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中班音樂教案6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班音樂教案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班音樂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欣賞樂曲,引導幼兒感受樂曲鮮明的形象、內容、情感,喜歡用動作創造性的表現。
2、培養幼兒創編動作的興趣與能力。
3、使幼兒體驗在音樂創編活動中的快樂。
4、愿意跟隨教師和音樂在老師的引導下用自然、連貫的聲音唱歌,情緒愉快地參加音樂活動。
5、在學習歌表演的基礎上,結合游戲情節,注意隨著音樂的變化而變換動作。
活動準備:
磁帶、頭飾、積木活動流程:嘗試感受創編——重現欣賞——交流討論——聯想創作活動
指導過程:
1、舞蹈〈快樂恰恰恰〉,小朋友一起跟著音樂做動作。
2、教師以蝴蝶仙子的角色進入游戲。
二、欣賞活動:
(一)、嘗試創編活動:
1、幼兒建設花園:“蝴蝶仙子最喜歡去哪兒玩呢?”(花園------)“那我的花園在哪兒呢?你們快快來幫我造個美麗的大花園吧?”——幼兒在音樂背景中造大花園。教師共同參與。
2、“這么美麗的花園,我一只蝴蝶玩,真孤單。”“讓我們隨著音樂一起到花園里玩吧!”——放音樂錄音,音樂中,幼兒隨音樂的性質自由表演。
(二)重現欣賞:蝴蝶仙子給小朋友準備了一首很好聽的曲子,小朋友一起來聽。
(三)交流討論:
1、了解:這首曲子名字叫〈化蝶〉,是中國的名曲,在世界上非常有名,外國人也都喜歡。一般都喜歡用小提琴、鋼琴演奏。
2、聽了這首曲子你有什么感覺?
3、音樂中講了一件什么事呢?——幼兒討論,放背景音樂。
(四)聯想創作
1、幼兒編故事(春天的早晨,蝴蝶蘇醒了,她出門去找花姐姐們玩,突然發生了(------),后面速度快了,聽上去歡快地,她看她們勝利了,歡快地在一起玩了。結尾部分又慢慢靜下來,好象太陽下了,她們休息了。)
2、分段聽音樂表演3、再次創編表演:幼兒根據故事分配角色,選頭飾聽音樂表演。比比哪個小朋友最會聽音樂表演,要求根據音樂的故事發展,動作隨意,注意不碰總碰撞其他同伴。
三、歌表演〈蝴蝶找花〉花都要休息了,蝴蝶仙子送你們回家,邊聽音樂表演邊離開活動室。
教學反思:
由于本次活動的開展,是從孩子的.興趣點生成的,所以幼兒對整個活動充滿了興趣,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得到了很好的激發。活動中蝴蝶圖片的欣賞、多媒體課件的運用、游戲與音樂的有機結合,不僅使幼兒了解了蝴蝶的種類、成長過程、身體特征,使重點和難點的學習得到很好的解決,更重要的是:幼兒在活動中感受到了美,在游戲中體驗到了快樂。整個教學活動中,語言(故事)、藝術(表演)、健康(游戲)等領域教育的滲透,體現了新《綱要》中“整合”的教育理念。表演和游戲活動的開展,也正順應了孩子活潑、好動、愛表演的年齡特點,幼兒在動靜交替、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真正體驗了快樂。
中班音樂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熟悉“水族館”樂曲旋律,通過圖譜、肢體動作、樂器來感應樂曲的曲式。(重難點)
2、使幼兒能愉快地參與到活動當中來。
3、初步學習用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4、愿意跟隨教師和音樂在老師的引導下用自然、連貫的聲音唱歌,情緒愉快地參加音樂活動。
【活動準備】
1、海底背景圖一幅(貼有各種海底動物)。
2、語詞圖卡一套、CD音樂。
【活動過程】
一、幼兒跟隨音樂跳各種舞步進場。
二、出示海底圖介紹,引起幼兒興趣。
“水族館就像海底世界一樣,很神奇。”
1、提問:小朋友見過水族館嗎?水族館里會有些什么動物?
2、出示背景圖,介紹海底動物。
“看看,都有些什么海底動物?”
三、幼兒欣賞第一遍音樂。
1、介紹音樂名稱及作者。
“水族館這么神奇,這么美!讓我們也來聽一首很優美的音樂,名字叫《水族館》。這首音樂是法國音樂家圣桑寫的。
2、“在聽音樂之前,老師有個要求,請小朋友一邊仔細聽音樂,一邊想想,在音樂中你會看到什么?”
幼兒欣賞音樂。
3、讓幼兒談談聽完音樂后的感受。
“這是一首非常優美的音樂,剛才你們聽音樂的時候,好象又看到了什么呢?
4、理解下行間奏。
“剛才在音樂里你們有沒有聽到一段“鐺……”的聲音?(我們來聽聽看)聽到這段音樂你們想到什么?開始時聲音是怎么樣的?(由高變低)
5、讓幼兒用動作表示下行音樂。
“我們該用什么動作來表現這段由高到低的音樂呢?
四、幼兒欣賞第二遍音樂。
1、“你們想的動作真多!我要把你們這些動作都編到音樂里面去,但是我有個要求哦,請你們猜猜我聽到音樂的時候,我想到什么動物,我在做什么?
2、教師根據旋律表演,鼓勵幼兒為老師鼓掌。
五、感應曲式。
1、按圖譜順序感應曲式。
(1)“剛才你們都看到我表演了,這曲子里我想到什么?”
(2)“讓我們看看,音樂里都出現些什么動物?”
教師根據音樂按順序出示圖譜。邊唱歌邊出示。
(3)認識反復記號。
(4)幼兒根據圖譜聽音樂感應樂曲曲式。
2、肢體感應曲式。
(1)“剛才我想到的.是金魚在水里唱歌,吹泡泡,那你們想到自己是一只什么動物呢?”(讓幼兒自由說)
(2)創編各種海底動物動作。
“現在我們跟著音樂一起來,你想到是什么動物在水里唱歌,你就用動作表示出來,看看誰的動作最美,想的動物是跟別人不一樣的!”
3、碰鈴感應。
(1)“你們做的真棒!表揚表揚自己,你們看,老師還為你們準備了碰鈴。”
(2)“誰能讓碰鈴發出好聽的聲音?”引導幼兒探索各種敲法。
(3)讓幼兒為下行音樂配上音色。“聽聽剛才的下行音樂我們用哪種方法演奏更好聽?”
(4)“好,我們把這些配到音樂里面去,讓我們聽著音樂試試看吧!”(聽音樂演奏樂器)
六、結束活動。
中班音樂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秧歌步、秧歌十字步基本步伐
2、知道秧歌是一種傳統的民間活動以及它的種類、用途等知識
3、體驗舞蹈的樂趣,培養幼兒美的表現力和創造力
活動準備:
1、舞蹈錄象、錄音資料
2、秧歌道具手巾花、綢帶等
3、十字步圖譜
活動過程:
幼兒在《纖夫的愛》的音樂中進入活動場地
一、觀看錄象,東北秧歌,引出課題
1、師提問:有誰能告訴我這個舞蹈的名稱?錄象中看到了什么?(師小結:秧歌舞最早流行在東北,東北地區的人們在喜慶的日子里,就會用扭秧歌的形式來慶祝,后來我們江南的人們把秧歌改變成地方秧歌,因此手里的道具呢,用的最多的是阿姨們用手絹花,叔叔們呢則用綢帶。)
2、在看一次,提出要求:仔細看,試著學一學。(試試手,腳的動作)
二、學習秧歌十字步
1、師:今天我們也來學一學秧歌的`基本步伐,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秧歌十字步”(出示秧歌十字步大圖示,為幼兒講解圖示的看法,并讓幼兒試著看圖自己先走一走,老師指導理解圖譜意思)
2、老師示范秧歌步動作
秧歌步:第一拍,左腳起步向前交叉方向走,第二拍,右腳向前交叉方向走,第三拍,左腳向后交叉方向走,第四拍,右腳向后交叉方向走。注意,準備的時候,雙腳站在小腳印上,走步時,可以根據圖譜上的口令提示走。注意腳步和顏色的對應。
3、幼兒學習秧歌十字
師:小朋友們別著急,我們隨著秧歌十字步圖示,老師和小朋友一起來學習,很快就能學會了!
幼兒人手一塊十字步圖譜,幼兒練習老師觀察輔導
4、鼓勵幼兒跟隨音樂邊唱邊練習秧歌十字步,老師個別輔導。
5、小朋友們快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道具,手巾花、綢帶
男小朋友拿綢帶,女小朋友拿手絹花,雙手自由舞動聽音樂練習。
三、嘗試聽音樂男女對舞,鼓勵幼兒創編造型。
四、小朋友們跳得真好,讓我們回家表演給爸爸媽媽看好嗎?
中班音樂教案 篇4
活動由來及設計思路:
歌唱是一種集語言、音樂、表演為一體的綜合藝術,同時也是再創造的藝術。《小手小腳》這首歌曲歌詞內容和幼兒非常貼近,適合中班幼兒接受和理解;在旋律方面,音域在1~6之間,一字配一音,通過最后一小節的歌詞創編,引導幼兒靈活地學習一音多字的演唱方法。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活潑、愉快的.情緒,能用自然、歡快的聲音演唱歌曲。
2、通過創編歌詞及相應動作,發展幼兒的創造力和初步合作能力,感受音樂創編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幼兒初步學唱歌曲《小手小腳》,能用自然、歡快的聲音演唱歌曲。
重點、難點:
一音多字的演唱方法和合作創編歌詞和動作。
活動過程:
1、發聲練習:
教師:請小朋友用最好聽的聲音來回答呂老師。
大拇指(中指、小拇指、無名指、食指)在哪里?
幼兒:大拇指(中指、小拇指、無名指、食指)在這里。(展示出相應的手指)
2、復習歌曲《小手小腳》,要求幼兒用歡快、自然的聲音演唱。
中班音樂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堆雪人》,感受3/4節拍的特點。
2、鼓勵幼兒根據詞意大膽地表現出自己的情感和體驗,創造性的進行表演唱;
3、使幼兒喜歡參加音樂活動,使之體驗在集體活動中的快樂。
重點難點
1、重點:幼兒根據詞意大膽地表現出自己的情感和體驗,創造性的進行表演唱;
2、難點:感受3/4節拍的特點。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歌曲《堆雪人》雪人頭飾、小雪花
2、情境準備:布置一個用于做音樂游戲的場地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情境導入):小朋友們,現在是冬天,看,冬爺爺給我們帶來了什么禮物(教師給幼兒展示剪紙圖案小雪花)現在,冬爺爺讓我把它們送給你們。(大屏幕展示下雪的情景)下雪了,我們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呢?現在我們欣賞一首《堆雪人》的歌曲,看看歌曲中的小朋友都在做什么呢。
二、基本部分
(一)欣賞歌曲《堆雪人》
1、播放歌曲第一段。
問題:
(1)下雪天,小朋友們在玩什么?(堆雪人,做游戲)
(2)雪人長得什么樣?
2、播放歌曲第二段。
問題:
(1)都有誰在堆雪人啊?
(2)他們是怎么和雪人一起玩的?心情怎么樣?
3、幼兒和教師一起學唱歌曲,邊唱邊打拍子。
教師要注意觀察,要引導幼兒唱準節拍,用歡快的情緒表現歌曲。
(二)音樂游戲:玩一玩
1、請一名幼兒扮演雪人,其他幼兒和教師邊唱歌曲邊做動作。
動作設計
(1)“下雪天,真有趣,堆雪人,做游戲”:按照節拍拍手。
(2)“圓腦袋大肚皮,白胖的臉笑嘻嘻”:跟著歌曲摸摸腦袋和肚子,手捧著臉笑嘻嘻;
(3)“小弟弟,小妹妹,你拉著我,我拉著你,圍著雪人做游戲”:圍著中間的“雪人”按一個方向轉圈。
(4)“多么歡喜”幼兒隨意擺出一個“雪人”造型。
2、教師要注意:要觀察幼兒的表現,要鼓勵幼兒用不同動作表現雪人的.造型,體驗做游戲的歡樂情緒。
3、雪人的角色可由幼兒自愿輪流擔當,游戲可反復進行。
三、結束部分:
教師講評小結,表揚認真幼兒,結束活動。
四、活動延伸:
1、如果下雪,可利用戶外活動時間,帶領幼兒去雪人。
2、讓幼兒根據這節課的內容,畫一個雪人。
設計思路
冬天來了,這個季節最好的禮物是雪花。而堆雪人是大人和孩子都喜歡做的游戲。中班的孩子有堆過雪人的經驗,在此基礎上來開展此活動,對幼兒來說已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使幼兒學習起來趣味性更強。因此,在活動開始我就運用談話活動引題,對于堆雪人、玩雪的話題,幼兒都比較感興趣。
教學反思
一、為了能夠更好的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使幼兒盡快的融入到本節的教學之中,在開始部分,我給幼兒發了小雪花的剪紙圖案,結果,有的孩子就不專心欣賞歌曲了,注意力轉移到玩雪花上去了。在音樂中, 我感受到創造寬松的氛圍讓幼兒自由地感受和想象,只有這樣才能讓幼兒產生再次參與聆聽的興趣和期待。但活動的開始部分盡量少用或不用輔助手段,以免分散幼兒對音樂的注意力,固定住幼兒獨特的思維和想象。要以幼兒為本,從幼兒的實際水平出發制定欣賞的目標。支持幼兒的表現,讓他們在輕松的氛圍中充分釋放自己對音樂的感受。
二、各種輔助手段的運用要靈活,在運用輔助手段前教師必須對音樂進行深入地分析,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仔細研究各種手段在理解作品時應占的比重,避免盲目累加。運用輔助通道幫助幼兒理解作品時仍要強調以聽為主,不要讓過多的輔助手段喧賓奪主,把音樂成為“輔助”的“背景”。在幫助他們理解作品時要注意以他們已掌握的運動覺參與為主。
三、《堆雪人》這首歌曲為三拍子,有兩段歌詞。第一段歌詞形象、易記,第二段歌詞稍有難度。在活動中,由于孩子比較多,有多個孩子要爭著當雪人,由于開始考慮不周,因此,在中間環節有點混亂,有的幼兒因為沒有當上雪人而不高興。因此,在今后的活動設計中,仔細研究本班的實際情況,使每一個幼兒都能快樂的參與到活動之中。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更加深入的學習有關的知識,以盡快的提升自己,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學任務,早日成為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
以上只是我在音樂欣賞教學中的幾點反思,為的是更好地讓幼兒走進音樂,體驗音樂的美,追尋音樂的美。讓音樂欣賞教學成為教師和幼兒共同的快樂之源!
中班音樂教案 篇6
目標:
1、學唱歌曲,并學習仿編歌曲,進一步感受光的色彩。
2、體驗歡快,愉悅的情緒。
準備:
1、七彩光寶寶頭飾,與歌曲相對應的實物水果或模型。
2、音樂磁帶。
過程:
1、 果娃娃笑哈哈
——出示面帶笑容的果娃娃:瞧,今天都來了哪些果娃娃呢?帶領幼兒按節奏念白。
——這些果娃娃個個笑哈哈,為什么這么開心呀?(故作和果娃娃說悄悄話狀。)原來是這么回事~
——出示七彩光寶寶頭飾:光寶寶溜下地呀,親親一群果娃娃,結果怎么樣了?果娃娃染上七彩色呀,所以樂得笑哈哈,笑哈哈!
——這些果娃娃染上了什么顏色?你還知道哪些顏色的果娃娃?
——七彩光和果娃娃高興地唱起了歌,你們聽~
2、 學唱歌曲
——放錄音,完整欣賞歌曲一遍。
——帶領幼兒有節奏地朗誦歌詞。
——集體跟唱,啟發幼兒聲音要歡快。
——請七位幼兒戴上頭飾扮演七色光寶寶,其他幼兒扮演果娃娃,愉快地演唱歌曲。
3、 光寶寶來到花園
——光寶寶來到花園,它還來到了美麗的'花園。
——光寶寶親親一群花娃娃,都有一些什么花呢?幼兒說花名。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選擇一些花名組成歌詞,并即興畫出簡筆畫幫助幼兒記憶歌詞。
——幼兒仿編歌曲,并演唱。如:光寶寶溜下地呀,親親一群花娃娃。桃花梨花玫瑰花,荷花菊花水仙花。花娃娃染上七彩色呀,樂得娃娃笑哈哈!
4、 大家開開心心唱起來
——將幼兒分成三組,一組扮演七彩光寶寶,一組扮演果娃娃,一組扮演花娃娃。
——在音樂聲中,幼兒一遍演唱歌曲一遍表演
【中班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音樂教案06-14
中班音樂教案06-15
(精選)中班音樂教案07-20
中班音樂教案(精選)07-22
音樂火車中班教案08-19
中班音樂春天教案06-24
中班音樂教案春天12-02
中班音樂《買菜》教案01-10
《袋鼠》中班音樂教案01-16
中班郊游音樂教案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