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小學數學教案

    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3-07-08 14:12:24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推薦】小學數學教案錦集5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推薦】小學數學教案錦集5篇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本金、利息、利率、利息稅的含義.

      2.理解算理,使學生學會計算定期存款的利息.

      3.初步掌握去銀行存錢的本領.

      教學重點

      1.儲蓄知識相關概念的建立.

      2.一年以上定期存款利息的計算.

      教學難點

      “年利率”概念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教師:過年開心嗎?過年時最開心的事是什么?你們是如何處理壓歲錢的呢?

      教師:壓歲錢除了一部分消費外,剩下的存入銀行,這樣做利國利民.

      二、新授教學

      (一)建立相關儲蓄知識概念.

      1.建立本金、利息、利率、利息稅的概念.

      (1)教師提問:哪位同學能向大家介紹一下有關儲蓄的知識.

      (2)教師板書:

      存入銀行的錢叫做本金.

      取款時銀行多支付的錢叫做利息.

      利息與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2.出示一年期存單.

      (1)仔細觀察,從這張存單上你可以知道些什么?

      (2)我想知道到期后銀行應付我多少利息?應如何計算?

      3.出示二年期存單.

      (1)這張存單和第一張有什么不同之處?

      (2)你有什么疑問?(利率為什么不一樣?)

      教師總結:存期越長,國家就可以利用它進行更長期的投資,從而獲得更高的利益,所以利息就高.

      4.出示國家最新公布的定期存款年利率表.

      (1)你發現表頭寫的是什么?

      怎么理解什么是年利率呢?

      你能結合表里的數據給同學們解釋一下嗎?

      (2)小組匯報.

      (3)那什么是年利率呢?

      (二)相關計算

      張華把400元錢存入銀行,存整存整取3年,年利率是2.88%.到期時張華可得稅后利息多少元?本金和稅后利息一共是多少元?

      1.幫助張華填寫存單.

      2.到期后,取錢時能都拿到嗎?為什么?

      教師介紹:自1999年11月1日起,為了平衡收入,幫助低收入者和下崗職工,國家開始征收利息稅,利率為20%.(進行稅收教育)

      3.算一算應繳多少稅?

      4.實際,到期后可以取回多少錢?

      (三)總結

      請你說一說如何計算“利息”?

      三、課堂練習

      1.小華今年1月1日把積攢的'零用錢500元存入銀行,定期一年.準備到期后把利息

      捐贈給“希望工程”,支援貧困地區的失學兒童.如果年利率按10.98%計算,到明年1月1日小華可以捐贈給“希望工程”多少元錢?

      2.趙華前年10月1日把800元存入銀行,定期2年.如果年利率按11.7%計算,到今年10月1日取出時,他可以取出本金和稅后利息共多少元錢?下列列式正確的是:

      (1)800×11.7%

      (2)800×11.7%×2

      (3)800×(1+11.7%)

      (4)800+800×11.7%×2×(1-20%)

      3.王老師兩年前把800元錢存入銀行,到期后共取出987.2元.問兩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是多少?

      四、鞏固提高

      (一)填寫一張存款單.

      1.預測你今年將得到多少壓歲錢?你將如何處理?

      2.以小組為單位,填寫一張存單,并算一算到期后能取回多少錢?

      (二)都存1000元,甲先存一年定期,到期后連本帶息又存了一年定期;乙直接存了二年定期.到期后,甲、乙兩人各說自己取回的本息多.你認為誰取回的本息多?為什么?

      五、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六、布置作業

      1.小華20xx年1月1日把積攢的200元錢存入銀行,存整存整取一年.準備到期后把稅后利息捐贈給“希望工程”,支援貧困地區的失學兒童.如果年利率按2.25%計算,到期時小華可以捐贈給“希望工程”多少元錢?

      2.六年級一班20xx年1月1日在銀行存了活期儲蓄280元,如果年利率是0.99%,存滿半年時,本金和稅后利息一共多少元?

      3.王洪買了1500元的國家建設債券,定期3年,如果年利率是2.89%到期時他可以獲得本金和利息一共多少元?

      七、板書設計

      百分數的應用

      本金 利息 利息稅 利國利民

      利率:利息與本金的比值叫利率.

      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探究活動

      購物方案

      活動目的

      1.使學生理解生活中打折等常見的優惠措施,并能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最佳的方案與策略.

      2.通過小組合作,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滲透事物是對立統一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使學生能夠辯證、發展、全面地對待實際生活中的問題.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價格表

      A套餐原價:16.90元 現價:10.00元

      B套餐原價:15.40元 現價:10.00元

      C套餐原價:15.00元 現價:10.00元

      D套餐原價:15.00元 現價:10.00元

      E套餐原價:18.00元 現價:10.00元

      F套餐原價:14.40元 現價:10.00元

      學生討論:如果你買,你選哪一套?

      2.教師出示價格表

      A套餐原價:16.90元 現價:12.00元

      B套餐原價:15.40元 現價:10.78元

      C套餐原價:15.00元 現價:12.00元

      D套餐原價:15.00元 現價:12.00元

      E套餐原價:18.00元 現價:13.50元

      F套餐原價:14.40元 現價:12.24元

      學生討論:現在買哪一套最合算呢?

      3.教師出示價格表

      每套18.00元,冰淇淋7.00元.

      第一周:每套16.20元;買一個冰淇淋回贈2元券.

      第二周:降價20%;買一個冰淇淋回贈2元券.

      第三周:買5套以上打七折;買一個冰淇淋回贈2元券.

      學生討論:

      (1)你準備在哪一周買

      (2)你打算怎么買?

      (3)你設計方案的優點是什么?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生活情境和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知道地圖上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2.在東、南、西、北中,給定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余三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繪物體所在的方位。

      3、借助現實的數學活動,培養學生辨認方向的意識,發展空間觀念,體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會在實景中辨認東、南、西、北,并能運用這些詞語來描繪物體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圖上的方向。

      教學難點:在具體的情境中,能根據給定的一個方向指認其余三個方向。

      教學過程:

      一、兒歌鋪墊,引出新課

      同學們,你們會背有關東、南、西、北方向的兒歌嗎?(早晨起來面向太陽,前面是東,后面是西,右邊是南,左邊是北。)

      讀了這首兒歌,你們能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嗎?這節課我們一起來探究這個問題。(板書課題:認識東、南、西、北方向)

      二.在生活情境中,探索、體驗新知

      1、以4人小組為單位,根據兒歌讓學生在學校操場上辨認東、南、西、北方向。

      2、生觀察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都有什么建筑物?

      3、到教室,請各小組把記錄紙貼在黑板上,匯報交流各種不同的方法,上方定為什么方向,為什么這樣定?

      4、學生討論各種不同方法后,教師講解地圖上通常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引導學生按地圖的記錄方式,重新整理自己的'記錄,完成校園示意圖。再結合示意圖用東、南、西、北說一說各種景物所在的位置。

      三.分層練習,鞏固新知

      1、說一說教室里東、南、西、北方都有什么?(練習一的第1題)

      2、用東、南、西、北這些詞語說一說你座位周圍同學所在的方向。

      3、你說我做。

      4、合作完成教科書練習一的第2題。

      四.課堂總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認 識 東、南、西、北 方 向

      早晨起來面向太陽,

      前面是東,后面是西,

      右邊是南,左邊是北。

      地圖上通常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材說明

      密鋪,也稱為鑲嵌,是生活中非常普遍的現象,它給我們帶來了豐富的變化和美的享受。教材在四年級下冊就安排了密鋪的內容,通過讓學生觀察用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密鋪起來的圖案,了解什么是密鋪。本冊教材中,通過實踐活動繼續讓學生認識一些可以密鋪的平面圖形,會用這些平面圖形在方格紙上進行密鋪,從而進一步理解密鋪的特點,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整個實踐活動分為兩個層次:

      1.通過動手操作,探索哪些平面圖形可以密鋪,哪些不能密鋪,使學生認識一些可以密鋪的平面圖形。

      由于學生已經了解了密鋪概念,教材不再給出密鋪的概念及圖案,而是直接呈現了學生熟悉的6種平面圖形(即圓形、等邊三角形、長方形、等腰梯形、正五邊形、正六邊形),并提出問題哪些圖形可以密鋪。接著,讓學生利用附頁中的圖形,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任選一種圖形拼一拼、鋪一鋪,探索并找出可以密鋪、不能密鋪(圓形、正五邊形)的平面圖形,進一步理解密鋪的特點。找出可以密鋪的平面圖形后,再讓學生實際鋪一鋪,在操作的過程中感受密鋪,并感受這些圖形的特點。

      需要指出的是,這里每次密鋪的基礎圖形都是大小和形狀相同的同一種平面圖形,兩種或兩種以上平面圖形拼接在一起,也能進行密鋪,但教材并不做要求。

      2.綜合運用已有知識,在方格紙上根據給定的兩組圖形設計密鋪圖案,計算出每次密鋪中不同平面圖形所占的面積,使學生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用數學的眼光欣賞美和創造美。

      這部分內容包括三部分:

      (1)從實際出發引出問題,讓學生從兩組瓷磚中任選一組在方格紙上設計密鋪圖案,體驗用數學的樂趣。這里的兩組瓷磚,一組由兩個形狀和大小相同、顏色不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組成,另一組由一個平行四邊形和一個直角三角形(一條直角邊的長度等于平行四邊形長邊所在的高)組成,前一組密鋪可以是用同一種基礎圖形將平面密鋪,后一組密鋪則是用兩種基礎圖形密鋪平面。

      完成設計的方式,可以由學生在方格紙上畫出,也可以由教師準備好相應的圖形卡片,讓學生拼出。建議學生在畫或拼擺密鋪圖案時,要有序地進行。

      (2)綜合運用有關密鋪、面積等方面的知識,統計自己在方格紙上設計的圖案中,每種基礎圖形一共用了多少塊,以及所占的面積,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進一步體會數學和現實生活的聯系,發展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讓學生利用附頁中提供的圖形,自由地設計密鋪圖案,這種圖案可以由一種或兩種基礎圖形組成(也可以由多種基礎圖形組成,尊重學生的選擇,但不要求),通過學生的創作及交流,開拓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用幾何圖形進行美術創作的想像力,讓學生體驗自己創作的數學美,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及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建議

      (1)這部分內容可以用1課時進行教學。主要是在數學活動中,借助觀察、猜測、驗證等方式解決問題。

      (2)教師可以在課前搜集一些密鋪的圖案,也可以事先讓學生在生活中尋找一些密鋪圖案,課上展示給大家,以此幫助學生復習已了解的密鋪知識,從直觀上為學習新內容做好準備。搜集的圖案可有多種,如由形狀和大小相同的一種基礎圖形組成的密鋪圖案,兩種或兩種以上基礎圖形組成的密鋪圖案,不規則圖形組成的密鋪圖案等。呈現圖案后,可以引導學生觀察,這些密鋪圖案是由什么基礎圖形組成的?

      (3)教師提出問題如果密鋪平面時只用一種圖形,比如圓形、等邊三角形、長方形、等腰梯形、正五邊形、正六邊形(同時出示該圖形的'彩色卡片并貼在黑板上),請你們猜猜看,哪種圖形能用來密鋪?引導學生進行猜測和想像,然后再通過鋪一鋪等操作活動進行驗證并獲得結論。或者先讓學生想一想他們見過的哪些圖形能夠用來密鋪平面,教師根據學生說出的圖形呈現相應的圖形卡片,然后圍繞學生說出的圖形,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動手拼擺,找出哪些圖形可以密鋪,哪些圖形不可以密鋪,驗證自己的猜測是否正確。

      (4)學生匯報驗證的結果,并讓學生任選一種可以密鋪的圖形鋪一鋪,上臺展示并與大家交流拼的過程,加深學生對密鋪的理解以及對圖形性質的認識。

      (5)在學生了解可以密鋪的圖形后,教師可以直接提出問題,讓學生用密鋪的知識設計地磚圖案;也可以先請學生說一說,生活中哪里用到了密鋪。學生可能會有很多答案,大致包括建筑(地磚、籬笆和圍墻)、玩具、藝術(圖畫)等幾個方面,讓學生體會數學的廣泛應用。然后再讓學生任選一組瓷磚,在方格紙上設計新穎、美觀的密鋪圖案。教師在巡視的過程中,讓先設計完的學生數一數自己設計的圖案中,不同的基礎圖形分別用了多少塊,所占面積是多少。

      (6)展示作品過程中,引導學生比一比,看看誰的設計更美觀、更有新意,激發學生之間互評作品,在交流中理解并接納別人較好的方法。

      (7)匯報交流之后,讓學生進行更開放的設計活動,在活動中充分感受數學知識與藝術的密切聯系,經歷創造數學美的過程。

      (8)要注意,后面的教材中會繼續安排有關密鋪的內容,例如較復雜些的密鋪、密鋪的方法等等,因此在這里注意不要拔高要求,如圖形能夠密鋪的條件(同一頂點的各個拼接圖形角的和為360)會在中學的教材中介紹,這里就不需要讓學生研究。

      參考資料:

      密鋪的歷史背景

      1619年數學家奇柏(J.Kepler)第一個利用正多邊形鋪嵌平面。

      1891年蘇聯物理學家弗德洛夫(E.S.Fedorov)發現了十七種不同的鋪砌平面的對稱圖案。

      1924年數學家波利亞(Polya)和尼格利(Nigeli)重新發現這個事實。

      最富趣味的是荷蘭藝術家埃舍爾(M.C. Escher)與密鋪。M.C. Escher于1898年生于荷蘭。他到西班牙旅行參觀時,對一種名為阿罕伯拉宮(Alhambra)的建筑有很深刻的印象,這是一種十三世紀皇宮建筑物,其墻身、地板和天花板由摩爾人建造,而且鋪上了種類繁多、美輪美奐的馬賽克圖案。Escher 用數日復制了這些圖案,并得到啟發,創造了各種并不局限于幾何圖形的密鋪圖案,這些圖案包括魚、青蛙、狗、人、蜥蜴,甚至是他憑空想像的物體。他創造的藝術作品,結合了數學與藝術,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更讓人對數學產生另一種看法。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說課內容:

      本課是北師大版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第二單元第四課時《旋轉與角》,學生學習本課之前,已經認識了銳角、直角、鈍角,也感知了圖形的旋轉。在此基礎上,教材從旋轉紙條入手,使學生體會旋轉過程中角的變化,從而引入平角和周角的概念。本科教材改變了傳統教材中僅依靠觀察現有圖形推出概念的方式,該靜態觀察為動態描述,通過旋轉的過程建立角的“動態表象”,將平角、周角與直線、射線直觀的區分開來,同時在旋轉的過程中感悟平角、周角及銳角、直角、鈍角之間的大小關系。本課教材內容具有活動性,過程性和體驗性的特點,它是在學生自己旋轉紙條的過程中觀察、比較,根據自己的直觀體驗,感悟旋轉的角度不同,所得到的角的形狀與大小不相同,發展了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活動,使學生認識平角和周角,能能說出生活中的平角和周角和辨認平角、周角。

      2、經歷認識平角與周角的過程,使學生體會旋轉過程中角的變化,感知圖形的旋轉。

      3、感受數學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通過旋轉操作讓學生認識平角和周角,簡單的說出他們的'特征及構成。

      教法學法:

      1、創設情景,激趣導入。

      2、尊重學生,相信學生,讓學生通過、觀察、猜測、驗證,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使課堂變為學堂。

      3、采用讓學生自主發現的學習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知

      1、開課前拿出自己做好的活動角,引出角,進一步認識各種角的特點,為本節課的主要內容“角”做好鋪墊。

      2、幻燈片呈現復習的內容,復習學過的銳角,鈍角,直角。

      3、思考問題:角是怎樣形成的?

      二、動手操作,獲取新知

      有效的數學學習不能單純的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數學學習的重要方式。

      1、讓學生旋轉自己的活動角,提問學生當角的兩邊經過旋轉成一條直線時,這時所成的角什么?引入平角的概念。

      2、同樣的方法引入周角的概念。

      讓學生提出疑問,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發現問題,使學生所有的思維都被調動起來,給學生較大的自主權和獨立權。在學生經歷了操作,探索和發現之后,教師PPT演示,總結學生的發展。

      3、課堂活動尋找生活中的角。

      在認識了平角和周角,并掌握了他們的特點之后,引導學生去尋找生活中的角。

      三、說課堂練習

      本課安排不同層次的練習,一方面增強了學生的應用意識,另一方面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實習那是不同的學生都有不同的發展,照顧學生的個體差異。

      板書設計:

      旋轉與角

      平角 周角

      兩條邊在同一條直線上 兩條邊完全重合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一)教學知識點

      1.位似圖形的定義與性質.

      2.復習橡皮筋放大圖形的方法.

      3.解釋用橡皮筋放大圖形的原理.

      (二)能力訓練要求

      1.了解圖形的位似.

      2.能用橡皮筋放出相 同形狀的圖形,體會其中的道理

      (三)情感與價值觀要求

      通過有趣的圖形變換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濃厚興趣,讓學生感受圖形變換的奧妙,體會學習數學的快樂.

      ● 教學重點

      1.位似圖形的定義.

      2.用橡皮筋放大圖形 的原理.

      ●教學難點

      體會用橡皮筋放大圖形的原理,培養轉換思想.

      ●教學方法

      觀察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

      在仔細觀察的 基礎上,鼓勵學生動手操作,體會生活中實際問題的'數學道理,使學生操作與 思考相結合.

      ●教具準備

      若干個橡皮筋.

      投影片兩張:

      第一張:

      第二張:●教學過程

      Ⅰ.提出問題,引入新課

      [師](放投影片4.9.1 A)請同學們觀察一組圖片,思考下列問題:

      1.它們是相似圖形嗎?

      2.圖形 位置間有什么關系?你能尋找出一些規律嗎?

      [生]它們的形狀相同,大小不一,是相似圖形.

      圖形上各組對應點所在直線都經過鏡頭中心P點,A、B是一對對應點,連結后并延長過點P.這組圖與相似圖形比較,多了一些特征.

      [師]這正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

      Ⅱ.講授新課

      大家剛才觀察到的一組特殊的相似圖形,我們叫它位似圖形,那么什么叫位似圖形呢?請同學們閱讀教材135頁定義,仔細理解位似圖形的要求.

      定義講解:

      1.兩圖形相似

      2.每組對應點所在直線都經過同一點.

      同時滿足上述兩個條件的兩個圖形才叫做位似圖形.兩條件缺一不可.此時,把這個點叫做位似中心.這時的相似比叫做位似比.

      鞏固定義做一做.

      [師](放投影片4.9.1 B)

      下面有三組圖形,請同學們觀察,并實際操作一下,看它們是否是位似圖形.老師請一位同學板演.

      圖4-52

      板演結果:

      圖4-53

      [生]通過測量發現,三組圖形的對應邊各成比例,所以它們分別是相似圖形.但連結后發現:(1)、(3 )圖形的每組對應點所在直線交于一點.如圖O、P,(2)卻沒有這個特征,這說明(1)中的兩個圖形與(3)中的兩個圖形都是位似圖形,但(2)中的兩個圖形只是相似圖形而不是位似圖形.( 1)、(3)的位似中心分別是O、P.

      [師]這位同學很具有科學態度,他能準確應用定義解決問題.請大家在圖(1)中任取一對對應點,度量這兩個點到位似中心的距離,它們的比與位似比有關系嗎?

      [生]它們的比等于位似比.

      [師]很好,在(3)中再試一試.

      [生]在(3)中發現也有這個特征.

      [另一生 ]老師,這可以用我們學過的相似三角形定理來證明.

      [師]這就更圓滿了,于是我們 可以得出位似圖形有如下性質:

      位似圖形上任意 一對對應點到位似中心的距離之比等于位似比.

      請同學們回憶我們本章第3節學過的用橡皮筋放大圖形的方法,敘述作法,并思考放大前后兩個圖形的關系為什么是位似.

      我們嘗試用橡皮筋放大圖形的方法將一個正方形放大,使得放大后的圖形與原圖形的位似比是3.

      將兩個長短比例為1∶2的橡皮筋系在一起,在選定正方形外取一足點P,將系在一起的短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P點,把一支鉛筆固定在長橡皮筋的另一端, 拉動鉛筆,使兩個橡皮筋的結點沿正方形ABCD的邊緣運動,當結點在正方形ABCD上運動一周時,鉛筆就畫出了一個新的正方形ABCD,它們形狀相同,相似比為3.如圖4-54所示.

      圖4-54

      通過連結圖中各對應點連線,發現它們交于一點P,所以用橡皮筋放大后的圖形與原圖形是位似圖形.

      Ⅲ.隨堂練習

      按如下方法可以將△ABC的三邊縮小為原來的 :

      如圖4-55任取一點O,連接AO、BO、CO,并取它們的中點 D、E、F.△DEF的三邊就是△ABC相應三邊的 (實際上,△ABC與△DEF是位似圖形)

      圖4- 55

      1.任意畫一個三角形,用上面方法親自試一試.

      2.如果在射線AO、BO、CO上分別取點D、E、F,使DO=2OA,EO=2OB,FO=2OC,那么結果又會 怎樣?

      (答案如圖4-56所示)

      圖4-56

      Ⅳ.課時小結

      1.通過觀察與操作,理解位似圖形的兩個條件缺一不可.了解位似圖形的性質.

      2.能用位似圖形定義解釋前面學過的橡皮筋放大原理.做到溫故知新,學以致用.

      Ⅴ.課后作業

      課本習題4.12

      預習圖形的放大與縮小的后半節.

      答案 1:∵△OCD與△OAB是位似圖形.

      △OCD∽△OAB 且兩三角形各對應點連線交于一點O,于是得OCD=OAB.

      ∵OCD與OAB是同位角.

      AB∥CD.

      答案2:放大前后的圖形是位似圖形.用位似圖形的定義去驗證說明.

      Ⅵ. 活動與探究

      老師提供一張同學們比較喜歡的漫畫人頭像.請同學們將這張圖放大一張,再縮小一張,對比 一下自己的杰作,看像不像.

      意圖: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鍛煉各器官的協調性 和對科學認真負責的態度.

      完成后可做一次展評,讓學生欣賞自己的杰作,陶冶審美情操,盡情享受勞動所得的喜悅.進一步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板書設計

      4.9 圖形的放大與縮小(一)

      一、位似圖形定義

      1.兩圖形相似.

      2.每組對應點所在直線都經過同一點.

      二、用橡皮筋放大正方形

      三、隨堂練習(學生板演)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08-29

    小學數學教案11-04

    小學的數學教案03-24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07-05

    小學數學教案(精選)07-05

    小學數學教案07-05

    小學數學教案07-05

    小學數學教案07-05

    小學數學教案07-05

    小學數學教案07-05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色影音先锋国产资源 | 一级特黄日本少妇 | 日韩电影免费在线观看网址 | 亚洲日韩mⅴ在线 |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一线久久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五月天色悠 |