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大班數學教案

    大班數學教案

    時間:2023-07-12 10:34:38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數學教案范文匯總10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數學教案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大班數學教案范文匯總10篇

    大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運用各種圖形進行組合,體驗圖形之間的組合關系。

      2、能創造性運用幾何圖形進行拼擺,提高空間知覺能力,體會圖形變化的樂趣。

      活動準備:

      教具:房子圖片三幅(圖1),有虛線的房子圖畫三幅(圖2至圖4),正方形、長方形、圓形、三角形圖形分割演示教具各一套,托盤,黑板

      學具:正方形、長方形、圓形、三角形各種圖形若干,人手一塊操作板

      活動重難點:

      重點:能用相同圖形組合成不同圖形和用不同的圖形組成相同的圖形。

      難點:在探索圖形變化操作中,發現圖形之間的組合關系。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游戲:圖形變變變

      師:今天我們一塊來玩一個圖形變變變的游戲,把圖形變成我們常見的規則圖形,你們看這是什么圖形?

      幼:一個長方形變成兩個正方形,一個長方形變成兩個長方形……

      師:正方形、圓形、三角形呢?

      小結:原來一個圖形可以變成不一樣的形狀,還有好多變法呢,這只是其中一部分。

      二、操作活動:拼一拼

      1、2個等邊直角三角形

      師:請你們從托盤中取兩個三角形,拼一拼看看能拼成什么我們常見的規則圖形。

      幼: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如果沒有全拼出來,可以鼓勵幼兒一樣長的邊貼在一塊,把其中一塊轉一轉可能會有不一樣的發現;有的可能拼出了大樹的形狀,老師要再次強調是常見的規則圖形)……

      小結:長邊對長邊變成正方形,短邊對短邊變成三角形,短邊對短邊再把其中一塊轉一轉就變成了平行四邊形。

      2、2個直角三角形加一個正方形(正方形邊長是三角形的短邊)

      師:請小朋友再從托盤中取一個正方形,用這三個圖形再來拼一拼,看能拼出什么圖形。

      幼:梯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鼓勵幼兒全都拼一拼)

      小結:原來相同的圖形可以拼成不一樣的形狀。

      三、貼花磚

      1、貼有虛線的花磚。

      房子上的花磚圖形老師用虛線分割(圖1至圖4),如:三角形屋頂分成兩個小三角形,一個小三角形和一個梯形……孩子們只要找到一樣大并且形狀一樣的花磚就好了。全體幼兒分三隊,貼得最快的勝利。

      2、貼花磚。

      房子上的花磚圖形是大圖形,需要自己利用組合只是自己自由組合。全體幼兒分三隊,貼得最快的`勝利。

      小結:相同的房子也能用不同形狀的花磚蓋好。

      四:活動延伸。

      貼的花磚小豬可滿意了;丶液笤僭囈辉囘有沒有其他的貼花磚的方法吧。

    大班數學教案 篇2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區別上下

      活動目標

      1、區分并說出以自身為中心的上、下方位。

      2、能正確感知物體與物體之間的前后位置關系。

      3、發展方位知覺,初步理解方位的相對性。

      活動準備

      1.趣味練習:上下(1-47)

      2.毛絨玩具7-8件,分別放與教室內不同物品的的上下、前后位置上;顒舆^程

      一、導入

      教師:小朋友,今天我們來做一個很有趣的游戲,你們愿意做嗎?游戲的規則是你自己的身體為中心,聽老師的口令,做相應的動作。例如:上面拍拍手(在頭頂上面拍手)下面拍拍手(在膝蓋處拍手)

      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表現適當增加難度,例如:上面拍3下,下面拍4下。

      二、展開

      1、教師講解:上、下

      教師:剛才我們在玩游戲時,你是怎么理解上下的?

      (幼兒自由回答)

      教師:上就是仰頭,下就是低頭,前是我們眼睛直接看到的位置,后就是屁股后面的位置。教師:現在我們來看看我們的上面是什么?

      (有燈、風扇、屋頂)

      我們的.下面是什么?(地面磚)

      2、游戲:變變變

      (1)請三個幼兒來前面站成一縱隊,請大家看看并說一說前面的是誰?后面的是誰?中間的又是誰?

      (2)再請這三個小朋友往有圖有真相后轉身,再讓大家看看現在前面的是誰?后面的是誰?中間是誰?

      幼兒三人一組,自由玩此游戲,相互說說方位關系的變化。

      3、找一找

      教師:今天我們教室里有許多的毛絨玩具,你們去找一找,它們都在哪里?在什么位置?(請若干個幼兒尋找,并說出玩具所在的位置)

      教師指導幼兒將話說完整,例如:小貓在櫥子的上面。小狗在鋼琴的下面。

    大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認識1元、5元、10元的人民幣,初步掌握其換算關系。

      2、能正確使用人民幣進行購買文具的游戲,掌握簡單的付錢方式。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讓幼兒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布置一個“文具店”,分別擺放各種文具及價格牌,價格均為1元、5元錢、10元。

      2、教師教學資源(認識人民幣)。

      3、幼兒每人自備小錢包,內裝有1元、5元、10元的硬幣和紙幣。

      4、每人一存折(見幼兒活動資源包)。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觀察自己錢包里的人民幣,初步了解人民幣的外形特征及名稱。

      1、引導幼兒自由觀察,與同伴交流,發現各種面值人民幣的共同點和不同點。

      教師小結:這是我們買東西用的錢,我們穿衣服、用的家電,吃的菜等都是要用錢買的。外國的錢叫人民幣,上面都有國徽、“中國人民銀行”的漢字以及表示錢數的數字、漢子等。他們也有許多不同點,如有硬幣和紙幣之分;上面的圖案、數字和文字也不同等。

      2、游戲:看誰找得快。

      玩法:教師說出人民幣的'面值,請小朋友快速地舉起相應的人民幣,看誰舉得又快又準確。如教師說:“請找出1元的硬幣。”幼兒取相應的人民幣。

      二、出示教師教學資源,了解1元、5元、10元之間的換算關系。

      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教學資源,初步理解5元=5個1元的換算關系,鼓勵幼兒自主探索10元與1元和5元的換算關系。

      三、第一次“文具店”購物,初步了解購物付錢的幾種方法,鞏固1元、5元、10元之間的換算關系。

      1、玩法:幼兒帶著錢包,到“文具店”選購文具,沒人一件,并到收銀員處付錢。收銀員由教師擔任,幼兒只有付錢正確才能拿走商品。

      2、建議提問:5元(10元)的商品有幾種付錢方式?如5元的兩種付錢方式:用1個5元或5個1元來付錢。10元有三種付錢方式。

      四、第二次購物,發現很多種付錢方法,初步探究最簡便的付款方式。

      1、玩法:幼兒到“文具店”選購文具,每人兩件,收銀員可由能力較強的幼兒或老師擔任,教師重點觀察提升幼兒付錢方法。

      2、集中討論,梳理多種付錢方法。

      可以涉及以下問題:“你買的是什么?一共多少錢?你是怎么樣付錢的?”如6元的商品的兩種付錢方式;用6個1元的來付錢,或用1個5元和1個1元合起來付錢。第二中付錢方法簡便多了。

      3、出示“存折”,介紹使用方法。

      使用方法:每位幼兒一個“存折”,教師根據幼兒日常的各種表現,獎勵小印章,每個小印章在角色游戲時可以到“銀行”兌換“1元錢”,并在游戲中使用。

      【活動延伸】

      1、活動后,教師及時督促幼兒洗手,并提醒幼兒人民幣上有許多細菌,要認真洗手。

      2、引導幼兒閱讀幼兒學習資源⑥第6~7頁,鞏固人民幣的換算關系及使用方法。

      3、在角色游戲中,鼓勵幼兒進一步掌握人民幣之間的換算關系,以及各種付錢方法。

      【活動反思】

      本節課以元,角,分為背景,結合購物情景,初步認識小數。我在設計本課時緊密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充分借助購物情景,幫助學生建立元角分與小數的聯系,同時在學習活動中引導學生發現,探究,歸納總結,形成知識體驗,突破重難點,達到學習目標。如在引導學生探究小數讀法的學習活動中,我先讓學生自己讀一讀小數,使每一位學生都經歷讀的過程,這樣學生在小組內讀一讀,通過學生間的相互糾正,互相促進,從而互相分享知識經驗,初步建立小數讀法的數學模型。然后通過找自己喜歡的小數讀一讀來鞏固小數讀法的數學模型,最后用小老師的考一考進一步熟悉小數讀法,形成正確的知識經驗。這樣就調動了每一位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之中,既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又在潛移默化間培養了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不足之處:練習題的設計不夠多樣化,也沒有體現出層次。再者是對孩子的評價語言單薄,沒有針對性,新的教學評價觀認為對學生數學學習的評價不僅僅要關注學生對知識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關注他們情感和態度的形成和發展,關注學生之間的個性差異,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這一點也是需要改進的地方。

    大班數學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嘗試將一個物體分成相等的兩份,知道部分小于整體,整體大于部分。

      2.運用二等分知識,合作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體驗成功的喜悅。

      (二)活動準備

      1.蠟光紙:圓形、正方形、心形、花邊形、泡沫正方形,木棒一支。

      2.花生米、紅豆仁、紅棗、黃豆仁。

      3.故事掛圖二張,塑料藍若干個,小盤若干個,錄音帶。

      (三)活動過程

      1.初步接觸二等分通過故事導入課題,熊媽媽有兩個孩子,一個叫大黑,一個叫小黑,一天哥兒倆拾到一個香噴的面包,大黑怕小黑多吃一點,小黑又怕大黑多吃一點,正在鬧著,狐貍大嬸來了,不安好心地幫熊哥倆把面包分成了兩塊,哥兒倆一看,急得叫起來:"不行,不行,一塊大,一塊小"。狐貍大嬸說:"你們別急,這塊大一點的,我咬它一口?哥兒倆一看,那塊大的變小了,小的變大了,又急得叫起來:"不行,不行,一塊大,一塊小"!瓦@樣,大黑、小黑只吃到了一點點面包,還不知道上了狐貍的當呢。

      教師提問:小朋友,假如你們碰到哥兒倆,你們愿意幫忙嗎?假如老師給你們一個圓形面包,小朋友們會分嗎?怎樣才能分成一樣大的兩塊面包?老師提供圓形紙引導幼兒想辦法把它分成一樣大的兩份,幼兒操作。

      討論:誰來告訴大家你是怎么分的?怎樣證明你分的兩份是一樣大的呢?教師鼓勵幼兒想出各種辦法加以證明。

      2.用不同方法等分幾種圖形教師說:"圓形面包小朋友們都會分了,如果熊哥倆拾到的是心形面包、正方形面包、花邊形的'面包,小朋友們會分嗎?怎樣才能分成一樣大的兩份?教師提供各種圖形,幼兒操作,教師參與小組活動,鼓勵幼兒探素圖形的各種分法。

      3.理解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1)集體交流,請幼兒講述各種圖形的分法,老師說:"誰來告訴大家,你是怎樣把正方形面包分成一樣大的兩份是一樣大的?還有誰用不一樣的方法把正方形分成了一樣大的兩份",用同樣方法讓幼兒說心形、花邊形的分法。

      教師小結:"通過對折,我們把這些圖形分成一樣大的兩個部分,這就是二等分"。

     。2)師生共同探討,深入探素正方形的其他分法。

      教師出示正方形泡沫,操作給幼兒看,教師用小棒在上面任意擺一擺,分一分,看看不對角分,也不以邊中心對折,是否也能分得二等分,根據操作情況加以驗證,讓幼兒進一步明白。

     。3)引導幼兒理解整體和部分的關系。

      教師:"我們剛才用不同的方法把圓形、正方形、心形、花邊形分成了一樣大的兩份,請小朋友看看已分出來的一米和原來的圖形比(出示圖形)哪個大?哪個?分出來的一份是原圖形的多少?(一半)

      4.解決新問題。

      教師問:"1塊面包,1塊點心,小熊哥倆分著吃,每人只吃一半,如果有2塊點心,2塊面包,小熊哥倆分著吃,每人吃到多少?如果有4個蘋果,哥兒倆各吃幾個"?

      分實物教師:"小朋友今天我們幫助熊哥倆分面包、分點心,熊媽媽心里可高興了,熊媽媽現在準備煮八寶粥給小朋友吃,可是熊媽媽說八寶粥的配料要先分成二份才能煮,小朋友,下面我們再來幫助熊媽媽分配料好嗎?"(好)那我們先看一下配料里都有些什么,有紅棗4顆、花生米2粒、紅豆仁2粒、黃豆仁2粒,下面請小朋友們兩個人一組把籃子里的配料分在兩個盤子里,分的時候要注意兩份一樣多。

      教師提供配料,幼兒討論操作,分好后教師集體提問:"小朋友,你們盤子里紅棗多少顆?花生米有幾粒?紅豆仁有幾粒?黃豆仁有幾粒?好,小朋友真聰明,都分對了!

      5.結束部分:

      教師:好了,聰明的小朋友們已經幫助熊哥倆把不同形狀的面包分成一樣大的兩份,教會了熊哥倆二等分的知識,熊哥倆為了謝謝大家,現在請小朋友們一起到外面去做游戲。

    大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觀察物體的特征,排除第二特征的干擾根據差異性進行排序。

      2、掌握并發現物體的序列規律。

      3、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秩序感,并樂于參與數學活動。

      活動準備:

      課件、地墊20個、數字1—10兩套、各類特征的學具20套、工作毯20塊、照相機。

      活動過程:

      一、導入教學:

      師:今天老師要帶著大家去探險,想去嗎?(想),我們首先要經過一座音樂谷,讓我們跟著好聽的音樂出發吧!

      1、放音樂,幼兒隨老師進入活動場地站成半圓。

      2、提出問題:

     、僭诟枨新牭搅耸裁?(音符)②有哪些音符?(1、2、3、4、5、6、7、。

     、鬯鼈冇袀秘密,你們發現了嗎?引導幼兒說出音是從低到高唱的,手勢動作也是從低到高的。

      3、手勢表現音階1、2、3、4、5、6、7、ⅰ,和幼兒邊唱邊做手勢。

      二、基本教學1、點課題:剛才的1、2、3、4、5、6、7、ⅰ就是一組音階由低到高的排序。

      2、示范教學:教師引語:“剛才我們走過了音樂谷,現在我們再看神秘門。這是一扇智慧之門,要給它鑲上漂亮的寶石,它才會打開,看,這里有許多的寶石,

      ①提問:小朋友看看它們一樣嗎?(不一樣),哪里不一樣?(顏色、數量不一樣)對,這些寶石它們每一串的數量都是不一樣的。

      ⑴這些寶石怎麼樣鑲上去呢?(看課件:門上提示由少到多的排列。)根據幼兒的.觀察回答出示寶石。老師小結。

     、埔龑в變河^察另一扇門怎樣來鑲寶石,(看課件,門上提示由多到少的排列。)根據幼兒的觀察回答出示寶石。老師小結。

     。3)念咒語”芝麻開門“,打開智慧之門

      2、游戲《走迷宮》

      智慧之門打開后出現了神秘老人,以他的口吻說:大家好,我是神秘老人,很高興你們打開了智慧之門,下一站大家將要到達趣味迷宮,可是通往迷宮的路壞了,須要大家鋪好路才能到達,我為大家準備了鋪路用的材料,請你們來鋪路吧。

      ①老師引導幼兒觀察材料一樣嗎?(不一樣),哪里不一樣?(長短)

     、谡聿牧,從長到短排序(出示字卡)

      ③鋪路:從短到長搭,每一塊搭時要拐彎(出示字卡)

     、芤黄鹱呙詫m3、集體游戲《給數字排序》

     、偃≈腔酃衙恳粔K材料取下來,后面有數字

      ②做游戲,請黃色數字寶寶到里圈,按1———10排隊。

     、劾^續游戲,請紅色數字到里圈,按10———1排隊。

      三、自主操作

      1、幼兒自主選學具。

      2、老師巡回指導幼兒操作。并照相。

      3、看屏幕說規律。

      四、結束

      1、以時鐘做結束語,幼兒用肢體表現。

      2、隨音樂走出活動室。

    大班數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學習6—9的相鄰數,知道自然數列中每一個數都比它前面的數多1,比它后面的數少1。

      初步理解數與數之間的數差關系。

      學習向大家介紹某一組游戲名稱及規則。

      活動準備:

      教具:“找朋友”游戲實物卡片3張。

      活動過程:

      集體活動。

      復習2—5的相鄰數。

      游戲:“看數拍手!薄拔页龅囊粋數是幾,說預備——拍。一、三、五組的小朋友先拍比它少1的數,再說我拍幾比幾少1。二、四、六組的小朋友后拍比它多1的數,再說我拍幾比幾多1!被顒涌烧堄變航粨Q進行。

      小組活動。

      第一組:找朋友。

      “請你數數中間是幾?在它前后的空格中印出比它少1和多1的'兩個朋友卡片,再在下面引上數字,說說幾比幾少1,幾比幾多1!

      第二組:依樣涂色。

      “誰會向大家介紹這一組的活動?”

      第三組:看標記印數字。

      活動。

      在黑板上展示幼兒在活動中完成的材料。請幼兒講述它們之間的數量關系。如4、5、6。4比5少1,6比5多1和5比4多1,4比5少1。

      “現在我來報數,你們來答比它少1和多1的數。”

      教后感:通過上節課的學習,學習6—9的相鄰數,知道自然數列中每一個數都比它前面的數多1,比它后面的數少1。孩子對這節課掌握的較好。操作時準確率較高。

    大班數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以自身為中心區分左右

      2、體驗數學活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房子、小動物、簡易地圖、作業紙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身體律動歌》我伸出左手去,我收回左手來,我伸出左手擺一擺,左手收回來。我伸出右手去,我收回右手來,我伸出右手擺一擺,右手收回來。我伸出左腳去,我收回左腳來,我伸出左腳擺一擺,左腳收回來。我伸出右腳去,我收回右腳來,我伸出右腳擺一擺,右腳收回來

      二、區分自己身體的左右

      1、學習區分兩只手的左右

      小朋友說說兩只小手能夠做什么,哪只是左手,把左手舉高轉一轉,哪只是右手,把右手舉起來轉轉。

      2、區分身體其他部位的左右

      兩只小手可以區分左右,我們的身體還有什么是可以區分左右的.呢?(眉毛、耳朵、眼睛、胳膊、肩膀等)

      說說你的左邊和右邊的小朋友是誰,再說說教室里什么東西在你的左邊,什么在你的右邊。

      總結:小朋友現在知道了左和右,左手這邊就是左邊,右手這邊就是右邊。

      三、《為小動物找家》

      是誰在哭呀?原來是森林中的小動物們。它們剛剛建好了新房子,這些房子長的一摸一樣,他們找不到自己的家了,你們能幫幫他們嗎?

      看看誰最聰明啊,小猴子最聰明了。它最先找到了自己的家,請幼兒在老師提示下為每個小動物找到家。如:小兔子的家在小猴家的右邊……

      四、分組操作活動

      《區分左右手》《找找看》

      五、結束活動

      小朋友現在學會了區分左右,那我們一起來玩個游戲《聽口令做動作》

      六、活動延伸

      請幼兒站成一排,說說自己的左邊和右邊是哪位好朋友,請幼兒向后轉再看看自己的左右兩邊的的好朋友是誰,發現了什么。知道左與右是相對的,當方向發生變化時左與右也會隨之改變,唯有自己身體的左右是不會變的。

    大班數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了解時鐘的表面結構及時針、分針的運轉、規律,學會看整點、半點。

      2、教育孩子珍惜時間,養成按時作息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實物掛鐘一個,自制大鐘、操作材料等

      活動過程:

      一、出示掛鐘,引出主題

      1、提問:它叫什么?除了在家你還在什么地方看到過鐘?

      2、鐘的作用是什么?

      3、教師小結:時鐘不停地走動,為人們顯示時間,人們按時鐘上的.時間來進行工作學習和休息。

      二、認識鐘的基本結構

      1、看看這個鐘是什么形狀的?鐘上有什么?(時針、分針、秒針、數字、刻度)

      2、想幼兒介紹鐘的各個結構。

      3、教師小結:鐘的結構。

      三、學看正點和半點

      1、時針和分針是怎么來告訴我們時間的呢?請你自己認真想一想,做一做。

      2、時針和分針它們非常喜歡和我們一起做你追我趕的游戲呢,它們是怎么做的?

      (教師撥動時針,讓幼兒仔細觀察并說一說)

      3、時針走的慢還是分針走的慢?分針走一圈,時針走多少?

     。〞r針走的慢,分針走的快,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格,這就是一小時。)

      4、幼兒嘗試撥鐘,感受正電荷半點的不同。

      5、師生共同小結。總結時針、分針運轉的規律。

      教學反思:

      本次教學活動的目標主要是幫助幼兒認識整點、半點和時針與分針之間的運轉關系,使幼兒建立初步的時間概念。為此,我提供了幼兒人手一只鐘,讓幼兒撥一撥,看一看的過程中掌握整點、半點,知道時針、分針、以及它們之間的運轉關系。在動手操作的基礎上幼兒逐步掌握了正點和半點的區別。

    大班數學教案 篇9

      設計思路:

      在區角活動和游戲中,孩子很喜歡用積木經行建構,在活動中,經常會聽到孩子有這樣的討論:“我的房子比你造的高!”“我的房子造的比你大!”“為什么你的房子比我小但是用的積木比我多呢?”“你用的積木比我多”。在數積木的過程中孩子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中間的積木看不見,不知道有多少。

      于是針對孩子空間邏輯的發展,設計了這節以培養孩子有條理推測數量和挑戰空間邏輯的活動。我覺得這個題材對發展幼兒空間方面的計算能力還是非常有幫助的,因此想針對我部目前還不配備白板的情況下,對教案作進一步的調整和梳理,繼續設計出符合大班幼兒的教學活動。

      活動過程:

      目標:

      1、 在數積木的過程中,學習有序地觀察和統計數量的方法。

      2、 能清晰地表達觀察的內容,喜歡挑戰空間邏輯游戲。

      準備:正方體小積木;“積木房”圖片若干;記錄用紙和筆

      流程:

      一、 話建筑,贏積木

      導語:在我們居住的城市里有各種各樣的老房子和新建筑,你喜歡怎樣的房子,為什么呢?

      激趣:想不想造一幢喜歡的房子?

      過渡:今天我們就用積木來造房子!每組的桌上有幾塊積木呀?夠不夠造一幢房子?

      那就請你們就分成4組在數積木游戲中贏取更多的積木。

      二、 爭回答,數積木

      (一) 數數相同數量的積木房

      導語:聽清題目喲。ǔ鍪鞠嗤瑪盗糠e木建造的不同房子)

      出題:我用積木造了4幢房子,請你們用好方法數一數,每幢房子各由幾塊積木建成的?

      形式:將答案記錄在記錄紙上,呈現在每幢房子的下方,答對的為本組加上一塊積木。

      驗證:移去屋頂,拆層演示

      重點提問:房子有幾層?每層有幾塊?一共有幾塊?

      小結:數量相同的積木能造出不同的房子,只是有的積木被其他積木擋住了,我們不容易發現,點數的時候我們可以一層一層的數清楚,不多數,也不漏數看不見的那些積木。

      (二)找找躲起來的積木塊

      導語:有的小組領先了,有的小組暫時落后,不過沒關系,我又造了一幢房子,房子里有些積木很頑皮,像玩捉迷藏一樣躲了起來。讓我們仔細觀察,把藏起來的積木找出來。

      出題:準備好了嗎?請問這幢房子有幾層?每一層有幾塊?共有幾塊積木建成?

      重點:移去屋頂,拆層演示,幫助幼兒學會數隱藏起來的積木塊。

      小結:房子一層層往上造,如果上層有幾塊積木,那這些積木下一定也有幾塊積木

      三、 造房子,數“磚塊”

      (一) 造幢房子把分數

      導語:經過兩輪的'比賽,哪一隊的領先了呢?請每組朋友用你們現有的積木造一幢房子,然后我們一起來數數你們的房子由幾塊積木建成,共得到了幾分。

      重點:鼓勵各組建造出點數上有難度(有多層、有重疊)的房屋

      集體點數時一層一層數清楚

      (二) 學做小小建筑師

      導語:(出示建房圖紙)你們造房子、數積木的本領都那么大。那你們能不能在根據圖紙上的建房要求,在5分鐘內造出與圖上一模一樣的房子,并一層一層的數清楚他是由幾塊積木建成的呢?

      要求:每隊派一個代表挑選喜歡的圖紙,用積木搭出與圖中相同的房子,要造的又快又好!

      重點觀察:每組搭的房子是否與圖紙上的一樣,各組搭建、點數的方法。

      驗證:他們搭的房子與圖紙上的一樣嗎?記錄的對不對呢?

      小結:雖然各隊拿到的圖紙看起來不一樣,其實是同一幢房子從不同的角度拍出的照片,所以搭出的房子是相同的。

      四、延伸:

      導語:小小建筑師們讓我們回去建造更多獨特的房子,考考你的好朋友們你是用幾塊積木建成的好不好!

      教學反思:

      今天的活動較為順利的開展了,也達到了我預期的效果。還成為了我園計算專題組的“一課多研”研討的課例,反思一路走來獲得成功的的原因,我覺得有:

      a) 關注細節的設計

      計算活動教具多,對環節間的小結語要求也高,在這一次組織活動前教案在我的腦海中一次次的“過電影”,把握了每一個環節的細節要點(孩子合作中可能的狀況、每一次小結重點提煉和梳理的內容、重難點落實的方式)。“細節決定成敗”,活動前我讓一個個環節都順溜了,我想這也是活動活動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吧!

      b) 注重互動的有效性

      我的教學對象是一群大班的孩子,所以在今天的活動中我不僅關注師生間的有效互動,也為孩子們創造了很多合作互動和思考的機會,無形中提高了生生互動的有效性。

    大班數學教案 篇10

      活動評析: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頒布以來,“在生活中整合”“在游戲中感知”“在操作中發現”已經成為教學的一個亮點,李老師本次活動充分展示了這一點,做到了“生活化”“游戲化”、“整合性”;顒佑^摩后,我園數學教師開展了一次研討,發現本次活動存在三大亮點:

      一、嚴密性;顒釉O計巧妙,語言規范,值得教師在教學中借鑒。

      本活動簡單、巧妙,能讓每個聽課的教師現學現用。教師語言總體規范、嚴密,概念清晰,科學準確,為我們聽課教師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讓我們對分合教學的重點把握有了更明確的認知。

      二、趣味性。讓幼兒在生活中學數學,淺顯、實效。

      學具硬幣是孩子們生活中熟悉的也常常接觸到的東西,幼兒很感興趣;顒邮冀K以游戲串聯:拋硬幣(發現數的分合)――猜硬幣(在玩中運用數的分合)――用硬幣(鞏固分合,在生活模擬游戲中融入數學知識,讓幼兒在實踐中運用知識);顒訉訉由钊、環環相扣,教師在游戲中把一個個問題拋給孩子,幼兒帶著問題和要求去探索、發現,情緒始終積極,活動氛圍非常濃郁。

      三、自主性。活動始終以幼兒為主,教師只是引導、點撥。

      本活動教師始終以幼兒為主,每個環節,教師都先引導幼兒去親身操作、感知,在幼兒講述的基礎上再進行歸納、整理,并拋出問題讓孩子們去思考,完善。幼兒思維始終活躍,隨著游戲的展開,不斷遷移、運用所學的分合知識,真正達到了在做中思、做中學、玩中鞏固。

      一點建議:整個活動時間的把握還需要合理些。教學中,部分環節拖得過長,如第一次展示幼兒分合式時,教師的評價可以簡練些,集體游戲環節時,教師組織還可以再干脆些。

    【大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優秀數學教案02-04

    大班數學教案06-27

    大班快樂數學教案04-02

    大班對稱數學教案04-02

    大班數學教案:分類02-26

    大班數學教案《日歷》03-04

    精品大班數學教案02-08

    大班數學教案:新車02-12

    大班數學教案:買菜02-18

    大班數學教案《測量》02-17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午夜免费福利小电影 | 鲁丝片A一区二区三区 | 真实国产精品视频400部 | 日韩欧美亚洲综合久久 | 亚洲综合在线观看片 | 在线视频国产一区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