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大班數學教案模板集合7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數學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數字“0”,感知數字“0”的實際意義,激發幼兒對周圍生活中“0”的探究興趣。
2、初步了解“0”在數字中的重要性,知道“0”和其它數字結合后表示的意義。
3、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4、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教學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感知“0”,理解“0”的實際意義。
活動難點:了解“0”在生活中的運用,激發幼兒對數字“0”的興趣。
活動準備
1、1——9和0的數字卡片,圖片實物(糖果、雪花片/水果積木)
2、紙、數字1、2、0、0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游戲引入,激發幼兒興趣。
1、游戲: 小魚游。(教師和幼邊唱邊做小魚游的動作,師可以說3、5、6……游一起,然后3、5、6……個幼兒一起,最后所有小魚都游走了,所有幼兒回到座位坐好。
2、出示數字0——9,回憶。(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數字朋友,我們一起把他們請出來。讀一讀。這些數字朋友想和我們做個小游戲呢。)
二、了解“0”。
1、感知“0”代表沒有的意思。
(1)出示糖果圖片(5顆)。看,這里有幾顆糖果?請你從0——9的數字中選出一個數字表示糖果的數量。(個別幼兒選出數字卡片)(師收起糖果)現在盤子里還有幾顆糖果?(幼兒回答)那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0)
(2)出示圖片(雪花片8片和3個水果積木)。8要去找朋友了,它的朋友在哪里?(收起雪花片)現在還是8的朋友嗎?那是數字幾的朋友?(0)為什么要用0來表示?
小結:是啊,沒有東西可以用“0”來表示。
2、生活中的“0”。
(1)我們還在什么地方見到過數字“0”?
(2)它們表示什么意思?
(溫度計中“0”表示溫度的度數,電話中“0”表示一個號碼,車牌中“0”表示號碼……)
小結:原來“0”除了表示沒有以外,還能表示其他一些意思,0在我們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
3、“0”和數字的結合。
(1)我們都知道在這些數字當中“0”是最小的,可有時候它卻變得非常厲害,我們一起來聽聽故事《有趣的0》
(2)為什么9個哥哥一會兒看不起小弟0,一會兒又喜歡0呢?
如果0在數字1的后面一站,結果會怎么樣?如果0在數字1的前面,結果又會怎樣?(演示)
小結:“0”表示沒有,但它如果站在數字的后面或前面,就能使數字發生改變。
三、操作“0”(數字1、2、0、0)
1、有很多數字朋友都想讓自己變得更大,可以找誰幫忙?(0)
2、操作:老師給你們準備了很多數字朋友,數字朋友后面都貼了雙面膠,請你們把撕下的雙面膠扔在老師給你的框框里,再把數字朋友貼在老師給你們的卡紙上,再用“0”把數字變得更大。完成以后,請把它們送到黑板上。
3、數字比大小。(鼓勵最大的數字)
你們在0 的幫助下,讓數字都變大了。現在,我們找一找,誰變的數字是最大的。(認讀)
總結:在剛才的游戲中,告訴我們“0”的位置非常重要。在數字中,“0”的位置不同,它表示的數量也不同。
教學反思
認識“0”是大班幼兒所需掌握的數學內容, 這次活動我首先通過游戲引出“0”,然后通過引導幼兒感知“0”的實際意義以及“0”在生活中所表示的不同意義,最后通過操作“0”等活動環節,讓幼兒認識數字“0”,感知數字“0”的實際意義,初步了解“0”在數字中的重要性,激發幼兒對周圍生活中“0” 的探究興趣。孩子非常喜歡這個活動,在整個活動中幼兒一直處于積極的主動狀態。活動結束,我認真總結了活動過程的成功與不足。數學課程“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幼兒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幼兒的已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的基礎之上。” 這就是說,數學教學活動要以幼兒的發展為本,要把幼兒的個人知識、直接經驗和現實世界作為數學教學的重要資源。
基于此點認識,在活動開始,我首先通過創設各種情境引導幼兒發現“0”就是表示設有,并在在幼兒的已知的基礎上進行0的認識,讓幼兒發表自己對于0的認識。在讓幼兒說自己對0的認識時,我發現幼兒對于0的認識是很豐富的。幼兒們說出了在很多地方看到過0,比如在電話機上,手機上,書本上,門牌上,電視里等等地方看到過0,這足以說明我們的孩子平時是很關注生活中的'數的,數學課堂上教師能及時肯定他們在生活中善于觀察,也許學生就會有了“一雙用數學視角觀察世界的眼睛”。 活動中,我還會為幼兒提供了一些活動素材,并給幼兒大量的時間和空間,讓幼兒通過自己發現、探究等活動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如在引導幼兒發現 “0”在數字中的重要性時,我通過講述《有趣的0》的故事,讓幼兒發現“0”雖然表示沒有,但在和數字組合成另一個數字時是不可以缺少的。
最后通過操作“0”的游戲,讓幼兒動手操作,發現“0”站在數字朋友的后面能使數字變大。在教學中我發現幼兒對操作活動十分感興趣,在今后的教學活動中我會多安排一些操作活動,讓幼兒在操作活動中自己找尋問題的答案,這樣以來可以變幼兒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活動中我也發現了自己的很多不足,在活動最后一環節中是讓孩子們操作“0”,在“0”的幫助下讓數字變大,孩子們操作的比較好,但在教師最后講評中,教師只找出變得最大的數字并表揚了這些孩子,其他孩子變的數字就沒有講評,就如孩子把“0”放在了數字的前面,這又是表示什么意思呢?我應該怎樣向孩子們解釋呢?我就這樣結束了整個活動,整個活動就好像缺少點什么?就是向孩子解釋的過程。數學中的概念首先老師一定要理解清楚否則就會誤導了孩子。還有在情境游戲中自己沒能完全融入角色中,在這一些環節中教學語言不夠嚴謹,我覺得這些都是我在今后的教學中應注意的。
大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按物體的厚薄、高矮、粗細進行7以內的正、逆排序
2、發展幼兒思維的可逆性、傳遞性和雙重性。
3、培養幼兒愛動腦愛學習的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7張厚薄不同的圖書圖片;7張高矮相同、粗細不同的樹干圖片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老師這里有一些你們的好朋友,想不想知道是誰呀!
二、基本部分
1、厚薄的排序
(出示厚薄不同的圖片,7張)。你們知道他們是誰嗎?
可是他們沒有名字,很傷心,我們來幫他們把名字起了好嗎?<讓幼兒按照從薄到厚的順序>
你們看看那一本書是最薄的?它就叫老小。
我們把老小送回家,剩下的誰是最薄的?那它就是老六。
再看看剩下的誰是最薄的?
下一個應該是誰呢?
依此類推,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幼兒能夠找到一個既快又準確的方法。
他們又要出來玩了,這次他們是老大現出來的(讓幼兒自行操作,用每次都選出最厚的方法按從厚道薄的'順序排列)
2、粗細的排序
這些書門出來玩,感到很累,這個時候他們發現了一些樹樁。他們就商量在樹樁上坐一會兒,休息一下,可是他們應該怎樣安排呢?
(出示7張高矮相同、粗細不同的樹干圖片)他們想把這些樹樁按從細到粗的順序排,怎樣排?
引導幼兒用前邊的方法,依次找到最細的方法進行排序.
這時,他們想換換位置,把這些樹樁從粗到細排,哪有怎樣排?
請幾個幼兒用相同的方法上來親自操縱,進行排序。
高矮排序:
他們玩得很開心,你們想不想也出去玩?但我們要排隊才行。
將全班幼兒按人數分成六組,進行從高到矮,從矮到高排序
結束部分:
排好隊,和幼兒一齊開火車出去。
大班數學教案 篇3
設計思路:
一、活動素材分析
本次活動主要借助物品不同的擺放特點,有的散開著排列、有的向不同方向有序排列、有的重疊排列、有的部分遮擋排列,還有的將商品藏在了盒子里,通過數一數這些與孩子生活經驗息息相關的物品,鍛煉孩子的數數能力。
二、幼兒經驗:
根據這一問題,我設計了一份層次性的區角材料,投入使用后,觀察了幼兒游戲情況。我發現,幼兒數數時的方法、速度、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異同。在觀察了幼兒的'經驗水平之后,我開展本次探索活動,想幫助孩子了解數正確的方法,從而積累更多的經驗。
三、環節分析
環節一,接數引題,直奔主題,引起孩子們對數數的興趣。
環節二,運用圖片,讓幼兒直觀的觀察進行記錄,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
環節三,遷移生活之中,幫助幼兒在活動中積累的經驗和方法,運用到現實生活中,再次抓住生活中的教育契機。
內容和要求:
仔細觀察材料,嘗試借助材料發現可以數正確的方法,體驗數數游戲的樂趣。
活動重點:仔細觀察材料,嘗試借助材料發現可以數正確的方法。
活動難點:體驗數數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記錄紙、筆、ppt
活動過程:
一、數數導入(了解孩子原有的數數經驗)
提問:你最多能數到幾?那我來說一個數字,請你們接著往下數三(四)個數。
(提醒幼兒按要求數數,不多也不少。)
二、游戲“趣味數數”(發現正確的數數方法)
1、看圖數數,討論結果
(1)幫助幼兒明確要求
提問:數一數房子有幾幢?樹有幾棵?兔子有幾只?花兒有幾朵?
(2) 幼兒數數并記錄
(3)討論結果
房子有幾幢?樹有幾棵??你數到的兔子有幾只?
小結:原來,要數對兔子是有方法的,要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從前到后的數,觀察要仔細。
看看花有幾朵?
小結:要把東西數正確,除了要按照順序數以外,還要聽清楚要求。
2、看記錄單,領會要求
(1)出示記錄單,幫助幼兒明確要求
教師:條是什么意思?數一數帶魚有幾條?蛋有幾只?數數餅干有幾種?
(2)幼兒數數并做記錄
(3)統計并討論結果
帶魚是幾條?你剛剛數帶魚什么地方?
小結:要把一堆東西數清楚,要數特征非常明顯
大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理解合式的含義,能根據題意寫出5以內的合式。
2、感知數的組成方式,能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3、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4、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活動準備:
1、幼兒活動材料《數學》p28《合合樂》
2、5份包裝好的禮物盒、2只袋子,數量為5的操作材料人手一份,合式記錄圖。
活動過程
一、實物合一合
1、出示兩只袋子。這兩只袋子里藏著新年禮物,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拿出來數一數一共有幾份禮物。
2、一個袋子里裝了2份禮物,另一只袋子里裝了3份禮物,合起來有幾份禮物。
3、2份禮物盒3份禮物合起來的5份。我們還可以怎么把禮物裝進袋子,合起來也是5份?
4、幼兒講述自己的方法,了解多種組合方式。
5、出示合式記錄圖,引導幼兒用畫圓點的方式在方框里將兩個袋子里的禮物數量表示出來。
二、圓點分合
1、幼兒人手一份數量為5的操作材料。如5個正反面的花片、5個方格……
2、幼兒將操作材料擺成兩堆,根據操作的不同結果,幼兒用圓點記錄在合式圖上。提醒幼兒在記錄的時候不要重復。
3、幼兒說一說幾和幾合起來是5。
4、教師獎5的合式按序排列,引導幼兒發現其中的規律。
三、合合樂
1、出示幼兒活動材料數學p28《合合樂》,引導幼兒理解合號的意義,并能根據圖意用圓點或數字來表示合的結果。
2、引導幼兒正確表達圖一,為以后學加法作準備。如兩只小鳥在樹上,又飛來一只小鳥;三條小魚在缸里,又舀進來一條小魚;花盆里有3多開放的水仙花,兩個花苞;蛋糕上插著4支蠟燭,有插上了一支,等等。
3、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小鳥、金魚、水仙花、蠟燭的圖一,發現其中蘊含的組合關系,理解多少和多少合起來是某數。
活動反思
幼兒已學習掌握了2、3、4的組成,有了初步的分合概念。幼兒通過自身的探索、操作活動獲取有關數的組成經驗,關注身邊的數量關系,發現生活中的數學。讓幼兒通過具體操作、紀錄來探索5的分解組成。培養孩子的合作意識,引導幼兒尋找遞增與遞減的規律,增強幼兒積極探索的意識,發展幼兒的動手動腦能力,初步培養幼兒的邏輯推理能力。《合合樂(5的合式)》選自主題《開心一刻》。在這個活動中,我們設計了:禮物合一合、圓片合一合、合合樂等環節。讓孩子們在猜一猜、數一數、填一填的游戲中感受數學活動帶來的.開心。
猜一猜、看一看,是孩子們經常玩的游戲,我們借助禮物,讓孩子通過猜猜、看看禮物袋里有什么禮物,數數分別有多少,再數數合起來共有多少,讓孩子們在游戲中學習5的合式,并理解合式的含義。圓片合一合環節,讓孩子們兩人之間一起合作,探索5的4組合式,并探討排列的有序性。最后合合樂環節,旨在讓幼兒明白總數與部分數之間的關系。本次活動改變了以往數學活動中以“教師教,幼兒學”為主的教學模式,創設了禮物合一合、圓片合一合、合合樂等環節,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快樂中學,充分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整個活動過程,通過讓幼兒自主嘗試探索,從而知道了5的分成有4種分法,知道哪兩個數合起來是5,并能用較為清楚的語言表達分與合的過程。在活動中,幼兒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又體驗到了的成功的喜悅,充分體現了“幼兒在前,教師在后”的以幼兒為主體的新理念,并創設了較好的生生互動的環境,活動效果較好。老師只是引導孩子學會觀察圖意,更多的是讓孩子學會觀察,學會思考,過多的照搬照抄影響了孩子的主動性。
大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辨認左右的位置關。
2.激起幼兒的好奇、勇敢和探究的精神,讓幼兒喜歡上數學、愛上數學。
活動準備:
小貼紙,10個同樣大小的空盒,10個小動物的貼紙,幼兒用書《我的數學》。
活動過程:
一、猜謎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一棵小樹五個杈,不長樹葉不開花。能算會寫還會畫,天天干活不說話。(手)。
1.每個人都有兩只手,一只是左手,一只是右手,那么我們今天就來認認我們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好嗎。
二、認識右邊。
1.教師出示右手,手上貼有貼紙,提問:你知道老師手上有什么嗎?(貼紙)
2.教師背對幼兒舉起自己的右手,請你舉起和我相同的手?
3.教師觀察幼兒舉手的情形,教師幫幼兒在右手背上貼個小貼紙,
4.幼兒按指令做游戲:"我說你做"
(1)請把有貼紙的手舉起來
(2)請把有貼紙的右手舉起來;
(3)請把你的右手舉起來;再次強調:我們貼有貼紙的是什么手?(右手)
(4)先和同伴伸出右手來握握手。
三、認識左邊。
1.告訴幼兒與右手相反的就是左手。
四、游戲:給小動物找家。
1.教師將10個空盒粘成上下兩排,每排五個,變成小動物的家。
2.當警察給小動物找家。
3.教師示范玩法,請幼兒按照教師的.描述位置找家。如:"小貓住在從左邊數第二家的一樓,就將畫有小貓的卡片貼在正確的盒子上。
五、請幼兒做練習,《我的數學》第10頁。
[評析]分清左右看似簡單,可對幼兒來說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教師設計的《我的右手》這一活動,幼兒在講講、貼貼、做做的過程中輕松掌握了左右概念。活動設計符合幼兒年齡特點,游戲氣氛活躍,完成了教育目標。
大班數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讓幼兒嘗試在操作過程中將一個物體等份成兩份,知道部分小于整體,整體大于部分。
2.鼓勵幼兒用(目測、計量、數數、折疊)等多種方法大膽去嘗試、探索二等份的多種分法。
3.引導幼兒大膽講述操作過程和結果。
教學材料:
教具:天線寶寶兩個、蛋糕一塊、二等份圖卡10張學具:長方形紙、剪刀、尺、毛線、包裝紙;吸管、圓片、三角形、正方形;硬幣、蠶豆、雪花片、紐扣、小碗;量杯6個、天平、蛋糕、番茄、豆腐干、刀子、菜板、橡皮泥等。
教學過程:
1.幼兒將長方形紙進行二等份。
(1)班上請來了兩位小客人,看看是誰?它們還帶來了最喜歡吃的蛋糕,可是只有一塊蛋糕,兩人都想吃,怎么辦?
(2)請一位幼兒動手試一試,有什么辦法知道這兩塊一樣大呢?(重疊)
(3)教師小結:把蛋糕分成一樣大的兩份,這種方法叫二等份。想想蛋糕除了這樣分,還有不一樣的分法嗎?每位小朋友面前都有一張像蛋糕一樣的長方形紙,請你想出和別人不同的方法進行二等份?
(4)幼兒動手操作,展示幼兒分法。(邊與邊對折、對角折)請幼兒比較一下,分出來的圖形和原來的圖形有什么變化?
(5)教師小結:小朋友用了對折、對角折對長方形紙進行了二等份,把它分成了兩份一樣大的圖形。
2.幼兒分組操作,嘗試用多種方法進行二等份。
(1)天線寶寶邀請你們到寶寶樂園去參觀,愿意嗎?參觀時小朋友應不推不擠,有秩序地參觀,看看樂園里有什么?教師介紹各種材料,請小朋友幫忙把里面的東西進行二等份。
(2)幼兒自由操作,教師重點指導天平秤量、實物分法等。
第一組: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剪刀、吸管。
第二組:毛線、彩帶、尺、剪刀。
第三組:硬幣、蠶豆、雪花片等。
第四組:量杯、水。
第五組:天平、橡皮泥、蛋糕、番茄、豆腐干、刀、菜板3.幼兒講述操作過程、方法。
(1)小朋友分過很多東西,請你想一想你分了什么?怎樣分的?
(2)幼兒講述各種分法,教師引導幼兒聯系生活想想在什么時候用過目測、數數法----
(3)教師小結:小朋友在樂園里用了目測法、折疊法、計量法、數數法等對樂園里的東西進行了二等份。
4.游戲“看誰說得對”
天線寶寶想和你們做游戲,請你看圖形說說它是不是二等份?比一比誰說得又對又快?
5.延伸活動在生活中,除了進行過二等份,還可以分成幾份?以后我們還會繼續學習四等份、五等份注意事項:
1.教師事先應將天平調試好,在幼兒操作天平稱量物體時,教師重點觀察、指導幼兒稱量物體時,要使天平保持平衡。
2.如果幼兒在操作中對樂園里的物品進行了四等份,教師可請該幼兒說說自己的分法,鼓勵幼兒的創新,自然引深到四等份。
知識背景的材料:
幼兒在園吃蘋果、蛋糕等點心時,有的`幼兒常要求吃一半,我說:“怎樣才能分成一樣大的兩塊?”想想平時在生活中還對哪些東西進行過分塊?幼兒紛紛從家中找來了吸管、毛線、硬幣、紙、橡皮泥等多種材料,并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商討著具體的分割法,有時還爭論不休,看著孩子們有如此濃厚的興趣,便產生了二等份的課題。
大班數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復習ABABAB的排列規律,學習ABBABB式的排列規律。
2、進一步明確繪本故事中隱藏的排列規律,提高幼兒觀察、判斷、分析能力。
3、培養幼兒通過操作活動運用規律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重難點:
中班的幼兒對物體的規律有了一定的了解,對有規律的物體比較感興趣,他們在游戲的時候,常常會很有興趣地按顏色或按形狀有規律地用間隔排列的方法玩積木,拼搭玩具等。
活動準備:
PPT課件,操作材料若干。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音樂入場引入活動。請小朋友按照一個男孩一個女孩一個男孩一個女孩(ABAB)的規律排好隊進場坐好。
2、回憶故事內容,提問: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中有誰?發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3、你們愿意和公主一起去拯救王子嗎?
二、基本部分:
(一)復習ABAB的規律。
1、通過觀察找到開啟城門的鑰匙。
2、分享小結:小朋友真棒,按規律找到了鑰匙,我們一起來開啟城門吧!
感知ABBABB式排列方式,并學習排序。
1、進入規律之城,觀察小猴子排隊規律,感知ABBABB的規律,學習接著往后排。
2、引導幼兒模仿小猴子動作進一步加深對ABBABB的規律的掌握。
3、分享小結。
(三)通過分享、合作、操作進一步鞏固ABB的排列規律。
1、通過觀察森林小路,教師引導幼兒找出ABBABB的.排列規律。
2、幼兒分三組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3、分享小結。
(四)幼兒分組操作,運用ABB式的規律插空排序以及創造性的排序。
1、觀察圖片,提出問題,激發幼兒操作的欲望。
2、幼兒獨立進行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3、集體驗證,分享小結。
三、結束部分。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整理好了宴會大廳終于見到了王子,為了感謝你們這些聰明能干的小朋友,王子將為你們頒發王國的智慧勛章,請大家快來領獎吧。規律之城還隱藏著更多的規律,等待著我們下次再去探索去發現。
【大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數學教案06-27
大班優秀數學教案02-04
大班對稱數學教案04-02
大班快樂數學教案04-02
大班數學教案《測量》02-17
大班數學教案:買菜02-18
最新大班數學教案02-16
大班數學教案:新車02-12
精品大班數學教案02-08
大班數學教案《日歷》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