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小學數學教案(3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3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內容:
教材第四冊第32-33頁例題.想想做做1-4
教學目標:
1.經歷探索三位數加三位數計算方法的過程。能用豎式計算和在1000以內的不進位的三位數加法,并且會驗算。
2.感知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3.培養獨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習慣,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筆算加法的方法.加法的驗算方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學具準備:
計數器。
教學過程:
一.創境引新
師:老師發現,自從有了借書證,很多小朋友們都喜歡到圖書館借書,是嗎?那我們今天就來研究關于圖書館的借書情況的問題吧。
二.探索新知
(一)計算143+126
1.師:(課件出示例題中的統計表)你們從統計表中知道了什么?
根據這4個條件,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在小組里說一說。
組內交流。
2.師:請組長來匯報一下,你們提出了哪些問題?
組長匯報。(出示問題)
3.師:同學們真愛動腦筋,提出了很多數學問題。我們這節課先來解決其中的幾個問題,剩下的可以以后再研究。
4.師:聽聽茄子老師問我們什么?(課件出示:二年級和三年級一共借書多少本?)
你會列式嗎?自己在本子上列出算式。
學生獨立列式。
5.師:你是怎么列式的?(板書:143+126= (本))
6.師:觀察一下,這道題和以前學的加法有什么不一樣?(出示課題:三位數加三位數)
7.師: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探索計算方法,可以動動腦筋,也可以用學具來幫幫忙。
學生自主探索算法。
8.師:誰愿意把你想出的計算方法告訴大家?
學生匯報(課件出示算法)
9.師:請同學們都用豎式再算一算。再自己說一說計算過程。
學生計算,說過程。
(二)驗算143+126
1.師:題目計算出得數后,用什么方法知道算得對不對呢?(板書:驗算)
2.師:你有驗算的.方法嗎?
學生匯報(課件出示)
3.師:你們試一試,體驗一下驗算的方法好嗎?
4.師:你們這次計算的得數是多少?與剛才計算的得數相同嗎?這說明什么?
如果兩次計算的得數不相同,又說明什么?應該怎么辦?
三.鞏固深化
1.師:我們已經知道了二年級和三年級一共借書多少本?你能算出二年級和六年級一共借書多少本嗎?自己計算并驗算。
學生計算并驗算,集體訂正。
2.想想做做1(課件出示)
獨立做題,并列式驗算其中一題后集體訂正。
3.想想做做3(課件出示)
師:你從統計表中知道什么?自己能解決問題嗎?試一試。
學生獨立完成后集體訂正.
訂正時提問:你驗算了嗎?用什么方法驗算的?
告訴學生今后不論是否要求驗算,都應自覺驗算,從小養成認真負責的態度。
指導:不寫豎式,在原式上從下往上再算一遍來驗算的方法。
4.想想做做4
(課件出示題目)理解題意,自己列式計算,全班共同訂正。
四.總結歸納
師: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
在筆算加法中要注意什么?
五.課堂作業
想想做做2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學習內容:
教科書P57
學習目標:
1、結合書本子的過程,使學生學會整理1-5的乘法口訣,并應用;
2、進一步鞏固1-5的乘法口訣
學習重難點:
重點:1-5的乘法口訣
難點:靈活運用教學準備:
學習準備:
學具: 小棒
教具:教學課件、本子
學習過程:
一、創設情景、復習1-5的乘法口訣
1、這節課我們來書本子。猜一猜老師手中估計又幾本本子?
你打算幾個幾個數?
我們一般比較常用的是那種方法?
你能2個2個的數數嗎?誰來數一數?
1個2是2,誰能列算式?我們可以用那個口訣來計算?
2個2是4,誰能說出這句口訣?……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2的`乘法口訣,5的乘法口訣,再補充3、4、1的乘法口訣。(要注意把算式和口訣相聯系)有意將1-5的乘法口訣排出階梯狀
2、找規律。
讓我們一起讀一讀口訣。橫,豎
觀察黑板上的口訣。你發現什么規律?
二、展開練習
1、練習十一的第1題。(超級跳跳跳)
小朋友們對口訣真熟練,瞧,小動物們都趕著來看你們了。讓我們看看誰來了 ?他們分別一次跳幾格?你能說出乘法算式和它相應的口訣嗎?想一想再出示答案。
件演示小動物跳格,再說口訣。
2、第2題:小動物過河。
讓我們和可愛的小動物們一起到森林里走一走。瞧,有一些小動物正需要幫忙呢,小朋友們,你能幫助他們過河嘛?
由學生獨立練習,再校對。
3、第3題:小朋友們的聰明才智得到了小動物的表揚,瞧,他們送來了最美麗的智慧花。
獨立完成,小組校對。
三、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四、作業:
背口訣,對口令。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 數學》六年級上冊第2~3頁。
【教學目標】
1.能在具體的情境中,探索確定位置的方法,說出某一物體的位置。會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
2.通過形式多樣的游戲與練習,讓學生熟練掌握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發展其空間觀念,初步體會到數行結合的思想,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 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體會數學的價值,培養對數學的親切感。
【教學重點】
使學生經歷確定位置的全過程,從而掌握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
【教學難點】
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
【教學過程】
一、從實際情景入手,引入新知,使學生學會在具體情景中用數對確定位置
1.談話引入。
今天有這么多老師和我們一起上課,同學們歡迎嗎?
老師們都很想認識你們。咱們先來給他們介紹一下我們班的班長,可以嗎?
2.合作交流,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探究新知。
(1)出示要求:以小組為單位,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方法表示出班長的位置,把你的方法寫或畫在紙上。
匯報:班長的位置在第4組的第三個,他在從右邊數第二組的第三排…
哪個小組也用語言描述出了班長的位置?
請班長起立,他們的描述準確嗎?
剛才同學們的描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都表示的是班長的位置,有的同學說第幾組,第幾行,第幾排……)
看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用組、排、行、等多種方式,還可以從不同的方位來描述物體的位置。為了我們在確定位置的時候語言達成一致,一般規定:豎排叫列,橫排叫行。
板書:列 行
老師左手起第一組就是第一列…,橫排就是第一行…
班長的位置在第4列、第3行。
還有其他的表示方法嗎?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的數學教案03-24
小學數學教案11-04
小學數學教案[經典]07-25
小學數學教案(經典)07-20
[經典]小學數學教案07-22
【經典】小學數學教案08-05
小學數學教案(經典)08-03
小學數學教案【經典】08-06
小學數學教案07-05
小學數學教案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