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大班數學教案10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數學教案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在正確感知8以內數量的基礎上學習比較8以內數量的多少。
2.學習用添一個或去一個的'方法把不一樣變成一樣多。
3.在游戲中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幻燈。
2.幼兒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1.感知8以內的數。
我們都知道多做運動對身體好。那今天,老師就帶小朋友一起去健身房鍛煉身體。出示幻燈:看有什么?跑步機有幾臺?用數字幾表示?單車有幾輛?用數字幾表示?
2.學習變成一樣多。
我們一起去看看。你們看,健身房的叔叔已經把跑步機都排列整齊了,數一數,有幾臺?看一群小朋友來跑步了,有幾個?一臺跑步機上只能站一個小朋友。你們發現了什么?怎么辦呢?(添一個)
還有些小朋友他們想騎單車,有幾輛?來了幾個小朋友?一個小朋友騎一輛單車,夠嗎?那怎么辦?(去掉一個)
鍛煉的小朋友有點累了,他們想去休息一下呢。這間屋子是給騎單車的小朋友休息的,有幾把椅子?幾個小朋友?夠不夠?怎么辦?(添一個)
這間屋子是給跑步的小朋友休息的。看看有幾把椅子?跑步的小朋友有幾個?多了一張椅子怎么辦?(去一個)
3.幼兒操作。
今天老師請小朋友動動腦筋來完成老兩個小游戲。第一個游戲是變成一樣多:用添一個、去一個的方法是兩組物體變成一樣多。第二個游戲是蝴蝶找花,有幾朵花就和數字幾的蝴蝶相連。
4.教師講評。
大班數學教案 篇2
目標:
1. 感受、了解正方體的基本特征,體驗數學活動帶來的樂趣。
2. 在操作中學習觀察、比較與合作,發展思維的靈活性。
準備:
1. 大正方體一個(骰子)、大小不同的正方形紙片若干張。
2. 正方形紙與正方體積木各面大小相同(每人一份)、筆
3. 各種正方體、財付通的廢舊紙盒、玩具、積木、大筐等
4. 課件、實物投影儀
過程:
一、認識 正方體
出示正方形紙片
1. 你認識它嗎?他是什么形狀?正方形有什么特征呢?(一樣長的四條邊,一樣大的四個角)
2. 你們有什么辦法證明它的四條邊是一樣長的、四個角是一樣大的?
3. 幼兒操作、交流。教師(上下折、左右折、斜折說明邊一樣長,或用筆量一下)
出示正方體
1. 你認識它嗎?它是怎么樣的?有什么特征?
2. 幼兒操作探究正方體。請幼兒在正方體每個面都貼上正方形的紙并編號。
3. 交流、驗證“你發現了什么?你用了幾張紙正方體有幾個面?每個面的.大小怎樣?”
二、尋找正方體
1. 在的材料中,尋找正方體
2. 檢查驗證
3. 出示長方體(有2個面是正方形的)
提問:它是正方體嗎?為什么?(課件驗證、)
4. 繼續對的材料進行分類。
三、拼搭正方體
1. 小組合作品出大正方體
2. 交流、驗證
3. 再次小組合作品出更大的正方體。
4. 交流、驗證
四、延伸、拓展活動
大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會整體觀察,能按照路線規則走水果迷宮。
2、探索不同的路線,并嘗試設計有規律的路線。
3、體驗迷宮游戲的樂趣,發展思維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
迷宮圖,各種水果圖片,空白迷宮圖,課件,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重溫走迷宮經驗。
師:水果王國準備舉辦水果節。要進入水果王國,必須要走過一座迷宮。你們走過迷宮嗎?你是怎么走的?
小結:不管什么樣的迷宮,都有進口、出口和一定的`路線規則。
二、幼兒探索,初步感知按路線規則走水果迷宮。
1、出示水果迷宮圖,觀察、討論進口,出口、路線規則。
2、初步嘗試按規則走水果迷宮。
3、交流走水果迷宮的方法。
小結:迷宮圖拿到手,先找進口和出口。按照路線規則走,就能順利到出口。
三、再次操作,進一步探索迷宮不同的走法。
1、交代操作要求:根據路線規則,比一比,看誰找到的路線多。
2、幼兒操作。
3、交流展示。
小結:原來在水果迷宮里,同樣的進口和出口,按照同樣的路線規則,可以有不一樣的走法。
四、拓展思維,嘗試自己設計迷宮路線圖。
1、提出挑戰——設計路線圖。
2、幼兒自主設計。
3、展示、檢查交流。
4、感受迷宮的結構組成。
活動延伸:把水果迷宮補充完整,請好朋友走一走我們設計的水果迷宮!
大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并記住幾個特殊用途的電話號碼,練習在相應情景下運用。
2、鞏固對數字0、1、2、4、9的認識,學習從左向右排序。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教具:110、114、120、119號碼卡片,警車、消防車、救護車頭飾各一個,電話機一部,多媒體課件。
2、學具:電話號碼卡片人手一份(用帶繩子的夾子夾好,事先放在幼兒的椅子下面),0、1、2、4、9、數字卡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提問討論
1、出示多媒體畫面一——著火的小黃狗家。引導幼兒了解發生火災時應及時撥打119電話求助,并能較清楚地說出地址。
(1)這是誰的家?在什么地方?(引導幼兒看門牌號,準確說出地址。)
(2)小黃狗家發生了什么事情?(屋頂上出現火苗。)用什么辦法才能把火撲滅?該找誰來幫忙?怎樣才能盡快找到消防隊的叔叔呢?(引導幼兒了解發生火災時要及時打119電話求救。)
(3)教師出示卡片“119”,請幼兒在自己的數卡中找出1、1、9,并按順序排列。
(4)引導幼兒模擬撥打“119”。(如撥打正確,畫面上出現消防車,火苗消失。)
(5)教師小結:我們如果遇到火災要及時打119電話,向消防隊的叔叔求救,這樣才能很快將火撲滅。但我們不能隨便撥打這個號碼,只能在發生火災的時候撥打。
2、出示多媒體畫面二——小豬的家,豬媽媽生病躺在床上。引導幼兒了解并記住急救中心的電話120,并能說清楚病人的情況及具體的家庭住址。
(1)這是誰的家?在什么地方?(重點引導幼兒看門牌號碼,準確地說出地址。)
(2)豬媽媽生病了,小豬應該找誰來幫忙?用什么方法能盡快找到醫生呢?(撥打120電話。)
(3)教師出示“120”卡片,請幼兒從自己的數卡中找出1、2、0,并按順序排列。
(4)引導幼兒模擬撥打“120”。打電話時重點說明小豬媽媽得了什么病,家住在哪里。(撥打正確并說出具體住址后,畫面上出現救護車。)
(5)教師小結:由于我們及時撥打了急救中心的電話,豬媽媽很快被送到了醫院,得到了及時的治療,現在豬媽媽已經康復了。
3、出示多媒體畫面三——站在雪地里的小松鼠,家里的窗戶開著。引導幼兒知道遇到困難或壞人時可以打110電話,找警察叔叔幫忙。
(1)小松鼠的家在什么地方?(引導幼兒看門牌號碼,準確地說出地址。)
(2)下雪了,小松鼠為什么不進屋呢?它發現了什么?
(3)遇到壞人應該怎么辦?該找誰來幫忙?怎樣才能盡快找到警察?(撥打110電話。)
(4)請幼兒從自己的數卡中找出1、1、0,并按順序排列。
(5)引導幼兒模擬撥打110。先請個別幼兒撥打,然后全體幼兒撥打。重點說明小松鼠的家在什么地方。
4、出示多媒體畫面四,引導幼兒根據場景與所需撥打的電話進行連線,鞏固所學知識。
二、游戲
請幼兒掛上電話號碼卡片,與同伴交流卡片上的號碼,從而明白拿“110”卡片的是警察,拿“119”卡片的是消防隊員,拿“120”卡片的是急救中心的工作人員,并進行模擬表演,加深印象。
延伸活動:
討論:如果我們忘記了這些電話號碼怎么辦?引導幼兒交流、討論,使之明白可以撥打114查號臺詢問,這樣就能又快又準確地知道想要的電話號碼。
教學反思:
通過特殊的'電話號碼,讓幼兒了解110、 120、119它們的作用以及和人們的關系。在設計這節課之前,我讓幼兒說說這些電話號碼在遇到什么情況下才能撥打的,孩子們大多數的都知道,但不能很準確地說出。我在想怎樣才能讓這節課不枯燥而且有趣呢?中班幼兒主要還是以直觀思維和游戲為主,所以我在本節課中設計了形象生動的課件并插入了簡單的游戲。并且我通過讓幼兒用不同的形式進行反復的說,反復的練習,使他們能很好的掌握所學內容。幼兒在整節課中課堂氛圍非常的濃厚,幼兒也很感興趣,都能夠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在整個環節中,也體現了師幼互動,生生互動的關系。當然教師引入應點到為止。由于我過于引入,以為幼兒不會回答,給幼兒說的機會不夠,使得幼兒并沒能充分發揮自己的主體性。在最后的環節,由于時間關系,我處理的比較倉促。在今后的日子了,我會繼續努力,彌補自己的不足。
大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從許多同類物品中取出10以內的物品
2、能根據物品的數量取出相應的數字來表示。
活動準備: 洞洞板學具、教學PPT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能按指令正確操作;
2、難點:能根據物品的數量選擇相應的.數字來表示。
活動過程: 故事:《螞蟻搬豆》
1、觀看PPT,讓幼兒猜謎語,和誰做游戲?(幼兒回答和小螞蟻)。
2、觀看PPT,讓幼兒設想小螞蟻排隊去做什么?(螞蟻去找食物,去搬豆子)。
3、觀看PPT,螞蟻搬了幾個豆子?(幼兒回答,并說出總數,用數字表示)。
①請幼兒將螞蟻搬的6個豆用棋子插在洞洞板第1行,并用數字表示;
②請幼兒將螞蟻搬的7個豆用棋子插在洞洞板第2行,并用數字表示;
③請幼兒將螞蟻搬的8個豆用棋子插在洞洞板第3行,并用數字表示;
④請幼兒將螞蟻搬的9個豆用棋子插在洞洞板第4行,并用數字表示;
⑤請幼兒將螞蟻搬的10個豆用棋子插在洞洞板第5行,并用數字表示.
4、請小朋友把小螞蟻搬回來的豆子儲存到棋子盒里。
5、請幼兒觀看電子白板,仔細觀察畫面,每只螞蟻搬了多少顆豆子?
請和相應的數字連在一起。
①請個別幼兒上臺動手操作;
②請幼兒打開自己的書翻到同上圖一樣,進行連一連。
活動延伸:
1、活動區可按數取物和按物取數的練習卡讓幼兒練習鞏固概念;
2、完成幼兒用書上學期第1冊第10頁。
大班數學教案 篇6
一、名稱:蒙眼感知紅藍數棒
二、直接目的:
1、感知數棒的長短。
2、感知數量的多少。
三、間接目的.:協調、專注、獨立、秩序。
四、適宜年齡:4.5~6歲以上。
五、準備材料:數棒1組;眼罩1個。
六、步驟:
1、我要示范的工作是:蒙眼感知紅藍數棒
2、將數棒在卷毯上散放,幼兒坐在老師周圍。
3、教師戴上眼罩,用雙手觸摸的方法找尋數棒1,左手按住數棒,伸出右手食指和中指進行觸摸,并以點頭或搖頭的方式表示所選數棒的正確與否。
4、把找出的數棒1放在卷毯左下方。
5、請幼兒戴上眼罩,用雙手觸摸的方法依序找出其余數棒,每找出一根數棒都要通過數棒1來量取。
6、將找出的數棒一一排列在卷毯左下方。
7、將數棒全部找出后,請幼兒摘下眼罩對自己的操作結果進行檢查,將數棒紅色一頭全部靠在左端,并檢查數棒的排列順序。
8、教具,并歸位。
七、錯誤訂正
摘下眼罩自我檢查。
八、變化延伸
以蒙眼方式進行砂數字板和數棒配對的活動。
大班數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并體驗歌曲的歡快的情緒
2、能唱準歌曲中休止符和念白的部分
3、能根據樂曲嘗試用身體動作的變化表現高樓
活動重點:學唱歌曲并體驗歌曲中歡快的`情緒
活動難點:能根據樂曲旋律嘗試用身體動作的變化變現高樓
活動準備:大背景圖、小弟弟;小妹妹卡片個一張、念白的節奏圖、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談話,激發興趣
教師語言引導;“小朋友們,老師朱德小區里又造起了許多高樓,我們一起去數一數高樓好嗎?
二、出示高樓圖片,幼兒聽音樂
師:“看圖片上有什么嗎?(高樓、白云、小孩)教師根據幼兒觀察到的用歌曲中的歌詞來進行小結。
“那我們額一起來數數高樓好嗎?”(教師帶幼兒有節奏地數高樓)
“老師這首數高樓的各好聽嗎?你們仔細聽聽,聽到了什么?”(播放音樂)
三、理解記憶歌詞
1、師:“你們聽到了什么?”(幼兒回答)
師:“來,我們也來一起有節奏地念一遍歌詞”(教師帶著幼兒一邊打節奏一邊念歌詞)
2、學習歌曲中念白部分(出示念白的節奏圖)教師讓幼兒反復練習
3、學唱歌曲
①教師隨旋律示范演唱歌曲
②教師隨旋律說歌詞
③教師帶幼兒學唱歌詞
④教師帶幼兒唱歌,在唱歌的過程中重點練習唱準休止符的部分(如果發現有幼兒唱不準的應該及時糾正、練習)
⑤師幼齊唱歌曲
四、啟發幼兒用身體表現高樓及創編
1、教師示范用身體表現動作(用單腳、屈膝、站立、等動作)
2、教師創編第一層,并用動作示范表現,。引導幼兒創編第二層、第三層、第四層(幼兒創編,教師在旁引導)
3、個別幼兒創編并帶領表演
五、游戲
一部分幼兒站成一個圓圈,面向圓心,另請兩個向朋友,一個當弟弟一個當妹妹,站在圈外
1—4小節幼兒手拉手,一邊唱一邊順時針方向轉圈,依次走4步
5—8小節幼兒站定依次伸高手做高樓
反復1—8小節圈上幼兒不動,站著唱歌,小弟弟和小妹妹在圈里圈外鉆進鉆出,注意不要碰撞
9—10小節弟弟妹妹各站著不動唱歌,屈膝表現
11—18小節幼兒一起按節奏唱歌,做高樓的動作。兩個幼兒手碰撞換人,游戲進行
大班數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進一步學習7、8的組成,體驗兩個部分數之間的互換關系。
2、能仔細觀察圖片,能獨立地找出不同的特征嘗試進行分合。
3、樂于接受和嘗試新的方法進行操作。
活動準備:經驗準備:
幼兒已學習過7、8的組成。
物質準備:
教具:烏龜一家的圖片(圖上有7只烏龜,1只大烏龜,六只小烏龜,三只在岸上,四只在水里)學具:《幼兒用書》(P7頁)幼兒人手一支筆。
活動過程:
※烏龜一家出來玩——教師(出示一張“烏龜一家”的圖片),今天天氣真好啊,烏龜一家出來玩啦,看,這兒有幾只烏龜?他們都一樣嗎?哪兒不一樣啊?
——提醒幼兒先記錄總數,再引導幼兒觀察圖上有的烏龜有什么相同與不同的`地方。
——教師:我們發現了許多不一樣的地方,誰按這些不同把烏龜分成兩組?
——幼兒思考并嘗試將烏龜分成兩組,說一說:大烏龜有幾只,小烏龜有幾只,根據大小特征,用分合式記錄烏龜的數量。然后再找出一個不同點分一分并記錄,如:按烏龜所在的位置不同,分為三只在岸上和四只在水里等。
※小組操作活動——彩色的動物。鼓勵幼兒觀察畫面,將圖中的小動物按顏色、大小、方位的不同特征列出分合式,引導幼兒找出一個不同點列出兩道分合式。
——看圖列分合式。請幼兒觀察點子圖,用短線將一排點子分成兩份或用兩種顏色將點子涂色,鼓勵幼兒用兩道分合式進行記錄,如8可以分成1和7、7和1。
※活動評價:
請幼兒展示自己的操作材料,師幼共同檢查,引導幼兒觀察按互換關系記錄的結果,發現這種記錄方式,即:它們的數字相同,但位置不同。
活動反思:
數學來源與現實,存在于現實,并且應用與現實,數學過程應該是幫助幼兒把現實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過程。教育活動的內容選擇應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充分利用幼兒現實生活中的資源,通過作用于幼兒的活動對幼兒發生實質性的影響,讓幼兒在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體驗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大班數學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了解10以內數字的相鄰關系
2.通過游戲的方式培養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在游戲互動中學習。
3.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和交往能力。
活動重點:
讓幼兒充分的理解相鄰數的關系
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興趣,在游戲中互動學習。
活動過程:
1.導入
小朋友們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想知道嗎?呂老師今天要帶小朋友去動物園玩(伴隨音樂)小朋友們排好隊讓我們乘上去動物園的車吧。小朋友你們看動物園里有這么多的`動物,看看都有那些小動物(幼兒回答所看到的動物)一共有多少個小動物(一共有….個小動物)現在讓我們一起數一數,(唔唔唔唔….)小朋友聽,誰哭了?原來是小猴子,小猴子怎么了原來小猴子找不到自己的鄰居了,現在,讓我們幫助小猴子找到他的鄰居吧,誰能幫助他呢?(請舉手)原來小猴子的鄰居是…和…,那誰能告訴我小貓的鄰居是誰和誰呢(幼兒回答)動物園的管理員阿姨為了不讓小動物們在排錯隊,給小動物們變好了編號,小朋友仔細看,小動物的編號是幾號。老虎的鄰居是…和… 。那么2的鄰居是1和3(再舉例說明)。
2. 教師總結:比這個數少1,比這個數多1的前后兩個數,就是這個數的相鄰數例如567,123,456….下面呂老師和小朋友玩個游戲:小朋友小朋友我問你4的好朋友是幾和幾,老師老師我告訴你,4的好朋友是3和5,
3.游戲《釣魚》
(喵…)小貓餓了,想和小朋友們一起去釣魚,不過小貓釣魚是有要求的每個魚竿上都有不同的數字,釣到的魚要是這個數字的好朋友?準備好了么?
4.《過大橋》
小動物們說小朋友真聰明,想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戲你們開心么?不過答錯問題的小朋友將會被大老虎吃掉
5.《找朋友》
小朋友你們玩的開心么?動物園的管理員阿姨,還送給小朋友們一個禮物就在小朋友的椅子后面,但有個小要求就是要找到他的好朋友,現在小朋友撿起你的小禮物,準備好了么?出發(伴著《找朋友》結束本次活動)
大班數學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學習2—8的相鄰數,理解相鄰數之間的的關系。
2、發展幼兒的比較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課件、表格、鉛筆。
活動過程:
一、引題,理解“鄰居”
1、師:看,來了一輛快樂大巴,快樂大巴邀請各位小乘客去參觀房子,快樂大巴,快樂出發吧!
2、理解“鄰居”:看,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是動物住的房子,里面住著誰?什么叫鄰居?小狗的鄰居是誰?小狗有幾個鄰居?
3、你現在的位置旁邊的鄰居是誰和誰?
二、比一比:理解相鄰數之間的關系——前面數比中間數小1,后面數比中間數大1的關系。
1、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是水果住的房子,看,有哪些水果?天黑了,他們要回家睡覺了,把一樣的水果住在同一幢房子里,從少到多排隊該怎么住?(擺放完畢后提問)水果寶寶是怎么住的?
2、為什么要把2個放在3個的前面,4個放在3個的后面(2個比3個少1個,排在3個的前面,4個比3個多1個,排在4個的后面)。
3、誰來用數字來表示水果的數量?看看3的前面是幾?后面是幾?比比水果的多少,再告訴大家2比3怎么樣?4比3又怎么樣?
4、小結:3的`鄰居朋友是幾和幾,也把2和4叫做3的相鄰數,通過剛才比大小,我們知道相鄰數的一個特點:就是前面的數字總比中間的數字小1,后面的數字總比中間的數字大1。
三、找一找:數字找朋友
1、現在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是數字住的房子,你們看一群數字來了,他們是幾?(出示數卡2——8)
2、數字國王為他們買了新房子,數字寶寶要搬到新家里去,可是他們不知道自己住在那一幢,國王出示一個標記圖:小——>大,數字要按標記排隊該怎么排?請你們送他們到新房子里去住。
3、數字寶寶3和5的中間數字朋友捉迷藏躲起來,我們找一找應該是幾?為什么?
4、數字寶寶5的前面朋友也躲起來了,應該是幾?后面呢?(引導幼兒知道比5少1是4,比5多1是6,5的的朋友是4和6)
5、找錯誤:6哭了,她說我的鄰居住錯了,誰來幫我找出我的鄰居朋友哪里錯了,應該是幾?為什么?
四、幼兒操作:
1、填空格:哪些鄰居躲起來了,幫它畫出來,并在正方形里寫上數字
2、圓點找朋友:圓點要找到它的前面和后面的鄰居,請你幫相應的圓點相鄰數畫出來。
3、連連線,教師和幼兒一同評價后,自然結束教學活動。
【大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數學教案06-27
大班優秀數學教案02-04
大班快樂數學教案04-02
大班對稱數學教案04-02
大班數學教案(精選)07-20
大班數學教案07-20
排序大班數學教案11-18
文具大班數學教案11-10
【熱】大班數學教案01-02
大班數學教案【薦】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