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匯總7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語文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學習目標
1能在閱讀的過程中借助拼音讀準“歲、詩、池、藍、掌、劃、動、清、波、浮、聽”11個生字的音,并能在新的語境中正確認讀;認識筆畫“斜鉤”;描摹帶有“斜鉤”這個筆畫的漢字“劃、我”。
2朗讀課文,能按標點正確停頓;在熟讀的基礎上能背誦課文。
3認真閱讀課文敘事部分的內容,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能大膽地向大家介紹自己的本領。
重點和難點
1學習生字,讀準翹舌音:詩、池、掌。
2認識新筆畫“斜鉤”。
3能通過故事內容的閱讀大致了解古詩的詩意。
教學準備
課文插圖、生字卡片、課文錄音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出示課文插圖,師:看了這幅圖,你想說什么?
師: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也是贊美鵝的漂亮。
2板書課題:詠鵝
師邊板書邊說:“詠”就是用詩歌的形式來贊美。
3齊讀課題。
說明:
上課伊始進行看圖說話訓練,意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至于說些什么,教師不要提過細的要求,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觀察和語言的積累暢所欲言。這樣能激活學生的思維,又可起到語言訓練的效果。如果學生直接背出古詩,教師也可隨機以“你已經能背誦古詩了,真了不起!這首古詩的題目是《詠鵝》”引出課題。
二初讀古詩,引導質疑
1出示古詩:自讀,互讀。要求:讀正確、讀通順。
2學習生字:浮
3讀了古詩,你有什么要問的?(如:誰做詩?他是怎樣一個人?他為什么做詩?怎么會做詩?這首詩是什么意思?……)
師: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學習課文。
說明:
也許有的學生已經能夠背誦這首詩,但詩的意思和有關詩的其他內容學生并不一定知道,教師要創設機會,引導學生提出問題,然后帶著問題讀課文,從而學會學習。
三整體感知課文,釋疑解難
1聽課文錄音,說說你能回答哪個問題。
2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出示第一節。
(1)學習生字“歲”、“詩”正音:讀準平、翹舌音。
(2)朗讀第一節。
3出示第二節:感悟詩意。
(1)讀,駱賓王看到了什么?用“――-”劃出有關句子。
(2)出示第1、2兩句話。
①學習生字。
自學,要求:借助拼音,讀準生字的音;想辦法記住生字的形。
小組交流識字情況。
大組交流:池、掌——注意翹舌音。
池、清、波—-與“水“有關。
劃——新部首“”,想想哪個字中也有“”(我、找……)
掌——常藍——籃作比較,說說怎么記。
②讀句子,感悟美景。
駱賓王看到的景象怎么樣?你能用一個詞來說說嗎?(美麗、漂亮、好看)
說話練習:駱賓王看到真美啊!,美在
(可從鵝的顏色、聲音、動作、池水等方面說)
師:這么美,怎么讀呢?
自己試著讀一讀。
交流讀。
師:看到這么美的.景,駱賓王陶醉了,于是駱賓王就做了一首詩,把這美麗的景象永遠留了下來。讓我們再來讀讀他作的詩。
說明:
學生帶著問題聽課文錄音,邊聽邊讀邊思,通過交流,對課文內容有了大致的了解。然后教師引導學生重點學習課文第2節,通過反復朗讀,理解感悟,再讀出語氣,讀出感情,做到不頓讀、不唱讀,體現從讀通到讀好的過程,釋疑解疑也在這過程中隨之完成。
四再讀課文,熟讀背誦
賽讀;背誦。
說明:
此時再讀古詩與初讀時相比,學生應對詩的意思有了大致的理解,因此一定會讀得更好,語氣更符合詩的意境。當然,只須讀,通過讀來反饋學生的理解,不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解釋詩意。
五欣賞人物,介紹自己
師:駱賓王七歲就會做詩,真是個聰明的孩子,我們小朋友也很聰明,你有什么本領,請介紹一下吧。(小組,大組)
說明:
這是課文設計的說話練習,也是對課文的拓展延伸,要讓每個學生充滿自信地說說自己的本領,相信自己的聰明與才干。本領不在大小,重在大膽地說,說完整的話。
六復習鞏固字詞
1讀詞:
(1)七歲做詩池水藍天腳掌劃動清波碧綠游來游去
(2)浮動水池古詩藍天手掌劃線聽話
2讀生字。
3指導描摹:劃我
(1)學習筆畫:“”
(2)看筆順指導,說說怎么寫。
(3)注意田字格中的位置。
說明:
復習鞏固字詞體現是由易到難,先課文中的詞語再課文外的新詞語,做到在新的語境中正確地認讀;先讀詞語再讀單個的生字,更能檢查學生是否真正記住和掌握。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學要求]:
1.讀懂習作要求,結合“讀書卡片”,系統、全面說明揚子鱷。
2.借鑒本單元幾課文的寫法,仔細觀察反復閱讀,寫好揚子鱷。
3.展開想象,多向構思,加入自己的感情。
[教學重點]:
按一定順序組織材料,將動物的外形和動作特點寫具體。
[教學難點]:
多向構思,融入感情。
[教學具準備及輔助活動]
幫助學生搜集有關揚子鱷的`資料
[主要板書計劃]:
揚子鱷
1、有序介紹
2、獨特構思
3、融入情感
[教學過程]:
一、了解習作內容
今天,我們一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揚子鱷。
1.揚子鱷是怎樣一種動物呢?
2.為什么把它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呢?
請大家閱讀書上的圖文介紹。
二、獨立構思框架
現在讓大家以“揚子鱷”為題寫,你準備怎樣寫,請大家用五分鐘時間構思一下。引導學生重點思考:大致寫幾部分,先寫什么,后寫什么。
三、指導多向構思
1.聽了大家的構思,覺得較完整、系統,但不少人沒有突破書上的框框,誰能加上自己獨特的構思呢?
2.指導學生說說:
(1)假如沒有揚子鱷
(2)揚子鱷作為禮物……
(3)我將來要……
四、融入感情
剛才發現不少同學的習作注意了引導有關資料,寫清楚揚子鱷的特點,但沒有把自己對揚子鱷的喜愛之情流露出來。現在請大家互相討論交流,把有關語句修改、潤色,融入自己的感情。我現信大家會寫好的。
五、學生文稿
教師巡視,個別輔導。
六、謄文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設計理念:
我所設計的這一片段的理念主要是遵循我校所實施的主體教學模式。教育強調以人為本,強調人的主體作用,特別是重視挖掘師生的集體智慧和力量。課堂上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問題讓他們自己提,疑點讓他們辯,結論讓他們得,放手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根據這一理念,我設計了以下片斷。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質疑問難的能力。
2、能有感情地朗讀人造衛星說的話。
3、會說人造衛星能做哪些事,用“會……會……”說話。
教學流程:
1、感知內容,讀中質疑
⑴自由讀這一段。思考:讀了這一小節你知道了什么?
⑵找出不理解的詞句和問題,并做上?
2、讀中釋疑
⑴再讀課文,小組討論疑難問題。
⑵師抓重點來理解“偵察”“轉播”導詞語,這里主要通過直觀的板畫來理解。
再加上老師自己的講解把“偵察”和“轉播”的意思弄清楚。
3、讀中感受,體會情感。
⑴你覺得人造衛星的本領怎么樣?(大)
如果你是這顆人造衛星,你說這些話的時候,心里會感到怎樣?(自豪)
⑵帶著自豪的心情來讀一讀人造衛星的話。
(自由讀→指名讀并反饋)
⑶變換句式來說說人造衛星有哪些本領
人造衛星的'本領真大!它能(),能(),能(),還能()。(自由說→指名說→同桌互說)
4、遷徙訓練,拓展延伸。
人造衛星會干這么多的事,小朋友你們會干些什么呢?
我會(),會(),會(),還會()。
反思:
本段教學設計的特點有以下幾點:
⑴讓學生自己學會學習。比如:在學習過程中讓學生大膽提問:讀懂了什么?不懂什么?然后教師才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歸納成教學思路,組織學生學習。
⑵朗讀內化。朗讀既是學生理解課文內容,自悟自得的重要手段,也是培養學生語感和內化語言的一個重要環節。因此,本段的教學主要通過讓學生不斷地讀來體會人造衛星說這話時的一種自豪感。
⑶遷徙訓練。古人云:學以致用。本段的教學抓住人造衛星會干很多事,進而要求學生也用“會”來說話,達到口語訓練的目的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材簡析:
本課描述了中華第一龍的形貌,并進一步闡述了龍的形成和發展過程.通過具體實例說明了中華民族和龍的深厚情感,龍文化淵源流長.
教學目標:
1、通過以讀促悟的自主學習方法了解龍的形成以及發展的過程.
2、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體會中華民族和龍的深厚情感,感知源遠流長,豐富奇瑰的龍文化,培養民族感情。
3、指導學生熟讀課文,豐富詞匯,積累帶龍的好詞佳句.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熟讀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中華民族對龍的情感,了解龍在中華文化的地位。
教學課時:
1課時
一、圖片 導入
這是一些什么畫?(看大屏幕)
哪位同學愿意來畫畫龍的圖畫?(愿意的同學來)
誰來說說含有龍的詞語或者龍的傳說或者故事?你愿意寫到黑板上來嗎?
聽說過第一龍嗎?中華第一龍是怎么樣呢?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課文:中華第一龍
(齊讀課題)讀了之后,你有什么問題嗎?
二、 以讀促悟 自主學習
想想你如何解決同學提出的問題。說說你讀完課文懂得了什么。
1、遇到讀不來的字,你怎么做?
(出示大屏幕)這些詞語你全會讀了嗎?你是怎么學會的?
(教育學生養成查字典的習慣)
2、請大家自己讀課文,結合閱讀提示,自主學習.
(出示閱讀提示)
(1)中華第一龍是什么樣子的?
(2)龍的形象是怎樣產生的?又是如何發展的?
(3)龍形象的.成因是什么?
(4)作者是哪些方面寫出中華民族與龍的深厚情感?你還知道哪些與龍有關的資料?
3、學生自己讀文,自主解決
4、小組交流
把自己已經解決的問題和大家共享,解決不了的問題提出大家商議,也可請教老師.
5、交流匯報
學習第1段
比較: 別看它造型粗獷,樣子像是蜥蜴,也沒有艷麗的色彩
別看它造型粗獷,樣子是蜥蜴,也沒有艷麗的色彩
理解 圖騰
找出課文中的句子
說說你的理解。
為什么把龍當為 圖騰?
學習課文第3。4段
請自讀課文,想想你讀懂了什么? (出示大屏幕)
龍是怎么被想象創造出來的? 找出課文中的句子讀讀。
整段話的表示因果關系的關聯詞語是什么?你能用因為‥‥‥所以‥‥‥” 改一改,使句子意思不變?(同桌討論)
學習課文第5段
找出中華民族與龍的深厚情感的句子。
學習課文第6段
齊讀課文,體會與開頭前后照應的寫作方法。
三、拓展延伸 升華情感
過渡:中華民族和龍結下了不解之緣,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征,我們
都是龍的傳人。
作為炎黃子孫、龍的傳人,請你以“龍”為主題,設計作品。可以寫一首詩歌、唱一支歌曲、設計一個紀念物、寫一副對聯‥‥‥ 可以獨自創作,也可同伴合作.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本冊教科書設計了八個專題,圍繞專題以整合的方式組織了八組教材內容。依次是:愛和奉獻、愛國情懷、名人故事、奇妙的大自然、成長的故事、觀察的樂趣、愛護家園和奇特的想象。八個話題均未呈現主題詞,而將其義隱含在單元內容之中。每個話題單元具有非常強的開放性,有的話題,呈現比較嚴密;有的呈現比較寬泛。各話題相互間也有著內在的聯系。這八個話題蘊含了豐富的教育價值,將知識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融為一體,整體凸顯出本冊教材“快樂、想象、探究、創新”的風格特點。
教材特點:
1、圍繞專題整合教材內容。
2、識字課內容豐富,形式多樣。
3、選文富有文化內涵和時代氣息,以兒童為主角,貼近學生生活,題材、體裁,風格豐富多樣,難易適度,適合學生學習。
4、課后練習的設計形式多樣,重視基礎,注重開放。
5、突破傳統教材的呈現方式,增強了親和力。
6、教材內容具有開放性和彈性。
教學目標:
1、復習鞏固漢語拼音,熟練拼讀音節,借助漢語拼音識字、正音。
2、認識281個字,會寫226個字。要求認識的字能讀準字音,結合詞句了解意思,不作字形分析,不要求書寫。要求會寫的字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確書寫,練習在口頭和書面表達中運用。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識字。養成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范、端正、整潔。
3、會使用音序查字法,學習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養獨立識字的能力。
4、喜歡閱讀,對閱讀有興趣。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指定的課文和自己喜歡的課文片段。
5、能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主動積累詞語。
6、能背誦8首古詩,有學習中國古傳統文化的興趣。
7、能閱讀淺顯的課外讀物,能與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養成愛護圖書的習慣。
8、認識課文中出現的常用標點符號。學習使用句號、問號和感嘆號。
9、逐步養成講普通話的習慣和愿意與人交流的意識,能認真聽別人講話,聽懂
主要內容,能主動與別人交談,講述簡短的故事和見聞。說話時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
10、對寫話有興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寫下來。在寫話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了解日記的格式,學習寫日記。
教學重點:
1、復習鞏固漢語拼音,熟練拼讀音節,借助漢語拼音識字、正音。
2、認識281個字,會寫226個字。會使用音序查字法,學習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養獨立識字的能力。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識字。養成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范、端正、整潔。
3、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指定的課文和自己喜歡的課文片段。能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主動積累詞語。
4、能用普通話主動與別人交談,講述簡短的故事和見聞。說話時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
5、能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把看到的、想到的寫下來。了解日記的格式,學習寫日記。
教學難點:
1、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學會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3、鼓勵學生嘗試運用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句寫話,并讓他們從中獲得樂趣。課時安排:
第一單元11課時
第二單元12課時
第三單元11課時
第四單元12課時
第五單元11課時
第六單元12課時
第七單元11課時
第八單元12課時
第一單元教材分析
教學目標:
1、認識三十二個生字,會寫二十二個字,認識多音字“好”。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并能背誦《美麗的愿望》和古詩《游子吟》,能通過朗讀感悟課文的意思,使學生了解愛和奉獻,有幫助別人的美好愿望。
3、引導學生自主發現,提醒學生在識字、閱讀的過程中注意積累詞語,練習寫句子。
4、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習慣、預習的習慣和認真書寫的習慣。
5、讓學生交流自己的愿望,有寫作的欲望,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
教學重點:
1、認識三十二個生字,會寫二十二個字,認識多音字“好”。
2、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并會背誦部分課文。
3、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習慣、預習的習慣和認真書寫的習慣。
教學難點:
1、能通過朗讀感悟課文的意思,使學生了解愛和奉獻,有幫助別人的美好愿望。
2、引導學生自主發現,提醒學生在識字、閱讀的過程中注意積累詞語,練習寫句子。
3、讓學生交流自己的愿望,有寫作的欲望,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
教材分析:
本單元教材是圍繞“愛和奉獻”來編排的。
《美麗的愿望》是首兒童詩,展現了四季的不同情趣,勾勒了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畫面。讀了《長眼睛的小樹》,小朋友們一定會喜歡那只活潑可愛又有著美好心靈的梅花鹿。《三個小伙伴》告訴了孩子們“團結起來力量大”的道理。《游子吟》歌頌了偉大的母愛,教育我們永遠銘記母親的恩情。
語文樂園通過“我來試試”引導學生了解形聲字的構字特點,積累詞語,練習寫句子,閱讀成語故事。通過“探究與發現”引導學生比較閱讀上下兩個句子,
初步感受反復手法的修辭效果。“我的作品”讓學生交流自己的愿望,為孩子提供了一個展示學習成果的平臺。
口語交際讓學生圍繞“有趣的事”這個話題展開交流,在平等對話的氛圍中分享彼此的快樂。綜合性學習安排的內容是“最喜歡的電視節目,引導學生關注生活,在活動中學語文,用語文。
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充分的朗讀課文,用自己具有感染力的語言激發學生讀中感悟、讀中想象、讀中創造。教師還要注意關注學生的生活實際和獨特感受,理解課文,使之產生情感共鳴。
課時安排:
《美麗的愿望》二課時
《長眼睛的小鹿》二課時
《三個小伙伴》二課時
《游子吟》一課時
語文樂園一三課時
1、美麗的愿望
教學目標:
1、認識雙橫線中的5個生字,學會田字格中的“金、給、亮、豐、收、潔”6個字2、了解“金色、潔白、明亮、快樂、驚喜、歡暢”六個詞語的意思。
3、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能與同學交流自己心中的愿望。
5、通過對課文的朗讀感悟,感受大自然四季的美好,滲透奉獻精神的教育。
6、培養認真書寫的習慣。
教學重點:
1、認識雙橫線中的5個生字,學會田字格中的“金、給、亮、豐、收、潔”6個字。
2、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1、了解“愿望、潔白、明亮、快樂、驚喜、歡暢”六個詞語的意思。
2、通過對課文的朗讀感悟,感受大自然四季的美好,滲透奉獻精神的教育,和同學們交流自己心中的愿望。
課時安排: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雙橫線中的5個生字,學會田字格中的“金、給、亮”3個字。
2、了解“愿望、清香”2個詞語的意思。
3、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
1、認識雙橫線中的5個生字,學會田字格中的“金、給、亮”3個字,重點是“亮”。
2、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1、了解“愿望、清香、陰涼”3個詞語的意思。
2、朗讀感悟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學習課文的第一小節。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板書課題:美麗的愿望,齊讀.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生字詞。
2 劃出文中精彩部分,體會快手劉的技藝高超。
3 能有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揭題
同學們,你們喜歡看魔術嗎?有什么感受?我告訴你們一個小秘密,我也會變。
(教師變魔術)
二、介紹快手劉(板書課題)
1、快手劉何許人?為什么稱“快手劉”?讀書
要求:讀準字音,讀順句子。
2、檢查生字詞(互相友情提醒)
3、再讀書,劃出你喜歡的'地方多讀幾遍。
4、快手劉什么人?(變戲法為什么?會什么戲法?)
三、精讀課文
1、我想去看快手劉變戲法,不知有沒有趣,下面請同學們充分讀課文,再想辦法說服老師去看戲法。
2、按學生回答隨機出示句子。
(1)道具簡單,“神出鬼沒”什么意思?
(2)“他兩只手各拿一個茶碗,你明明看見每一個碗下邊扣著兩個紅球兒,你連眼皮都沒眨動一下,可是,嘿!居然四個球兒全都跑到一個茶碗下邊去了。難道這球是從地下鉆過去的?”“眼皮都沒眨動一下”說明什么?“難道這球是從地下鉆過去的?”是嗎?這段話說明什么?
(3)“一邊叫天喊地,一邊東指一下手,西吹一口氣”快手劉為什么這樣?“四個小球兒忽來忽去,根本猜不到他們在哪里。”為什么猜不到?
(4)“咦,碗下邊怎么什么也沒有呢?難道球兒鉆進左邊那個碗下邊去了?快手劉好像知道我怎么猜想,伸手又把左邊的茶碗掀開,同樣什么也沒有!球兒都飛了?只見他將兩個空碗對口合在一起,舉在頭頂上,嘴里喝一聲:“來!”雙手一搖茶碗,里面竟然嘩嘩響,打開碗一看,四個球居然又都出現在碗里邊。怪,怪,怪!”書上連用三個“怪”,怪在哪里?這段話說明什么?
3、我們去看快手劉變戲法,怎么看?老師有個辦法書讀得好,就仿佛讓人到了書中描寫的境界,這叫什么?用個成語。
4、請同學們把你剛才劃的最生動、最有趣的地方再讀一讀,把你的感受通過朗讀讀出來。
5、“快手劉”后面應寫什么?(請學生上黑板寫)
6、快手劉真是“快手劉”!齊讀“真是個“快手劉”!他的戲法,在我眼里真是神奇無比。”“快手劉”為什么加 引號?
四、作業
1請你為同學們設計一項作業。
2 請收集有關魔術與民間藝人的資料。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正確認讀“嗅、搖撼、扎煞、掩護、拯救、嘶啞、搏斗”等詞語,聯系上下文理解“無可奈何、扎煞、掩護”等詞語。
2.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夠找出描寫小麻雀、獵狗、老麻雀的神態、動作的句子,感受愛的強大力量。
過程與方法:
1.練習朗讀課文,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抓住重點語句,結合生活實際展開想象,體會作者通過神態、動作描寫表現人物形象的寫作方法。
3.和同學交流讀后的感受,發表自己的見解,體會文章的情感。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引導學生感悟老麻雀在危急關頭挺身而出,為救小麻雀而奮不顧身的勇敢的獻身精神,感悟“愛”的強大的力量。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找出描寫小麻雀、獵狗和老麻雀神態、動作的句子,體會三者的形象,感受愛的強大力量。
教學難點:
體會第四、五自然段中描寫老麻雀神態、動作的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即“一種強大的力量”就是愛的力量。
三、教學策略
《麻雀》通過對不同角色的神態、動作的具體描寫,不僅刻畫出小麻雀弱小可憐,獵狗龐大兇猛的形象,而且塑造出老麻雀在危急關頭挺身而出為救幼兒奮不顧身的勇敢的獻身精神,熱情地歌頌了“愛”的強大的力量。教學時可以采取如下策略:
1.體現“學用語言”的教學原則。即通過品詞析句感受作者運用語言的精妙,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使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機結合;將閱讀和寫作關聯,促使學生把思想感情遷移到生活中,以表達真情實感。
2.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圍繞“愛”字展開教學,先整體感悟故事中的愛意,再逐一品析小麻雀、獵狗、老麻雀的形象,借語言文字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在讀中想象情境,感受老麻雀對孩子無私的愛、感悟“愛”創造的奇跡;最后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感恩有愛的生活,讓學生的情感體驗得到升華。
四、教學過程
(一)感知文本中濃濃的愛意
1.同學們,俄國作家屠格涅夫寫的《麻雀》這篇課文中有哪些角色?(“我”、獵狗、小麻雀、老麻雀)
2.這些角色之間發生了一件什么事?請快速讀課文,完成填空。
出示課件:
在打獵回來的路上,獵狗想( )小麻雀。老麻雀( )小麻雀,嚇( )了獵狗。我( )了獵狗。
3.學生讀文,交流。
4.這個看似簡單的故事中卻蘊含著一種濃濃的味道,不知你感受到了嗎?(愛)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通過快速讀文,旨在緊扣教學目標,先找出文中出現的角色,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清文脈,初步感知課文體現的濃濃的愛意。
(二)感悟小麻雀的可憐
1.這濃濃的愛意,是由一只小麻雀的遭遇而展開。這是一只怎樣的小麻雀呢?請同學們朗讀課文的一至三自然段,找出描寫小麻雀的句子并用橫線畫出來。
2.學生交流。
預設:學生說到小麻雀神態的句子。
出示課件:
我順著林陰路望去,看見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無可奈何地拍打著小翅膀。
預設:
(1)這是對小麻雀哪方面的描寫?(神態)
(2)請認真讀讀這句話,想想這是一只什么樣的麻雀?(可憐、無助的麻雀)從哪些詞語可以感受到?(呆呆地、無可奈何)
(3)“無可奈何”在這里指什么意思?(引導學生結合上文理解:小麻雀沒有辦法可想感到很無奈),帶著小麻雀的無奈,我們再讀這句話。
預設:學生說到小麻雀外形的句子。
出示課件:
它嘴角嫩黃,頭上長著絨毛,分明是剛出生不久,從巢里掉下來的。
(1)這是對小麻雀哪方面的描寫?(外形)
(2)從這外形的描寫中,你感受到小麻雀怎么樣?(小、可憐)
3.因為麻雀太小,所以才會從巢里掉下來,站到這陌生的地方,遇到龐大的獵狗,它呆呆地、沒有一點辦法,只能無助地拍打著小翅膀,多么可憐啊!我們帶著這樣的心情一起讀一讀第三段。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找出文本中描寫小麻雀的句子,再分別從“神態”“外形”兩方面進行品析,感悟此時的小麻雀又小又無助,非常可憐,為下文的展開做好鋪墊;同時讓學生體會細節描寫對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
(三)感悟獵狗的可怕
1.剛才,我們通過朗讀描寫小麻雀的神態和外形的句子,體會到這是一只可憐的小麻雀。那這是一只怎樣的獵狗呢?請讀課文第四自然段,畫出描寫獵狗的句子。
2.學生交流。
出示課件:
獵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張開大嘴,露出鋒利的牙齒。
3.自己輕輕讀讀這句話,說說你的感受。(獵狗這樣兇,小麻雀多危險啊)
出示課件:獵狗張開大嘴圖。
4.看看此時的獵狗,張開血盆大嘴,露出鋒利的牙齒,顯得多么兇狠。想想那剛出生不久的小麻雀,嘴角還是嫩黃,個頭不過咱們拳頭那般大,如果獵狗一口咬下去,后果不堪設想。這是多么令人害怕的一幕!你感覺到這緊張的氣氛了嗎?一起讀讀這句話。
【設計意圖】本環節設計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邊讀邊想象畫面,通過想象體驗文中意境的能力。教師用形象生動的語言進行情境描繪,借助圖片,為學生創設一個緊張的氛圍,不僅加深了對文本的理解,更讓學生得到不一樣的情感體驗,為下文感悟老麻雀的勇敢埋下伏筆。
(四)感悟老麻雀的勇敢
1.就在這危急關頭,誰出現了?(老麻雀)
2.它是怎樣做的,哪些語句讓你感動呢?請同學們仔細默讀課文的四、五自然段,畫出描寫老麻雀的句子。
3.學生交流。
出示課件:
突然,一只老麻雀從一棵樹上飛下來,像一塊石頭似的落在獵狗面前。
(1)這句話中主要描寫了老麻雀哪個方面?(動作)哪些動作?(飛、落)
(2)“像一塊兒石頭似的”是什么意思?(突出表現老麻雀為保護小麻雀的勇敢和堅定)
(3)小小的動作描寫帶給我們的思考,一起來讀一讀。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旨在讓學生關注老麻雀的動作,體會作者用詞的精妙,生動地描繪了老麻雀在情急之中奮不顧身的英勇行為,對理解老麻雀形象有很大的幫助;同時也能指引學生在平時習作中關注語言文字的運用。
4.它還有什么動作令你感動?學生交流。
出示課件:
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絕望地尖叫著。
(1)什么叫“扎煞”?(張開)
(2)它張開了全身的羽毛,絕望地尖叫著,它可能在叫著什么?
(走開,你這可惡的獵狗!不許你傷害我的孩子!)
(3)它為什么要“絕望地尖叫”?(它感到很害怕)帶著這種感覺再讀這句話。
5.它還有什么動作令你感動?學生交流。
出示課件:
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軀掩護著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兒。可是因為緊張,它渾身發抖了,發出嘶啞的聲音。
(1)哪些動作讓你感動?
(2)老麻雀拿什么來掩護小麻雀?(自己的身軀)那拳頭般大小的身軀,能掩護得了嗎?(掩護不了)所以,現在的老麻雀是什么心情?(緊張、害怕)
(3)老麻雀緊張成什么樣子了?(渾身發抖,聲音嘶啞)帶著這種感覺,再讀這句話。
(4)如此緊張、害怕的老麻雀并沒有退縮,一起讀這句話。
出示課件:
它呆立著不動,準備著一場搏斗。
(5)如果搏斗開始,這會是一場怎樣的搏斗?(激烈的搏斗)搏斗的結果是什么?(老麻雀戰敗、戰死)知道結果的老麻雀為什么還要來掩護、拯救這小麻雀?(看到自己的孩子面臨危險,它不能眼睜睜地看著孩子被獵狗吃掉)
(6)這說明老麻雀怎么樣?(勇敢、愛自己的孩子)那這勇氣來自于哪里?文中是這樣說的,一起讀讀這句話。
出示課件:
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沒有危險的'樹枝上,一種強大的力量使它飛了下來。
(7)這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力量呢?(愛的力量)在老麻雀看來,獵狗是個龐大的怪物,它知道自己不能打敗它,但這種強大的力量,讓它能為了孩子,毫不猶豫地從樹上飛下來,奮不顧身地去拯救自己孩子,哪怕是犧牲自己,哪怕是只能延續孩子一分鐘的生命……這種強大的力量,讓身軀弱小的老麻雀變得如此高大,變得如此勇敢。對,只有愛的力量才能如此強大!帶著這些感悟,我們一起再讀讀第四、五自然段。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引導學生從老麻雀的動作出發,展開想象,通過有層次地追問,讓學生感悟老麻雀雖緊張、害怕,但為了自己的孩子可以不顧一切,麻雀外形弱小但精神強大。同時讓學生了解,刻畫人物形象不僅要關注人物的神態、動作,還應關注心理活動。
(五)感悟愛的奇跡
1.麻雀斗獵狗無疑是以卵擊石,可正因為老麻雀那震撼人心的愛,產生的巨大力量,使得那令人驚恐不安的險情出現了奇跡。請大家讀一讀第六、七自然段,想想結果是怎么樣的?
2.面對著毫不猶豫、奮不顧身的老麻雀,獵狗退縮了,這真是奇跡啊!回想一下獵狗開始看到小麻雀時是什么樣子的?這是多么鮮明的對比啊!請男、女生分別讀一讀。
出示課件:
張開大嘴,露出鋒利的牙齒。
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
【設計意圖】利用獵狗剛才和現在兩種不同的表現,讓學生感受作者采用的對比方法,不僅讓我們進一步感受到那“一種強大的力量”,還讓故事的情節顯得更加生動,對于習作方法的滲透也起到潤物無聲的作用。
3.親眼目睹了這場驚心動魄的“狗鳥之戰”的作者,為什么要急忙喚回獵狗,帶著它走開?(對小麻雀的憐愛;被老麻雀的勇氣所感動)
4.回讀全文。
(六)感恩有愛的生活
1.正是這種強大的愛,拯救了小麻雀;正是這種偉大的愛,嚇退了獵狗;正是這種偉大的愛,感動了充滿愛心的作者——屠格涅夫。《麻雀》選自屠格涅夫的小說《獵人筆記》,在原文的結尾,其實還有這樣一段話:
出示課件:
是的,請不要見笑。對那只小小的、英勇的鳥兒,對它的愛的激情,我是懷著虔敬之情的。我想,愛比死,比死的恐懼更強大——只有它,只有愛,才維系著生命,并使它充滿活力。
——屠格涅夫《獵人筆記》
【設計意圖】引用“原文”資料補充課內,體現大語文教學觀,讓學生更加明確文本所蘊含的深刻道理:愛,維系著生命,使生命充滿活力。同時,引出下一環節的寫話主題。
2.愛無處不在,我相信,文中這只小麻雀將沐浴著老麻雀濃濃的愛意健康成長。同樣,同學們也沐浴著父母、老師、朋友之愛在一天天長大,在你們的成長道路上,也會有著許許多多感人至深的愛的故事。誰愿意分享一下?
3.用你們的妙筆把故事寫下來吧!
4.分享愛的故事。
【設計意圖】本環節既使課文中心得到升華,又將文本與生活結合,勾起學生的生活經驗,發現自己生活中得到的點點滴滴的愛,同時引導學生用感恩之心回報所有愛自己的人。讀寫的結合,讓學生獲得“學以致用”的練習機會。
(七)布置作業,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摘錄好詞佳句。
2.閱讀屠格涅夫的小說。
【設計意圖】積累語言,拓展閱讀,豐富知識面,增加閱讀量。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的教案01-10
語文小學教案01-03
小學語文經典教案01-08
《小學語文》教案01-26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1-11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三》教案02-0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七》教案02-04
小學語文漢字教案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