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語文教案>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時間:2023-07-09 11:01:19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有關語文教案合集7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案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有關語文教案合集7篇

    語文教案 篇1

      前幾天聽了張老師的一堂新授課——《“小地主”》,課堂主要是根據初中生已有的知識基礎,所以張老師把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分為三個問題:

      1、重點生字詞

      2、學會復述故事(即課文主要內容)

      3、找出文中“孩子般”的語句

      課堂的講授過程也是以學生們已有的'知識為出發點的,從最基礎的知識講起:

      一、理解題目

      查字典:什么是“地主”

      理解“小”包含三方面的含義:形體、年齡、情感等。

      以及引號的含義。

      二、了解作者

      周曉楓

      三、落實生字詞

      通過提寫、聽寫的形式進行,讓學生真正記住、記準。

      四、學會復述課文內容

      找出下列環節中的關鍵詞:時間、地點、人物事件(開端、發展、結尾),并能用自己的話串聯起來即為文章的主要內容了。此環節為本堂課的重點,要給學生留出一定的時間來查找、思考,真正學會復述文章的主要內容。

    語文教案 篇2

      一、認字

      1.讀《春姐姐》這首兒歌。先讓學生利用已有的識字基礎自己試著讀一讀,把自己認識的字畫下來,給同學們讀一讀,在培養學生自學習慣的同時,使他們享受到自學成功的快樂,保護他們獨立識字的積極性。在此基礎上,教師和同學們一起聽唱兒歌,并把兒歌讀通順,邊讀邊啟發學生想一想兒歌所描述的情景,想一想文中的兩個親親究竟是什么意思,并試著想像親親坡上草,坡上一片綠、親親小河水,魚兒唱歌曲是怎樣的一幅畫面。最后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下來。

      2.在讀兒歌的基礎上,認識四個字。

      二、學習韻母ü

      1.可以讓學生觀察去、綠、曲三個字的拼音,告訴學生去和曲的拼音中聲母去q后面也是ü,只是ü碰到聲母j、q、x后,上面的兩點要去掉。然后讓學生反復慢讀這幾個字,體會ü的讀音。借助小魚吐泡圖或讓學生自己想辦法記憶ü的字形。最后借助魚的讀音讓學生讀準這個字母的讀音。

      2.繼續練習四聲。先讀帶聲調的韻母ü,體會四個聲調的'變化,再讓學生讀讀兒歌中帶有此韻母的字,體會其聲調,并說出它是幾聲。

      3.鞏固記憶字形。

      4.寫韻母。ü占中格,兩點最后寫,寫在上格靠近第二條線的地方,四筆寫成。讓學生掌握正確的寫字姿勢,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三、學習整體認讀音節yu

      1.讓學生觀察yu,借助魚這個字掌握yu的讀音,并告訴學生yu是整體認讀音節,它的讀音和韻母ü相同,只是比ü稍長。然后讓學生觀察yu,說說準備怎樣記住它。強調yu中的ü實際是ü,yu由聲母y和韻母ü共同組成,ü上的兩點要省略。

      2.練習四聲。出示帶聲調的音節yu,讓學生反復讀,體會四聲中聲調的變化。

      3.鞏固記憶字形。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學習通過知人論詩法、意象助讀法、畫面描述法、比較賞讀法來把握詞境。

      2、體會作者的愁苦情緒。

      教學重點和難點

      1、意象助讀法、比較賞讀法 2、體會詞作中將抽象的情感寫得具體、生動、形象的方法。

      教學時間

      1課時

      課前準備

      印發資料和制作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1、背詩導課。

      下面我們來一次背詞比賽,請放開聲音讀這首詞。(檢查背誦情況:齊背1次,抽背1人。)

      背完詞,有一個人從詞里走出來,你看到的是一個怎樣的人?(板書:愁)

      2、讀出情感。 [知人論世法]

      ①師:從詞中我們讀出一個充滿愁緒的李煜,誰能講講歷史中的李煜?

      明確:李煜(937—978),公元961年即位,五代南唐國主,世稱李后主。他25歲登位之時,宋已代周建國,南唐形勢風雨飄搖。他在對宋委曲求全中過了十幾年茍安生活。975年南唐為宋滅之后,39歲的他被俘到汴京,過了兩年多的囚徒生活。(幻示)

      ②朗讀指導,要用慢速、低沉、哀痛的語氣來讀詞。

      師:聯系作者生平,走近詞人理解詞意,這叫知人論世法(板書)。我們該用怎樣的語速、語氣、語調來讀這首詞呢?

      明確:這是深重的亡國之痛,而非輕煙似的閑愁。該用哀痛低沉的語氣來讀。慢些,再慢些。

      ③配樂(《二泉映月》讀。(薦讀1人,齊讀1次。)

      3、個性化品讀,借助經典意象來理解詞意。 【意象助讀法]

      過渡語:國學大師王國維曾經說過,一切景語皆情語(幻示),那么李煜他選擇哪些景(板書)向我們傳達出他的愁?請選擇最有能觸動你的一個景,說出它與詞人的“愁”如何對上號?(板書→)

      明確:西樓、殘月、梧桐、深院(板書)。

      品讀方向:

      (1)西樓——表達一種離別之愁。(幻示)

      ①以下3個詩句均寫到“西樓”,你認為西樓是一個怎樣的地方?總是和人什么樣的情聯在一起?

      第一句 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宋』李清照《一剪梅》)

      第二句 從此無心愛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樓。(『唐』李益《寫情》)

      第三句 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唐』許渾《謝停送別》)

      明確:第一句是“遙望愛人的傷心地”,第二、三句都是“排遣憂傷的傷心地”。那么李煜的西樓呢,他為什么要上“西樓”?(“遙望故國的傷心地”)。

      師補充:以上詩句均含有“西樓”,它已是古人登高抒發悲懷的“樓”,一處傷心地,一處排遣憂傷或遙望故國、故鄉、愛人、友人的傷心地,并非“位于西面的樓”。就像我們在《望江南》中的“腸斷白蘋洲”, 白蘋洲專指情人離別之地。西樓又會使人聯想到颯颯西風、夕陽西下,這些景象都是人產生悲情愁緒。

      ②如果你是李煜,你會怎樣獨上西樓?想象李煜登樓時的步履和神情。

      (2)殘月——表達人事的缺憾 。略

      ①明月也是惹人愁思之物,請舉例說明。(生分說,點到即可)

      1、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2、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泊船瓜洲》)

      3、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4、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王昌齡《出塞》)

      ②這里是殘月。換成“月如盤”,行嗎?

      明確:殘月就是他自己,亡了國家,也沒有家人團聚,孤零零地呆在那里,心中十分空虛、痛苦。就像那月亮,一個人孤零零地掛在天上。而滿月是代表團圓的,不符合這里的意境。

      (3)梧桐——隱含家國之悲。詳

      ①梧桐”一詞在古典詩詞中,從來也是一個表現愁情的`物象。齊讀(幻示例句)。

      第一句“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溫庭筠《更漏子》)

      第二句“依約相思碎語,夜涼桐葉聲聲。”(陸甫之《清平樂》)

      第三句“只有一枝梧葉,不知多少秋聲。”(張炎《清平樂》)

      第四句“高樓目盡欲黃昏, 梧桐葉上蕭蕭雨。”(晏殊《踏莎行》)

      ②換成“楊柳”,怎么樣?(傷春悲秋,楊柳常與春天有關,有詩句:“二月春風似剪刀,不知細葉誰裁出”。用在此處,顯然與詩境不吻合。梧桐與悲秋常連在一起,一葉知秋。)

      ③李煜今晚在清秋之夜,登上西樓,見到的梧桐樹該是什么模樣?(指生描述)

      (4)深院——體現寂寞、孤單之身世。

      這該是怎樣的庭院?它會建在什么地方?它的圍墻有多高?

      (5)把自己想成李煜,用散文化的語言描述上闋四種景物所構成的意境,愛畫畫的可以簡筆勾勒。

      ①在紙上寫和畫,薦生在黑板上畫。(限字50-100字) [畫面描述法]

      生:深秋的晚上,我一個人孤零零地走到后院的小樓上,天空中那鉤殘月冷冷地散著清輝,把我的影子拉得很長很長。院中梧桐的葉子早就掉盡了,和我一樣被鎖在這小樓深院里。我想說說話,沒有人,想回到從前,又不可能。苦啊--)

      師:你的描述再現了詩中情景,表達了層層推進的愁苦。漂亮!是呀,遠山似黛,殘月如鉤,秋蟲呢喃。深深庭院里,落葉滿地,高大的梧桐樹上,搖曳著最后一片顫栗的黃葉,西樓上,那位寂寞憔悴的亡國君王步履蹣跚,神情凝重,東望故園,心中充滿著離鄉去國的錐心愴痛。

      ②齊讀上片。

      4、用比較賞讀法來進入詞人的心境 [比較賞讀法]

      (1)師:齊讀下片,比較與上片寫愁的最大不同?

      明確:上片是借助意象來寫愁,下片是直接寫愁。

      (2)比較下片直接寫愁有兩句,你覺得哪一句寫得更好?并說出理由。

      (3)賞析“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①離愁本是虛的,看不見,摸不著,怎么理解“剪”和“理“呢?

      明確:以絲喻愁,新穎別致,前人以“絲”諧音“思”,如李商隱“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無題》)就是大家熟悉的名句。絲長可以剪斷,絲亂可以整理,而那千絲萬縷的“離愁”卻是“剪不斷,理還亂”。 用“剪”和“理”兩字來讓大家體會“離愁”的特點,那就是多且亂,繁且雜。

      ②這樣的詩句還有很多,比較與李煜寫愁的異和同。看:

      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李白《秋浦歌》)愁有了長度。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李清照《武陵春》)愁有了重量。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李清照《一剪梅》)愁可以游走。

      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賀鑄《青玉案》)愁多而可視。(幻示)

      師:他們的愁是個人壯志難酬之愁,是感嘆身世悲涼的哀愁,也有思念丈夫的春愁,或是薄如輕煙,綿綿不絕的閑愁。比起他們來,李煜的愁要濃得多,深得多,重得多……

      ③那么,這位昔日的南唐后主心中涌動的怎樣的離愁別緒呢?他的離愁,不是一般的男女離別之愁,而是失掉故國的深愁長恨。

      這離愁,飽含的是對“三千里山河”,“雕欄玉砌”的懷念;

      這離愁,飽含的是對國破家亡的悔恨;

      這離愁,飽含的是對昔日春光熔融,鶯歌燕舞的追憶;

      這離愁,飽含的是對自己命運的無奈與彷徨……(幻示齊讀)

      (4)賞析“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① “一番”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說“別是一番滋味”?換成“亡國之痛在心頭”好不好?

      明確:不好。他沒人可以說。他也不能說,他不敢說。他無話可說。

      ②如果可以讓他說,他會說什么?

      明確:昔日唯我獨尊的天子,如今成了階下囚徒,備受屈辱,遍歷愁苦,心頭淤積的是思、是苦、是悔、還是恨……恐怕詞人自己也難以說清,豈又是常人所能體會到的呢?若是常人,倒可以嚎啕傾訴,而李煜不能。

      師:欲哭無淚,欲言又止,大悲無言,當你某一種情緒到達極點時,你會發覺語言是多么的蒼白無力,無語也許最好的表達。他是亡國之君,即使有滿腹愁苦,也只能“無言獨上西樓”,眼望殘月如鉤、梧桐清秋,將心頭的哀愁、悲傷、痛苦、悔恨強壓在心底。這種無言的哀傷更勝過痛哭流涕之悲。這種難以說破、又無法說破的情感正說明了作者愁情之深。

      無怪乎明代人沈際飛說道:“七情所至,淺嘗者說破,深嘗者說不破。破之淺,不破之深,‘別是’一句妙絕。”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的]

      1、體會本文結合實例逐一剖析的寫法,《成功》教案4。

      2、體會本文語言親切自然的特點。

      3、明白成功的決定因素是人的自身努力。

      [重點、難點]

      1、重點:逐一剖析的寫法。

      2、難點:語言親切自然的特點。

      [教學時數] 一課時

      一、導入

      1、作者簡介:

      季羨林(1911.8.6~ )山東清平人。1930年考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1934年畢業,在山東省立濟南高中任國文教師。1935年秋進入德國格延根大學學習贊文、巴利文、吐火羅文等印度古代語言。1941年獲哲學博士學位,并應聘留校任教。1946年回國,任北京大學東語系教授(直至現在)、系主任(至于983年);1978年開始兼任北京大學副校長,至于984年離職。1956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初中三年級語文教案《《成功》教案4》。1983年被選為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和常務委員會委員。現為中國外國文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比較文學研究會名譽會長。他曾長期致力于梵文文學的研究和翻譯,翻譯了印度著名大史詩《羅摩衍那》。此外他還創作許多散文作品,已結集的`有《天竺心影》、《朗潤集》以及《季羨林散文集》等。

      2、導語:論“成功”是個老話題,但作者凝聚了畢生的治學經驗,見解獨到,老話題卻做出了好文章,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二、整體感知

      1、列閱讀提綱:本文層次清晰、表達周密、段與段、句與句之間都注意前后照應。學生可邊讀課文,邊列出段落層次提綱,理清作者論證的思路,把握觀點。

      討論并歸納:

      全文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段(1~4):提出成功=天資+勤奮+機遇的觀點。

      第二段(5~9):作者承認“天資”、“機遇”的作用、但更強調

      “勤奮”是決定因素。

      第一層(5-6):要客觀對待天資。

      第二層(7):如果不勤奮,天資再高也毫無用處。

      第三層(8):機遇是存在的,有時對人影響極大。

      第四層(9):分析成功的三個條件,說明勤奮的重要性。

      第三段(10):指出王國維的疏漏,突出勤奮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三、研究課文

      1、提問:課文的開頭有什么特點?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學習有順序地觀察手帕的圖案,敘述得清楚明白,句子完整、通順。

      2、教育學生天天帶手帕,用手帕,初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1、有順序地敘述手帕的樣子。

      2、敘述是句子表達的清楚、通順、明白。

      教學準備:

      1、一塊圖案清晰的大手帕。

      2、每一個學生帶一塊有圖案的小手帕。

      3、錄有"通知"的錄音帶、錄音機。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1、聽錄音,導入。

      通知:為了迎接省衛生檢查團的考核,大隊部決定進行衛生行為大檢查。

      2、檢查過程中,發現有兩位小朋友少了手帕。

      過渡:老師這里確實有兩塊手帕,但不知其中的哪一塊是哪位同學的,等會你學會說手帕的.樣子,說對了老師就把手帕還給你。

      3、揭題:

      出示小黑板:

      小手帕(說話訓練)

      二、明確說話要求:

      小朋友,平時說話訓練時,教師要求你們做到哪幾點?

      齊說:口齒清楚,聲音響亮,句子完整。

      三、引出訓練點。

      在說話訓練是,我們除了要清楚、響亮、完整的說話多此一舉這要做到有序。

      1、請大家看著黑板的小手帕,用一句說說這里一塊怎樣的小手帕。

      ①自己練說②指導說

      2、小朋友,你們桌前也有一塊漂亮的小手帕。誰能用"我有一塊()小手帕?"說說看。

      ①出示投影片,我人一塊()小手帕。

      ②想、討論。

      ③指名說。

      ④自由說給其他老師聽。

      過渡:小朋友,就這一句話能把小手帕的樣子說清楚嗎?

      齊說:"不能。"

      四、說手帕的樣子。

      1、看黑板上的小手帕說,這塊手帕是什么形狀的?

      板收:xingahuang……是……

      2、訓練方法。

      ①指名說。(這塊手帕是正方形的)

      ②正方形這個詞還可以怎樣說?

      ③指名回答。(四方、方方正正)

      ④請同學看投影說。

      它是。

      3、我們看手帕上畫著什么?

      他們是怎么樣的?

      ①同桌討論。

      ②板書(圖案(tuan))……有……

      ③指名說。

      ④出示句子說:手帕上有在。

      4、小朋友,黑板上的小手帕我們會說了,自己的手帕會說嗎?

      ①請大家自由練習(不會說的小朋友看投影片上的句式說)。

      ②開火車說。

      課中操《洗手絹》

      小朋友,一句句的說,我們會說了,那老師請你連起來說,能行嗎?

      ①出示句式。

      ②同桌互說。

      ③出示:"丟去"的手帕,找手帕。

      五、1、小朋友,我們天天帶手帕,你能告訴老師你用手帕干什么?

      ①指名說。

      ②出示句式:

      我用手帕()()()

      2、手帕除了幫助我們搞衛生,它不有其它的用處嗎?

      ①討論②觀察③指名說④練說

      3、小結:小手帕的作用真大啊!

      六、小朋友,我們已經學會了講清楚手帕形狀、圖案和用處的方法。

      ①把自己的手帕介紹給旁邊的老師聽。

      ②競選班隊活動課的主持人。

      七、總結,讀兒歌

      小小手帕作用大,

      清潔衛生需要它。

      既好看來又衛生,

      天天帶它別忘啦。

      板書:

      小手帕

      xingzhuang……是……

      好看tuan……有……

      yongchu……用……

      教后感:

      1、在設計說話訓練的教案時,能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

      2、強化了自覺、自評、自控訓練模式的教學體系,培養了學生自主獨立的探索精神。

      3、創設寬松、愉悅的心理氛圍,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意識和主動參與競爭意識。

      4、通過在說話訓練中滲透思想教育以及做課中操表演《洗手帕》的歌曲等對學生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寫好上中下結構的字。

      2、認識蟲字旁和鳥字旁的字。

      3、在朗讀、比較中讓學生把句子寫具體。

      4、學習對子。

      5、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短文。

      6、訓練說話、寫話。

      7、創設情境,在能說會道中表演故事。

      教學重點:

      1、指導學生寫好上中下結構的字。

      2、學習對子。

      教學難點:

      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準備:

      照片、圖片、小黑板。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語海暢游

      教學目標:

      1、把字寫美觀。

      2、認識蟲字旁和鳥字旁的字。

      3、學習把句子寫具體。

      重點難點:

      指導學生寫好上中下結構的字。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來學習《語文百花園六》中的語海暢游。

      二、我會寫。

      1、出示帶、常、殼、茶四個字,學生認讀。

      2、說說這四個字都是什么結構?

      3、師指導書寫。

      4、學生練寫。

      三、認一認,讀一讀。

      1、出示圖片,讓學生看圖并朗讀第2題。

      2、讀完后說說你發現了什么呢?你會給它們怎樣分組呢?

      3、齊讀詞語。

      4、認識蟲字旁和鳥字旁。

      四、讀一讀,比一比。

      1、出示第一、二組句子,讓學生自由讀。

      2、比一比,各組中的三個句子有什么不同?

      3、齊讀這些句子。

      五、作業

      1、練習寫上中下結構的字。

      2、收集帶蟲字旁和鳥字旁的字。

    語文教案 篇7

      一、教學要求

      1、懂例文《鉛筆刨刀》,知道這篇例文寫了有關鉛筆刨刀哪幾方面的內容。初步感知狀物文章的寫法。

      2、能借助"習作要點討論"的提示,對照例文,懂得寫一種文具的要領。

      3、按習作的要求觀察自己的鉛筆刨刀或其他文具,弄清它是什么做的,形狀怎樣,上面有什么圖案,它有什么用途,先說再寫。

      二、教學重點

      按習作要求觀察自己的鉛筆刨刀或其他文具,弄清它是什么做的,形狀怎樣,上面有什么圖案,它有什么用途,先說在寫。

      教學難點:懂得寫文具的要領:按順序寫,寫的生動逼真。

      三、教學準備

      掛圖、投影片、小黑板、各種文具

      四、教學過程

      (一)練習說話,激發興趣

      1、說話,提要求

      出示說話句式:我的真棒,因為它。

      2、學生自由練習

      3、集體交流(選擇四、五名學生,夸不同類型的文具)

      4、小結過渡

      老師真想不到同學們的文具那么美,用途那么廣,真是各有所長,難分高下呀!這樣吧,我們來把它寫成文章再比。怎么寫呢?我們首先要學會觀察。

      (二)學習例文,感知寫法

      1、出示圖畫,指導觀察

      (1)討論確定觀察方法

      觀察要仔細,要有順序,你想按什么順序觀察鉛筆刨刀?

      (整體部分、上下、外里等)

      (2)按從整體到部分的順序觀察鉛筆刨刀

      先從它的.質地、形狀兩方面觀察。

      (3)口頭交流

      (4)再觀察它主要部分的顏色,有什么用途。

      (5)口頭交流

      (6)小結過渡

      2、導讀例文,知道寫什么,怎樣寫。

      (1)輕讀例文,想想:作者觀察描寫了鉛筆刨刀的哪些方面?

      (2)讀后交流。(提示:質地、形狀、顏色、用途)

      (3)繼續讀文,說說你最喜歡哪句,為什么?

      (4)交流

      3、小結文具的一般寫法:

      寫文具,一般要先有順序地仔細觀察,再抓住文具質地、形狀、顏色、圖案、用途等方面的特點進行生動逼真的描寫。當然,觀察還可以從局部到整體,這都要根據文具的特點。

      (三)運用寫法,集體口述。

      1、出示轎車文具盒。

      2、交流觀察方法并觀察描述。

      (1)你想先介紹文具盒的哪些方面?(質地、形狀、顏色、圖案)

      (2)練習口頭表述并交流(先一一分述,再把三方面連起來說,注意引導表述方式變化。)

      (3)指導描述內部特征及用途。(先分后總)

      (4)指名口述。(一、二名,并簡單評價)

      (四)個人說寫,運用寫法。

      1、話題要求。

      2、各自按順序,抓特點練說。

      3、同桌交流。

      4、集體交流,詳議(兩三名)

      5、引導學生把自己想象成文具,說自己的特點。

      6、學生各自完成習作。

      板書設計:

      寫一種文具

      按順序仔細觀察抓特點描寫逼真

      整體質地

      形狀

      顏色(圖案)

      部分用途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1-05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詩經教案10-22

    語文《檢閱》教案11-07

    語文翠鳥教案09-03

    《語文園地》教案10-05

    語文《夾竹桃》教案09-26

    語文荷花教案09-02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中文字幕波多野结衣 |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页 | 制服丝袜中文丝袜点击进入 | 日本精品一区久久久久久 | 亚洲综合精品一区 | 亚洲资源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