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xiàn)在位置:范文先生網(wǎng)>教案大全>數(shù)學教案>小學數(shù)學教案

    小學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3-08-01 08:04:13 數(shù)學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數(shù)學教案精選[9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數(shù)學教案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數(shù)學教案精選[9篇]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1

      詳細介紹:課題:時、分的認識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正確認識和掌握看鐘表的方法,認識時間單位小時、分及其進率,培養(yǎng)初步的時間觀念.

      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際操作能力(包括學生自己動手制作鐘面模型)和閱讀課本的能力.

      3.使學生知道珍惜時間,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提高抓緊時間、勤奮學習的自覺性.

      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1.聽錄音.

      師:新課前,請大家聽一段錄音(播放音頻:時間的腳步).誰能聽出這是什么聲音?

      生:這是鐘聲.

      師:對.這是時鐘行走時發(fā)出的聲音.我們要學習時間單位,就要認識鐘面.

      2.師:下面介紹三好學生小芳姐姐每天主要的學習活動內容及時間安排.(分別出示圖片"起床圖"、"上課圖"、"活動圖")

      請大家仔細觀察,按順序說出每幅畫中小芳姐姐在做什么?她是在幾點鐘開始的?(教師在學生每回答完一幅圖后,作出必要的補充和更正.)

      (1)小芳姐姐每天上午6時半起床,一分鐘也不拖拉.

      (2)小芳姐姐上午8時正準時上課,不遲到、不早退,認真學習.

      (3)小芳姐姐每天下午4時參加課外鍛煉,增強體質.

      師:大家要向小芳姐姐學習,更好地安排和掌握時間,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做時間的小主人.

      二、學習新課

      1.師:人們?yōu)榱苏莆諘r間,做時間的主人,發(fā)明了時鐘.

      2.觀察時鐘.教師在黑板上掛出一個時鐘(或演示動畫"認識鐘面"),用投影儀出示放大了的鐘面投影圖,要求學生結合自制的鐘面模型,觀察、了解鐘面上各個部分及其名稱.

      請學生自由發(fā)言,要求知道:鐘面上有1~12共十二個數(shù),以及它們各自的位置.每個數(shù)之間有5格,一共有60格.鐘面上有兩根指針,長的是分針,短的是時針.

      3.觀察、思考和討論.

      (1)鐘面上這兩根指針是怎樣走動的?

      教師演示,得出分針和時針在鐘面上是同時、同方向、不同速度地行走.

      (2)分針與時針是怎樣表示時間的?

      教師指導學生閱讀課本第61頁末段.理解時針從一個數(shù)走到下一個數(shù)是一小時,分針走一格是一分鐘的結論.

      (3)兩針行走時它們的關系怎樣?

      教師把全班學生分成兩大組,認真觀看動畫"認識鐘面".一組同學觀察時針的走動,另一組同學觀察分針的走動;結合閱讀課本第62頁第一段,使學生懂得時針走了一個字是一小時,分針走了一圈是60分鐘;這兩根指針是同時走,同時停的`,所以1小時=60分.

      4.結合生活實際,領會1小時、1分鐘分別大約有多久.

      (1)1小時等于1節(jié)課的時間加課間活動20分鐘的時間.

      (2)1分鐘有多久?請學生聽一段優(yōu)美的音樂(播放音頻梁祝片段).同時教育學生要珍惜每一分鐘.

      5.討論.

      理解和掌握如何在鐘面上用時針與分針表示時間.

      (1)整點鐘的表示.分針指到12,時針指到幾就是幾點正.

      (2)幾點幾分的表示.結合學習課本第62頁第二段,認真理解時針剛過數(shù)字幾的意思,從而導出結語.

      6.歸納正確表示鐘面時間的讀、寫方法,并小結.(教師把新課學習內容編成快板,用投影儀打出,師生共讀.)時針走1字1小時,分針走1格1分鐘.1小時=60分,60分就是1小時.時針剛過數(shù)字幾,就是表示幾點多;要問多了多少分,請你仔細看分針.

      三、練習

      1.基本練習.

      (1)說出鐘面上所指時間.(教師演示動畫"時鐘",全班搶答.)

      1:00,5:30,7:15,12:45,12:46.

      (2)看卡片讀時間.

      8:25,11:50,12:00,6:55,4:53.

      (3)寫出鐘面上所指的時間.(教師演示動畫"時鐘",學生寫出時間.)5:10,6:05,2:31,7:59,9:02.

      2.實踐性練習.

      教師板書時間,學生在自己鐘面上撥針,同座同學相互檢查.

      6:00,4:30,9:45,10:10,11:55.

      3.綜合對比練習.

      要求學生辨別接近整點鐘和時、分針靠得比較近的鐘面所指的時間.

      (1)按標出的時間,在鐘面上加上分針或時針.

      (2)看鐘面,選擇正確的時間填在方框里.

      4.思考性練習.

      說出鐘面間所經(jīng)過的時間.

      四、總結(略)

      五、質疑問難(略)

      六、反饋練習.

      1.配樂朗誦(或組織小品表演:撥時間)

      放錄音,在優(yōu)美抒情的音樂聲中,朗誦聲起.

      世界上最寶貴的是時間,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對人們來說,時間就是生命,時間是人所擁有的全部財富.讓我們好好珍惜每一分鐘吧!

      2.師說時間,生撥數(shù).

      小喇叭開始廣播:6:45

      大風車:6:05

      中央電視臺新聞聯(lián)播:7:00

      有線1臺的兒童動畫片:6:00

      (下課鈴響)

      師:(指著時鐘)這節(jié)課是8:50上課,9:30下課.大家想想,這節(jié)課上了多少時間?

      生:上了40分鐘.

      師:對.這節(jié)課我們共同學習了40分鐘.謝謝大家,下課.

      板書設計:略.

      時、分的認識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2

      本冊教材根據(jù)《全日制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實驗稿)》的基本理念和要求編寫,體現(xiàn)了新世紀(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第一學段教材編寫的指導思想、基本框架和呈現(xiàn)形式。為同行們能增強教學的針對性,下面結合本冊教材的編排內容,作一些分析、說明。

      一、本冊教材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

      (一)數(shù)與代數(shù)

      1、第一單元“數(shù)一數(shù)與乘法”

      在這個單元的學習中,學生通過“數(shù)一數(shù)”等活動,經(jīng)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過程,體會乘法的意義,從生活情境中發(fā)現(xiàn)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決的問題,初步感受乘法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2、第二單元“乘法口訣(一)”,第七單元“乘法口訣(二)”

      在這兩個單元的學習中,學生經(jīng)歷2~5和6~9乘法口訣的編制過程,形成有條理地思考問題的習慣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確運用口訣計算表內乘法,解決實際問題。

      3、第四單元“分一分與除法”,第五單元“除法”

      學生通過大量的“分一分”活動,經(jīng)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過程,體會除法的意義,從生活情境中發(fā)現(xiàn)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決的問題,體會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學會用乘法口訣求商,體會乘法和除法的互逆關系。

      4、第六單元“時、分、秒”

      學生通過時、分、秒的學習,初步養(yǎng)成遵守和愛惜時間的良好習慣。在實際情境中,認識時、分、秒,初步體會時、分、秒的實際意義,掌握時、分、秒之間的進率,能夠準確地讀出鐘面上的時間,并能說出經(jīng)過的時間。

      (二)空間與圖形

      1、第三單元“觀察物體”

      在這個單元學習中,學生將經(jīng)歷觀察的過程,體驗到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物體可能是不一樣的,最多能看到物體的三個面;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通過觀察活動,初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2、第五單元“方向與位置”

      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能根據(jù)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余三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圖上的方向,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從而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三)統(tǒng)計與概率

      第九單元“統(tǒng)計與猜測”。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將進一步體驗數(shù)據(jù)的調查、收集、整理的過程,根據(jù)圖表中的數(shù)據(jù)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并與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初步形成統(tǒng)計意識。在簡單的猜測活動中,初步感受不確定現(xiàn)象,體驗有些事件發(fā)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

      (四)實踐活動

      本冊教材安排了三個大的實踐活動——“節(jié)日廣場”“月球旅行”“人類的好朋友”,旨在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同時,在其他具體內容的學習中,安排了“小調查”活動和貼近生活形式多樣化的應用性問題,旨在對某一知識進行實際應用。在從事這些活動中,學生將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的問題,感受數(shù)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獲得一些初步的數(shù)學活動經(jīng)驗,發(fā)展解決問題和運用數(shù)學進行思考的能力;在與同伴合作和交流的過程中,發(fā)展學生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

      二、本冊教材編寫的意圖和特色

      本冊教材以學生的數(shù)學活動為主線呈現(xiàn)學習內容,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在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過程中,經(jīng)歷抽象數(shù)學模型并進行解釋和應用的過程,從中獲得對數(shù)學知識的理解和體驗。下面結合具體學習內容,闡述本冊教材編寫的意圖和特色。

      (一)在數(shù)與代數(shù)的學習中,重視動手操作與抽象概括相結合,體驗乘除法的含義,發(fā)展學生的數(shù)感和符號感

      1、關于乘除法的含義

      第一單元的標題為“數(shù)一數(shù)與乘法”,第四單元的標題為“分一分與除法”,體現(xiàn)了教材要通過大量的動手操作,幫助學生體驗乘除法含義的設計思路。在學習乘法之前,教材安排了“數(shù)一數(shù)”的活動,結合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3個3個地數(shù)、4個4個地數(shù)、5個5個地數(shù)……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存在著大量可以用乘法表示的問題。而學生只學過用加法,將感受到用相同數(shù)連加的方法進行計算有一定的局限性,從而體會到學習乘法的必要性。通過“兒童樂園”“有幾塊積木”“動物聚會”等情境,由幾個幾個地數(shù),抽象出用乘法算式表示的模型,使學生具體地體驗乘法的含義,而不是背誦乘法的結論。在學習除法之前,教材安排了三個“分一分”活動——“分桃子”“分蘋果”“分糖果”,數(shù)目由小到大,突出除法的本質是“平均分”。在大量的“平均分”活動中,抽象概括出除法算式。學生在活動中逐步體驗除法的含義。教材不要求學生背誦除法的結論,也不分“等分除”“包含除”。

      2、關于乘法口訣

      乘法口訣是我國小學生提高基本計算能力的有趣工具。本冊教材分兩段進行,“乘法口訣(一)”是2~5的乘法口訣,“乘法口訣(二)”是6~9的乘法口訣,共81句。教材采用“大九九”的形式(即,1~9中的每個數(shù)的乘法口訣都是9句),并分成兩段展開教學。其目的是為了分散記憶的難度,由于2~5的乘法口訣數(shù)目比較小,相對好記一些,所以教材先安排熟記2~5的乘法口訣,然后再進行6~9乘法口訣的教學;6~9乘法口訣的數(shù)目雖然比較大,但是新學的口訣越來越少,而舊的口訣又得到相應的鞏固。除此之外,教材在乘法口訣的設計上還有以下特點。

      (1)每一部分口訣都是緊密聯(lián)系學生生活情境引入的

      例如,第10頁創(chuàng)設慶祝北京申奧成功的情境,通過數(shù)奧運標志“五環(huán)圖”的環(huán)數(shù),引入編5的乘法口訣;第14頁一雙筷子2根,通過就餐擺筷子的情境引入編2的乘法口訣。這樣安排,便于引導學生自覺地投入學習活動,用連加算出得數(shù),為編口訣做準備。

      (2)以5的乘法口訣作為起始內容進行編排

      因為每只手有5個手指,這是人人都有的學具;數(shù)數(shù)時,經(jīng)常5個5個地數(shù)。這些與學生生活有密切聯(lián)系,有助于學生探索規(guī)律,經(jīng)歷編制口訣的過程,掌握口訣編制的方法。

      (3)在編制乘法口訣的設計上,逐步擴大學生探索的空間

      在編制2~5的乘法口訣時,一般都安排實物情境圖,填寫相同數(shù)連加的'得數(shù),并先給出2~3句編制過程的范例。6~9的乘法口訣則要求學生獨立編制。這樣安排,逐步擴大學生的探索空間,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4)口訣編排設計上注意體現(xiàn)一定的規(guī)律性,啟發(fā)學生找聯(lián)系、找規(guī)律,以便于學生來記憶口訣。教材安排了形式多樣的練習,有利于保證學生的基本計算技能

      例如,第16頁學習3的乘法口訣時,教材安排了“你是怎樣記住3的乘法口訣的”,引導學生找規(guī)律。第72頁學習6的乘法口訣時,安排了“想一想”的小欄目,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6×8=6×7+□=6×9-□,幫助學生找相鄰的口訣之間的聯(lián)系,有助于學生熟記口訣。

      另外,教材設計了新穎的富有童趣的練習,除了一般的題目和“對口令”等形式外,還安排了“小動物找新家”“誰射中的氣球多”“找座位”等活動,使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學習表內乘除法,保證基本的運算技能。

      3、關于表內乘除法的應用

      本冊教材把表內乘除法的運算與解決問題結合起來。首先乘除法的認識都是從實際情境引入的,本身就是應用問題的學習,另外通過以下兩個途徑加強乘除法知識的應用。

      (1)練習中配有富于童趣的、圖文結合的、或有多種信息,有時答案不惟一的問題,有時還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并進行解決

      例如,第19頁第3題,要想得出這輛玩具汽車多少錢,需要通過售貨員和顧客的對話(小熊付給大象3張5元和1張10元,大象回答:“正好”,而得出這輛汽車25元)。第45頁第4題圖中呈現(xiàn):有28人需要租車,大客車限乘客10人,小汽車限乘客4人,可以怎樣租車?答案有多種。第56頁第5題,以連環(huán)畫的形式呈現(xiàn),一張方桌圍坐4人,2張方桌坐8人,而兩張方桌拼在一起圍坐6人,從而推想3張、4張、5張、6張桌子的情形,引導學生用列表找規(guī)律的策略來解決問題。

      以上問題都和傳統(tǒng)的應用題呈現(xiàn)的形式和要求不一樣,沒有應用題的類型,不要求學生說程式化的語言,而立足于知識的應用,初步學會一些數(shù)學思考方法,發(fā)展學生的思維。

      (2)通過數(shù)學故事、數(shù)學游戲、實踐活動等欄目,應用所學的知識

      例如,第17頁數(shù)學故事,通過連環(huán)畫的形式發(fā)展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一些簡單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同時可以溝通數(shù)學與語文之間的聯(lián)系,并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第22頁數(shù)學游戲,要求學生從情境圖中找出問題,本身就是數(shù)感的培養(yǎng),進行回答時要運用所學的知識。教材中還安排了實踐活動,如找一找生活中的乘法和除法。

      以上這些都體現(xiàn)了乘除法知識的實際應用。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3

      [教材簡析]

      這部分教材是結合對軸對稱圖形的認識而安排的實踐活動。活動的內容大致可分為兩段。首先,指導學生欣賞中國剪紙作品,介紹其藝術特點,使學生對軸對稱圖形與剪紙的密切聯(lián)系形成認識。然后讓學生運用已獲得的知識與技能獨立或分小組自由進行創(chuàng)作,最后進行交流。通過這次實踐活動,一方面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數(shù)學知識和技能的靈活運用;另一方面,又可以讓學生體會到我國民間藝術的博大精深,培養(yǎng)其審美情趣。

      [教學目標]

      1.通過實踐活動,進一步加強對軸對稱圖形的認識,培養(yǎng)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的創(chuàng)造性,提高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

      2.通過參與創(chuàng)作,合作交流,啟迪學生靈感,感受生活。

      3.通過欣賞剪紙作品,感受古今勞動人民的高超技藝,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點、難點]

      學習運用軸對稱圖形的特點創(chuàng)作美麗的圖案。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實物投影儀、剪紙作品 剪刀 彩色紙片

      [教學過程]

      一、作品賞析。

      1、談話:同學們,我手中有一把剪刀和一張普通的紙,就是它們創(chuàng)造出了中國民間文化剪紙,又叫窗花。這古老的傳統(tǒng)民間藝術有1000多年的歷史,風格獨特,深受國內外人士所喜愛。今天,我們就來欣賞出自古代與現(xiàn)代藝人之手的部分代表作品。

      2、板書:奇妙的剪紙

      3、利用課件與實物投影儀展示教師和學生共同準備的剪紙作品。

      4、你最喜歡哪一幅剪紙?(學生對喜愛的作品進行談話交流。)

      5、教師對部分作品進行解說(主要針對古老的吉祥圖案)。剪紙藝術是生活化的藝術,尤其體現(xiàn)在古代。剪紙都應用于生活的哪些方面?(服裝、瓷器、皮影、居家裝飾等)

      【評:通過作品欣賞,使學生對剪紙藝術有初步了解,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二、作品分類。

      1、觀察分析

      ①談話:今天,大家一起看到了這么多的剪紙作品,其實在民間藝人創(chuàng)作中是有區(qū)別的。那么你們能進行分類嗎?

      ②小組討論。

      學生總結分類。學生分類可能很多,只要合理就要予以肯定。比如:分為人物、動物、花草、文字等類別或以顏色而分類。

      ③小結:

      同學們觀察的非常仔細,從創(chuàng)作內容上看可以分為這幾類,我們還可以從創(chuàng)作的方法進行分類。比如有的剪紙圖案是由一組或幾組完全相同的圖案組合而成的,大家來看有哪些?

      ④學生從作品中找出部分符合要求的剪紙圖案。

      【評:剪紙作品既可以根據(jù)圖案內容分類,也可以根據(jù)圖案是否對稱分類,目的是為下面的教學做鋪墊。】

      2、研究方法

      ①引導觀察:你們再來看現(xiàn)在這些作品,它們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當學生回答是軸對稱圖形時,教師可以請其他同學進行對折檢驗。)

      ②教師拿出其中以一次對折形式剪成的楓葉圖案。

      提問:這張剪紙是什么圖形?

      (學生回答是軸對稱圖形時,教師將其對折重合在實物投影儀上展示給學生看。)

      ③提問:同學們,這樣漂亮的圖案,你知道是怎樣剪成的嗎?

      引導學生根據(jù)剛才的展示,發(fā)現(xiàn)這個作品是對折后畫樣剪成的。

      ④談話:大家今天想不想做一名巧手小藝人,用剪刀來創(chuàng)作漂亮的圖案?

      組織學生拿出工具:剪刀和幾張紙片。(提醒學生使用剪刀時注意事項)

      【評:利用所學數(shù)學知識來驗證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教師根據(jù)學生已有的經(jīng)驗指導學生總結出剪紙與軸對稱圖形的密切聯(lián)系。】

      三、作品創(chuàng)作。

      (一)嘗試創(chuàng)作(一次對折剪紙)

      1、課件出示楓葉圖案。演示對折后的形狀,然后演示未剪的正方形對折紙樣摞在一起進行比較。

      ①提問:大家請看它們有什么不同

      ②學生根據(jù)對比回答出剪去多余的部分,教師按學生的要求完成剪紙,將其貼在黑板上。

      ③教師指導學生獨立制作:

      a、一次對折 b、沿外邊畫輪廓線 c、剪去輪廓線以外的部分

      ④同桌進行交流。評析。將優(yōu)秀的作品貼在黑板上。

      2、引導:為什么有的同學剪出的圖案漂亮,而有的同學稍有不足呢?

      大家能否談談自己的看法?

      3、學生總結:a、對折要整齊 b、畫樣要美觀 c、用剪要(二)二次創(chuàng)作

      1、課件出示62頁下方的剪紙步驟。

      ①要求:請同學拿出一張正方形紙片,按照屏幕上的順序動手試一試,看誰做的好。

      ②教師巡視指導,請完成較好的同學幫助其他同學。

      ③組內同學進行交流,選出優(yōu)秀作品貼在黑板上。

      過渡提問:還有其它的`折法進行剪紙嗎?(學生可能會提出沿對角線折或兩次對折。)

      2、課件出示課本63頁沿對角線折法。

      ①學生完成作品。

      ②展示后談話:我們還可以怎樣折?還可以折成幾折來剪?

      ③引導:我們通過學習剪紙,發(fā)現(xiàn)了很多方法,但基本都是每次只剪出一幅圖案。想一想,能不能一次剪出多幅圖案呢?

      3、課件演示63頁長方形紙剪花邊疊剪圖案。

      ①學生按順序完成。

      ②將優(yōu)秀的作品貼在黑板上展評。

      【評:通過嘗試創(chuàng)作使學生明確剪紙的基本方法與注意事項。教師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給學生以直觀指導,主動向學生質疑,促使學生思考與發(fā)現(xiàn),形成認識,獨立獲取知識和技能,另外,借助多媒體教學給學生創(chuàng)設寬松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學習中始終保持興奮、愉悅、渴求思索的心理狀態(tài),非常利于學生主體性的發(fā)揮,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三)獨立創(chuàng)作。

      1、出示課件。談話:剪紙的分類大體可以分成三大類。第一類陽刻,就是剪去輪廓線之外的空白部分,保留輪廓線;第二類陰刻,就是剪去輪廓線保留其他部分;第三類陰陽混刻。

      2、要求:可以用對折的形式創(chuàng)作,也可以不用對折進行創(chuàng)作。對紙張的樣式也不受限制。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制作一幅或兩幅作品。

      3、學生創(chuàng)作。教師巡視,與學生交流。

      4、展評作品。

      【評:教師簡要介紹剪紙藝術的創(chuàng)作分類,學生結合欣賞重新認識剪

      紙藝術的靈活多變,為獨立創(chuàng)作提供了想象的空間,充分運用合作交流,使得學生的想象力得到進一步拓展,知識得到延伸。】

      四、全課總結。

      1、啟發(fā):同學們的作品樣式繁多,卻很美觀,這些作品與我們前面完成的作品有什么區(qū)別嗎?

      教師指導學生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凡是對折后完成的剪紙作品,都是軸對稱圖形,不對折而完成的圖形卻不是。

      2、引導: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指出折痕就是圖形(圖案)的中心軸,折痕的兩側是完全對稱相同的。

      【評:使學生知道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是從生活中提煉出的規(guī)律性的知識。】

      五、課后作業(yè)。

      利用軸對稱圖形的原理,制作完成一組可愛的動物的花邊,裝飾班里的墻報。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4

      教學內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第47~48頁整理與練習回顧與整理和練習與應用第1~7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加深認識因數(shù)和倍數(shù),能找一個數(shù)的因數(shù)或倍數(shù),進一步認識質數(shù)和合數(shù);掌握2、5、3的倍數(shù)的特征,進一步認識偶數(shù)和奇數(shù);加深理解質因數(shù),能正確分解質因數(shù)。

      2.使學生能整理因數(shù)和倍數(shù)的知識內容,感受知識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能應用相關概念進行分析、判斷、推理,進一步掌握思考、解決數(shù)學問題的`方法,積累數(shù)學思維的初步經(jīng)驗,提高分析、推理、判斷等思維能力;加深對數(shù)的認識,進一步發(fā)展數(shù)感。

      3.使學生主動參與回顧、整理知識和分析、解決問題等活動,培養(yǎng)樂于思考的品質和與同伴互相交流、傾聽等合作意識和能力;感受數(shù)學方面的知識積累和進步,提高學好數(shù)學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

      整理、應用因數(shù)和倍數(shù)的知識。

      教學難點:

      應用概念正確判斷、推理。

      教學準備:

      小黑板、準備12個同樣大的正方形學具。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談話:最近的數(shù)學課,我們學習了哪方面的內容?回憶一下,都學到了哪些知識? 揭題:我們已經(jīng)學完了因數(shù)和倍數(shù)這一單元的內容,今天開始主要整理與練習這一單元內容。(板書課題)通過整理與練習,我們要進一多認識因數(shù)與倍數(shù),2.5.3的倍數(shù)的特征,能熟練掌握找一個數(shù)的因數(shù)或倍數(shù)的方法;能判斷偶數(shù)和奇數(shù)、質數(shù)和合數(shù),了解這些概念之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能正確分解質因數(shù),提高對數(shù)的特征的認識,加深對數(shù)的認識。

      二、回顧與整理

      1.回顧討論。 出示討論題

      (1)你是怎樣理解因數(shù)和倍數(shù)的?舉例說明你的認識。

      (2)2、5、3的倍數(shù)有什么特征?我們是怎樣發(fā)現(xiàn)的?

      (3)自然數(shù)可以怎樣分類,各能分成哪幾類?舉例說說什么是質因數(shù)和分解質因數(shù)。

      (4)什么是兩個數(shù)的公因數(shù)和最大公因數(shù),公倍數(shù)和最小公倍數(shù)? 讓學生在小組里討論,結合討論適當記錄自己的認識或例子。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理解和掌握倒數(shù)的意義.

      2.能正確的求出一個數(shù)的倒數(shù).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

      認識倒數(shù)并掌握求倒數(shù)的方法

      教學難點

      小數(shù)與整數(shù)求倒數(shù)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基本訓練

      (一)口算

      上面各式有什么特點?

      還有哪兩個數(shù)的乘積是1?請你任意舉出乘積是1的兩個數(shù).

      (板書:乘積是1,兩個數(shù))

      二、引入新課

      剛才我們所舉出的乘積是1的兩個數(shù)之間有一種特殊的關系.

      (板書:倒數(shù))

      三、新課教學

      (一)乘積是1的兩個數(shù)存在著怎樣的倒數(shù)關系呢?

      請看:,那么我們就說是的倒數(shù),反過來(引導學生說)是的倒數(shù),也就是說和互為倒數(shù).

      和存在怎樣的倒數(shù)關系呢?2和呢?

      (二)深化理解

      教師提問

      1.什么是互為倒數(shù)?

      2.怎樣理解這句話?(舉例說明)

      (的倒數(shù)是,的倒數(shù)是,不能說是倒數(shù),要說它是誰的倒數(shù).)

      3.0有倒數(shù)嗎?為什么?1有倒數(shù)嗎?為什么?(0雖然可以看作幾分之0,如,,但是把分子、分母調換位置,分母為0,不成立,所以0沒有倒數(shù),另外0和任何數(shù)相乘卻為0.1可以寫作,1與相乘還是1,符合倒數(shù)的意義,所以1的倒數(shù)是1).

      (三)求一個數(shù)的倒數(shù)

      1.例:寫出、的倒數(shù)

      學生試做討論后,教師將過程板書如下:

      所以的倒數(shù)是,的倒數(shù)是.

      (能不能寫成,為什么?)

      總結:求一個數(shù)(0除外)的倒數(shù),只要把這個數(shù)的分子、分母調換位置.

      2.深化

      你會求小數(shù)的倒數(shù)嗎?(學生試做)

      三、訓練、深化

      (一)下面哪兩個數(shù)互為倒數(shù)

      (演示課件:倒數(shù)的'認識1)

      (二)求出下面各數(shù)的倒數(shù)

      (演示課件:倒數(shù)的認識2)

      (三)判斷

      1.真分數(shù)的倒數(shù)都是假分數(shù).()

      2.假分數(shù)的倒數(shù)都小于1.()

      3.0沒有倒數(shù).()

      (四)提高

      如果末尾加上=1怎么填?

      如果末尾加上=0怎么填?

      如果末尾加上=2怎么填?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有關倒數(shù)的哪些新知識?什么叫倒數(shù)?怎樣求一個數(shù)的倒數(shù)?還有不明白的問題嗎?

      五、課后作業(yè)

      (一)下面哪兩個數(shù)互為倒數(shù)?

      (二)寫出下面各數(shù)的倒數(shù).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6

      教學內容:教材第115頁正、反比例的意義和正、反比例應用題、練一練,練習二十二第l、2題。

      教學要求:

      1.使學生更清楚地認識正比例和反比例關系的特征,能正確判斷成正比例關系或反比例關系的量。

      2.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正比例和反比例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系、解題思路,能正確地解答成正、反比例關系的應用題。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分析、推理和判斷等思維能力。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這節(jié)課,復習正、反比例關系和正、反比例應用題。(板書課題)通過復習,要進一步認識正、反比例的意義,掌握正、反比例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系、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能更正確地判斷成正、反比例關系的量,正確地解答正、反比例應用題。

      二、復習正、反比例的'意義

      1.復習正、反比例的意義。

      提問:如果用x和y表示成比例關系的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板書:x、y是相關聯(lián)的量)那么,什么情況下成正比例關系,什么情況下成反比例關系?想一想,成正比例關系和成反比例關系的兩種量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指出:正比例關系和反比例關系的相同點是:都有相關聯(lián)的兩種量(x和y),一種量隨著另一種量的變化而變化。不同點是:成正比例關系的兩種量中相對應數(shù)值的比值一定,成反比例關系的兩種量中相對應數(shù)值的積一定。

      2.判斷正、反比例關系。

      (1)做練一練第1題。

      指名學生口答。提問:判斷是不是成比例和成什么比例的根據(jù)是什么?

      (2)做練習二十二第1題。

      指名學生口答。

      3.判斷x和y這兩種量成什么關系,為什么?

      (1)y=8x (2)y=

      指出:我們根據(jù)正、反比例關系的特點,可以判斷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成什么比例。如果一道題里兩種量成正比例或反比例關系,我們就可以應用比例的知識,根據(jù)比值相等或者積相等的數(shù)量關系來解答。

      三、復習正、反比例應用題

      1.做練練第2題。

      讓學生讀題,判斷每題里兩種量成什么比例。提問:這道題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關系,各要根據(jù)什么相等來列式解答?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突出列式的等量關系是比值還是積一定。

      2.啟發(fā)學生思考:

      你認為正比例應用題實際上是我們過去學過的哪一類應用題?反比例應用題是哪一類應用題?怎樣解答正、反比例應用題?指出:用比例知識解答應用題,要先判斷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成什么比例。如果成正比例,根據(jù)比值相等列等式解答;如果成反比例,根據(jù)積相等列等式解答。

      四、課堂小結

      成正、反比例的量各有什么特點?成正、反比例量的應用題要怎樣解答?

      五、課堂作業(yè)

      練習二十二第2題。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7

      一、教學目的要求:

      1、使學生初步認識直角,會用三角板判斷一個角是不是直角會畫直角,數(shù)學教案-認識直角。

      2、通過看一看,比一比、畫一畫等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判斷能力、實踐能力。

      3、使學生知道直角在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教育學生學會尋找生活中的數(shù)學。

      二、教材分析:

      教材通過引導學生觀察手帕、練習本、黑板上的角,說明這些角是直角。再借助三角板來說明什么角是直角。然后讓學生通過折紙作直角,加深對直角的認識。最后讓學生學會用三角板畫角。

      三、教學方法:

      練習法、實踐法、引導法

      四、教學過程:

      (一)預習:看書21-22頁。

      (二)引入:1、投影出示畫有角的圖片,這些圖形叫什么?請指出這些角的頂點與邊。

      2、說一說周圍哪些物體的表面有角?有哪些角的形狀與復習題中第一個圖的形狀相同?(去掉投影圖中的銳角與鈍角,保留直角 )

      象這樣的角叫直角。(板書課題)

      (三)講授:

      (1) 觀察物體表面的直角,小學數(shù)學教案《數(shù)學教案-認識直角》。

      請同學們拿出教科書、練習本,他們的.封面各有幾個角?看看這些角的形狀是不是相同?觀察桌面上的四個角,他們的形狀是不是也相同?

      把教科書封面上的一個角與課桌面上的角比一比,大小相等嗎?

      這些角都叫什么角?

      我們周圍還有哪些物體的表面有直角?

      (2) 請同學們拿出自己的三角板,找一找三角板中的哪一個角是直角。

      用三角板中的直角,可以檢驗一個角是不是直角。

      做“做一做”的第一題。

      (3) 學畫直角

      教師邊示范邊講解:從一點起用三角板畫一條邊,將三角板中直角的頂點與這條邊的端點合在一起,使三角板的一條邊與這條邊合在一起,再從頂點起沿三角板的另一邊畫出角的另一邊,就畫出了一個直角。要畫上直角符號。

      學生邊畫邊說。同桌相互評一下。

      學生按操作畫,教師巡視。

      (4)分組進行比賽,每組拿一個正方形盒子,數(shù)一數(shù)所有的面一共有多少個直角,評選出數(shù)的最快的小組。

      (四)課堂練習:

      1、做練習的第二題,數(shù)出圖中的直角,想一想怎樣數(shù)才能數(shù)的又對又快。

      2、練習第三題,在右邊的四邊形里加一條線段,把它分成一個長方形與一個三角形。

      (五)課堂小結:

      說一說,這堂課你認識了什么圖形?學會了什么本領?

      (六)板書設計: 直角

      (七)課后作業(yè):

      在方格紙上畫一個長方形與一個正方形。(用三角板畫)

      (八)后記及反饋:

      本節(jié)課由于找三角板中的直角出現(xiàn)困難,所以課堂節(jié)奏有些慢,沒有完成預期的任務。直角與生活有密切的聯(lián)系,人們周圍許多的物體表面都有直角,引導學生從生活中認識直角,感受生活與數(shù)學的密切聯(lián)系,效果不錯。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幾”或“減少百分之幾”的意義,學會用線段圖分析數(shù)量關系,幫助學生加深對百分數(shù)意義的理解。

      2、能解決有關“增加百分之幾”或“減少百分之幾”的實際問題,提高運用數(shù)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體會百分數(shù)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3、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增加百分之幾”或“減少百分之幾”的意義,能解決有關“增加百分之幾”或“減少百分之幾”的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師:同學們,今天這節(jié)數(shù)學課我們一起來研究百分數(shù)的應用。(板書:百分數(shù))什么是百分數(shù)?你能說一個生活中的百分數(shù)嗎?你怎么理解這個百分數(shù)?

      2、師:因為百分數(shù)的意義使百分數(shù)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今天要研究的主題就是百分數(shù)的應用(補充板書:百分數(shù)的應用)

      二、教學過程

      活動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出新知

      1、師:同學們,在炎熱的天氣里人們常常用冰塊來消暑降溫。你們制作過冰塊嗎?水結成冰之后體積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2、課件出示情境,引導學生觀察

      師:有一位同學把他制作冰塊的過程記錄了下來,(大屏幕出示實驗記錄)請看:

      45立方厘米的水,結成冰后,冰的體積約為50立方厘米。

      3、師:根據(jù)這兩個條件,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生提問,師選擇板書。

      (1)、冰的.體積是原來水的體積的百分之幾?

      (2)、原來水的體積是冰的體積的百分之幾?

      (3)、冰的體積比原來水的體積增加百分之幾?

      4、在這些問題中,我們能解決哪些問題?

      師生共同解決,并將解決的問題擦掉。

      活動二:理解“增加百分之幾”。

      1、師:今天我們重點解決“冰的體積比原來水的體積約增加百分之幾?”這個問題,一起讀題,你覺得哪句話最難理解?

      2、學生用自己的方式理解“增加百分之幾”的意思。

      3、全班匯報,由口頭理解的不清晰,引出線段草圖。

      4、對比書中的線段圖和學生的線段草圖,引導學生思考“增加了……”這個省略號背后所隱含的意義,從圖上看出,冰的體積比水的體積增加了,增加了百分之幾指的增加了誰的百分之幾?

      通得討論得出:冰的體積比水的體積增加的部分是水的體積的百分之幾。

      5、列式計算,數(shù)形結合,說出兩個列式的含義

      6、課件演示,小結兩種解題思路。“增加百分之幾”指的是增加的部分是單位“1”的百分之幾。

      可以先求出增加的部分再除以單位“1”;也可以先求出增加后是單位“1”的百分之幾再減去單位“1”。

      三、訓練鞏固

      1、根據(jù)問句,說出誰和誰比,誰是單位“1”的量。

      ①女生人數(shù)是男生人數(shù)的百分之幾?

      ②梨的質量是蘋果質量的百分之幾?

      ③降價了百分之幾?

      ④增產了百分之幾?

      2、消費寶典

      電飯煲降價,原價220元,現(xiàn)價160元,價格降低了百分之幾?(百分號前保留一位小數(shù))

      (引導學生先理解“降低百分之幾”再列式計算。)

      3、建設新農村

      選一選:

      光明村今年每百戶擁有彩電121臺,比去年增加66臺,今年比去年增長了百分之幾?

      (1)、(121-66)÷121

      (2)、 66÷121

      (3)、 66÷(121-66)

      (讓學生說出選擇的依據(jù)。)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練習,我們理解并掌握了“求一個數(shù)比另一個數(shù)多(或少)百分之幾”的實際問題,解題的重點是理解題意,關鍵是正確地找到單位“1”。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9

      教學要求:

      使學生會根據(jù)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數(shù)位數(shù),求出積的近似值。教學重點: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積是小數(shù)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教學難點:根據(jù)題目要求與實際需要,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積是小數(shù)的近似值。

      教學用具:投影片若干張。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

      1、口算。

      1.2x0.30.7x0.50.21x0.81.8x0.5

      1-0.821.3+0.741.25x80.25x0.4

      0.4x0.40.89x10.11x0.680x0.05

      2、用“四舍五入法”求出每個小數(shù)的近似數(shù)。(投影出示)

      保留整數(shù)

      保留一位小數(shù)

      保留兩位小數(shù)

      2.095

      4.307

      1.8642

      思考并回答:(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填空)

      (1)怎樣用“四舍五入法”將這些小數(shù)保留整數(shù)、一位小數(shù)或兩位小數(shù),取它們的近似值?

      (2)按要求,它們的近似值各應是多少?

      3、揭題談話:在實際應用中,小數(shù)乘法乘得的積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數(shù)位數(shù),這時可以根據(jù)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數(shù)位數(shù),求出積的近似值。(板書課題:積的近似值)

      二、嘗試:

      談話引出例題:同學們你們知道什么動物的嗅覺最靈敏嗎?(生回答)所以人們常用狗來幫助偵探、看家。那狗的嗅覺到底有多靈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組數(shù)據(jù):

      1、出示例6:人的嗅覺細胞約有0.049億個,狗的嗅覺細胞個數(shù)是人的45倍,狗約有多少個嗅覺細胞?

      2、讀題,找出已知所求。

      3、生列式,板書:0.049x45

      4、生獨立計算出結果,指名板演并集體訂正。

      5、引導學生觀察、思考:

      (1)積的小數(shù)位數(shù)這么多!可以根據(jù)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數(shù)位數(shù)。

      (2)保留一位小數(shù),看哪一位?根據(jù)什么保留?

      (3)橫式中的結果應該怎樣寫?

      6、專項練習(根據(jù)下面算式填空)

      3.4x0.91=3.094

      積保留一位小數(shù)是()。

      積保留兩位小數(shù)是()。

      7、嘗試后練習:

      ▲P.10頁做一做1.計算下面各題。

      0.8x0.9(得數(shù)保留一位小數(shù))

      1.7x0.45(得數(shù)保留兩位小數(shù))

      ▲判斷,并改錯.

      10.286x0.32=3.29(保留兩位小數(shù))3.27x1.5=4.951.78x0.45asymp;0.80(保留兩位小數(shù))

      10.2863.272.04

      x0.32x1.5x28

      2057216351632

      30858327408

      3.291524.9055712

      三、運用

      1、P.13頁2題

      2、兩個因數(shù)的積保留兩位小數(shù)的近似值是3.58。準確值可能是下面的哪個數(shù)?

      3.0593.5783.5743.5833.585

      四、體驗:

      誰來小結一下今天所學的內容?

      五、作業(yè):

      P.8頁1

      六:課后反思:

    【小學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的數(shù)學教案03-24

    小學數(shù)學教案08-29

    小學數(shù)學教案11-04

    (精選)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5

    小學數(shù)學教案(精選)07-05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7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7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7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7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7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在线的中文字幕Av | 天天免费在线看片 | 婷婷综合久久中文字幕一本 | 中文字幕在线中文一页 | 亚洲911精品一区 | 亚洲制服丝袜在线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