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語文教案>小學語文教案

    小學語文教案

    時間:2023-08-19 09:58:24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語文教案[精華8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語文教案[精華8篇]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棉鞋里的陽光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13個,會寫“奶、媽、午、合、放、收”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學習使學生懂得關心長輩、體貼長輩、幫助長輩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重點、難點:

      認識生字,注意讀正音:前、后鼻音;平、翹舌音。

      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語文插圖和全家福照片一張。

      2、用小黑板寫好課文中人物的語言以及難讀的.長句。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棉、照、曬、被、蓋、午、收、脫、躺、合、眼、睛、擺”。

      2、能夠借助拼音正確、完整地朗讀課文。

      3、通過朗讀課文讓學生有關心長輩的愿望。

      二、教學過程

      (一)看圖說話,導入新課

      1、出示一幅全家福照片,師問:小朋友,說說平時在家里誰最疼自己?

      生:爸爸、奶奶或媽媽等不同的人物。

      師:他(她)都是怎樣疼愛自己的?

      生:買好吃的、好玩的或買漂亮的新衣服等。

      師:今天老師要給大家講一個故事,這個故事中有位小朋友就非常愛自己的奶奶,你們想不想知道他是怎樣愛他的奶奶的呢?他會幫助奶奶做寫什么事呢?

      生:想。

      2、出示課文插圖

      A、仔細看圖,根據圖中的內容想一想,說一說。

      B、自己自由練說后,指名說故事。

      C、我們能不能給這個故事取一個名字?

      3、揭示課題板書:棉鞋里的陽光隨機認讀課題中的生字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學生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邊讀邊畫出難讀的字詞。

      2、小組同學互讀互聽,并想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

      3、各小組挑選一名同學按自然段接讀課文。

      4、其他同學邊聽邊畫:課文中有哪幾個人物?哪些字音讀時要提醒大家注意?

      (三)互相交流,認讀生字

      1、小組交流:哪些字音讀時要提醒大家注意?

      2、指名學生指出讀音要注意的字詞,讓他領讀,其他同學跟讀,如:曬(shi),容易讀成曬(sh)等。

      3、老師在卡片中相應出示學生所指出的字詞。

      4、老師范讀,領讀,小老師范讀,領讀,多形式認讀。

      in zh shi bi gi 5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用學過的方法理解“將信將疑”、“自信不疑”這兩個詞語的含義。

      2.讀懂課文最后一小節,練習說話。

      3.與科常相聯系,讓學生了解有關花的命名方法。

      4.學習文中“我”對事物好奇,勇于探求的;培養學生求異思維,探究事物的興趣。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頁下載。

      教學過程:

      一.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多媒體出示課題,請學生用自己的話或課文中的詞句來介紹一下打碗碗花。

      2.朗讀全文。

      3.說說這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二.閱讀重點語句,用學過的方法理解詞語

      1.出示:

      (1)我將信將疑地看著外婆,她臉上的神色是嚴肅的,鄭重其事的。

      (2)如果她再提起,我可以自信不疑地回答:“打碗碗花--不打碗!”

      2.用學過的'方法重點理解“將信將疑”、“自信不疑”。

      復習理解詞語的方法:查字典;聯系已有的舊知識理解詞的意思;聯系上下文,圍繞詞語提幾個問題,然后理解詞在文中的含義。

      #理解“將信將疑”

      (1)用已有知識理解“信”、“疑”。

      聽記有關“將”的解釋,理解“將”,整體理解詞的意思。

      (2)聯系上下文,提幾個問題,理解“將信將疑”在文中的含義。

      相信什么?懷疑什么?為什么相信?為什么懷疑?找出課文中的有關語句,指導朗讀。

      通過閱讀上下文有關句子,幫助理解該詞的含義。

      理解“自信不疑”

      學法同上。

      ;通過對這兩個詞的深入理解,我們讀懂了小女孩怎樣從將信將疑到自信不疑的過程,體現了她不輕信別人,敢于懷疑,非把事物弄明白不可的品質,值得我們學習。

      三.閱讀課文最后一小節,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

      1.出示課文最后一小節。

      讀一讀,想一想,這兩句話有幾層意思?這時候,小女孩的心里是怎么想的?指導朗讀這一節,讀出語氣。

      2.小組討論:人們為什么給這么美麗可愛的花起了這樣一個怪名字?

      小組合作;給打碗碗花取個好聽的名字,并說明理由。

      3.交流。

      :我們讀懂了課文,猜想了“打碗碗花”這個怪名字的由來,還動腦筋給它取了好多好聽的名字,收獲真不少。

      四.跨學科綜合學習

      學生分組上,認識各種花卉,了解花卉的一些規律。

      五.說話練習

      模仿課文最后一小節(一問句一嘆句),進行說話訓練。

      說話內容:

      (1)老人們常把月食說成是“天狗吃月亮”(多媒體出示月食形成圖和訓練句式)

      (2)麥粒腫俗稱偷針眼,有人說這是因為偷了別人的針才生這種病的。

      六.布置研究性長期作業和課后練習

      1.生活中,人們對一些現象有迷信說法和不合理的解釋:

      (1)看到公雞學母雞叫不吉利;

      (2)突然打噴嚏,是有人在想你……

      像這一類的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想不想像課文中的小女孩那樣去弄明白呢?請你找個感興趣的問題去調查研究,把過程和結論告訴大家。

      2.完成課后練習--4.把句子寫具體。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喜歡動物嗎?喜歡什么動物?為什么?(學生自由回答)貼圖(狼,小羊)這是什么動物?喜歡它們嗎?為什么?今天我們學習寓言故事《狼和小羊》。記得學過什么樣的寓言故事?寓言故事通過講故事來說明一個道理。那么《狼和小羊》到底發生了什么故事,講了一個什么道理呢?請大家來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

      1、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認準字形。

      2、同桌讀生字,糾正字音。記憶“溪”。

      3、默讀,標好自然段序號。

      4、指名分段讀課文,自我評價。

      5、看電視畫面:說說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學習課文:

      1、狼想吃小羊,三次找碴兒,“找碴兒”什么意思?(故意找借口)每次是怎么找碴兒的?

      2、找到第一次,讀一讀,告訴了什么?“故意”一詞去掉行不行?為什么?怎樣讀出狼找碴兒的語氣?小羊怎么讀?練讀,指名讀,同桌分角色讀。它倆誰說得有道理?為什么?指名把狼和小羊圖貼在小溪的兩邊。

      3、自讀第二次對話。練讀,分角色讀,討論,畫出句子:就算這樣吧,你總是個壞家伙,我聽說去年你在背地里說我的壞話!讀一讀,你想說什么?狼兩次找碴兒,都被小羊反駁掉了,狼會甘心嗎?

      4、看圖后,自己讀一讀,表演一下此時狼第三次找碴兒的樣子。指名讀,齊讀。

      5、分角色朗讀,要讀出什么樣的`語氣?

      四、學習總結全文:

      狼想吃小羊,三次故意找碴兒,可是小羊雖然溫和善良,據理力爭,但卻毫無用處,通過這個[寓言,你知道了什么?(像狼這樣的惡人壞人總是蠻不講理的,我們不要怕,不要上當,要看清他們的嘴臉,和他們巧妙斗爭。)

      五、擴展訓練:

      你希望小羊被吃掉嗎?那結果會怎樣?你設想一下。

      六、戴頭飾表演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自讀古詩,理解字詞,讀懂詩意。

      2.體會詩中所表達的作者與朋友的深厚友誼。練習感情朗讀古詩。

      3.掌握學習古詩的一般方法,并學會積累古詩。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詩中作者運用夸張、比喻的方法表達感情的方法。

      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收集描寫送別的古詩。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新課:

      1.我們今天一起來學習一首古詩《贈汪倫》,出示古詩:

      贈汪倫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2.你知道“贈”是什么意思嗎?

      3.請說一說題目的意思。

      二、學習古詩

      1.初讀,學生自由讀古詩,思考:

      這是一首描寫什么的詩?(送別)

      2.再讀古詩,想一想,誰送誰,誰別誰?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3.有誰知道李白是誰、汪倫是誰嗎?

      學生介紹有關背景。

      教師過渡,他們一個是大名鼎鼎的詩人,一個是普普通通的`村民,他們之間是怎以聯系起來的呢?(學生說故事)

      4.是啊,天下沒有散的筵席,再好的朋友也要分別,同學們再讀一讀詩句,看看

      分別時的情景怎能樣?

      5.自讀,說詩意。

      你認為哪一句還可以怎么說?(修正詩意、注意關鍵字詞)

      6.你還有什么不理解的?(學生質疑)

      (根據學生質疑情況體會朋友之間的深厚情意)

      朗讀。

      7.小結:這首詩是以歌聲來送別朋友,其實古時候還有許多詩,我們看一下,古人還會以什么來送別朋友?

      三、帶讀古詩:

      1.出示以下三首詩,引導學生自讀理解,古人又是以什么來送別朋友的呢?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別董大 送元二使安西

      唐·李白 唐·高適唐·王維

      故人西辭黃鶴樓, 千里黃云白日曛, 渭城朝雨浥輕塵,

      煙花三月下揚州。 北風吹雁雪紛紛。 客舍青青柳色新。

      孤帆遠影碧空盡, 莫愁前路無知己, 勸君更盡一杯酒,

      惟見長江天際流。 天下誰人不識君! 西出陽關無故人。

      2.朗讀、小結:無論以什么送別,都有可以概括為以“真心”送別。

      四、課外練習:

      收集送別詩,舉行一次吟詩會。

      板書設計:

      主板書:

      贈汪倫

      李白 深情厚誼 汪倫

      踏歌聲

      輔板書: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學會12個生字,理解本課生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積累好詞佳句。

      3.感悟作者先概括后具體的表達方式和用詞準確、樸實的語言風格。

      過程與方法:

      借助工具書或注音理解本課生字新詞。通過朗讀理解課文內容。感悟作者的表達方式。

      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感悟美、鑒賞美的能力,激發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感悟、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 具:

      錄音,燈片

      教學方法:

      引導朗讀,有感情地讀,品讀,讀評結合。

      教學流程:

      一、激情導入,指導預習,了解主要內容

      1.導入。

      2.提出預習要求,學生自讀課文。

      (1)標出自然段。

      (2)想一想:作者對小城鳳凰的印象如何?

      3.檢查預讀情況。

      二、創設情景,自主選讀,感受小城之美

      1.師:我是初次來小城鳳凰的游客,想在這留影,了解這里更多的情況,以便在照片背面寫明。你們能幫助我嗎?

      2.學生自主選擇段落。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至熟。

      3.你最想推薦哪里,為什么?

      指名說,在說理由的時候隨機總結出“美”的關鍵處。

      通過朗讀競賽等形式,激勵學生展開想象,讀出自豪、驕傲之情。

      在說、讀時相機出示有關圖片、音像、文字資料,讓學生看一看,讀一讀,談一談感受,激發驕傲之情。

      (老師小結)

      三、課堂小結

      由學生小結本節課的收獲。

      四、小結練習

      1.練習寫生字新詞。

      2.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8.小城鳳凰

      第二課時

      教學流程:

      一、領悟詞句,品味語言特點

      1.朗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抄讀:把你覺得寫的很美、很有觸動的語句抄下來,想一想,從中感悟到了什么?

      3.悟讀:指名把自己摘錄的`語段讀一讀,說一說摘抄的理由。感悟。

      4.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二、合作研讀,了解作者從哪幾個方面來小鳳凰之美的

      1.默讀每個自然段,歸納段意,想想從中感悟到的美。并作好批注。

      2.小組交流,互相提示。

      3.全班交流。

      4.教師點撥。

      5.自愿組合6人,成立“小導游團”。按課文的段落來介紹小城鳳凰。

      三、課外延伸,指導練筆

      1.了解學生課前所收集的有關家鄉的情況資料。

      2.擬好一個題目,寫一篇反映家鄉景觀、人文風俗的小習作。采用“總概括后具體”的表達方法來構稿。

      3.將組織評講反饋。

      四、課堂總結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學要求:

      1、知識與技能:

      進行口語交際;完成習作教學;學習多音字;積累古詩詞;學習新生字;展示作品

      2、過程與方法:

      (1)在口語交際中鍛煉流利語言,學會寫作。

      (2)在發現、研究中學習多音字、新生字。

      (3)在背誦中積累。

      (4)在展示中擴大見識。

      3、情感態度價值觀:在讀、寫、背中訓練語言能力。

      重難點、關鍵:1、進行口語交際。2、完成習作。3、背誦古詩。

      課時安排:3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進行口語交際。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出示展示課余生活的照片

      二、交流看相片的感受。

      三、分小組講自己的課余生活

      1、交流自己做了什么事

      2、交流自己有什么收獲。

      3、交流有什么感受。

      4、講講今后的'打算。

      四、請講得好的同學上臺講述自己的課余生活。

      1、生講,師略記條理。

      2、予以講解、梳理。

      五、評比。

      1、每組選出一個上臺。

      2、評比誰講得好。

      六、作業:回家講給媽媽聽。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完成習作。

      教具準備:帶上各自與課余生活有關的器具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出示幾個同學課余生活的用品:書、畫畫、樂器……

      2、讓學生自由講自己的課余生活。

      二、引導寫作

      1、請幾個同學上臺講述。

      2、老師點評。

      三、寫作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掌握多音字。

      2、背誦古詩。

      3、從生字中學生字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認讀生字、區別、組詞、掌握多音字

      二、古詩

      1、出示古詩,學習生字

      2、師范讀,學生跟讀

      3、議議詩意:一個小孩坐在河邊學釣魚,他傾斜著身子坐在草叢中,綠草半掩著他的身體。過路人向他問路,他一句話也不回答,只是擺手示意不讓問路人靠近,唯恐發出響聲把要上鉤的魚兒嚇跑了。

      三、學習新生字。

      四、作業:背誦古詩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教學要求:

      1、 對照插圖讀懂例文《我的自畫像》,了解主要內容,結合習作提示,明白寫人的要領:抓住人物的外貌特點、性格、興趣等展開介紹。

      2、 畫好自畫像,在自我觀察和相互提示下,寫一段關于自己的話,注意抓住特點,按一定順序寫下來。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抓住外貌特征,通過神態的描寫反映一個人的性情。

      難點:寫出個性特征。

      課前準備:

      1、 課本插圖投影片。

      2、 例文錄音。

      3、 用來畫自畫像的卡紙和小鏡子。

      4、 好詞語表。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小朋友,你知道自己是什么樣兒嗎?拿出你的小鏡子,欣賞一下鏡子中的自己吧!杜小虎真逗,他對著鏡子給自己畫了張像呢!畫好了,還寫了篇作文,題目就是“我的自畫像”,想讀嗎

      二、 讀懂例文

      1、 指導看圖。

      (1) 小朋友,你看杜小虎給自己畫的自畫像,哪些地方畫得特別像啊?指名說。

      (2) 你能看圖說說自己對杜小虎的印象嗎?

      說給小小組的同學聽。

      指名說。

      (3) 小結:小朋友說得都很準確,他抓住了自己主要的外貌特征來畫的,瞧那笑瞇瞇的眼睛,大大的腦袋,多可愛啊。

      2、 學習例文。

      (1)學生自由讀例文。

      請小朋友自由地朗讀杜小虎寫的《我的自畫像》,想想他是從哪些方面介紹自己的'。

      (2)對照插圖,再讀例文。

      小朋友,我們再來看看杜小虎的自畫像,從這張自畫像上,你能看出杜小虎是個怎樣的孩子?

      我們再來讀讀杜小虎的習作,他把自己的特點寫出來了嗎?

      三、 指導習作

      1、 學生給自己畫像

      2、 同桌互相欣賞,提出修改意見。

      3、 自由地把畫張貼在黑板上,學生做“猜猜看”的游戲。

      (1) 愿意展示自己的小朋友請把自畫像貼在黑板上,其他小朋友把眼睛閉起來。

      (2) 睜開眼睛,讓我們來“對號入座”猜猜看,他們都是誰,把名字寫在相應的畫像旁,并說說你猜出的理由。

      (3) 學生互相提出修改意見,并說出理由。

      4、 學生練說。

      (1) 請小朋友拿著自己的畫像,就像杜小虎一樣給同學們做一個自我介紹,如果小朋友覺得你說得不像,那就要請你唱歌兒啦。

      (2) 出示“好詞語花籃”,供學生寫作時選用。

      活潑開朗天真爛漫美麗大方帥小伙

      愣頭愣腦憨厚

      5、 學生練寫。

      (1) 學生寫草稿。

      (2) 指名讀。

      (3) 師生評議。

      (4) 學生謄寫。

      (5) 習作和畫像展覽。

    小學語文教案 篇8

      設計理念

      以竺可楨的“日記”貫穿整個教學,以小見大,以點帶面,從“日記”反映竺可楨的工作生活,反映竺可楨的人格精神。

      課時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與“日記”有關的重點句段。

      2、深讀課文,培養學生探究、交流的能力。

      3、感受竺可楨堅持不懈的精神、治學嚴謹的工作態度。

      教學過程

      一、 日記導入

      1、課件出示:

      1974年2月6日,氣溫最高零下1℃,最低零下7℃,東風一至二級,晴轉多云。

      局報

      2、指明讀。

      同學們,這,不是一段普通的文字;這,是氣象學家竺可楨在生命的最后時刻用顫抖的筆寫下的最后一篇日記!(板書:日記)

      3、教師讀(感情深沉,速度緩慢)

      4、同學們,竺可楨的日記,不是普通的日記;竺可楨的日記,凝聚著他畢生的心血!這節課,咱們一塊走進竺可楨,走進他的日記。全體起立,請同學們帶著深深的崇敬之情自由地朗讀這篇課文。

      二、 日記數量

      1、同學們,(指著屏幕)像這樣的日記,課文中還有嗎?請大家快速用筆劃出來。指名讀。

      課件出示:

      “3月12日,北海冰融。”

      “3月29日,山桃始花。”

      “4月4日,杏樹始花。”

      “4月15日,紫丁香始見。”

      “5月1日,柳絮飛。”

      …………

      2、兩個省略號劃進去了嗎?這兒為什么要用上兩個省略號?能用課文中的一句話解釋一下嗎?(課件出示)

      從1936年到1974年的38年中,他的四十多本日記和筆記本加在一起有近千萬字!

      指導學生讀好這句話。

      3、同學們,竺可楨從1917年在美國哈佛大學留學時開始,就養成了每天寫日記的習慣。天氣和大自然的變化是他每天必須記錄的內容。由于戰爭的原因,只保存了從1936年1月1日到1974年2月6日(逝世的前一天)的日記,共計38年又37天,這期間沒有一天的空白,而且,日記上的每一個字都是一筆不茍,令人嘆為觀止!

      三、 讀懂日記

      1、同學們,當四十多本日記呈現在我們面前時,當我們一頁一頁地翻閱竺可幀的日記時,我們看到的僅僅是天氣嗎?僅僅是大自然的變化嗎?(不是)

      從氣象學家竺可幀的日記中,我們還看到了什么?(課件出示)

      從氣象學家竺可楨的日記中,我還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交流,要求從課文的語句中找出“依據”。(彈性設計)

      參考:

      (1)從氣象學家竺可楨的日記中,我還看到了日記是他生命的一部分。

      (2)從氣象學家竺可楨的日記中,我還看到了他對大自然的無比熱愛。

      (3)從氣象學家竺可楨的日記中,我還看到了他堅持不懈的精神。

      (4)從氣象學家竺可楨的日記中,我還看到了他是大自然的保護神。

      (5)從氣象學家竺可楨的'日記中,我還看到了他認真細致的工作態度。

      (6)從氣象學家竺可楨的日記中,我還看到了物候學與農業生產有著的密切關系。

      (7)從氣象學家竺可楨的日記中,我還看到了他科學的治學態度。

      (8)從氣象學家竺可楨的日記中,我還看到了他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

      (9)從氣象學家竺可楨的日記中,我還看到了他把全部的心血都用在了研究工作上。

      (10)從氣象學家竺可楨的日記中,我還看到了他為科學終身奮斗的信念。

      重點句段交流,并指導朗讀。

      (1)常年如此,從不間斷。只有在他病得不能起床時,才根據天氣預報作記錄。

      這里的“如此”指什么?

      (2)竺可楨就像一位在大自然中巡邏的哨兵,時刻都在細心地觀察著大自然的每一個變化。他的筆記本,是一本大自然的日記。

      從“巡邏”這個詞你讀懂了什么?哨兵的任務僅僅是巡邏嗎?

      竺可楨還是一位大自然的保護者。

      (3)他從街道兩旁許許多多大樹上發現第一片綠葉,在喧鬧嘈雜聲中辨別出第一聲蛙鳴,在車水馬龍的街上看到第一只南來的燕子……

      哪些詞語你覺得特別重要?說說理由。

      背誦這一段話。

      末尾的省略號表示什么?

      在夏天、在秋天、在冬天,竺可楨還觀察到什么?請你仿照這段話,選擇一個季節,也寫一段帶有省略號的話。(直接寫在課本上,作為讀書心得)

      (4)竺可楨幾十年如一日精心觀測,積累了許多重要數據,每一個數據都凝聚著他的心血。

      “幾十年如一日”,你是如何理解的?

      他71歲時,還參加了南水北調考察隊,登上海拔4000多米的阿壩高原,下到險峻的雅礱江峽谷。

      四、日記情懷

      1、同學們,氣象學家竺可楨留下的日記是一筆寶貴的財富,他的日記我們永遠也看不完!他逝世后,人民出版社、科學出版社相繼出版了他的日記,書名就是《竺可楨日記》,這在我國的科學家中是第一次。

      2、最后,咱們用《竺可楨日記》中的一段話作為我們這節課的結尾:

      (課件出示)

      “我們應達觀為懷,有生必有死,這是科學規律,我們生活在這一偉大時代,我們生逢其時,一生可以勝過古代千載,我們是多么幸福啊!”

      (課件出示竺可楨的黑白照片)同學們,竺可楨先生為人民的科學事業作出了杰出的貢獻,我們將永遠懷念這位治學嚴謹、鍥而不舍,充滿愛國熱情的人民科學家。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教案01-26

    語文小學教案01-03

    小學語文經典教案01-08

    小學語文的教案01-10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七》教案02-04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三》教案02-03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1-11

    小學語文松鼠教案05-26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最新国产精品精品在线看 | 亚洲欧洲中文字幕免费看 | 亚洲欧美国产老妇偷窥 |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一级乱码在线播放 | 日韩AV激情在线观看 | 亚洲综合国产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