題。其基本的數量關系式為
速度時間=路程。路程速度=時間,路程時間=速度。
①相遇問題,即同時相向而行并相遇(或同時背向而行)
速度和(相遇)時間=總路程。
②追及問題,即同時同向而行,速度慢的在前,速度快的在后
速度追及時間=路程差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56人,其中男生35人,女生21人,學生的聽課習慣已初步養成,并班上同學思想比較要求上進,有部分學生學習態度端正學習能力強,學習有方法,學習興趣濃厚;另一部分學生表現為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態度不端正,作業經常拖拉甚至不做。從去年的學習表現看,學生的計算的方法與質量有待進一步訓練與提高。故在新學期里,我們在此方面要多下苦功,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培養更多的四化建設的新型人才而奮斗。
二、教材分析和教學目標
(一)數與代數
1.第二單元“百分數的應用”。學生將在這個單元的學習中,在具體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幾”或“減少百分之幾”的意義,加深對百分數意義的理解;能利用百分數的有關知識或運用方程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感受百分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2.第四單元“比的認識”。學生將在這個單元的學習中,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比的過程,理解比的意義及其與除法、分數的關系;在實際情境中,體會化簡比的必要性,會運用商不變的性質和分數的基本性質化簡比;能運用比的意義,解決按照一定的比進行分配的實際問題,進一步體會比的意義,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二)空間與圖形
1.第一單元“圓”。學生將在這個單元的學習中,結合生活實際,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圓及圓的對稱性,認識到同一個圓中半徑、直徑、半徑和直徑的關系,體會圓的本質特征及圓心和半徑的作用,會用圓規畫圓;結合具體情境,通過動手實驗、拼擺操作等實踐活動,探索并掌握圓的周長和面積的計算方法,體會“化曲為直”的思想;結合欣賞與繪制圖案的過程,體會圓在圖案設計中的應用,能用圓規設計簡單的圖案,感受圖案的美,發展想象力和創造力;通過觀察、操作、想象、圖案設計等活動,發展空間觀念;結合具體的情境,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能用圓的知識來解釋生活中的簡單現象,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結合圓周率發展歷史的閱讀,體會人類對數學知識的不斷探索過程,感受數學文化的魅力,激發民族自豪感,形成對數學的積極情感。
2.第三單元“圖形的變換”。學生將在這個單元的學習中,通過觀察、操作、想象,經歷一個簡單圖形經過平移或旋轉制作復雜圖形的過程,能有條理地表達圖形的平移或旋轉的變換過程,發展空間觀念;經歷運用平移、旋轉或作軸對稱圖形進行圖案設計的過程,能靈活運用平移、旋轉和軸對稱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結合欣賞和設計美麗的圖案,感受圖形世界的神奇。
3.第六單元“觀察物體”。學生將在這個單元的學習中,能正確辨認從不同方向(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立體圖形(5個小正方體組合)的形狀,并畫出草圖;能根據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平面圖形還原立體圖形(5個正方體組合),進一步體會從三個方向觀察就可以確定立體圖形的形狀;能根據給定的兩個方向觀察到的平面圖形的形狀,確定搭成這個立體圖形所需要的正方體的數量范圍;經歷分別將眼睛、視線與觀察的范圍抽象為點、線、區域的過程,感受觀察范圍隨觀察點、觀察角度的變化而改變,能利用所學的知識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象。
(三)統計與概率
第七單元“統計”。學生將在這個單元的學習中,通過投球游戲、兩城市降水量等實例,認識復式條形統計圖和復式折線統計圖,感受復式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的特點;能根據需要選擇復式條形統計圖、復式折線統計圖有效地表示數據;能讀懂簡單的復式統計圖,根據統計結果做出簡單的判斷和預測,與同伴進行交流。
(四)綜合應用
本冊教材安排了三個大的專題性的活動,即“數學與體育”、“生活中的數”,旨在促使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某一生活領域的實際問題。教材還安排了“看圖找關系”的專題,旨在使學生體會圖能直觀、清晰、簡捷地刻畫關系。同時,還在其他具體內容的學習中,安排了某些綜合運用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活動。學生在從事這些活動中,將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獲得一些初步的數學活動經驗和方法,發展解決問題和運用數學進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數學知識間的相互聯系,體會數學的作用;在與同伴合作和交流的過程中,發展數學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
(五)整理與復習
教材安排了兩個整理與復習。整理與復習改變單純做題的模式,注重發展學生自我反思的意識。每個整理與復習都分成三部分:對所學內容的整理,提出數學問題并嘗試解答一些練習題目。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6869頁例題,第70頁想想做做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幾個相同的數相加又可以用乘法計算的學習過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義,初步體會乘法和加法之間的聯系與區別。
2.能正確地寫、讀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會通過加法算出乘式的積。
3.使學生在初步認識乘法的學習過程中,逐步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責任感。
教學重難點:
在理解幾個相同的數連加的基礎上認識幾個幾相加,從而理解乘法的意義。
教學準備:
課件、每人15個圓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春天到了,天氣真好!瞧!小動物們三三倆倆的來到了小河邊,在草地上覓食、玩耍。
師:草地上有哪些小動物?
(小白兔和小雞)
二、看圖、操作列加法算式,歸納發現幾個幾相加
1、觀察例1,初步感知幾個幾
(1)師:數一數,一共有多少只小白兔? 6只。
師:你是怎樣數的?(2個2個地數,2個2個圈出)
師:算式怎么列?
板書:2+2+2=6(只)
師:仔細觀察這道算式,你發現了什么?加數都相同。
師:加數都是幾?
師:讓我們一起來數一數算式里有幾個2。(師生齊數)
師:3個2加在一起也可以說是3個2相加。
板書:3個2相加
師:3個2相加得幾?
板書:3個2相加得6。
(2)師:數一數,一共有多少只小雞?12只。
師:你是怎樣數的?(3個3個地數,3個3個圈出)
師:算式怎么列?
板書:3+3+3+3=12(只)
師:仔細觀察算式,你又發現了什么?是幾個幾相加得12?
板書:4個3相加得12
師:你怎么知道有4個3?請一個小朋友帶大家數一數。
指出:剛才,小朋友們從圖中和算式中,都找出了幾個幾相加。
2、操作感受幾個幾
師:下面,我們來操作學具。15個圓片,要每堆擺的同樣多,擺擺看。
師:你是怎么擺的?
3個3個、5個5個。。。
師:我們來數一數有幾個幾。
師:哎!這種擺法很奇怪(展示),老師也用圓片擺一擺。
* * * * *
* * * * *
* * * * *
師:同座討論討論這種擺法怎么看?
師:誰來說一說你是怎么看的?
橫著看,每排有5個,有3排。
師:是( )個( )相加得( )。
板書:5個3相加得15
師:加法算式怎么列?
板書:3+3+3+3+3=15
師:還有不同的看法嗎?
豎著看,每排有3個,有5排。
師:是( )個( )相加得( )。
板書:3個5相加得15
師:加法算式怎么列?
板書:5+5+5=15
師:這兩個小朋友用不同的方法,都能算出圓片是15個。仔細比較這兩道算式, 你發現了什么?
指出:3個5相加與5個3相加的得數相同,都是15。
三、聯系實際、認識乘法
1.引入乘法。
(1)師:過幾天要春游,每人交3元車費。請你們跟老師一起算一算全班一共要交多少元?加法算式怎么列?
板書:3+3+3+3+3
師:這樣列下去繁嗎?
師:繁!我們就得想一個辦法解決它。誰知道的?
生:乘法(板書課題)。
(2)小組討論,歸納發現共同特征幾個幾相加
師:怎樣把它們改寫成乘法呢?我們研究研究這類算式的特點。仔細觀察這些算式,你發現了什么?小組討論討論。
(學生可能回答:都是連加算式,每道算式的加數相同,都是幾個幾相加。)
師:對了,大家都注意到了,這些加法算式都是幾個相同加數在連加,都是幾個幾相加。具有這樣特點的算式,可以用乘法計算。
師:根據加法和乘法之間的聯系,數學家們這樣設計了乘號(演示:將+旋轉成)。
2、教學例2。
(1)師:下面我們就來用乘法解決這一類數學問題。看動畫。
師:要求一共有多少臺電腦,你是怎么想的?
(可以數一數,也可以算一算。)
師:怎么數呢?
這樣數得的:2、4、6、8。一共有8臺。
師:算式怎么列?
板書: 2+2+2+2=8
師:有幾個2相加?
板書:4個2相加
師:4個2相加,可以寫成幾乘幾?
板書:24 或 42
師:2表示什么?從哪兒來的?
4表示什么?從哪兒來的`?
指出:2就是這個加數,4表示2的個數,有4個。
4個2相加,可以寫成24 或 42
師:等于幾?
板書:=8
(2)介紹乘號、乘數和積等名稱以及另一種寫法。
師:下面我們來認識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師:這個符號叫乘號(書空),讀作乘(板書)。這道算式誰來讀一讀?多請幾人讀。
板書:24讀作2乘4。
師:4和2的名稱是乘數(板書),8的名稱是積(板書)。
(3)說出24=8這道算式里乘數和積各是多少?
師:2和4叫什么?8呢?
師:誰會讀?
小結:剛才我們認識了乘法,4個2相加,可以列成24或42,24或42都可以表示4個2相加。
3.感受乘法的簡便
(1)師:你會不會將剛才我們列的加法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
師:乘數和積各是多少?
(2)教學試一試
師:操場上,上體育課的小朋友們正在跳長繩,誰來說一說圖意?
師:加法算式你會列嗎?乘法算式呢?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書,指名讀題。
師:哪種寫法簡便?
師:今后要求幾個幾相加,你會怎樣列式呢?為什么?
指出:有幾個幾相加,乘法算式是幾乘幾。
四、運用乘法,解決實際問題
1、想想做做1
(1)(看動畫:鋼筆圖)
師:有幾盒?每盒有幾支?
師: 一共有幾個2枝?
師:列出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師:集體訂正。怎么想的?
指出:有3盒,每盒有2支。一共有3個2枝,乘法算式是23=6或32=6。
(2)(看動畫:鮮花圖)
師:有幾束花?每束有幾朵?
師:一共有幾個5朵?
師:列出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師:集體訂正。怎么想的?
指出:有2束花,每束有5朵。一共有2個5朵,乘法算式是52=10或25=10。
2、想想做做2
(1)師:先用圓擺一擺,再寫算式。每堆擺2個,擺4堆。
師:填算式。
師:集體訂正。說一說怎樣想的?
(2)師:每堆擺4個,擺2堆。
師:填算式。
師:集體訂正。說一說怎樣想的?
指出:有幾個幾相加,乘法算式是幾乘幾。
四. 游戲
師:下面我們來玩找朋友的游戲。
游戲規則是:
小朋友們問老師:幾個朋友抱一抱?,如果我說2個朋友抱一抱。那么臺上的小朋友就要兩個兩個的抱在一起, 臺下的小朋友就要說出加法和乘法算式, 聽明白了嗎?
開始游戲!先選6人上臺,2人抱;再加2人,4人抱;再加1人,3人抱。
五. 總結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板書:乘法的初步認識
師:你們學會了什么本領?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二年級上冊第六單元時分秒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 通過一分能干什么的時間活動,體驗1分的長短。
2 知道1分等于60秒。
3 培養時間觀念和愛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讓學生充分感受1分的長短,建立1分概念。
教學難點:
估計1分有多長。
教學準備:
課件,學具袋。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師:小朋友你們喜歡看動畫片嗎?(喜歡)老師特意給你們帶來了一段,想看嗎?(想)
學生觀看一分《貓和老鼠》動畫片
2.師:你來猜一猜這段動畫片大約有多長時間呢?(學生自由猜)你想知道到底是多長時間嗎?(想)就是一分。
3.那這節課咱們就一起來和一分交朋友,好嗎?(好)(板書課題)
二、實踐感知。
1.師:請大家閉上眼睛,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分的時間有多長?
(聽一分鐘表聲)
你對一分又有什么感受了呢?(感覺時間太長了)
2.(出示鐘表)那你對鐘表有多少了解呢?(學生自由說)
師:那一根針是秒針?你覺得秒針有什么特點呢?(最細最長走得最快的)
對鐘表你還知道些什么?
3.師:仔細觀察,看鐘面發生了什么變化?(秒針走一個小格)
再來觀察,秒針又走過了幾秒呢?(3秒,5秒)為什么呢?(因為秒針走了3個小格)
4.師:可以拍一次手記住一秒(拍一聲),跟老師一起來一次(一起拍一聲).
你還能想出什么好的辦法記住一秒?(學生介紹,全班體驗)
5.分與秒有沒有關系呢?就請小朋友跟著鐘面上秒針的.走動一起來數一數,看看你會發現些什么?(課件演示秒針轉一圈)
你發現什么了嗎?(找2-3名學生說,教師演示課件)(板書:1分=60秒)
三、活動體驗.
1.師:1分的時間究竟能干些什么呢?(板書:能干什么)
你來猜一猜1分的時間能干些什么呢?跟你小組的同學交流討論吧.(學生小組討論)
誰愿意跟大家說一說呢?(學生匯報試猜)
2.給你1分的時間你想做點什么呢?(學生自由談)
其他同學把你的學具袋拿出來,選擇一件你自己喜歡做的事,看誰的動作快.
給你們1分的時間,看看你們在1分的時間里做一件事能完成多少?(學生動手做,教師記時)
3.時間到了,給你的朋友說一說你在1分里做了什么?做了多少?(同學之間交流)
誰愿意給大家說說?(學生匯報,4-5名)
4.你現在對1分又有什么新的體會了呢?(感到一分能做的事很多)
四、實踐拓展.
1.估一分.
師:如果我們沒有鐘表,你想用什么方法來估計1分有多長呢?(指名3-4名學生)
屏幕上有一個計時器,一會你趴在桌子上,用你的方法估計到了1分,就抬起頭來,看誰估計的最接近1分.(課件計時,學生估計)
師:誰來說一說,你睜開眼睛時,計時器上顯示的時間是多少?
2.估兩分.
師:來聽一段音樂,請你邊聽邊估計這段音樂大約有幾分?(放音樂學生估計)
想好了嗎?大約有幾分呢?(指名3-4名學生匯報)
其他同學呢?想說得就大聲地把自己的答案說出來吧!
實際上就是兩分。
3.師:你們知道嗎?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1分還能做許多許多的事,老師課前收集了一些資料。(課件播放資料,師介紹)
4.師:這節課就只剩下最后的1分了, 劉 老師要送給你們一份關于時間的禮物,你想得到它嗎?(師讀時間名言)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教學內容:教材第11——12頁。
教學目標:
使學生掌握三位數連除應用題的結構,能夠正確列式解題。
學生自主探索三位數連除應用題的解題方法,出解題規律。
教學重難點:理解這類應用題的結構,正確進行解題。
教學具準備:小黑板、掛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口算
40÷560÷580÷5
100÷545÷348÷4
46÷2420÷7
2、筆算
654÷3498÷8555÷6
768÷9368÷4490÷8
二、新授
1、揭示課題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三位數的連除應用題,板書課題。三位數的`連除應用題。
2、出示例題
有兩個書架一共放了224本書,每個書架有4層,平均每個書架每層放多少本書?
方法1、224÷2=112(本)
112÷4=28(本)
方法2、4×2=8(層)
224÷8=28(本)
①教師指著方法1指名回答:你是如何想的,說出你的思考過程,
224÷2=112(本)這道算式是什么意思,
112÷4=28(本)又是什么意思?
②教師指著方法1指名回答:你是如何想的,說出你的思考過程,
4×2=8(層)這道算式是什么意思,
224÷8=28(本)又是什么意思?
③指名回答剛才這題的思考過程。
三、鞏固練習
1、想想做做的第1題
全班校對。
2、想想做做的第2、3題
四、全課
五、布置作業
想想做做的第4——7題
小學數學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理解比的意義,學會比的讀寫法,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稱及求比值的方法。
2、弄清比與除法、分數的聯系,明確比的后項不能為0的道理,同時懂得事物之間是相互聯系的。
3、通過主動發現的討論式學習,激發合作意識,培養比較、分析、抽象、概括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愛國主義情感。
教學重點:
比的意義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三支紅粉筆、五支筆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理解意義
1、師:同學們,我們剛剛過完國慶節,你知道今年10月1日是祖國幾周歲的生日嗎?56年前的10月1日,五星紅旗第一次在廣場上冉冉升起,讓每一位中國人為之自豪。但你們知道嗎,我們的國旗中還隱藏著很多有趣的數學問題呢!
出示出一面國旗:
3、判斷:小強身高1米,他的爸爸身高173厘米,小強和爸爸身高比是1∶173。
明確:同類量相比單位名稱要相同。
四、總結全課,拓展延伸
1、去年奧運會中國女排在首場比賽中以3∶0擊敗了美國隊,打出了我國的女排風采。這里的3∶0表示什么意思?它和我們今天學習的比相同嗎?為什么?
強調:這里的3∶0是表示兩個隊各贏了幾局,不是相除關系,而今天學的比是指兩個數的`相除關系。
2、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3、你知道嗎?公元4世紀希臘數學家歐多克斯,利用線段找到了世界上最美麗的幾何比——黃金分割,它的比值大約是0.618,比大約為2∶3。
介紹:黃金割應用非常廣泛,國旗的寬與長的比是2比3,接近黃金分割,現在你們知道五星紅旗為什么這么美觀了吧!
生活中還有很多地方用到黃金分割:
T型臺上選模特也要求模特的身長與腿長的比符合黃金分割。
理發師也將黃金分割運用到發型設計中去。
課后同學們還可以去調查。
小學數學教案 篇8
教學內容:
教材第21頁練習四第2~4題。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掌握一位數除兩位數商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和豎式的寫法,提高計算的速度和準確率。
2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養成認真審題的良好習慣,培養學生愛好數學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怎樣筆算一位數除兩位數的除法?
2、筆算除法要注意什么?
二、指導練習:
1、第21頁練習四第1題
(1)看作業比較上下兩行的'異同。
(2)小組討論,匯報交流。
2、練習四第2題
(1)讀題。
(2)小組合作練習。說說錯在哪里?分頭進行改正。
(3)全班訂正。
(4)作補充練習。
3、練習四第3題
(1)看圖說清題目意思。
(2)說一說還能想到的問題。
(3)畫出要擺的形狀,再說說解答這類問題要用什么方法。
(4)解答后集體訂正。
4、練習四第4題
(1)讀題,審題。
(2)找問題、條件、解答問題,評講。
三、全課總結:
通過本節課的練習,你學會了什么?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的數學教案03-24
小學數學教案11-04
小學數學教案[經典]07-25
小學數學教案(經典)07-20
[經典]小學數學教案07-22
【經典】小學數學教案08-05
小學數學教案(經典)08-03
小學數學教案【經典】08-06
小學數學教案07-05
小學數學教案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