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小學語文教案

    時間:2023-08-03 08:47:00 小學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語文教案實用(5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語文教案實用(5篇)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理解課文內容,使我們懂得人與人之間應該互相寬容。團結友愛。

      2.給課文分段,歸納段意,說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啟發(fā)談話:同學之間發(fā)生爭吵是難免的事,你遇到這樣的情景,是怎樣做的呢?

      2.揭示課題: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講的就是兩個朋友發(fā)生爭吵的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準生字的讀音,把課文讀通順。

      2.思考:課文寫的是誰和誰爭吵,發(fā)生爭吵后,他們是怎樣做的,結果怎樣?(理清順序)

      3.檢查生字詞認讀情況,采取指讀、齊讀、分組讀等方式。

      4.默讀課文,畫出不理解的地方,和同學進行交流討論。

      三、細讀課文,探究解疑

      l.自讀自悟第一部分(1-4自然段),匯報交流,點撥釋疑。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重點交流以下問題:

      (1)“我”和克萊諦因為什么事而爭吵?

      (吵架的原因是克萊諦把“我”的筆記本弄臟了,“我”也弄臟了他的本子。)

      (2)克萊諦把”我”的筆記本弄臟后,是怎么做的?

      (他只是微笑著說:“我不是故意的”。)

      (3)“我”為什么想報復克萊諦?

      (我心想:“哼,得了獎,有什么了不起!”于是我想報復他。)

      (4)“我”想報復克萊諦的想法,可以看出“我”怎樣?

      (表面上好像不是因為他得了獎,我嫉妒他;事實上,“我”把他本子弄臟的真正原因就是因為嫉妒他得了獎。課文開始表現了“我”不想承認自己有嫉

      (5)當“我”故意把克萊諦的本子弄臟后,他是怎樣表現的?為什么會這樣?從中可以看出他是個怎樣的人?

      (他的表現是“臉都紅了,舉起手又縮回去”。“臉紅”說明他生氣。“舉起手又縮回去”,說明克萊諦不想把事情鬧大,老師知道后,“我”會受到批評。從這里可以看出他能夠寬容待人。)

      過渡:“我”看了克萊諦的表現后,心里會怎么想?又是怎么做的`?下面我們來學習5-8自然段。

      2.理解課文的第二部分(5-8)自然段。

      (l)畫出描寫“我”矛盾心理的句子。并談談你的理解。

      ①“我覺得很不安,氣也全消了。我很后悔,不該那樣做。”為什么會這樣呢?(“克萊諦是個好人……父親又是那么喜歡他的種種情形來。”)

      ②“我”認識到了自己做錯了,可為什么不能向克萊諦道歉,說明什么?(說明我沒有勇氣面對錯誤,承認錯誤)

      (2)在課堂上克萊諦對“我”是什么反應?又是怎樣說的?

      (“克萊諦不時用眼睛瞟我,從他的眼里表示出來的不是憤怒,而是悲哀。”;“我在外邊等著你!”)

      ①“克萊諦的眼里表示出來的不是憤怒而是悲哀”這是為什么?(克萊諦并沒有記恨我,而是對“我”的所作所為覺得不可理解) ②克萊諦為什么兩次說“我在外邊等著你!”

      (克萊諦兩次說這句話,是想讓“我”上課的時候不要想這件事了,放學后再向“我”解釋清楚。)

      (3)“我”聽到克萊諦兩次說到“我在外邊等著你!”“我”每次都是怎樣領會的?

      (第一次聽到他說這句話時,“我”感到不安、覺得后悔;第二次“我”雖然認識到自己錯了,心里想的仍是防御,并沒有想到放學后主動向他認錯。)

      (4)畫出父親說的話,說說你是怎樣理解的。

      (5)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過渡:克萊諦將會采取怎樣的方式對待“我”,事情的結果怎樣,我們接著

      3.自讀課文的第三部分(9-13)自然段。

      (1)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重點匯報交流以下問題:

      ①作者為什么用“終于挨到了放學”?說明什么?

      (“終于、挨”說明:“我”覺得時間過得太慢了。“我”想的只是防御。) ②當“我”向克萊諦舉起尺子時,克萊諦是怎樣做的?

      (克萊諦微笑著用手撥開尺子,溫和地對我說,“讓我們像從前那樣做好朋友吧!”)

      ③通過克萊諦對“我”的態(tài)度,可以看出克萊諦是個什么樣的孩子?哪些詞可以體現出來?

      (說明克萊諦寬容、友愛待人,通過“微笑”“溫和”兩詞體現出來。)④“我”為什么兩次說“再也不了”?

      (是因為自己內心激動,“我”被克萊諦的寬容、友愛精神所感動,承認了自己的錯誤。)

      (2)指導分角色朗讀,要讀出克萊諦的真摯感情,讀出“我”的高興之情。

      4.理解課文的第四部分(14自然段),重點理解父親說的話。(投影)(l)畫出父親說的話,說說你是怎樣理解的。

      (一個人不但要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而且還要敢于承認錯誤,求得別人的諒解,不能錯上加錯,不友好待人。)

      (2)為什么“父親從我手里奪過尺子,折成兩段,向墻角扔去。”(希望“我”告別過去,能永遠友好待人。)

      (3)齊讀最后一段話,進一步體會爸爸的話的深刻含義。

      四、總結全文

      1.指名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談一談學了本課后,你有何感受。

      五、擴展延伸

      編成課本劇,表演課文內容。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一、教學內容:

      教育科學出版社“注。提”實驗教材第二冊第十二課

      二、教學背景分析

      1、學情分析

      兒童對動物的喜愛仿佛是與生俱來的,這便為他們學習本課提供了情感、態(tài)度方面的支持。并且學生通過玩具、電視、書籍、圖片等對大熊貓有些了解。另外,學生對學習注音課文也掌握了一些方法,為學習課文內容提供了保障。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由于貫徹了課改理念,學生具備了初步的自主學習能力,而且對新知有較強的期待。

      2、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篇說明文,介紹了我國特有的珍貴動物大熊貓的可愛和它的生活習性。本文語言淺顯、易懂、富有知識性與趣味性。教師在充分理解教材內涵的基礎上,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觀察能力。并且根據農村孩子的生活環(huán)境和孩子身邊的一景一物,創(chuàng)造性的開展各類活動,使學生受到美育的熏陶和情感的升華。

      三、教學目標

      1、會認讀“耳、爪、竹、找、活、園”等九個字。結合具體語境理解、運用“珍貴”、“喜愛”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巧設闖三關,合作感悟課文內容,了解大熊貓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

      4、根據學生實際生活的認知能力,拓展延伸,講自己熟悉的小動物,在自由選擇、自由表達、合作練說、登臺賽講的過程中,加深了學生對大自然和動物的喜愛之情和保護之意。

      四、課程資源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教師“要有強烈的資源意識,”要“努力開發(fā),積極利用”身邊的.課程資源,以其具體形象、生動活潑和學生能夠親自參與等特點,給學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活動,激發(fā)學生興趣,使學生身臨其境,在愉悅中增長知識,培養(yǎng)能力,陶冶情操。教學設計利用圖片、錄像、玩具、資料等激發(fā)學生情趣,使學生的學習始終處于亢奮之中。并且充分利用學校選聘小解說員這一課程資源,以課文內容為載體,結合搜集的信息,以過關活動貫穿始終,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意識、競爭意識。

      五、教學策略的選擇

      1、創(chuàng)設活動情境,激發(fā)參與意識

      葉圣陶先生說過:“教材無非就是例子。”本節(jié)課充分體現了新課程所倡導的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的新理念,利用學校大隊部舉辦圖片展的契機,以競聘小解說員為線索,以教材為載體,以闖關為活動內容,創(chuàng)設了一個充滿情趣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在情趣盎然中走進文本,與文本進行語言交流、情感交流,激發(fā)了學生不盡的學習熱情。

      2、注重學法引導,發(fā)展學生思維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本節(jié)課的設計貫徹了新的課改理念,注重了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激發(fā)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也注重了學法引路。如:學字的方法,朗讀的方法,觀察事物的方法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運用已知的學習方法學習新知,使“學會”變“會學”,讓學生掌握知識創(chuàng)新的金鑰匙。

      3、體現人文氣息,注重情感熏陶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教材的反應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因此,在理解課文時,設計了闖三關:第一關,文字關;第二關,朗讀關;第三關,解說關。學生每闖一關,都會感到信心倍增。三關連過,成功的喜悅溢于言表。學生不僅學到了知識,而且挖掘出了語文教材的人文底蘊,提高了自身的人文素養(yǎng)。

      4、重視情感體驗,提高語文素養(yǎng)

      《語文課程標準》在論述語文課程的基礎理念中提出,“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yǎng)。”為此,本節(jié)課設計的訓練內容,重視情感體驗,發(fā)展學生思維;重視朗讀方法,打下語文實踐的基礎;聯系生活拓展,打下個性創(chuàng)造的基礎。使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情趣。

      六、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揭示課題

      1、放錄像,學生自由談感受。

      2、在師生談話中,揭示課題。

      (根據孩子們喜歡動物的天性,通過播放錄像激發(fā)孩子們的學習熱情,并通過自由表述,引發(fā)學生探究的欲望,為順利學習新課做好心理上的準備)

      (二)學法引路,合作感悟

      公布招聘小解說員的消息及當小解說員必闖的三關。

      (充分利用“學校招聘小解說員”這一課程資源,創(chuàng)造性的設計活動,把學生帶到活動情境中來,激發(fā)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參與意識。并通過師生共議產生必闖的三關。)

      1、闖第一關:生字關

      (1)小組內自選方法學習生字。

      可以自學,也可以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學習。學生通過閱讀課文識字,并利用字卡在組內互學互考,給字組詞作動作等,加深對字的記憶和理解。

      (2)小老師檢查認讀情況。

      請班級中識字最多的同學當小老師,利用小組接力讀和指名讀的方法,檢查字的認讀情況。

      (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認字方法,大膽放手,讓學生在小組內自選形式,在閱讀中,在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中自學應學會的字。)

      2、闖第二關:朗讀關

      (1)學法引導:師生談話,共同回憶朗讀課文的方法。

      (2)自由讀,整體感悟,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3)分段讀,師生評議,進行朗讀指導。

      (4)選擇讀,個體感悟,讓學生自由選擇自然段去朗讀,通過讀一讀、說一說、補充說、評價說,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5)挑戰(zhàn)讀,展示自我,可以兩個小組選代表挑戰(zhàn)讀,也可以兩個小組集體挑戰(zhàn)讀。

      (6)欣賞讀,美感熏陶,邊觀看大熊貓的錄像,邊聽朗讀能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

      (多種形式的朗讀,就是學生理解、感悟課文內容,思維碰撞、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重視對學生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閱讀的評價。)

      3、闖第三關:解說關

      (1)點撥方法:樣子(先整體后部分)、習性(抓特點)

      解說方法:面向聽眾,態(tài)度自然大方,有前言和結束語等。

      (2)組內練說,生生互動。

      按照點撥方法在組內練說介紹大熊貓,通過生生互動達到整體參與,人人爭取在競聘中獲勝。

      (3)推選試說,師生評議。

      每小組推選一名代表試說,師生共同評議,促進解說水平的提高。

      (4)超越文本,表演說。

      綜合學生搜集到的有關大熊貓的知識,用自己的語言介紹大熊貓。

      (5)聯系生活,擴展說。

      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和這節(jié)課學到的有關知識向大家介紹自己喜歡的小動物。

      (從點撥觀察事物和解說的方法、引導解說技巧入手進行組內練說,充分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并通過個體試說、共同評價,既提高了解說水平,又增強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三)親近自然,情感升華

      1、對大熊貓說一句話,表達對大熊貓的喜愛之情。

      2、成立保護動物小分隊,舉行簽名儀式。

      (關心自然和生命,是一種極為高尚的品德。關心就是愛,關心就是美。讓學生帶著對動物的喜愛之情自由表達對動物的關愛,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

      第二課時

      1、進行基礎知識的綜合訓練。

      2、指導朗讀。

      3、背誦課文。

      4、指導學習課外閱讀31課《小蝦》。

      七、教學準備

      1、課前布置學生搜集大熊貓的信息和圖片。

      2、錄像、投影、字卡。

      3、大熊貓玩具。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和一個多音字。

      2、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內容,懂得小朋友之間要互相幫助。

      教學重點:

      認識14個生字和一個多音字。

      教學難點:

      通過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懂得小朋友之間要互相幫助。

      教學準備:

      字詞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1、激趣導入。

      今天,我們要學習一個關于柳笛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柳笛聲聲”

      2、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自由讀課文,找一找哪些字音自己還讀不準。

      (2)聽教師范讀課文,學一學自己不認識的字。

      (3)自讀課文,在課文中找到要求會認的字,并畫出來,再讀一讀。

      (4)檢查學生的`自學情況,進行“愉快闖關”游戲。

      出示課件:

      第一關:讀詞語。

      第二關:開火車式讀字。

      第三關:加偏旁組成新字。

      3、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1)自由讀課文,思考:你是從哪一個自然段看出“我”迷路了?

      (2)指名讀,你從中感受到了什么?

      (3)請學生再讀一讀,讀出主人公的心情。

      (4)如果你在野外邊迷了路,找不到爸爸媽媽了,你的心里會怎么想?你能從文中找出表達自己心情的句子嗎?

      (5)學生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6)讀4---8自然段,指名說你知道了什么?這時,我的心情是怎樣的?

      (7)再讀,邊讀邊畫出我和卡廷之間的對話。

      (8)小組練習分角色朗讀。

      (9)師生合作分角色讀。

      (10)讓學生演一演。

      4、學生用自己喜愛的方式背誦課文。

      5、課后積累。

      讓學生把本課的好詞佳句記下來。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5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2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讀懂莫泊桑和福樓拜的對話,從中懂得仔細觀察,不斷積累,勤奮練習是提高寫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4、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福樓拜的循循善誘和莫泊桑虛心好學、勤學苦練的精神。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

      3、練習朗讀、理解福樓拜的話。

      教學難點:

      根據福樓拜教給莫泊桑的寫作方法,靈活運用,習作。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大意。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借助語言文字,初步感知福樓拜的循循善誘和莫泊桑虛心好學、勤學苦練的精神。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通過品讀語言文字,初步感知福樓拜的循循善誘和莫泊桑虛心好學、勤學苦練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

      1、揭示課題,讀題。

      2、簡介莫泊桑

      莫泊桑是19世紀法國小說家。1880年發(fā)表第一個短篇小說《羊脂球》,引起轟動,以后又陸續(xù)發(fā)表了許多作品。

      3、激趣談話:像莫泊桑這樣的大作家,并不是一開始就能寫出好作品的,也有一個不斷學習,不斷提高的過程。他是怎樣拜師學寫作的呢?

      4、出示課文插圖,說說莫泊桑的神態(tài)。板書:虛心求教。

      師:是啊,莫泊桑正是這種對文學的孜孜追求,這樣虛心向文學大師求教,勤奮好學,才成為了一位的.小說家。再讀課題。

      二、檢查學生預習情況。

      1、課前同學們已預習了課文,現在我們也來展示同學們的勤奮和好學。

      2、展示自學情況。

      (1) 出示生字、詞。

      簡陋 吆喝 烙印 咖啡 揣摩 篝火 孜孜不倦 直截了當

      指讀,相機正音(“孜”是平舌音,“陋、烙”的聲母是邊音)。

      (2) 你認為生字書寫時要注意什么?

      生說說,師示例范寫。生描紅。

      (3) 再讀詞語,說說詞語的意思。

      課文是怎樣運用這些詞語的?

      3、讀通課文。

      (1) 開火車讀課文。

      (2) 見機指導讀正確、讀通順,生評讀。

      三、整體感知課文。

      1、快速默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2、按“拜師”的起因、經過、結果給課文分層次。

      3、自由讀課文,說說拜師的經過。

      (1) 指名說經過。

      (2) 用自己的話說說福樓拜的教與莫泊桑的學。

      師:教有良方,學很勤奮,拜師后的莫泊桑終于寫出了很多有世界影響的名著。

      過渡:那么,作為名師的福樓拜,你知道多少?莫泊桑為什么要拜師?

      四、精讀第一段。

      1、簡介福樓拜

      2、自讀第一自然段,圈畫出莫泊桑拜師的原因。

      3、交流

      (1)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莫泊從小就熱愛寫作?(酷愛、孜孜不倦)

      (2)莫泊桑面對自己的作品平平常常,沒有什么特色,他的心情怎樣?(焦急萬分)。

      4、用自己的話說說拜師的原因。

      5、指導朗讀。

      五、小結

      六、作業(yè)

      語文補充習題。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福樓拜的循循善誘和莫泊桑虛心好學、勤學苦練的精神。

      3、從莫泊桑和福樓拜的對話中,懂得,不斷積累,勤奮練習是提高寫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4,學會仔細觀察寫細節(jié)。

      教學重點:

      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福樓拜的循循善誘和莫泊桑虛心好學、勤學苦練的精神。

      教學難點:

      通過朗讀理解體會福樓拜的三次說教,明確寫好作品必須從哪些方面去努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聽寫詞語。

      2、說說莫泊桑拜師的原因。

      二、精讀第二段

      1、過渡:莫泊桑誠心拜師求教,福樓拜精心賜教。

      (出示)“莫泊桑把老師的話牢牢記在心頭”

      師:莫泊桑把老師的哪些話牢牢記在心頭?

      2、仔細閱讀課文,思考:莫泊桑幾次向福樓拜請教?福樓拜每次都說了些什么?所說的話中哪句話最關鍵?默讀課文,圈畫重點詞、句。

      3、引導朗讀第一句:“是你的功夫還不到家。”

      ①福樓拜是針對什么說這句話的?

      ②從他直截了當地說,可以看出福樓拜是一個怎樣的人?

      ③福樓拜認為必須怎樣做才能使功夫到家?

      4、朗讀第二句:“怎么能說沒有什么東西好寫呢?”

      ①福樓拜是在什么情況下說這句話的?

      ②莫泊是怎樣的心情?

      ③指導朗讀福樓拜講的這句話,想象福樓拜那娓娓道來的樣子,對“滔滔不絕”加深感悟。

      ④指導分角色朗讀,結合課文插圖,將師生對話的情景再現出來。

      5、交流第三句話:“光仔細觀察還不夠,還要能發(fā)現別人沒有發(fā)現和沒有寫過的特點。”

      ①為什么說這句話在這段中最關鍵?下面的哪些話分別是圍繞這句話來寫的?

      ②這些再次說明福樓拜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③對福樓拜的教誨,莫泊桑有什么反應?說明他是一個怎樣的人?

      ④引導學生體會觀察事物要有發(fā)現的眼睛——第三只眼。

      ⑤指導朗讀。

      6、小結:課文寫莫泊桑拜師的經過,共寫了他三次求教的情況,著重寫了師生二人的對話,從他們的對話中我們看出什么?

      (一是師生二人一個善教一個勤學的特點,二是寫好作品必須從哪些方面方面去努力。)

      7、齊讀課文第二段。

      三、精讀第三段

      1、過渡:再讀三句話,莫泊桑牢記了老師的話嗎?

      2、指名讀第三段。思考:莫泊桑是怎么做的?結果怎樣?

      3、齊讀,進一步體會莫泊桑的勤奮好學。

      四、總結討論

      學習了這篇課文,你受到了什么啟發(fā)?你打算今后怎樣向莫泊桑學習?

      請學生各抒已見,師適當表揚鼓勵。

      五、作業(yè)

      小練筆:觀察身邊同學,寫出衣著、性格不同的兩位同學。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時間簡史》是許多孩子聽說卻不曾讀過的書,霍金是孩子們聽說卻并不了解的人。那張“齜牙咧嘴”的照片是孩子們對于霍金的全部認識。《輪椅上的霍金》是六年級上冊的一篇文章,這篇文章本課講的是被稱為“宇宙之王”的著名科學家史蒂芬霍金在自己完全癱瘓,被長期禁錮在輪椅上的情況下,面對常人難以想象的艱難,仍然孜孜不倦地探索宇宙地未知世界,勇敢頑強地挑戰(zhàn)命運。

      品讀文本,我們不難發(fā)現,文中多處運用了對比手法。從大處說,有:命運殘酷與生命頑強的對比;身體禁錮與思維飛翔的對比;命運無情與成就杰出的對比;生活不幸與樂觀感恩的對比。從小處講,有頂禮膜拜與靜靜思考的對比;成績卓越與做人低調的對比;女記者的唐突尖銳與霍金的坦然、平靜的對比等。

      在教學中,我緊緊圍繞第8自然段展開教學。合作探究兩個主要問題:1.霍金是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物理天才;2.霍金是一個令人折服的`生活強者。這一思考,打破了我原來的以“非凡”入手的教學思路。我覺得學生對文本的感悟應是層層深入、心領神會、水到渠成的。所以,在課堂建構方面,我充分挖掘了第8自然段過渡段的獨特作用展開教學,并及時的回扣這一自然段,不斷升華對霍金精神與人格的感悟。

      語文教學的寫話訓練,不能僅僅關注情意目標,更要關注學生的言語表達形式。本課的寫話設計,我力求凸顯言意互轉,既能讓學生從精神層面對霍金產生深深的景仰,更能從寫作層面進行有效的寫法指導。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的教案01-10

    語文小學教案01-03

    小學語文經典教案01-08

    《小學語文》教案01-26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1-11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三》教案02-0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七》教案02-04

    小學語文詩教案09-29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V国产V日韩V欧美V | 亚洲第一人成网站在线播放 | 午夜福利一区美女 | 亚洲愉拍国产自免费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AⅤ 综合激情久久综合激情 | 五月婷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